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師熟悉專業知識
『壹』 作為教師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新形勢新要求下,作為教師應具備以下專業知識和技能:
一、專業知識
1)教專師應具備豐富的學科內屬容知識,不只是對課本上的內容的熟悉,一系列有關的知識要不斷的更新且熟練掌握,這樣才可以更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
2)要了解課和改革的動態,認真學習好課和改革的要求與知識,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3)有關學生及其特性的知識,放下以往老師的架子,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了解好學生的心理特性與發展特性,才能施以正確的教育手段,更好地教書育人。
二、技能
1)解讀文本能力:能根據文本類型,自行解析文本內容。把自身獨到的讀書體會和經驗更好地傳授給學生;
2)教學設計能力:以學生為本,依據教材單元培養目標,結合教學實際設計教學實施過程;
3)語言表達能力:言傳身教,准確的表達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教師所必備的自身素質。
4)自我反思能力:教學經驗是在一個不斷反思中獲得提高和進步的。作為教師要時刻進行自我評判,總結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不足,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貳』 如何成為一名優秀的大學教師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教學改革的核心任務。而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並非「朝夕之功」,但我們堅信,只要廣大數學教育工作者給予足夠的重視,堅持不懈地進行培養和訓練,久而久之,學生一定能夠從「學會」變成「會學」,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創新潛能。 教師如何快速成長,成為一名熟練駕馭教育技術的專業化教師呢?這應該是眾多教師崗位者共同的心聲,然後做什麼事情,不經過努力,不去付出,是不可能走向成功,也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我們應該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我們一定要經過扎扎實實地學習、實踐、總結反思、提高、再學習、再實踐、再提高的過程,才有可能使自己教師這個專業領域中得到提高。 新時期的中學教師,都是大學專科以上文憑。都有著深厚的知識底蘊,對教育充滿著激情與嚮往,可面對稚氣十足、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子,面對非常簡單的知識,不知道怎麼組織課堂,不知道怎樣教會學生學習,等等困惑開始困擾著新教師。如何讓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知識最大限度的應用到工作中,發揮更大的效能呢? 首先,要盡快熟悉專業學科知識特點,認真鑽研教材,弄清教材知識體系與教材編排特點,提高學科知識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專業的學科知識就好比教師的武器,一定要先行武裝起來,在學校雖然接觸了相關的學科知識,但那還遠遠不夠,教材的鑽研離不開教參的輔助,作為新教師,要通讀教參,把握相關年段知識結構與具體內容,教材說明部分、教學建議力求弄清、弄懂。 其次,要努力學習理論知識,並堅持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虛心學習,認真總結經驗,堅持寫教學後記。認真學習領會新課程,相關學科課程標准,最基本的目標、理念一定要記住,並能理解,掌握自己所任學科的專業特點,善於思考,養成多思多想多寫的習慣,做得最優化要落實到學得最優化,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切實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真正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在實踐中驗證理論,在總結經驗中完善自我。 最後,加快提升網路教研參與能力。要很好利用現代發達的網路,藉助網路平台,解決自己在平時教學中的困惑與難題,要把無限的網各當成自己的實踐中的老師,廣泛結識網路中的同行,與他們虛心交往,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並能及時提出自己實踐過程中的問題。 完成由新手到老手的蛻變就要著眼於未來,制定長遠的適合自己成長的目標,成為一名擁有教育智慧和教學風格的老師: 學生是人,是人就有差異性、創造性、整體性,只有對學生更多的尊重,才能對學生有更多的要求。因此,老師要追求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還是智慧的教學,智慧是靈動的、飄渺的,因此,教師要追求教育智慧。追求教育智慧就是要不斷的創新,有創新才會生存。做為教師還要追求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因為風格具有獨特性、穩定性、藝術性,不同的教師應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這樣才有白花齊放的課堂教學。那麼,要想形成自己的風格,最簡單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課題,然後根據自己研究的課題來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完善自己的教學風格。 總結年輕教師成長的途徑,那就是:上課—寫文章—做課題。三者缺一不可,不僅要上好課,還要寫好文章,把自己上課的心得和實踐經驗形成理論文字,才能上升到一定的理論高度,只有做課題,才能在課堂上形成不同於別人的、穩定的教學風格,才能脫穎而出,成為一名合格的、有思想的教師。 第九期頂崗支教望都二中數學與應用數學 栗
『叄』 高校教師應具備哪些教育能力
一、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
1、教師應精通自己的學科,具有扎實而淵博的知識。馬可連柯說過:「學生可原諒老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蘇霍母林斯基也指出:「只有教師的知識面比學校教學大綱寬廣得多,他才能成為教學過程的精工巧匠。」對老師來說,不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內容,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還要加強業務進修和廣泛的學習,跟蹤學科學術動態,了解新觀點,掌握新信息,不斷更新知識,站在學科的前沿,由經驗型到科研型的轉化。
2、教師既要有廣博的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等方面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教師的博學多才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教材的改革,相鄰學科的聯系日益加強,文理相互滲透,因此,教師應注重與其他學科的溝通,形成「大教學觀」,為學生創設開放的教學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教師的知識越淵博,越能啟迪學生的創新思維。
3、教師應具有教育科學理論修養。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不懂心理學,這就如同一個心臟專業醫生不了解心臟的構造。」科學的教學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教師要較好的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掌握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等基本知識。教師不僅知道教什麼,還要知道怎樣教和為什麼選擇這樣教,用科學的理論去指導自己的教學。
二、較強的教學研究能力
能力是指「直接影響活動的效率,使活動的任務得以順利完成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徵。」教師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還需要具備適應學科特點的教研能力。
1、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師的語言修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頻率。」語言表達是一切教育工作者必備的主要能力。由於條件的限制,很多實事不能再現,需要教師依靠語言表達,把豐富的知識通過口頭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准確清晰,具有學科性;簡明練達具有邏輯性;生動活潑,具有形象性;抑揚頓挫,具有和諧性。
2、較高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具有較高的科技素養和創新能力,是知識時代對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養創新人才,就必須要創新型的教師。創新型的教師就是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廣博的視野以及善於綜合、開拓新領域的能力,掌握創新知識的方法,具有勇於探索、敢於懷疑和批判的學科精神,善於吸收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並有獨特的見解,能夠發現行之有效的新教學方法。簡言之,教師的創新能力包括:獨到的見解、新穎的教法、創新的思維、凸現的個性、探索的精神、民主的意識等。
3、較強的組織能力
組織能力是一個教師取得教育和教學成功的保證。缺乏組織能力和指導能力的教師,無論其知識多麼廣博,都難以完成教育和教學任務。
(1)組織教學的能力。教師能集中學生的注意,靈活調節進程,活躍課堂氣氛,控制教學環境,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維護課堂教學秩序,處理偶發事件等。
(2)課外活動的組織能力。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主渠道;開辟第二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也是開展創新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途徑。一個教師應有能力組織和指導興趣小組,參觀考察和社會實踐活動。有能力組織講座、講演、展覽、表演、製作、考察、競賽、撰寫報告和論文等活動。形成人人參入、自己動手、發揮特長、凸現個性的開放式學習氛圍。
4、研究能力
教師要成為教書育人的專家,成為講演教學研究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從「教書匠」向學者型的轉化,研究能力是應具備的素質之一。
(1)教學研究能力。把教學與教研結合起來,善於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對教改中遇到的問題進行理論研究,提出自己的見解,進而探索和發現新的教學規律、教學方法和模式。
(2)學術研究能力。目前教師的教研較多的停留在教材的分析、考試的研究,限於一些教學技巧和教學經驗的陳述。而對教學理論的研究相對薄弱,缺乏對教學的創造性思考。教師只有成為學者型的教師,才能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和素質教育的發展。
三、較高的職業道德修養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功。
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模範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標准,熱愛學生,為人師表。認真學習馬、列、毛、鄧、「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一致。教師應自覺加強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民族團結、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教育;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道德情操的教育;進行社會發展規律和觀點的教育;進行科學人生觀、世界觀的教育。
四、敏銳的時代意識
要更新教育觀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和學會生存」稱為現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實現教育的現代化,關鍵是教育觀念的現代化,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尊重學生的人格、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自由發展,尊重學生的首創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挖掘學生的創造才能。
〔感:教師的勞動是一種復雜的、繁重的、高智能、藝術性的勞動。不是簡單的、機械的、重復性勞動。有了對教師素質的要求,那麼我們對教師提一級工資、帶薪休假的怨氣就會煙消雲散了!〕
教師的言行舉止是幼兒模仿的榜樣,對幼兒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認為,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必須具備以下素質:
1、要有執著的事業心。
幼兒園的日常工作是瑣碎和平凡的,同時情況又是復雜多變的,有
時孩子的行為會出現問題,有時孩子的生活又需要教師特殊的照顧,在這樣艱巨的工作下,許多教師不免會出現煩躁情緒,而這種情緒會傳遞給敏感的孩子,使他們感到焦慮不安。所以教師應該對幼兒教育工作的特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有充分的准備,堅定信念,保持一顆執著的事業心。
2、要自信、自尊。
自信、自尊是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個性特徵。一個對自己工作沒有信心,消極懈怠的人是無法做好工作的。幼兒教師自身充滿自信、自尊的人格,處理問題時也表現出自信都將感染幼兒,給幼兒樹立一個良好的模仿榜樣。
3、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和個性品質。
幼兒雖然年齡幼小,但是也喜歡美好的形象。孩子們會說:「陳老
師真好看,和媽媽一樣」。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教師什麼都懂,其形象在他們眼中無比高大,老師是幼兒學習的榜樣,是敬仰和崇拜的對象,老師的位置往往在父母之前。因此教師要格外嚴格要求自己,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都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們喜歡舉止大方,親切活潑,穿著得體的教師,因此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和舉止。
4、要有愛心和童心。
教師不僅要愛漂亮的孩子,也愛長相一般甚至醜陋和有缺陷的孩子;不僅愛聰明的孩子,也愛發展速度緩慢甚至遲鈍的孩子;不僅愛聽話的孩子,也愛調皮的甚至有許多問題行為的孩子;不僅愛家庭背景富裕、社會地位高的孩子,也愛平民甚至家境貧寒的孩子。童心是教師通往每個孩子的心靈世界的橋梁。一位好的幼兒教師往往是幼兒的「忘年交」,是幼兒群體中的一分子,他們保持了一顆純真的童心,積極參與孩子們的各種活動,和他們一起游戲、講故事、說悄悄話。在這種平等的關系中,教師就能夠和幼兒之間產生情感上的交流,就會在幼兒內心引起「共鳴」,同時教師會在生活中發現每一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從而更加愛孩子,由此,教師的教育工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礎。
5、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
教師要用語言和非語言的方式表示關注、接受和鼓勵幼兒的談話。
如教師關注地用目光注視幼兒,用點頭、撫摩孩子表示鼓勵和對孩子談話的興趣,使幼兒感到「老師很喜歡聽我說」。教師在傾聽孩子說話時要有耐心,細心揣摩和理解幼兒語言中所蘊涵的意義。在與孩子溝通的時候,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緒,使幼兒了解教師的想法。如在講故事的時候,一個孩子老是打擾別人,影響其他小朋友聽故事。教師可以說:「當聽我講故事時打擾別人,別的小朋友就很難聽到故事,你自己也聽不到,這讓我覺得很失望。」
6、要有較強的組織教育活動的能力。
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幼兒教師要有廣博
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技巧。在設計教育活動時,能夠根據幼兒的思維特點,准備大量的教學具,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充分調動各種感官,以啟發誘導的方式和發散式的提問形式,激發幼兒學知識的願望,要變讓我學為我要學,真正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的正確的師生關系。
7、要有自學能力。
幼兒教師需要不斷地吸取新知識,學習新技能,開闊眼界,提高自身的素質,以跟上時代的變化。
『肆』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1、L·舒爾曼 教師專業知識分析框架:
① 學科知識內
② 一般教學知識
③ 課程知識
④ 學科教學知識(又譯作為容教學任務的內容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簡稱PCK)
⑤ 學習者及其特點的知識
⑥ 教育情境知識
⑦ 關於教育的目標、目的和價值以及它們的哲學和歷史背景的知識
通過實證認為:學科教學知識(PCK)最能區分學科專家與教學專家、高成效教師(名師)與低成效教師間的不同。
2、P.L.格羅斯曼將學科教學知識(PCK)解析為四部分
① 一門學科的統領性觀念——關於學科性質的知識和最有學習價值的知識
② 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理解和誤解的知識
③ 特定學習內容在橫向和縱向上組織和結構的知識
④ 將特定學習內容呈示給學生的策略的知識
教師知識基礎框架,尤其是其中的核心成分PCK明晰化之後,利用PCK解決問題的教學技能也漸漸被開掘,這大大釐清了世界各國對教師資格的認證以及對教師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的向度。
『伍』 教師專業知識包括什麼
教師專業抄知識包括本體性襲知識、條件性知識、實踐性知識和操作性知識。
教師的本體性知識(SubjectInvolvedKnowledge)是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
條件性知識是指教育學、心理學和教法等相關的教育心理方面的知識;
實踐性知識「是指教師在面臨實現有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具體地說, 這種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
『陸』 大學教師入職的相關業務知識是考什麼
教師的入職考來試自是試講,考察教師的授課能力。
選題。通常考察人員是不會讓面試者自選題目的,主要是通過抽簽的方式進行,抽完簽後確定每名面試者的試講內容以及上場次序,所以,在面試之前,最好多准備一些試講內容,以免抽到不熟悉的課程。
備課。面試人員在抽完簽之後會有一定的時間來備課,而備課最主要的任務就是完成教案。教案所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
講課。備完課面試者按次序上台進行試講,在試講過程中,要在心裡有一個整體的方向,不一定要按照教案原封不動的照搬,從整體把握整個課堂。
總結。在試講即將結束的時候,要對整個課進行總結,最好能有比較新穎的形式出現。通常結課包括了總結教學和設計告別語。想要給評委們留下一個好印象,這一塊兒是要好好准備的了。
『柒』 教師需要具備哪些知識
(一抄)鑽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
教師要上好課,必須事先要備好課。所謂備好課,首先要深入鑽研教材,把教材的知識弄懂,並融會貫通,使之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其次,要研究教學大綱、教材內容和學生,明確教學目的、重點及要求,使之轉化為教師教學的指導思想;再次,要進一步研究教學目的要求、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之間的內在聯系,找到使教學內容適應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實現教育目的的途徑,要實現上述三個方面的轉化,教師就必須有一定的鑽研和組織教材的能力。這種能力越強,備課的效果就越好,十分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了解和研究學生的能力
深入了解研究學生,這是教師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出發點,也是教師的一項基本功。教師要善於根據學生的外部表現了解他們的個性和心理狀態,如思想狀況、道德水平、知識基礎、智力水平以及興趣、愛好、性格等。只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長善救失,因材施教。
『捌』 高校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課程設計、評價、改進的能力。
引導學生主動學修的能版力。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權的能力。
課外的學修指導能力。
課程質量保證實施能力。
關於教育態度的素養能力。
關於提出改進教育教學建議、啟發的能力。
『玖』 作為一個專業教師應具備哪些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
教師是幼兒教育活動直接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幼兒園教育最基本的力量和保證。教師專業素質的高低,決定著幼兒教育的優劣。因此,培養一支高素質的專業教師隊伍是幼兒教育發展的前提。培養和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我認為應該包括師德和師能兩部分內容。
一.培養和提高教師專業素質,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思想認識,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水平。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知識需求的日益增長,對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這就要求我們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從思想上認識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努力提高職業道德水平。
二.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幼兒觀,培養高尚的職業道德。幼兒園教育是對一個人的啟蒙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非常細致的工作。有的教師認為幼兒園就是保育園,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孩子」;也有的教師認為小孩子好應付,對教育活動不積極准備,敷衍了事;還有的教師過分強調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填鴨式」教學,把活動搞得非常嚴肅、死板,束縛了幼兒活潑的天性。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首先就要走出這些誤區,擺正自己在教育活動的位置,營造良好的氛圍,注意挖掘幼兒各方面的潛能,使幼兒得到全面發展。
三.注意提高自己知識水平,提高自身專業技能。
首先,作為幼兒教師要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有的教師認為,自己所學的知識應付一幫小孩子是沒有問題的。這種想法是不可取的,當今社會,幼兒知識的接觸面越來越廣,有時提出的問題,也會讓你感到「無處下口」。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加強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平時要注意知識的積累,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做一名博學多識、受幼兒歡迎的教師。
其次,一名專業的幼兒教師,在活動中應該做到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與幼兒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耐心傾聽、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探索與表達,引導他們思考,使他們獲取知識、經驗。在活動中,師生是平等的,教師是幼兒活動的夥伴、幫手,同時要適時地調整活動目標,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在活動不斷激發幼兒的興趣,引導他們通過現象思考,鼓勵他們通過親身實踐來獲取知識。這些都需要教師在教育活動過程中不斷地探索、積累經驗,才能夠得心應手,真正提高組織和駕馭活動的能力。
最後,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自我反思,積累提高。 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並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我們幼兒教師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探索、研究、實踐,努力提高知識水平和專業技能,增強自身素質培養,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素質整體水平的提高
『拾』 教師專業知識主要包括
教師的專業知識主要就是包括教師在上大學的時候所學的專業知識,也就是你將來從事手教學科的知識,還有就是班級管理知識以及自己的業務素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