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內蒙古大學黃小葵教授

內蒙古大學黃小葵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3 20:07:59

㈠ 內蒙古大學創業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正在逐步構建一抄支具有豐富襲高校管理經驗、務實高效、充滿活力的領導團隊以及職稱與學歷並重、教學經驗與實踐能力並重、專職與兼職結合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師隊伍。我院的公共課教師由學院統一安排,全部由自主選拔的教師擔任,專業課教師全部由外聘的資深教師擔任。任課教師隊伍由教授、副教授、講師等組成,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多年的教學經驗,能夠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和學生的發展需要。 學院的師資力量主要來自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的在職教師及學院聘任的專職專任教師,並積極吸納社會各屆如內蒙古人民廣播電台、內蒙古展覽館等知名人士為兼職教授目。學院管理隊伍由內大派遣及社會聘用人員組成的全員聘任制專職管理隊伍。

㈡ 內蒙古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文新院的小透明敢來答題!搬小板凳來做筆記!首先當然是沈意老師啦!圖片鎮樓!沈意老師的全繁體字板書!做為文新院的小透明,有幸能夠聽到沈老師的課,沈老師是古代文學專業的老師,講課非常幽默風趣,聽老師講課感覺詩經什麼的通通都很簡單,沈老師還開一門選修課,是講的史記,板書全部都是繁體字,我在下面忙不迭抄筆記,都跟不上。如果你要來聽課,一定要來聽沈老師的課!千萬不要錯過,講真的,以前感覺古代文學一定又澀又難懂,但是聽了老師講的課,瞬間覺得簡單了許多!超級有學習興趣!

㈢ 關於內蒙古大學軟體工程學院的一些問題。

軟體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軟體) 培養目標:培養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高尚的職業道德、扎實的軟體理論和軟體工程專業基礎知識,並且具有較強的軟體設計與實現能力、項目規范管理能力、交流與組織協調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計算機軟體專業高層次工程管理與應用型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從事計算機軟體領域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教學及管理等工作。
培養模式
1.強化課程的工程性訓練。結合程序設計、網路、資料庫、軟體工程等核心課程進行大量規范化的工程性訓練,具體包括:運用所學程序設計語言進行規范化編程訓練;通過完成課程大作業強化專業課程實踐,組織討論班等形式進行交流以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科技論文1-2篇,鼓勵學生向科技刊物投稿或網上交流等。
2.與區內外知名企事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與區內外著名IT企業建立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開展專業技能訓練,使學生在學習階段就了解國內外軟體產業的發展,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和研究性實驗。
3.在教材方面,使用最新優秀原版教材。追蹤信息技術發展,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半數以上課程使用國際上最新的優秀教材(包括漢文翻譯版、英文影印版和電子教材)。用雙語授課的課程不低於專業課程總數的四分之一。
4.與國內外大學合作,聘請名師來學院執教。(1)內蒙古大學軟體學院與國內外著名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學術交流關系,並聘請這些學校的計算機學科的知名專家來學院進行講學。(2)聘請美國波特蘭大學宋曉宇教授,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聶建雲教授來學院講學。(兩位教授多次來內蒙古大學計算機學院講學,是內蒙古大學的兼職教授)。
課程結構與學分要求
(一)核心課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組織結構、數據結構與演算法、操作系統、網路開發技術、資料庫開發技術、軟體工程概論、軟體構造、軟體設計與體系結構、人機交互技術、軟體測試、軟體過程與管理等。
(二)專業選修課程。形式語言與自動機、演算法復雜性分析、並行演算法、高性能計算導論、嵌入式系統及其應用、LINUX程序設計環境、分布式系統、軟體工程工具及其應用、軟體開發案例分析、WEB程序設計、INTERNET技術及其應用、電子商務平台及核心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多媒體技術基礎及應用、人工智慧導論、虛擬現實、模式識別、IT項目管理、計算機前沿技術講座、現代軟體工程技術講座、知識產權與職業道德等 修雙學位在你大一末學校會發個文件,通知開始報考雙學位。

㈣ 請問:內蒙古大學博士副教授的工資待遇如何

一般10W++++

㈤ 內蒙古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知名校友,看到這幾個字,估計所有內大學子都會首先想起這幾個名字內吧:旭日干、烏容蘭夫、斯琴高娃等,還有很多可能不是很有名,但是依然被內大學子記住的人:巴森、烏英嘎、萬峰等。

旭日干1965年畢業於內大生物系,他是中國家畜繁殖生物學與生物技術專家,首次探索出山羊、綿羊和牛精子體外誘導獲能的途徑,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了試管內雜交育種技術。作為內大的驕傲,他的事跡和山羊雕塑被永久的保存在蒙學院前方,被前來內大參觀、學習的人瞻仰。

其實除了這些知名人物,內大更多的是那些兢兢業業、不斷學習進步的老師們在培養著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這些老師有的幽默風趣,有的博學多才、有的善解人意,是他們通過不懈的努力,讓內大變得更加優秀。

在內大的四年裡,經歷的一切,都使我記憶尤深。如今的內大,早已桃李滿天下,希望更多的優秀學子來這里不斷學習,深造自己。

㈥ 內蒙古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的師資隊伍

環境與資源學院現有專業技術人員32人。教師中有教授4人、兼職教授1人、副教版授8人;有博士生導師權4人,碩士生導師7人,校外兼職碩士生導師11名;專任教師中有博士(後)29人,2人在讀博士,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90%。學院的專任教師中絕大多數來自於國內外重點高校或高水平研究院所,形成一支學緣和知識結構合理,以中青年為主的、具有國際學術視野的、能從事前沿性科學研究和承擔重大重點項目的師資隊伍。

㈦ 內蒙古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名單情況

這個去他們學校官網上就能找到的

㈧ 內蒙古大學講師收入

內蒙古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待遇和其他地區高校比較差。引進後從講師最回低級別做起,月工資稅後將答近4000,安家費10萬以內,不解決配偶工作問題,其他的待遇沒有了。是西北偏遠地區+少數民族自治區,你懂得。。。

㈨ 內蒙古大學教授劉靖簡介

你可以到內蒙古大學網找找!

㈩ 牛建明的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牛建明,男,1964年9月出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農業科學院「跨世紀學科帶頭人」,第六屆「內蒙古青年科技創新獎」傑出獎獲得者,內蒙古「草原英才」(2011),「寶鋼優秀教師獎」(2012)獲得者。曾任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第五屆農業遙感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草原學會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委員。現為中國生態學會理事、中國自然資源學會理事、內蒙古生態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古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圍繞植被生態學和草地遙感、GIS、GPS應用,在植被與環境關系、氣候變化對草地生態系統的影響、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生物多樣性等方面開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發表論文60餘篇,參編著作7部,參與編制正式出版專題圖件13幅(套)。
在教學方面,主講本科生專業核心課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雙語,校級精品課),碩士研究生學位課程《3S技術原理與應用》,以及本科生專業選修課程《保護生物學》。曾經主講本科生專業選修課程《恢復生態學》、《生態工程學》和《專業英語》。
1. 教育1981年至1985年,內蒙古大學生物系本科1985年至1988年,內蒙古大學生物系碩士研究生1992年至199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1999年至2001年,日本國東京大學博士後2004年2月至8月,紐西蘭林肯大學訪問學者2008年3月至6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2. 工作經歷1988年至200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所長助理2001年至今,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論文 :
[1] Zhang, Q., Hou, X., Li, F.Y., Niu, J., Zhou, Y., Ding, Y., Zhao, L., Li, X., Ma, W., Kang, S. (2014) Alpha, Beta and Gamma Diversity Differ in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in the Inner Mongolia Grassland. PLoS ONE, 9(3), e93518.[2] 康薩如拉, 張慶, 牛建明, 董建軍, 馬文靜, 李欣, 常昌明, 尚辰蔚. (2014) 景觀歷史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以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為例. 生物多樣性, 22(2), 117-128.[3] 張靖, 同麗嘎, 牛建明, 董建軍, 張慶, 張雪峰. (2014) 政策因素對局地家庭土地利用決策的影響——以烏審旗為例. 乾旱區研究, 31(2), 362-368.[4] Zhang, J., Niu, J., Bao, T., Buyantuyev, A., Zhang, Q., Dong, J., Zhang, X. (2014) Human inced dryland degradation in Ordos Plateau, China, revealed by multilevel statistical modeling of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and rainfall time-series. Journal of Arid Land, 6(2), 219-229.[5] 董建軍, 牛建明, 張慶, 康薩如拉, 韓芳. (2013) 基於多源衛星數據的典型草原遙感估產研究. 中國草地學報, 35(6), 64-69.[6] 張靖, 牛建明, 同麗嘎, 張雪峰. (2013) 多水平/尺度的驅動力變化與沙漠化之間的關系———以內蒙古烏審旗為例. 中國沙漠, 33(6), 1643-.[7] 何欣, 牛建明, 郭曉川, 張慶. (2013) 典型草原家庭牧場草地資源利用行為分異機制及管理策略研究. 草業學報, 22(4), 257-265.[8] 韓芳, 劉朋濤, 牛建明, 烏蘭巴特爾, 張慶, 張靖. (2013) 50a來內蒙古荒漠草原氣候乾燥度的空間分布及其演變特徵. 乾旱區研究, 30(3), 449-456.[9] 康薩如拉, 牛建明, 張慶, 陳麗萍. (2013) 短花針茅葉片解剖結構及與氣候因子的關系. 草業學報, 22(1), 77-86.[10] Zhang, Q., Niu, J., Wu, S., Buyantuyev, A., Dong, J. (2012) Impact of climatic factors on genetic diversity of Stipa breviflora populations in Inner Mongolia. Genetics and Molecular Research, 11(3), 2081-2093.[11] 張慶, 牛建明, Alexander, B., 丁勇, 康薩如拉, 王鳳蘭, 張艷楠, 楊艷, 韓硯君. (2012) 內蒙古短花針茅群落數量分類及環境解釋. 草業學報, 21(1), 83-92.[12] 張艷楠, 牛建明, 張慶, 楊艷, 董建軍. (2012) 植被指數在典型草原生物量遙感估測應用中的問題探討. 草業學報, 21(1), 229-238.[13] 張慶, 牛建明, BUYANTUYEV, A., 韓芳, 董建軍, 張艷楠, 康薩如拉, 楊艷. (2011) 不同坡位植被分異及土壤效應——以內蒙古短花針茅草原為例. 植物生態學報, 35(11), 1167-1181.[14] 楊艷, 牛建明, 張慶, 張艷楠. (2011) 基於生態足跡的半乾旱草原區生態承載力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以內蒙古錫林郭勒盟為例. 生態學報, 31(17), 5096-5104.[15] Zhang, Q., Niu, J., Buyantuyev, A., Zhang, J., Ding, Y., Dong, J. (2011) Proctivity–species richness relationship changes from unimodal to positive linear with increasing spatial scale in the Inner Mongolia steppe. Ecological Research, 26(3), 649-658.
多次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獎勵。其中,「中國北方草地草畜平衡動態監測系統試點試驗研究」獲199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6完成人)。發表論文(含正式出版的專題圖件)35篇,參編著作3部。1999年,被中國農業科學院遴選為「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001年,獲第六屆「內蒙古青年科技創新獎」傑出獎。
教育
1981年至1985年,內蒙古大學生物系本科
1985年至1988年,內蒙古大學生物系碩士研究生
1992年至199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
1999年至2001年,日本國東京大學博士後
2004年2月至8月,紐西蘭林肯大學訪問學者
2008年3月至6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訪問學者
工作經歷
1988年至200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室副主任、所長助理
2001年至今,內蒙古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

熱點內容
蘭州大學的博士難不難 發布:2025-08-29 03:29:40 瀏覽:841
如何寫英語本科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發布:2025-08-29 03:24:51 瀏覽:304
河南大學錄取2016專業 發布:2025-08-29 03:23:19 瀏覽:664
常州大學的專業排名 發布:2025-08-29 03:23:14 瀏覽:959
清華大學博士休學政策 發布:2025-08-29 03:18:26 瀏覽:637
廈門大學教授五檔 發布:2025-08-29 03:13:59 瀏覽:305
西北大學博士補助 發布:2025-08-29 03:04:58 瀏覽:20
吉林農業大學研究生導師電話 發布:2025-08-29 03:01:14 瀏覽:27
清華大學2015博士錄取名單 發布:2025-08-29 02:48:25 瀏覽:10
浙江工業大學管科考研難考么 發布:2025-08-29 02:43:47 瀏覽: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