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一級教授
❶ 一級教授的一級教授歷史
一級教授評定自1956年國家評定來,已經有半個多世紀歷史,但自從上個世紀60年代來,一級教授稱號逐漸淡出學界視野。自從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率先再次評定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後,「一級教授」這個名次再次在學界閃耀起來,緊接著山東大學等高校都開始聘任人文社科一級教授。自此文科教授也有機會進入到一級教授行列,成為人文社科領域里的「院士」。 北京大學一級教授 :馮友蘭、唐鉞、熊十力、江澤涵、許寶祿、段學復、周培源、黃昆、葉企蓀、王竹溪、饒毓泰、胡寧、傅鷹、黃子卿、張景錢、李汝祺、陳禎、樂森潯、王力、游國恩、曹聯亞、季羨林、魏建功、馮至、朱光潛、向達、陳岱孫
清華大學一級教授:章名濤、孟昭英、梁思成、張光斗、施嘉煬、錢偉長、張維、張子高、馬約翰
北京師范大學一級教授:陳垣、黎錦熙、傅種孫、鍾敬文、黃葯眠、武兆發
中國人民大學一級教授:何干之、何思敬
北京醫學院一級教授:馬文昭、胡傳揆、藏玉塗、劉思、毛燮君、薛愚畢、華德、沈琪、林振綱、吳朝仁、金寶善、蔣明謙
北京工業學院一級教授:張翼軍
北京鋼鐵學院一級教授:魏壽昆
北京地質學院一級教授:馮景蘭、王鴻禎
北京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金士宣
北京農業大學一級教授:戴芳瀾、俞大紱、沈其益、林傳光、熊大仕、黃瑞綸、李連捷、陸近仁、周名、婁成後
天津大學一級教授:潘承孝
南開大學一級教授:邱宗岳、楊石先
唐山鐵道學院一級教授:顧宜孫、羅河
大連工學院一級教授:錢令希
沈陽農學院一級教授:章守玉
吉林大學一級教授:王湘浩、余瑞璜、唐敖慶
東北地質學院一級教授:俞建章
哈爾濱工業大學一級教授:朱物華
復旦大學一級教授:陳建功、蘇步青、周同慶、郭紹虞、盧鶴紱、周谷城、陳望道
上海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孝剛、鍾公瑾、周銘、周志宏
西安交通大學一級教授:陳大燮
同濟大學一級教授:李國豪、葉雪安
上海第一醫學院一級教授:顏福慶、黃家駟、胡懋廉、錢慧、張昌紹、榮獨山、徐豐彥、谷鏡開、林兆耆、楊國亮、吳紹青、陳翠貞、王淑貞、郭秉寬、蘇德隆、楊銘鼎
上海第二醫學院一級教授:高鏡朗、蘭錫純、鄺安堃、葉衍慶、胡文耀、倪葆春
上海水產學院一級教授:朱元鼎
南京大學一級教授:曾遠榮、高濟宇、戴安邦、徐克勤、胡小石
南京農學院一級教授:馮澤芳、羅清生、鄒鍾琳、魏景超、王棟
南京工學院一級教授:楊廷寶、劉敦禎
華東水利學院一級教授:黃文熙、嚴愷、徐芝綸、劉光文
浙江大學一級教授:李壽恆
浙江農學院一級教授:陳鴻逵、吳耕民
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馮沅君
山東工學院一級教授:劉先志
青島工學院一級教授:王之卓
武漢大學一級教授:李劍農、李國平、高尚蔭
武漢水利學院一級教授:愈忽
華中農學院一級教授:章文才
中山大學一級教授:姜立夫、陳寅恪、容庚
華南工學院一級教授:馮秉銓
華南農學院一級教授:蔣英
廈門大學一級教授:盧嘉錫
四川大學一級教授:柯召、方文培、徐中舒
西南農學院一級教授:侯光炯
四川農學院一級教授:楊允奎
四川財經學院一級教授:陳豹隱
雲南大學一級教授:劉文典
雲南農業大學一級教授:秦仁昌
西北大學一級教授:岳劼恆、張伯聲
西北農學院一級教授:虞宏正 2009年中國人民大學聘任14名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另外有9名榮譽一級教授。
衛興華、方漢奇、王傳綸、甘惜分、鄔滄萍、羅國傑、夏甄陶、高放、高銘暄被授予中國人民大學首批榮譽一級教授稱號
方立天、劉大椿、紀寶成、吳易風、宋濤、張立文、李文海、陳先達、周新城、鄭杭生、胡乃武、黃達、曾憲義、戴逸被聘任為中國人民大學首批一級教授。 山東大學自2010年來大量聘請人文社科一級教授 ,截至目前已有13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加盟山東大學,成為山東大學一級教授。這13位學者分別是:
法學院:武樹臣、楊海坤、郭明瑞
歷史文化學院:張海鵬、狄德滿(德國)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溫儒敏、盛寧
經濟學院:安體富
儒學高等研究院:池田知久(日本)
文化遺產研究院:劉鐵梁
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張祥龍 金光億 (韓國)
管理學院:呂政
❷ 雲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40歲以下教師博士化率達到了90%。學院現有教職工97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28人,40歲以下教版師博士化率達權到了90%,有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社科基金評委1人,民政部社會工作專業水平考核評價委員會委員1人,教育部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1人,全國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2人,雲南省教學名師2人,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社科專家2人、雲南省中青年後備人才2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基礎課程研究型教學團隊」1個,省高校名師工作室2個,省級教學實驗示範中心1個,雲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2個。
❸ 雲南大學和遼寧大學,哪個要好一些
雲南大學好。
1、從師資力量方面分析:
雲南大學有教職員工2971人,其中專業技術崗位2497人。專業技術崗位中教學科研人員1930人,具有正高職稱的445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的23.1%,具有副高職稱的845人,占教學科研人員的43.8%。教學科研人員中具有博士學位1136人,占教師隊伍58.9%,碩士614人,占教師隊伍的31.8%。
遼寧大學學校有專任教師1385人,其中教授302人、副教授526人,博士生導師199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72人,雙聘院士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萬人計劃)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有效候選人1人,遼寧省特聘教授19人;有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4個省高等學校創新團隊。
2、從學科建設方面來分析:
雲南大學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52個雲南省級重點學科。有14個博士後流動站,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1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2個(碩士學位授權223個),14個博士後流動站,2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
遼寧大學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1個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名單,6個一級學科入選遼寧省一流學科建設A類行列;學校有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5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等。
(3)雲南大學一級教授擴展閱讀:
雲南大學的優點:
雲南大學是中國西部建立最早的綜合性大學之一,屬中國首批42所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是列入教育部直屬高校、教育部與雲南省「部省合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一省一校」、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
下設27個學院、14個研究機構、1個公共課教學部及2個獨立學院,1個附屬醫院,設有研究生院,有本科專業76個;有教職員工2971人,其中專業技術崗位2497人,院士10人(含雙聘、特聘),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16976人,碩士研究生7595人,博士研究生1108人。
遼寧大學的優點:
遼寧大學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遼寧大學有沈陽崇山、沈陽蒲河區,遼陽武聖等3個校區,佔地面積2190畝,校舍建築面積89.44萬平方米;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4萬餘人,其中本科生1.7萬人,研究生7100餘人;有各類留學生1800餘人。
❹ 雲南大學怎麼樣
雲大現在已經是雙一流。
各種政策都開始慢慢發揮作用了,學校和我們當時入學的時候相比真的變化太大了,現在來雲大的同學可以享受一流的硬體條件了。
現在是雙一流不知道有沒有變化,可能錄取分數會有升高。
關於氣候問題
昆明是「春城」,夏天最高溫不超過30度很舒服,但是冬天還是很冷,最低溫可以降到零度左右,所以羽絨服還是需要帶上的。夏季也要注意防曬
關於生活費這個問題
昆明的物價還算是比較高的,如果在學校里吃飯可能一個月1200差不多,1500可以生活的比較好,如果平時喜歡出去玩的話 花銷還是要看個人了
關於教學資源
雲大可以說是整個西南地區除成都外教育資源最好的211學校,現在新招的老師一般都是清華的博士,而且老師都很平易近人,有問題可以直接打電話問他,一般都會給你解答,如果電話里不滿意,還能去他的課上直接問他
我覺得作為大學的教授,對本科生有這樣的耐心也是很不容易的。有答主說教學資源不好,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在本校讀書,反正認為我所選的老師講課都是一級棒而且學術功底也很好
最後來一個總結吧,雲大是一個性價比比較高的學校,學風不差,風景優美,環境極佳,從來不用擔心霧霾,
假期想去哪裡玩也很方便,像麗江我都已經去了三次了。總之,來雲大是個不錯的選擇,希望你能來這里上學!
❺ 雲南大學的專業排名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啊,好的大學也不一定有好的環境。環境很重要。
❻ 有誰知道雲南大學院士人數
雲南大學的院士
1, 馮景蘭院士 , 地質學家
1940.8-1942.7 任宋礦專修科主任 ,1942.12 任礦冶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2. 陳省身院士 . 數學家
1938.8-1939.2 被聘為教學系兼任講師 ,1942-1943 再次聘為數學系講師 .
3. 馮友蘭院士 . 哲學家
1941.11-1942.4 被聘為講師
4. 華羅庚院士 . 數學家
1938.12 聘為數學系兼任講師 1944.9 聘為數學系兼任教授
5. 顧頡剛院士 . 史學家
1938.6-1939 聘為文史系教授
6. 金善寶院士 . 小麥育種專家
1945.7-1947.7 被聘為農學院教授
7. 呂叔湘 院士
1938.10 被聘為文法學院及礦冶專修種副教授
8. 彭桓武 院士 核物理學家
1938 到雲大任教 ,1946 底聘為物理系教授 ,1948 他離開雲大後多次到雲大講學
9. 秦仁昌 院士 蕨類植物學家
1945.12-1955 被聘為森林學系教授 . 兼任過林學系 生物系系主任 .
10. 湯用彤院士 哲學家
20 世紀 40 年代被聘為雲大教授
11. 錢臨照
1944 被聘為醫學院兼任教授
12. 湯培松院士
20 世紀 40 年代被聘為雲大家學院兼任教授
13. 吳晗院士
1941.10-1942.7 被聘為文史系講師 , 後聘為文 史系教授
14. 吳征鎰院士 植物學家
1944.10-1945.6 被聘為生物系兼任講師
15. 徐仁院士 古生物學家
1939.8 被聘為生物系專任講師 ,1941-1943 聘為生物系副教授
16. 張青蓮院士
1943 被聘為理化系兼任教師
17. 余德浚院士
1938.8 被聘為雲大講師 ,1946 聘為副教授
18. 曾昭倫院士 化學家
1943-1944 為雲大兼任講師 , 後被聘為教授
19. 吳中倫院士
20 世紀 40 年代 , 在雲大家學院任教
20. 趙忠堯院士 物理學家
1937.6-1938.8 被聘為雲大理化系教授 .
21. 鄭萬鈞院士
1939-1946 被聘為雲大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 .
22. 嚴志達院士
1941-1946 在數學系任教
23. 袁見齊院士
1939.3=1940.7 任礦冶系講師
24. 郭令智院士
1939-1940 任礦冶系專任講師
25. 許傑院士
1942 年在雲大任教授
26. 錢令希院士
1942-1943 在雲大任雨過土木系教師
27. 孟憲民院士
1947 年在雲大工學院教授兼院長 .
28. 馮興德院士
1938 年在雲大理化系任肋教 .
29 殷之文院士
1942 畢業於礦冶系
30. 徐祖耀院士
1942 年畢業於礦冶系
31. 戴永年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1 年畢業於礦冶系
32. 張國成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2 年考入雲大 ,1954 年畢業於昆明工學院
33. 陳景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8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4. 孫漢董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62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5. 胡永康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61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6. 嚴濟慈院士 物理學家
原雲大物理系教授
37. 陳達院士 社會學家
原雲大文史系教授
以上為雲南大學各時斯任教和畢業並先後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員名單 .
參考文獻 :1.< 雲南大學 80 周年校慶紀念畫冊 >2003 年 4 月版
2. 雲南大學教照片叢書 < 東陸回眸 >2005 年 7 月版
.第 262 樓. 2006-04-24 12:41:44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雲南大學培養的院士共有7人:
29 殷之文院士1942 畢業於礦冶系
30. 徐祖耀院士1942 年畢業於礦冶系
31. 戴永年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1 年畢業於礦冶系
32. 張國成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2 年考入雲大 ,1954 年畢業於昆明工學院
33. 陳景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8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4. 孫漢董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62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5. 胡永康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61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第 263 樓. 2006-04-24 12:45:35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可惜啊,現在的雲大的確已經不復當年之勇了,目前在校的專職院士連一個也沒有,有的兩個也是特聘教授:張亞平,陳景.
.第 264 樓. 2006-04-24 12:52:01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張亞平院士介紹
--------------------------------------------------------------------------------
時間:2005-12-16 來源:中國科學院 閱讀27次
分子進化生物學和保護遺傳學家。1965年生於雲南昭通,原籍四川資中。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雲南大學教授。 從事靈長類、食肉類等一系列動物類群的研究,澄清了這些類群系統與演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以線粒體基因組作為主要遺傳標記研究東亞人群的遺傳多樣性,揭示了東亞人群進化的一些規律,並闡述了我國一些民族的演化歷程。系統研究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多樣性貧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證明東亞是家養動物馴化的重要區域。在脊椎動物中首次發現微進化時間范圍內DNA異速進化的現象。對基因起源進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變異在生物適應進化中的意義。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 265 樓. 2006-04-24 13:04:29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雲南大學,小心受騙
——揭露陳景「金蟬脫殼」的「人才流動」
HSY
一,奇怪,陳景成了雲南大學的工程院院士?!
在《新語絲》上看到「做化學工程的院士就能做理論物理特聘教授嗎?」一
文(XYS2003),文中說:雲南大學理論物理博士點聘陳景為特聘教授。該博
士點有「活動星系核與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與宇宙線」和「統計物理與激光」
三個研究方向。陳景院士能在這里做什麼?實際上只是掛名拿錢!
在其它網頁上看到,陳景打的不是雲南大學理論物理特聘教授的招牌,而是
打雲南大學工程院院士的招牌。例如2004年10月17-20日在西安舉辦「第四屆國
際濕法冶金會議(ICHM』2004)」向全世界徵文的通知中,詳細介紹了會議的各項
人事安排。會議的國際組委會有主席2人,委員21人,陳景是委員之一。陳景一
欄是這樣寫的:
「陳景 雲南大學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 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首先隸屬和
代表雲南大學。且在所有委員中,是唯一一位同時隸屬和代表兩個單位的人。
大會副主席14人,陳景是副主席之一,陳景一欄是這樣寫的:
「陳景 雲南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顯然,陳景成了完全代表雲南大學
的工程院院士。
二,陳景院士桂冠的由來及近幾年的拙劣表現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是國內外知名的研究單位。建所半個世紀來,經過幾代貴
研人的艱苦創業和拼搏奉獻,在鉑族金屬的所有相關專業領域,為國家做出過卓
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的「鉑族搖籃」,並形成了一個人才優勢群體。在這一科
技領域產生一名工程院院士作為該領域的代表理所當然。1997年陳景申報院士,
在申報前後貴所一些知情人對他學術不端行為有過數次揭發和舉報,不少貴研人
也並不認同他的業績和水平。
他獲得這頂桂冠後,大家承認歷史,把這視為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的集體榮譽,
把這頂桂冠看作貴金屬學術領域的代表,而不完全是陳景的私人財產。大家放眼
未來,期望他有自知之明,總結經驗教訓,為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及貴金屬科技事
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這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如果他背棄信義,離開了貴金屬研究所和該所代表的科技領域,陳景
的院士頭銜就失去了基礎和價值,他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研究員。
後來的事實證明,評上院士反而助長了他故伎重演、繼續弄虛作假的僥幸心
理。從1997年至2002年的六年多時間里,他在錯誤的路上走的更遠,背離科技工
作者基本職業道德准則的虛假行為更露骨,影響更壞。工程項目有兩件:
①花費數千萬元的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再生回收利用工程項目成了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陳景吹噓發明了「國際首創」的從汽車尾氣凈化廢催
化劑提取鉑族金屬的新工藝(成為陳景申報院士的業績之一),已完成90公斤批量
驗證試驗,回收率達到98%,要求建設工業性生產試驗基地。1998年列入總投資
4648萬元的「國家重點工業實驗項目—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再生回收利用」,陳景
是負責人。國家計委(現國家發改委)要求「該工業性試驗項目2000年底完成並鑒
定驗收。形成年處理等離子富集物5t,一般失效催化劑300t以及生產600kg鉑族
金屬的能力」。該項目國家投資800萬元,雲南省配套400萬元,其餘由昆明貴金
屬研究所貸款和自籌。後來證明,陳景吹噓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工藝,實際上
並非如此,工程施工設計時,工藝還三天兩頭改,搞得設計單位無所適從。勉強
建成後,應進行批量100公斤驗證試驗,但投料20公斤的試驗都不能順利進行,
也得不到滿意的指標。該項目前後歷時6年,國家和單位投入數千萬元,至今未
正式生產出一克金屬、創造出一分錢效益,而他的獎金可能拿了不少。
②在陳景負責及唯一署名的「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報告中,大量偽
造數據,拼湊假科技成果,公開虛假專利,欺騙國家和社會(見《新語絲》
2004/10/12 「劉時傑,院士造假 該當何罪—公開揭露陳景學術道德敗壞的典型
事例」)。這一嚴重事件,造成的社會影響最壞,他否認不了,也無法自圓其說。
事件揭露後,他居然把美國專利的技術重新包裝在他的項目中,改換門庭繼續申
請立項攻關。群眾議論說,他這樣做的目的之一是為他兒子爭經費、創效益。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令人奇怪。當上院士後他不是謙虛謹慎,團結協作,而是
在所內忘乎所以,目空一切,不搞團結,大搞分裂。他帶著幾名研究生,在所內
形成一個「小獨立王國」,甚至與所內專業分工從事貴金屬冶金的冶金研究室
(後稱高純事業部)都沒有任何聯系。
這些事害了單位,害了國家,也害了他自己。在貴金屬研究所名譽掃地,待
不下去了,選擇了背棄和逃避責任,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策略,自己「金蟬脫殼」
「人才流動」到雲南大學去了。2002年以後他已很少在貴金屬研究所露面。
三,陳景在公開場合有資格代表雲南大學嗎?
在互連網上打開雲南大學網頁,看看他在雲大做什麼?
在歷任、現任校領導名單中,沒有陳景的名字。在《雲南大學2004年行政工
作要點》中,沒有陳景的任何具體事務。說明他沒有雲南大學的任何行政職務。
在學校重點學科、博士導師及著名教授名單中,在國家級專家、省級專家、
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及省級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名單中,皆沒有陳景的名字。
在雲南大學「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中,沒有陳景所從事的專業。在雲南
大學精品課程中沒有陳景的課程設置。說明他沒有具體的學術職責。
也未在任何網頁文件中見到雲南大學有陳景院士的文字記載。說明雲南大學
並未將他當成本校的院士。
尋問貴金屬研究所的領導得知,他們未曾接到任何單位商調陳景的口頭聯系
或書面函件,也未曾接到工程院或省政府等上級單位調動陳景的調令,他也未辦
理離開貴所的任何手續,仍在貴所領工資,他去雲南大學屬私人行為。顯然,這
不是正常的人才流動。社會上早就流傳,他在雲大得到的額外待遇是80萬元的一
套翠湖邊的高級住房和20萬元年薪。
如果僅僅是雲南大學下屬某個學院聘陳景為兼職教授,並不表明雲大要聘他
為代表學校的院士。但他卻主動出賣「院士桂冠」,在重要的公開場合自命為代
表雲南大學的工程院院士。這種欺騙行為,恐怕雲南大學的廣大師生員工也接受
不了。令人有理由擔心,如果有什麼公司或老闆要高價購買「陳景院士」這頂桂
冠作形象代理或支撐門面的廣告,說不定他還要把院士桂冠當商品變賣多次。
陳景自己將院士帽子當商品出賣,以及已經揭露的學術道德敗壞問題,都是
他人品道德不好的必然表現,是玷污院士榮譽的惡劣行為。
如果他的能力和學術水平不能代表貴金屬科技領域,或者說昆明貴金屬研究
所及相應的學術領域限制了陳景才華的發揮,那麼強迫他作為貴金屬學術領域的
代表戴上院士桂冠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場歷史的誤會,應該改過來。
看來已經到了中國工程院從陳景頭上收回這頂桂冠的時候了。
.第 266 樓. 2006-04-24 13:09:33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要澄清上篇文章作者的幾個錯誤:
陳景受聘雲南大學特聘教授確有其事,在雲南大學80周年校慶紀念冊上面,就有陳景和張亞平二人,當時張還只是研究員,不是院士;而且雲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現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院士辦公室;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簡介中也有:學院有教職工近 120 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人(雲南大學特聘教授);
.第 267 樓. 2006-04-24 13:21:56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陳 景(1935.3.9-)。貴金屬冶金專家。雲南省大理縣人。1958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雲南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貴金屬化學冶金及其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60年代,完成了國家急需的硝酸工業廢鉑催化網再生和工業試驗研究;80年代初,在金川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中,發明了活性銅粉置換分離金鈀鉑銠銥方法並成功應用於生產;解決了「銠銥分離及提純」的技術難題;90年代以來,研究含鉑族金屬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及低品位鉑礦的全濕法處理工藝。理論上提出了「重鉑族配合物的熱力學穩定性及動力學惰性均高於輕鉑族配合物」的規律;歸納提出鉑族金屬氧化還原反應、沉澱反應、親核取代反應及絡陰離子的溶劑萃取分類等規律。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984年國家人事部評為第一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從二次銅鎳合金中提取貴金屬新工藝」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專著2本。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❼ 雲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個法學專業在讀的學生,對其他專業不太熟悉,我只能跟你推薦一些法學專業的老師了,可能不全是教授,但是我覺得講課講得好壞是與職稱無關的,很多講師的課堂也是氣氛非常融洽,講述的知識點豐富,又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可以說是很棒了。
第一個要說的是負責講授法理課的兩位老師,杜建榮和王鑫,我們大學的第一門課就是法理,這兩位老師可以說是我們法學路上的引路人。他們的課感覺風格很像,都是非常喜歡向學生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開放性問題,在與學生的不斷探討中引導我們學習到一些東西,不一定是具體的知識點,也可能是看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法等等,這些對於一個人的法律思維,甚至超出法律之外的思維能力,都是由極大幫助,對這兩位老師,我雖然也會開些玩笑,但他們毫無疑問是值得尊敬的。
嗯法學院還有很多其他老師,比如其他回答提到的王啟梁教授,楊莉紅老師,李斌老師,李娜老師等等,本來法學課程就是一個實用性極強的課程內容,很多老師都有著極強的教學能力,他們的課都值得去聽。
❽ 雲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知名校友
董澤,雲南雲龍人。法蘭西科學院院士,雲南航空學校、雲南大學創始人之一。“護國軍神”唐繼堯妹夫。
董澤是雲南“ 學貫中西、洋為中用 ”第一人,雲南近代化、工業化傑出貢獻者。董澤更是中國航空教育事業第一人。
董澤倡導並籌資創立的雲南航空學校,承載了中國近代航空教育的發端與起步,成就了雲南在中國近代航空教育史上不可磨滅的重要歷史地位與貢獻。
❾ 雲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師162人,其中正、副教授75人;博士生導師31人,碩士生導師90人。下設生物學系、回生物技術系、生態學答系、環境科學系和生命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5個本科教學機構;開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園藝5個本科專業,其中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兩個專業有相應的國家人才培養基地支撐(招收基地班學生),環境科學專業為國家特色專業,生態學專業為雲南省重點專業。擁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碩士學位授權(涵蓋生物學類所有學科專業)和生物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生態學和微生物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生物學(一級學科)、生態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和遺傳學5個省級重點學科;雲南省生物資源開發與利用、雲南省高校高原山地生態與資源環境2個重點實驗室。
❿ 雲南大學經濟學院研究生導師什麼時候選
入學之後才選,推薦你加入東陸風華-雲南大學研究生QQ群(08-13級研究生)
http://bbs.ynutx.net/thread-491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