美國確診病例大學統計
㈠ 霍普金斯大學新冠數據准確嗎
不準確,是謠言。
近日,網上流傳「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聲明從未發布美國疫情統計數據。這些數字來自兩個在中國的留學生,他們都不是學醫的」。
中國媒體引用美國兩年多的疫情數據有可能是假的嗎?還是兩個中國留學生剛弄出來的?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這又是一個偷換概念的謠言。為了抹黑中國的抗疫努力,粉飾美國的抗疫失敗,一些人越走越遠!
5月23日,微博上有人發帖聲稱央視新聞聯播「突然停止」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原因是美國霍普金斯大學聲明,他們從未公布過美國疫情的統計數據。那麼這么准確的數字是從哪裡來的呢?它們最初是由兩個在中國學習的年輕學生製作的。而且兩個人都不是學醫的……」
此後又有互聯網大v發類似帖子。
首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是否聲明他們「從未發布過美國疫情的統計數據」?
從谷歌新聞搜索,沒有找到這樣的新聞。然而,5月17日和18日,包括《商業內幕》和《波士頓環球報》在內的多家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疫情死亡人數超過100萬,消息來源引用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
6月6日,《今日美國》發表報道稱,在疫情第三個夏季來臨前不久,美國正在經歷第六波疫情。盡管病例數量呈上升趨勢,但衛生專家表示,住院人數仍在控制之中。按7天平均計算,目前美國每天報告死亡人數約350人,比去年同期減少100多人。這個數據引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很難想像美國主流媒體在「聲明從未發布過美國疫情統計數據」的情況下,還會繼續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如果真有這樣的傳言,那早就是美國媒體的「大新聞」了。
其次,董恩生和杜鴻儒兩位來自中國的年輕留學生,在製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和相關地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並不是新曝光的。國內媒體早在2020年4月就對此進行了詳細報道。
當時,董恩盛介紹說,這是全球第一張實時更新的疫情世界地圖,創意的正式產生,來自(2020年)1月21日上午他和導師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在圖書館喝咖啡——這是師生例行見面交流方式。兩人都有同樣的想法,「一拍即合」。當時董恩生說這是世界上第一張實時更新的疫情世界地圖,創意正式產生。它來自於1月21日(2020年)早上,他和導師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在圖書館喝咖啡——師生見面交流的常規方式。兩人想法一致,「一拍即合」。
杜鴻儒說,由於美國疾控中心的數據滯後,他們主要依靠捕捉當地媒體和州衛生官員在推特上報道的數據。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疫情是基於Worldometers等網站和當地媒體。據董恩生和杜鴻儒介紹,當時運營團隊大約有50人,其中數據核查組的志願者主要是來自各個系的中國留學生。
目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統計網站顯示,疫情數據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資源中心運營,該中心負責更新數據並提供專家指導。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資源中心引進了六位專家,第六位是勞倫·加德納。該網站稱:勞倫·加德納(Lauren Gardner)博士和她的團隊在2020年1月創建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跟蹤地圖,並創建了關於疫情的最全面的公開數據。Gardner博士的數據驅動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冠肺炎資源中心的大部分分析,並成為數百萬用戶跟蹤疫情的關鍵資源。
網站上還有一段介紹:自疫情開始以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專家一直在收集和分析國內外有關疫情的數據。這項工作始於2020年1月22日,是追蹤新冠肺炎病例和死亡的首批全球地圖之一。它於2020年3月3日演變為約翰霍普金斯新冠肺炎資源中心(CRC)。在CRC的260多個來源中,182個來自美國的地方、州和聯邦機構。
可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不僅沒有「聲明他們從未發布過美國疫情的統計數據」,還將其視為一項重要成果。
對於《新聞聯播》停止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數據的傳聞,根據《新聞聯播》國際疫情欄目最近兩個月的數據來源統計,2022年4月1日至5月12日,《新聞聯播》幾乎每天都會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發布的統計數據播報美國疫情的最新動向,只有4月11日例外,當時引用了路透社的數據。
5月13日至5月30日,新聞聯播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的頻率確實有所下降,但5月22日、23日、24日仍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其餘時間參考路透社的數據。所以「新聞聯播停止引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數據」的說法並不完全准確。
需要強調的是,路透社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其實差別很小。比如北京時間6月6日晚同一時間,路透社的數據顯示,美國確診病例8473.58萬例,死亡病例1007815例。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美國已報告84,762,171例確診病例和1,008,586例死亡。兩者差別不大,引用兩組不同的數據也沒有本質區別。
總之,所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表態說他們從沒有發布過美國疫情的統計數字」是徹頭徹尾的假消息,因兩位中國留學生參與製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疫情數據和相關地圖而試圖否認數據的真實性,也根本站不住腳。總之,所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聲明他們從未發布過美國疫情的統計數據」完全是假消息。兩名中國留學生參與製作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疫情數據和相關地圖並試圖否認數據真實性的說法根本站不住腳。
㈡ 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
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
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深陷疫情泥潭,美國的感染速度一直走在前列,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集中體現在美國窮人身上。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
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1
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據,截至美東時間10月10日22時01分(北京時間10月11日10時01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443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71萬例,過去28天內新增確診逾329萬例。
近幾個月,由於新冠病毒變異以及美國政府抗疫不力等種種問題,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明顯反彈。美媒批評稱,應對疫情失敗是美國最大的悲劇。
反彈未現緩和跡象
10月5日,美國華盛頓國家大教堂舉行紀念活動:通過敲鍾700下,紀念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死亡的70餘萬美國人。早在6月10日,華盛頓國家大教堂就曾敲鍾600下,紀念當時因疫情死亡的60萬美國人。4個月間,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持續攀升。
《今日美國》5日報道稱,數據顯示,美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總數已超過70.4萬例,這意味著今年截至目前的死亡病例數已超過去年總和。2020年,全美共有35.2萬人死於新冠肺炎。美媒直言,考慮到美國從今年春季開始已啟動大范圍接種新冠疫苗,「這一情況尤其令人感到悲傷」。
美國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同樣居高不下。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新報告顯示,在9月27日至10月3日的一周內,美國增加了76萬多例確診病例,報告新病例數居全球首位,遠遠超過排在其後的英國和土耳其。
種種事實表明,在德爾塔變異毒株的沖擊下,美國新一輪疫情來勢洶洶,沒有好轉跡象。
「美國此次疫情反彈的直接原因是前期防疫政策沒有落到實處。現任政府指望通過廣泛的疫苗接種,來防止疫情蔓延。但是,美國已有疫苗無法有效應對德爾塔變異毒株,而現任政府也未及時調整防疫政策,仍然根據之前的計劃,有條件地開放經濟,甚至宣布准備在11月初開始打開國門。」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張騰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美國政府試圖在防疫和經濟之間尋求平衡,但顯然顧此失彼。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趙可金向本報記者分析稱,美國疫情反彈還與部分民眾不願接種新冠疫苗有關。「盡管美國國內疫苗產能充足,但民眾接種意願不高。」
美國媒體近日報道稱,美國仍有大約7000萬脆弱群體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不少醫生發現,本輪美國疫情高峰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幾乎都沒有接種過疫苗。分析指出,直到現在,圍繞接種疫苗、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美國社會仍然存在嚴重分歧。同時,美國國內與疫苗相關的陰謀論正在滿天飛。如果這樣的態勢持續下去,美國的新冠疫苗接種率會進一步下降。
疫情政治化是根源
自疫情暴發以來,美國深陷疫情泥潭,不斷面臨反彈壓力。所謂「超級大國」已然成為「全球第一抗疫失敗國」。為何美國始終無法擺脫疫情反復的惡性循環?
「將疫情政治化是最直接的根源。共和黨與民主黨都將疫情當『政治牌』來打,試圖拿疫情做文章,來提升自身在選舉中的支持率,撈取更多政治利益。現任政府雖然聲稱將民眾生命放在第一位,但實際上執行防疫措施並不嚴格,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盡快復甦經濟,來鞏固選民支持。共和黨同樣不遺餘力地將疫情同現任政府綁在一起,只要是現任政府下達的防疫指令,共和黨領導的州都不積極配合。」張騰軍說。
美國蓋洛普咨詢公司統計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在民主黨領導的州,92%的人完成了至少1劑新冠疫苗的接種,而在共和黨領導的州,僅有56%的人完成了1劑疫苗接種,導致美國各地疫情形勢截然不同。目前,美國新冠肺炎感染率、住院率、死亡率最高的州幾乎都是共和黨領導的州,與民主黨領導的州疫情稍有趨緩的形勢形成對比。
趙可金認為,美國疫情反復還暴露出所謂「開放社會」的通病,即無法真正保證民眾安全。「在所謂『開放社會』,每當遇到重大危機,往往需要通過集權來應對安全問題。然而,疫情發生以來,美國政府始終沒有認真對待,民眾對總統的表現也不滿意,導致總統權力無法集中,疫情防控出現巨大漏洞。」
9月底,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自7月以來,美國總統拜登的支持率呈急劇下降趨勢,僅44%的受訪美國成年人贊成其工作表現。
趙可金指出,目前美國政府面臨一個困境,即雖然儲備了大量新冠疫苗,但是無法解決民眾不願接種的問題。「美國政府又不願學習其他國家成熟精準的防疫經驗,只能使得疫情如波浪般此起彼伏,成為一種常態。」
社會極化將更凸顯
美國公共衛生局局長穆爾蒂9月接受采訪時曾表示,未來美國的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出現「快速而明確」的轉折點,美國已經很難回歸正常。有分析指出,隨著北半球冬季的到來,新冠病毒將獲得一個更加適宜的'傳播環境,美國的防疫局勢或將更加危急。
「接下來,美國抗疫面臨的最直接挑戰在於疫苗接種。美國政府希望通過推動國內老年人及更廣泛的群體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來更好地預防感染德爾塔病毒。但顯然,這一政策並未得到廣泛響應。」張騰軍分析稱。
更大的阻力來自美國政治體制本身的痼疾。
趙可金指出,當前共和黨內的保守派仍舊採取不合作的態度,如何實現國內團結是美國當下急需解決的問題。「政治極化嚴重耗損了美國的政治能量,導致包括抗疫在內的治國理政各個領域都出現問題。」
「隨著明年美國中期選舉臨近,疫情、經濟等議題必然成為焦點。兩黨會更不遺餘力地炒作疫情,將疫情高度政治化。」張騰軍分析稱,未來一段時間,從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到各州,兩黨各個級別的候選人都可能參與到疫情政治化的運動中,由此消減防疫政策的效力,推動美國國內疫情朝著一個更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美國政治新聞網也坦言,美國在政治上陷入分裂,以至於很多清楚新冠變異病毒危險性的衛生官員往往含糊其辭,不願做出明確表態,使得美國衛生部門很難向公眾傳達衛生信息,從而增加了疫情繼續擴大的風險。
反復不斷的疫情正給美國經濟、社會造成深刻影響。9月下旬,美聯儲將今年美國經濟增長預期從7%下調至5.9%。
「如果疫情無法得到徹底控制,美國經濟增長將持續乏力,缺乏後勁,這就會帶來一系列社會問題,包括貧富差距拉大、社會階層分化更加明顯、種族關系日趨緊張等。」張騰軍分析稱,極化現象也將在美國社會更加凸顯,不再只存在於政治層面。
趙可金指出,疫情帶來的負面影響集中體現在美國窮人身上。「一方面,窮人缺乏社會保障,防護措施也不到位;另一方面,社會救助體系無力承擔,政府又不願干預。在這種情況下,窮人在疫情的反復沖擊之下更容易成為犧牲品。長遠來說,美國的社會結構肯定會受到影響。」
美國疫情為什麼這么嚴重2
美國在飽受新冠疫情摧殘,死亡人數超73萬後,一種新的疫情又在美國暴發開來。據《環球時報》報道,一種名為沙門氏菌的疫情突然襲來,給美國一一沉重一擊,目前感染速也非常的迅猛,最嚴重的地區位於美國的德克薩斯州。據CDC機構發布報告,該疫情已經蔓延至29個州,目前還有很多患者康復後並未進行沙門氏菌的檢查。由於病菌來源涉及地區廣,篩查難度較大,美國政府及衛生組織已經加大人力物力加快工作步伐,希望盡快找到病菌源頭,並且找到解決的根本方法。
疫情下的美國兒童感染率極高
自新冠疫情爆 發以來,美國的感染速度一直走在前列,不光是感染速度,當前美國的死亡人數已經超過71萬餘人,這樣一個數據讓美國民眾非常的擔心,尤其是兒童。兒童的感染幾率比成年人大很多,並且未成年人發育還不成熟,一旦感染,承受能力遠遠不如大人,因此治癒率也低很多。
美國的醫療水平在世界來說也事前列的,國家對於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投入的資金是充足的,尤其是關於學校復學後的疫情防控資金,但是效果並不大,不斷增長的感染人數,也讓美國公民將矛頭指向政府,政府針對新冠疫情所採取的措施並不能切換到每個環節的落實。
為什麼一個如此發達的國家,感染人數如此多?
為什麼一個醫療水平如此發達的國家,面對疫情,處理的效果卻並不如意?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疫情的防控做的並不是非常的到位。疫情最開始出現的時候,美國政府對於疫情了解到還不夠透徹,認為者只是一次普通的病毒感染,並沒有全面的病毒檢測,導致病毒肆意發展。
其次就是美國的階級差距,貧富差差距較大,一些窮人沒有醫保,加之美國的就醫成本非常的高,窮人沒有就醫的條件,尤其是美國街頭隨處可見的流浪漢,常常出沒在人流量較大的街頭,成為了感染的最大源頭之一。
最後是美國把疫情想的過於理想化,就在疫情還未消退之時,就恢復了學生線下授課,這種行為絕對是在挑戰新冠的底線,學生的抵抗力低,而且復學後學校對於疫情的防控也非常的不到位,口罩等防護工具普及不到位,導致感染人數越來越多,而這大部分群體就是學生或是未成年。
美國的疫苗接種率不高,醫護人員還有許多沒有接種完新冠疫苗,紐約州約有幾萬人因為沒有接種新冠疫苗而被停職,使得該州的醫療人員緊缺,大量的確診人員給醫院帶來了巨大的壓力。這種局面如果不採取正確的措施,美國可能會面臨空前絕無的災難。
其實美國完全有可以參考的對象,中國從疫情一開始出現到現在基本可以可控制的局面,採取的就是一環扣一環,穩打穩扎的防控措施,徹底壓制住病的的命脈,剛開始就積極採取行動,封城隔離,停工停課絲毫不鬆懈,進行全國大規模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大量科研人員開始研發新冠疫苗,並且國家承擔了所有確診病人的醫療費用,這讓一些害怕負擔不起醫療費的低收入病人可以安心治病。在專家的不懈努力下,新冠疫苗被研發出來後,國家免費給中國公民接種,並且普及全國,甚至是身處世界的中國公民,我們用積極的態度,嚴謹的措施,使得病毒被迅速控制,中國速度聞名世界。
沙氏病菌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挑戰,美國的大 麻煩來了
然而事與願違,就在新冠肆虐的時候,沙氏門菌的到來給了手忙腳亂的美國當頭一棒,疫情已經波及了美國一半的地區,感染人員的主要症狀是嘔吐,發燒,腹痛,病人在碰到病源六小時到六天間發作。美國現在已經加大人力在尋找病菌來源,但是勘察難度非常的大,找到解決的方式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感染者一周只內所食用的食物都需要一一進行檢測,這可是一個大工程,美國呼籲人民盡量避免食用生食,勤洗手,減少感染病菌的幾率。
其實就美國來說,急需解決的是疫情防控的對接和落實,將錢真正能花在疫情的防控中,反思並且做到改正,才能使得疫情加以控制。美國近期也宣布了新冠疫苗界接種的強制性條約,拜登也為了使民眾安心,公開直播了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的過程。表示新冠疫苗的安全,呼籲人們安心接種,除了這些方式美國完全可以借鑒其他取得防控成效的國家的措施,吸取教訓,即時止損。
㈢ 美國有多少例
【美國新增確診病例33475例 累計超9693萬例】財聯社10月15日電,當地時間14日,根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JHU)的數據,截至美東時間當天17時23分(北京時間10月15日凌晨5時23分),美國累計新冠肺炎確診病例96934241例,累計死亡病例1064976例。兩項數據與24小時前相比,新增確診病例33475例,新增死亡病例27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