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科院博士導師
『壹』 想考中國林科院的博士研究生請問有考過的嗎或者是林科院的學生想考林科院博士,不知道是否好考啊!
分數過了就行。
『貳』 中國林科院研究生的怎麼樣研究生培養就業之類的。。。和北林相比呢
總體來說還是很強的,畢竟北林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都有很多學生報考林科院,一個老師一年基本只招一個學生,各種資金充足,能讓學生有個好的研究環境,就業上也占居一定優勢。
『叄』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北京)院內有研究生公寓嗎
只有一棟學生公寓,8號樓,裡面住宿比較緊張。碩士研究生6個人住兩室一廳,一廚一衛,專其中兩室各兩個,大廳屬還要再住兩個,分上下鋪。博士研究生住的是四人間,只有一個大廳和一廚一衛,大廳里住四個人,全是上鋪,下面是桌櫃。前幾年的時候住宿還沒有這么擁擠,最近幾年林科院發展的比較快,招生數量上升,導致住宿緊張。由於所處地方比較特殊,林科院蓋樓要限高,好像是不能超過三層,因此學生公寓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但是可以在院里租房子住,就是有些貴。
聯培的研究生也有補助,具體的多少要看你所在的所里的規定了,有時不同的課題組或是不同的導師給的都不一樣。但是肯定不會虧待你的,呵呵。
『肆』 關於北京林業大學的三位老師
我是北林的,也很可能就是和你一個班的。
張亞池老師是北林傢具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是北林傳統傢具研究所所長。現在又成立了北林傢具工作室,可以說他的研究領域很廣、研究資源很豐富,社會人脈也很多,許多他的學生都成了各個傢具公司的老總、經理。張老師說話風趣幽默卻也不乏嚴格,是一位非常好的導師。
趙小矛老師比張老師稍年輕一點,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現為海蒂師國際集團中國顧問,曾任上海分公司技術部經理。可以說趙老師平時多在企業工作,所以他的研究生會有跟多的企業實踐的機會,可能在就業前就參與某些企業項目。此外,趙老師還有著自己獨特的人格魅力,除了長相曾經迷倒了眾多女生外,還擁有高超、精湛的羽毛球技術,為國際羽毛球裁判,曾作為雅典奧運會羽毛球項目的裁判員。
郭洪武老師是林科院的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傢具與室內裝飾工程。從事室內裝飾裝修行業近20年,主講課程《室內裝飾工程》、《室內裝飾工程概預算》、《室內裝飾材料》,承擔全校A類《室內裝飾工程概論》課程和學院路共同體課程《室內裝飾工程》課程的教學工作。郭老師比較擅長的是室內裝飾材料,他的研究生不多,主要也是做一些研究工作。
『伍』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的歷任所長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產化學工業研究所
樊建平
男 漢族, 1920年1月生,河北武強人,中共黨員。
1938年參加革命,曾任林業部木材公司人事科長,秘書處副處長,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所造林室副主任;1960年起任林化所長,黨總支書記,黨的核心小組組長。
全復 男 漢族,1960年3月前在中國林科院工作,1960年3月至1965年12月任林化所副所長,總支副書記,1965年12月調雲南省昆明市工作。
張平 男 漢族,1924年1月生,中共黨員。
1966年4月前南京林學院工作,1966年4月來所工作任總支副書記,1979年3月調江蘇省科委工作。
吳毅 男 漢族,1923年7月生,江蘇揚中人,中共黨員,正局級待遇。
1941年10月參加新四軍,1949年5月東北林業總局,1953年9月林業部,1956年10月河北大學學習,1960年9月北京林學院,1963年6月東北林學院,1978年6月至1983年5月任黨委書記。
賀近格 男 漢族,1919年8月生,河南鞏縣人,中共黨員,研究員,碩士生導師,國家級津貼和早期回國專家。江蘇省第五,六,七屆人大代表。
1945年2月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畢業,1948年2月派往澳大利亞進修木材化學。1950年10月回國在中央農墾部工作,1960年來林化所工作,任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1978年12月至1984年5月任所長。
王定選 男 漢族,1932年11月生,湘南漢壽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津貼和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勞動模範。
1962年初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化學系畢業,同年6月來所工作,1978年12月任副所長,1984年5月至1990年1月任所長。
張宗和 男 漢族,1940年11月生,河北豐潤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津貼和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範。
1964年8月東北林學院林產化工專業畢業來所工作,1980年6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長,1990年1月至1993年3月任所長。
王超 男 漢族,1926年1月生,河南新安人,中共黨員,局級待遇。
1945年3月杭大太岳分校,晉冀魯預軍政大學,1947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任職,1957年11月水利部農田水利局,1962年農業出版社,1970年11月白龍江林管局,1979年4月中國林科院亞林所,1981年6月至1984年12月任所黨委副書記。
蔣振先 男 漢族,1929年7月生,江蘇江陰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
1952年8月江蘇省句容林校畢業,1958年8月北京農業大學農經系畢業留校工作,1970年8月中國農林科學院大寨服務隊工作,1994年2月來所,1983年5月至1990年3月任所黨委書記。
鍾運猷 男 漢族,1941年3月生,廣西欽州人,中共黨員,研究員。
1963年8月華南農學院林化專業畢業在林業部林產工業設計院工作,1970年12月黑龍江省林業設計院,1976年4月農林部設計院,1978年4月來所工作。1984年4月至1987年4月任副所長。
李宗來 男 漢族,1940年7月生,江蘇連雲港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
1960年6月南京林校畢業,1965年7月南京林學院林化系畢業到雲南省林業廳工作,1972年9月到廣西南寧農林局,1978年5月來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3年3月任副所長。
王咸華 男 漢族,1939年9月生,江蘇阜寧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
1964年8月南京大學化學專業畢業到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工作,1982年8月來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4月任副所長,1990年6月調廣西河池地區工作。
黃國興 男 漢族,1933年8月生,浙江渚暨人,中共黨員,工程師。
1951年4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9年10月中國林科院人事處﹑林機所工作,1961年9月來所工作,1987年4月至1990年年4月任副所長。
吳在嵩 男 漢族,1935年7月生,江蘇揚州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家級政府津貼。
1961年民主德國德累斯頓技術大學化學系畢業後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工作,1984年8月來所,1990年3月至1994年4月任所黨委書記。
沈兆邦 男 漢族,1939年1月生,江蘇太倉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家級津貼。
1961年7月蘇聯列寧格勒森工學院化學系畢業來所工作,1982年至1984年前往瑞典,英國進修,1990年4月任副所長,1993年3月至2000年12月任所長。1997年4月至2000年12月任所黨委書記。
陸德興 男 漢族,1938年5月生,上海人,中共黨員,副局級。
1962年8月南京林學院林學系畢業到中國林科院林研所,1969年10月四機部410職工醫院,1974年11月林化所,1985年1月南京能源工程學院,東南大學,1992年4月來所工作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長,1994年4月至1997年4月任所黨委書記。
孫先玉 男 漢族,1957年1月生,山東膠縣人,中共黨員,高級工程師。
1975年8月黑龍江省大海林林場,1982年7月東北林學院林化專業畢業到林化所工作,1993年3月至1996年12月任副所長。
儲富祥 男 漢族,1963年9月生,江蘇宜興人,中共黨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家級津貼,首次國家「百千萬」人才人員。
1983年7月畢業於南京大學化學系考入中國林科院碩士研究生,1986年8月碩士畢業留所工作,1991年8月博士研究生畢業。1996年12月任副所長,2001年1月至2004年1月任所長。2004年2月調至林科院任副院長。
『陸』 很多科研院所學術都是造假的,中國林科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幾乎所有的什麼博導教授申請的課題換湯不換葯,題
是啊,什麼時候問題才能解決啊.
『柒』 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風景園林導師信息
當然,是隸屬於國家社科院和國家環境計劃署的下屬機構,主要職能就是負責關於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國家環保工程的政策和新型能源的制定和研究。
『捌』 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領導介紹
汪奎宏現任浙江省林科院黨委書記、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林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副會長、浙江省植物生理學會常務理事,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林業局跨世紀培養人選、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長期從事竹類栽培與加工、植物生理方面的研究,曾獲浙江省農業科技突出貢獻獎、浙江省第四屆青年科技獎、「全國星火標兵」等榮譽稱號,是我省竹類研究領域的學科帶頭人。 汪奎宏同志共主持或參加完成了50餘項科研、推廣項目,共獲科技進步獎16項。其中,主持完成的「竹材深加工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毛竹筍用林豐產結構調控技術研究」、「環保阻然中密度復合板的研製開發」、「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毛竹林可持續經營技術」分別獲得浙江省科技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發表學術論文五十餘篇;出版《中國毛竹》等專著11本,其中主編6本。負責建設浙江省竹類研究重點實驗室。在竹類栽培、竹材加工、竹工機械研究上成效顯著。 在科研工作上汪奎宏同志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注重科技與實際相結合,著重研究解決困擾林農經濟發展的問題,取得顯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同時他經常深入林區,把科技知識送到林間地頭,為當地的林技人員和廣大林農講授有關實用技術,受到各地群眾歡迎,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出了貢獻。 江波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浙江省林產品質量檢測站站長,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森林培育學博士,國家林業局營林咨詢專家,江西農業大學、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林學會森林食品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浙江省林業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浙江省森林生態重點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特貼,獲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省青年科技獎、省農業科技先進工作者和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森林培育與生態研究,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國家攻關、省重大等各類科研項目32項,共獲科技進步獎12項,其中主持完成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2010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2008年)、浙江省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1997年、2001年、2007年);出版《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與技術研究》、《多功能用材林研究》等專著8部、論文集2本,公開發表主要論文5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申請發明專利4項,制訂技術標准與規范8個,認定林木良種8個。 牽頭負責的創新團隊建立並提升了我國區域森林生態體系快速構建理論,豐富了多功能森林經營技術體系,在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關鍵技術上取得了一些新的突破,創立了浙江省森林生態定位監測網路,在生態林營建、櫸樹杉木良種選育、生態功能評價及林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形成了自身優勢與特色,將及時運用原創性研究成果,率領團隊積極開展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 朱光權調研員,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森林培育技術研究工作和黨務工作。1997年赴日本福井研修1年。 先後主持或主要參加完成了省重大項目、國家林業局重點項目、省基金課題、林業廳重點項目、麗水市重大項目等共12項。取得了具有實用價值和顯著經濟效益的研究成果6項,其中《爆碎法提高飼料利用率及其效果研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香菇栽培基質資源開發利用》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短輪伐期菇木林培育技術研究開發》獲國家林業局科技進步三等獎,《浙江省營林技術決策咨詢系統研究與開發》獲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食用菌膠囊菌種標准化繁育技術開發研究》獲省林業局、省林學會科技興林獎二等獎,《HACCP在出口食用菌栽培與加工中的應用研究》獲麗水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發表學術論文21篇,合著出版著作3部。 柳新紅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育人員,中國林科院森林培育學博士。曾獲全國優秀林業科技工作者、浙江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獎等榮譽稱號。 1993年以來先後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南山區蘭花資源調查與評價」、省林業廳重點推廣項目「森林蔬菜栽培與利用技術推廣」、浙江生態省建設考核重大項目和麗水市重大科研推廣項目「短輪伐期高效工業原料林定向培育關鍵技術研究」、省科技攻關項目「珍稀速生原料林樹種——翅莢木引種及其快繁技術研究」、省林業廳省院合作項目「短周期工業原料林樹種選擇和高效栽培技術研究」、省重大科技專項重點項目「特種工藝用材新品種選育與定向培育研究中試」和「東京野茉莉高檔食用油料林定向培育與油脂精煉工藝研究」、省創新團隊建設與人才培養專項「浙江省林科院林木遺傳育種創新團隊建設」等。現為浙江省林科院林木育種重點科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市廳級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三等獎4項。在省級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50餘篇;主編《中國翅莢木》、農業部規劃《園林制圖》教材、《森林蔬菜利用和栽培》和《生態系統健康與生態產業建設》等專著。 朱湯軍現任浙江省林科院副院長、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經濟林培育與林業碳匯的研究工作。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省薄殼山核桃協作組、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林業碳匯與計量)核心成員。 主持國家林業局「948」項目(薄殼山核桃優質良種雜交配置技術引進)、省重大攻關項目(薄殼山核桃優新品種引進、繁育與評價)及編制浙江省土地利用變化與林業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等項目6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其他省市項目9項,分別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林業廳「科技興林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杭州市政府獎項3項,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浙江省實施清潔發展機製造林再造林項目潛力分析》等論文16篇,其中第1作者6篇。參與編寫《圖說森林野菜高效栽培技術》、《浙江省山地困難立地造林技術規范》等專著。 陳順偉浙江省林業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浙江省森林資源生物與化學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林學會林產化工分會理事,浙江省「十二五」成果轉化工程「農產品加工與安全技術」咨詢專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人才,浙江農林大學、西南林業大學碩士生導師。曾獲浙江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林業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林業科技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林產品加工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工作,先後主持完成和在研的國家科技攻關、國家林業局「948」、省科技重點等科研項目12項,其中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招標項目「高品質竹醋液機械化連續式生產技術研究」,在竹炭、竹醋液生產規模、得率和質量方面居國內外同類研究領先水平;主持完成的浙江省重大科技攻關「利用林副產品廢棄物製造清潔炭的關鍵技術研究及中試」項目,研製的成型機、炭化爐等成套設備產品分別出口俄羅斯、韓國、德國等11個國家,是當前國內生物質緻密成型生產機制炭主流設備。成果分別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5項(其中主持完成2項)、三等獎4項,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11項,發表學術論文60篇,出版專著3部。作為技術負責人簽訂技術轉讓服務合同21項。
『玖』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的簡介
截止到2011年,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直屬機構包括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專題研究開發專機構和野外台站屬4個部分。職工146人,其中研究員30人,有65人擁有博士學位, 19人擁有碩士學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參事1人,博士生導師23人。研究所有二級學科12個,研究方向30多個,5個博士授權專業,7個碩士授權專業。
研究所設有1個部級重點實驗室--國家林業局林木培育重點開放性實驗室,科研辦公大樓8720平方米,種子檢驗中心1200平米,現代化溫室3456平方米。10萬元以上儀器設備87台套 。
『拾』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研究生學習生活情況
中國林科院良好的科研條件、大批處於國際學術前沿和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研究項目、學術造詣深厚的導師隊伍、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以及鼓勵創新的院所文化,為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和創新能力提高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簡稱中國林科院)是國家林業局直屬的綜合性、多學科、社會公益型國家級科研機構,主要從事林業應用基礎研究、戰略高技術研究、社會重大公益性研究、技術開發研究和軟科學研究,著重解決我國林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帶有全局性、綜合性、關鍵性和基礎性的重大科技問題。
中國林科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開始於1979年,是國家首批碩士、博士學位授予單位之一。經過30多年的發展,尤其是2002年國家林業局批准成立研究生院以來,研究生教育在辦學條件、學科建設、師資隊伍、研究生規模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發展。目前擁有學位授予權的學科專業,分布在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4個學科門類,共有博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20個;碩士學位授權的一級學科7個,二級學科碩士點34個;另有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3個。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4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形成了以培養科學博士、碩士研究生為主,同時開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同等學力研究生教育等多種辦學形式的培養體系。現有博士生導師138人,碩士生導師227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際木材科學院院士9人,國家級、部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43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