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專業名單 » 美國大學生生活圖片

美國大學生生活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2-15 04:59:47

⑴ 有沒有以校園為背景的歐美大學生的高精度的圖片

http://p3.iecool.com/1/135/1.htm

美國大學生日常生活

發信人: wangzhong (wangzhong.lqqm.net), 信區: Ecation
標 題: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
發信站: 兩全其美網 (Thu Jul 20 07:37:49 2006), 轉信(lqqm.net)

學生在大學學習期間,除了學問上的長進外,大學環境對學生的態度、信念、自信心
、行為及未來的成就均有重大影響。美國的高等院校一般都允許學生有較大的自由來塑造
自己的校園生活。

學生對學校事務的參與

20世紀60年代以來的一個明顯的趨勢是學生要求並且得到在學校決策方面更大的權力
。許多院校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學生的抗議活動反映了學生
對他們認為是專橫和過時的校規的不滿,同時學生的要求亦涉及課程和教學計劃的改革。
雖然積極參與媒體上大肆渲染的校園抗議示威活動的學生在全部大學生中所佔的比例很小
,但許多學校當局認為應改弦更張,比如普遍放鬆對學生宿舍的管理,更多地讓學生自行
其是,從而使學校遠離代替家長的傳統角色,在課程上也允許學生有更多的選課自由。但
學校當局都不主張學生在聘請教員方面有發言權,並視之為對學術自由的威脅。

長期以來美國的大學一直有學生的自治團體,主要目的是幫助校方維持同全體學生的
有效合作,並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的直接經驗。學生幹部由學生自治會主持的選舉產生。
學生自治組織的權威和職能因校而異,有的只是參與組織某些學生活動,有的則在制定校
規和制約懲戒學生方面起很大作用。在60年代後期的校園騷動後,一些名牌大學的學生增
加了他們在制定和執行校紀校規上的權力,一些院校在其校董會中也增補丁學生成員。學
生參與校務的一個重要因素是1970年通過的投票權憲法修正案,它把青年在國家選舉中投
票的最低年齡從21歲減至18歲,許多州也把法定成年年齡從21歲減至18歲。

文娛活動

學生豐富多採的課外活動是美國大學的傳統,而且被視為大學教育有價值的組成部分
。但大多數學生專業課程的負擔較重,只能參加2-3項有組織的課外活動。課外活動的選
擇范圍很廣,通常有劇社、樂隊、合唱隊、辯論社、電影協會、法語俱樂部等等。

許多院校有公認的一流戲劇系,而幾乎所有校園均有劇社。舞台演出通常與公眾演講
、英語文學及外國語言和文學的訓練與 創作活動相結合。學生表演的戲劇、音樂劇、輕
歌舞劇在學校校慶 等重大場合往往能吸引大批觀眾,其中不僅有學生也有當地居民;

學校的電台往往由學生管理主持,有的電台由於出色報道當地新聞事件而受到全國的
矚目。絕大多數院校都鼓勵學生出版各種刊物,如日報或周報、年刊、文學期刊或幽默雜
志,這些刊物的編輯和出版經理有相當大的責任,亦受到廣泛尊敬,因此這些職務成為許
多學生奮斗的目標。設有新聞系的院校,通常由新聞系負責校刊的出版,但許多著名的大
學校刊,如耶魯大學的《每日新聞》和威斯康星大學的《每日要聞》,卻是由非新聞專業
本科生負責出版的。各種學生刊物層出不窮,自生自滅,它們造就了難以計數的作家和
新聞工作者。諾曼·梅勒、約翰·阿什貝利、約翰·厄普代克等就是在哈佛大學校刊《緋
紅色》上撰文而開始寫作生涯的。

體育活動

許多院校的校際運動會是由得到校方財政大力支持的高效率的體育部主辦的。一些運
動項目,特別是橄欖球和籃球,通常是商業化的,龐大的體育場館往往座無虛席。目前越
來越多的院校開始減少對只有少數學生可以參加的體育競賽的偏重,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推
廣有廣泛參與性的體育活動。

學生會

美國第一個學生會於1896年在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立,但直到1930年才在全國范圍得到
較大發展。作為校園里的社區中心,學生會不僅為學生,也為教職員、校友和來訪者提供
社交和娛樂活動的機會。一棟典型的學生會樓通常有禮堂、餐廳、小吃部及一些可供跳舞
、展覽、音樂欣賞、電子游戲之用的游藝室。

宗教活動

校園里的宗教活動也因校而異,從要求學生每日到學校教堂做禮拜到由學生自由選擇
參與宗教活動,形式多樣。由於美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公立院校的課堂設施不能用來
宣教,但對學生的課外宗教活動則無限制。在大多數非教會院校,許多不同的教會團體共
同指定一位校牧來處理學校的宗教事務,並與校方和設在校外的學生宗教個心合作。由於
美國的高等院校大多有宗教背景,各種建築風格的教堂儼然成為校園一景。

學生宿舍

如果學校提供宿舍的話,絕大多數美國大學生喜歡住校,因為這不僅增加了社交和受
教育的機會,其費用通常也比租借私房要低。許多院校對學生有住校的規定,除非他們的
家就在學校附近。學校宿舍有的是大旅館式的建築,如哥倫比亞大學;有的則是小農舍式
的平房,如西北大學。住宿條件出人很大,有的院校的學生宿舍有起居室和卧室,但一般
只有卧室並附有公用的會客室、自修室、康樂室、廚房和洗衣設施等。有的學校如芝加哥
大學安排本科生、研究生、神學生、醫學生、法學生等同住一樓以增進接觸交流。學校通
常聘用研究生或高年級本科生為宿舍顧問,負責管理宿舍並輔導學業和個人問題。許多院
校依靠男女大學生聯誼會來解決大部分學生的住宿問題。

男女大學生聯誼會

校園里這種以2個或3個希臘字母命名的聯誼會是從18世紀和19世紀初的各種文學社團
或讀書會發展而來的,開始時常有秘密性質,人會者須互助並保守秘密,現在的聯誼會一
般只側重社交和共同興趣愛好。各種男女大學生聯誼會大小不一,有的聯誼會在遍及各地
數以百計的院校設有分會,有的只有寥寥可數的幾個分會,目前全國性的男大學生聯誼會
有150個左右,女大學生聯誼會也有65個左右。至於地方性的聯誼會則數不勝數。

南北戰爭後,美國男女大學生聯誼會開始購屋建房以供其成員居住,後來也向非成員
提供住所。對其成員來說,這些校園建築是最重要的社交中心。近年來,絕大多數大學生
聯誼會在吸收新會員時,放棄了歧視性的規定。在一些社會團體的壓力下,有的院校禁止
所有的聯誼會組織,或只允許少數地方性聯誼會活動。

榮譽學會

在許多院校,學生的最高榮譽就是被選人Phi Beta Kappa,它在1776年建立時是一個
社交性團體,後來變成純粹的學生榮譽組織,並在200多所院校設有分會。成員評選的主
要標準是學習成績,雖然也考慮其他條件。幾乎所有的學科都有榮譽學會,優秀大學生可
以經評選加入,如Sigma Xi專門挑選優秀的科學研究人員為成員,而Phi Delta Kappa則
由教育界傑出人士所組成。

同級會和校友會組織

早在1792年,耶魯大學就有同級會並沒有秘書。第一個校友會組織是1821年在威廉斯
學院成立的,此後各校紛紛仿效,目前幾乎所有的院校都有自己的校友會。由各校校友會
幹事組成的美國校友會理事會旨在推動校友會的活動並促進對高等教育的支持。一年一度
的校友返校活動是美國的一大社會風俗。各院校均在校友間積極展開籌款活動,校友的捐
款占據了高等教育自願捐款的相當大一部分。

⑶ 美國名校大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啊 (TOP10) 他們每天都做什麼 關心什麼事呢

我保證包括哈佛在內的一流大學圖書館若是凌晨還燈火通明全是自習的學生,這只會在期中期末考和教報告時發生。哈佛連residential house加起來,全校超過80個圖書館,平常雖不至門可羅雀,但頂多一大桌一兩個人。一般學生上完課把筆記和書翻個個把鍾頭就不錯了。

一流私校只靠成績好是進不去的,想想看一天能用的時間就這許多,若一個高中生又是足球校隊加校刊編輯加首席小提琴甚至還參加科學比賽,另一個課外活動除了Science Team其他全無,即使第二個學生成績高出幾分,但那個武功高強,哈佛一看即知。這些學生進了大學,活動深度廣度加大,但讀書習慣仍然差不多,絕對不會有天天讀書十幾小時這狀況。

美國大學男籃64強三月瘋是每年大學盛事之一,常春藤去年由哈佛今年由普林斯頓出線參加,雖然兩隊第一場就被淘汰,但若是考慮到這兩個學校是Division 1內人數最少(哈佛大學部6800人,普林斯頓5200人,UCLA38000人)但學術水準最高,那能進64強就難能可貴了。史丹佛大學的高爾夫網球是NCAA常勝軍,HYP的劃船就像Oxbridge兩校,每次奧運都由這幾校的學生包辦。

HYPSM學生少,資源多,所以活動花樣精多,但一分散就影響力降低。一個社團超過百人就已經不小。這些學校的宿舍是採用Residential College,四個年級混一起分幾個大College,College有專門的Student Adviser 和專屬餐廳。全美除了Cornell或即少數例外,學校餐廳絕談不上美味,晚上十點打佯,開放時間對懶蟲還算具彈性。在宿舍只要不鬧事不抽煙,校警根本懶得管。整天打電玩的學生不至於沒有,但不會太多。一般人最大的消遣也就是上上網,讀閑書,看電影。

超級私校學生退學及四年無法及時畢業人數超低有個秘訣,就是顧問多且跟著residential college走,平常大型公立大學可能200~500學生分得一個顧問,許多Berkley UCLA學生到畢業還壓根沒見過學校顧問。HYPSM可能幾十人就一個顧問,特別專業申請研究所又有專門顧問,而且強迫中獎常常找上門,功課稍微被盪兩科,顧問就來電話了,外帶安排tutor。所以在HYPSM因成績被退學還不大容易。但學生也因此比較嬌氣。

申請一流研究所或醫法學院沒有研究經驗,門已經關了一半。HYPSM學生少但優秀師資多最大的好處就是學生參加學術研究的機會及水準大增,占極大便宜。Berkley任何教授提供研究機會時,除了頂尖學生,其他人不但沒得挑還要搶破頭,且一毛錢沒有。HYPSM則有Thesis/Independent Study Requirement,人人得選,還可以選精挑細選研究計畫,暑期時留校還可拿到研究補助。

中國學生能進HYPSM絕對不會是書獃子型的高考狀元。他們的日常生活就像一般大學生,只是學校照顧周到些,活動花樣雜些,資源經費多些,研究成果高些,未來的路可能好走些,如此而已。

⑷ 來幾張生活中美為主題的圖片

哈~我啦~~ 西、開玩笑的,你可以等下午到晚上那段時間去廣場或大街上,應該會有一專些爺爺奶屬奶們散步吧..或早上從公園廣場...很美的哦~~ 恩...春天還會有很多花兒們呢 而且前幾天的天空也很美呦..~

⑸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美國的大學可說是美國生活最充滿活力的部分。大學即城市,沒有圍牆的校園意味著校園生活就是社會生活,師生們的生活甚至是社會生活最精彩的組成,比如研討社會問題,反對戰爭,實踐各種膚色和種族和性別交融,等等。

首先還是去圖書館看看吧,研究生圖書館和本科生圖書館及各類專業圖書館雖然有分類區別,實際上卻是可以隨時進出,不分等級的。圖書館多半實行循環開放,如第一天上午8點到第二天上午5點,或者第一天下午8點到第二天上午9點,也就是說,圖書館幾乎是不關閉的,你可以選擇自己愛好或者方便的不同時間段進入自己學習狀態。聯機電腦和無線上網使得交流和找尋資料很方便。而閱覽室分為單獨間,幾人間,和多人空間,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狀態選擇學習環境,以求最好效果。對於那些喜歡鬧中求靜的讀者來說,可以交談的多人空間自然最令人神往,而這樣的空間往往人也最多,就像一個嗡嗡的蜜蜂箱。現在我就在這個箱中像一隻蜜蜂一樣專心自己的花朵。我的手提電腦連接著大閱覽室一個廊柱上的插座,以保證電壓穩定,無線上網使得我可以隨意到達中國網站,包括我們自己的兩性視野網。

現在去學生們的學術活動空間,這樣的空間往往是流動的,並且不需要導師參與,學術主持人由學生們輪流擔任,學術主題由現實國際情況提煉出來,比如支持誰競選,支持誰得獎,研討某國重大問題,或者戰爭問題,國際關系等等。如果邀請相關學者為這樣的學術活動主講,往往是學生們自己申請相關課題經費,吃飯則是 AA制,學生們共同分擔。學術不僅和社會生活息息相關,學術活動組織本身,也成為展示社會活動能力的場所。

一次我和一位哈佛大學來密西根大學任教的朋友交談,得知美國大學生對於論文選題的選擇,不僅與個人興趣相關,更與國際形勢需要相關,一些學生們甚至把中國問題研究當成自己的論文方向。我想到在國內很少有學生會把美國問題研究當成自己個人的論文選題,便向朋友細了解這些美國學生對於中國問題的理解深度,結果令我吃驚,他們中有人研究中國農民問題,從毛澤東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到王光美的桃園經驗,再到中國農民問題調查報告,一一有認真比較閱讀和研討。一位研究中國婚姻法的學生則對中國婚姻立法的各次細變都有認真了解。在國內常常聽到的樂觀論調是,中國人對於世界的了解,特別是美國的了解,比美國人要強得多,說美國人對於中國的了解,基本上停留於文革,甚至還在小腳、小辮子階段。從美國大學生的論文,代國家思考、有國際視野來看,這樣的論調可說不攻自破。反而是我們國內的英語教育堪憂,常常僅僅停留於語言學習而不進入文化體制和問題教學,即使英語很好到了國外也需要重新學習生活和制度,自然很難對於別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批評了。

美國大學師生都有租房住的習慣。大學老師在沒有成為副教授之前,隨時可能流動到不同學校,所以租房住的情況很普及。而學生們也很少住集體宿舍,合租房住,和非學生的房東及其他各類人合住,生活的一切都得自己動腦動手,大學生活不僅是讀書,更是學會社會人生,體驗生活復雜和學會把生活搞好,生活和學習一體的實踐,令學生們對於經濟和知識和社會體制,都有深入地體驗和思考,並且因而可以和學習互動,這也是為什麼在美國的大學課堂上,老師會更多傾聽學生提問和自己解答,因為學生和老師一樣,都是知識的生產者和反思者,而不是被動接受者。

美國大學生每學年需要閱讀很多書,老師通常不講解書的內容,而是在課堂上提問和讓學生提問並講解,而相關提問和講解與更多書聯接,如果不自覺閱讀,幾乎不能進入知識系統,所以大量時間在圖書館可說是學生生活日常狀態。與此相關是到各地和各國體驗生活,由一位老師帶領,到中國或者其他不同於美國的國家實地體驗,並且要求到別人的家庭中觀察生活,感受文化和文明的日常差別。學會與差異相處,和多元共存,從而理解自己,這一切,就是美國學生在大學期間的學習。這樣的學習當然不可能與現實的生活脫節,也不會發生畢業後不適應社會生活的情況。因為大學生生活就是最好的社會生活。

⑹ 美國20世紀80年代大學學生生活以及當時的校園環境的簡介

以下的圖片都是比較接近美國80年代的校園生活狀況的,你看可以嗎?

⑺ 美國大學生的生活費一個月是多少

看在的地區,也看學生自己,每個州的物價和消費稅都不一樣,所以很不好說。版以印第安納權來說的話房租大概$400-500的樣子,再加上吃啊,零花啊,一個月大概$1500-$2000的樣子。
而且學校在的地方也會有很大影響,例如是在城市還是在村裡,城市裡的話生活費會很高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有問題的話追問就好了^_^

⑻ 美國大學生日常生活和中國有什麼不同

1、考上大學

美國學生為了能從大學畢業,上了大學才開始好好學習.

中國學生為了考上大學而拚命學習,上了大學就不再好好學習.(注:美國大學「寬進嚴出」;中國大學「嚴進寬出」)

2、向老師發問:

美國學生為了裝懂而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橫七豎八才能更好與老師交流.

中國學生則為了裝懂而不向老師發問,還認為坐的端端正正是對老師的尊敬.

3、解題方法:如果老師給出同一道題目:「現在是12點整,時針和分針正好重合,請問要經過多長時間時針和分針才能再次重合?」老師語音剛落,美國學生的反應是不約而同的撥動腕上的手錶,用這種其實很聰明的「笨方法」,看時針和分針什麼時候才能再次重合.而在場的中國學生立即拿出紙和筆,埋頭列出一大堆公式並開始計算.

4、受教育方式:美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放羊」,十分輕松,所以他們大多數喜歡異想天開,想像力無比豐富.

中國學生的受教育方式是一種「填鴨」,辛苦的很,題海戰術他們不怕,怕就怕那種腦筋急轉彎的問題,因為有的時候,他們確實轉不過彎來.

5、數學頭腦

美國學生一般不大有數學頭腦,不得不長期依賴電子計算器.

中國學生都是數學天才,口算心算水平一流.

⑼ 美國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詳細。

與其他大學不同,哈佛招收新生不是由招生委員會一方定奪,而是由35名委員投票決定。其招生的標准包括:是否有出眾的學術才能,是否有非凡的個性魅力,是否有卓越的領導才能、創造意識和體育特長等等。如果申請者的父母曾在哈佛受過教育或是哈佛的資助者,那麼他被錄取的機會將遠遠高過一般的申請者。對於哈佛招生委員會來說,新生的課外活動能力、個人興趣和愛好等往往比分數和名次更重要。

哈佛大學過去一直都實行學分制。大學本科學習4年,每學年分為兩個學期。一門開設1年、每周3學時的課程,稱為一個「整課程」;一門開設1學期,每周3學時的課程,稱為「半課程」。修完一門「整課程」,可得3個學分;修完一門「半課程」,可得1.5學分。一般說來,一學年的時間應當學習8個「半課程」,換句話說,每周平均上課12個學時。但從1986年開始,已取消了學分制,因為校方發現,很多學生為了取巧,會選擇最簡單、最容易得學分的課程,這樣就失去了增加選修課,減少必修課的意義。這一點也說明,哈佛大學的教學改革從未停止過。

每一學年的春天,是新學子們最忙碌和興奮的日子。此時,哈佛大學的學生要填寫申請表,用抽簽的方式來決定自己所住的宿舍。學生宿舍很大,活動室裡面有大規模的音響調節設備,甚至可以在房間里開Party。在哈佛大學,由學生主辦的刊物共有四個:《紅色哈佛》(日報)、《哈佛獨立》(周報)、《哈佛諷刺》(幽默雜志)、《哈佛倡導者》(文學雜志)。此外,學校還有戲劇、歌劇、舞蹈、管弦、爵士、合唱等各式俱樂部。這些設施使哈佛的學子們發展了自己的興趣與愛好,同時也成為學生們放鬆的地方。

哈佛大學的體育設施很齊全,為大學本科生、研究生、教職工及其家屬提供了進行文體娛樂活動的機會。學校有21個男子運動代表隊,17個女子運動代表隊。哈佛大學還有一個名為「紅色鑰匙」(TheCrimsonKey)的學生組織。它是專門主持哈佛校園的旅遊事務的組織。這在別的大學內恐怕是不多見的,因為哈佛的「校園」實在是太大了。在6.25平方公里的校園里,那些著名的建築藝術和博大的展館,以及著名的有個性的學者和思想敏銳的學生,都強烈地吸引著國內外大批的參觀旅遊者。因此,為使造訪者能飽覽哈佛校園風光的全貌,成立這么個學生組織還真是大有必要。

⑽ 美國大學生畢業後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男友從知名大學的金融系畢業後做過雪山滑雪教練,做過阿拉斯加漁夫,做過倉庫管理,做過家用能源咨詢,酒吧三明治店打工無數。最終回到校園讀研,此前過程全是迷茫的尋路,他不知道自己明確的特長在哪裡。

熱點內容
廣東財經大學招聘博士 發布:2025-09-11 03:01:56 瀏覽:915
南京市第一醫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11 03:00:27 瀏覽:515
天津中醫葯大學高秀梅教授 發布:2025-09-11 02:53:32 瀏覽:81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考研 發布:2025-09-11 02:40:10 瀏覽:249
大學教授帶什麼表 發布:2025-09-11 02:40:08 瀏覽:785
同濟大學哲學系安老師 發布:2025-09-11 02:23:33 瀏覽:833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 發布:2025-09-11 02:19:24 瀏覽:61
研究生導師是系主任 發布:2025-09-11 02:01:12 瀏覽:423
北航本科生畢業典禮 發布:2025-09-11 01:42:47 瀏覽:839
金風本科生 發布:2025-09-11 01:06:52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