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城市規劃專業介紹
㈠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專業介紹
福州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依託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和先進的儀器設備為學生提供很好的學習條件,培養高質量的學生。2002-2006年,本科生報考研究生的錄取率,在該校名列前茅,曾獲2次全校第一名,1次第二名,2次第三名;2005-2006屆,本科生的畢業率連續獲全校理工類的第1名。
學院下設環境工程、安全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個本科專業和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岩土工程、地質工程、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和環境工程工程碩士6個碩士點。
環境工程
本專業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包括環境工程和環境規劃與管理兩個專業方向。培養從事城市、區域、工業、企業的環境污染控制與治理、環境監測與評價及環境規劃與管理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實行大類專業培養、使學生具有寬厚而扎實的專業基礎和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與創新意識。學生入學後前兩年半為專業基礎教育,後一年半按照專業方向深入學習專業課程。通過學習,要求系統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與基本技能,計算機和地球信息科學技術的應用,具有污染控制工程設計、管理及技術開發的能力和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的能力。學生畢業後,可在環保、海關、技術監督、商檢檢疫和環境檢測等部門以及在環境管理體系與環境標志產品認證行業協會、環境工程企事業單位從事工程設計與現場監理、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與防治及產品認證工作,在高校與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優秀畢業生可繼續攻讀環境工程與相關學科的碩士、博士學位。要求無色盲。學制四年。
安全工程
該專業培養從事安全技術與工程、安全監察與管理、安全生產與設計、安全健康環境檢測與監測、安全科學與研究、風險評估、安全教育與培訓等方面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入學後前兩年統一學習人文社科、數理化、英語、計算機和工程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後兩年主要學習工廠、物業、交通、航空航天、礦山與地下建築、商廈與地面建築的災害防治技術及工程和通風、凈化與空氣調節、安全監測與監控、安全監察和管理、保險風險評估、安全系統工程等專業知識的實踐。畢業生可在各級政府安全管理和監察機構、工業企業、消防、保險、交通、物業、建築、設計院所等部門從事技術和管理工作和在高校與科研單位從事教學與研究工作。
該專業是目前福建省唯一的安全工程本科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在全校位居前列。要求無色盲,學制四年。
勘查技術與工程
該專業為國家注冊土木工程師執業資格考試的主專業之一,是土木工程師(岩土)的搖籃。培養從事城鄉建設、交通、水利、水電領域中岩土工程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通過理論學習與工程實踐,要求學生掌握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所必需的專業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計算機應用的能力,能對現代城鄉建設、交通、水利、水電等工程建設中的岩土工程條件進行勘察評價,對出現的岩土工程問題進行分析、設計與處理。畢業生可在相關部門的工程勘察院、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院以及施工單位從事岩土工程勘察、建築地基基礎設計、環境岩土工程評價與治理、地基基礎工程施工、監測、監理,以及城鎮水資源評價與保護等工程技術及管理工作,也可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
該專業是目前福建省唯一的一個岩土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師資力量雄厚,具有博士學位教師和高級職稱教師佔50%;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在全校位居前列。要求無色盲,學制四年。
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
該專業培養掌握城鎮區域規劃設計、旅遊區域規劃設計、資源評價與環境保護、經濟地理分析、生態等多方面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專業技能的高級專業人才。注重計算機和外語能力的訓練,以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為主線,拓展城鎮規劃、旅遊區域規劃同時兼顧工程技術,城市經濟學、城市社會學等方面的知識面,並且受到城市規劃、城鎮設計以及計算機應用及輔助設計等的基本訓練,培養出實踐能力及適應性強,就業面寬的人才。本專業主幹課程涵蓋全國城市規劃資格考試科目。因此,本專業也是城市規劃師的搖籃。
畢業生就業去向和工作主要有省、市、縣政府機關有關城市建設、規劃管理部門、國土資源部門從事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工作;省市建築、規劃設計院從事規劃設計工作;省、市、縣政府機關有關旅遊管理部門從事管理工作;省、市、縣園林部門與旅遊景點從事旅遊區建設、規劃與管理工作;房地產開發企業從事策劃管理工作;高等學校或科研單位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學制四年。
㈡ 福州大學建築學院的專業介紹
建築學院設有建築學、城市規劃、風景園林三個專業,學制均為5年。學院實行「分專業招生、大類教育」的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將在一、二年級進行「大類教育」,在同一教學平台上主修本學科相關的基礎課程,三年級以後按專業培養。要求報名者有初步美術基礎、無色盲。 建築學是一門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涉及理工、人文、藝術,被稱為「工科中的藝術學科」、「理工科中的文科」。建築學研究對象是建築及其環境,旨在總結人類建築活動的經驗、規律和方法,創造適合人類生活要求的形態環境。本方向的學習內容包括建築物、建築群、室內外環境、人居環境、建築技術及建築歷史與理論的研究。培養適應國家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獲得建築師基本技能訓練的「通才型」的高級技術人才,畢業生能從事建築設計、城市設計、景觀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及有關建築管理和建築教學工作,並初步具有從事建築學科研究與開發的能力。
主幹課程:建築設計、美術、中外建築歷史、建築設計理論與方法、建築結構、建築力學、建築構造、建築設備、城市規劃原理、室內設計原理、建築物理、計算機輔助建築設計等課程。 城市規劃專業方向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城市規劃理論和建築設計理論知識,掌握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及建築設計專業技能,了解城市規劃及建築設計相關知識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從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建築設計、管理和研究工作,並具有參與城市道路與交通規劃、市政工程規劃、環境生態規劃、區域規劃、景觀與遊憩系統規劃以及城市與區域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城市社區規劃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主幹課程: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美術、城市設計理論與方法、中外城市規劃史、環境生態學、城市地理學、城市經濟學、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城市道路與交通等課程。 風景園林專業屬於多學科交叉的綜合性學科,與建築學、城市規劃擁有共通的專業基礎平台(一、二年級課程相同)。通過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生態學、園林植物、園林建築、園林工程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培養掌握城市景觀規劃、園林建築設計、園林工程設計、園林植物種植設計及園林施工等各類相關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復合型園林人才。畢業生能在旅遊部門、風景名勝區的建設部門、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建築設計部門、城鄉環境保護部門、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等單位從事風景旅遊資源保護、旅遊發展規劃、景區規劃設計、城市景觀規劃設計、教學與科研等工作。本專業要求有初步美術基礎和藝術興趣。學制五年。
主幹課程:美術、畫法幾何與陰影透視、園林設計藝術原理、園林樹木學、園林花卉學、風景園林設計、風景園林工程、種植設計、園林建築設計、園林綠地規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