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學劉銅教授的專利
⑴ 海南大學材料科學怎麼樣
材料物理與化學專業導師介紹
曹陽 男,博士,教授,碩士導師。海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材料物理與化學」碩士點及「材料科學與工程」校級重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省精品課程《大學物理》課程負責人;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委員會理事,中國材料研究會生物材料分會理事,海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評審專家,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生物醫學學科同行評議專家;四川大學兼職教授。
從1983年起,在四川大學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001年在香港大學醫學院作訪問學者,並多次赴法國、葡萄牙、韓國、中國台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2003年調入海南大學。主講本科生課程有《大學物理》、《材料科學基礎》、《量子力學》、《生物醫學材料》、《材料科學導論》、《材料科學進展》及碩、博士生課程《組織工程導論》、《現代儀器分析及技術》、《高等生物醫學材料》等十餘門課程。作為導師,指導碩士研究生10名,已畢業2名。作為博士指導小組成員,協助指導博士生2名。
先後從事國家「八五」、「九五」重點科技攻關、「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十餘項。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35篇被SCI、EI收錄,引用170餘次。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項,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科技進步一等獎項,四川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一項;兩項產品取得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生產許可證;獲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申請發明專利3項;起草國家標准2項;目前主持在研課題5項。
--------------------------------------------------------------------------------
郝萬軍,男,1964年5月生,吉林長春人,海南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教授,理學博士,博士後,中共黨員, 1988年7月吉林大學物理系畢業,在吉林大學材料科學系任教。 2000年5月吉林大學材料科學系博士畢業,之後赴日本宮城縣產業技術中心研修EMC(電磁兼容及電磁波吸收材料)技術,2001年4月回國。2001年9月評聘吉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2002年12月,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後出站。2006年作為中國政府派遣研究員赴日本橫濱國立大學訪問學習和進行研究工作一年。
多年來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新材料的研究開發上,曾主持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項新材料科技項目的研究,參與國家計委軍工配套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研究。獲2003年長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已申請專利11項,獲得批准6項,其中國家發明專利一項,發表SCI及國際性文章6篇。目前主持國家教育部重點項目一項。主要從事電磁波吸收材料、功能復合材料的研究與開發工作。
招生專業: 材料物理與化學
主要研究方向: 電磁波功能材料(吸收、屏蔽與控制)、儲能材料、功能復合材料
在研項目:教育部重點項目:雙頻兼容性柔軟型電磁波吸收材料,2006,
我個人認為比較一般,海大的水產養殖,食品方面,法學還是比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