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瞿偉副教授
Ⅰ 老是做夢,這樣好不好,還有他們說長期下去會有神經衰弱,真的嗎
每個人都會做夢的,只是有的人醒後記得,有的不記得了,如果不是什麼噩夢,醒來不覺得勞累,就沒有什麼,是健康的,如果持續做噩夢的話,就應該注意下了
Ⅱ 睡覺說夢話是什麼原因
佛羅抄依德說的.人類"有意識襲","潛意識","無意識",還有一個叫"前意識",就是記憶.不過這情況應該用無意識.夢就是日間或平常什麼特別事情刺激,在入睡後由有意識轉為無意識狀態,把日間不提起的都會通過夢反映出來.所以關鍵是找出他有什麼不可告人的事~~(不過不要直接問,反而讓他更想不起來~)平時細心留意一下就能找到線索的~~
他經常發夢,看來他睡眠質量很差呢~~讓他多休息吧~
不過最難聽的解釋是:夢都是性的暗示的產物~~呵呵.
不要隨便帶他去催眠呢,有可以使人性格混亂的~~
Ⅲ 睡覺做夢的原因
多 夢
每個人都做夢。但大多數人醒來後不久就忘記夢了,最多隻留下某些感覺。那些醒後還清晰記得夢的內容的,只能是睡眠質量不高,或者是多夢。
失眠患者為什麼總是說夢多?
經常聽到有人說:「昨晚沒有休息好,做了一夜的夢」、「我晚上夢多,簡直沒有睡著」。於是,這一天學習、工作起來似乎還真感到有點精神不振、精力不足,彷彿做夢真的耽誤了休息。有些醫生按照傳統觀念,也承認多夢是大腦不曾休息或休息不好的表現。其實,這種舊觀念是不對的。做夢並能回憶夢境並不是睡眠不深的指標,也不能說做了夢就表示不曾睡好。正如前面談到的那樣,夢是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不管你有沒有夢的回憶,或有沒有夢感,你每天晚上都必定做4~5回夢。說整夜做夢是誇張,說沒有做夢也不現實,更談不上夢多夢少。國內外都有人對主訴失眠、整夜作夢或夢多的慢性失眠症,進行過生理測驗,應用多種生理儀進行腦電波描記和研究,客觀地記錄證明,這些主訴「夢多」、「整夜作夢」病人的睡眠周期和正常人並沒有什麼差別,他們伴有夢的快波睡眠期所佔的比例和實際時間也並沒有明顯縮短或延長,「整夜做夢」和「夢多」的體驗與各項睡眠參數並沒有相互聯系。還有人對這類病人進行心理測驗,認為這類體驗與性格有關系。無論從人類睡眠的普遍規律,還是從實驗研究的結果看,夢感與失眠未必有必然的聯系。有無夢感及夢感的程度也不能作為失眠與否及失眠程度的客觀指征。
既然如此,人們為什麼總習慣把做夢和失眠扯在一起呢?正如我們前面多次談到的那樣,夢是在快波睡眠期出現的一種必然的生理現象,是一種主動的生理過程,其表現形式有表象成分又帶有感性性質的記憶活動和超常規的聯想。而夢感則是指醒來後對夢中某些情節的回憶,或只留有曾做過夢的印象,連夢的內容大多也很難講清楚。主訴失眠伴多夢或失眠無夢的人所說的夢應該指的是夢感,而夢感又與情緒因素和性格特點有關。比如,性格內向的人,多將注意力集中於自身內部的感受,睡眠較表淺易醒或驚醒,常能回憶起生動的夢境;情緒抑鬱、焦慮的人容易從夢中驚醒,因而自感夢多且睡而不實。研究人員還發現,夢多與睡眠的驚醒程度密切相關,自訴平日夢多的人,睡眠中都比較易驚醒。在睡眠實驗中,只要20分貝的音量便足以喚醒他們,他們的夢境回憶程度也高。臨床上常常見到突然多夢的人,往往與受到七情所傷、心情不暢、睡眠不安有關,因此失眠者往往伴有多夢。
臨床觀察及實驗結果都證明:失眠,尤其是長期失眠的主訴是不可靠的。許多學者對主訴失眠的病人進行研究後發現,失眠與心理紊亂有關。他們對睡眠潛伏期往往估計過高,而對實際睡眠時間又往往估計過低。實驗測試時,失眠病人對有關睡眠參數的敘述與客觀記錄不符,不是誇大就是縮小。大多數專家認為,失眠的體驗與情緒、性格有關。
為什麼很多的失眠患者訴述自己「整夜做夢或夢多」呢?有人通過調查分析,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睡眠知識及睡眠與夢感的關系所知甚少:許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變化,不知道夢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夢與夢感的區別,不知道夢或夢感沒有什麼副作用。舊的傳統觀念、封建迷信思想對夢的不科學解釋,使人對夢懷有恐懼感,以訛傳訛,使許多人盲目陷入對夢的恐懼中。
(2)與人的情緒狀態有關:許多人對情緒障礙缺乏認識,不知道情緒障礙是一種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緒障礙本身,都過分注重情緒障礙伴發的失眠、多夢、疼痛等症狀。不知道如何調節和改善自己的情緒,反而誇大了不太客觀的體驗。
(3)對自己的健康過分關心,對夢感過分關注,導致夢感增強;夢感增強的結果反過來又加重對健康的擔心、對失眠的恐懼,以至形成惡性循環。
(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來或緊接著快波睡眠期之後醒來,致使對夢境的回憶程度增高。
(5)個體功能狀態差異:不同的個體對夢感不同,即使同一個體在不同的時期,功能狀態不同,對夢感的程度也不盡相同。所以,有的人一段時間夢感強(夢多),另一段時間夢感弱( 夢少)。
失眠作為一種現象是客觀存在的,而夢作為一種普遍的生理現象也絕非多餘。我們承認失眠的存在,但不能認為失眠和夢感有必然的聯系。
中醫是怎樣認識多夢與失眠的關系的?
中醫學認為,多夢的根本原因是由機體內在變化引起的。《素問·方盛衰論》中說:「是以少氣之厥,令人妄夢,其極至迷。」所謂少氣,即氣不足,氣不足則陽不守陰,神失其守,故為多夢。其為原因之一。而情志損傷,傷及臟腑,耗損精氣,令神魂不安,發為多夢;陰血虧虛,不能奉養心神,潛涵肝魂,制約相火,而使神魂浮游,發為多夢;若因痰熱內擾肝膽,魂不得寧而發多夢;勞欲過度,水火不濟,心腎不交,則心神不寧而發生多夢;飲食失節,使土虛木郁,神魂不寧而多夢。多夢的出現,以致睡卧不寧,夢幻紛紜。
中醫是怎樣治療多夢證的?
多夢是指從睡眠中醒來,自覺亂夢紛紜,常伴有頭昏神疲的一種表現。中醫對多夢證的治療常採用以下兩種方法。
(1)辨證論治
①心氣不足
症狀:多夢易驚,失眠,神疲睏倦,短氣,或喜悲善哭,精神恍惚,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養血益氣,寧心安神。
選方:參香散加減。
葯物:人參9g,黃芪、茯苓、白術、山葯各12g,蓮肉、砂仁、沉香、檀香、甘草各6g。
②心血不足
症狀:心悸怔忡,心煩失眠,多夢易驚,健忘頭昏,面色不華,舌淡,脈細。
治法:養血安神。
選方:四物湯合茸砂丹加減。
葯物: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各12g,鹿茸、硃砂各6g,炒棗仁18g。
③心陰不足
症狀:心悸怔忡,失眠多夢,五心煩熱,咽干舌燥,舌紅少津,脈細數。
治法:養陰補心安神。
選方:益氣安神湯加減。
葯物:當歸、茯神、麥冬、生地各12g,黃連、遠志、竹葉、人參、黃芪、膽星、蓮子心各6g,酸棗仁18g,硃砂3g。
④心腎不交
症狀:心煩,失眠,多夢,遺精,腰酸腿軟,潮熱盜汗,舌紅無苔,脈細數。
治法:交通心腎。
選方:黃連阿膠湯加減。
葯物:黃連、黃芩、白芍、阿膠各9g,雞子黃1枚,龍骨12g。
⑤心膽氣虛
症狀:驚悸不寧,膽怯善恐,夜寐多夢,胸悶氣短,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弦無力。
治法:養心益氣,壯膽鎮驚。
選方:平補鎮心丹。
葯物:酸棗仁、龍齒各12g,車前子、茯苓、麥冬、茯神、天冬、熟地、山葯各9g,五味子,遠志、人參各6g,肉桂、硃砂、甘草各3g。
⑥心脾兩虛
症狀:心悸健忘,少寐多夢,氣短神疲,面色萎黃,食少倦怠,腹脹便溏,舌質淡嫩,苔白,脈細弱。
治法:補益心脾。
選方:歸脾湯。
葯物:人參、遠志、木香各6g,黃芪、白術、當歸、茯神、酸棗仁、龍眼肉各9g,炙甘草3g。
⑦痰火內擾
症狀:夢擾紛紜,頭暈心悸,急躁易怒,痰多胸悶,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化痰。
選方:黃連溫膽腸加減。
葯物:黃連6g,半夏、陳皮、茯神、竹茹、枳實各9g,甘草、生薑各3g,大棗5枚,珍珠母12g。
(2)解夢及心理療法:其內容參見有關條文。
情緒刺激也會引起多夢嗎,如何糾正?
我們在有關條目中已經介紹,做夢對每一個正常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還有一些好處。那麼為什麼有很多人為做夢而感到煩惱呢?他們認為做夢影響了睡眠效果,從而出現了白天的許多不舒服症狀。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仔細詢問這些人,都會發現他們存在著各種煩惱的心理因素。正是這些心理因素影響了夜晚的正常睡眠,同時也引起了其他症狀。他們通過夢境也能體驗到煩惱所帶來的痛苦。有的人做夢的內容和他們引起心情不愉快的原因有些聯系。但由於心理因素的作用,所增加的睡眠時間被「有夢睡眠」佔去,而「無夢睡眠」沒有增加,因而睡眠深度反而變淺了。這樣的睡眠不能使大腦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卻增加了刺激,客觀上看來睡眠是延長了,效果卻更糟了,醒後就會感到累、不解乏。夜裡每次都是從惡夢中驚醒,就會使人主觀上認為整夜都在做夢。
「整夜做夢」者,為了緩解症狀;改善睡眠效果,雖可服用一些安眠葯,以減少「有夢睡眠」,增加「無夢睡眠」的深度。但這只能作為暫時的對症治療,治標治不了本。如果長時間用葯來剝奪「有夢睡眠」,還會產生「做夢的壓力」,一旦停葯就會出現「反跳現象」,結果做夢的內容和時間反而比服葯前明顯增加,以致病人不敢停葯,害怕停葯會帶來更大痛苦。如果不停葯,長期服下去又會對葯物產生依賴。所以,服用安眠葯只能作為一種輔助治療手段。
治療的根本方法,就是解除引起睡眠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果病人通過心理治療和具體的指導,採取正確的方法和態度去面對心理上的困難,並逐步地解決現實的困難矛盾,令人痛苦的夢就會減少,睡眠也能恢復正常,與此並存的許多其他症狀也隨之消失。總之,煩惱的心理因素沒有了,由其引起的一系列反應也就消失了。
Ⅳ 每天都做夢正常嗎怎麼辦
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臨床心理咨詢中心副教授瞿偉認為: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
一,夢是協調人體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活動、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做夢有助於大腦健康,這是指夢的生理過程對睡眠者心身狀態的調節作用。我也天天做夢啊,還說夢話呢!夢,要看是什麼夢,具體請參照參考文獻資料吧:-)http://wf6
6.com/page/20064/115736EA8
2.htm參考文獻:http://tech.16
3.com/05/0329/15該回答在3月29日16:48由回答者修改過
根據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是由夢組成的,人的大腦在人休息時在不停的運轉。每個夢的時間大約在90分鍾左右,也就是說每晚平均有4——6個夢組成。只是有一些因為沒什麼意義和特別之處,大腦就不會記住,而有的夢因為對你有影響,所以記住了,但是很少有記得全的夢。夢每天都作的,只是大部分人醒後不記得了而已。做夢是人體一種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現象。人入睡後,一小部分腦細胞仍在活動,這就是夢的基礎。
無夢睡眠不僅質量不好,而且還是大腦受損害或有病的一種徵兆。最近的研究成果亦證實了這個觀點,即夢是大腦調節中心平衡機體各種功能的結果,夢是大腦健康發育和維持正常思維的需要。倘若大腦調節中心受損,就形成不了夢,或僅出現一些殘缺不全的夢境片斷,如果長期無夢睡眠,倒值得人們警惕了。當然,若長期惡夢連連,也常是身體虛弱或患有某些疾病的預兆。試試每晚睡前一小時喝一瓶牛奶再睡,牛奶是安神的。
睡眠分淺睡眠期和深睡眠期,做夢又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入睡前意識漂移的幻覺狀態,並非真正的夢境,這種情況發生在淺睡眠期,說明處於似睡非睡的狀態。
第二種是栩栩如生的夢境,發生於深睡眠期。
第一種情況可能提示睡眠淺,而
第二種情況反而代表睡眠質量較好。在深睡眠階段,人們對周圍的刺激因素反應最低,不容易被喚醒,是體力恢復的階段。在深睡眠期,人們會進入栩栩如生的夢境,此時腦力得到恢復。如果睡眠中一直處於迷迷糊糊的夢幻狀態,很可能是睡眠深度不夠,如果同時伴有白天乏力、嗜睡等症狀,則提示存在睡眠問題。而且,隨著年齡增加,淺睡眠期也會慢慢增加,睡眠中這種似夢非夢的幻覺狀態也就增多了,但只要不影響白天的體力精力,應屬於正常情況人在睡覺時人的大腦細胞不會全部進入抑制狀態,有小部分還處與興奮狀態,所以人睡覺肯定會做夢。睡前喝一杯牛奶,不但有助於睡眠,而且有助於人體對其營養成份的吸收。牛奶中含有兩種過去人們未知的催眠物質,其中一種是能夠促進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由於它的作用,往往只需要一杯牛奶就可以使人入睡
Ⅳ 人做夢會有什麼啟示嗎`
要想了解夢,就必須先了解睡眠。心理專家指出:夢是睡眠期中某一階段的意識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自發性的心理活動。在此心理活動中個體身心變化的整個歷程,稱為做夢。
睡眠是人類必需的一項生理活動。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這兩種睡眠形式交替進行,一個人晚上8小時的睡眠時間里有4個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在快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慢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在做夢。一個人每晚做夢的時間在1.5小時左右。由於夢相伴睡眠周期循環規律,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少。此外,人能記住的夢多在快覺醒時,而剛入睡時的夢早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這也是人們感覺夢多或少的原因。
夢與睡眠
那麼,做夢會影響睡眠嗎?科學家研究表明,在人睡夢中的時候讓夢中斷,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電反應有增高趨勢,同時還會引起人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
科學家還發現,在一個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個夢,大約出現在入睡後的90分鍾。夢境的持續時間,約為5~15分鍾(平均為10分鍾),並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循環出現,一夜內大約要做4~6個夢,總共大約有1~2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在夢中。
既然每夜都會做4~6個夢,為什麼醒來後只記得極少數的夢呢(或者一個也不記得)?對這個問題,專家有三種不同看法:一種認為數個夢彼此干擾,新做的夢,干擾了前面的夢,雖然在一夜之間夢境連連,早晨起床時,很可能只記得臨醒之前的最後一個夢。此一解釋,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經驗;第二種看法認為夢境中多屬令人不愉快的事,當事人不記憶,以免引起焦慮。這個解釋,不符合一般事實。因為,事實上一般人所記憶的夢境,並非全屬令人愉快的事;還有的認為做夢都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在性質上均屬短期記憶。短時記憶如不經復習或輸入長期記憶中去加以貯存,自然很快就會忘記。這是一種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的新的解釋法,較為合理。
很多心理學和精神學方面的專家一生都致力於夢的研究,但由於神經科學發展水平的局限,夢仍然困擾著他們,困擾著整個人類。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臨床心理咨詢中心副教授瞿偉認為: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夢是協調人體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活動、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做夢有助於大腦健康,這是指夢的生理過程對睡眠者心身狀態的調節作用。
夢與疾病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中國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學博士黃薛冰認為:夢是有預警作用的,其中一項就是針對人的身體。當這個預警徵兆顯示出來的時候又會分為生理和心理上的。
◆ 生理徵兆
瞿偉副教授說,夢也來自於人的身體狀態。比如一個人餓了,在夢里就會夢見吃飯;如果一個人腳冷了,就可能會夢見雪地;如果一個人咽喉腫痛,就可能夢見被人卡住脖子。所以,夢一定程度上反應一種軀體狀態,軀體所受的刺激會影響夢的內容。因此,有些疾病早期由於病症信號弱,在人處於覺醒時不易被覺察,而在睡眠狀態,外界干擾減弱,病症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從而在夢中會出現不適或恐怖感受。
例如:當人們熟睡時夢見生肉,這將意味著患者會出現肥胖危機;許多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在心臟病發作之前都曾做有惡夢,稱夢到有人要扼殺自己,或是夢見自己胸悶氣喘;一些肝臟和胰腺疾病患者,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吃了一些腐爛的肉和水果;如果夢到分娩和胃部受傷,吃東西,感覺惡心、嘔吐等,將預兆著即將到來的腸胃疾病;如果呼吸系統出現病症,在夢境中會出現一些人被活埋,感到胸部受壓疼痛;如果夢境中出現戴著手銬、穿著緊綳的鞋子,這預示著身體關節和脊椎出現病症;夢中聽到怪響,預示聽覺系統可能有潛在疾病;連續幾日內都做相同的掉牙齒的夢,則與口腔運動和胃腸道功能有關,提示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有疾病的存在等。
這種觀點強調了夢的生理性一面。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夢都僅具有生理意義,它還具有更豐富的心理意義。黃薛冰博士說:比如夢見掉牙,有時與健康有關,有時則反映了夢者在人際關繫上的自我認識,比如感到自己軟弱、總被人欺負、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等,所以,連最基本的自衛武器——牙都缺失了。一般來說,反復出現的同一性質的夢,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更大,那麼,就需要我們到醫院去檢查檢查,排除相關疾病了。
但是,這仍然是一部分臨床上的實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些夢還是無法解釋身體的疾病。
◆ 心理徵兆
瞿副教授認為,一些看起來象是身體疾病徵兆的夢,有可能是人們內心的心理障礙所致。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經歷過的事,雖沒刻意記憶,但來自外界的刺激卻印在大腦皮層之中,作為印象的痕跡保留在那裡。當睡眠時,大腦皮層總體上停止了活動,而少數地方還有微弱的活動,白天看到或經歷的事,就會毫無秩序地顯現在夢中。夢能讓我們清楚看到用形象表示出來的情緒和情感,不論是孤獨、寂寞、還是歡樂,都被夢中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如心情好的人總做美好的夢,而焦慮、恐懼不安的人則做噩夢。
曾有一個病人平時腰痛不適未予關注,見鄰居因腰痛去醫院檢查出是骨癌去世後,便立即到醫院住院檢查,生怕自己也是骨癌,於是晚上睡眠噩夢不斷,經醫院檢查排除骨病變及心理醫生解釋噩夢原因之後,才得以釋懷,此後噩夢也消失了。
瞿副教授指出,導致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早年的心理創傷、持久的內心沖突、長期壓抑的慾望等是導致心理障礙常見原因。由於各種現實的考慮及干擾,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把這些創傷、沖突、慾望、自我的需求壓抑著,長此以往似乎已消失,其實它們仍然存在,還在影響著人們的心理。
夢與現實
據上海一家夢析中心的研究表明,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面臨的壓力過重是使人頻繁做夢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白領和私營企業家。據夢析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起,大多人是出於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而來解夢,其中以25~35歲年輕人為主,佔到95%。夢析中心主任王曉朵表示,由於這個年齡層面臨的競爭和發展機遇最多,心理上的壓力容易在夢境中體現,具體表現在常做噩夢,或者長時期做同一類型的夢。
工作上的壓力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但是又不能在現實生活里表現出來,所以就造成在晚上做夢的時候,通過夢的形式表現出來。生活、工作中人際關系緊張的人,容易夢到刀光劍影的血腥場面,或者與壞人拼得你死我活的場面。白天夜裡的雙重緊張更是令人難以忍受,不加舒緩,不僅影響健康,更有礙正常工作的進行。
比如:在外企上班的王小姐最近總是夢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起來回答問題,但是不管是什麼問題,總是答不出來,焦急萬分地站在那裡。這個夢其實是隱喻王小姐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激烈競爭下的白領,重視的是自己職位的提升和事業的發展,夢到回答問題就是這種壓力的轉化。還有些人夢到考試,夢到被老師罰站,打手心,都是壓力的一種變相表現。這樣的案例又很多,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典型的。
Ⅵ 做了一個好恐怖的夢。。。。
不恐怖、適得其反,你今天是否覺得挺精神的呢?一定會特別精力充沛!沒有不祥!這世上有很多圓不了的夢、有很多夢也難圓,請放心工作、學習、生活!一切正常!
Ⅶ 怎麼樣才能不做夢
夜晚是豐富多采、神秘莫測的世界,尤其以夢顯得最為奇特,你憎恨做夢,有的人卻企盼夢境不醒。因為他們覺得有的願望可以在夢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滿足。人不可能不做夢。只是在每個人身上表現的程度不同。有的人覺得曾做夢不多,有的做夢也記不起來了,有的可能象你一樣整個晚上都無法擺脫夢境。
人為什麼會做夢?主要是人睡著後,整個大腦神經系統完全被抑制了,大腦處於彌散性抑制狀態,但有一部分腦細胞仍然處於警戒之中。正是那些沒有被完全抑制的腦細胞,呈現出弱的興奮狀態,才使人在睡眠中做起夢來。夢所以離奇古怪,有多種原因,其中之一是由於大腦皮層大部分處於抑制狀態,不能正常的進行思維平衡,故而出現思維的游離、變形。
人常擔心做夢失去睡眠時間,其實,做夢只是發生在人剛進入睡眠和快醒來的那段時間。夢並不影響人的休息,而且蒙對人的智力發展有利。比如做夢可以發泄白天的心理壓力,使大腦鬆弛。噩夢之後,焦慮會得到減輕。夢還可以對白天得到的信息進行加工篩選,把有用的信息存到記憶庫里。夢還可以啟發創造性思維,呈現無拘無束的想像狀態。許多科學家長期未解決的問題卻在夢中得到靈感。做夢與在睡眠前思考問題一樣,往往有驚人的細微和清晰。
如果平時就擔心一些事情,而夢中恰好和實際中的一些情境相吻合,會很容易造成一些心理暗示,那也會影響到人白天的情緒狀態。但是人們千萬不要隨便釋夢,因為由此造成的消極因素遠遠大於積極因素。如果確實覺得無法理解也感到對自己很重要,那麼,最好去求助心理學專業工作者。
至於你提到晚上做夢多,早晨醒來精神不好,白天狀態也不佳,可能有兩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對夢缺乏科學的認識,覺得晚上做夢使睡眠時間減少了,無形中會成為一種心理暗示,不好好睡眠德望人精力就不好了,這么一想,不適症狀就出現了。因此,思想上要放鬆,做夢不管多少是正常的,心理壓力就減輕了,身體和精神狀態自然會恢復到正常。二是一些可以清晰回憶的夢中情景造成的影響。有的人認為夢一定預示著什麼;有的可能覺得夢到什麼,自己就缺少什麼;有的人就覺得夢不好,但想不清到底是為什麼,為此整天冥思苦想,不能自拔。夢到底是怎麼反映人的生活的,這個問題十分復雜,即使是受過專業訓練的心理學家對釋夢也是非常謹慎的。
Ⅷ 男朋友睡覺特別愛說夢話怎麼回事啊
說夢話,是指睡眠中講話或發出除了鼾聲以外的某種語音,醒後不能回憶,屬於睡眠障礙的一種。現代醫學認為與精神因素有關,常與做噩夢、夢游情況等合並出現,很多人都偶爾會有說夢話的經歷,這並不需要擔心。但如果說夢話次數過於頻繁,就會導致人體白天疲倦乏力、精神萎靡不振,而且還可能影響配偶、子女睡眠,這時應尋求治療。做噩夢與腎虛有關嗎?引起做噩夢的原因通常是由於陰虛火旺,所謂陰虛指的是腎陰虛,火旺是心火旺,中醫認為腎陰不足,就會導致心火旺盛,而產生噩夢、失眠、心慌、頭暈的症狀,有的還會有腰酸的表現。因此您做噩夢主要與腎虛有關。平時要注意補腎陰,可以長期服用杞菊地黃丸。因為腎陰不足,還要特別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過度疲勞。飲食清淡,少吃辛辣上火的食物,多吃百合、蓮子等化火食品。從中醫學角度而言,普遍認為人夢話過多是因為身體各器官火氣旺盛導致。由於不同器官上火而引起的夢話內容也各不相同。肝火旺盛者夢話的內容多為爭論要求公平;心火旺盛者夢話內容多而雜亂,有時還可能突然驚醒;若火氣是由於食用過多上火食物導致,夢話者就會在夢中與人討論吃喝,或者抱怨胸悶難受;而心神不寧也可能會導致夢話的發生,夢話內容多為悲痛哭泣,說夢話的過程中還可能伴隨有緊張、驚嚇的動作表情。所以,建議你最好帶上配偶一起到醫院向醫生詳細描述說夢話的言行和過程,配合檢查和治療。另外,夢話過多的人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學會放鬆心情、調節精神壓力,這樣才有助於睡眠質量提高和減少說夢話。白日夢就是人在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帶有幻想情節的心理活動,如在工作間歇,幻想自己中了大獎,或正在嚮往已久的某地旅遊。美國達特茅斯學院一項研究顯示,當研究對象做白日夢時,他們的腦部看似「正在休息」,實際上卻相當活躍。小貼士:睡眠時間過長過短均不好英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發現,人的睡眠時間過長或過短都不利於健康,最佳睡眠時間應控制在每日7至8小時之間。據法新社報道,英國倫敦大學醫學院專家簡·費里斯對10308名年齡在35歲至55歲之間的人進行了調查。結果表明,對那些每日習慣睡6至8個小時的人來說,如果睡眠時間減少,其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有可能增加110%;而對那些每日習慣睡7至8個小時的被調查者來說,如果睡眠時間增加,他們因患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有可能增加110%。費里斯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每晚持續睡眠7到8個小時最有利於健康」,每日睡眠超過8個小時,患病死亡的風險會增加。
Ⅸ 晚上多夢是什麼原因
沒有進入深度睡眠,大腦比較活躍,多運動,合理飲食,別熬夜!
Ⅹ 做夢殺人。。。
夢的形成
要想了解夢,就必須先了解睡眠。心理專家指出:夢是睡眠期中某一階段的意識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自發性的心理活動。在此心理活動中個體身心變化的整個歷程,稱為做夢。
睡眠是人類必需的一項生理活動。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睡眠分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這兩種睡眠形式交替進行,一個人晚上8小時的睡眠時間里有4個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周期。在快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80%正在做夢,在慢波睡眠中被喚醒的人有7%在做夢。一個人每晚做夢的時間在1.5小時左右。由於夢相伴睡眠周期循環規律,所以在快波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多,而在慢波睡眠中醒來的人,感覺夢少。此外,人能記住的夢多在快覺醒時,而剛入睡時的夢早就消逝得無影無蹤了,這也是人們感覺夢多或少的原因。
夢與睡眠
那麼,做夢會影響睡眠嗎?科學家研究表明,在人睡夢中的時候讓夢中斷,會導致人體一系列生理異常,如血壓、脈搏、體溫以及皮膚的電反應有增高趨勢,同時還會引起人一系列的不良心理反應,如出現焦慮不安、緊張、易怒、幻覺、記憶障礙、定向障礙等。
科學家還發現,在一個典型的夜睡中,一般人的第一個夢,大約出現在入睡後的90分鍾。夢境的持續時間,約為5~15分鍾(平均為10分鍾),並在睡眠的各個階段循環出現,一夜內大約要做4~6個夢,總共大約有1~2小時的睡眠時間是在夢中。
既然每夜都會做4~6個夢,為什麼醒來後只記得極少數的夢呢(或者一個也不記得)?對這個問題,專家有三種不同看法:一種認為數個夢彼此干擾,新做的夢,干擾了前面的夢,雖然在一夜之間夢境連連,早晨起床時,很可能只記得臨醒之前的最後一個夢。此一解釋,大致符合一般人的經驗;第二種看法認為夢境中多屬令人不愉快的事,當事人不記憶,以免引起焦慮。這個解釋,不符合一般事實。因為,事實上一般人所記憶的夢境,並非全屬令人愉快的事;還有的認為做夢都是在短時間內完成,在性質上均屬短期記憶。短時記憶如不經復習或輸入長期記憶中去加以貯存,自然很快就會忘記。這是一種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的新的解釋法,較為合理。
很多心理學和精神學方面的專家一生都致力於夢的研究,但由於神經科學發展水平的局限,夢仍然困擾著他們,困擾著整個人類。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臨床心理咨詢中心副教授瞿偉認為: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正常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夢是協調人體心理平衡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人的活動、情緒和認識活動有較明顯的作用。做夢有助於大腦健康,這是指夢的生理過程對睡眠者心身狀態的調節作用。
夢與疾病
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中國精神疾病防治中心精神學博士黃薛冰認為:夢是有預警作用的,其中一項就是針對人的身體。當這個預警徵兆顯示出來的時候又會分為生理和心理上的。
◆ 生理徵兆
瞿偉副教授說,夢也來自於人的身體狀態。比如一個人餓了,在夢里就會夢見吃飯;如果一個人腳冷了,就可能會夢見雪地;如果一個人咽喉腫痛,就可能夢見被人卡住脖子。所以,夢一定程度上反應一種軀體狀態,軀體所受的刺激會影響夢的內容。因此,有些疾病早期由於病症信號弱,在人處於覺醒時不易被覺察,而在睡眠狀態,外界干擾減弱,病症微弱的刺激便可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從而在夢中會出現不適或恐怖感受。
例如:當人們熟睡時夢見生肉,這將意味著患者會出現肥胖危機;許多患有心臟病的患者,在心臟病發作之前都曾做有惡夢,稱夢到有人要扼殺自己,或是夢見自己胸悶氣喘;一些肝臟和胰腺疾病患者,會在睡夢中夢到自己吃了一些腐爛的肉和水果;如果夢到分娩和胃部受傷,吃東西,感覺惡心、嘔吐等,將預兆著即將到來的腸胃疾病;如果呼吸系統出現病症,在夢境中會出現一些人被活埋,感到胸部受壓疼痛;如果夢境中出現戴著手銬、穿著緊綳的鞋子,這預示著身體關節和脊椎出現病症;夢中聽到怪響,預示聽覺系統可能有潛在疾病;連續幾日內都做相同的掉牙齒的夢,則與口腔運動和胃腸道功能有關,提示消化系統和呼吸系統有疾病的存在等。
這種觀點強調了夢的生理性一面。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夢都僅具有生理意義,它還具有更豐富的心理意義。黃薛冰博士說:比如夢見掉牙,有時與健康有關,有時則反映了夢者在人際關繫上的自我認識,比如感到自己軟弱、總被人欺負、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等,所以,連最基本的自衛武器——牙都缺失了。一般來說,反復出現的同一性質的夢,與身體健康的關系更大,那麼,就需要我們到醫院去檢查檢查,排除相關疾病了。
但是,這仍然是一部分臨床上的實例,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有些夢還是無法解釋身體的疾病。
◆ 心理徵兆
瞿副教授認為,一些看起來象是身體疾病徵兆的夢,有可能是人們內心的心理障礙所致。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經歷過的事,雖沒刻意記憶,但來自外界的刺激卻印在大腦皮層之中,作為印象的痕跡保留在那裡。當睡眠時,大腦皮層總體上停止了活動,而少數地方還有微弱的活動,白天看到或經歷的事,就會毫無秩序地顯現在夢中。夢能讓我們清楚看到用形象表示出來的情緒和情感,不論是孤獨、寂寞、還是歡樂,都被夢中的形象生動地展現出來,如心情好的人總做美好的夢,而焦慮、恐懼不安的人則做噩夢。
曾有一個病人平時腰痛不適未予關注,見鄰居因腰痛去醫院檢查出是骨癌去世後,便立即到醫院住院檢查,生怕自己也是骨癌,於是晚上睡眠噩夢不斷,經醫院檢查排除骨病變及心理醫生解釋噩夢原因之後,才得以釋懷,此後噩夢也消失了。
瞿副教授指出,導致心理障礙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早年的心理創傷、持久的內心沖突、長期壓抑的慾望等是導致心理障礙常見原因。由於各種現實的考慮及干擾,人們常常不知不覺地把這些創傷、沖突、慾望、自我的需求壓抑著,長此以往似乎已消失,其實它們仍然存在,還在影響著人們的心理。
夢與現實
據上海一家夢析中心的研究表明,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面臨的壓力過重是使人頻繁做夢的主要原因,特別是白領和私營企業家。據夢析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自去年12月起,大多人是出於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而來解夢,其中以25~35歲年輕人為主,佔到95%。夢析中心主任王曉朵表示,由於這個年齡層面臨的競爭和發展機遇最多,心理上的壓力容易在夢境中體現,具體表現在常做噩夢,或者長時期做同一類型的夢。
工作上的壓力導致情緒上的不穩定,但是又不能在現實生活里表現出來,所以就造成在晚上做夢的時候,通過夢的形式表現出來。生活、工作中人際關系緊張的人,容易夢到刀光劍影的血腥場面,或者與壞人拼得你死我活的場面。白天夜裡的雙重緊張更是令人難以忍受,不加舒緩,不僅影響健康,更有礙正常工作的進行。
比如:在外企上班的王小姐最近總是夢在課堂上被老師點名起來回答問題,但是不管是什麼問題,總是答不出來,焦急萬分地站在那裡。這個夢其實是隱喻王小姐工作中所遇到的問題。激烈競爭下的白領,重視的是自己職位的提升和事業的發展,夢到回答問題就是這種壓力的轉化。還有些人夢到考試,夢到被老師罰站,打手心,都是壓力的一種變相表現。這樣的案例又很多,我們來看一個比較典型的。
◆ 典型案例
黃薛冰博士專門舉了這樣一個例子,來自於一個醫學院的女生:「我夢見我們在教室里上解剖課。一個小女孩躺在講台上,老師給她做解剖,而我和同學們圍在旁邊看。老師用解剖刀在女孩背上切開一個口子,然後不知怎麼一下,女孩的皮就被完整地剝了下來,講台上留下了一個透明的空殼,就象蟬蛻變後留下的殼一樣。這時,女孩跳到地下,開始一跳一跳地、旁若無人地往外走。剝完殼後的她白白的,好像一點也不在乎,也不痛苦。當她就要走出教室時,突然回頭深深地看了我一眼,是那種能直接看到人內心的眼神,好象是責備,又好象只是純粹好奇地注視。於是我嚇得大喊:不是我乾的!是他們!」
對此,黃薛冰博士作出這樣的分析:她對醫學院的學習一直不能適應,感到十分乏味厭倦,總是想趕快離開,追求更自由的生活。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突然做這么一個怪異的夢。其實,夢中之所以會出現解剖、剝皮等可怕的景象,與她是醫學生的身份有關,而且她承認做夢前一天看過一本描寫日本鬼子剝中國人皮的小說,顯然,這也導致出現夢中剝皮情景的現實來源。而這個小女孩很可能就代表了她自己。蛻變意味著成長,這說明她希望找尋真正的自我。女孩蛻殼後離開教室,表明了真正的她想逃離目前處境的願望;而代表現實中的她依然和同學們一起上著解剖課。女孩最後對她的深深一瞥,實際是一種呼喚,敦促她要傾聽內心的聲音,不要再對生活繼續偽裝。
當然,這只是一種解釋,因為夢的含義有多重,完全可以從不同角度理解。不過,夢者對這個解釋很贊同,認為的確說明了她的心理狀態。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今後的道路。更為重要的是,原本煩躁不安、對學校生活不能忍受的她,通過這次夢析後,內心沖突得到釋放,反而能較平靜的分析現實處境。理智分析後,她選擇了繼續醫學院的學習。
釋夢的現實意義
從上面這個例子看來,具備過硬心理學知識、並對釋夢有豐富經驗和研究的心理醫生,通過釋夢的確可以給人以正確的心理指導和分析。古今中外,釋夢的歷史也延續了千年,那麼究竟夢是不是真的能被分析,能被用作正確的指導呢?
◆ 傳統的釋夢
古代的周公解夢認為,人之所以做夢是因為上天想給做夢的人一個啟示,讓做夢的人先知道以後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因此,每個夢都有各自的含義。在古代解夢的書里,會清楚地寫著:夢雞犬,主路遇小人;夢建造大屋,主功成名就等……我們上文提到的夢見掉牙,古代解夢認為是掉牙要死人,這根本是無稽之談。過去,算命人也扮演著析夢師的角色,然而,他們只是強調夢的預示作用,也就是"占夢"。雖然有的解釋把夢中的意象與文化習俗聯系起來,確實有相關性,但總體顯得僵化和牽強附會,不免讓人懷疑其可信度。
某心理診所提供了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女企業家,夢里經常看到已經去世的鄰居老太,面目猙獰,當她想呼救時,卻發現自己被困在封閉的玻璃屋裡,絲毫發不出聲音。按《周公解夢》來說,夢見死人主凶,非常不好,家中會有人不測。但當專家為她分析夢境時,發現當時她正接了一筆很大的業務,只是和下屬溝通時出了點問題,設計人員並沒有按客戶的要求設計產品,因此生意最後告吹,任她百般解釋也沒有用,心中的郁悶就轉化為夢中的失語。對專家的分析,這個企業家非常滿意,認為完全符合自己的處境。
從這個例子看來,傳統的解夢是不科學的,沒有任何的依據和道理。
◆ 科學的釋夢
那麼,現代心理學家通過什麼方法來釋夢呢?
現在,更多的心理專家傾向於這樣一個觀點:心理學釋夢更多的結合每個做夢人的社會生活背景,啟發做夢者共同探討夢的含義,釋夢的過程也是一個增加自我認識、疏泄情感、整合意識與潛意識的過程,具有同心理治療一樣的作用。現代析夢師必須擁有廣博的知識面和出色的觀察力。在治療過程中,析夢師會要求病人半躺在治療床上,與夢者進行半聊天式的語言交流,了解夢者的具體情況。然後讓夢者隨意講述自己的夢境,充分了解夢出現的時間、頻率、夢者的感想,進一步了解夢者的性格特徵。析夢師最後對夢者的狀況進行系統的分析和治療。
現代心理學認為,夢是涉及夢者自身的心理活動,反映了夢者的心理狀態;現實中沒有解決的心理沖突或壓抑的情感都會通過夢表達出來,釋夢則可以幫助人們認識這些沖突或情感,從而得以解決。不少咨詢者都有這樣的體會,當心理問題得到解決以後,他做夢的內容也會發生改變,變得明朗多了。
瞿副教授指出,通過解夢,可以幫助病人進入自己的潛意識,了解自己都不清楚的潛在的情感、慾望、動機及沖突。只有對心理狀態有了了解,才可能調節和改變,因此,解夢用於心理治療有其獨到的作用,但釋夢技術也有自己的缺陷與不足,盡管隨著時代的進步,後來的學者也不斷充實和發展了它的內容,釋夢者總是無法避免帶有一些個人的主觀意識,因此,這就需要釋夢者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實的生活閱歷,否則,不但不能幫病人解決心理問題,相反還可能把病人引入歧途,造成新的心理創傷。目前,我國能用釋夢治療技術治療病人心理障礙的專業人員屈指可數,大多心理醫生只能作淺層的解釋,所以病人想作釋夢治療時要謹慎選擇施治醫生。
◆ 對於偽釋夢的置疑
通過釋夢進行心理分析和治療,國內較早從事釋夢研究的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主任朱建軍教授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說:釋夢僅僅是心理咨詢與治療的一部分,是心理動力學派的常規技術。也就是說,釋夢對心理咨詢是有用的,但是單獨靠釋夢做心理咨詢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個不合格的心理咨詢師做釋夢,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他自己心裡有什麼心結沒有處理完,在釋夢中他就有可能把自己的情結投射到夢上,這樣就不是在釋別人的夢,而是表現出他自己的心理問題了。那這樣的釋夢,並不科學,其意義和傳統的迷信解夢沒什麼區別。
>>鏈接
一成年男士的夢:我感覺在森林裡一條陰森森的小路上走著,路的兩旁有一些全身穿著白衣的女鬼,她們在空中飛來飛去的,我心裡特別的害怕,她們好象在給路上的行人招手,被她們招到的就會掉到河裡,掉到河裡的人有的上岸了,有的沒有......這時我看見了一間三角形的紅色房子,進去後,有一個人,似乎是女的,用一塊紅色的布把我裹了起來,這樣我就安全地過去了,沒被鬼招走,心裡也就沒那麼害怕了。
心理專家分析:這個夢很典型,很多人會夢見鬼。一般來說,夢中出現一身白衣、臉色蒼白、走路飄著、長發的女鬼常是抑鬱情緒的化身。「長發」象徵她們需要纏綿的感情,這里的「白」是生命力缺乏的象徵,「飄」是不「腳踏實地」。而這個男士抑鬱情緒的來源是他對女性的恐懼,「河流」里的水是女性的象徵,「招手」是來自女性的誘惑,「掉到河裡」是掉到兩性的情感世界裡。他為什麼會對女性產生恐懼呢?從這段夢可以看出,他曾經在一段「三角」的情感中受了傷害,「紅色」在這里是傷害的象徵,「用一塊紅色的布把我裹了起來」的意思是,因為這段傷害,他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包裹」了起來,以此拒絕來自其他女性的誘惑。
編後:同類型的夢,不同的人做有不同的含義,而同一個人做的夢,由不同的人來解釋也有不同的說法。如果你覺得做的夢實在有些蹊蹺,可以去看正規的、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醫生,分析一下最近的生活工作情況,把內心的焦慮和擔心擺上檯面,仔細查看,找出個中的緣由,才能真正做到科學的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