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教授沈陽葯科大學
❶ 報考沈陽葯科大學畢開順老師研究生怎麼樣呀
畢開順,男,博士,教授。1982年畢業於吉林大學,獲化學學士學位,1987年畢業內於沈陽葯科大學,容獲葯物分析學碩士學位,1990年於同校獲葯物分析學博士學位,1991-1994年赴香港中文大學中葯研究中心完成博士後工作。分別於1993年和1995年破格晉升為副教授和教授。現任沈陽葯科大學校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葯學學科評議組召集人,遼寧省優秀專家,國家發改委中葯質量控制關鍵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主任。先後主持完成國家「863」計劃項目、國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部、國家葯典委員會、國家中醫葯局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課題50餘項。目前共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SCI收載280餘篇。
❷ 沈陽葯科大學葯事管理學選導師
我是來沈葯的畢業生自,現在在北京工作,對這幾個老師都比較了解,個人認為選導師的這件事要從長計議,碩士生現在已經遍地都是了,不管你將來想不想讀博士,選一個可以帶博士的導師有備無患,這里陳玉文,楊悅是副教授,碩導,況且沈葯出台了新規定,要想從副教授升為教授必須有留洋經歷,這兩個老師都沒有留洋經歷,短期內很難升為教授,也就不可能有資格帶博士,孫利華,李野二人是教授,博士生導師,但李野年事已高,體弱多病,去年還被診治出很不好的病,現在只能算維持,況且他根本不管學生,也不幫找工作,找實習的地方,所以不推薦,孫利華老師的簡歷你可以在網上好好搜一下,研二時孫老師會積極的幫學生找實習的地方,孫老師現在研二的有五個學生,有兩個是我的同學,現在分別在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葯品審評中心,北京大學中國醫葯經濟研究中心,中國葯學會衛生政策研究中心,遼寧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諾華(中國)公司東北區實習,今年她這個級別的導師應該能帶6,7個吧,因為將來的出路比較好,找她的學生比較多,建議及早聯系!
❸ 沈陽葯科大學葯劑學哪個導師比較好請學姐學長們多多指點
博碩兼招的教授有:何仲貴,唐星,鄧一輝,潘衛三,方亮,王思玲,內陳大為,程剛。這些老師都容很厲害的!還有孫進也很不錯的,因為年輕,所以只招碩士!你也可以在http://www.grs-syphu.com/看看導師簡介的!希望有幫到你!^_^
❹ 沈陽葯科大學最年輕的教授是誰
項榮武32歲評的教授
❺ 沈陽葯科大學是一個什麼樣的學校好上嗎
【學校名稱】
中文名稱:沈陽葯科大學
英文名稱: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成立時間】
1931年
【學校簡介】
沈陽葯科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葯科大學。學校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教職工1202名。
學校目前已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葯學學府。設有葯學院、制葯工程學院、中葯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葯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基礎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國際葯學合作研究中心以及測試中心、計算機中心、現代教育中心、葯用植物園等。
學校是國家批准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區學員及外國留學生、國內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葯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本科專業13個,高職專業8個,成人本專科專業14個。本科教育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葯劑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葯物化學、葯物分析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葯劑學、天然葯物化學、葯物化學和葯物分析學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現有在校研究生1879名(博士394、碩士1485)、本科生5455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生2002名、成人教育本專科生7000餘名。
學校薈萃了眾多的專家學者。有教授71名,副教授17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2名,省級以上各種人才培養工程遴選命名73人次。建校七十六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3萬名高級葯學、制葯人才,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企業家和優秀領導者。
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實。在葯物新劑型設計與評價、創新葯物的合成與篩選、中葯與天然葯物葯效物質基礎和質量標准、葯物代謝和葯物動力學、葯理與毒理學、葯物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學校是國家中成葯工程技術中心、沈陽國家新葯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的重要組成單位,有4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準的中葯三級實驗室,6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近6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330餘項,獲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93項,申請發明專利264項,獲得專利證書33項,獲得新葯證書71個,發表學術論文4994篇,其中SCI收錄論文760篇,出版專著、譯著145部,僅2006年發表論文1315篇,SCI收錄論文248篇,已連續五年居國內葯學類院校的首位。學校主辦的《沈陽葯科大學學報》和《中國葯物化學雜志》現已成為國家葯學類核心期刊。《亞洲社會葯學》等三種國際學術期刊於2005年創刊。
學校儀器設備先進,圖書館藏豐富。擁有可供教學科研使用的核磁共振波譜儀、氣—質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現代高精設備;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現有藏書65萬余冊(件),國內外重要期刊2300餘種。目前已建立了數字圖書館,通過Internet,使師生很快了解國內外最新科技信息。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與科研協作關系。
學校堅持「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立足遼寧、面向全國,建設葯學教育領域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歷史沿革】
陽葯科大學是一所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學校。
1931年 誕生於中央蘇區——江西瑞金,原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學校調劑班;後隨紅軍長徵到達陝北
1941年 在延安命名為中國醫科大學葯科
1942年 獨立為延安葯科學校;解放戰爭時期遷校東北(佳木斯),命名為東北葯科學校;
1949年 遷校沈陽,合並了原國立沈陽醫學院葯學系,定名為東北葯學院
1955年 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將浙江醫學院葯學系、山東醫學院葯學系、上海制葯工業學校(1958年)並入我院
1956年 改稱沈陽葯學院
1994年 經國家批准,更名為沈陽葯科大學。原屬國家醫葯管理局領導,是全國兩所綜合性葯科大學之一。根據2000年2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於調整國務院部門(單位)所屬學校管理體制和布局結構實施意見的通知》精神,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李蘊能
校長、黨委副書記: 吳春福
黨委副書記: 李建春
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 王本奇
副 校 長: 畢開順
副 校 長: 繆碩寧
【學校地址】
學校位於沈陽市瀋河區文化路,是沈陽市較繁華的地段之一,生活、購物、娛樂都很便利。學校環境和諧優美,被評為沈陽市花園式學校,學校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教職工1202名。
【組織結構】
學校目前已發展成為多學科、多層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葯學學府。設有葯學院、制葯工程學院、中葯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基礎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以及測試中心、計算機中心、現代教育中心、葯用植物園等。
學校是國家批准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區學員及外國留學生、國內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葯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其中葯事管理專業是沈陽葯科大學設立最早,也是唯一的有博士學位授權的高等院校),碩士學位授權點24個,本科專業13個,高職專業9個,成人本專科專業14個。本科教育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葯劑學科是國家重點學科,葯物化學、葯物分析學科為遼寧省重點學科。在校研究生1879名(博士394、碩士1485)、本科生5455名、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學生2002名、成人教育本專科生7000餘名。
學校薈萃了眾多的專家學者,他們大部分都是留學歸國人員。有教授71名,副教授173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新世紀首批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1名,省級以上各種人才培養工程遴選命名56人次。建校70多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近3萬名高級葯學、制葯人才,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企業家和優秀領導者。
學校學術氛圍濃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實。在葯物新劑型設計與評價、創新葯物的合成與篩選、中葯與天然葯物葯效物質基礎和質量標准、葯物代謝和葯物動力學、葯理與毒理學、葯物經濟學等領域的研究均居國內領先水平。學校是國家中成葯工程技術中心、沈陽國家新葯安全性評價研究中心的重要組成單位,有4個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批準的中葯三級實驗室,6個省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或重點實驗室。近5年來,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80餘項,獲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52項,申請發明專利201項,獲得專利證書25項,獲得新葯證書64個,發表學術論文3679篇,其中SCI收錄論文512篇,出版專著、譯著122餘部,在2004年發表論文880餘篇,SCI收錄論文131篇,在2005年發表論文1014篇,SCI收錄論文197篇,2006年發表論文1315篇,SCI收錄論文248篇,連續幾年國內葯學類院校的首位。學校主辦的《沈陽葯科大學學報》和《中國葯物化學雜志》現已成為國家葯學類核心期刊。《亞洲社會葯學》等三種國際學術期刊於2005年創刊。
學校儀器設備先進,圖書館藏豐富。擁有可供教學科研使用的核磁共振波譜儀、氣—質聯用儀、高效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等現代高精設備;學校圖書館建築面積11000平方米,現有藏書50萬余冊(件),國內外重要期刊2300餘種。目前已建立了數字圖書館,通過Internet,使師生很快了解國內外最新科技信息。
【學校層次】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十二。
【國際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與科研協作關系。
學校堅持「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訓精神,立足遼寧、面向全國,建設葯學教育領域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
❻ 沈陽葯科大學葯劑專業名師
唐星、番衛三、何仲貴、陳大為、鄧意輝、王思鈴、李三鳴、鄧英傑等
❼ 本人想考沈陽葯科大學,有沒有知道沈陽葯科大學葯物分析專業哪個導師好一點,最好給出排名。謝謝!
畢開順老來師,邸欣自老師,郭興傑老師,陳曉輝老師;有消息說趙春傑老師那個色色的,女生注意啊。就是不知道李發美老師今年還招不招,能招的話絕對是最好的。
找導師兩個原則:第一是要找教授博導,第二是要找錢多的老師。
估計你是外校的,你得好好准備啊,沈葯葯分這幾年基本都是考研最高分錄取的專業,加油。
這個是沈陽葯科大學研究生網,你可以去看看http://www.grs-syphu.com/teacherlist.asp
❽ 我有一表姐,想問一下【沈陽葯科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哪個好大神們幫幫忙
從院校排名看 根據中國校友會網與《21世紀人才報》發布最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安徽醫科大學2011年排名190,沈陽葯科大學排名197,排名不分伯仲。 從院校歷史來看 沈陽葯科大學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葯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於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 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從專業設置看 沈陽葯科大學設有葯學院、制葯工程學院、中葯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葯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基礎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葯學合作研究中心以及測試中心、計算機中心、現代教育中心、中葯資源中心。是國家批准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區學員及外國留學生、國內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葯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本科專業21個(含專業方向),高職專業8個,成人本專科專業14個。本科教育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葯劑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葯學和中葯學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葯劑學、天然葯物化學、葯物化學、葯物分析學、葯學概論、分析化學、化學制葯工藝學、生物技術制葯等8門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葯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葯劑學教學團隊、葯理學教學團隊和葯物分析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葯學專業、制葯工程專業和葯物制劑專業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 安徽醫科大學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衛生事業管理、葯學、中葯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30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臨床醫學、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葯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理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葯葯理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2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衛生事業管理、葯學、中葯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30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臨床醫學、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葯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理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葯葯理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2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從師資力量看 沈陽葯科大學有教授84名,副教授186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3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以上各種人才培養工程遴選命名80人次。建校近八十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4萬余名高級葯學、制葯人才,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企業家和優秀領導者。 安徽醫科大學在職教職醫護員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78.8%,博士生導師127人,碩士生導師913人,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中國葯理學會臨床葯理專業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事業管理分會),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有教育部骨幹教師2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醫葯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5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27人,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9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201人。 從海外合作看 沈陽葯科大學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與科研協作關系。 安徽醫科大學同德國、瑞典、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的高等院校開展了密切的交流,雙方互派專家學者、互派學生、相互交流信息資料、共同開展科研合作。 總結 兩所院校不分伯仲,條件都差不多,如果非要從中選一個,只能從地理位置選了,安徽醫科大學在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號,沈陽葯科大學在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文化路103號,一個在安徽合肥,一個在遼寧沈陽。
❾ 我有一表姐,想問一下【沈陽葯科大學】和【安徽醫科大學】哪個好如題 謝謝了
從院校排名看 根據中國校友會網與《21世紀人才報》發布最新《2011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安徽醫科大學2011年排名190,沈陽葯科大學排名197,排名不分伯仲。 從院校歷史來看 沈陽葯科大學1931年誕生於江西瑞金,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綜合性葯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於上海的私立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 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從專業設置看 沈陽葯科大學設有葯學院、制葯工程學院、中葯學院、生命科學與生物制葯學院、工商管理學院、基礎學院、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葯學合作研究中心以及測試中心、計算機中心、現代教育中心、中葯資源中心。是國家批准有權授予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區學員及外國留學生、國內高中保送生的院校。有葯學博士後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 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6個,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個,本科專業21個(含專業方向),高職專業8個,成人本專科專業14個。本科教育中有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葯劑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葯學和中葯學一級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葯劑學、天然葯物化學、葯物化學、葯物分析學、葯學概論、分析化學、化學制葯工藝學、生物技術制葯等8門課程為國家級精品課程,葯學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葯劑學教學團隊、葯理學教學團隊和葯物分析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葯學專業、制葯工程專業和葯物制劑專業為國家級一類特色專業。 安徽醫科大學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衛生事業管理、葯學、中葯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30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臨床醫學、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葯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理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葯葯理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2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學校設有臨床醫學(七年制)和臨床醫學(五年制)、口腔醫學、預防醫學、生物技術、護理學、衛生事業管理、葯學、中葯學、醫事法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等30個本科專業(方向)。擁有臨床醫學、葯學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共27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點,擁有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74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建立了葯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皮膚病與性病學為國家重點學科,病理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中葯葯理學為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有19個省級重點學科,42個省級臨床醫學重點學科和重點扶持學科;建有1個科技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13個中央(財政部)與地方共建實驗室,22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是國家葯品臨床研究基地。有2個安徽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安徽省「115」科技產業創新團隊。《流行病學》、《臨床葯理學》是國家級精品課程,預防醫學、葯學、臨床醫學、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是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臨床葯理學教學團隊為國家級教學團隊。 從師資力量看 沈陽葯科大學有教授84名,副教授186名,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3名,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省級以上各種人才培養工程遴選命名80人次。建校近八十年來已為國家培養了4萬余名高級葯學、制葯人才,他們遍布祖國各地,其中有很多已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企業家和優秀領導者。 安徽醫科大學在職教職醫護員工3733人,專任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佔78.8%,博士生導師127人,碩士生導師913人,3人擔任國家級專科學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專業委員會、中國葯理學會臨床葯理專業委員會、中華預防醫學會衛生事業管理分會),7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有教育部骨幹教師2人,衛生部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高校醫葯學科指導委員會專家5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省衛生系統學術技術帶頭人127人,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12人,省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9人,享受國務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貼201人。 從海外合作看 沈陽葯科大學積極開展國內外學術交流與合作,先後與國內一些知名大學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實現資源共享;與美國、日本、英國、俄羅斯等 3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校際交流與科研協作關系。 安徽醫科大學同德國、瑞典、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以及台灣、香港地區的高等院校開展了密切的交流,雙方互派專家學者、互派學生、相互交流信息資料、共同開展科研合作。 總結 兩所院校不分伯仲,條件都差不多,如果非要從中選一個,只能從地理位置選了,安徽醫科大學在安徽省合肥市梅山路81號,沈陽葯科大學在遼寧省沈陽市瀋河區文化路103號,一個在安徽合肥,一個在遼寧沈陽。
❿ 沈陽葯科大學葯物分析專業的教授
我是抄沈陽葯科大學葯劑專業研究生,了解一些葯物分析的導師,其中畢開順教授,陳曉輝教授和李清教授等等都是共用實驗室的,設備什麼的都還比較全,算是不錯的,就是實驗室人多,整個實驗室有一百多人,一年要招20多個研究生。李發美已經退休了,還有就是邸欣老師,比較年輕,也很負責,也比較好,還有趙春傑,等等,都可以,每個大導師下面幾乎都有幾個小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