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技術大學首批試點學校名單
A. 山西在十三五期間將建成10所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應用型大學,首批試點大學有哪些哪幾所
2016年3月11日上午復,山西制省教育廳召開2016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暨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提出了「十三五」要重點推進實施的十大工程和四項綜合改革,為教育發展描繪出美好藍圖。
十大工程: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程
2、學前教育基礎建設工程
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工程
4、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工程
5、職業教育「雙師雙能型」教師培育工程
6、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工程
7、應用型大學建設工程
8、優勢學科專業建設工程
9、高校協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10、高層次領軍人才引育工程
應用型大學建設工程:
今年山西省將啟動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作,首批遴選3-6所普通本科高校開展試點工作,試點成果首先在新建本科高校中推廣,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建成10所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應用型大學。
B.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前身由哪些學校合並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前身是由上海輕工業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冶金高等專科學校、上海化工高等專科學校以及原國家輕工業部所屬上海香料研究所合並組建而成。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致力於培養實踐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國際視野、以一線工程師為主的高水平應用技術人才。建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專業6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9個,目錄外應用型本科專業2個。
與上葯集團等企業聯合建立了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擁有「都市輕化工業實驗教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香料香精實驗教學和軌道交通運行與安全3個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近兩屆獲上海市教學成果獎20項,2014年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
學校與江蘇、浙江、山東、山西、雲南、貴州、新疆等省市的30多個城市保持了密切的合作關系,建立了多個產學研工作站或者技術轉移中心,建立了4個實體研究院:與上海市奉賢區人民政府聯合建立東方美谷研究院」,支撐化妝品支柱產業;與上海科學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為新能源材料、物聯網、智能交通等研究成果轉化搭建平台;
與浙江省金華市人民政府聯合建立「金華花卉苗木產業研究院」「鄢陵花術產業研究院」,支撐花卉苗木支柱產業。
C. 全國高校改革首批試點院校有哪些
等教育的改革,其中核心問題是教學改革。把教學改革確立為高校整體改革的核心環節,充分體現了教育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盡管目前全國各高校紛紛結合中國國情、各學校的特殊校情,出台了許多改革方案,為探索高校改革之路,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經驗,但是,由於歷史條件、辦學規模、師資結構、管理思路等因素的制約,我國許多高校在辦學方式、辦學途徑上仍然十分封閉。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放力度不夠,沒有與國際高等教育界加強交流和接軌的信心,也缺乏將本校、本系、本專業推向國際學術界的具體措施和方法。
隨著中國加入國際貿易組織的臨近,中國的對外開放,不僅表現在經濟、貿易方面,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包括文化、教育在內的整個思想觀念系統的全面開放。在這樣的宏觀形勢下,與其坐等外國教育界攜帶雄厚資金,在國內投資建校,爭奪生源、師資,不如盡快轉變思路,借鑒國外大學的辦學方法,提升辦學層次,拓寬辦學途徑,充實競爭力量。
當然,國際化,並不等於全盤西化或外國化。由於國情不同,文化、歷史傳統不同,社會制度不同,一些發達國家的高校管理模式,並不能原封不動的照搬到中國來。比如,在歐美、日本等國家和地區,許多高等院校在人事制度上基本實行的是自治、自主管理體制,這並不適合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在這些國家,大學校長以及其他重要管理崗位,基本上是由學校內部的教員選舉產生。校長的領導權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制於大學的集體領導機制。由研究生院、各系、各專業的關鍵教員組成的教授委員會,對學校許多重要的教學管理事項的決策,起到批准或否決的作用。因此,在高等學校的管理權的歸屬問題上,與我國明顯不同。同時,在內部不同種類的人群的權力分配上,也與我國的做法存在著根本性的區別。比方說,在日本的一些私立大學,主要由教學人員,即各系、各專業的教授,集體研究、決定每年的招生方向、課程設置、獎學金分配、新教員的錄用等重要工作。學校的教務科、學生科等,僅僅是日常辦事機構,負責貫徹、執行教授會議做出的各項決定,不享有任何決策權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採用統一的教學大綱、教材,而是由各任課教師自行決定其教學方針、教學內容、教學進度。校方對教學質量的評估和考核,主要是依據學生選課的人數,以及學生對有關任課老師的意見。可以講,教員享有充分的自主權,並受到廣泛的尊重。但是,我國目前高等院校的人事架構,仍然擺脫不了官本位的辦學思想,缺乏對學校主體教員的重視。因此,在許多高校仍然殘留著外行領導、管理內行,學歷低的管理、領導學歷高的怪現象。在許多大學校長的心目中,教師充其量處於一種工具的角色,而治校辦學的依靠對象,是各職能部門大大小小的官僚。值得欣慰的是,中央政府已經充分認識到我國高等院校所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正在積極推行具有一定民主色彩的高校人事管理體制的改革。如在行政部門推行職員制,後勤從高校脫鉤,提高教師主體的物質待遇,設立關鍵人群崗位津貼等措施,都是向國際化邁進的重要舉措。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由於人事改革是一項牽涉到許多人的切身利益的系統工程,因此在步驟和方法上既要加重改革的力度,又要維護高校整體的穩定局面。國外大學的人事架構達到目前這樣高效、精簡、職責分明的水平,是經過許多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才最終實現的。即使今天這種管理模式,也仍然存在許多制約學校自身發展的因素,需要進一步改革。
在人事改革,尤其是教學部門人事改革的問題上,有可能出現兩種錯誤的傾向。一是以國情特殊為理由,拒絕吸收國外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長處;二是全盤西化、全盤外國化,不管適合不適合中國國情,不管適合不適合本校的情況,都原樣照搬,簡單翻版。這兩種錯誤的傾向,都不利於我國高校與國際教育界接軌,不利於實現真正的國際化教育戰略。真正的國際化,是保留各民族特色,按國際規則辦事的國際化,而不是教育的殖民化。
與人事制度改革相配套,對於師資的合理配置,也是面向國際化挑戰時必須注意的一個重要方面。國外許多大學,尤其是一些私立大學,為了壓縮教育投入,同時又要確保關鍵教學崗位的質量和在職業選擇上的競爭優勢,採取一種高薪減員的師資配置方法。換句話說,對教學崗位的要求奉行寧缺勿濫的原則。但是,這一原則與我們國內通常所說的任人唯賢、寧缺勿濫的情況有很大的不同。我們在教師崗位上投入的比例,與其他行業的可比級差,仍然太小,尚不足以形成教師崗位的競爭優勢。只提要求,不提投入,盲目提高崗位責任,不考慮,或者不充分考慮任職者的物質需求標准,是阻礙教師崗位發揮應有效益,最終形成人浮於事、大鍋飯局面的重要原因。我國許多高校在師資和學生的比例上嚴重失調,大學人滿為患,這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管理思路方面的問題。其中根本的原因,是缺乏對教師崗位特殊性的認識。目前,許多大學領導者仍然把高等院校理解為就業的收容所,而不懂得大學是社會擇業的模範,是高標准、高回報的競爭場所。這樣的崗位對應聘者和任職者有著相當高的要求,但同時也能給社會的精英階層提供發揮才能,獲取高額回報的機會,是確確實實的寧缺勿濫的重要位置。但是,這方面的改革,也存在著許多難以化解的問題。國外大學的一些做法,也決非沒有任何弊端。雖然國外許多大學解決了上文所說的優勢崗位和寧缺勿濫的問題,但沒有解決如何提高這樣的崗位的流動性,讓在位者有壓力,讓不在位者有應聘機會的問題。目前國外許多大學,一個位置幾十年不變,近乎終身制,新崗位又很少增設。這就使得許多年輕有為的青年學術人才無法在大學謀職,無法走上學術道路,從而造成人才資源的嚴重浪費。相反的,中國目前許多大學雖然也存在著嚴重的論資排輩現象,但對年輕學術人才的重視程度,從一定意義上講,可能超過國外許多大學的平均水平。由此看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問題,不僅包括向國外大學借鑒、學習,而且包括把我們已有的好經驗、好方法推向世界,從而促進世界學術、文化、教育的繁榮,為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在實現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道路上,除了上文所提到的人事制度方面的改革,還應該在課程設置上進行綜合調整。圍繞大學課程如何設置這一問題,不同的大學,由於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同,自然在課程設置的結構和布局上相差很大。國內大學之間,尚且如此,與國外的許多大學相比較,更准確地講,與國外不同規模、不同特色的大學相比較,差異可能更大。目前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在課程設置上存在的嚴重問題,主要是政治色彩濃的課程太多,與實際脫節的課程太多,只講空頭理論但不解決具體問題的課程太多,而確實能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培養學生敏銳的思維能力,能提高學生畢業後所需要的人際溝通、實務操作能力的課程太少。關鍵的問題是,我國許多高校在確定課程內容、教學方針、教學方法的時候,奉行的是只唯上不唯下的原則。許多教學崗位的管理者只知道對照教育部的文件和校長講話辦事,而很少考慮受教育主體學生的需求。這些都是計劃管理體制在高校辦學思想和理念上留下的後遺症。小平同志曾經反復告誡全黨全國人民,改革要換腦子,改革是一場新的革命。這個革命首先要從為政者的思想觀念上入手,"知難行易",否則各項改革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國外許多高校之所以能吸引世界各國的優秀學生,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能及時把握時代的脈搏,面向社會,調整方向。我們應該培養什麼樣的人才?是培養屬於這個時代的人才,還是培養屬於上一個世紀或下一個世紀的人才?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原則問題。我國許多高校幾十年課程設置不變,懷古情結復雜,向學生灌輸的是歷史,而不是現實。有的甚至拒絕面對現實,把高等院校辦成了一個與社會隔絕,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象牙之塔。畢業後的學生,只會做死學問,念死書,而不會做實際工作。這和中國封建社會推行的無關國計民生的科舉教育沒有本質上的不同。
當然,教育的國際化,需要我們走出校門,走出國門,參觀、訪問、借鑒、學習國外大學的各個方面的長處。但遺憾的是,由於官本位意識、資金、簽證、語言等問題的制約,我國許多高校,尤其是涉外機會比較少的院校,在出國問題上,不考慮出國的人是否專業對路,是否從事過教學、科研工作,是否懂得高等教育管理,是否有虛心學習他人的胸懷,該派出的人不派,不該派出的人,卻出於人情觀念、關系因素,派出很多。最後,許多寶貴的出國學習機會,往往淪為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的公款旅遊。
此外,目前仍然有相當多的高校在對外交流的層次上還停留在行政部門人員的互訪階段,還沒有能抓住時機將對外交流及時推向學術層次,推向受教育對象,即在校學生與國外大學之間的訪問、學習層面。
總而言之,高等教育管理的國際化,是一個艱巨而又漫長的道路。心血來潮,盲目引進,固然不可取,但被動等待,坐失時機,一萬年太久,也會給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帶來巨大的損失
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bА咋瞍m擰ybА咋瞍bА咋瞍iっkj〗j〗qィと8247024570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呵呵2457801245我的回答不錯吧,如果採納就請加分額..多謝多謝.2011-08-10 11:30:28
D. 全國約200所高校試點向應用型轉型有哪些學校
教育部沒有來公布具體名單,教育部源也不會公布名單,因為200所普通本科高校轉型應用型大學是首批最早的學校數,本科高校轉型數量在不斷增多,是個動態數字,也許增加到600所時教育部就會公布名單。不過,部分省份教育廳已經公布名單,可以網路找到的。
E. 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
杭州師范大學在浙江既有是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招生,所以嚴格意義上,我們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二本大學,只有全部都在第一批本科招生,我們才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如果你不是浙江考生,杭州師范大學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一批招生的話,你也可以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大學。
註:教育部門並沒有說杭州師范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杭州師范大學是幾本只是民間說法(某大學在某省是第一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一本大學,在第二批次招生的話,就說該大學是二本大學,既有一批又有二批招生的,通常也認為是二本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簡稱「杭師大」,位於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杭州;杭州市重點綜合性大學 ,為浙江省和杭州市重點建設的百年老校,第二批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截至2016年12月,該校建有倉前、下沙、玉皇山、古盪灣、溫州路校區等校區。博士、碩士點132個,有包括國家特色專業、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省重點專業在內的69個本科專業,形成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理學、醫學四大主幹學科,藝術、教師等特色學科。
(5)應用技術大學首批試點學校名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杭州師范大學前身是光緒三十二年創建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是全國建立最早的六大高等師范學堂和浙江省民主科學思想和藝術教育的發祥地之一,為最早的全國四大官立師范學堂之一。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杭州師范學院,新世紀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
2000年,杭州師范學校、杭州教育學院、杭州市法律學校、杭州工藝美術學校並入杭州師范學院。
2016年,入選應用型建設試點示範學校; 列入來華留學質量認證首批試點院校。
2018年11月,教育部公示第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名單,杭州師范大學入選。
F. 山西太原應用技術大學
山西省建設的第一所應用技術大學是山西工業大學。
山西工業大學,坐落於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專坪區新蘭路屬,建校基礎是太原工業學院。學校前身是創建於1954年的華北第五工業學校,1988年升格為專科學校,1999年升格為本科學校,2007年正式更名為太原工業學院,2015年停招專科生,2015年正式加入中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2016年成為山西省本科高校向應用型大學轉變首批試點高校,2017年正式加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聯盟,2017年開始研究教育培養專業碩士研究。
山西工業大學,是一所區域知名大學,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藝、教八大學科門類,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以普通應用技術本科教育為主,同時發展與加強專業碩士研究生教育,適度開展繼續教育和中外合作教育,具有工程應用特色鮮明和區域(行業)有重要影響的應用技術大學。
G.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的學校歷史
1988年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經北京市教委正式批復,教育部備案。
1989年 中共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支部委員會成立。
1993年 批准為國家首批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學校。
1996年 評為全國首批評估試點兩所民辦高校之一,評估合格。
1998年 孔凡精校長榮獲「民辦高校創業獎」、「優秀民辦教育家」稱號。
2001年 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在校生達8000人。
2004年07月與北京翔宇弘泰投資有限公司實現校企合作,第三次創業開始。
榮獲「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民辦教育百強學校」稱號。
2004年10月創新教育理念,率先提出實訓教育理念,推出實訓教學法,創建人才培養供應鏈模式,第一
版自編實訓教育教材投入教學。
2004年11月第一所基地校誕生,人才培養供應鏈模式正式形成。
2005年03月首屆實訓教育新生入校。
2005年08月榮獲「中國最具就業前景民辦大學」、 「中國十佳民辦大學」、「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
學」榮譽稱號。
2005年09月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這是歷年來本市民辦高校唯一獲得此項殊榮
的單位。
2006年03月首屆實訓教育試點班學生成功就業。
2006年04月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辦學狀況評估,首批順利通過。
2006年06月在「2006教育改變中國」評選活動中獨獲六項殊榮:
「全國畢業生收入水平十強大學」、「全國首批教育教學質量示範高校」、「全國首批十所
就業型重點大學」、「中國十大最受歡迎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大學生就業服務模範院
校」。
2006年11月建校20周年慶典暨實訓教育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實訓教育理念形成,教育產品公開發布,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首屆校友會成立,2006首屆全國基地校校長論壇召開……
2007年09月投入資金1500萬元,為連續5屆每屆50名來自農業部重點扶貧地區的優秀貧困生,開展全額
免費的陽光助學工程,首批50名陽光班學生開學。
2008年01月與大唐高鴻數據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移動通信學院,為即將到
來的3G移動技術的廣泛應用培養所需專門人才。
2008年03月北京應用技術大學信息產業研究院成立,率先在民辦教育領域中成立獨具特色的研究機構,
為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鋪就了一條高速公路。
2008年04月順利通過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的辦學狀況評估,發展合作辦學基地校近百所。
2008年05月在原有「陽光工程」的基礎上,出資560萬元,認養汶川災區50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親人的
同學來該校免費上學,為汶川災區獻上我們的愛心。
2008年05月獲得「中國實訓教育領航者」、「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校」、「中國民辦特色學校」、
「誠信辦學社會滿意明星學校」四項殊榮。
2008年09月舉行2008級愛心班、陽光班新生開學典禮,100名全額資助學生免費上學。
2009年01月全球最大的外包型呼叫中心集團公司Transcom和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2009年02月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和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GPS學院和呼叫中心學院西安
實訓基地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
2009年03月陽光工程教育計劃2009級「雨露班」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該校全額資助的100名貧困
地區失業返鄉高中畢業生就讀大學。
2009年04月北京應用技術大學與Transcom、北郊農場共建企業信息呼叫中心項目作為昌平區重點招商引
資項目,在昌平區第六屆溫泉文化節開幕式上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標志著應大科技園建
設正式拉開帷幕。
2009年04月該校「創新教育模式 提升就業技能」校長論壇在西安隆重舉行。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呼叫中心學院西安實訓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2009年06月該校與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儀式。
西門子數字程式控制通信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巴無敵先生受聘該校名譽校長。
2009年08月第三屆陽光工程教育計劃學員審核錄取工作順利完成。
2009年09月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愛心助學—陽光工程」教育計劃貴港行暨貴港教學基地啟動儀式成功舉
行。
2009年10月該校與中國平安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信息技術、呼叫中心等領域開展深層次
的交流與合作。
2009年12月2009產業升級與人才培養高端論壇圓滿成功,論壇後,董事長趙景泉與來自吉林、內蒙古
山西等多所院校正式簽約。
該校圓滿完成本年度民辦高校辦學狀況評估工作。
H. 山西建設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應用型大學的首批試點大學
★2016年3月11日上午,山西省教育廳召開2016年度全省教育工作會議暨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會議,提出了「十三五」要重點推進實施的十大工程和四項綜合改革,為教育發展描繪出美好藍圖。
十大工程: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工程
2、學前教育基礎建設工程
3、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保障工程
4、高中階段教育普及工程
5、職業教育「雙師雙能型」教師培育工程
6、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工程
7、應用型大學建設工程
8、優勢學科專業建設工程
9、高校協同創新能力提升工程
10、高層次領軍人才引育工程
應用型大學建設工程:
今年山西省將啟動本科院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工作,首批遴選3-6所普通本科高校開展試點工作,試點成果首先在新建本科高校中推廣,爭取在「十三五」期間建成10所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應用型大學。
★2016年6月27日,《山西省教育廳關於確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的通知》(晉教高〔2016〕8號)
「按照《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教發[2015]7號)有關精神,為推動我省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經學校自願申請,專家評審,現確定太原工業學院、山西傳媒學院、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山西能源學院、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大學商務學院6所高校為我省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高校;山西大同大學、呂梁學院為我省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候補高校。」
I. 首批應用技術大學建設試點高校有多少所
由教育部推動,旨在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引導地方高校轉型發展的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成立一年多來,已吸引101所高校正式加入。
J. 全國1999年後專升本院校名單
●600所本科院校轉型,會不會實施??如果實施,大概什麼時間實施,有沒有可能是今年?我是今年參加高考,會不會恰好趕上。。
會不會實施?
會
如何實施?
難就難在這里!難而復雜,涉及面很大,目前沒有哪個本科學校具備條件,都要作重大調整、准備與建設,不是一兩年就能具備的啊,目前沒具體詳細方案出來,只能借鑒台灣和歐洲應用技術大學經驗,摸索前行,叫什麼中國特色的應用技術大學建設之路。
大概什麼時間實施?
現在只是提倡、引導、建議、鼓勵部分本科院校整體或少數專業試行,沒有強制哪個學校轉型,時間表還沒有。
有沒有可能是今年?
個別本科院校在准備,因為國家沒出台正式政策文件及標准,目前的所有本科院校的本科生都是一樣類型的,尚未分類什麼學術型和應用型,也就是說這些問題是以後的問題,等今後執行學術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時才開始分類的,目前依舊。
●全國600所高校轉型後本科生怎麼辦?
想多了,你以什麼類型招的就以什麼類型畢業,同一所大學同時辦有博士教育、碩士教育、本科教育、三本教育、專科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你是哪類還是哪類。比如說,一所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學校後,當年的在校專科生和以後招的專科生依然是專科生,各是各的。
以後學術型大學里一樣可以有職業教育的應用型本科(專業學士)、應用型碩士(專業碩士)、應用型博士(專業博士),你是什麼還是什麼。以後應用型本科大學里一樣會有少數的學術型專業,包括學士、碩士、博士層次的學術型專業,你是什麼還是什麼。
其實,應用型本科院校要真正辦得好的話,真的很好就業,用人單位拿來就能用,不需要再教育再培養,自然受歡迎。真是那樣,學術型本科生就業會不如應用型本科生,因為搞學術研究的工作崗位會被研究生們搶占,學術型本科生就業不如應用型本科生,學術型本科生基本上將只能走考研之路。
●全國有哪600所本科院校要降為專科的?
放心好了,不會變專科,相反國家或者地方政府還會鼓勵支持優秀的高職專科院校升格為高職本科院校,也就是升格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比如河北省就出台相關政策文件,可以網路。
按中國的人口比例與先進發達國家比較,國家不是認為現在的本科學校多了,也不是認為現在的本科生多了,數量上並不夠啊,只是培養人才的模式存在問題,只是培養出來的本科人才與企事業單位的崗位要求不吻合和不適用而不受接受,所以按實際需求調整培養模式、培養方案而已,大家一聽到職業教育就嚇倒了,其實就算稱學術型本科也不是為了工作崗位培養人才和就業?只是重心稍微偏向理論或者技能而已,應用型也需要理論支撐與支持,高職本科對應的是工程師、經濟師、會計師、設計師、。。。等等層次人才,不是培養操作工人哦
依據目前的各種相關信息的個人理解,僅供參考
名單不便公布!
以2013年教育部公布具有招生資格的名單為基礎,
大概統計1999年後專升本及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大約有373所(不含獨立學院):
北京市(2所)
天津市(1所)
河北省(22所)
山西省(11所)
內蒙古自治區(5所)
遼寧省(15所)
吉林省(11所)
黑龍江(17所)
上海市(11所)
江蘇省(15所)
浙江省(17所)
安徽省(18所)
福建省(13所)
江西省(14所)
山東省(22所)
河南省(27所)
湖北省(16所)
湖南省(20所)
廣東省(19所)
廣西壯族自治區(11所)
海南省(3所)
重慶市(7所)
四川省(16所)
貴州省(11所)
雲南省(13所)
西藏自治區(0所)
陝西省(18所)
甘肅省(9所)
青海省(0所)
寧夏回族自治區(3所)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6所)
截止2013年大約373所新建本科院校,減去99所民辦普通本科學校及部分新創辦的本科院校,真正的1999年後專科學校升格的公辦本科學校也就200多所,而且大部分是原來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的綜合性本科學院。
所以,所謂的600所新建本科院校,包含200多所專升本院校、少數新建公辦本科學校、99所民辦本科學校、200多所獨立學院。並不是600所專升本院校。
■教育部《關於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里表明幾點大家最關心的:
1、轉型本科院校本科層次不變:
「將應用技術類型高校明確為本科高等教育的新類型和發展重點。」
2、今後的新建本科院校原則上都是應用型本科:
「除規劃為研究型大學的院校和一些特殊院校外,地方本科高校的新設、升格和更名原則上明確為應用技術類型。」
3、轉型本科院校可以舉辦研究生教育:
「深化研究生教育分類改革,原則上不再新設學術碩士學位研究生授予點。在具備基本條件的試點高校先行開展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增列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試點。」
4、1999年以來新升的本科和獨立學院是轉型發展試點的主體,但絕不僅限於上述高校,中央部屬院校特別是具有行業背景的院校也可參加試點:
「中央部屬院校特別是具有行業背景的部屬院校開展轉型發展試點,參照本意見執行。」
5、大力支持本科院校轉型的試點高校:
「應用技術類型高校生均財政撥款基本標准,應高於一般普通本科學校」
「中央和省級財政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專項資金對試點高校予以傾斜支持。」
「在完善改革方案和專業評價制度的基礎上,本科和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計劃對應用技術類型高校和專業進行傾斜。」
「對於符合條件的試點高校,各省在高考招生時可將全部或部分專業納入本科第一批次錄取。」
■■■2014年專升本院校名單(來源於教育部網院校設置公告):
1、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鄭州華信學院)
2、黃河交通學院(鄭州交通職業學院)
3、鄭州財經學院(鄭州經貿職業學院)
4、北海藝術設計學院(北海藝術設計職業學院)
5、雲南經濟管理學院(雲南經濟管理職業學院)
6、河北工程技術學院(石家莊城市職業學院)
7、遼寧警察學院(遼寧警官高等專科學校)
8、遼寧傳媒學院(遼寧美術職業學院)
9、湖南交通工程學院(湖南科技經貿職業學院)
10、湖南應用技術學院(湖南同德職業學院)
11、湖南信息學院(湖南信息科學職業學院)
12、湖南醫葯學院(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13、重慶工程學院(重慶正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14、山西工程技術學院(太原理工大學陽泉學院)
15、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山西興華職業學院)
16、廣東東軟學院(南海東軟信息技術職業學院)
17、廣州工商學院(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
18、廣東理工學院(肇慶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19、西安交通工程學院(西安科技商貿職業學院)
20、四川工業科技學院(四川工業管理職業學院)
21、四川電影電視學院(四川電影電視職業學院)
22、哈爾濱信息工程學院(哈爾濱華夏計算機職業技術學院)
23、青島恆星科技學院(青島恆星職業技術學院)
24、山東華宇工學院(山東華宇職業技術學院)
25、江西應用科技學院(江西城市職業學院)
26、江西工程學院(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
27、南通理工學院(紫琅職業技術學院)
28、泉州信息工程學院(泉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29、北京吉利學院(北京吉利大學)
PS:以後專升本每年仍然繼續,只想告訴大家,本科院校只是轉型,不是降級為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