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教授四川大學
Ⅰ 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的科技人才
姓名 職稱專業所在部門張建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文水資源、防汛抗旱院孫金華研究員水文水專資源院左屬其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院劉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文水資源院蔡躍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大壩安全評價院陳生水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岩土工程院李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工水力學院戴濟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岩土工程院........................
Ⅱ 怎樣學習易經周易包含哪些學科
1、想學習易經,首先要知道易經是什麼。 簡單說易經就是描述自然界、社會總體事物,發展運行轉變的規律。核心思想是:元(事物起始階段,類似於春天,稱為木)亨(事物成長階段,類似於夏天,稱為火)利(事物結束階段,類似於秋天,稱為金)貞(事物的潛藏階段,類似於冬天,稱為水) 2、掌握易經知識,要知道周易的分類。 易經大體上分為兩類,一是易經原本;二是由易經衍生出來的各種預測術。 第一點:易經原本主要描述的是事物的:發生、發展、結束、消亡的過程。體現為事物發展變化的過程與轉化過程,以太陽的運行對地球的影響,以及地球在太陽的作用下產生的作用,為總的指導思想,運用天干、地支的工具來推導人事與自然界的變化。講求漸變與物極必反的思想,這一點與《黃帝內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統一的。 第二點:易經衍生的各門預測術,常用的包括:四柱預測(八字預測)、六爻預測(納甲筮法)、梅花易數預測(心易)、奇門遁甲預測、紫微斗數預測、六壬預測、姓名學,其他的還有諸如面相、手相等,有別於以上預測術的,還有風水(堪輿)術。 下面簡單敘述一下以上各個預測術: 一、八字預測術 八字預測是運用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的天干與地支的組合,然後把這組干支配上「十神」,十神就是用來代表人的社會關系和自然環境的五個方面,然後根據十神之間的一系列生克等,作用關系推出一個人的過去與未來的命運走勢。 八字預測術因為體系繁雜,作用關系深奧,加之現代的易學工作者不求甚解,曲解古籍,極少有嚴密的八字預測體系形成,從而是八字術能夠預測准確的鳳毛麟角。 八字預測術的長處是能夠預測人的一生總體運勢的起伏;缺點是對於生活中細微末節不能體現出來,並且因為有相同八字的存在,所以不能定人的社會貴賤層次。 二、六爻預測術 六爻預測術的雛形是八卦,八卦是描述自然界天地、人事的對應與變化的,以八卦之間的組合,分別把六十四卦配以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在轉化成六親(六親就是代表我們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符號),依據六親之間的生克作用,推導人事變化。 六爻預測術貌似簡單,實則易理深厚,經過歷代大師的反復完善,體系很嚴密,但由於流傳下來的大都是古籍,現代人很難理解古人的名詞與字義,所以現在粗淺知道六爻的人多,而真正能夠正確運用的極少。六爻預測術的長處是,能夠預測出生活中的細微小事與大事,精準到哪一天發生。不足是很難把一個人的命運連續預測出來。 三、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預測術,是宋朝的邵康節先生所創立,利用八卦的組合生克比和作用,定事物的吉凶臧否。 梅花易數起卦方法特別,包括數字起卦法、時間起卦法、物象起卦法、外應起卦法,劉恆教授把測字預測術也歸納為梅花易數預測術。 梅易的特點是起卦靈活,斷事准確快捷。缺點是預測的事情超過十二年,就不能預測每一年的事情變化。 4、奇門遁甲預測術 奇門遁甲傳說是漢代張良在下邳橋一老人所受,其中就有奇門遁甲一書。奇門預測是按照冬至、夏至分為陰陽,各主管9局奇門盤,奇門盤分為八宮,每一宮內有天盤(九星)、地盤(八宮)人盤(八門)、奇儀(天干),依據天地人定事物的吉凶,通過奇儀的組合定所測為何事物。 奇門遁甲由於古籍流傳版本較少,傳統上是用來行兵擇時與方位的,現在被改編為預測術,在理論體繫上,缺少足夠的作用關系,從而體系不嚴密,預測准確率較低。更有以「法術奇門」為幌子行騙者。 奇門預測術的長處是把一件事情,分為八個面去分析,斷事比較具體,並且時空結合。不足是預測長久流年理論欠缺。 5、姓名學 姓名學自古有之,但是沒有形成獨立的預測體系。近代有人創立姓名學,然後傳到倭國,然後到大陸。姓名學是用個人的名字筆畫組合,分成天格、人格、地格,配以81個數的吉凶規定,來分析預測一個人名字吉凶,由名字的吉凶體系人的命運。 姓名學簡單易懂,准確率較高。長處是根據名字預測人的一生命運吉凶還可以,不足是不能精確到每一年的事情。 6、風水學 風水學是對自然環境的鑒定與選擇的學術,主張順應自然,人順應自然的居住環境,就會得到吉祥,別離自然的運行環境,就會得到凶禍。 風水學主要包括陽宅風水(居家風水、公司風水)和陰宅風水(即祖墳的風水組合),陽宅風水又分為室外風水與室內風水,他們在風水規定上都是一致的。
Ⅲ 洪厚甜談國展投稿怎樣獲勝
洪厚甜談國展投稿怎樣獲勝
我昨天從烏魯木齊飛回來,剛剛在新疆書協的培訓班,也就是備戰國展的一個班講課,最近我去了安徽,也去了中國書協的培訓中心在上海的分部,還在四川組織了幾個培訓班,剛才劉恆老師從宏觀上說的,我想我怎麼這次深圳能夠請幾位老師,共同來給大家開一個點評班,也是有多種考慮的。
在備稿方面,每個省都願意通過努力,讓自己省的作者,能夠在這次國展中入展。每個作者也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十屆國展中良好的是表現,首先是入選,然後爭取能夠獲獎,我經常在班上和大家交流的一個想法是,所有的展覽,它都是水漲船高,那麼你不僅把握自己,同時還要了解對手,也就是說你要了解這個展覽是誰和競爭,他有多大的實力,你心裡應該有個數,你自己在一個什麼樣的狀態下學習,備稿的,你的優勢在哪裡,都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比如九屆國展,手稿是56000件左右,展出的作品只有1000件,它這個概率是多少,據說今年分兩個展區,每個展區都可以投,所以投稿量肯定要增加,如果按照現在這個速度,總數量達到100000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但是入選量是多少,1400件,也就是說,在上一屆的基礎上減少兩百件,投展量在增加,入展量在減少,競爭也是越來越大的。
我在四川也說過,四川以前在三屆,四屆和五屆展的時候,當時全國展入展只有500件作品,四川的入選量在25件左右,最近幾年是怎麼樣的呢?四川在一個入展1000件作品的展覽中,入選的件數在12件到16件左右,從來沒有達到20件,這些作者還是很努力,我就和他們說,你們要認認真真地反省一下,就是我們在十屆國展中,和我們競爭的人是誰,他的實力有多大。第一,已經參加過國展,或者在上一屆獲獎的這一圈人,座位就只有這么多,你前面上去一個,後面就要擠出去一個,這一圈人肯定是你對手,你一定要超過他們,你才有可能入展獲獎,第二,這一千件是怎麼產生的,八屆國展和九屆國展我都是評委,這一千件是怎麼產生的呢?它是在56000件,最後產生的4000件裡面,投票產生的,也就是說,這一千件旁邊還有三千件和他們的水平是相當的,也就是說這四千件作品的水平都在同一個水平線上。而且在座的各位,都是在一種比較業余的狀況之下備稿的。也就是說,你是在一個不是很專業的狀態下備稿的,那麼你的競爭對手呢?
現在全國的書法的專科生,本科生,博士生,每年畢業一千人,在全國來說,應該不算是多的,這一千人當中就有五百人是在裡面耍的,我們可以不理他,每年出來的,剩下五百人是經過專業的,刻苦訓練的,一年算是五百人,四年下來,就有兩千人了。也就是說現在是六千人,給你去競爭八百個座位,那麼我們要避免被淘汰,你一定要做到專業。你隨便寫什麼就是什麼的,拿去投稿肯定會落選的。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業余的狀態下學習,要以一種專業的意識,一種專業的基礎去學習,這樣才能提升你的核心競爭力。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非常殘酷,在評選的過程中,也是非常艱難的,評委在看作品的和時候都是來不及看你名字的,有人就懷疑說是誰誰誰把我搞掉的,其實這是很不現實的,現在評審是分組的,而且評楷書就是憑楷書的,評行草就是評行草的,評委在評選的過程中也不能交頭接耳,評委也是不能翻作品的背後,去看作者的名單的,我們面對的就是一件作品,所以,你要清楚,你沒有上,肯定是別人進步比你快,大家都在往前走,所以你想做好的話,如果不認真坐下來,認認真真地准備,你就是靠運氣,把你的作品拿去,你肯定會被淘汰,我們在備展的過程中,我認為,有實力的,備戰這一屆,沒有實力的,你也可以備戰下一屆。
我們今天坐在這里,不僅要准備現在,還要准備五年以後,我們要做什麼呢?上次在重慶,一次關於楷書的研討會上,我當時談到了三個問題,在我們的學習中,在我們今後的准備當中,我覺得都是有必要再提的,哪三個問題呢?
第一,面對經典的態度,第二,解讀經典的途徑,第三,創作經典的途徑。
我們在創作的時候,你不要想太多,你就靠近經典,你不要游離於經典之外。我們在面對經典的時候,一定要有崇敬之心,而不是藐視傳統,或者以為學習傳統就會被籠罩,走出來才有存在的可能。不是的,中國的書法側傳承,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核心技法體系的傳承,它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狀態之下,運用這一套技術來反映自己內心審美的一種存在,就是這個技術體系。這個技術體系在哪裡,就是存在於經典之中,所有經典記錄了中國書法的全部技術內容,我們面對經典的時候,我們和古人相比,我們有什麼優勢呢?我們對王羲之崇拜得五體投地的時候,我們想,我我們和晉代的書法家相比,我們有什麼優勢呢?面對傳統這個問題上,我們在歷史上所處的位置越往後,優勢就越大,這個怎麼理解呢?王羲之的存在是晉代,在晉代以後的全部歷史,他是不知道的,唐代的書法家,唐代以後的這段歷史,和他沒有關系的,宋代的書法家,宋代以後的歷史,和他們沒有一點關系的,也就是說,現在我們擁有的經典資源是最多的,最豐富的。甲骨文出土之前,你和那些書法家說甲骨文,他們是不知道的,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書法家,擁有的書法資源是歷史上最多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怎麼把這些資源,轉換成為我們的能力,通過對這些資源的解讀,來培養我們自己的能力。
第二個就是解讀經典的方法,就是這個經典,我們能不能區進入它?昨天有兩個朋友把他們的作品拿給我看,我個人認為,他們還沒有在經典當中找到一條通道,第二就是面對古人的作品的和時候還是很猶豫的。第一,在進入古人經典的時候,還是有雜念,方法還不正確,你比如說,我們寫漢碑,如果沒有在篆書上,有筆法的積累,你進入漢碑之後,你就可能流於一種描畫,你沒有進入這個體系,你寫出來的東西,肯定是畫出來的,描出來的,而不是寫出來的,書寫是什麼狀態呢?就是毛筆在紙上的運動過程產生的,我們用大篆的技巧來寫,它出來就是大篆,用小篆的技巧寫出來的就是小篆,反過來說,在漢碑中運用這個技術來寫,那它就是漢碑。如果你在寫的過程中,連這個技術條件都不具備的話,你就寫不出來漢碑。所以,要進入這個體系,要經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技術積累。
我經常和朋友說,自學等於自殺,中國的學術,人類的文明有今天,是因為人類的智慧是可以疊加的,我們現在能夠坐飛機,都是因為人的智慧是疊加在一塊的。人類是靠智慧生存的,動物是靠自然進化的,本能生存。書法傳承了幾千年,都是因為人類文化的選擇,人類進入書法,他就是從書法史中,有價值的智慧成果,你對這一塊歷史視而不見,你有再大的本事,你也是徒勞的,比如劉翔,和火車賽跑,還不如坐在火車上的一個傻子。所以說,進入這個技術體系,才是我們的前提,我們學習的前提,發展的前提,進步的前提,所以大家對歷史一定要去追問。
我昨天和一些朋友說了,你在進入書法歷史的時候,一定要不斷地解決三個問題,第一,你向誰學,第二,你學什麼,第三,你怎麼學,如果這三個問題你都沒有追問過,那麼你的學習,就是徒勞的,就是業余的,可以說,就是自娛自樂的。
前幾天和四川大學幾個教授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說,現在我們的藝術教育是相當業余的,我們以為這里有幾個書法老師在這里帶了幾個學生,我們就很專業了,讓師傅帶徒弟還不行,你用的是什麼教材,用的是什麼理念,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他的條件是什麼,你是以一個什麼樣的程序展開的,他都是有學科化的意識的,我們拿出一個字帖寫了多少年,我問你,清晰的字帖,在你的哪個階段會產生作用,模糊的字帖在哪個階段也會產生作用呢?我們現在都知道買字帖一定要買清晰的,越清晰越好,但是清晰的字帖只能培養你前期的初學階段,而模糊的字帖才能夠成就大事,對於越清晰的事物,你對著它,你的創造力就越差……比如美院的教育,他都是一個程序化的教育,然後再逐步深化出去。……所以我們面對經典的時候,要有一個認真的態度,還要把自己變得更加專業。……核心競爭力,就是要求我們要做得更加專業,作品中的精神境界做得更高,讓我們的作品更能夠靠近經典,推陳出新。今天我講的就這些,謝謝大家。
Ⅳ 劉恆的介紹
劉恆,蘭州大學教授,1988年蘭州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本科畢業。
Ⅳ 南京水利科技研究院陳天榮是什麼職務
很高興告訴你!來
姓名 職稱專業所在源部門張建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文水資源、防汛抗旱院孫金華研究員水文水資源院左其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院劉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文水資源院蔡躍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無機非金屬材料和大壩安全評院陳生水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岩土工程院李雲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水工水力學院戴濟群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岩土工程院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
Ⅵ 劉恆的職業經歷
2004至今 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副教授
2003-2004 美國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生物化學系 博士後
2001.9-2002.11 中科回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答所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何玉科實驗室 合作研究
1999.5-1999.12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植物分子遺傳國家重點實驗室 黃海實驗室 合作研究
1993-1995 甘肅省勞動衛生與職業病防治研究所 醫師
Ⅶ 京派作家有哪些
1、周作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周櫆壽,又名周奎綬,後改名周作人,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葯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是魯迅(周樹人)之弟,周建人之兄。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的傑出代表。
Ⅷ 劉恆小說的特色
劉恆的特色那些事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前回言:本書純答屬山寨作品僅供娛樂材料均引用至(《史記新解》諸玉蘭教授編、網路知道漢文帝,以及搜狐博客八百里雲和月2007年2月28日日誌《史記》孝文本紀(劉恆傳))第一章我們從一份檔案開始姓名:劉恆謚號:孝文皇帝廟號:太宗性別:男陵寢:霸陵民族:漢初婚:13歲屬相:豬配偶:皇後竇氏名漪、其他妃嬪。子女:4子2女學歷:曾今當代王時,有專門的先生教。當皇帝後,為了西漢繁榮,辛苦自學。職業:皇帝繼位人:劉啟(漢景帝)最得意:開創盛世最失意:劉興居叛亂最不幸:3子不明不白的夭折最痛心:同父異母弟劉長自殺最擅長:節儉家庭出身:諸侯生卒:公元前202年-公元前157年最喜歡的顏色:黑色(這個好像沒得選)社會關系:父親:漢高祖劉邦母親:薄姬座右銘:天道是禍從怨起、福由德興。百官的過錯,應當由我一人承擔。經歷公元前202年,劉恆出生。公元前195年,劉恆被封為代王。公元前180年,劉恆被擁立為帝,是為漢……應該是全本了
Ⅸ 曹寶麟、華人德、張辛、白謙慎、劉恆在北大讀書期間的書法恩師是誰
李志敏(1925—1994),北京大學法律系教授,著名民法學家,北京大學燕園書內畫容協會(北京大學書畫協會前身)首任會長。早年求學於武昌藝專學習書法、繪畫,後專攻書法,是我國當代草書大家、改革開放時期著名書法理論家、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書協藝委會副主任、北京書法家協會第一副主席。他精研文史,擅長真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 ,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
1979年,李志敏和張學書校長、趙寶煦、張振國等老師發起成立燕園書畫會。陳玉龍、楊辛、葛路、羅榮渠諸教授以及在全國首屆大學生書法競賽獲獎者曹寶麟、華人德、白謙慎和張辛四位學生熱誠襄贊其事。在李志敏會長帶領下,燕園書畫會同仁踵武前賢,整合北大書法人才,切磋書藝,舉辦書法展覽和講座,開展校內外、國內外書法藝術交流,指導學生書法實踐。北大書壇呈現一片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