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名單
❶ 2014年國內一本大學排行
2014年一本大學排名
排名 校名 總得分 人才培養 科學研究
得分 得分
1 北京大學 204.98 90.17 114.81
2 浙江大學 200.54 84.18 116.36
3 清華大學 197.07 86.58 110.49
4 上海交通大學 149.19 64.62 84.57
5 復旦大學 131.84 56.68 75.16
6 南京大學 118.8 53.25 65.55
7 武漢大學 112.12 52.97 59.16
8 四川大學 107.63 50.38 57.25
9 中山大學 100.98 45.82 55.16
10 山東大學 100.64 47.52 53.13
11 華中科技大學 97.27 46.44 50.83
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95.19 43.42 51.77
13 吉林大學 90.01 44.02 45.99
14 南開大學 83.69 38.79 44.91
1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76.32 33.91 42.41
16 西安交通大學 73.16 36.5 36.65
17 中南大學 71.05 35.77 35.28
18 東南大學 69.98 35.49 34.49
19 中國人民大學 68.14 34.41 33.73
20 大連理工大學 67.91 32 35.9
21 天津大學 66.71 32.84 33.87
22 廈門大學 63.12 31.86 31.26
23 北京師范大學 60.52 30.9 29.62
24 華南理工大學 60.52 29.64 30.88
25 同濟大學 60.38 31.66 28.73
2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58.31 28.24 30.07
27 蘭州大學 53.34 25.11 28.23
28 重慶大學 48.04 25.72 22.32
29 中國農業大學 47.6 21.92 25.68
30 西北工業大學 47.38 24.93 22.45
31 北京理工大學 46.99 23.32 23.67
32 華東師范大學 46.77 23.16 23.61
33 湖南大學 46.23 24.08 22.15
34 華東理工大學 43.52 21.23 22.28
35 蘇州大學 41.42 20.66 20.75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0.92 20.27 20.65
37 鄭州大學 37.89 24.16 13.73
38 華中師范大學 37.55 19.32 18.23
39 南京農業大學 36.98 18.2 18.78
40 電子科技大學 36.86 19.84 17.02
41 東北大學 36.07 20.09 15.98
42 西南大學 36.02 20.73 15.29
43 武漢理工大學 35.52 21.32 14.2
44 上海大學 35.4 17.66 17.74
45 南京理工大學 34.33 17.76 16.58
46 東北師范大學 33.04 16.84 16.2
47 江南大學 32.23 16.64 15.58
48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32.19 17.78 14.41
49 華中農業大學 32.1 18.24 13.86
50 西南交通大學 28.77 19.54 9.22
51 暨南大學 28.69 15.03 13.66
52 北京科技大學 28.33 14.94 13.39
53 北京化工大學 28.31 14.98 13.33
54 東華大學 28.31 15.04 13.26
55 南京師范大學 28.14 15.6 12.54
56 北京交通大學 27.18 17.69 9.49
57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7.13 14.54 12.59
58 華南師范大學 26.9 14.95 11.95
59 中國海洋大學 26.35 13.99 12.36
60 首都醫科大學 25.62 13.13 12.48
61 西北大學 24.74 14.23 10.51
62 陝西師范大學 24.34 13.12 11.22
63 江蘇大學 24.27 13.36 10.92
64 哈爾濱工程大學 24.05 13.15 10.9
65 浙江工業大學 23.04 12.65 10.39
66 河海大學 23.01 14 9
67 南昌大學 22.96 14.47 8.5
68 揚州大學 22.67 12.77 9.91
69 北京工業大學 22.31 12.66 9.65
70 河南大學 22.29 13.59 8.7
71 湖南師范大學 22.25 12.92 9.34
72 南京工業大學 21.41 11.2 10.22
73 福州大學 20.9 11.81 9.09
74 華南農業大學 20.05 12.73 7.32
75 北京郵電大學 20.01 12.3 7.71
76 合肥工業大學 19.83 13.08 6.75
77 雲南大學 19.41 11.8 7.62
78 山西大學 19.12 11.07 8.06
79 燕山大學 17.91 9.93 7.98
80 湘潭大學 17.91 10.69 7.22
81 華北電力大學 17.89 11.39 6.5
82 中國礦業大學 17.88 11.48 6.4
83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17.77 11.4 6.37
84 上海財經大學 17.58 10.68 6.9
85 浙江師范大學 17.49 9.38 8.12
86 南京醫科大學 17.45 9.12 8.32
87 中國葯科大學 17.38 9.7 7.68
8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17.26 11.24 6.02
89 黑龍江大學 16.68 10.53 6.15
90 上海師范大學 16.61 8.89 7.72
91 寧波大學 16.59 9.06 7.53
92 河北大學 16.58 9.26 7.32
93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16.24 10.39 5.85
94 廣西大學 16.24 10.6 5.64
95 首都師范大學 16.12 9.98 6.15
96 青島大學 16 10.76 5.23
97 福建師范大學 15.69 9.48 6.21
98 西南財經大學 15.53 10.9 4.63
99 中國醫科大學 15.33 8.49 6.83
100 安徽大學 14.85 9.3 5.55
101 山東農業大學 14.78 8.93 5.85
102 昆明理工大學 14.65 9.24 5.41
103 長安大學 14.57 10.02 4.55
104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14.56 8.33 6.23
105 安徽師范大學 14.55 8.35 6.2
106 青島科技大學 14.47 8.39 6.08
107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14.37 7.8 6.57
108 北京林業大學 14.2 8.84 5.36
109 南方醫科大學 14.19 8.51 5.67
110 哈爾濱醫科大學 14.18 8.9 5.27
111 太原理工大學 14.06 9.4 4.66
112 貴州大學 14 10.16 3.83
113 上海理工大學 13.83 8.39 5.44
114 重慶醫科大學 13.81 7.9 5.92
115 河南師范大學 13.76 8.37 5.4
116 四川農業大學 13.62 8.61 5.01
117 中國傳媒大學 13.45 8.54 4.91
118 東北林業大學 13.27 8.43 4.84
119 西北師范大學 13.04 7.36 5.68
120 中國政法大學 12.76 8.22 4.54
121 深圳大學 12.6 8.25 4.35
122 中央財經大學 12.5 7.91 4.58
123 浙江理工大學 12.41 7.44 4.97
12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12.23 7.49 4.74
125 新疆大學 12.2 8.3 3.9
126 東北財經大學 12.19 8.18 4.01
127 山東師范大學 12.15 7.87 4.27
128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12.01 8.1 3.91
129 浙江工商大學 11.95 7.3 4.65
130 廣東工業大學 11.87 9.05 2.83
131 四川師范大學 11.85 8.44 3.41
132 沈陽葯科大學 11.72 6.64 5.08
133 天津醫科大學 11.64 6.95 4.69
134 天津師范大學 11.51 7.52 3.99
135 華僑大學 11.43 6.97 4.46
136 江蘇師范大學 11.34 6.08 5.26
137 山東科技大學 11.28 8.19 3.1
138 汕頭大學 11.24 6.55 4.68
139 遼寧大學 11.14 7.57 3.57
140 中北大學 11.13 8.2 2.92
141 南通大學 11.11 6.86 4.25
142 西安理工大學 11.09 7.87 3.21
143 南京郵電大學 10.91 7.08 3.83
144 河北工業大學 10.7 7.03 3.67
145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10.68 6.93 3.75
146 湖北大學 10.5 6.7 3.8
147 濟南大學 10.47 7.16 3.31
148 成都理工大學 10.43 6.72 3.7
149 長沙理工大學 10.36 7.38 2.99
150 東北農業大學 10.31 7.03 3.28
❷ 2014年全國高校前100大學排名
1北京大學 北京
2清華大學 北京
3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
4復旦大學 上海
5武漢大學 湖北
6浙江大學 浙江
7中國人民大學 北京
8南京大學 江蘇
9吉林大學 吉林
10中山大學 廣東
11北京師范大學 北京
12華中科技大學 湖北
13四川大學 四川
14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
15南開大學天津
16山東大學山東
17中南大學湖南
18西安交通大學陝西
19廈門大學福建
20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
2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22同濟大學上海
23天津大學天津
24華東師范大學上海
25東南大學江蘇
26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27華南理工大學廣東
28湖南大學湖南
29西北工業大學陝西
30大連理工大學遼寧
31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
32北京理工大學
33重慶大學重慶
34東北大學遼寧
35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
36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37西北大學陝西
38蘭州大學甘肅
39北京科技大學
40東北師范大學吉林
41華東理工大學上海
42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43長安大學陝西
44中國地質大學 湖北/北京
45華中農業大學湖北
46北京交通大學北京
47南京農業大學江蘇
48中國海洋大學山東
49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50武漢理工大學湖北
51蘇州大學江蘇
52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陝西
53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54中國石油大學山東/北京
55雲南大學雲南
56哈爾濱工程大學黑龍江
57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蘇
58河海大學江蘇
60湖南師范大學湖南
61西南交通大學四川
62暨南大學廣東
63北京化工大學北京
64鄭州大學河南
65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
66北京林業大學北京
67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68合肥工業大學安徽
69北京郵電大學北京
70華南師范大學廣東
71陝西師范大學陝西
72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73上海大學
74上海財經大學
75山西大學山西
76北京工業大學北京
77福州大學福建
78南昌大學江西
79首都醫科大學北京
80中央民族大學北京
81江南大學江蘇
82東華大學上海
83遼寧大學遼寧
84華南農業大學廣東
85太原理工大學山西
86首都師范大學北京
86新疆大學新疆
88安徽大學安徽
89河南大學河南
89海南大學海南
91華北電力大學北京
92東北林業大學黑龍江
93浙江工業大學浙江
93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95內蒙古大學內蒙古
95中央財經大學北京
97西南財經大學四川
98深圳大學廣東
99廣西大學廣西
100貴州大學貴州
❸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的中國校友會網版
排名概況
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憑借在自然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超常表現,與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共同躋身2014中國頂尖大學,榮膺「中國六星級大學」美譽。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23所大學入選2014中國一流大學名單;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中國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等8所院校入選2014中國一流行業特色型大學,榮膺「中國五星級大學」美譽。在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大學畢業生質量排行榜、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和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蟬聯三榜冠亞軍。
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榜首,武漢大學首次進入全國五強
報告顯示,在中國校友會網最新公布的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中,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第一,問鼎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榜首;清華大學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躍居第三,比2013年上升2個名次;復旦大學下降一個位次,屈居第四,武漢大學排名第五,首次進入全國五強;浙江大學下降兩位,位居第六;中國人民大學升至第七,比2013年上升5個位次;南京大學下降2個名次,名列第八;吉林大學位居第九;中山大學列第十。
校友捐贈
報告顯示,中國大學累計接受校友捐贈金額高達91.59億,全國16所高校躋身中國大學校友捐贈「億元俱樂部」,清華大學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最高紀錄。在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中,清華大學超越北大躍居榜首,校友捐贈13.23億元;北京大學12.93億,屈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7.07億,居第三;浙江大學5.86億,列第四;武漢大學表現最佳,獲校友5.43億捐贈,120周年校慶之年躍居全國五強;另外深圳大學獲校友捐贈2.99億,福州大學校友捐贈2.70億,首次進入全國十強。報告指出,校友工作成效是衡量一流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校友捐贈多少是檢驗一所大學校友認同度、辦學質量和校友工作成效的重要標准。 2014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10強12年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構建起了既符合世界標准又具中國特色、公開透明和客觀公正的大學評價指標體系,評價結果既是對中國大學的辦學實力的綜合選優排序,又是對高校的教書育人、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媒體影響和校友發展等核心辦學指標的重要檢驗。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除北大清華的第一第二名之爭外,第三至第十名競爭不再比拼規模指標,而是高端辦學指標PK,是高校師生校友的事業成就、社會貢獻和社會影響的全面對決,比拼的是學校對國家與社會的人才和科學貢獻,能否在辦學中保持相對的領先優勢和辦學特色。
特點
概括起來擁有幾個特點:
一、數據權威,其中論文指標數據採用得到國內外學界認可的權威機構論文資料庫統計數據,如美國科技信息所(ISI) 的ESI國際學術論文統計數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國際和國內學術論文統計數據等。
二、高端突出,強調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世界影響、國家貢獻與區域貢獻。
三、突出貢獻,指標設計上兼顧國際標准與中國特色,突出社會貢獻與社會影響;
四、實現教學與科研、文科與理科、不同類型人才評價指標並重。五、實施分類、分層、分區和分級評價。
變化
省部級獎勵和公益慈善人物納入2014大學排名指標
在人才培養指標中,首次將感動中國人物、全國道德模範、中國慈善榜上榜慈善家等公益慈善人物納入傑出校友指標;增設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等指標;將教育部學位中心公布的2012全國學科評估結果引入排行,用於評價大學的學科水平。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最引人關注的是,在科研方面,率先將教育部和各省市區科技獎勵與社科獎勵、中信所最具影響力國際和國內百篇學術論文和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等納入科研指標。增設省級優秀博士論文獲獎者等指標;新增設國家「萬人計劃」、何梁何利獎、光華工程科技獎、中國青年科學家和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傑出師資指標。 世界第一個大學排行榜誕生於1983年,由世界著名新聞雜志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編制完成。
1987年,中國大學評價事業開創者、中國大學排行榜第一人,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蔣國華教授等學者在《科技日報》發布中國第一個大學排行榜,至今已有近30年的歷史,全國先後有數十機構和學者發布大學排行榜。
自2003年起,中國校友會網連續12年與國內多家新聞媒體合作開展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工作,是我國最早並持續開展大學評價研究的團隊之一,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肯定,中國校友會網大學排行榜已成為中國最具特色和影響力的大學排行榜之一,評價結果已成為全國考生高考填報志願、高校制定發展規劃和教育投資決策的重要參考。
2003年至今12年來,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共發布了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星級排名、中國傑出人文社會科學家研究報告和中國高考狀調查報告等20多項的研究成果;2006年以來,研究團隊發布的有關中國大學評價和教育評價等方面的學術論文數居全國各評價機構首位。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研究團隊相關研究成果的結論、數據及觀點得到了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和中國教育電視台等國內權威主流媒體的廣泛報道、引用和轉載,在我國高等教育評價領域有著廣泛的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社會知名度。 邵傳芳
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咨詢專家、上海交通大學邵傳芳教授指出,中國的大學評價者要正確認識並處理好高校學術研究和服務社會的關系,要側重評價高校對國家、行業與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和科學貢獻,突出評價大學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水平、系統性科學貢獻和社會服務水平。
邵傳芳教授強調指出,高校要成為服務國家戰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高校要明確自身的辦學定位和辦學特色,全國性一流、高水平大學要著眼全國、面向世界;地方性院校要立足地方服務地方,行業性院校要立足行業和地方;在服務國家、服務行業、服務區域、服務社會和全球競爭中提供相應的人才和科技支撐。中國需要能夠沖擊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也需要能夠沖擊一流的專業鮮明的大學,還需要在服務地方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方面爭創一流的各類工程技術大學。
蔡言厚
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借鑒國內外大學分類、分級評價的成功經驗,研究團隊率先將「畢業生質量」引入中國大學分類標准,依據大學辦學定位、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等進行分類,依據大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畢業生質量(研究型人才)等將中國大學分為研究型、專業型、應用型和技術型等4種類型;
科研領先與校友傑出是判定研究型大學的兩個核心標准。蔡言厚教授指出,要想成為研究型大學必須滿足兩個要件:一是培養和造就出高層次的研究型人才,二是產生出高水平的學術研究成果並擁有卓越的師資隊伍,二者缺一不可。同時依據中國大學的學術研究水平和層次,將研究型大學劃分為中國研究型、中國行業特色研究型、中國區域研究型和中國區域特色研究型等4個類別,旨在為高校科學定位、合理分類、辦出特色、爭創一流和制定發展戰略規劃提供決策參考。
❹ 2014中國大學100強
清華大學位居第一;北京大學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躍居第三,比去年上升回2個名次答;復旦大學下降一個位次,屈居第四,武漢大學排名第五,首次進入全國五強。
浙江大學下降兩位,位居第六;中國人民大學升至第七,比去年上升5個位次;南京大學下降2個名次,名列第八;吉林大學位居第九;中山大學列第十。清華大學校友豪捐13億排名第一。
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和2014中國最具媒體影響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蟬聯三榜冠亞軍。首次發布2014中國大學學科水平排行榜,清華大學排名第一,北京大學名列第二,中國人民大學位居第三。
❺ 2014年中國前十名大學在全世界的排名
根據QS排名數據如下(只列舉了大陸的,港澳台未列入)
學校 世界排名
北大 46
清華內 48
復旦 88
上海交通大學 123
浙江大容學 165
中國科技大學 174
南京大學 175
北京師范大學 252
南開大學 363
西安交通大學 372
參考資料:http://www.lystu.com/ranking/903.htm
❻ 2014中國大學100強的簡介
中國復校友會網最新發布制《2014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這是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連續第12年發布中國大學排行榜。報告顯示,北京大學連續7年蟬聯中國第一,問鼎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100強榜首;清華大學位居第二,上海交通大學居第三,復旦大學列第四,武漢大學排名第五,創歷史最高排名。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河南理工大學萬方科技學院和四川大學錦江學院位居2014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前五強;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山東英才學院、西安歐亞學院[微博]和三亞學院名列2014中國民辦大學排行榜前五強。最新發布2014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排行榜,清華大學校友捐贈13.23億元,創中國大學校友捐贈最高紀錄,躍居中國第一;北京大學12.93億,屈居第二,中國人民大學7.07億,列第三,武漢大學校友捐贈5.43億,躍居全國五強。
❼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
武書連評價指標體系內世界流加州理工院才培養列500名低於宜春院、咸寧院民網
排行榜武書連做皇帝新裝
皇帝新裝安徒著名童故事:穿新衣皇帝引騙導致皇帝穿著虛烏衣服廣場遊行每都怕別嘲笑愚蠢所都稱贊皇帝衣服漂亮卻孩拆穿眼即看穿騙局竟暢行阻獲家默認荒唐鬧劇引反思
排行榜武書連做皇帝新裝
教育部表示贊、支持排行榜堅決反借向高校拉贊助評價課題組認需要診斷咨詢管理科研究院澄清屬單位沒科研究所排行榜商業產品(20095月6 民報)
武書連做皇帝新裝騙給自戴高帽冒充權威機構發布所謂排行榜關鍵問題知曾幾何武書連排行榜全高校獲至高威望騙說凡稱職或者愚蠢都看見衣服武書連說梵谷校綜合能力行需要診斷排名全都靠哪高校想顯示自身綜合能力強結家擁爭先恐往前擠哪管排行榜否合情合理合
高校支付贊助費周瑜打黃蓋——願打挨啞巴吃黃連——苦說高校排名提升給校帶社知名度隨家認同豐富源提升排名高校理應加強自身建設急功近利態讓某些高校擇手段用錢換名背暗箱操作總見光排名降排行榜錢名交易曝光某些高校錢打水漂幾高校站自喊冤
皇帝新裝迎合皇帝口味排行榜滿足高校虛榮我禁要問做皇帝新裝錢高校贊助費錢哪錢都普通百姓口袋掏高校所謂排名升幾位權力濫用教育經費退步講用錢換排名升反欺騙社家真惡性循環
終皇帝新裝偽裝道破排行榜謊言戳穿公布排名榜潛規則排行榜名定義商業產品應該消除排行榜詬病已經失所謂高校綜合實力評價能力淪落高校財力比拼結高校何嘗種解
❽ 2014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前2000名
你可以去搜一個中國大學排名,很全的,都有打分。祝你成功!
❾ 2014年中國大學排名
近日,中國校友會網公布了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北京大學連續專7年排名第一,清華大學屬第二,上海交通大學第三,比去年上升2個名次,復旦大學下降一個位次,屈居第四,武漢大學排名第五,首次進入全國五強;浙江大學下降兩位,位居第六;中國人民大學升至第七,比去年上升5個位次;南京大學下降2個名次,名列第八;吉林大學位居第九;中山大學列第十。
排行榜前二十的其他大學依次是北京師范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開大學、山東大學、中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中國校友會網大學研究團隊首席專家、中南大學蔡言厚教授指出,除北大清華的第一第二名之爭外,第三至第十名競爭不再比拼規模指標,而是高端辦學指標PK,是高校師生校友的事業成就、社會貢獻和社會影響的全面對決,比拼的是學校對國家與社會的人才和科學貢獻,能否在辦學中保持相對的領先優勢和辦學特色。
❿ 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的武書連版大學排名
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武書連主持的《2014中國大學評價》課題,於2013年月結稿。中國統計出版社當年12月出版發行了武書連主編的《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這是中國統計出版社連續第13年出版發行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長歡迎、並有著廣泛社會影響力的高考志願填報參考書。
如何實現不同類型大學、不同學科之間的相互比較,曾是大學評價的最大技術難點。1997年,武書連提出「不同類型大學的科研人員平均具有相同創新能力」的觀點,初步實現了不同類型大學之間的相互比較。2002年,武書連運用學科歸一的理論和方法,成功實現了不同類型大學、不同學科之間的直接比較,使大學評價從經驗走向科學。至2014年,除武書連所在的《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外,國內外還沒有其他排行榜能夠在理論上實現不同學科之間的直接比較。
一、綜合實力排名北京大學21年後再次奪冠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名
1993年,在武書連發布的我國第一個具有綜合意義的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獲得綜合實力第1名。21年後的2014年,北京大學再次奪得綜合實力冠軍。21年在人類歷史上只是一瞬間,但對於1898設立的京師大學堂、至今只有116年歷史的北京大學來說,21年的時間不算短。在2014中國大學排行榜中,北京大學以204.98分奪得冠軍,浙江大學以200.54分退居亞軍,清華大學以197.07分屈居季軍。獲得第4名到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名復旦大學、第6名南京大學、第7名武漢大學、第8名四川大學、第9名中山大學、第10名山東大學。
本年度首次進入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前10名的山東大學,其前身是1901年創辦的山東大學堂。山東大學堂是繼京師大學堂之後,我國創辦的第二所國立大學。
浙江大學失去綜合實力第1名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數量已經少於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在評價年度,清華大學教師4893人,北京大學4470人,浙江大學4368人。
二、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名浙江大學第1名
在2014中國大學教師平均學術水平排行榜上,浙江大學以5.1824分獲第1名,北京大學以5.0443分取第2名,南京大學以5.0074分得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5名清華大學,第6名復旦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南開大學,第9名中國農業大學,第10名中山大學。
三、教師績效排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1名
在武書連的2014中國大學教師績效排行榜上,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6.0125分獲第1名,南京大學以5.7616分得第2名,浙江大學以5.6716分列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北京大學,第5名復旦大學,第6名清華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南開大學,第9名北京師范大學,第10名中國人民大學。
四、新生入學質量排名清華大學第1名
在2014中國大學新生質量排行榜中,清華大學再次以不敗的優勢,繼續獲得第1名,北京大學列第2名,復旦大學第3名。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上海交通大學,第5名浙江大學,第6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7名中國人民大學,第8名南京大學,第9名同濟大學,第10名外交學院。
五、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北京大學再奪第1名
在《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一書中,北京大學以4分奪得本科畢業生質量第1名,浙江大學以6分列第2名,清華大學以6分排第3名(得分相同按教師水平排序)。獲得第4名至第10名的大學依次是:第4名復旦大學,第5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6名南京大學,第7名上海交通大學,第8名中國人民大學,第9名南開大學,第10名北京師范大學。
六、精選出19所中國一流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首次入選
2014年中國一流大學的標准與上年相同:「在中國大學評價中,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大學:1、教師平均學術水平居全國大學前25名。2、教師績效居全國大學前25名。3、本科畢業生質量居全國大學前25名」。上述3項名次相加並升序排列,得分越低名次越高。
據此標准,2014年中國一流大學的數量仍為19所。浙大大學(6分)、北京大學(7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0分)、南京大學(11分)、清華大學(14分)、復旦大學(15分)、上海交通大學(21分)等19所學校依次入選。武漢大學(49分)、四川大學(67分)首次入選中國一流大學。
2014年度19所中國一流大學,全部是985工程大學。
七、遴選出37所研究型大學
在《挑大學選專業—2014高考志願填報指南》中,列出了2014年度中國研究型大學名單。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山東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37所學校依次在列。
2014年研究型大學標准依然是:將全國所有大學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並從大到小依次相加,至數量達到被評價大學總數的5%為止,各個被加大學是研究型大學。
37所研究型大學中,有33所985工程大學,4所211工程大學。4所211工程大學是:華東理工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
八、浙江大學獲自然科學總分第1名,北京大學獲社會科學總分第1名
在理學、工學、農學、醫學4個學科門類組合的自然科學排名中,浙江大學第1名,清華大學第2名,上海交通大學第3名。
自然科學第1名:浙大
理學第1名:北大
工學第1名:清華大學
農學第1名:中國農業大學
醫學第1名:上海交通大學
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管理學、藝術學8個學科門類組合的社會科學排名中,北京大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第2名,復旦大學第3名。
社會科學第1名:北京大學
哲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經濟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法學第1名:中國人民大學
教育學第1名:北京師范大學
文學第1名:北京大學
歷史學第1名:北京大學
管理學第1名:清華大學
藝術學第1名:中央音樂學院 2014中國大學綜合實力100強見下表。其中,山東大學首次進入前10名,西南財經大學首次進入前100名。
武書連2014中國大學100強 排名校名總得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分省 排名學校類型學校參考類型得分研究生培養本科生培養得分自然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1北京大學204.9890.1760.2329.94114.8175.3439.47京1綜合綜合類研究1型2浙江大學200.5484.1859.0125.17116.3699.9816.38浙1綜合理科類研究1型3清華大學197.0786.5856.8129.77110.4991.9018.59京2理工文理類研究1型4上海交通大學149.1964.6243.4521.1784.5775.758.83滬1綜合理科類研究1型5復旦大學131.8456.6838.6917.9975..1022.06滬2綜合文理類研究1型6南京大學118.8053.2534.0619.1965.5542.7722.77蘇1綜合綜合類研究1型7武漢大學112.1252.9731.5521.4159.1637.1721.98鄂1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8四川大學107.6350.3831.1119.2757.2546.0311.22川1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9中山大學100.9845.8228.8217.0155.1641.0614.10粵1綜合綜合類研究1型10山東大學100.6447.5227.8319.6853.1341.1611.97魯1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11華中科技大學97.2746.4427.9918.4550.8341.479.37鄂2理工綜合類研究2型12哈爾濱工業大學95.1943.4228.2615.1651.7749.122.65黑1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13吉林大學90.0144.0225.9918.0445.9935.5810.41吉1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14南開大學83.6938.7923.5415.2444.9126.8318.08津1綜合綜合類研究1型15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6.3233.9123.7510.1642.4139.642.77皖1理工理科類研究1型16西安交通大學73.1636.5020.4816.0336.6528.068.60陝1綜合文理類研究2型17中南大學71.0535.7720.3315.4435.2830.434.85湘1綜合理科類研究2型18東南大學69.9835.4919.0216.4734.4929.135.37蘇2綜合工學類研究2型19中國人民大學68.1434.4118.5015.9133.732.6431.09京3綜合文科類研究1型20大連理工大學67.9132.0019.5412.4635.9032.113.79遼1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21天津大學66.7132.8418.1814.6633.8729.224.65津2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22廈門大學63.1231.8617.3614.5031.2618.6112.65閩1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23北京師范大學60.5230.9016.4414.4629.6213.6216.00京4師范綜合類研究1型24華南理工大學60.5229.6416.6612.9830.8826.224.66粵2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25同濟大學60.3831.6616.7214.9428.7325.213.52滬3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26北京航空航天大學58.3128.2416.7411.5030.0726.523.55京5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27蘭州大學53.3425.1115.289.8328.2324.253.99甘1綜合理學類研究2型28重慶大學48.0425.7213.3412.3822.3216.316.02渝1綜合文理類研究2型29中國農業大學47.6021.9213.128.8125.6822.862.83京6農業理科類研究1型30西北工業大學47.3824.9312.7012.2322.4521.321.13陝2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31北京理工大學46.9923.3212.6610.6523.6721.662.01京7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32華東師范大學46.7723.1613.279.9023.6112.9710.63滬4師範文理類研究2型33湖南大學46.2324.0813.1810.9022.1516.475.68湘2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34華東理工大學43.5221.2311.859.3922.2820.931.35滬5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35蘇州大學41.4220.6611.768.9120.7516.524.23蘇3綜合綜合類研究2型3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40.9220.2711.288.9920.6517.383.28蘇4理工工學類研究2型37鄭州大學37.8924.168.9515..739.684.04豫1綜合綜合類研教2型38華中師范大學37.5519.3210.798.5318.237.9410.29鄂3師範文理類研教1型39南京農業大學36.9818.2010.178.0418.7814.224.56蘇5農業文理類研究2型40電子科技大學36.8619.8410.399.4517.0214.952.07川2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41東北大學36.0720.098.8711.2215.9813.172.81遼2理工文理類研教1型42西南大學36.0220.739.3311.4015.299.505.78渝2綜合綜合類研教1型43武漢理工大學35.5221.329.3911.9314.2012.082.12鄂4理工工學類研教2型44上海大學35.4017.6610.027.6417.7413.044.69滬6綜合文理類研教1型45南京理工大學34.3317.768.858.9116.5815.281.29蘇6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46東北師范大學33.0416.849.787.0616.2010.255.95吉2師範文理類研教1型47江南大學32.2316.648.018.6415.5813.961.63蘇7綜合工學類研教1型48西安電子科技大學32.1917.788.948.8414.4113.760.66陝3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49華中農業大學32.1018.247.6210.6213.8611.772.09鄂5農業理科類研教1型50西南交通大學28.7719.546.7512.809.227.132.09川3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51暨南大學28.6915.038.076.9613.665.847.81粵3綜合綜合類研教1型52北京科技大學28.3314.948.196.7513.3911.821.57京8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53北京化工大學28.3114.987.207.7813.3312.870.46京9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54東華大學28.3115.047.467.5813.2612.370.89滬7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55南京師范大學28.1415.607.837.7712.545.387.16蘇8師範文理類研教1型56北京交通大學27.1817.696.1611.529.497.452.05京10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57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7.1314.547.147.4012.5910.851.74陝4農業理科類研教1型58華南師范大學26.9014.957.077.8811.956.845.11粵4師範文理類研教1型59中國海洋大學26.3513.997.266.7312.3611.201.16魯2綜合理科類研教1型60首都醫科大學25.6213.136.576.5612.4812.030.45京11醫葯醫學類研教1型61西北大學24.7414.236.287.9510.515.974.54陝5綜合綜合類研教1型62陝西師范大學24.3413.126.926.2111.226.284.94陝6師范綜合類研教1型63江蘇大學24.2713.366.456.9110.929.111.81蘇9綜合文理類研教1型64哈爾濱工程大學24.0513.156.636.5210.909.841.06黑2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65浙江工業大學23.0412.655.816.8410.399.061.33浙2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66河海大學23.0114.006.287.739.007.041.96蘇10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67南昌大學22.9614.475.578.908.506.551.95贛1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68揚州大學22.6712.775.507.279.917.612.30蘇11綜合文理類研教1型69北京工業大學22.3112.665.816.859.658.411.24京12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70河南大學22.2913.595.368.248.704.394.31豫2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71湖南師范大學22.2512.926.046.879.344.734.60湘3綜合文理類研教1型72南京工業大學21.4111.205.505.7010.229.340.88蘇12理工工學類研教1型73福州大學20.9011.815.356.469.097.711.38閩2理工理科類研教1型74華南農業大學20.0512.734.098.637.325.751.58粵5農林文理類研教2型75北京郵電大學20.0112.305.636.677.716.730.98京13理工工學類研教2型76合肥工業大學19.8313.084.978.116.755.451.30皖2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77雲南大學19.4111.805.106.707.624.543.07雲1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78山西大學19.1211.074.796.288.063.974.09晉1綜合綜合類研教2型79燕山大學17.919.935.004.937.986.341.64冀1理工文理類研教1型80湘潭大學17.9110.694.616.077.224.602.62湘4綜合綜合類研教1型81華北電力大學17.8911.394.347.056.505.341.16京14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82中國礦業大學17.8811.484.397.096.404.991.41蘇13理工文理類研教2型8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17.7711.404.177.236.375.380.99鄂6理工理科類研教2型84上海財經大學17.5810.684.416.276.900.186.72滬8財經經管類研教1型85浙江師范大學17.499.384.155.238.123.694.42浙3師範文理類研教1型86南京醫科大學17.459.124.554.578.328.050.27蘇14醫葯醫學類研教1型87中國葯科大學17.389.704.045.667.687.440.24蘇15醫葯理科類研教1型8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17.2611.244.306.946.020.105.92鄂7財經文科類研教2型89黑龍江大學16.6810.533.586.966.152.034.12黑3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90上海師范大學16.618.894.424.477.723.564.15滬9師範文理類研教2型91寧波大學16.599.063.875.197.534.812.72浙4綜合文理類研教1型92河北大學16.589.264.644.637.323.993.33冀2綜合綜合類研教2型93中國石油大學(華東)16.2410.393.826.575.855.390.47魯3理工工學類研教2型94廣西大學16.2410.604.046.575.644.161.48桂1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95首都師范大學16.129.984.085.906.152.613.54京15師範文理類研教2型96青島大學16.0010.763.337.435.234.041.19魯4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97福建師范大學15.699.484.015.476.212.373.84閩3師範文理類研教2型98西南財經大學15.5310.903.797.114.630.124.51川4財經經管類研教2型99中國醫科大學15.338.494.254.246.836.730.11遼3醫葯醫學類研教1型100安徽大學14.859.303.875.435.552.902.65皖3綜合文理類研教2型 研究型大學是中國科研實力最強的大學,2014年度共有37所研究型大學。37所研究型大學占被評價的734所高校總數的5.04%,博士生導師數量佔49.80%,師資數量佔13.60%,培養的博士生佔全國高校總數的59.28%,碩士生佔30.00%,本科生佔7.99%。
2014中國研究型大學遴選標準是:將全國所有大學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前5%是研究型大學。
2014年度37所研究型大學名單(按科研得分排名) 排名 單位 得分 參考類型 本科畢業生質量排名 教師水平排名 教師績效績效 省份 1 浙江大學 116.36 研究1型 2 1 3 浙江 2 北京大學 114.81 研究1型 1 2 4 北京 3 清華大學 110.49 研究1型 3 5 6 北京 4 上海交通大學 84.57 研究1型 7 7 7 上海 5 復旦大學 75.16 研究1型 4 6 5 上海 6 南京大學 65.55 研究1型 6 3 2 江蘇 7 武漢大學 59.16 研究2型 14 18 17 湖北 8 四川大學 57.25 研究2型 25 19 23 四川 9 中山大學 55.16 研究1型 11 10 13 廣東 10 山東大學 53.13 研究2型 21 20 30 山東 11 哈爾濱工業大學 51.77 研究2型 12 14 16 黑龍江 12 華中科技大學 50.83 研究2型 20 30 22 湖北 13 吉林大學 45.99 研究2型 42 47 51 吉林 14 南開大學 44.91 研究1型 9 8 8 天津 1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2.41 研究1型 5 4 1 安徽 16 西安交通大學 36.65 研究2型 22 33 27 陝西 17 大連理工大學 35.90 研究2型 16 13 12 遼寧 18 中南大學 35.28 研究2型 36 41 39 湖南 19 東南大學 34.49 研究2型 18 25 20 江蘇 20 天津大學 33.87 研究2型 13 15 14 天津 21 中國人民大學 33.73 研究1型 8 11 10 北京 22 廈門大學 31.26 研究2型 17 32 32 福建 23 華南理工大學 30.88 研究2型 28 27 28 廣東 2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30.07 研究2型 15 23 15 北京 25 北京師范大學 29.62 研究1型 10 12 9 北京 26 同濟大學 28.73 研究2型 23 49 48 上海 27 蘭州大學 28.23 研究2型 39 22 33 甘肅 28 中國農業大學 25.68 研究1型 24 9 11 北京 29 北京理工大學 23.67 研究2型 29 37 40 北京 30 華東師范大學 23.61 研究2型 26 29 26 上海 31 西北工業大學 22.45 研究2型 34 40 36 陝西 32 重慶大學 22.32 研究2型 40 61 58 重慶 33 華東理工大學 22.28 研究2型 27 16 19 上海 34 湖南大學 22.15 研究2型 32 35 34 湖南 35 蘇州大學 20.75 研究2型 49 46 62 江蘇 3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65 研究2型 30 28 35 江蘇 37 南京農業大學 18.78 研究2型 70 21 21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