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楊教授
㈠ 武漢大學有哪些傑出校友
【兩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院士
查全性 1925.4.11 著名電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1980年當選
楊弘遠 1933.9.26 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院士 1991年當選
卓仁禧 1931.2.12 著名高分子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 1997年當選
李德仁 1939.12.31 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專家。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199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1994年當選)、歐亞科學院院士
中國工程院院士
謝鑒衡 1925.1.3 國內外著名泥沙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1995年當選
張蔚榛 1923.10.5 著名農田水利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1997年當選
寧津生 1932.10.22 著名大地測量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1995年當選
劉經南 1943 .7.1 著名大地測量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1999年當選
張祖勛 1937.6.5 著名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2003年當選)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
茆 智 1932.9.20 著名農田水利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2003年當選
朱英國 1939.11.1 植物遺傳育種專家,中國工程院農業、輕紡與環境工程學部院士院士 2005年當選
【著名社會科學家】
韓德培: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法學家
譚崇台: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經濟學家
馬克昌: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刑法學家
彭斐章: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圖書館學家
陶德麟: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李 龍: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法學家
馮天瑜: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歷史文化學家
劉綱紀: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著名哲學家、美學家
楊小凱:世界著名經濟學家,1982年,被武漢大學聘為助教、講師。後留學海外,在業界飽受好評,曾任哈佛大學國際發展中心(CID)研究員、澳洲莫納什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澳洲社會科學院院士。兩次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2002年和2003年),但是在04年不幸辭世,享年五十六歲。被譽為「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李浩培:(1906—1997) 中國當代著名國際法學家。上海市人。1928年東吳大學法律系畢業,1936—1939年在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研究國際公法、國際私法、比較民法。回國後歷任武漢大學教授兼法律系主任、浙江大學教授兼法學院院長。
【各界名人】
各級人大代表名錄 (以姓氏筆畫為序)
職 務 姓 名
第十屆全國人大代表 郭生練 顧海良 彭富春
第十屆湖北省人大常委 伍新木 伍欣星 黃仁濤
第十屆湖北省人大代表 邊馥苓 孫雲蓮 劉經南 辜勝阻
各級政協委員名錄
職 務 姓 名
第十屆全國政協常委 王少階
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 辜勝阻 王長德 張俐娜
第九屆湖北省政協副主席 王少階 郭生練
第九屆湖北省政協副秘書長 陳 鋒
第九屆湖北省政協常委 毛宗福 王祥三 呂應堂 李仁真 汪存信 陳 鋒 楊占秋 段亞輝 柯亨玉
各級政府部門任職情況
政府部門名稱 職 務 姓 名
湖北省人民政府 副省長 郭生練
湖北省司法廳 副廳長 李仁真
武漢市市政府 市長 阮成發
各民主黨派成員任職情況
黨 派 職 務 姓 名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 民革中央委員、省委常委、市委副主委 彭富春
民革中央委員、民革湖北省委常委 毛宗福
民革湖北省委顧問 馬衛之
中國民主同盟 民盟中央常委、湖北省委主委 郭生練
民盟中央委員、湖北省委副主委 張俐娜
民盟湖北省委常委 段亞輝
民盟湖北省常委 孟運蓮
中國民主建國會 民建中央名譽副主席 李崇淮
民建中央副主席、湖北省委主委 王少階
民建中央委員 陳允平
民建省委常委 王祥三
中國民主促進會 民進中央委員、民進湖北省委常委 李 斐
民進湖北省委常委 汪存信
中國農工民主黨 農工中央委員、湖北省委副主委 王長德
農工中央委員、湖北省委副主委 楊占秋
中國致公黨 致公黨湖北省委副主委 黃介生
九三學社 九三湖北省委副主委 黃仁濤
九三湖北省委副主委 陳 鋒
九三湖北省委常委 徐禮華
九三湖北省委常委 楊 菁
其 他 任 職 情 況
有關部門名稱 職 務 姓 名
工商聯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 辜勝阻
共青團中央 書記處書記 盧雍政
共青團中央 書記處書記 汪鴻雁
【傑出校友】共5屆51人
第五屆傑出校友9人2007年
胡代光,男,1919年出生,四川省新都縣人。1940年——1944年就讀於武漢大學經濟系。1953年以後,先後任北京大學經濟系講師、副教授、教授、西方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並兼任系副主任、主任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院長;1988—1993年任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經委員會委員。還曾擔任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副會長、會長(現任名譽會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現任顧問)。
何煉成,男,1928年5月生,湖南瀏陽人,1947年底參加地下團組織,1950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47年——1951年就讀於武漢大學經濟系。畢業後到西北大學任教至今。先後任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長、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等職。現任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名譽院長、教授、博士導師,兼任國內20所大學兼職教授,日美德4所大學客座教授。
潘垣,男,1933年8月出生,湖北宜昌人,1951-1953年就讀於武漢大學電機系,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華中科技大學兼任武漢大學教授、博導。
張家鋁,男,1938年12月出生,江西贛州人,天體物理學家,1955年——1959年就讀於武漢大學物理系,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中國科技大學理學院副院長、天體物理中心主任。現為中國科技大學天體物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
易中天,1947年出生,湖南長沙人,1977年——1981年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文系,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執教,1992年到廈門大學任教。現任廈門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廈門市規劃委員會委員,成都市城市規劃委員會顧問,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推委會委員,中央電視台《魅力中國》推委會委員和評委會委員。
熊召政,男,1953年12月出生,湖北英山人,著名作家,1985年—1987年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文系首屆作家班。現擔任中國文聯全委會委員,湖北省政協委員、湖北省文聯副主席兼文學藝術院院長等職務。
張曉剛,男,1954年出生,遼寧鞍山人。1974年──1977年就讀於武漢大學金屬物理專業。歷任鞍鋼鋼鐵研究所所長助理,鞍鋼科技開發部副部長、部長,鞍鋼副總工程師,鞍鋼新鋼鐵公司副經理、總工程師,鞍鋼總經理助理兼新鋼鐵公司總經理,鞍鋼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鞍鋼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現任鞍山鋼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國際鋼鐵協會執行委員會委員,第十七屆中共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池莉,女,1957年出生,湖北武漢人,1983年至1986年就讀於武漢大學中文系,專業作家,現任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武漢市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兼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武漢市政協常委,湖北省文聯副主席。
卡里姆·馬西莫夫,男,1965年6月出生於哈薩克,1989年9月——1992年7月在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專業學習,獲得法學學士學位,現任哈薩克政府總理。
第四屆傑出校友7人2005年
陳俊勇,男,1937年5月出生,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現武漢大學)天文大地測量專業,1967年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曾任國家測繪局總工程師、局長,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國際大地測量協會(IAG)副主席,國際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聯合會(IUGG)執行局執委,是全國政協第七、八、九屆委員。現任國家測繪局科技委主任。
陳善廣,男,1962年12月出生,湖南祁東人,工學博士。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現任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兼任《航天員》和《航天醫學與醫學工程》雜志主編,中國空間科學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清華大學、武漢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名校的兼職教授。
陳文蔚,男,1921年出生,1943年畢業於經濟系,著名經濟學家,教育家,1948年受聘任教於美國著名文理學院瑪瑞塔學院(Marietta)經濟系,武漢大學兼職教授,國務院外國專家局成員。曾獲「海外中山學會」授予的「學貫中西」 獎牌、「全美名人傳記協會」頒發的美國榮譽金獎章。
方輝煜,男,研究員,1929年1月出生。1952 年畢業於物理系。1957年由防空軍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從事航天事業,主要從事系統總體、系統試驗、系統模擬等工作。歷任航天二院總體設計部主任、航天二院副院長、二院科技委副主任、總設計師等職務。中國系統模擬學會常務理事、《航空學報》常務編委、哈工大兼職教授。
林宗堅,男,1943年3月出生,1960年至1996年在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學習工作,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院長。現任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科技委員會主任,中國測繪學會常務理事兼信息網分會主任,中國圖像圖形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圖像圖形學會理事長,國家測繪局科技委員會委員,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等職。
王明庥,男, 1932年3月出生,1950年至1953年在森林系就讀。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南京林業大學校長,中國林學會第五、六屆常務理事,第七屆副理事長。現任南京林業大學教授兼任國家技術發明獎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林學學科評審組召集人,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林業專業評委會副主任,國家林業局科技委員會常委。
游效曾,男,無機化學家,1934年1月出生。1955年獲武漢大學學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配位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化學組評委,《無機化學評論》國際編委,《中國科學》化學部編委,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報》主編。
第三屆傑出校友18人2003年
陳東升,男,泰康人壽保險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金融保險專家。1983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96年獲博士學位。
范雲六,女,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學家。國際水稻遺傳工程委員會委員,亞洲植物技術中國項目負責人,國家科技獎勵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評審組成員。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農化系。
付向東,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細胞與分子醫學系教授、美國先進科學協會會員,RNA協會會員、白血病與淋巴癌協會委員、美國生物醫學科學RayWu協會會員。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病毒學學系。
江元生,男,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院士,物理化學家。中國化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兼物理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計算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理論有機化學家聯合會特別理事。1953年7月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
雷軍,男,金山公司總裁。199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計算機系。
李方華,女, 1956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物理系,現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教授。著名單晶體電子衍射結構分析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5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
李京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數量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是我國目前唯一一位被評選為「兩院」院士的社會科學專家。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俄羅斯人文科學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應用經濟組副組長,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經濟與管理評審組組長。1951年考入武漢大學經濟系,1953年選派留學蘇聯,畢業於莫斯科國立經濟學院,獲碩士學位。
李連和,男,深圳市政協副主席,市科協副主席,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辦公室主任。曾任十屆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市科技局局長。1970年畢業於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水利系。
李銳,男,中組部原副部長。中共黨史專家、毛澤東研究專家、政治家、作家。歷任水利部副部長,電力部副部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副主任,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局長、常務副部長,中央委員,中顧委委員。1934年考入武漢大學機械繫,1937年赴延安投身革命。
劉家恩,男,生殖醫學專家。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醫院生殖醫學中心單精子注射實驗室實終身主任,美國馬里蘭州大巴爾的摩醫學中心生育醫學中心研究室主任。1985年在湖北醫科大學婦產科專業獲醫學碩士學位。
劉西堯,男, 1934年考入武漢大學。前教育部部長,革命家,政治家。
劉先林,男,中國測繪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博導,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航測專家。1962年8月畢業於原武漢測繪學院。
田源,男,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國誠通董事長,實業家,期貨、物流專家。全國青年常委。 199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獲博士學位。
顏澤賢,男,華南師范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主任。196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學系。
於剛,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邁康管理學院講席教授。運籌學家。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數學與統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物理系。
張明高,男,青島海洋大學教授、電波傳播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ITU—R電波傳播研究組主席。196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
張學知,男,華中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組書記。1969年畢業於原武漢水利電力大學農田水利系。
趙耀東,男,曾任台灣經濟部部長、經濟建設委員會主任委員。194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繫。
第二屆傑出校友10人1999年
張培剛,男,經濟學家,華中理工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193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
柯 俊,男,材料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北京科技大學副校長,1938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
方 成,男,漫畫藝術家,《人民日報》高級編輯,194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
黃孝宗,男,航天科學家,曾任美國航太推進系統公司總工程師,194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機械繫。
張效祥,男,計算機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總參58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計算機學會理事長,1943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機系。
陳榮悌,男,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天津市人大副主任, 1944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
劉詩白,男,經濟學家,西南財經大學名譽校長,曾任西南財經大學校長,194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
王梓坤,男,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曾任北京師范大學校長, 195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數學系。
董輔礽,男,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名譽所長,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50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經濟系。
鄒節明,男,全國優秀企業家和中醫葯專家,桂林三金葯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黨委書記、集團公司研究所總工程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九屆全國人大代表,196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生物系。
第一屆傑出校友7人1997年
黃彰任,男,著名的美籍華人實業家,曾任美國國會顧問、泰國森美實業公司總經理、泰國森美石油公司董事長、新加坡石油公司董事長。1938年畢業於武大土木工程學系。
端木正,男,著名的法學家,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1942年畢業於武大政治學系。
鍾期榮,女,著名的法學家,香港樹仁學院校長,香港特別行政區推委會委員,香港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委員,港事顧問。1944年畢業於武大法律學系。
歐陽予,男,著名的核反應堆及核電工程學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1948年畢業於武大電機學系。
王佛松,男,著名的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畢業於武大化學系。
庹震,男,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經濟日報》副總編。1982年畢業於武大經濟學系。
陸長生,男,全國外經貿優秀企業家,中國出口商品基地建設上海公司總經理。1982年畢業於武大中文系。
㈡ 武音鋼琴系有哪些人教得好
教 授(按漢語拼音排序):蔣立平 蘇 斌
副教授(按漢語拼音排序): 陳 勤 田 園 王 健 祝煉坪 匡 昉
陳泱泱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陳泱泱,女,湖南長沙人。鋼琴系講師。1988年考入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1994年進入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1998年獲學士學位,並留鋼琴系任教。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烏克蘭鋼琴家芭波娃卡琳娜教授、蘇霍姆尼諾夫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列奧尼特教授等。2003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著名旅法鋼琴家許忠。曾於1998年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曾於2001年及2002年先後兩次赴法國參加楓丹白露藝術夏令營的鋼琴大師班學習。
所擔任課程由鋼琴主科,數碼鋼琴機體課。除教學工作外,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工作,曾赴北京為我院參加「第二屆全國長笛比賽」的選手擔任伴奏;代表學院赴天津參加「第二屆全國藝術院校鋼琴藝術指導研討會」;為竹笛大師詹永明先生的獨奏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等。還經常參加鋼琴系舉辦的一系列專場音樂會,如參加鋼琴家許忠與鋼琴系教師四手聯彈專場音樂會;舉辦紀念莫扎特誕生250年專場雙鋼琴音樂會等。
陳勤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陳勤,男,漢族,鋼琴系副教授、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湖北省鋼琴學會理事。
1989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陳婉教授;1993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師從陳婉教授,同年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名外國鋼琴專家,如:加拿大鋼琴家舒爾茨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列奧尼特教授、加拿大鋼琴家阿蘭·弗雷澤教授等。曾多次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鍾音樂廳、湖北大劇院舉辦各種形式的鋼琴專場音樂會演出。
在教學中成績顯著,學生在德國「威斯巴登」國際比賽、全國「星海杯」比賽、中法「咪多」鋼琴比賽、「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大賽等獲得獎項。多篇學術論文也在國內重要刊物上發表,如《黃鍾》、《江漢大學學報》、《湖北教育》等。參與完成了院科研項目《麥克道威爾練習曲》的研究工作。此外,還多次參與湖北省鋼琴輔導叢書詮釋的編寫工作。
曾獲第二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園丁獎,中法咪多比賽園丁獎, 「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大賽園丁獎等。
胡楊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胡楊(1973——),男,漢族,碩士,副教授,鋼琴系主科教研室主任。
1988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於姚敬庄副教授(現任教於中央音樂學院附中),1995年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1999年在職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師從於武漢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作曲家彭志敏教授和鋼琴教育家、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蔣立平副教授,2002年獲音樂學專業鋼琴演奏方向碩士學位。2004至2005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羅斯聖彼得堡國立音樂學院留學進修,隨俄羅斯著名鋼琴家、人民藝術家V.傑涅索夫教授和A.瓦西里耶娃教授學習。
在校期間曾先後隨白俄羅斯國立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著名鋼琴家R.彼得洛維奇,美國鋼琴家S.赫波特博士等外國專家學習鋼琴演奏,2002、2005年在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廳成功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科研成果有:《俄羅斯現代鋼琴藝術研究》,2005年4月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
撰寫論文:
《作為完整系統的肖邦前奏曲OP.28及藝術特色》發表在《黃鍾》2000年
《與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OP.33有關的一些特點》發表在《黃鍾》2002年
《聖彼得堡音樂學院鋼琴專業教學簡論》發表在《黃鍾》2005年
《四季——在俄羅斯留學的日子》發表在《黃鍾》2005年
立平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評委會副主任。湖北省鋼琴學會副會長。湖北民族學院名譽教授。
曾擔任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賽委副主任、評委;擔任香港TOYAMA亞洲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評委;擔任上海「大劇院杯」少年兒童鋼琴比賽評委;擔任第65屆施坦威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評委(華東、華中賽區)。擔任第八屆、第十屆「星海杯」全國少兒鋼琴比賽評委;擔任第一屆、第二屆鼓浪嶼全國少年鋼琴比賽評委等。
曾負責完成了《雙鋼琴演奏技術與教材建設研究》的院級科研項目;曾參與完成了《新型高科技電子樂器的演奏技術、技能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的省級科研項目;現正主持《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作品集成及演奏研究》的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曾在《黃鍾》、《音樂探索》、《天籟》等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譯文多篇。主要論文有:《注重培養鋼琴學生的立體思維的能力》該論文曾獲湖北省高校藝術教育類論文評選一等獎;《雙鋼琴演奏技術研究》;《鋼琴學習中音樂分析的重要性》;《論巴赫三套世俗性鋼琴組曲的風格特徵及演奏技巧》;《論斯特拉文斯基鋼琴奏鳴曲的創作特點及其演奏風格》;《論鋼琴演奏中的層次問題》等。譯文:《羅季翁.謝德林24首前奏曲與賦格》。著作有:《電子琴演奏手冊》(合著)。此外,還在湖北省鋼琴考級輔導叢書中撰文多篇。
曾應邀赴美國進行學術交流,曾率學生赴日參加「濱松國際鋼琴比賽」。
曾獲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園丁獎;北京「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樂器大賽優秀園丁獎;「蒲公英」全國鋼琴比賽園丁獎等。
匡昉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匡昉,女,生於1968年,自幼隨外祖母柯央教授學習鋼琴。1980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陳婉教授,1986年以優異成績直升大學本科。1988~1989年考入加拿大鋼琴教育家威廉·舒爾茨教授專家班學習。1990年大學畢業後分配到廣西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1995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攻讀「鋼琴演奏與教學研究」碩士學位,師從蔣振瑞教授、趙德義教授。1996年進入專家班,得到白俄羅斯鋼琴家尤什克維奇·列奧尼特·彼得路維奇教授的悉心指導。1997年5月成功舉辦了畢業獨奏音樂會,同年獲得文學碩士學位,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任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副系主任、副教授。
工作之餘,撰寫並發表了多篇論文,如:《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中的結構感覺》、《中國鋼琴作品織體的民族風格六議》、《論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中的音色聯想》、《貝多芬〈「熱情」奏鳴曲〉演奏版本之比較研究》、《關於採用鋼琴專業「小組課」教學的思考與嘗試》等。
巍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羅巍,女,漢族,鋼琴系講師。湖北省鋼琴學會會員。
2003年畢業於烏克蘭敖德薩國立音樂學院鋼琴與理論系,師從鋼琴教授A.吉利斯基和鋼琴教育家E.卡娃連卡教授,獲碩士學位。
2000年獲敖德薩國家音樂研究院「吉利爾斯」鋼琴比賽優秀獎。2003年代表敖德薩國立音樂學院參加在基輔舉行的第二屆「21世紀藝術」國際鋼琴重奏比賽,獲第二名。2003年五月被授予烏克蘭國家鋼琴演奏專業「演奏家」稱號。曾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重奏音樂會,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專場音樂會,並多次擔任鋼琴藝術指導。
現擔任鋼琴系主科教學工作。
魯曉玲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魯曉玲(1980——),女,漢族,鋼琴系手風琴專業講師。
1999年從天津音樂學院鍵盤系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同年任教於武漢音樂學院。2001年在職考入武漢音樂學院研究生部,2003年獲音樂學專業手風琴演奏方向碩士學位。2004年由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赴俄羅斯進修。
曾先後師從於我國著名手風琴演奏家、教育家王域平教授,莫斯科師范大學V.羅金教授,莫斯科格涅辛音樂學院、國際手風琴大師Lips教授。曾在1998年成都「美視」杯國際手風琴大賽中獲青年組第二名,國內賽青年組一等獎;在2002年天津國際手風琴比賽中獲「演奏特殊才藝獎」。1999年作為國內最早的巴揚(鍵鈕式雙系統自由低音手風琴)演奏者赴德國參加克林根塔爾國際手風琴比賽,獲得專家好評。曾多次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及參與專業音響資料的錄制工作。
論文《手風琴復調作品演奏中的風箱處理》發表在《黃鍾》2003年第1期。
蘇斌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男,漢,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碩士生導師。
1972年入湖北藝術學院(現武漢音樂學院)附中,學習鋼琴專業,師從陳婉教授;1978-1980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專修班,學習鋼琴專業,師從楊峻教授;1983-1988考入武漢音樂學院作曲系,學習作曲理論專業;1987-1989年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學習鋼琴藝術指導、總譜讀法,同年考入YAMAHA株式會社上海音樂學院高級電子琴師資訓練班,隨日本著名電子琴演奏家日野正雄先生學習;1996、1998連續兩年在白俄羅斯鋼琴專家班學習;1999年在瑞士爵士樂專家班學習。
曾負責完成了省級科研項目《新型高科技電子樂器的演奏技術、技訓練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工作。參與了《雙鋼琴演奏技術及教材建設研究》、《特殊節奏訓練》的院級項目和《武漢音樂學院鋼琴作品集成及其演奏研究》的省級重點項目的研究工作。曾在《鋼琴藝術》、《黃鍾》、《音樂探索》等學術刊物中發表論文、譯文多篇。主要論文有:《羅季翁.謝德林25首前奏曲的構思特點與演奏風格》;《雙鋼琴演奏技術研究》;《論總譜讀法中的移調彈奏技術》;《鋼琴學習中音樂聽覺訓練的若干問題》該論文曾獲湖北省高校藝術教育類論文評選二等獎。譯文:《羅季翁.謝德林24首前奏曲與賦格》。著作有:《電子琴演奏手冊》。此外,還在湖北省鋼琴考級輔導叢書中撰文多篇。
曾獲「全國第四屆音樂作品評獎」優秀演奏獎;香港第二屆中國作品鋼琴比賽「園丁獎」;北京2005「海資曼杯」東方青少年鋼琴、鍵盤樂器大賽優秀園丁獎。創作的鋼琴曲《木偶進行曲》獲「全國首屆少年兒童鋼琴作品評獎」二等獎。
田園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族,鋼琴系副教授、藝術指導教研室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湖北省音協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
1990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並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加拿大專家舒爾茲教授、烏克蘭鋼琴家,布加耶夫斯基教授、蘇霍姆尼偌夫教授、白俄羅斯鋼琴家尼奧.尼特教授等。曾成功舉辦個人鋼琴獨奏音樂會,及各種形式的專場音樂會。
除教學工作外,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工作,多次代表武漢音樂學院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全國各種類型的器樂比賽,並使選手在比賽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還先後多次為來漢舉辦音樂會的加拿大、法國、等國的器樂演奏家擔任藝術指導。在國內多家權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
王健
職稱:教授 院系:鋼琴系
王健,男,漢族,1961年3月生,高級演奏家文憑(碩士),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鋼琴考級專家評委會副主任、湖北省音樂家協會表演委員會委員。
1984年畢業留校任教至今,培養了許多優秀的鋼琴演奏人才,在全國各地大專院校、藝術中心任教,多名學生在美國、加拿大、奧地利、白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留學。多名學生在不同層次鋼琴比賽中獲獎,如:匡力 2001年11月參加日本第七屆國際高中生鋼琴比賽獲復賽獎;2002年參加香港柴科夫斯基鋼琴大賽國內選拔獲第二名;香港決賽獲第四名;除教學工作以外,還一直擔任鋼琴藝術指導,為武漢音樂學院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國際聲樂比賽國內選拔賽選手江明、丁平、黃灝、李大新等擔任鋼琴伴奏,曾獲「最佳伴奏獎」。先後為德國、加拿大、美國、日本等國歌唱家來漢舉辦音樂會擔任鋼琴伴奏。為我國著名聲樂教育家沈湘教授、周小燕教授來漢舉辦聲樂大師班擔任鋼琴伴奏。
1996年9月—1997年12月,先後隨白俄羅斯和美國鋼琴專家班學習。1997年12月,作為武漢音樂學院領隊赴香港參加鋼琴比賽。2001年11月,隨武漢市外事代表團赴日本考察和交流。2003年1月—2004年5月,赴加拿大多倫多音樂學院鋼琴系攻讀高級演奏家文憑(碩士),師從著名鋼琴家亞歷山大·蓋茨教授學習鋼琴演奏及教學法,師從著名的指揮家、鋼琴家威廉·肖可夫教授學習歌劇藝術指導,為國際著名的義大利歌劇大師在加拿大舉辦歌劇大師班擔任鋼琴伴奏。2004年5月,在多倫多赫利孔山音樂廳舉辦了畢業音樂會,當地《世界日報》、《星島日報》等眾多媒體進行了報道。
多篇論文在《黃鍾》、《琴童》等刊物發表,編著《鋼琴音樂教程》(由武漢大學出版社發行)、擔任湖北省《鋼琴考級教程》副主編(長江文藝出版社發行),策劃和監制《鋼琴考級CD》(揚子江音像出版社發行)。
吳怡青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吳怡青,講師。自幼師從陳婉教授學習鋼琴,1989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附中並以優異成績畢業。1995年考入香港演藝學院師從鋼琴教育家、英國倫敦皇家音樂學院院士、香港鋼琴教師協會主席、駐院藝術家黃懿倫女士,1999年赴新加坡學習,2000年獲澳大利亞昆士蘭音樂學院優秀海外留學生獎學金,赴該校隨鋼琴系主任、著名鋼琴家Stephen.Savage教授深造,主修鋼琴,並副修鋼琴教學和重奏。留學期間,先後獲演奏文憑、深造演奏文憑、音樂學士學位、碩士學位以及學位後深造文憑。
2003年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任教, 2006年評為講師。曾獨自完成了院科研課題《古鍵琴課程的設立與教材編寫》,同時在國內音樂院校中率先開設了《古鍵琴選修課》。以副主編身份參與編寫《新編數碼鋼琴教程》,在《黃鍾》雜志上發表論文《羽管鍵琴演奏之強弱表現》。
曾多次參與各種音樂會演出,合作舉辦鋼琴音樂會;指導多名學生在「貝多芬鋼琴大賽香港總決賽」、「舒曼鋼琴大賽」、「莫扎特鋼琴大賽」等比賽上獲獎,被評為優秀指導教師。
張林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張林,女,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講師。湖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湖北省音協鋼琴考級評委會評委,湖北省鋼琴學會理事。
1994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獲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至今。曾先後師從多位中外專家、教授,如:陳婉教授、加拿大專家舒爾茲教授、美國鋼琴家桑德拉·赫伯特博士、白俄羅斯鋼琴家尼奧尼特·彼得羅維奇教授、加拿大鋼琴家阿蘭·弗雷澤教授等。參加各種鋼琴教材的編寫工作,並多次在武漢音樂學院編鍾音樂廳、湖北大劇院舉辦各種形式的鋼琴專場音樂會的演出。
所教學生在香港莫扎特鋼琴大賽、TOYAMA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中法「咪多」鋼琴比賽、全國星海杯鋼琴比賽、「雅菲德」鋼琴比賽等賽事中獲得獎項。在國內多家學術刊物上發表《意象之意象》、《讓手指去歌唱》等多篇論文。
張瑩
職稱:講師 院系:鋼琴系
張瑩,女,碩士,中共黨員,出生於1978年12月。現為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講師,兼任學生輔導員工作。曾就讀於武漢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本科,2001年考入武漢音樂學院攻讀鋼琴演奏與教學碩士學位研究生,師從張有成教授和錢仁平教授,同時還接受許忠先生的指導。2003年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
自工作以來,承擔鋼琴系本科、附中、附小鋼琴專業教學任務,並一直兼管本系學生工作,同時還應邀參加各類演出。科研成果有:《巴赫〈d小調半音階幻想曲與賦格〉的版本及形態研究》,2005年4月參與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課題——音樂考試學研究與實驗。
另擔任湖北省鋼琴協會公關部部長,參與《鋼琴考級教程》編委和演奏錄音工作。
祝煉萍
職稱:副教授 院系:鋼琴系
女,漢族,1982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現任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曾先後跟隨國內外六位鋼琴家、鋼琴教育家學習。1991年獲文化部、廣電部、中國音樂家協會等聯合頒發的「優秀伴奏獎」。2002年隨「東方交響樂團」出訪歐洲,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大廳」、德國法蘭克福「世界劇院」等參加新年音樂會演出。
參與中、外民歌精選伴奏帶的錄制、主編鋼琴教材兩套、發表論文多篇。所授學生分別在德國「威斯巴頓國際鋼琴比賽」、香港「莫扎特鋼琴大賽」、「貝多芬鋼琴大賽」、「柴科夫斯基鋼琴大賽」及全國「海之曼杯」、「星海杯」等賽事中獲得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為大專院校培養了許多教師,多名學生在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留學。 曾擔任「第十二屆香港亞洲鋼琴公開賽」評委,多次獲全國、香港鋼琴大賽「優秀教師獎」及「園丁獎」。
㈢ 武漢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的院系領導
院長: 鄧明然 教授、博士生導師
院黨委書記: 高維義 副教授
副院長: 刁兆峰 教授、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程國平 教授、博士生導師
副院長: 石友蓉 教授
副院長: 葉建木 教授、博士生導師
院黨委副書記 張泉樂 副教授
副院長: 宋英華教授、博士生導師
管理科學與工程系主任: 雲俊 教授、博士生導師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系主任: 王 虎 教授、博士生導師
工商管理系主任: 白 玉 教授
市場營銷系主任: 劉明菲 教授
財務管理系主任: 徐鳳菊 教授 博士生導師
會計學系主任: 胡華夏 教授
技術經濟與公共管理系主任: 楊 青 教授、博士生導師
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 孫澤厚 教授 博士生導師
㈣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的楊果老師帶碩士嗎
武漢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2002)、優秀研究生教學獎(2006)
應該帶
㈤ 武漢大學的歷史系的研究生導師有哪些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信息如下:(姓名、性別、職務、專業、研究方向)
陳冰白: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
徐承泰:
男 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秦漢考古)
賀世偉 :
男、副教授 (考古學及博物館學) ( 六朝-宋元考古 中國古代瓷器研究)
劉國勝:
男 副教授 (歷史文獻學)(先秦秦漢出土文獻)
覃啟勛:
男 教授 (中國文化史)(中日文化交流史)
王雪華:
女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明清史)
朱海:
男 副教授 (中國古代史)(隋唐五代史)
申萬里:
男 副教授(中國古代史)(元史)
周榮:
男 副教授 (專門史)(明清社會經濟史)
楊國安:
男 副教授 (專門史)( 明清社會經濟史——鄉村社會史)
彭敦文: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華民國史)
薛毅
男 副教授 (中國近現代史)(中國近現代經濟史)
李榮建:
男 教授 (地區國別史)(阿拉伯近現代史)
徐友珍: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戰後大國對華關系)
潘迎春:
女 副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美加對外關系)
謝國榮:
男 教授 ( 地區國別史)(美國史——美國黑人史、種族關系史、民權運動史)
熊沛彪:
男 教授 (國際關系與中外關系史)
李清臨:
男 教授(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科技考古)
㈥ 武漢大學出過哪些名人
1、吳倩
吳倩,復1992年9月26日出生於湖北制武漢,畢業於武漢大學藝術系2010級本科班,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2012年,憑借在饒雪漫的長篇小說《雀斑》中擔任書模而受到關注。2013年,簽約浙華策影視。2014年,因出演傳奇劇《隋唐英雄4》而嶄露頭角,隨後,憑借金庸劇《鹿鼎記》被觀眾熟知。
2、雷軍
雷軍,男,漢族,1969年12月16日出生,湖北仙桃人,無黨派,大學學歷,理學學士學位,高級工程師。中國大陸著名天使投資人。
雷軍作為中國互聯網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電子商務創新領袖人物,曾獲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及十大財智領袖人物、中國互聯網年度人物等多項國內外榮譽,並當選《福布斯》(亞洲版)2014年度商業人物。
㈦ 武漢工程大學的知名校友
萬勇:2015年1月任武漢市委副書記、代市長。1982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
張弘雨:深圳市廣仁達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2000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文管學院工商管理專業。曾於2008年被《經典深圳》提名為十年商業領袖。
李培成:武漢市化學工業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書記。1978年3月至1982年元月,在武漢化工學院(現武漢工程大學)學習。畢業後曾就職於武漢有機合成材料研究所,歷任副所長、所長等職。
楊步雷:開磷建設建材總公司設計研究院建材室主任、建材廠總工程師,2010年全國勞動模範。
張奇:現任中國醫葯工程設計協會副會長、國家注冊化工工程師管理委員會委員等社會職務。曾獲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83年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化學工程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張綱:國務院參事,1982年8月畢業於武漢化工學院。
胡文祥:首都師范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7月畢業於武漢工程大學,先後在軍事醫學科學院、國防科工委和總裝備部原軍事醫學研究所任助研、副研、研究員、所長和黨委書記。其協同組合理論和技術成果「特殊性能化合物設計合成方法及應用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
㈧ 武漢大學的知名校友
截至2015年9月,武漢大學共培養40多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兩院院士100餘人。 兩院院士姓名備注查全性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楊弘遠中國科學院院士卓仁禧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李德仁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中國工程院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鄧子新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張俐娜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院士龔健雅中國科學院地質學部院士舒紅兵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張蔚榛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寧津生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劉經南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張祖勛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茆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朱英國中國工程院農業、輕紡與環境工程學部院士李曉紅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院士李建成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教育家姓名備注楊小凱經濟學家,1982年被武漢大學聘為助教、講師,兩次提名諾貝爾經濟學獎(2002年和2003年)黃進國際法學家,中國政法大學校長袁浚中國體育教育家,1934和1946年武大聘為教授,體育、衛生主任胡庶華教育家,曾任武漢大學總務長兼教授軍政界姓名備注萬鄂湘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劉西堯原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劉亞洲國防大學政委,上將李銳原中共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孫志軍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楊勝群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常務副主任辜勝阻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玉慶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陶凱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鮑紹坤原中央政法委副秘書長李金早國家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小江中紀委宣傳部部長楊純原衛生部副部長周建原環保部副部長劉寧水利部副部長胡保林原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寧遠原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張野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雷元亮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局長陳俊勇原國家測繪局總工程師盧雍政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汪鴻雁共青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卡里姆·馬西莫夫哈薩克總理鹿心社江西省長 孫志剛貴州省長 洪峰原北京市副市長楊光洪原黑龍江省委副書記林炎志原吉林省委副書記唐軍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李軍海南省委副書記肖志恆原廣東省委常委、秘書長、常務副省長,省人大副主任周天鴻廣東政協副主席余遠輝廣西自治區黨委常委、南寧市委書記熊選國新疆自治區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范銳平四川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甘霖四川省副省長阮成發 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市人大主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李春明原湖北省委常委、宣傳部長、秘書長,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郭生練湖北省副省長,民盟湖北省主委,省科協主席趙斌湖北省十二屆人大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周宜開湖北省政協副主席陳春林湖北省政協副主席仇小樂湖北省政協副主席,民建湖北省委主委吳秀鳳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台盟湖北省委主委王振有湖北省政協副主席王艷玲河南省副省長徐志純原浙江人大副主任胡振鵬江西人大副主任 孫用和江西人大副主任龐道沐 湖南省人大副主任謝曉堯貴州省政協副主席林棲鳳原海南省政協副主席許前飛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社會科學家姓名備注韓德培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法學家 譚崇台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經濟學家 馬克昌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刑法學家 彭斐章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圖書館學家 陶德麟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家 徐顯明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法學會副會長黃進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李龍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法學家 馮天瑜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歷史文化學家 劉綱紀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哲學家、美學家 宗福邦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漢語言文字學教授 易中天 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企業界姓名 備注 張振高 中國保利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 程念高 中國華電黨組成員、總經理 郭濤 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 那希志 中國華能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舒印彪 國家電網公司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王炳華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 於崇德 中國國電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 王振有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雷軍小米科技創始人,金山軟體董事長陳東升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知名校友參考資料:
㈨ 武漢大學醫學部的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
醫學部有一支教學醫療、科研水平較高、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3人、教授368人,副教授819人。有博士學位授權點11個(口腔一級學科、基礎醫學一級學科、內科學、外科學、腫瘤學、臨床檢驗診斷學、病原生物學、醫學免疫學、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耳鼻喉學、衛生學等),博士後流動站3個(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博士生導師185人,碩士學位授權點48個。病毒學和口腔生物醫學工程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微生物學和口腔基礎醫學為國家教育部重點學科,並涌現了裘法祖、桂希恩、鄧子新、黃從新、劉君炎、樊明文、蔣明森等全國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全國優秀教師、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全國優秀留學回國人員。在部博士研究生近600人,碩士研究生1400多人,本科生(含七年制長學制、八年制本碩博連讀)2700多人。醫學部從1986年起培養了來自美國、歐洲、亞、非、拉美等50多個國家的留學生,在讀留學生近240人。金風玉露滋養盈枝碩果,武漢大學醫學部建部73年來,為國家培養博士、碩士和本科畢業生25000多人。
名家名師
鄧子新中國科學院院士
樊明文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桂希恩"2004CCTV感動中國新聞人物"、「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黃從新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中國獎2項瑪 莎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
博士生導師
基礎醫學院:
(生理學) 萬 瑜 萬 芪 司軍強 陳 雲 咼中茂 彭碧文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張百芳鄒 坤 武軍駐 武棟成 喻 紅
(遺傳學) 鍾 山崔宗斌 符 輝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學) 宋 健 汪 琳 符 輝
(免疫學 ) 尹芝南 盧斌峰 劉萬紅 嚴 俊 楊萬才 張秋萍 黃傳書 章曉聯 董 晨 霍文哲鞠景芳
(病原生物學) 何 立 朱 帆 劉迎芳 伍欣星 孫曉平 孫桂鴻 李 暉 楊占秋 周 蕊侯 煒郭德銀董長垣 董惠芬 蔣明森 霍文哲
(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 王 雄 劉金寶 劉麗江 何小華 汪長華 汪學軍 李銀萍李超英 孟祥志魏 蕾
(葯物毒理學) 樂 江 平 潔馮映紅 汪 暉 楊 靜
第一臨床學院:
(內科學)丁國華 於紅剛 鄧 濤 江應安 江 洪 吳天一﹡ 李紅良 余保平 陳繼紅 楊 波
羅和生 林國生 胡 克 唐其柱 夏 豪 郭瑞強 黃從新 黃 鶴 董衛國 龔作炯
蔣學俊 譚詩雲
(神經病學)盧祖能 李承晏
(精神病與精神衛生學)王高華
(皮膚病與性病學)雷鐵池
(臨床檢驗診斷學)李 艷
(外科學)王衛星 王志維 毛志福 劉世清 劉修恆 孫聖榮 張孝斌 張 傑 沈世強 陳謙學林 輝 楊嗣星 郭衛春 程 帆 彭 昊
(婦產科學)張 蔚 楊 菁 洪 莉
(眼科學)邢怡橋 沈 吟 謝立信
(耳鼻咽喉科學)陶澤璋 黃治物
(麻醉學)夏中元 夏正遠
(腫瘤學)於金明
第二臨床學院:
(內科學)王楊淦 任江華 朱尤慶 劉尚勤 吳小燕 李瑾 張睢揚﹡ 楊 炯 夏 冰 桂希恩 徐焱成
Marcia Petrini
(兒科學)趙東赤
(神經病學)章軍建
(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吳光耀
(臨床檢驗診斷學)龍行華 葉水清 劉松梅 鄭 芳 吳東方 周 新 周克元 塗建成 黎 健
(外科學)王行環 葉啟發 劉志蘇 江從慶 李世文 陳廖斌 鄭新民 張新華 趙金平 喻愛喜 蔡 林 譚 最 謝衛國
(婦產科學)張元珍
(腫瘤學)王艷林 王 堅 李 鋒 周雲峰 周福祥 謝叢華 熊 斌 李 雁蔡紅兵 黃利鳴
(康復醫學與理療學)廖維靖
(麻醉學)王焱林
(急診醫學)趙剡
(重症醫學)李建國
口腔醫學院:
(口腔臨床醫學)邊 專 王貽寧 王家偉 龍 星 李成章 李祖兵 杜民權 張文峰 宋亞玲 陳 智范 兵 周 剛 尚政軍 趙怡芳 賀 紅 施 斌 黃 翠 蔣 滔 彭 彬 樊明文賈 榮 張玉峰
(口腔基礎醫學)陳新明 張遵義
葯學院: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丁 虹 鄧子新 王有為 王連榮 江中興 劉天罡 孫宇輝 何祥久 陳子林 陳 實 肖玉秀 余建清 楊昇平 張發明 周海兵 胡先明 洪學傳 洪 葵唐 奕 黃澤波 董春娥 瞿旭東
㈩ 一級教授的一級教授歷史
一級教授評定自1956年國家評定來,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歷史,但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來,一級教授稱號逐漸淡出學界視野。自從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再次評定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後,「一級教授」這個名次再次在學界閃耀起來,緊接著山東大學等高校都開始聘任人文社科一級教授。自此文科教授也有機會進入到一級教授行列,成為人文社科領域里的「院士」。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 :馮友蘭、唐鉞、熊十力、江澤涵、許寶祿、段學復、周培源、黃昆、葉企蓀、王竹溪、饒毓泰、胡寧、傅鷹、黃子卿、張景錢、李汝祺、陳禎、樂森潯、王力、游國恩、曹聯亞、季羨林、魏建功、馮至、朱光潛、向達、陳岱孫
清華大學一級教授:章名濤、孟昭英、梁思成、張光斗、施嘉煬、錢偉長、張維、張子高、馬約翰
北京師范大學一級教授: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葯眠、武兆發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何干之、何思敬
北京醫學院一級教授:馬文昭、胡傳揆、藏玉塗、劉思、毛燮君、薛愚畢、華德、沈琪、林振綱、吳朝仁、金寶善、蔣明謙
北京工業學院一級教授:張翼軍
北京鋼鐵學院一級教授:魏壽昆
北京地質學院一級教授:馮景蘭、王鴻禎
北京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金士宣
北京農業大學一級教授:戴芳瀾、俞大紱、沈其益、林傳光、熊大仕、黃瑞綸、李連捷、陸近仁、周名、婁成後
天津大學一級教授:潘承孝
南開大學一級教授:邱宗岳、楊石先
唐山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顧宜孫、羅河
大連工學院一級教授:錢令希
沈陽農學院一級教授:章守玉
吉林大學一級教授:王湘浩、余瑞璜、唐敖慶
東北地質學院一級教授:俞建章
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級教授:朱物華
復旦大學一級教授:陳建功、蘇步青、周同慶、郭紹虞、盧鶴紱、周谷城、陳望道
上海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孝剛、鍾公瑾、周銘、周志宏
西安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大燮
同濟大學一級教授:李國豪、葉雪安
上海第一醫學院一級教授:顏福慶、黃家駟、胡懋廉、錢慧、張昌紹、榮獨山、徐豐彥、谷鏡開、林兆耆、楊國亮、吳紹青、陳翠貞、王淑貞、郭秉寬、蘇德隆、楊銘鼎
上海第二醫學院一級教授:高鏡朗、蘭錫純、鄺安堃、葉衍慶、胡文耀、倪葆春
上海水產學院一級教授:朱元鼎
南京大學一級教授:曾遠榮、高濟宇、戴安邦、徐克勤、胡小石
南京農學院一級教授:馮澤芳、羅清生、鄒鍾琳、魏景超、王棟
南京工學院一級教授:楊廷寶、劉敦禎
華東水利學院一級教授:黃文熙、嚴愷、徐芝綸、劉光文
浙江大學一級教授:李壽恆
浙江農學院一級教授:陳鴻逵、吳耕民
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馮沅君
山東工學院一級教授:劉先志
青島工學院一級教授:王之卓
武漢大學一級教授:李劍農、李國平、高尚蔭
武漢水利學院一級教授:愈忽
華中農學院一級教授:章文才
中山大學一級教授:姜立夫、陳寅恪、容庚
華南工學院一級教授:馮秉銓
華南農學院一級教授:蔣英
廈門大學一級教授:盧嘉錫
四川大學一級教授:柯召、方文培、徐中舒
西南農學院一級教授:侯光炯
四川農學院一級教授:楊允奎
四川財經學院一級教授:陳豹隱
雲南大學一級教授:劉文典
雲南農業大學一級教授:秦仁昌
西北大學一級教授:岳劼恆、張伯聲
西北農學院一級教授:虞宏正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聘任14名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另外有9名榮譽一級教授。
衛興華、方漢奇、王傳綸、甘惜分、鄔滄萍、羅國傑、夏甄陶、高放、高銘暄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一級教授稱號
方立天、劉大椿、紀寶成、吳易風、宋濤、張立文、李文海、陳先達、周新城、鄭杭生、胡乃武、黃達、曾憲義、戴逸被聘任為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教授。 山東大學自2010年來大量聘請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截至目前已有13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加盟山東大學,成為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這13位學者分別是:
法學院:武樹臣、楊海坤、郭明瑞
歷史文化學院:張海鵬、狄德滿(德國)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溫儒敏、盛寧
經濟學院:安體富
儒學高等研究院:池田知久(日本)
文化遺產研究院:劉鐵梁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張祥龍 金光億 (韓國)
管理學院: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