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國語大學紅十字會成立時間
『壹』 中國紅十字會是什麼時間創立的
中國紅十字會創立(1904年)
1904年5月15日,清廷命外務部照會瑞士,聲明願意加入版紅十
字聯約。
24日,清廷撥款權10萬兩,以作為紅十字會的開辦費。
由於日俄戰爭竟然在中國東北地區進行,旅居關外的各國僑
民都在本國紅十字會的資助下,乘坐印有紅十字標記的船舶車輛
逃離戰區。清廷也派遣輪船到東北接運中國難民,但俄國政府卻
說中國進入戰區的船舶和人員不屬於紅十字會,聲稱不予保護,
並阻撓中國船隻。消息傳到上海,各界為之震憤,當即由紳商沈
敦和與英、美、德、法等中立國領事磋商,成立了「美國紅十字
會上海分會」,又名「上海萬國紅十字會」,並取得了清廷的支
持。5月29日,紅十字會訂立了暫行章程。該會成立後,立即前往
東北接運難民,同時,又在東北各省設立分會,擴大救濟災民、
資送回 籍和戰後放賑工作。
『貳』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於哪一年
中國紅十字會1904年成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紅十字會於1950年進行了協商改組,周恩來總理親自主持並修改了《中國紅十字會章程》。1952年中國紅十字會恢復了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合法席位。
紅十字志願服務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由各級紅十字會組織和紅十字志願者參與,完全自願為社會和他人提供人道服務的行為。志願服務是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的七項基本原則之一,是踐行人道理念的重要途徑,「無志願服務,無紅十字運動」。
中國紅十字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的紅十字組織,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是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成員。中國紅十字會以發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保護人的生命和健康,促進人類和平進步事業為宗旨。
(2)上海外國語大學紅十字會成立時間擴展閱讀
中國紅十字會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其使用方法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標志使用辦法》和《中國紅十字會紅十字標志標明性使用規定》的規定執行。中國紅十字會的會徽為金黃色橄欖枝環繞的白底紅十字。
中國紅十字會的會旗為白色旗幟正中央印製中國紅十字會會徽。全國各級紅十字會統一使用白底紅十字標志和會徽、會旗。紅十字標志、紅十字旗、中國紅十字會會徽和會旗以及會員證、團體會員標牌、榮譽證書等需用紅十字標志的,應按照中國紅十字會的有關規定執行。
『叄』 國際紅十字會什麼時候正式成立的
國際紅十字會是一種醫療慈善機構,1863年2月9日由瑞士慈善家杜南首創,初名內「傷兵救容護國際委員會」,1880年改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64年8月22日在日內瓦簽訂了第一個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概括地將1863年國際會議決議用國際公約的形式固定下來。國際紅十字會從此正式成立。
中國紅十字會於1912年1月15日加入國際紅十字會,成為其中一員。1919年加入紅十字協會。中國政府和紅十字會代表曾多次參加國際大會,與國際紅十字會各方面進行友好合作。
『肆』 "國際紅十字會"成立於哪一年
1859年6月,有個名叫亨利·杜南的瑞士商人,親眼目睹了拿破崙皇帝率法軍和撒丁軍內與奧地利陸軍為爭奪容倫巴第地區,在馬根塔和索爾費里諾兩地血戰的過程。索爾費里諾之戰,雙方傷亡4萬多人。大批傷兵被遺棄在戰場上,在烈日蒸曬下無人救護,狀況十分凄慘。杜南出於同情和憐憫,當即出錢購買葯品,號召該地居民同他一道不分國籍地搶救和看護被遺棄的傷兵。回到日內瓦後,1863年2月9日,杜南和瑞士陸軍總司令杜甫爾將軍、莫瓦尼埃律師、阿皮亞和莫諾瓦兩位醫生等一道,組成了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被後人稱為「五人委員會」。到1876年,五人委員會正式易名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
『伍』 紅十字會的成立時間
1859年6月24日,瑞士人亨利·杜南途經義大利北部小鎮索爾弗利諾,正趕上法國、撒丁國聯軍與奧地利軍 之間的一場戰役。戰場上屍橫遍野,死傷者達四萬多人。
杜南目睹了無助的傷兵在烈日下痛苦掙扎的慘狀,無法就手旁觀,於是組織居民搶救傷兵、掩埋屍體…… 就在這時,一個偉大的設想在他心中萌發了。
戰爭結束後,亨利·杜南寫下了《索爾弗利諾回憶錄》。在書中他描繪了戰爭的悲慘情景及想對傷員進行 救援但又力不從心的遺憾和不安。為此,他提出了導致兩個歷史性事件的著名主張:「在和平安定時期應該 建立戰時傷員救護團體」;「制訂國際性的神聖協議」。他建議在所有國家建立由受過訓練的志願者組成的 以幫助照顧戰時的傷員為目的的傷員救援協會。杜南用熱情和人道精神震憾了人們的心靈,在歐洲贏得了廣泛的共鳴。
瑞士的日內瓦公共福利會選出了亨利·杜福爾將軍、瓊斯塔夫·莫瓦尼埃律師、路易·阿皮亞醫學博士、 狄奧德·莫諾瓦醫學博士及亨利·杜南等五人組成籌備組。1863年2月17日,委員們在日內瓦召開了首次會 議,由此「五人委員會」〔即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的前身〕成立了。
1863年10月26日,歐洲16個國家的代表在日內瓦召開了首次外交會議,並一致通過了《紅十字決議》,決 定在各國建立救護團體,為表示對瑞士的敬意,其標志定為「白底紅十字」(瑞士國旗為紅底白十字)。翌 年8月8日至22日,又簽訂了《紅十字公約》,且被各國相繼承認。公約中規定:戰場上進行救護的醫院及人 員處中立地位,應受保護;應對傷病員不分敵友均給予救護。
至此,作為亨利·杜南理想中的救護團體「紅十字會」和國際性協議「日內瓦公約」正式誕生了。
『陸』 中國紅十字會成立於哪年
中國紅十字會成抄立襲於1904年5月29日。當時遠東爆發了一場奇特的戰爭:對陣雙方是俄國和日本,戰場卻在自稱「中立」的中國的遼東半島上。在這場血腥廝殺中,受害最深的是我國東北人民。清政府曾派船去接運難民,遭到俄國拒絕。為了救濟東北難民,上海工商界著名人士沈敦和、任錫汾、施則敬等出面,謀得中立國領事館的支持,聯合中外紳商,吁請成立紅十字會賑濟難民。中國紅十字會成立之初的宗旨為救援和賑恤戰區難民。早期的紅十字會會員先後救出難民13.2萬人,賑恤了23萬人,在艱險的環境下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於1919年加入日內瓦紅十字會協會。
『柒』 紅十字會的成立時間
國際紅十復字會是一種制醫療慈善機構,1863年2月9日由瑞士慈善家杜南首創。初名「傷兵救護國際委員會」,1880年改為「紅十字國際委員會」。1864年8月22日在日內瓦簽訂了第一個改善戰地陸軍傷者境遇之日內瓦公約,概括地將1863年國際會議決議用國際公約的形式固定下來。國際紅十字會從此正式成立。
中國紅十字會1912年1月15日加入國際紅十字會。1919年加入紅十字協會。
『捌』 世界紅十字會什麼時候成立的呢
國際紅十字會的成復立是由於制一名叫亨利杜南(Henry Dunant)的瑞士人,在十九世紀中旬(1859年)在義大利北部Solferino的戰役中目睹了受傷的軍人無人照顧的慘狀。他於是集合了一些當地人去給予那些傷員生理和心理的照顧。後來他起了一個念頭,希望在各國成立一個民間志願服務的組織,以便在戰爭時期對於傷員能夠不分派別的提供幫助。這就是所謂的「人道援助」(humanitarian assistance)的理念。亨利杜南與另外四位瑞士人於1863年成立了「傷員照護國際委員會」。次年,他們結合了十二個國家的政府,簽署了日內瓦條例,將在戰場上的醫療照護定義為「中立」(neutral)的工作。他們將瑞士國旗的顏色顛倒過來成為他們的標志,也就是紅十字會。紅十字會的人道援助理念和中立的原則讓它在兩次世界大戰發揮許多功能,但它是以國家為單位,造成了許多限制。後來的無疆界醫師組織的成立就是為了彌補它的缺陷。
『玖』 哪些高校有紅十字會
河南 鄭州市政七街32號 450008 張書環 文美英 0371-65942847(fax:65935375)
貌似河南只有這一個,,
一個省級行政區只有一個吧~
中國造血幹細胞資料庫河南分庫建設發展勢頭良好
河南省紅十字會高度重視並全力抓好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分庫的建設,與新聞媒體緊密結合,抓住契機開展宣傳,不斷掀起捐獻的熱潮,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規范各項管理制度,加強與省血液中心的協作配合,使資料庫的運作逐步走向規范化管理的良性循環。
河南分庫於2001年8月17日籌建以來,得到各新聞媒體的高度關注和社會民眾的熱烈響應,至河南分庫正式成立的2002年11月報名捐獻的志願者就達萬人,現在有2萬多人。省紅十字會把河南分庫的建設作為一項民心工程和紅十字會的品牌全力精心組織打造,作為工作重點高度重視,從人力、財力、精力方面給予支持。積極向省政府、省編委、省財政申請管理中心編制和開辦經費,已爭取開辦費40萬元,省財政每年還隨預算撥給必要的配套資金。河南分庫配備了3名工作人員和辦公室及電腦、傳真機等設備,承擔檢測任務的省紅十字血液中心,投入上百萬元的資金購買檢測儀器,並派技術骨幹外出參觀學習,為河南分庫的運行奠定了良好基礎。
河南省紅十字會緊緊抓住社會和媒體關注的熱點,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活動。利用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專家組來評審驗收的機會,組織10多家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報道,一時間在社會上形成轟動,省紅十字會的咨詢熱線一天接了240多個電話,有的打不通電話還到新聞單位投訴。各高校的大學生也紛紛邀請省紅十字會舉辦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講座,在校園內或走上街頭開展宣傳活動。鄭州大學工學院的研究生會與省紅十字會聯合舉辦周末青年論壇,進行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宣傳動員。為了加大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知識的力度,省紅十字會通過新聞媒體在社會上招募20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宣傳志願者,報名人數達100多人,在社會上形成廣泛的影響,由於要求參加的人太多,最後只好增加到30人。經過培訓,這些宣傳志願者利用周末和休息時間幫助資料庫整理資料,通知報名的捐獻者,每周一到周六跟隨采血車上街或到郊縣,向獻血的人群宣傳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知識和意義,指導捐獻者正確填寫志願表,減輕了血液中心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擴大了紅十字會的影響。
隨著河南分庫與總庫的聯網,各省轄市的捐獻工作提上了日程,省紅十字會及時舉辦了全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人員培訓班,對各省轄市紅十字會和血站的工作人員進行知識和工作規范方面的集中培訓,為開展省轄市的造血幹細胞採集工作奠定了基礎。3月25日,在焦作市進行首次採集造血幹細胞血樣工作,焦作市紅十字會進行了大量的輿論宣傳和准備工作,群眾參與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熱情非常高漲,當日共採集551份血樣,為以後的採集工作積累了經驗。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河南分庫的發展牽動著總會領導和社會各界的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王立忠等領導,在河南召開座談會期間,進行工作調研的第一站就是河南分庫和所屬的配型實驗室,仔細了解了河南分庫的運行情況,對河南省紅十字會利用新聞媒體開展宣傳推動資料庫發展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各新聞媒體的朋友也時刻關注著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動態,河南分庫的每項活動,都得到廣泛的宣傳報道,使造血幹細胞捐獻一直成為社會的熱點。省腫瘤醫院血液科的專家們,在副院長宋永平的帶領下,集體捐獻造血幹細胞,宋永平向河南分庫捐出5000元專家津貼,以實際行動為社會做出表率。河南分庫計劃2003年完成7000份的檢測任務,並根據各省轄市的情況進行目標管理,在採集中,採取與無償獻血結合的辦法。 目前,河南分庫檢測入庫4500份資料,已步入規范化管理的軌道,躋身於全國先進行列。
近日,河南分庫首次成功為三例白血病患者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一名捐獻者赴上海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捐獻者須知
只要獻出一點愛 生命因你而精彩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是為需要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患者提供HLA(人類血細胞抗原)檢索的資料庫.利用造血幹細胞移植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如白血病、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重症免疫缺陷性疾病、急性放射病以及因癌症放化療後的免疫功能低下等。
我國有400多萬名患者等待造血幹細胞移植,僅白血病患者每年新增4萬人,其主要發病年齡在35歲以下,兒童佔50%以上。
現在我國20歲以下的青少年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這意味著將來很難在親緣關系的兄弟姐妹中尋找供者,只能依靠社會上的供者為他們提供配型(HLA)相合的造血幹細胞。雖然非血緣關系中HLA相合率僅為1/400-10000,但只要有足夠的志願捐獻者,就一定能幫助渴望生命的患者,給他們創造治癒的機會。
造血幹細胞的特性
造血幹細胞的能自我更新,有較強分化發育和再生能力、產生各種類型血細胞的始祖細胞。它大量存在於紅內骨髓中。人體骨髓量與人體重量等因素相關,成年人的骨髓量一般為3千克左右。當機體嚴重缺血時,骨髓的造血能力顯著提高,產生的造血幹細胞經血流到外周血液循環中。因此,不會因獻血和捐獻造血幹細胞而損壞造血功能。
為什麼造血幹細胞移植要做HLA配型?
Hla即人類白細胞抗原,它是人體生物學的「身份證」,由父母遺傳。它能識別「自己」和「非自己」,並通過免疫反應排除「非自己」,從而保持個體完整性。由於不同個體的HLA千差萬別,必須採取一定的方法對捐獻者和患者的HLA型別進行確定,從而選擇與患者HLA相匹配的捐獻者進行移植,這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的關鍵。
捐獻造血幹細胞無損身體健康!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如同我們熟悉的獻血。在採集完後,會有一些輕微的疼痛和不適,但很快就會消失。所有的器材都經嚴格消毒並一次性使用,確保捐獻者的安全。捐獻造血幹細胞後,可刺激骨髓加速造血,1-2周內,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恢復到原來水平,因此,捐獻造血幹細胞不會影響健康。
怎樣成為一個光榮的捐獻者?
具體辦法:
1、報名登記--鄭州市的志願者可直接到省紅十字血液中心或流動采血車上填寫捐獻者同意書,並抽取5毫升血液;
本省外地的志願者可到當地市紅十字會報名,在適當的時間安排抽取血樣。
2、數據入庫--實驗室將您的血樣HLA分型結果傳輸入庫。
3、等待配型--等待和您分型相同的患者(如您的地址、聯系方式有變,應及時與分庫聯系)。
4、實現捐獻--配型成功後,分庫為您安排全面體檢等相關事宜,從您的手臂靜脈處,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造血幹細胞(約法三章100毫升)。
怎樣捐獻造血幹細胞?
如果你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HLA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患者及您的血樣進行HLA分型復檢。在確認無誤後,分庫將通知您做捐獻的准備,並向您詳細講解捐獻的具體事項。
目前我國提倡從外周血中採集造血幹細胞,大致過程是:
1、在採集造血幹細胞前,通常會使用一種葯物動員劑,使外周血液造血幹細胞增加20-30倍,以滿足移植需要。
2、從捐獻者手臂靜脈處採集全血,通過血細胞分離機提取勝100毫升造血幹細胞,其它血液成分回輸到捐獻者體內。
什麼是造血幹細胞移植?
造血幹細胞移植又稱骨髓移植,是將他人正常造血幹細胞移植到患者體內,重建患者的正常造血和相關功能,達到治療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疾病的目的。因此,造血幹細胞移植已成為眾多血液病、腫瘤等患者的希望。
健康者在多大年齡適合捐獻造血幹細胞?
年齡在18-45歲的健康者均可登記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18-55歲健康者可採集造血幹細胞。
為什麼45-55歲的健康者不再接受登記?
採集造血幹細胞的最佳年齡為18-55歲,捐獻者登記入庫後到尋找到相合患者需要一定的時間。為充分利用有限的檢測資金,登記年齡以不超過45歲為宜。
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的健康標准?
凡年齡在18-55周歲,身體健康,經下列血液檢查合格者,都可以成為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40單位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陰性
丙型肝炎病毒抗體:陰性
艾滋病病毒抗體:陰性
梅毒試驗:陰性
怎樣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如果你適齡、身體健康、志願捐獻造血幹細胞,可與當地紅十字會的熱線電話聯系報名、填寫志願捐獻書及有關表格,並抽取5毫升血液。組織配型實驗室將會對你的血液進行HLA分型等檢驗,並把你的所有相關資料錄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的計算機資料庫中,以供渴望移植治療的患者尋找配對,這樣你就成了一名光榮的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我如何知道自己已成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設於全國各地的捐獻者服務機構將會通知你被接納為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並經常與你保持聯系。
捐獻登記和捐獻造血幹細胞有補貼嗎?
捐獻造血幹細胞是愛的奉獻和救人善舉。一般不提倡補貼。
志願者報名登記後,是否馬上就要捐獻造血幹細胞?
志願中報名登記後,首先要安排你抽取5毫升血做HLA分型檢驗,數據儲存到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中備查。當某一位患者需要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時,由移植中心將患者的HLA分型數據傳送到資料庫,如果檢索結果得只你的HLA正好與患者吻合時,省級管理中心將通知你做捐獻的准備。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要等若干年。而大部分志願者可能沒有捐獻的機會。
作為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志願者還應注意哪些問題?
當你或你聯系人的電話、地址發生變化時,希望及時通知登記部門,以便在需要時能很快找到你,使患者的疾病及時得到治療,並保證你實現救人的願望。
我是否可以隨時改變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決定?
造血幹細胞登記及捐獻都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登記後資料庫會對你的自願性進行再確認。因檢測你的HLA資料庫要花費一定的資金。為了節約經費,如果提出終止捐獻,請作慎重考慮。但移植前,尤其簽署捐獻同意書後就不能撤消捐獻決定,因為在這個時候,患者為准備移植必須進行大劑量的放療和化療,這時患者已經喪失造血能力,此期間若你終止捐獻,再臨時尋找配型相合者已來不及,患者將有生命危險。
報名參加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為什麼要捐獻者本人填寫同意書和捐獻者登記表?
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成為一名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是崇高的奉獻行為,在需要的時候,捐獻者將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給患者,因此,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必須得到捐獻者的是書面承諾,並且通過登記表了解捐獻者准確的通訊地址和聯系方式。
有一天,我也要去捐獻,加油~~~
『拾』 每年的幾月幾日是國際紅十字會日我國的紅十字會1904年在什麼地方成立紅十字會運動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5月8日是國際紅十字會日
中國紅十字會於1904年在上海創立,起初叫萬國紅十字會上海支內會。
現行的國際紅十字與紅容新月運動的基本原則,即:人道、公正、中立、獨立、志願服務、統一和普遍,是1965年10月在維也納召開的第20屆紅十字與紅新月國際大會上討論通過的。1986年,在日內瓦召開第25屆紅十字與紅新月國際大會,經過投票決定,把這七項基本原則納入《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章程》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