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生開放
❶ 美國大學課本為什麼這么貴
新學期伊始,許多學生正滿懷期待地制定新的一年計劃,希望提高成績、健身、合理消費。然而,開學之初,他們就發現自己在教科書上的花費異常昂貴。原來,這是因為留學生普遍面臨的難題——購買新教材。美國學生也有同樣的感慨:教科書價格昂貴得讓人「斷胳膊斷腿」。事實上,美國大學教科書的價格之高已成為一個廣為人知的問題。
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統計,2018-2019學年,美國大學生平均在教科書及學慣用品上的開銷高達1290美元,這意味著每年在書籍和筆記本上的花費接近10000元人民幣。具體來看,大一學生每學期在教科書上的平均花費為572美元,大二學生為531美元,大三學生為439美元,大四學生為421美元。
大學教職員工反映,他們推薦的教科書價格一般在68至182美元之間,平均價格為97美元。從1977年至2015年,教科書價格增長了1041%,而2006至2016年間,價格更是上漲了88%。
盡管近一半的學生選擇在校書店購買教科書,但據統計,美國大學書店每年的收入高達104.5億美元。除了知識產權導致美國出版物整體價格高昂外,大學教科書價格昂貴還有其他一些特殊原因。
首先,教科書的選擇過程與大多數消費不同。在大多數情況下,購買者和決策者是同一個人。然而,在選購教科書時,卻是學校教職員工做出決策,學生進行購買。此外,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表示,教科書推銷員在推銷時,總是強調新書的內容更新、附帶DVD、新的測驗方式等,卻從未提及定價問題。而在選擇教科書時,他只關注書的質量,而非價格。
此外,美國最受歡迎的經濟學教科書《經濟學原理》的作者曼昆(N. Gregory Mankiw)也回應過相關問題,他認為教科書定價確實不理想,但這並非一個大問題。當需要依賴他人做出購買決策時,我們必須為他們的意見支付溢價。對於學生而言,最大的成本並非教科書,而是時間。教授們為他們挑選教科書,可以確保他們的時間更高效地利用,學習最好的教科書比節省幾十美元更為重要。
除了教授在選擇教科書過程中的決策,高等教育出版業缺乏競爭也是導致教科書價格高昂的原因之一。四大出版集團——皮爾遜(Pearson)、辛格萊(Cengage)、威利(Wiley)和麥克格勞-希爾(McGraw-Hill)控制了80%以上的市場。大型出版商傾向於避免在競爭激烈的學科領域出版書籍,這最終限制了大學教科書行業的競爭。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許多學生熟悉的訪問代碼(access code)。訪問代碼通常是一串隨書提供的密碼,在相應網站上輸入密碼可以解鎖在線資料、習題和考試。美國公共利益研究集團(USPIRG)研究發現,在40%的大學課程中,近3/4的課程要求教科書與訪問代碼捆綁銷售。截至2013年,80%的大學生至少上過一門需要使用訪問代碼的課程。
盡管在美國,租借和買賣二手教科書非常普遍,但學生們往往只能從新書中找到附帶訪問代碼的版本,而二手課本的代碼無法使用,也無法計入成績。因此,如果一本教科書原價為150美元,盡管二手書可能只需40美元,但購買訪問代碼的價格通常至少為100美元。
教科書的高昂價格不僅引發學生抱怨,還實際影響了他們的購買行為。許多學生因價格原因未能購買所需書籍,這影響了他們的成績。為了節省開支,一些學生甚至減少上課次數,甚至退課。
為了節省教科書費用,學生可以多渠道搜索,比較不同形式、渠道和平台上的價格。以下是一些建議的渠道:
1. 電子版或活頁版:與普通原裝版本相比,電子版和活頁版的價錢更便宜。例如,一本新的《生物學》教科書,無論是精裝還是平裝,價格都在170美元以上,而電子版和活頁版只需約100美元。
2. 租書:與購買電子版和活頁版相比,租書的價格更低。例如,《經濟學原理》的新書價格高達263.25美元,而租書或其電子版只需幾十美元,價格約為購買書的1/7。
3. 開放教育資源:利用免費的開放教育資源(OER)更為劃算。越來越多的大學推出OER,學校撥款獎勵使用免費資源作為教材的老師。目前,已有涵蓋多個學科的千本教材供學生免費使用。
美國大學教科書定價昂貴,部分原因是編寫、維護和調整書中的知識點和例證需要很大成本。然而,許多學生一邊抱怨教科書價格,一邊將買回來的教科書束之高閣,只有在考試前才匆匆翻看。正如《經濟學原理》作者曼昆所說,對於學生而言,高效地學到知識,遠比使用低價但質量不高的教科書來得更有價值。
因此,購買教科書的方法有千萬種,但最高效的方式是徹底理解和掌握教科書中的知識,這樣一本書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
❷ 國外大學生為什麼更開放
因為除學校以外的,老師不管。高中可以開車上課。國外大學生的爸媽比國內爸媽在處理性方式上更正確和開明。但不代表他們接受較早性行為。國外的民俗文化都很開放,他們沒有亞洲人的害羞,都非常大方,善於社交,而且國外的國家管理都很鬆散,對於這些事情都沒有強烈的要求和規范,所以外國學生都很自由,隨心所欲,有的男生和女生在性方面偷吃禁果了,在鄉下落後的地區,做父母的也是採用極端方式,比如暴力,而且落後地區也比較亂,犯罪率高。
外國女生有亞洲那種矜持的,但大部分都很開朗,感覺日常生活的摟摟抱抱都比國內常見,而且常見到,以後看到了也可以被自動過濾掉。男生追女生比國內更直白,老外女生普遍喜歡亞洲那種學習成績好的男生,用身體接觸表達喜歡,比如喜歡摸你頭發和挽著你的手臂,叫你放學去教她寫作業。外國女生間,如果聽說誰和誰上了,也會損人,火力主要來自像美劇里那種 gossip girl的女主們, 大部分女生都是兩耳不聞窗外事,專心考大學的那種。
❸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美國的大學可說是美國生活最充滿活力的部分。
大學即城市,沒有圍牆的校園意味著校園生活就是社會生活,師生們的生活甚至是社會生活最精彩的組成,比如研討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實踐各種膚色和種族和性別交融等等。
研究生圖書館和本科生圖書館及各類專業圖書館雖然有分類區別,實際上卻是可以隨時進出,不分等級的。圖書館多半實行循環開放,如第一天上午八點到第二天上午五點,或者第一天下午八點到第二天上午九點,也就是說,圖書館幾乎是不關閉的,你可以選擇自己愛好或者方便的不同時間段進入自己學習狀態。聯機電腦和無線上網使得交流和找尋資料很方便。而閱覽室分為單獨間,幾人間和多人空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態選擇學習環境,以求最好效果。
❹ 有海外求學經歷的人怎麼看中國大學與國外大學的區別
作為一個在國內讀了本科,研究生在海外讀的人,看到這個問題還是感觸很多,所以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不喜勿噴哦。
中國人多,人均資源匱乏,事無巨細的性格,流水線模式也沒有辦法。人口這個問題,是不可能改變的,而學校的組織結構,管理層的構建,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不會有根本性變化的,所以我的看法是在現在的基礎上,歐美已有的經驗里去尋找一個新的思路和方法,因為很多事情真的是中國特色,全世界都缺乏可廣泛推廣和借鑒的相關案例。其實在中國,知識的價格是非常便宜的,學費之低只有出國了才能夠切身體會到。而且憑良心說,中國的老教授知識非常淵博,教育質量不輸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