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2012河南大學獲基金名單

2012河南大學獲基金名單

發布時間: 2025-09-02 00:18:03

1. 河南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學校

河南大學,簡稱「河大」,是河南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等,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省屬重點大學。

截至2020年7月,河南大學有開封明倫、金明和鄭州龍子湖三個校區,總佔地面積5500餘畝 ,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520萬冊;設37個學院(教研部),98個本科專業;有1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個一級學科博士點,4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4種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有教職工4400多人;有全日制在校生近5萬人,其中研究生近1萬人,留學生700餘人。

(1)2012河南大學獲基金名單擴展閱讀

河南大學的科研成果

2011年9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河南大學共建的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機理與調控的基礎研究」項目,獲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1年度項目立項,這是河南省「973」計劃項目作為首席單位的重大突破。曾先後獲得2007年度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第一批、第二批評審結果公示結束,由河南大學關愛和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期刊史料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和耿明齋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與政策研究」雙雙中標,拿下兩個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在河南高校歷史上是第一次。

截至2013年底,河南大學先後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多項,獲省部級項目55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50多項。

2020年1月10日,河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由「中原學者」張治軍教授主持的「高性能節能抗磨納米潤滑油脂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發明二等獎。

2. 河南大學的學術研究

截至2016年3月,學校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河南省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河南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9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4個。
國家重點實驗室: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體育改革與發展中心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特種功能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植物逆境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黃河中下游數字地理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納米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河南省重點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河南省區域經濟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學校人文重點學科開放研究中心、中原發展研究院、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中心、英語語言文學研究中心、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文藝學研究中心、區域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教育改革與發展研究中心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天然葯物與免疫工程重點實驗室、河南省高等學校數字區域模擬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河南省心理與行為實驗室
省級協同創新中心:「納米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新型城鎮化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協同創新中心、黃河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作物逆境生物學協同創新中心 科研論文發表 從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資料庫(簡稱SCI資料庫)檢索統計得知,河南大學2008-2011年共有1265篇科技論文被Web of Science收錄。
2011年,河南大學當年被Web of Science資料庫收錄的論文有345篇。根據文獻類型的統計分析可知,該校發表的1265篇科技論文,以普通論文(98%)為主。
河南大學2008-2011年發表的科技論文總被引次數為2790次,篇均被引用次數為2.21次,平均每年的被引用次數達到697.5次。
科研成果&項目 2011年9月,河南大學棉花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作物水分高效利用機理與調控的基礎研究」項目,獲得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011年度項目立項,這是河南省「973」計劃項目作為首席單位的重大突破。曾先後獲得2007年度國家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201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1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第一批、第二批評審結果公示結束,由河南大學關愛和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期刊史料與20世紀中國文學史」和耿明齋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的重點與政策研究」雙雙中標,拿下兩個國家社科重大招標項目,在河南高校歷史上是第一次。
截至2013年底,河南大學先後獲批國家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0多項,獲省部級項目55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50多項。 圖書館 基本情況
河南大學圖書館創建於1912年,時為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圖書室。之後隨著學校的發展壯大,先後易名為中州大學(1923)、河南中山大學(1927)、省立河南大學(1930)、國立河南大學(1942)、河南大學(1949)、河南師范學院(1953)、開封師范學院(1956)、河南師范大學(1979)圖書館等。1984年5月恢復河南大學圖書館名稱。此外圖書館先後被評為全國「全民閱讀活動」十佳先進單位、全國高校先進圖書館、河南省高校自動化技術應用先進單位、河南省高校「閱讀文化典籍,建設書香校園」先進單位、開封市為人師表先進集體、開封市教育工作先進集體等稱號。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圖書館文獻資源總量:757萬冊,其中紙質文獻354萬冊,電子資源403萬冊(件)其中線裝古籍近18萬冊;外文18萬余冊;報刊合訂本37萬余冊;縮微、聲像、光碟資料1.7萬多件。
館藏特色
河南地方史志較為豐富;大型古籍叢書基本齊全;珍本孤本稿本鈔本頗具特色,如刻本明成化《河南總志》、明嘉靖《河南通志》等為大陸唯一,稿本《東京志略》、《汴梁水災紀略》《芸暉書屋筆記》彌足珍貴。在抗戰時期,流浪中的圖書館就在寶雞市郊為《中國古代科技史》的作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李約瑟先生提供了《道藏》等文獻的借閱服務。整理出版的《四庫全書》、《續修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四庫禁毀書叢刊》、《四庫未收書輯刊》等共5203冊收錄古典文獻14329種,該館已收藏齊全,形成系列。
圖書館不僅收藏了大量的紙質文獻,而且正在進行KALIS項目「宋代文獻資料庫」的研究和建設工作。圖書館除了繼續保持對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現當代文學、英語語言文學、中國古代史等專業文獻的有效保障外,還逐步形成了以區域經濟學、人文地理學、凝聚態物理、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植物學等學科文獻徵集為重點的態勢,強化了理工科文獻的收藏力度。基本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文理並重的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共存的文獻收藏體系。
資料庫建設
河南大學圖書館裝載「中國學術期刊」、「維普科技期刊」、「萬方碩博論文」、「數圖電子圖書」「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資料庫20個;整合了原三校圖書館的書目數據、讀者數據資源,實現了三校區書刊資源、數據資源的通借、通還、通閱;自建了「館藏中文書目文獻資料庫」、「館藏中文報刊文獻資料庫」、「館藏線裝古籍書目文獻資料庫」、「館藏英文書目文獻資料庫」等。 學術期刊 《河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從2000年起開設「數學」「現代物理與材料科學」「化學化工」「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生命科學」「自然資源學」「地理科學」「建築環境與結構」等專欄。2007年改為雙月刊,並將欄目調整為「數學研究」「現代物理與材料科學」「化學與化工」「地理環境與資源開發」「生命科學」「自動化基礎理論與信息技術」「建築環境與結構」。在1996—2004年,蟬聯河南省第二屆—第六屆優秀科技期刊獎。2000年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選定為來源期刊,2001年以後又並被美國《化學文摘(CA)》、俄羅斯《文摘雜志(AJ)》和德國《數學文摘(ZMATH)》正式收錄。2004年,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中榮獲一等獎,並被遴選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8年,榮獲中國高校科技期刊先進集體稱號、第二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河南省第一屆自然科學二十佳期刊稱號。2010年榮獲第三屆中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獎、河南省第二屆自然科學二十佳期刊稱號。
醫學版:被美國《化學文摘(CA)》正式收錄。2010年、2013年在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組織的自然科學期刊綜合質量檢測中,連續兩屆被評為河南省自然科學一級期刊 。
《史學月刊》
根據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圖書館期刊信息檢索中心的統計:2003年起,在全國二三千種被轉載期刊中,該刊的轉載量,一般排前20名之內;最高的2006年,排名第七位。
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的復印量排名,2002年起,該刊在歷史地理類刊物中一直名列第一。
北京大學圖書館和北京高校圖書館期刊工作研究會共同主持的「中文核心期刊」評審,該刊在歷史學類核心期刊的排名,2000年排第7名,2004年第5名,2008年第4名,2011年第3名。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計量與科學評價研究中心評定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2004年該刊位列歷史學類第7名,2008年位列歷史學類第6名。
2003年和2005年,在全國期刊評獎中,《史學月刊》榮獲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頒發的「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和「第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
2011年5月,入選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期刊。
2012年6月,入選國家社科基金第一批學術期刊資助名單。
2015年9月,榮獲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百強期刊」稱號。

3. 楊亞東的介紹

楊亞東 博士 省特聘教授 ,男,1968年7月生。河南光山縣人。 1990年7月畢業於河南師范大學物理系,獲理學學士學位。1992年9月-1995年7月在河南師范大學物理系攻讀理論物理,獲理學碩士學位。1995 年7月-1998年9月在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攻讀理論物理,獲理學博士學位。1998年11月-2000年11月以日本學術振興會外國人特別研究員 (JSPS Fellow )身份在日本Ochanomizu 大學工作。 2000年11月-2002年6月在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 )物理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02年6月回母校工作,現任理論物理重點學科省級特聘教授, 博士生導師。中科院理論物理研究所副博士生導師(兼職),河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兼職). 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2012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

4. 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名單歷史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會議評審專家名單:組長:張炯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組長:陸貴山中國人民大學,成員:黃修己中山大學,劉中樹吉林大學,王水照復旦大學,曾繁仁山東大學,郎櫻(女)中國社會科學院,趙逵夫西北師范大學,王泉根北京師范大學,劉賓新疆文聯,詹福瑞國家圖書館,董學文北京大學,陳洪南開大學,趙憲章南京大學,趙敏俐首都師范大學,關愛和河南大學,溫儒敏北京大學,董曉萍北京師范大學,季水河湘潭大學,胡亞敏華中師范大學,阿扎提.蘇里坦新疆師范大學,蔣述卓暨南大學,廖可斌北京大學,仲呈祥中國文聯、中國傳媒大學,閻晶明中國作協,孫郁魯迅博物館,劉潤為程郁綴董曉萍劉石葉舒憲張國星趙稀方陳思和譚帆鄭傑文賴大仁丁帆姚文放 王確歐陽友權杜桂萍朱萬曙《求是》 雜志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山東大學江西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揚州大學東北師范大學中南大學黑龍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吳承學中山大學中文系,程金城蘭州大學,左東嶺首都師范大學,喬以鋼南開大學,滕雲天津日報,舒偉天津理工大學,札格爾內蒙古師范大學,傅璇琮中華書局,傅修延江西師范大學,楊樹增曲阜師范大。往年秘書王燕中國人民大學,於雪棠北京師范大學(以上名單還不全,以後要陸續補上)。
中國文學大組有57個專家,每5年有2次機會參加評審,一般避免在本省評審,平均分80分以上可以入圍。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在一個小組,古代文學、近代文學在一組,現當代在一組,民間文學在一組。

熱點內容
安徽工業大學考研論壇 發布:2025-09-02 02:06:45 瀏覽:249
大連海事大學2015博士招生目錄 發布:2025-09-02 02:01:05 瀏覽:339
大學生失業英語作文 發布:2025-09-02 01:41:32 瀏覽:680
海南大學魯萌教授 發布:2025-09-02 01:21:40 瀏覽:70
研究生復試之前寫給導師的信 發布:2025-09-02 01:21:01 瀏覽:708
復旦大學教授愛 發布:2025-09-02 01:12:13 瀏覽:806
河南大學選課時間 發布:2025-09-02 01:07:15 瀏覽:602
安徽合肥大學老師招聘信息 發布:2025-09-02 01:06:14 瀏覽:917
貴州大學金道超教授 發布:2025-09-02 01:03:22 瀏覽:393
研究生畢業怎麼和導師告別 發布:2025-09-02 01:02:31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