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學教授等級詳細介紹
博導一定是教授,教授不一定是博導,因為如果教授眼下沒有項目可能不會招博士生。有的試點大學,副教授可以招博士,但是絕對不是博導。
㈡ 在美國大學做教授需要什麼條件
在美國大學講課,可以是已有終身教職的副教授或正教授,也可以是正在追求「終身」過程(tenuretrack)中的助理教授(assistantprofessor),甚至還可以是某課程的全職(較少)或半職(基礎課很多)的講師;不論是講授1字頭(大學一年級)的基礎課,還是講授4字頭以上的專業課,可以肯定的是難度絕對很高的。
一個一般大學助理教授位置的廣告打出來,即使是位於美國較偏僻的地方,這幾年都會有約兩、三百人左右申請,篩選的過程絕對透明,大約會有20-40人通過初審(screening),之後經過系遴選委員會討論,挑出10-15人進行電話面試(phoneinterview),最後僅有5到6人能有機會到學校進行現場面試(onsiteinterview)。即使是一年一簽的全時教職,還不能保證第二年一定續約,也是幾十、上百個人爭一個位置,現場試講的緊張程度居然不亞於博士論文答辯,尤其是剛畢業的博士,希望籍此積累經驗或作敲門磚得到永久位置。
不得不承認有一點在當今的美國是幾乎任何其他的職業都不能比的,大學教書的工作相對是比較穩定的,只要質量過關,沒犯原則性錯誤的話,工資雖不高但有保證,重要的是福利待遇屬於全美最好的檔次,而且全家沾光,在失業率居高不下的當今,有這樣一個工作實在應該慶幸才是。另外大學的工作環境很好,工作時間短,假期多,時間靈活,也很親子,除非上課,否則不用按點上下班,大體上可以作自己想作的事情,只要自己看得開的話,日子還是可以過的很滿足和悠閑的。
㈢ 美國大學的學生從博士做到終生教授,大致有幾個階段
如果你能留下的話一般可能先進實驗室。。然後申請assistant professor。。。成為assisstant professor這個階段內2-4年之內必須有成績。。否容則就會被辭退。。。有成績之後可以申請associate professor。。。在這個位置上做個幾年(具體年份因學校而定)。。有不錯的成績之後才可能申請成為professor。。這個過程是漫長的。。。因為professor審核是嚴格的。。。當了professor不要以為這個就是終生了。。還不是。。。還有一個qualified certification。。才會成為終生教授。。。
㈣ 美國大學教授要什麼學歷
專業和專業不一樣。 要進tenure-track, 必須是比較好的學校的博士。(但是有些業界分流不大內的專業還要博士後的經驗容,比如生物,物理等等)
一半的大學都是research I school. 做學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大量的頂尖論文,teaching skill只要OK就好。如果你自己有申請NSF NIH的funding, 對你更有幫助。
想進入faulty行業,最好讀書開始就加入future faculty的training. faculty的准備從踏入學校大門就要開始。
另外碩士不是什麼學位,沒有人看碩士。 一半我們看簡歷一是看博士是哪個學校,一個是看本科是哪個學校。 碩士就是修修課。沒有人看。如果你再國內有 碩士學位,可以爭取申請基於碩士的博士計劃,可以減少修課。
念博士修課就是浪費時間,沒有任何人看博士的成績單。 大家只看博士的論文和經費。所以你只要能湊足博士畢業的基本學分, 所有的經歷都應該放在發表論文,申請經費上面。
㈤ 美國大學里老師都是教授級別的嗎
肯定是啊,中國的大學老師都是研究生的等級
㈥ 國外大學老師、教授頭銜的解釋和辨析
"滿意回答 2009-09-27 20:21"中對Reader, Fellow和Director的回答與翻譯會嚴重誤導讀者,可能在學術界被傳為笑話。
請允許我試著回答。
Honorary Professor是榮譽教授,Emeritus Reader、Emeritus Professor 是退休榮譽教授。英國大學通常只有Reader和Professor有Emeritus退休頭銜。
英國Professor數量極少,相當於美國講席教授Chaired Professor。
英國Reader數量也很少,同屬教授委員會,相當於美國一般正教授Full Professor。英制香港一直把英國大學Reader頭銜譯為教授。
英國大學Senior Lecturer (新大學Principal 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英國頂級大學的Senior Lectuer能直接相當於美國的正教授Full Professor。
英國大學的Lecturer 相當於美國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
Fellow: ResearchFellow與普通Lecturer平級,但通常是合同制。Teaching Fellow 能相當於Senior Lecturer 或 Principal Lecturer (新大學)?。 專業學會 Fellow 是資深高級會員,不屬大學編制。
Director: 可以是系院校級的各種學術或行政職務。但不是正副校級。
Dean, Head of School 是學院院長。
英國大學校長的英文原文是 Vice-Chancellor (適合於絕大多數英國大學), Rector (少數新大學)。
㈦ 美國大學教師如何評職稱(大學系列一)
首先,NAU的老師分兩類,一類叫tenurefaculty, 是要評職稱的,Assistant 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full professor。另一類叫lecture,是主要聘請了來上課的,教職不那麼保險。而且沒有在教師議會上投票的權利,學位可以是碩士,不一定非博士不可。 前一類tenure faculty就要在職稱評定的軌道上(Tenuretrackline)一步一步前行。 那麼誰來給這些教師們評職稱呢?一共有6級: 第一級是系裡的P&T(promotionandtenure),一般由系裡的full professor組成。每年這些人要開會給老師的學術表現進行評價,是無記名的; 第二級是系主任Chair,他在前一級的基礎上寫他的評價; 第三級是院里的P&T,由各個系裡出教授組成,象NAU的教育學院有8個教授組成這個P&T; 第四級是院長Dean,他在前一級的基礎山上寫他的評價; 第五級是Provost(教務長),他再進行評價。教務長的角色有點類似唱黑臉的,有時有人沒評到,找校長,校長可以把責任推到教務長身上 第六級是President(校長),他是最終評定者。 在這6級里,系裡的P&T一般對所要評職稱的老師比較熟悉,也在相同或相近的研究領域,所做的評價較為准確。其他的就主要是看教師的材料來判斷了。有趣的是,NAU雖然是一個以教學為主的大學,但是教師評職稱依然最看重科研,教學和社會服務就沒那麼重視。教師有時也頗有怨言,系主任有時也很為難,社會服務不做不行,有的科研突出的上課也不是那麼好。評價體系中research、service、teaching分別進行等級評定(有非常好、好、一般、不及格四個等級),三個項目的權重也不一樣。 很多時候評定職稱要看人的。有個教師,來到NAU後,與學校、院、都簽了協議,她也非常努力的工作,等到幾年後要評職稱了,卻發現當時簽協議的那些院長、系主任都換了,新的院長、系主任對她的成績不予承認,不給她評教授。這位老師直接到校長那裡申訴,好在校長支持她,最後她評到了。 教師每年都要填寫自己本年度的工作情況,那可比中國的年終總結還復雜,Gretchen的這些資料比一本牛津字典還厚。學校每年都要與教師簽訂下一年的協議,並不是說你每年都有可能被開除,而是每年的工資都不一樣。象副教授大約每年底薪是4萬5,上課、科研沒有額外的報酬,但是有一些其他的活動會有,象暑假上課呀,組織訪問學者呀什麼的,一樣一個報酬,另算。Gretchen就說4萬多對於她們家來說根本不夠(她一個人養活3口人),所以她申請了好幾樣掙外快的項目。 博士畢業生如果在大學教書,評個副教授還是不難,評教授就要科研很突出,在本領域很知名,那就比較難了。而且教授的收入要高出好多,之所以這么難評主要原因也是學校想節省開支吧。6年一個學術評定期,沒評上就接著再評,當然你也可以提前,並不是那麼固定。沒有退休年齡的規定,你自己想退休就退。由於資金問題,NAU想減少開支,今年給退休教師制定了比較優厚的報酬,今年打算退休的人就比較多。 沒有學術期刊級別的規定,判斷文章的學術水平就靠P&T的同行們自己把握了。據他們介紹說進入P&T的老師都是大家認為比較公正的老師,是教師投票選出來的,你要珍惜你的聲譽,就秉公判斷。但是他們自己也說,學術價值太難判斷,仁者見仁,有時也有分歧。 美國大學現在都實行Faculty 。。。」 系主任因為夾在教師和院、學校之間,又要幹活有得罪人,所以並不是人人都樂意當。Alan當過6年,說很累,沒有自己的時間了,下一屆就決不當了。 院長是校長任命的,校長是校董事會(BoardofRegent, Arizona)任命的。NAU是公立大學,所以沒有自己獨立的校董,而是由整個亞利桑那州的董事會來決定,私立大學有自己的獨立的校董,自主權更大。同樣,亞利桑那州的董事會也決定其他本州的公立大學的校長人選。有趣的是,州董事會的組成人員往往並不是學者,甚至不是有很好教育背景的人。所以,Gretchen覺得,選的校長好不好有時也真很難說。校長換了往往院長、系主任、教務長等跟著都要換。他們覺得這很好解釋,校長肯定要選支持自己執政思路的人,選自己人是應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