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農業大學唐教授
Ⅰ 山西農業大學在哪裡啊
太谷校區: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銘賢南路1號
太原龍城校區:太原市龍城大街81號
山西農業大學(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我國著名高等農業學府,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優秀高校,山西省政府與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入選高校。現任黨委書記廖允成、校長(院長)趙春明。
承續百年薪火,發展再創新篇。山西農業大學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後發展為私立銘賢農工專科學校、私立銘賢學院;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成為改革開放初全國99所重點大學之一。
在百十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學校涌現出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其中,有晉中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張維琛等革命英雄;有譚紹文、鄭社奎等各級領導幹部;有鄭哲敏、庄文穎、高福等七位院士,王綬、張龍志、徐錦堂等著名教授專家;
更有數以萬計紮根基層、服務「三農」的基層幹部和農業技術人員。山西省農業科學院是山西農業科研的主要力量和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的重要力量。
建院以來,以牛天堂、陳瑛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科學家,先後育成全國第一個高產矮稈高粱雜交種晉雜5號、全國第一個抗蟲棉品種晉棉26號、世界第一個蓖麻三系雜交種晉蓖麻2號,以及優質高產品種晉谷21號、晉麥47號、早青一代西葫蘆、玉露香梨等新品種,為山西乃至全國農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山西農業大學唐教授擴展閱讀:
山西農業大學師資力量:
截至2020年7月,學校有教師、科研人員及職工4381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37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033人、博士生導師110人、碩士生導師753人。
有全國優秀教師3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1人,全國林業和草原教學名師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3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10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4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17人,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傑出人才2人,「青年三晉學者」7人,省青年拔尖人才7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63人,省科技功臣7人、省級教學名師29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
2020年8月,山西農業大學聘任8位學術院長,分別是南志標、李天來、張福鎖、趙春江、張佳寶、朱蓓薇等7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南開大學教授王碩,並引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朱興全全職到校工作。
Ⅱ 山西農業大學中德學院怎麼樣
山西農業大學中德學院是個很不錯的中的合辦的二本學院。是山西農大與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合辦的,採用2+2和1+4兩種模式,更加註重學生的技能培訓,很符合德國的技能人才的要求。所以這個學院很適合願意在德國發展的學生。
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坐落在德國薩克森-安哈爾特(Sachsen-Anhalt)州,距離柏林45分鍾車程,培養大量研究和發展活動人才的高等院校,尤其重視培養針對社會需求的大量應用型人才。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由Bernburg、Dessau、Khten三大校園組成,學校提供工科類、經濟類、規劃設計幾種課程。所有三個校區均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條件。現有6000多名學生,180多名教授和一大批商業、及各行業聯合會的師資人員。
「2+2」模式 在山西農業大學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業學習和德語密集培訓,考核成績合格,赴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進行大學進行一個階段(三個月)的德語密集培訓,之後進入大學二年級的專業課程學習,學習期滿,成績合格者,可獲得所在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同時獲得山西農業大學的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
「1+4模式」 在山西農業大學進行一到兩個學期的專業學習和德語培訓,考核合格,分批安排在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進行一年專業預備學習及德語密集培訓,考試合格,正式進入德國安哈爾特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進行專業學習,學習成績合格,獲得所在大學的學士學位證書,同時可獲得山西農業大學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
Ⅲ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的院長是誰
姚來昌,上學期是學院負責人,是浙江董事長直接派來學校的,這學期為了改善校風,晉升為院長,實行了一系列舉措。。。。。。
Ⅳ 山西農業大學是全國重點大學嗎
是的
山西農業大學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共建,是山西省唯一的農業高校,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權、第七批獲得博士學位授權的高校之一,改革開放初99所全國重點大學之一。
學校始建於1907年孔祥熙創辦的私立銘賢學堂,1951年改私立為公辦,成立山西農學院;1979年更名為山西農業大學。
(4)山西農業大學唐教授擴展閱讀:
學校有農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林學院、園藝學院、資源環境學院、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文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城鄉建設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研究部)等16個教學單位。
教職員工1700餘人,專任教師1086人,其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4人,「青年三晉學者」6人,
本科專業63個。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8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9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4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4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
Ⅳ 郭晉平的介紹
郭晉平,男,1963,山西原平人,山西農業大學教授,博士後,博士生導師,山西農業大學城內鄉建設學院院長1,國容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理事、山西省林學會理事。「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資助對象,山西省優秀教師,山西省教學名師,山西省青年科研專家,「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山西省「跨世紀傑出青年人才」。兼任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理事,山西省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業教育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分會理事。
Ⅵ 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名單
關於印發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的通知
晉農科發〔2010〕19號
山西省農業科學院、山西農業大學,各市農委、畜牧局(中心),各有關市級農業科研教育單位,廳屬有關單位:
根據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實施方案的通知》(晉政辦發[2010]2號)精神,我省將開展玉米、小麥、穀子、馬鈴薯、雜糧、蔬菜、水果、乾果、棉花、食用菌、中葯材、油料、豬、牛、羊、雞、特種養殖等17類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工作,分4年逐步完成。每個產業設置一名首席專家、若干名副首席專家,下設3~15名崗位專家,3~5個綜合試驗站。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採取「整體規劃,統一確定專家,分步啟動實施」的辦法開展工作。
經過自願報名,單位推薦,評審組評選,領導組審核批准, 17個產業的17名首席專家和25名副首席專家已確定。現將山西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公布如下:
玉米:
首席專家: 侯流沙 山西省農業種子總站副站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郭國亮 山西省農科院研究員
郝建平 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
小麥:
首席專家: 孫美榮 山西省農科院穀子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董方紅 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站主任農藝師、研究員
張藕珠 山西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副站長、研究員
穀子:
首席專家: 郭平毅 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副首席專家:褚潤根 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副研究員
王節之 山西省農科院穀子所研究員
馬鈴薯:
首席專家: 王春珍 山西省農科院高寒所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姬青雲 山西省種子總站研究員
雜糧:
首席專家: 楊武德 山西農業大學農學院副院長、教授
副首席專家:魏亦文 山西省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研究員
李團銀 山西省農科院高粱所研究員
蔬菜:
首席專家: 邢國明 山西農業大學園藝學院院長、教授
副首席專家:秦 潮 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
馬蓉麗 山西省農科院蔬菜所研究員
水果:
首席專家: 牛自勉 山西省農科院現代農業中心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賈中雄 臨汾市果樹站站長、高級農藝師
杜俊傑 山西農業大學教授
乾果:
首席專家: 李登科 山西省農科院果樹所副所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薛新平 山西省農科院園藝所研究員
棉花:
首席專家: 南建福 山西省農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李躍先 山西省農業廳種植業處研究員
食用菌:
首席專家: 常明昌 山西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
副首席專家:潘保華 山西省農科院綜考所研究員
中葯材:
首席專家: 王金勝 山西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
副首席專家:馮前進 山西中醫學院副院長、教授
油料:
首席專家: 聶安全 山西省農科院副院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王景華 山西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
生豬:
首席專家: 賀東昌 山西省農科院畜牧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張樹方 山西畜禽繁育工作站站長、研究員
牛:
首席專家: 董常生 山西農業大學校長、教授
副首席專家:楊子森 山西省生態畜牧產業管理站研究員
楊效民 山西省農科院畜牧所研究員
劉 強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學院教授
羊:
首席專家: 董寬虎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教授
副首席專家:王仲兵 山西省動物疫病防控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雞:
首席專家: 曹寧賢 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副站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王俊東 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教授
特種養殖:
首席專家: 武懷慶 山西省果業工作總站副站長、研究員
副首席專家:姜玉鎖 山西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陳廷珠 山西省畜禽繁育工作站研究員
Ⅶ 山西農業大學副校長王俊東的簡歷
王俊東:男,1953年生,教授,南京農業大學博士畢業。現為山西農業大學動物專科技學院教授,副校長屬,博士研究生導師,山西省生態畜牧與環境獸醫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影像分會副理事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內科分會常務理事,華北獸醫內科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特種養殖學會副理事長,山西畜牧獸醫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山西留學生協會理事等職務。主要從事工業氟污染對動物健康及生態影響和動物體脂代謝調控的教學和科研工作。高教教齡27年。
Ⅷ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名家大師講堂和名師課堂怎麼樣
名家大師講堂和名師課堂以開發學生智慧、開啟學生創新思維為目標,是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傾力打造的優質教育品牌,通過邀請國內外名家、名師進學院演講,開拓學生視野。與全學院師生近距離交流互動,共話古今,學術論道。
自2011年開設名家大師講堂和名師課堂以來,學院建立了多領域頂尖級專家教授「群星璀璨」資源庫,聘請中國雙院院士和國內外一流學者來學院,以多種形式在相關學院授課,全面提升專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名家、名師走進校園,百家爭鳴。目前已舉辦865場精彩講座,涵蓋科學、經濟學、歷史學、文學、藝術學、哲學、政治學等各領域的200餘位名家、名師與學院學子相會在此,以最專業的水平、最翔實的資料、最創新的思維向學生陳述經典華章,學生既可以聆聽現場講座,進行現場交流,更可以得到課後「名師討論會」的答疑解惑。
名家大師講堂和名師課堂納入學院人才培養方案,其中名家大師講堂是邀請各領域的專家和知名學者,面向全學院學生每月至少3次開設的開放性大講座,學生人數不限,每次講座3小時,累計8講計1學分;名師課堂每學期邀請名家大師講堂中受學生歡迎的嘉賓或高校著名教授開設系列講座,作為名師選修課納入學院公選課,每學期開設6—12門名師課堂系列講座,每次講座3小時,每門課程計1學分。
截止2019年,名家大師講堂共舉辦110講,名師課堂開設99門次課程,選課學生總數超過5.6萬人次。學院以收納名家大師講座精髓為內容的《思想的盛宴》合集,已整理完成六冊(正式出版三冊)。
學院每年為名家大師講堂和名師課堂投入專項資金160萬,用於保障講座的順利進行。建成能容納1700人的博學樓同步會場和能容納400人的圖書館報告廳,同時提供獨立的名人書屋。
Ⅸ 山西農業大學今年的講師工資是多少,待遇怎麼樣
差不多就是這么多,過節還會有些補助什麼的,農大工資還是不會拖欠的,畢竟是國家撥錢了。
Ⅹ 山西農業大學是山西唯一的一所全國重點大學,真的假的介紹一下。
太假了,太原理工和山西大學笑而不語!
請看介紹:
太原理工大學
是山西省唯一一所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
62個本科專業
78個碩士點
25個博士點
5個博士後流動站
20個工程領域有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
擁有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4個山西省重點實驗室,7個山西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重點學科,9個山西省重點學科。
在校本科生20000餘名,博士、碩士生近5000名
校男子籃球隊連續八次獲得CUBA西北賽區冠軍,被譽為「西北王」。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省唯一的省屬重點師范大學,譽為山西教師搖籃
20000人
20個學院
27個研究所(中心)
有涉及9大學科門類的47個本科專業
62個碩士學位授權點
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
在校20000人
教授165人,副教授296人),博士生導師14人,碩士生導師262人
山西大學
山西高等教育學科門類最全的學校,也是山西省最好的大學!光看教師數量就壓理工半頭,如果理工大沒有了211名頭,它屁也不是!
現有65個本科專業,
137個碩士點,
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
48個博士點,
4個博士後流動站。
山西醫科大學
一個在醫學領域獨步全省的醫大
14個本科專業
5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有53個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7個博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
截至2006年8月,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在校生8738人
太原科技大學
一個製造起重機的企業技工學校
教授110人,副教授308人
本科專業37
碩士學位授予學科31個
博士學位授予學科2個
在校生 14700人
中北大學
一個造炮彈的學校技工學校,雖說是國防科工委和山西省同時撥款,但是兩個人的責任等於兩個人都可以放羊,逃避責任。
兩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18個博士點
,2個博士後流動站,
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55個碩士點
,58個本科專業,
教授、副教授800人
在校生近 31000 人,其中本科生 26000 多人,博士、碩士研究生 2000 多人
山西財經大學
山西多財子都出此校中,不過這個學校多年屬於國家供銷社管轄,資金匱乏,發展很是滯後!看看供銷社的消亡就知道它有多落後了
3個博士點
39個碩士點
38個本科專業
授、副教授380餘人
山西農業大學
一個培養農業技術人員的學校,這個學校得到重點只是合並了當年有個昔陽大寨農業學院,該校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一出生就是重點大學,垃圾的一個老師都沒有、一點設備沒有就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了
36個本科專業
教授96人、副教授183人
1個博士後流動站
4個博士點,
24個碩士點,
11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