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系博士後招聘
❶ 營銷管理的作者簡介
他是現代營銷的集大成者,他的演講門票開出了天價,他的擁躉遍及全球,他就是「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
菲利普·科特勒是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研究生院國際營銷學教授和S.C.庄臣學者。他曾獲得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麻省理工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也曾在哈佛大學和在芝加哥大學從事博士後工作。
科特勒教授著書無數,尤其以《營銷管理》一書享譽全球,他還為第一流的刊物撰寫了100多篇論文。他是惟一得過三次「阿爾法·卡帕·普西獎」的學者。科特勒教授曾獲得美國營銷協會、歐洲市場營銷顧問和銷售培訓者協會、國際銷售和營銷管理者組織等國際機構頒發的眾多獎項和榮譽,同時他還接受了多所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科特勒教授現在是許多國際知名公司的營銷顧問,這些公司包括:IBM、通用電氣、AT&T、霍尼韋爾、美國銀行等。科特勒教授現任美國管理科學聯合市場營銷學會主席,美國市場營銷協會理事,德魯克基金會顧問等職務。他曾造訪全球,就全球營銷機會為許多公司講課並提供指導。
他是中生代的權威學者,他是品牌管理的國際先驅,他的著作暢銷全球,他就是公認的戰略品牌管理領導者凱文·萊恩·凱勒。
凱文·萊恩·凱勒是達特茅斯學院塔克商學院營銷學教授和E.B. 奧斯本學者。他教授關於品牌營銷戰略的MBA課程。凱勒教授曾在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從事營銷研究或教學工作。
凱勒教授研究的總體領域在消費者營銷上,他的研究被廣泛的引用,並獲得很多榮譽。他在研究品牌、品牌建設和戰略品牌資產領域是公認的國際領導者之一。他的著作被譽為「品牌聖經」。
他已經在世界多數成功品牌中擔任品牌營銷顧問,包括埃森哲咨詢公司、美國運通、迪士尼、福特、英特爾、寶潔等。他也是營銷科學所的學術信託人。他訪問過許多國家進行演講和培訓,深受歡迎,並組織過許多有影響力的營銷論壇。
❷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的各系簡介
2019年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有9個系,分別為: 會計學系、金融系、經濟學系、旅遊管理系、工商管理系、世界經濟與貿易系、財政與稅收系、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數理經濟與統計系
各系詳細簡歷如下:
一、會計學系簡介
經濟管理學院會計學專業於1986年恢復重建,1987年正式招收會計學專業學生。每年招收本科生60名左右,現有在校本科生200餘名。會計學專業於2000年起招生碩士研究生,現在校碩士研究生60餘名。會計學系現有專業課教師14人,包括教授4名,副教授7名,講師2名,助教1名。
二、金融學簡介
(1) 金融系是和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共同成長和發展的一個系,也是學院最具發展潛力的一個系。早在1993年學院就在經濟系下設立國際金融教研室,並招生國際金融專業的本科生;1998年改為金融專業;2000年成立了金融與貿易系;2003年金融系與貿易系分立。
(2) 2000年至2003年,陳希敏教授擔任系主任,徐璋勇教授擔任系副主任;2004年至2007年6月,徐璋勇教授擔任系主任,王滿倉教授擔任系副主任;現任系主任王滿倉教授。
(3) 14年來,經過大家的努力與奉獻,金融系的學科建設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在努力辦好金融專業的同時,2002年我們申報了保險專業,並於2003年正式招生,2009年新申報金融工程專業並開始招生。2004年招收金融專業的碩士研究生;2007年招收財政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三、經濟學簡介
(1) 經濟學系具有悠久的歷史,建校初期就設立商科,1937年改為經濟系,王亞南、沈志遠、羅章龍、季陶達等著名學者曾先後在此執教。1977年起先後恢復政治經濟學專業及經濟系。
(2) 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批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中青年經濟學家、企業家和高級優秀黨政領導幹部,涌現出了諸如張維迎、魏傑、劉世錦等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中青年經濟學家,被譽為「青年經濟學家的搖籃」。
(3) 經濟學系是教育部選定的「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之一。現設有經濟學本科專業1個,是陝西省名牌專業,也是教育部確定的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經濟學專業具有理論經濟學一級博士點和碩士點以及理論經濟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4) 2003年「國家經濟學基礎人才培養基地」被教育部評為「優秀基地」,名列全國第八名。《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中國市場經濟理論與實踐》三門課程分別於2006年、2008年、2009年被評為國家級精品課程。2008年獲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經濟學專業獲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四、旅遊管理專業簡介
(1) 西北大學旅遊管理專業於1981年正式設立,成為全國最早設立旅遊管理專業的三大院校之一。旅遊管理系經過29年的發展,目前已形成旅遊管理本科、碩士、博士三個層次的完整的教學體系。
(2) 旅遊管理系師資力量雄厚,師資結構合理,科研能力突出。目前旅遊管理系擁有在職教師12名,其中教授(博導)2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全部具有博士學位)。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國家青年社科基金、陝西省教育廳等省部級項目16項,出版專著、教材30餘部,在全國核心期刊、重要期刊發表論文210餘篇,獲得各類獎項40餘項。
(3) 近年來,旅遊管理系積極推進學生和教師與美國、加拿大、奧地利等旅遊發達國家的國際交流工作。絕大多數教師都有在國外進修和學習的經歷,多人次赴國外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或進行專業學術交流活動,多名學生畢業後直接被美國、加拿大等國外大學錄取攻讀研究生。
五、工商管理簡介
(1) 工商管理系以原經濟系經濟管理專業為基礎、經歷不斷地調整變化而發展形成。1981年,經濟系招收首屆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1982年招收計劃經濟管理專業專科生,1985年開始招收投資經濟專業本科生。1988年,正式成立了經濟管理系。隨著發展,經濟管理系的專業最多時包括四個專業,分別為國民經濟管理、企業管理、投資經濟管理和信息管理專業。
(2) 2000年,在國家教委進行專業調整時,經濟管理學院保留了工商管理專業和信息管理專業。同年,根據院系發展狀況,以此兩專業為基礎,分設為工商管理和商務信息兩個系。
(3) 工商管理系現有教職工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講師9人,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10人。1人被評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其他均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有的正成長為青年學術帶頭人。工商管理系教師多次承擔國家、省部(委)和重大的面向社會的科研項目,出版本專業各層次教材和專著近15部,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
(4) 其成果已得到了全面應用,並產生了廣泛的學術影響。在面向新世紀的發展中,本專業正加大改革力度,拓寬專業面,增加投入,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為創辦一流專業創造新的條件。目前,在校本科生150餘人。
六、經濟管理學院財政與稅收系簡介
(1) 經濟管理學院財政與稅收系起源於原應用社會科學系財政學專業。1994年,當時的應用社會科學系創辦了稅務專業。1998根據教育部(國家教委)專業目錄調整要求,更名為財政學專業。2007年,經濟管理學院和應用社會科學系在本專業的基礎上成功申請了碩士點。2010年,根據學校學科調整要求,財政學專業調整至經濟管理學院,正式成立了財政與稅收系。
(2) 財政與稅收系教學團隊目前共有6名教師,包括正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2人,40歲以下的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已經形成了職稱結構合理、學歷層次較高、學緣結構多元化、規模適中的教學團隊。教學團隊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已經在《中國軟科學》《經濟學季刊》《人民日報》等權威與核心學術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七、世界經濟與貿易系簡介
(1) 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世界經濟與貿易系成立於 2001 年 11 月,其前身是經濟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金融與貿易系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從 1999 年開始招收本科生。
(2) 世界經濟與貿易系開設有世界經濟博士研究生專業、世界經濟碩士研究生專業、國際貿易碩士研究生專業和國際貿易本科專業,力求培養高質量、復合型的世界經濟與國際貿易專業人才。2002 年與美國伊利諾里州立大學經濟系、日本京都產業大學世界經濟與貿易系建立合作關系,定期聘請國外學者授課,選派優秀教師出國學習,選送優秀本科畢業生去國外學校攻讀碩士學位。
(3) 世界經濟與貿易系是經濟管理學院最年輕的一個系,目前共有11名教師,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5名,講師4名。在全系教師中,有10人具有博士學位或正在攻讀博士學位,平均年齡41 歲。
八、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簡介
(1) 1988年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經濟管理系下設經濟信息管理專業,2000年在國家教委進行專業調整時,在經濟信息管理專業基礎上設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
(2) 系下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該專業主要培養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的專業知識;掌握信息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培養從事信息資源的組織與管理,信息系統的規劃、分析、設計以及該領域的教學和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3)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已畢業本科生400多人,在校生80人,現有教職工1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講師4人,工程師1人,助教3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系教師承擔國家、省部(委)和重大橫向科研項目20多項,出版本專業教材和專著8部,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
九、數理經濟與統計系簡介
(1) 於2012年7月11日從經濟學系的三個本科專業中分離出兩個本科專業並由經濟學系部分教師組成數理經濟學與統計學系,該系現有兩個本科專業:數理經濟學專業和統計學專業。
(2) 其中,數理經濟學專業於2008年開始招生,統計學專業於2011年開始招生。2008級數理經濟學專業畢業33名,其中6名在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繼續攻讀碩士學位,5名在西北大學繼續攻讀碩士學位,3名赴美國和英國繼續攻讀碩士學位,19人在交通銀行、民生銀行、南方航空、雲南航空等從事管理工作。
(3) 數理經濟學專業在校本科生145名,統計學專業在校本科生81名,其中,2009級數理經濟學專業35名,2010級數理經濟學專業33名,2011級數理經濟學專業34名,2012級數理經濟學專業43名,2011級統計學專業41名,2012級統計學專業40名。
(4) 數理經濟與統計學系按照「本科——碩士——博士連讀分流制」模式培養經濟學人才,按照「經濟學+數學+外語+計算機」的教學體系設計培養方案和進行教學改革,培養目標為具有國際學術視野、研究方法規范化和具有創新精神、創新能力,從事經濟研究能力的經濟學精英人才。
(5) 數理經濟與統計學系師資力量雄厚,該系有教師15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講師5人,15位教師皆取得博士學位,平均年齡為34.5歲。
❸ 方舟子你是智障嗎質疑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現北大心理學系教授魏坤
方舟子本來就有病
❹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文博士三年前畢業寸是美國西北大學博士後,想在美國找工作,不知哪所高校需要這樣人才呢
美國是沒有文學博士後的,抖機靈都抖不到地方
❺ 如何申請美國博士後 美國博士後申請需要什麼條件
申請美國博士後項目的條件如下:
1、申請人必須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35歲以下。
2、博士後研究申請須經有關單位批准。在職人員不得申請兼職博士後研究工作。
3、一般情況下,在設站單位受訓的醫生,不得申請進入本單位同級學科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
4、申請人應首先向相關設站單位提出申請,並根據各設站單位的具體招聘要求提供審核材料。
5、報考單位為工作站單位的,應當區分是否具有獨立招聘資格。申請人不具備博士後科研人員自主招生資格的,還應當同時向流動站單位提交聯合招聘申請。
6、申請單位初審合格後,報國家博物館管理辦公室或有關省(市)博士後工作部門批准注冊。
(5)美國西北大學材料系博士後招聘擴展閱讀:
博士後申請注意事項
1、對於相應的實驗室,如果您沒有及時回復申請,您可以再過兩三個月再發函詢問。
2、盡量在電話面試前花時間閱讀英語材料。如自然、科學、細胞相關新聞和分析評論。
3、對於老闆和學校來說,建議先考慮老闆,而博文則是在老闆的手下寫文章。
4、在申請博士後的過程中,要積極准備和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包括英語口語、聽力、對話、思考專業問題和與上司的通信。
❻ 西北大學材料科學研究院怎麼樣
學院概況
西北大學肇始於1902年的陝西大學堂,1912年始稱現名。建國初期是中央教育部直屬的綜合大學。 1958年歸屬陝西省主管,1978年重新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現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國家「一省一校」計劃重點支持建設院校、教育部和陝西省共建高校。學校坐落在古都西安,佔地2360多畝的校園為師生提供了幽雅的教學環境。現有教職工2400餘人,各類在校生24000餘人。設有21個院系、71個本科專業,擁有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並設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8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西北大學的化學科始設於1923年,是我國西部地區最早建立的化學人才培養中心。1937年設化學系,該名稱延續使用了71年。為了適應教學和科學研究迅速發展的形勢,學校於2008年批准成立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
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教學和科研活動在北校區進行。在校學生約900人,包括600名左右的本科生和300名左右的研究生。學院十分重視教學和科學研究之間的平衡,將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養置於同等重要的地位。
學院包括3個系:化學系、材料化學系和化學生物學系。依靠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這樣兩個平台,本科生的教學按4個專業組織:化學專業、應用化學專業、材料化學專業和化學生物學專業,其中的化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
學院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為研究生提供分析化學、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和化學生物學博士學位。除上述7個化學二級學科外,授予碩士學位的學科還有材料物理與化學。除此之外,設在學院的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也接受取得博士學位的學者從事博士後研究。
西北大學的化學學科是國家「211工程」支持的重點學科。由於現代化學研究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徵,學院的科學研究活動不再按傳統的系、室進行組織。當前的主要科研活動組織在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電分析化學、現代分離科學、物理無機化學等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的體制中。
學院現有教職工中包括了35位教授,33位副教授,22位講師和30位專業技術和行政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每年發表100篇以上SCI論文,從一個方面說明了他們的學術水平。教師的水平也能從他們獲得的榮譽和獎勵得出判斷。學院教師中,2人當選兩院院士,4人獲國家級(3)和省級(1)教學名師獎,6人被授予國家(2)和陝西省(4)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學院對外交流活動頻繁,前後接待過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數百名專家學者講學,與美國、日本和許多歐洲國家的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❼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的概述
西北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歷史悠久。西北大學1923年始設化學科,1937年設化學系,2008年成立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學院是西北地區最早培養化學專門人才和開展化學科學研究的中心之一,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學院現設化學、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3個系,擁有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4個本科專業,1個國家級化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其中化學專業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學院設有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無機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材料物理與化學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1個「合成與天然功能分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分析化學、現代分離科學、物理無機化學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
學院現有教職工112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4人;教授29人,副教授38人;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全部具有博士學位。在校本科生近600人,研究生近300人。
化學學科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奮斗和80多年的發展積淀,尤其是近10年的跨越式發展,形成了頗具特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科研究方向,具備了較強的教學科研實力。學院每年承擔國家及省市科研項目40餘項,發表SCI源期刊論文100餘篇。已為國家培養化學專門人才近7000名,其中許多人成為國家建設中的骨幹力量。
學院對外交流活動頻繁,先後接待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數百名專家學者訪問,與美國、日本及歐洲許多國家的知名高校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廣泛開展國際學術交流和合作研究。
❽ 美國西北大學cs研在讀,後續想讀博,如何操作。可能性大嗎請專家高人學長指點。謝謝。
美國西北大學是一抄所世界頂尖的私立高校,在2020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中排22名,西北大學的材料學、商學院、醫學院在美國都是排名前幾的,西北大學的理工科也是在美國排前幾的,屬於留學熱門的學校了。
題主是想在西北大學繼續讀博嗎,只要符合學校博士生的錄取要求就可以啊,更何況你是研究生也在西北大學讀,對你來說博士申請應該是更有優勢的,不過具體有什麼要求或者是申請需要什麼,題主可以去申請方咨詢一下,申請方的留學指導老師都是非常有經驗的,肯定會對你有幫助的。
題主現在只管在學校好好學習就是了,英語水平那肯定是不錯了吧,其次就是多跟著導師做些科研活動,畢竟博士申請時很看重科研成果的。
❾ 招聘博士後,到底是哪個企業這么厲害
博士後一般學術型較強,一些技術性企業或科研類企業都需要這類人才。
❿ 西北大學數學系的數學系培養的英才
1933年5月生,河北河間人,西北大學數學系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曾任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兩屆,美國數學會會員,美國MR(數學評論)評論員。195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研究方向為基礎數學(集論、點集拓樸學、泛函分析)。主要著作為《點集拓撲研究與廣義數》(西北大學出版社1984年出版)。發表論文40餘篇。主要論文《一致性空間的一個定理》發表於中國科學院《科學記錄》1958年第 10期;Re-marks on wu-additiveSpaces發表於波蘭科學院 FundamentalMathematics、1964年第55卷第2期(中文稿《數學學報》第14卷第5期,1964年);《廣義數及其應用》發表於《中國科學》1979年數學專輯;Developing a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putabilityWhich SPeaks the Language of Levels發表於英國 Math.Com-put.Modelling(國際刊)1998年第27卷第6期。其中「廣義數系統」理論系獨創,獲陝西省重大科學獎1979年一等獎。1984年獲「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1985年獲「五一」勞動獎章,1989年被評為「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1992年被評為陝西科技精英。在1964年論文中得到「世界第一個」ωμ一度量定理,推動了國際有關課題的發展,引起美、日、匈、捷、奧等國學者們的一系列研究工作。上述定理被國際學者稱作「王ωμ一度量」,「王定理」等。 1983年第十九屆(波蘭華沙)國際數學家大會,西北大學數學系王戍堂教授被邀出席,
王戍堂教授在超限數和點集拓撲方面的研究,有以下突出成果:
1.「 -度量化問題」是拓撲空間度量化研究的拓展和延續,王戍堂教授於1964年提出了著名的「 -度量化定理」,在世界數學界引起強烈反響,得到美、匈、日、捷、奧、意等國著名拓撲學家引用及評論,並被稱為「王氏定理」。
2. 王戍堂教授於1979年在《中國科學》數學專輯上發表的《廣義數及其應用(I)》,首次提出廣義數系統,並建立了廣義數域分析學。用廣義數系統的理論可以成功地解釋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用於光子時的光子靜質量問題以及量子力學中δ函數與傳統數學的矛盾。王戍堂教授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受到了美、英、法、日、希臘等學者的高度重視。1991年,新加坡世界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高斯紀念文輯》將該文收錄(《高斯紀念文輯》在全世界約稿56篇,其中中國兩篇)。 1955年1月生。1976年畢業西北大學數學系,198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同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1988-1989赴英國Strathclyde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90年被再次破格晉升為教授(經原國家教委批准)。1990-2001期間先後任香港中文大學、英國Essex大學、義大利Napoli大學研究員、訪問教授。從1994年起任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系統科學研究所所長、博士導師;1997.5-2003.7任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院長;2003.7起任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現為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劃(973)「基於視認知的非結構化信息處理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首席科學家。
主要學術任職包括: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數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家科技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信息領域第二屆咨詢專家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可信軟體基礎研究」指導專家組成員、信息學部計算機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教育部科技委數理學部委員、教育部數學與統計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數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省數學會會長,《大學數學》雜志主編、《工程數學學報》常務副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系列教材」主編、《Asian Information Science-Life》、《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等其他10種學術期刊編委。
1987年曾獲西安交通大學首屆《優秀博士論文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及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授予的《做出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稱號;1997年獲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基金。主持完成國家863、國家自然基金、香港UGC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課題課15項。
長期從事Banach空間幾何理論與智能信息處理的數學基礎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在《中國科學》、《IEEE神經網路匯刊》、《IEEE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IEEE演化計算匯刊》、《IEEE自動控制匯刊》、《IEEE資訊理論匯刊》、《國際神經網路協會會刊:神經網路》等著名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34篇,其中國際雜志86篇(IEEE Transaction上Regular Paper 21篇)。國內中國科學4篇,數學學報19篇。在所發表的論文中,被SCI收錄的84篇,被SCI論文引用680人次,單篇引用率達59人次。主要學術貢獻包括:發現並證明一類非歐氏度量的「類二項式公式」,廣泛用於非歐氏框架下的數據建模與數學分析,被國外稱之為「Xu-Roach」公式;提出神經網路的能量分類理論、不同模型化方法的比較理論及減少聯結復雜性的分解原理;提出基於視覺模擬的聚類原理與視覺分類機;提出模擬演化計算的公理化模型等。相關研究論文曾被Nature Review上的綜述列為模擬演化計算技術的75篇代表性論文之一,並名列ISI公布的2004年度Neural Network論文下載量Top 10。研究結果《基於認知與非歐式框架的數據建模基礎理論研究》曾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7),2008年獲得CSIAM應用數學獎,201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45分鍾報告者。 1965年1月出生於陝西省,1982年畢業於洋縣中學。1986年畢業於西北大學,獲學士學位,1989年於西北大學獲碩士學位1995年於中科院應用數學所獲博士學位,1989-1995年在西北大學數學系任助教、講師1995.7-1997.6在北京大學數學系做博士後工作,1997.7至今在中科院應用數學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2003至今任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應用數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數學會第10屆)副理事長1995 年至1997年在北京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初至2001年初,受中國科學院公派並受德國馬克·普郎克學會及德國Bielefeld大學資助在德國Bielefeld大學數學系從事合作研究;1989年至1995年在西北大學任教;1997年至1999年任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副研究員;2012年5月任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院副院長
主要從事隨機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十八篇。自九十年代起研究Malliavin分析及環(loop)空間上的隨機分析學。率先證明了環空間上加權一階Sobolev空間的Poincare不等式,解決了L. Gross於1993年提出的猜想;證明了環空間上帶位勢項的Log-Sobolev不等式,其位勢項有簡潔的運算式且只依賴於底流形的Ricci曲率和熱核的Hessian;證明了Malliavin分析的結果可以在Ito空間和抽象Wiener空間之間相互轉化。這三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際上許多資深概率學者的高度評價。還給出了判別流形為緊的新准則,解決了E. L. Bueler提出的猜測;建立了狄氏型的泛函不等式與其半群的一致可積性及緊性的等價關系,並利用弱型的泛函不等式估計了本質譜的下界。
2002年 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2001年 獲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會的」傑出青年學者」獎 1995年5月 獲中國科學院億達利獎學金 1993年9月 獲陝西省教育委員會科技進步三等獎(排名3) 1998年6月 獲京津地區青年概率統計年會設立的」鍾家慶」獎 1993年及1995年 獲中國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設立的」優秀研究生」獎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 2003-榮獲「陳省身數學獎」 1978.10-1982.7西北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1982.9-1985.7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所理學碩士
1985.8-1993.8西北大學數學系講師 1993.9-1996.7中國科學院計算數學所理學博士
1996.8-1998.6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所博士後 1998.7-1999.12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研
2000.1-現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研究員 北京大學工學院兼職研究員 武康平教授簡介
1982年在西北大學數學系獲學士學位,1985年西北大學數學系獲碩士學位,1989年獲中國科學院系統科學研究所數理經濟學博士學位。1989-1991年,南開大學博士後研究人員。1991.11-1998.11,任教於北方工業大學數量經濟研究所,曾擔任所長。1997.11獲教授職稱。1998.12至今,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擔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講授課程包括:高級宏觀經濟系、高級微觀經濟學、貨幣銀行學、經濟學基礎。在《經濟研究》、《統計研究》、《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管理科學》、《中國軟科學》、《產業經濟研究》、《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數學學報》(英文版)、《系統科學與數學》、《中國科學》(A輯)、《Systems Analysis,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等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七十餘篇。曾獲北京市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跨世紀學科帶頭人、清華大學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北京市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等榮譽稱號。 教授1979.9-1986.6就讀於西北大學數學系,先後獲學士和碩士學位; 1987.9-1990.1就讀於中科院數學研究所,獲博士學位. 1990.1-1998.12, 在中科院應用數學研究所先後任助教,副教授,教授;1997.8-1999.6 在美國Arizona州立大學為訪問教授;1999.7-2005.8, 在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先後任助理教授和副教授;2005年8月開始在任加拿大紐芬蘭紀念大學教授。
趙曉強教授是北美地區在微分方程與無窮維動力系統及應用的研究領域中的最活躍的年輕學者之一。他在Journal of Differential Equations 等著名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在無窮維動力系統及應用方面作出了非常好的工作 系河北省武安縣人,1946年畢業於西北聯合大學數學系,1955年開始從事數學史研究,畢生勤奮治學,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專著有<九章算術注釋>, <測圓海鏡今譯>,<九章算術今譯>,<中華文化集粹叢書---睿智篇>,另有合作論著多種,研究領域涉及中國數學史,數學思想史,天文學史,科學儀器史,中外科技交流史等方面。
白尚恕先生是中國數學史和科技史領域具有國際聲望的著名學者,中國高等院校數學史教育與研究事業的重要開拓者,領導者和組織者。他對<九章算術>的深入而全面的研究,他對中國古代數學其他經典著作的整理,校勘與研究,成為中國數學史領域許多研究工作的起點。自七十年代以來,他與國內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單位的有關學者進行了長期而卓有成效的合作研究,完成了<九章算術>與劉徽研究,秦九韶與<數書九章>研究等重大課題,組織出版了多部學術論文集,組織編寫了高等院校數學史教材<中國數學簡史>和<外國數學簡史>,近年來又積極參與組織和領導了<中國數學史大系>,<中國傳統數學名著導讀叢書> 兩部大型套書的編作。1982年,他開始招收數學史碩士研究生,1983年開始在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開設數學史課程,1986年開始招收外國高級進修生,培養了一批專業研究人才,擴大了中國數學史研究的國際影響。他積極參加中國科技史界與國外及台港澳學者的學術交流, 自1983年以來,7次出席國內外舉行的中 國科技史國際學術會議,並於1990年11月至12月赴台灣講學。他的學術工作受到了海內外同行的廣泛贊譽。
在白尚恕先生的領導下,北京師范大學於1983年成立了科學史研究中心,在全校范圍內開設了中國科學史課程,出版了<中國科學史講義>,組織了多次學術討論會,並且承擔了大型歷史著作<中華文明史>自然科學史部分的編寫工作。在他的領導下,北京師范大學受原教育部委託於1984年7月至8月主辦了全國高等院校數學史講習班,從此,數學史教育與研究事業在國內高等院校廣泛而深入地開展起來, 1986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與徐州師范學院受國家教委委託聯合主辦了全國<九章算術>與<數書九章>講習班,有力地推動了國內數學史研究事業的開展。在他的領導下, 北京師范大學於1987年5月成功地主辦了秦九韶<數書九章>成書740周年紀念暨劉徽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產生了廣泛的國際影響。
白尚恕先生為人正直,襟懷坦白,安於清貧,淡泊名利,學識淵博,著述宏豐,治學嚴謹,見解獨到,朋友如雲,教澤廣被,提攜後學,不遺餘力。在住院治療期間,他仍然堅持每星期返回家中處理各項工作,撰寫學術著作,會見學術界友人,指導外國高級進修生。直到病重,他仍然念念不忘尚未完成的學術研究和正在指導的學生。 高智民教授,男,1952年11月生,陝西人。博士生導師。1982年碩士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1986年評為副教授,1991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1992年開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主要從事數學教學和科研工作。科研方向:拓撲學,圖像形態學,金融數學等。共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30餘篇發表於國際數學雜志。在這些論文中,解決了《Pacific J.Math.》、《Top.and Appl.》《Proc.Amer.Math.Soc.》等國際一流數學雜志,所提出的10多個問題,建立了廣義度量空間理論中的一些重要定理。其中多項成果被國際拓撲學家作為定理,寫入1989年至2004年國際出版的4部拓撲專著之中。研究成果多次被國際、國內拓撲學者引用,在拓撲學界有重要影響。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項、國家教委優秀青年教師基金1項、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以及數項教學研究項目。1990年獲陝西省首屆青年科技獎。1991年獲陝西省教委科技進步一等獎(獨立完成)。1992年獲陝西省政府科技進步二等獎(獨立完成)。1995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1986年至2002年,先後多次應邀在國外合作科研。
學術兼職:曾任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教委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組成員。曾任西北大學數學系主任,汕頭大學理學院院長。深圳大學數學學院黨委書記 (主編) ,男, 1946 年 3 月生,漢族。 1970 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 西北大學數學系碩士畢業, 1992 年 任 教授, 1996 年被批准為博士生導師。現任教育部數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基礎教育教材審查委員,《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准》研製組副組長,北京市數學會副理事長,國際數學教育委員會數學建模與數學應用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習工作經歷:
1964-1970 年 北京大學數學系學習
1970-1975 年 陝西國棉九廠工作
1975-1978 年 陝西輕紡局計算機電子提花研製組工作
1978-1989 年 西北大學數學系教師
1989- 至今 首都師范大學數學系教師
1984-1985 年 應邀作為訪問學者在法國里昂大學合作研究一年
1989-1990 年 應邀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合作研究一年
王尚志教授從事集合論、無限組合論、一般拓撲學和演算法理論的研究。 先後多次應邀出國講學、合作研究,參加和主持多次國際會議。應邀在第九屆世界數學教育大會上做了四十五分鍾報告。先後在國內外重要刊物上發表數學和數學教育論文六十多篇。
曾解決國外一些著名數學家提出的一些公開問題,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的關注和好評。 王尚志 教授多次主持承擔各級科研項目,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項、教育部基金項目兩項、北京市基金項目兩項。 先後培養出數學和數學教育方面的研究生三十餘人,其中很多人已成為國內外數學研究和數學教學的骨幹。 男,漢族,生於1927年5月12日,陝西三原縣人。中共黨員,西北政法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王陸原同志1948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同年6月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黨的地下工作,隨後奔赴革命聖地延安,歷任延安大學秘書,青年團總支部書記。
西安解放後,曾先後任西北人民革命大學副科長、科長,西北政法幹部學校教研室副主任,西北政法學院哲學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1962年晉升為副教授。1964年當選為西安哲學學會理事、副秘書長,1972年4月至1978年在陝西師范大學政治教育系任教,並任黨總支副書記兼系主任。1978年11月西北政法學院恢復後,先後擔任副院長、1983年2月-1985年7月院長、黨委副書記、顧問。1978年後擔任陝西省哲學學會副會長、顧問,陝西省馬列著作研究會會長,陝西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副主席,全國社會主義辯證法研究會理事。1988年5月當選陝西省政協委員。
王陸原同志長期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他給本科生講授唯物辯證法、認識論、自然辯證法等課程,教學效果好。1961年參與主編了高校哲學教材《馬克思主義毛澤東哲學思想》,1978年主編出版了《哲學基本知識》(辯證唯物主義部分),先後發表《論社會主義民主》、《論實事求是》、《論歷史發展的動力》等論文30多篇。1979年擔任哲學碩士生導師後,鑽研並開出「系統論總論」新課程,並由他主編出版了《系統科學總論》一書。在陝西省行政管理優秀科研成果獎評選中獲三等獎。
王陸原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高教戰線上的忠誠戰士,優秀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工作者。他為開創我省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為西北政法學院的創建、恢復和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一貫認真學習和深入研究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積極擁護並堅決執行黨在各個時期、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在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方面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他在各級領導崗位上始終堅持黨性原則,能夠顧全大局,實事求是;他思想解放,認識敏銳,見解深刻;他在工作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善於做思想政治工作,尊重知識,尊重人才,能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他治學態度嚴謹,學風端正,教學經驗豐富,效果好;他作風正派,心胸開闊,平易近人,群眾關系好;他為政清廉,生活簡朴,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著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他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在關心國家的改革開放大業和政法學院的發展。王陸原同志不幸於1992年4月26日逝世,享年65歲。 田捷博士,男,1960年1月出生,漢族。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從事的專業主要為模式識別。主要工作與學習經歷1997-至今,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1995-1996,美國賓州大學,博士後1993-1995,中科院自動化所,副研究員1989-1992,中科院自動化所,博士學位1987-1989,西北大學計算機系,講師1984-1987,西北大學數學系,碩士學位1982-1984,安徽師范大學數學系,助教1978-1982,安徽師范大學數學系,學士學位
田捷博士主要從事醫學影像分析與生物特徵識別方向的研究與應用工作,主持研發的三維醫學圖像處理與分析系統獲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主持的醫學影像研究工作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並因此研究工作獲得「2002年度中國十大科技前沿領軍人物」。田捷博士在指紋識別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國內目前在國際指紋競賽Open項目中的最好名次,並獲得2004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以及2005年度信息產業部重大發明獎和第十五屆全國發明展覽會金獎。田捷博士主持研發的多模態分子影像系統獲得2010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田捷博士已在國內外學術雜志與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百餘篇、專著多部,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多項。他發表的文章與專著已引起一定反響,被SCI和EI等百餘次收錄與索引與積極評價,並自1992年起,被美國著名的數學評論雜志《Mathematical Review》聘為特約評論員,是《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trical Imaging》、《Journal of X-ray Science and Technology》、《軟體學報》、《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與《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等雜志的編委。 男,漢族,陝西省丹鳳人,1957年5月出生,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西北大學數學系,1995年畢業於中山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理學博士,2000年晉升為教授,2001年被遴選為西北大學博士生導師。歷任西北大學教師、系主任、處長,咸陽師范學院副院長、院長兼黨委書記。2007年1月起,任中共陝西省委科技工委副書記(正廳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