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現有的大學教授
『壹』 有關西藏大學
學校性質: 大學
學校類別: 綜合大學
學校網址:
主管部門: 西藏自治區教育委員會
在校學生: 普通本專科生 1305人 成人本專科生 72人 外國留學生 22人
師資情況: 專任教師數: 323人 其中: 教授 3人 副教授 32人
院系設置: 經濟學,思想政治教育,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學,藝術,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地理科學,電子與信息,預防醫學
專業設置: 11, 思想政治教育, 漢語言文學,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音樂學, 美術學, 歷史學, 數學與應用數學, 物理學, 化學, 生物科學, 地理科學
聯系電話: 6323200
郵政編碼: 850000
學校地址: 西藏自治區拉薩市金珠東路5號
學校簡介:
1985年7月20日,西藏大學誕生在"日光城"拉薩市, 她是西藏自治區第一所綜合性大學。其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創辦的"西藏軍區幹部學校";隨著西藏革命和建設事業發展的需要,先後易名為"西藏地方幹部學校"、"西藏行政幹部學校"、"西藏自治區師范學校"、"西藏師范學院"等。西藏大學肩負著發展西藏民族教育事業的重任,故現階段以培養師資為主,同時為繼承發揚西藏優秀文化藝術和發展西藏經濟培養專業人才。
西藏大學設有7個系16個專業和藏語文授課師資培訓部。 根據西藏的建設需要,近年來還試辦有成人大專藏漢翻譯和藏文新聞2個專業。全校目前共設有28 個教研室和《格薩爾王傳》研究室,既以具有西藏特色的學科為重點,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同時因地制宜地開展科學研究,不斷提高教學、科研的水平。注重雙語人才的培養,形成了藏學、文科、理科、藝術、管理等相結合的多學科專業的自治區綜合性大學,實現了本科生、大專生、幹部專科生、大專專業班等的多層次辦學和包括師資培訓,代培、進修、自費生、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辦學。
截止1991年4月,學校有教職工593人,其中男392人,女201人;藏族382人,其他少數民族10人;少數民族教職工佔全校教職工的66.1%。其中:教師293人(藏族176人、其他少數民族2人,共佔60.75%),教學輔助人員52人(藏族42人佔80.7%)。
黨政幹部123人(藏族77人,其他少數民族7人,共佔68.29%)。工勤人員107人(藏族59人,其他少數民族1人佔56.07%)。
附設機構人員18人(藏族15人,佔83.33%)。
293名教師中:教授3人(藏族2人,佔66.66%), 副教授11人,講師97人(藏族59人,其他少數民族1人,佔67.86%),助教99人(藏族61人,佔61.62%)。教員70人(藏族46人,佔65.71%)。
另有其它系列的中職20人(藏族14人,其他少數民族1 人,佔75%)。初職45人(藏族3 7人,佔82.2%),此外, 每年還有近10名西北師范大學、蘭州大學、經濟學院、北京聯合大學旅遊學院、北京師范學院和南京師范大學的援藏教師和兩名美國英語學會的外籍專家到我校任教講學。
西藏大學目前在校生達1077人(包括20 名自費生), 男生633人,女生444人,藏族966人,其他少數民族5人,少數民族學生佔全校在校生的90.2%。其中本科生734人,佔68.15 %;專科生250人,佔23.21%;培訓學員93人,佔8.64%。由藏、漢、回、納西等4個民族和夏爾巴人組成的1077 名在校生分布在17個專業共30個教學班學習,全校學生黨員45人,佔5.6%;共青團員952人,佔93.7%,全校每年近20%的學生分別獲得"三好生","獎學金","優秀黨員"、"優秀團員"、"優秀團幹部"等榮譽和表彰。
學校圖書館面積達4754平方米,館內藏書近14萬冊,加上各系和部門的9個資料室,全校藏書近20萬冊,訂有雜志1006 種,報紙148種、外文期刊34種,人大復印報刊資料83種, 設期刊、報紙、藏文、教師、學生等5個閱覽室。自然科學有19 個實驗室及電視教學室、語言實驗室。
學校主張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科研促進教師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又以教學推動科研,教學科研相長,重視學科專業建設,重視基礎研究,從實際出發,揚長避短,注重西藏研究,1985年以來,先後編寫出版了《藏文公共教材》一、二冊,《藏文寫作》、《英藏漢對照辭典》、《代數思考題》、《音樂藏文識譜》等教材和工具書,該校《格薩爾》研究室收錄整理了大量口頭說唱《格薩爾王傳》的系統資料,錄音154盤,整理出版了3部書。該校承擔或協作國家及全區科研項目6項, 在區內外發表學術論文800餘篇,學校每年組織學術報告會, 並試辦《西藏大學學報》(藏漢兩種版本)。
西藏大學佔地面積約23公頃,現已基本形成教學樓、藝術樓、實驗樓、電化教學樓、圖書館、辦公樓、學生宿舍樓、職工宿舍樓、食堂、禮堂、醫院、托兒所、印刷廠以及標准田徑場、太陽能游泳池等結構合理的建築群體;總建築面積達5.5萬平方米。
學校自1952年至1984年先後為西藏自治區培養輸送了藏、漢、回、門巴、珞巴、納西等族和夏爾巴人、登巴人等各類人才8000餘人,1985年至1991年又為全區輸送了1717名畢業生,其中本科生851人,獲文學、理學、法學學士學位560人,大專生588 人,培訓各類學員278人,各時期的畢業校友為維護祖國統一, 加強民族團結,為西藏革命和建設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特別是師范生已經並正在成為西藏教育戰線上的一支生力軍,遍布全區各級各類學校,為發展西藏民族教育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西藏大學建校以來,結合西藏實際,不斷深化改革,努力適應西藏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注重專業基礎教學;注重藏族文化藝術學科專業的建設和其他學科領域內的西藏研究;注重師資隊伍的建設;注重雙語和三語(藏、漢、英)專門人才的培養,努力探索符合辦學規律,又具有民族特色、地區特點的辦學路子,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為西藏民族高等教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改革開放政策為西藏大學與國內外學術交流和協作開辟了途徑,建校以來,該校接待國外友好人士,參觀訪問者達1千餘人,聘請外國專家學者來講學25人次。
『貳』 西藏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值得去蹭
即將畢業的老學姐來答一波,西藏大學作為一個綜合性大學,它有十五個學院,54個本科專業,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學府,有著明顯的民族特色,所以,與民族,與高原相關的專業幾乎都是我們學術界的翹楚。
比如說藏語言文學,也叫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是文學院的一個學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推薦多布傑教授,多布傑教授在1997年就獲得中國當代優秀教師的稱號,1999年獲得世界文化名人成就獎,2006年榮獲西藏大學教學名師獎,2008年傳略入國家教委編著的《中國100所高等學校中青年社科教授概覽》、《中國當代名師傳略》、國家人事部《中國專家大辭典》等,並且也是藏學系文學教研室主任,所以多布傑教授是的課是很值得蹭的;
『叄』 想到西藏大學應聘教師
關鍵就是你來的會藏源語。【雖然上課是用漢語的】
西藏大學現在是新校區了,設計的非常現代和美觀!
不過你的獲得西藏大學教授的推薦才有可能去那裡教書。【因為你不是學教育的】
我有一個特別要好的叔叔就在西藏大學當教授,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就發E-mail吧
還有:如果你男朋友很有才華很刻苦很勤奮,那麼你可以考慮去西藏工作,如果他不是那麼勤奮的話,我想他很可能先受不了那裡的生活的。
如果他是藏族的話,你可以華麗的無視我所說的一切~好好去吧
『肆』 王育華的介紹
王育華,男,藏族,1965年12月出生,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人,現任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外事處處長、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
『伍』 哪幾所本科大學藏族比較多
西藏的大學主要有:西藏大學、西藏民族大學、西藏藏醫學院、西藏農牧學院、西藏警官高等專科學校、拉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西藏職業技術學院
『陸』 想咨尋一下西藏大學怎麼樣,Thank you
學校概況
西藏大學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綜合性大學,由原西藏大學和原西藏農牧學院於2001年合並組建而成。合並前的兩所學校都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傳統。
原西藏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51年,西藏剛剛和平解放,進藏人民解放軍在現西藏大學校本部辦起了藏文幹部訓練班,後歷經西藏軍區幹部學校、西藏地方幹部學校、西藏行政幹部學校三個階段。隨著西藏教育事業的發展,為解決小學、中學師資緊缺的問題,1965年,在西藏行政幹部學校的基礎上,建立了西藏自治區第一所師范學校。1975年,在西藏師范學校的基礎上,成立了西藏歷史上第一所高等師范學院——西藏師范學院。1985年7月,在西藏師范學院的基礎上成立西藏大學。1999年,自治區藝術中專學校並入西藏大學。2001年,西藏醫學專科學校與西藏民族學院醫療系並入西藏大學。
原西藏農牧學院是西藏自治區唯一一所高等農業院校,其前身是西藏民族學院林芝分院,1971年開始籌建,1978年正式命名為西藏農牧學院,是我區農、牧、林、水電領域專業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
發展建設
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創業,西藏大學摸索出了一條在極具特殊性的高原民族地區辦高等教育的路子,奠定了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基礎。2001年,西藏大學被確定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大學,2004年9月,自治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簽訂《共建西藏大學協議》,西藏大學成為區部共建高校。
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自治區領導的高度重視。1980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同志在西藏考察時指出:「西藏必須建立一所綜合性的西藏大學」。1989年,1991年,時任自治區黨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先後2次蒞臨西藏大學檢查指導工作,作出了「西藏大學的發展必須和我區的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協調起來,專業應拓寬」的重要指示。2000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嵐清同志視察我校,提出「要重點支持西藏大學建設」。2001年,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明確指出:「要集中力量辦好西藏大學」。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鵬、李鐵映、陳至立、熱地、路甬祥、阿沛·阿旺晉美、班禪·額爾德尼·確吉堅贊及國家發改委、教育部、財政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領導多次來校考察指導工作。黨中央和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西藏教育事業發展,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從北京、上海、天津選派援藏教師對口支援西藏師院、西藏大學的建設。進入新世紀以來,又掀起了新一輪對口支援的高潮,現有西南交通大學等13所高校對口支援我校。特別是通過西部一省一校、西藏大學改擴建、區部共建等工程項目,投入專項建設經費6.65億元,使學校的硬體建設上了一個大的台階。歷屆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主席都曾到西藏大學檢查指導工作,現任自治區黨委書記張慶黎同志明確指出:「要把西藏大學辦成重點突出、具有特色、管理一流、人才實用的高水平綜合大學。」
學校全體師生員工不辱使命,迎難而上,在高寒缺氧的特殊環境中,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堅持立足西藏、主動服務於西藏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艱苦創業,齊心協力,改革創新,學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帳篷學校到現代化的大學校園,從單一的師范專業設置到學科門類齊全的綜合性大學,從主要依靠援藏教師辦學到擁有自己的教授、博士的師資隊伍。
師資力量
學校現有拉薩校本部和林芝兩個校區,佔地面積174.7萬平方米(2621畝),建築面積38.9萬平方米,校園綠化面積46.7萬平方米,2005年獲自治區「文明學校」稱號,2007年獲國家「綠色學校」稱號。
學校現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醫學院、藝術學院、旅遊與外語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植物科學技術學院、動物科學技術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工程技術學院、公共教學部等12個教學院(部)。有11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和1個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有62個本科專業,涵蓋了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10個學科門類。有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個,自治區重點學科13個。有國家級野外定位站1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重點實驗室16個。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1.25億元,圖書總藏量117餘萬冊,校園網是CERNET西藏主節點,建有西藏地區一流的多功能體育館。
學校現有教職工1393人。其中師資804人,具有研究生學歷的295人,具有正副教授專業技術職務的248人。近年來,獲「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人,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1人,入選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獲「全國先進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巾幗建功標兵」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享受國家或自治區 「政府特殊津貼」8人。基本形成了一支多民族結合、相對穩定、素質較高的師資隊伍。近年來,學校通過教研立項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自治區級教學成果獎10項,自治區教育科研課題成果獎5項。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11948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320人,形成了普通本專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學生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學校致力於科學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成為自治區科學研究的主力軍。近年來,學校先後承擔了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65項,其中國家「863」項目1項,國家「973」計劃預研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5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5項,國家科技部科技成果轉化項目3項,國家農業部「948」引導項目2項,其它部委及自治區項目108項,發表論文1129篇,出版專著、譯著(含教材)41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中國藏學研究珠峰獎4項,自治區科技進步獎10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0項。
學校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挪威、日本、美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等國家的十幾所高校和香港地區高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際合作關系;與對口支援院校、中科院、農科院、上海交通大學等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學校與上述院校和單位在聯合辦學、師資培訓、科學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與合作。
經過全校師生員工的共同努力,學校為西藏培養了3萬余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在西藏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學校已經成為西藏創新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和對外開放與交流的重要窗口,為提升西藏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辦學效益,發揮了龍頭和示範作用。
西藏大學建校於1952年,現有拉薩校區和林芝校區。校本部坐落在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學校佔地總面積189.4公頃,建築面積17.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23.7萬平方米。
學院分布
學校設有文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旅遊與外語學院、藝術學院、師范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央電大西藏學院共11個學院。設有藏語言文學、藏族歷史、藏族美術、公共事業管理、作物栽培學、生態學、預防獸醫學、音樂學等8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有49個普通本科專業和30多個普通專科專業,涵蓋了文、理、農、工、醫、管理、法、藝術等十幾個學科。已初步形成了研究生教育、普通本專科教育、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函授教育、留學生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格局。
拉薩校區現有教職工863人,專任教師523名,其中,具有研究生學歷的91人(博士9人、碩士82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17.4%,另有56人正在攻讀博士、碩士學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的88人;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教師196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7.5%;藏族教師327人,佔62.5%,聘請兼職教授35人、客座教授113人、名譽教授18人並返聘研究生導師4人。現有教師中,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6人次享受國家及自治區特殊津貼,6人次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教師、國家人事部一等功的表彰,19人次入選自治區學術技術帶頭人。
拉薩校區設有《格薩爾王傳》研究室、藏族藝術研究所、西藏人口研究所、環境物理研究所、動物生態研究所、教育和心理研究所、經濟研究所、數學教育研究所等8個校級科研機構。2000年,與四川大學聯合申報的「中國藏學研究所」,被確定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01年,「高原宇宙射線研究所」被西藏自治區確定為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2004年,該實驗室被確定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校現擁有一批藏學專家,他們在《格薩爾王傳》、藏族歷史、藏語言文學、藏族音樂、藏族美術等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
交流合作
為加強同國內外院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拉薩校區先後與挪威、日本、美國、義大利、英國、韓國等10多個國家的12所高校及科研單位建立了良好的校際關系。2002年10月,國家教育部主持召開的全國第三次教育援藏工作會議,確定了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對口支援西藏大學。目前,拉薩校區與上述院校和單位在師資培訓、聯合辦學、科學研究、人才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多層次、多渠道的交流與合作。
2000年8月,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一行蒞臨拉薩校區視察,做出了「重點支持西藏大學建設」的重要指示,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也明確提出「集中力量辦好西藏大學」。西藏大學改擴建項目作為西藏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五」規劃重點項目,目前正在開工建設,一個佔地834.19畝,完全現代化的新校區將在2007年落成。
2004年9月我校被確定為自治區、教育部共建學校,為學校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學校將不斷進取,力爭早日建設成為有較高辦學水平、特色突出、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教學科研型綜合大學,成為西藏創新人才培養、高新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高層次決策咨詢的重要基地,為提升西藏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和辦學效益發揮龍頭和示範作用,為實現西藏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學校主要領導
黨委書記:劉慶慧
黨委副書記、校長:房靈敏
『柒』 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藏學導師有哪些朋友想學藏傳佛教,報哪個教授比較好哇
前,蘭州大學研究生院公示了2008年公開招考博士研究生計劃,其中含有藏學博士3人,這是蘭州大學首次公開招考藏學博士。
據了解,蘭州大學藏學博士點於2007年底申報成功,作為該校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博士點民族學下的二級學科博士招收點。目前,蘭州大學的藏學博士點主要設有藏族文化和藏族史兩個方向。擔任該博士點的兩位藏族博士生導師分別是宗喀•漾正岡布(Yondrol K.Tsongkha)教授和王洲塔教授。
宗喀•漾正岡布教授,現任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暨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2004.8-),蘭州大學藏緬—阿爾泰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所長(2005.10-),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 2003.3-)等。曾任美國加州州立漢伯大學(Humboldt State University)地理學系與宗教研究系2004-2005年聯合西藏研究項目特聘專家(「Resident Tibetan Expert」),美國政府合同公司McNEIL Technologies, Inc語言研究中心語言學顧問(Linguistic Consultant 2001-2003), 印第安納大學人類學系客座教授 (Visiting Professor, 2001,8-2003.3),印第安納大學歐亞腹地研究系訪問助(副)教授(Visiting Assistant Professor 1999.8-2002.8),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95-1999)等。教育背景方面曾獲文學學士(1985)歷史學碩士(1988)醫學博士(1995),在印第安納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歐亞腹地的民族與文明及比較歷史語言學,1999-2003)。論著方面已發表的有Tibet in the Histories of Central Eurasia (「歐亞文化視野中的吐蕃特」,博士後研究項目1999-2003)「Tibetan Materia Medical Dissemination to the Proper China Before the 18th Century.」(「 藏葯在中原的傳播史」,1998),《吐蕃諸邦國時期的藏醫學》(1996),《史前藏醫學發展線索研究》(1995),《公元10世紀以前的西藏(吐蕃)醫學研究》(博士論文,1991-1995),《蘇毗初探》(碩士論文,1987-1992)等引用率較高的論文(著)。
(王)洲塔教授,系甘肅夏河縣人,曾先後7年就讀於西北民族學院少語系和中央民族大學藏學系。在著名藏學專家東噶•洛桑赤列教授的嚴格指導下,系統學習了藏學各科的重要課程。原任甘肅省藏學研究所所長,教授,現為蘭州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導師,教授。系中國民族史學會會員、中國民族古文研究會會員、中國唐史學會會員、中國民族社會學學會理事、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甘肅省民族學、宗教學學會副會長、甘肅省藏學學會副會長。近年來,在藏學權威刊物和核心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試論布達拉宮的建築藝術》、《論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等30餘篇藏漢論文。參與國家「七•五」重點科研項目《藏族文學史》、《中國藏族部落》的撰寫工作(兩書已出版)。曾先後獲中國哲學社會科學1等獎、全國高等院校優秀教材獎、中國藝術界名人作品展示會系列大展優秀獎、青海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科技成果3等獎。甘肅省第六次社會科學「興隴杯」三等獎。中國科協(廬山)改革開放二十年高級研究研討會優秀論文獎。陸續出版了《藏傳佛教德爾隆寺與歷輩塞倉活佛傳》和《藏文寫作概論》、《藏族傳統公文寫作論稿》、《華熱藏族史略》、《吐蕃法律流變研究》、《論拉卜楞寺的創建及其六大學院的形成》、《甘肅藏族部落的社會與歷史研究》、《論甘肅藏族部落制社會研究》、《藏傳佛教在多康地區的傳播歷史及其各宗派教義研究》、《佛學原理研究——論藏傳佛教顯宗五部大論》、《蒙藏民族關系研究》、《藏族哲學思想文化論集》等學術專著14餘部。累計達500萬字。主編出版了藏文佛學典籍10部,計400萬字。作者傳略被收入《中國藏學研究專家名錄集》、《中國藝術家大詞典》、《中國當代藏族名人辭典》和《甘肅省「兩科」學者大辭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中國社會科學專家大辭典》等等。
『捌』 西藏大學有哪些知名校友
作為一名西藏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專業的一名老臘肉,我個人覺得我還是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西藏大學(Tibet University),簡稱藏大,是屬自治區一所綜合性大學,是列入教育部直屬高校序列的教育部與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國家「211」重點建設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玖』 藏族歌手三木科現在還是老師嗎
應該還是老師把,他結婚了,妻子是曲尼次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