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美國史研究所
㈠ 廈大有語言類的專業嗎,如對外漢語
外文學院
系(部): 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教學部: 外語教學部
校批機構:廈門大學日本語教育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口、筆譯資格證書考試中心、廈門大學雙語詞典與雙語語言文化研究中心、外文學院教學實驗中心、歐洲研究中心、廈門大學國外考試中心
人文學院
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教育部批准設立: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校批機構:廈門大學美國史研究所、廈門大學哲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廈門大學古籍研究所、廈門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陳嘉庚研究室、品牌與廣告研究所、人文學院教學實驗中心、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戲劇戲曲學與藝術學研究中心、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
共建機構: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
省級示範中心:(福建)省級考古人類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㈡ 求 廈門大學文學院 的網址
人文學院 http://rwxy.xmu.e.cn/
系: 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教育部批准設立:版廈門大學歷史研究所、廈門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
校批機構:廈門大學美國史研究所、廈門大學哲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廈門大學古籍研究所、廈門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廈門大學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陳嘉庚研究室、品牌與廣告研究所、人文學院教學實驗中心、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戲劇戲曲學與藝術學研究中心、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
共建機構:中權國海關史研究中心
㈢ 關於廈門大學的以前或廈門大學的歷史
廈門大學經私立廈門大學、國立廈門大學、廈門大學三個階段,具體歷史發展如下:
一、私立廈門大學
1919年8月,陳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國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黃炎培、汪精衛、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復、黃琬、葉淵、鄧萃英等10人為籌備員。
1919年10月召開私立廈門大學籌備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擬訂《廈門大學組織大綱》,會議推舉鄧萃英為廈門大學首任校長、鄭貞文為教務長、何公敢為總務長。
19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借集美學校舉行開校式,初創時為私立,設有師范(包括文、理科)、商學兩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慶接受陳嘉庚先生邀請繼任廈門大學校長, 在林文慶校長掌校期間,陸續增設工學、新聞、法學、醫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學科的綜合性大學。
到民國19年(1930年)擴充為文、理、法、商、教育5個學院、21個系。
民國25年合並為文、理、商3個學院、9個系。學生由開始時的136人發展到300多人。
二、國立廈門大學
1937年7月1日,經陳嘉庚函請,南京國民政府同意將私立廈門大學改為國立。
1937年7月6日,著名物理學家、清華大學教授薩本棟博士任廈門大學校長。
1937年9月4日,由於日軍侵犯廈門,學校遷鼓浪嶼。
1945年9月19日,國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博士為國立廈門大學校長。
1946年6月1日,廈門大學校本部開始遷回廈門,長汀各界在體育場舉行歡送大會,贈送大匾額一塊,上刻「南方之強」四個大字。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長薩本棟在美國逝世,按其遺囑將骨灰安葬在廈門大學校內。
三、廈門大學
1949年10月17日,廈門解放,廈門市軍管會於10月20日委派軍代表吳強、肖楓接管廈門大學,組建新的廈大黨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經濟學家王亞南教授為廈門大學校長。
1951年,原省立福建農學院並入廈大,改成廈門大學農學院,原私立福建大學的政治、法律、經濟三系並入廈大。
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大調整。1952年院系調整前,廈門大學擁有7個學院。
1952年院系調整後的廈門大學只保留文理學院,成為文理科的綜合性大學,並在52年之後陸續又有院系調出。
1958年7月,廈門大學下放歸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經中央批准,廈門大學改為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綜合性大學。
1966~1970年,廈門大學停止招生5年。
1971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時有9個系,除保留1966年的8個系外,福建師范學院教育系遷回廈大開辦。
1972年,廈門大學水產相關系調入廈門水產學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1986年9月12日,舉辦試辦廈門大學研究生院成立大會。
1995年7月,廈門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建設行列。
1996年,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廈門大學「211工程」通過教育部組織的專家審定立項建設。
2001年2月,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一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4月6日,廈門大學漳州校區奠基興建。12月,首批獲准試辦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4年,被列入國家「985工程」二期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廈門大學被增列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廈門大學本科教學工作水平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評估。
2006年,入選「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國家「111計劃」)首批立項名單;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2010年,學校入選「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國家」珠峰計劃)。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廈門市政府在北京簽署《重點共建協議》協議,繼續重點共建廈門大學。
2012年,學校成立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分校位於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佔地900畝,總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於2016年正式辦學。
2012年11月,入選教育部衛生部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入選國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
2013年6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7月,入選首批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10月,入選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11月,廈門市政府與廈門大學簽署共建廈門大學醫學院協議。
2014年,學校牽頭的兩個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5年4月6日,學校整合航空系、機電工程系和自動化系等學科組建成立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
2017年1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4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廈門大學成為首批獲准開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
2018年3月,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7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教育部聯合發文,確定「十三五」期間新增8所共建高校,廈門大學位列其中。8月,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正式批復。
2019年3月,學校整合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類學與民族學系、人類學研究所組建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9月,廈門大學成為中國人工智慧教育聯席會創始成員、理事單位。
(3)廈門大學美國史研究所擴展閱讀:
截至2019年3月,廈門大學設有研究生院、6個學部以及29個學院和15個研究院。
一、人文與藝術學部(文學部)
1、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2、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傳播學系。
3、廈門大學外文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歐洲語言文學系、日本語言文學系、法語語言文學系。
4、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音樂系、設計系。
5、廈門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華文系。
6、廈門大學國際學院
二、社會科學學部(社科學部)
1、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系、統計系、財政系、金融系、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2、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會計學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與酒店管理系、工商管理教育中心(MBA中心)、高級經理教育中心(EMBA項目)、財務學系、市場學系。
3、廈門大學法學院:廈門大學法律碩士教育中心。
4、廈門國家會計學院: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聯合教育中心、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碩士教育中心。
5、廈門大學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系、公共管理系、社會學系、公共管理教育中心(MPA中心)。
6、廈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7、廈門大學國際關系學院。
8、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育學公共教學部、教師教育部。
9、廈門大學體育教學部。
10、廈門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11、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
三、自然科學學部(理學部)
1、廈門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系、信息與計算數學系、概率與數理統計系。
2、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理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3、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理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
四、工程技術學部(工學部)
1、廈門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工學部分):物理學系、天文學系。
2、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工學部分):化學系、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系、化學生物學系。3、廈門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系、智能科學與技術系、通信工程系、網路空間安全系。
4、廈門大學軟體學院。
5、廈門大學材料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生物材料系。
6、廈門大學建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築系、土木工程系、城市規劃系。
7、廈門大學能源學院。
8、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飛行器系、動力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儀器與電氣系、自動化系。
9、廈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科學系、電子工程系。
五、醫學與生命科學學部(醫學部)
1、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系、生物化學與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科學系、農業生物技術系。
2、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3、廈門大學葯學院:葯學系。
4、廈門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系、中醫學系、護理學系、眼視光系。
六、地球科學與技術學部(地學部)
1、廈門大學海洋與地球學院:海洋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海洋化學與地球化學系、物理海洋學系、應用海洋物理與工程系、地質海洋學系。
2、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環境科學系、生態學系、環境與生態工程系。
㈣ 廈門大學歷史系有哪些重點學科
歷史系
廈門大學歷史學科是廈門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之一,現有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涵蓋21個二級學科),中國史、世界史、考古學3個博士後工作站。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經濟史),1個福建省重點學科(中國社會經濟史),1個國家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基地(歷史學),1和國家級特色專業(歷史學)、1個福建省實驗示範中心(考古人類學實驗室)。創辦於1982年的《中國社會經濟史》雜志在國內外學術界擁有較高學術聲譽。歷史系以中國社會經濟史、海洋史、民間歷史文獻學、閩台區域研究、海外華人華僑研究、美國歷史文化研究、水下考古學為研究特色,設有歷史研究所、美國史研究所、民間文獻研究中心、海洋考古中心、閩商研究中心等5個科研機構。
近年來,歷史系加大引進國內外一流大學的博士和博士後,逐步實現師資隊伍國際化。現有專任教師46名,其中教授13名、副教授19名。歷史系設有歷史學、考古學2個本科專業,每年預計招生規模為40多人,歷史系以科研帶動教學、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深厚的傳統文化底蘊、廣闊的國際視野、中西文化融會貫通的知識結構、田野考古和文博管理的實際能力。50%以上畢業生保送至國內知名高校攻讀研究生,其他畢業生大多到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出版、考古、文物、博物館等文化機構以及其它企事業單位從事相關工作。
㈤ 廈門大學有哪些學院哪些系
廈門大學主要院系有: 人文學院設有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 4 個系和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歷史研究所、美國史研究所、古籍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宗教學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 7 個研究所。外文學院有英語、日語、法語、俄語、德語 5 個本科專業, 4 個碩士點(英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1 個博士點(英語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院有新聞學系、廣告學系兩個系,傳播研究所、品牌與廣告研究所兩個研究所。法學院有法學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同時還是法律碩士專業學位( JM )全國試點單位之一。公共事務學院有1 個公共管理碩士( MPA )專業學位、 4 個本科專業(政治學與行政學、行政管理、社會學、社會工作)。國際關系學院有國際政治專業。經濟學院規模最大,有經濟學、財政學、稅務、網路經濟學、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統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國際經貿、市場營銷專業。管理學院共設有 4 個系(會計系、企業管理系、管理科學系、旅遊管理系)、四個中心 (MBA 教育中心、高級管理教育中心、 MPAcc 教育中心、物流與項目管理工程教育中心 ) 和 5 個研究所(會計發展中心、現代管理科學研究所、人力資源研究所、財務研究與發展中心、旅遊管理與規劃研究所)。數學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物理學、微電子學、電子信息科技、測控技術與儀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飛行器動力工程專業。化學化工學院化學、化學生物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專業。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生命科學學院有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專業。海洋與環境學院海洋科學、海洋技術、環境科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子工程、通信工程、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軟體學院軟體工程、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築與土木工程學院建築學、土木工程、城市規劃。醫學院本科專業設有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預防醫學專業、中醫學專業和四年制葯學專業、護理學專業,碩士學科點有葯物化學、葯理學、內科學、外科學、腫瘤學、生理學和微生物學等 7 個學科。 藝術學院有藝術設計、繪畫與美術學、音樂學、音樂表演。
㈥ 廈門大學歷史系考研科目有哪些啊
考研科目:思想政治理論、英語一或日語、語言文學基礎、文學理論與文學評版論寫作、考古學權通論、歷史學基礎、哲學基礎理論、中西哲學史、文博綜合。
研究方向:中外考古學理論與方法比較、中國考古學、科技考古、文化遺產學、專門考古(海洋考古、環境考古、民族考古)、歷史地理學、歷史文獻學、專門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海洋史學、美國史、東南亞史、海外華人華僑史、中外關系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
初試參考書目:
《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文物出版社,1984年。
《中國大網路全書·考古學》,中國大網路全書《考古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6年。
復試參考書目:各專業相關研究類、動態類論著。
㈦ 中國近代史研究最強的幾所大學.按排名告訴我下.謝謝
應該說,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南開大學近代史研究比較好。
全面的歷史研究,一般是如下7所大學。
(一)北京大學
歷史學系現有世界史、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歷史地理學、專門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文獻學及考古學8個二級學科。擁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世界史、中國古代史),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1個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1個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本系還設有歐洲研究中心、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希臘研究中心、東北亞研究所、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現代史料研究中心、中外關系史研究所、孫中山思想國際研究中心、當代企業文化研究所、明清史研究中心、歷史文化資源研究所、中外歷史文化交流中心、人才研究所等研究機構。
中國古代史:實力絕對強大,從先秦到明清,每一個斷代都很強,但最突出的要數魏晉南北朝、隋唐這兩個方向了,不僅有周一良、田余慶、吳宗國這樣的老前輩,還有閻步克、榮新江等一批後起之秀。當然先秦方向在有了朱鳳翰加盟以後,實力也不容小視。
世界史:同樣是學術上的聖殿,其中最具實力的要數世界中世紀史、歐美近現代史。馬克堯、高毅等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良師。當然,願意接收挑戰的同學可以選擇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這個方向,這絕對是一個困難與機遇並存的好課題。
中國近現代史:這是北大一個相對的弱項,但也不乏茅海建這樣的名角。而且該專業良好的分配前景加上北大這塊牌子,相信對每個考生來講都是不小的誘惑。
(二)南開大學
歷史學院擁有8個二級學科。全院下轄,歷史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
南開大學世界史專業涉及相當廣泛的研究領域,尤其在世界古代中世紀史(含:拜占庭學)、美國史、日本史、拉丁美洲史四個研究方向在國內享有盛譽,在國際上也有很大的影響。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美國史近兩屆獲得博士學位的年輕學人中,有四人的博士論文在美國用英文出版,在美國史學界產生很大的影響,就目前來說,在國內的世界史研究機構中,這是僅有的,可以說,南開大學世界史學科幾乎涵蓋了從斷代史到地區國別史的各個方向。
世界古代中世紀史:涉及古希臘羅馬史、拜占庭史、基督教史和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史等研究方向。古希臘羅馬史學科在國內的地位舉足輕重,學術帶頭人王敦書先生是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的理事長,史屆泰斗雷海宗(解放前在清華大學與陳寅恪等大師齊名)的關門弟子,國內羅馬史的權威。遺憾地是王先生已經退休,但仍然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西方史學名著選讀課程,所以我們還能聽到老先生略帶倫敦口音的英語授課。拜占庭學在國內首屈一指,學術帶頭人陳志強先生(希臘亞里士多德大學博士),是國際拜占庭學會中國首席代表,成為中國沖擊這一世界顯學的支柱。另外改方向組建了東歐拜占庭研究中心,匯集了國內相當豐富的有關拜占庭的英文、希臘文等外文研究資料和檢索系統,為有志於從事學術研究的學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哈全安教授主要指導阿拉伯史的研究方向,但近年來逐漸轉向中東地區現代化的比較研究,尤其是伊朗、埃及和沙烏地阿拉伯現代化的研究,如果對中東變幻莫測的歷史進程頗感興趣的你,可以選擇哈老師。
美國史:中國美國史學科開拓者之一的楊生茂先生(80年代初參與創建中國美國史研究會,並擔任副理事長)在南開大學執掌教席凡40餘年。美國史專業設在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現任主任李劍鳴教授,擔任美國史研究會的理事長,是國內公認的美國史權威,主要從事美國早期史、美國種族關系史、美國史學史等的研究。韓鐵教授2002年由國外來到南開大學,曾在國內另一美國史研究重鎮武漢大學任教,後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並定居在加拿大,主要從事美國經濟史和美國法律史的研究。美國史其他的研究方向:美國外交史、中美關系史、美國憲政史、加拿大史等。另外,2005年,美國中心將招生「美國學」的碩士研究生,這也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美國學博士、碩士點,開展對當代美國的綜合性研究,成為美國中心學科建設的新的增長點。
日本史:日本史學科設立於1964年,經歷從日本史研究室到日本研究中心,再到日本研究院的巨大變化。現在,日本研究院成為融日本史、日本經濟、日本政治和國際關系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日本學」研究機構。該研究方向的幾位博士生導師,均是中國日本史研究會的副理事長,綜合實力在國內是第一流的。每年均有相當比例的研究生獲得去日本大學完成學位的機會。有一點需要注意:日本史學科有要求相當高的日語要求,以為公共外語只考日語,2005雖然也招收英語考生,但相對日語考生無論在錄取,還是未來的學習中都處劣勢。
拉丁美洲史:拉美史也誕生於1964年,1994年成立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成為在教育部指導下協調全國拉美史研究的唯一研究機構。洪國起教授擔任拉美史研究會的理事長,中心主任王曉德繳獲搜擔任副理事長。不用說,拉美史的研究實力在全國也是無人能及的(當然,如果說到當代拉美研究,中國社科院拉美研究所的實力也很強大,它主要招收國際關系和世界經濟學科下的考生)。南開的拉美史招收英語考生,不會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的考生不用擔心,從近幾年的情況看,錄取的拉美史考生均是英語考生,而西班牙語的學習則在研究生階段短期密集的強化訓練(大約一年)。拉美史主要的研究領域:拉美政治經濟一體化、美國與拉美關系等方向。
(三)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擁有8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6 個,碩士點 8 個,博士生導師 21 名,碩士生導師 21 名。
中國古代史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擁有何茲全、黎虎、晁福林等著名學者,在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宋元史、明清史、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史、中國古代經濟史、中國民族史等領域具有較大影響。
個人覺得還是師大古代史挺強的,21位老師裡面有20個是博導和教授,是國家重點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其中又以先秦和明清以及社會史出名,比如研究秦漢魏晉南北朝社會史的何茲全老先生。
師大的近現代也不錯,擁有龔書鐸、王檜林等著名學者,在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史、文化史、社會史、經濟史、對外關系史等研究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
師大的世界史稍微弱些,但也擁有劉家和等著名學者,在古希臘羅馬史、西方史學史、中外古史比較、歐洲中世紀史、西方近現代思想史、近現代國際關系史、美國史、英國史、俄國史等領域具有較大的影響。
(四)人民大學
歷史學院下轄歷史系和清史所。
歷史系的歷史學專業為一級學科點,擁有下屬的全部八個二級學科,目前設有八個碩士點,除歷史地理學、考古學其他六個二級學科都有博士點,其中國古代史是國家重點學科,師資力量較強。
清史所,目前擁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專門史、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史學理論與史學史,六個碩士點六個博士點
(五)中山大學
學科門類比較齊全,在學術研究方面,中山大學歷史系設立了近代中國研究中心、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孫中山研究所、宗教文化研究所等一些研究所,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其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是國家重點學科!
(六)廈門大學
歷史學系現擁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個學士學位授予點(涵蓋歷史學和考古學2個本科專業)。廈門大學中國社會經濟史學科被評為全國重點學科
(七)武漢大學
擁有歷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歷史學博士後流動站,還有一個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一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㈧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的系所設置
現有中文系、歷史系、哲學系、人類學與民族學系四個系,設有人類博物館和中國語言文版學研究權所、歷史研究所、人類學研究所、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研究所、美國史研究所、哲學研究所、宗教學研究所、古籍研究所等8個研究所及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戲劇影視與藝術學研究中心、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語言技術中心、漢語言文字應用和推廣研究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心、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佛學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海洋文明與戰略研究中心、旅遊人類學研究中心、閩商研究中心、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歷史文獻研究中心、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16個研究中心。
㈨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有哪些研究基地
人文學院包括中文、歷史、哲學3個系,有2個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研究所:中國語言內文學研容究所、歷史研究所;1個國家其他部委研究基地——國家語言監測與研究教育教材中心;2個福建省高等學校文科研究基地:廈門大學哲學與當代社會研究中心、廈門大學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中心;還設有戲劇影視與藝術學研究中心、美國史研究所、佛學研究中心、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宗教學研究所、中國海關史研究中心、哲學研究所、古籍整理研究所、東南亞華文文學研究中心、陳嘉庚研究中心、道學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海洋考古學研究中心、閩商研究中心、漢語言文字應用和推廣研究中心、海洋文明與戰略發展研究中心、知識論與認知科學研究中心、新媒體動漫研究中心、世界文明比較研究中心18個校批研究機構。
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和廈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掛靠本學院。學院代管人類博物館、魯迅紀念館、中國近現代文學展覽館,負責管理校史館、陳嘉庚紀念館。出版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道學研究》等學術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