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生物教授
㈠ 當初被美國頂尖大學「挖走」的清華大學女神教授,如今過得怎樣
知識已經被公認為是改變命運的最大力量了,很多沒有背景的學生都靠著自己的勤奮和上進來獲得了高學位和出色的能力,在我們國家比較高的學府像是清華或者是北大,每一年也都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在學術領域做出了不少貢獻。而在生物領域就有這樣一位女教授,一直在清華學習和搞研究,但是因為其出色的學識被美國的一個大學看中了,於是就把她給挖走了,那麼這位女教授如今變得怎樣了呢?
本來我們常人想著能在清華當老師那絕對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但是顏寧相信自己的能力絕對還有提升,於是美國的普林斯頓學校向她提出邀請之後,顏寧就立馬答應了。如今的這位教授已經成為了該名校的生物講師,享受著極高的待遇和榮譽,當然了,出國發展對於顏寧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要說她的生活怎樣,那肯定是非常充實的,在清華當過老師之後,又去了普林做老師,閑暇之餘,她也會繼續在科研上做出自己的努力,整天待在實驗中搞創作,邊做老師邊繼續著博士後的工作,顏寧的學識和能力都值得很多學生為榜樣。
㈡ 北大和清華生物哪個好
我是清華生物學專業在讀的本科生,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對你有一點參考價值。
如果你是高中生的話,建議你不要這么早確定研究方向,因為畢竟沒有進入實驗室進行真正的生物學研究,不了解這方面研究的難點、重點、熱點,以及一些重要的實驗方法和邏輯思路等等,很難確定自己是否究竟喜歡這一行、乃至這一個狹小的研究領域。
如果你認為現在可以肯定就要做植物方向,以下關於清華和北大的植物學研究的信息可以參考。
從生物學的整體研究方法和方向上來講,清華偏重微觀生物學的研究,即研究分子、細胞層面的生物學機理;而北大在微觀之外也有進行宏觀生物學的研究,例如生態學、植物分類學等等。從植物學研究方面來講,北大具有傳統優勢,植物學的研究學者有很多,而且都具有很高的水準;清華的植物學研究雖然目前人員較少(不超過10位老師),但是現有的老師水平都很好,並且清華生命學科正在大力吸引國外大批的老師回國,其中包括不少植物學方面的研究權威。這些教授的信息都可以分別在兩校生命學院的網站上找到。(清華生命學院http://www.life.tsinghua.e.cn;北大生命學院http://www.bio.pku.e.cn)
從兩校生物學發展的歷史來講,清華生物系始建於1926年,北大生物系建於1925年,不過在1952年院系調整的時候,清華和燕京的生物系都並入了北大。在1984年,清華恢復重建生物系,逐漸在生物學領域迅速發展。尤其是在施一公老師回國後,生物系的發展更加迅速。到目前已經至少在結構生物學領域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而且在免疫學、神經生物學、幹細胞及發育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嶄露頭角,在世界生命科學研究上佔有重要席位。
其實在目前的發展趨勢下,兩校的生命學科合作越來越密切,學生們可以在兩校中自由選擇實驗室,許多課程也實現了通選。兩校生物學科哪個好的問題,既可以說意義不大,也可以說很難回答。到底要選擇哪個學校,可能更多地是看更喜歡哪個學校的文化氛圍吧。
㈢ 清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有多強
本人在清華攻讀碩士,對於師資力量深有體會,在科研的道路上,簡直扎心...自己悶專頭苦幹一學期,也屬比不過導師一句話,一個建議管用。
在清華的教授,都是各大領域的專家,他們不但學習研究上有所成就,甚至有些還對行業有所貢獻,對世界有所改變,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㈣ 清華大學生物系校長是誰
生物系現在叫生命科學學院 院長施一公
㈤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系譚萍教授
抄譚萍,貴州六枝人襲,1963年生,生物與地理科學系教授,中國植物生理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植物生理學》和《生物學教學論》的教學和研究。
清華大學生物系創立於1926年,是我國近代較早開展生物學教育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曾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知名的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的院士中有30餘位曾就讀於清華大學或在清華大學工作過。1952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時清華大學生物學並入其它院校,致使清華大學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學一度中斷。1984年恢復建系,並更名為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簡稱生物系。
㈥ 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院
學生物的話,一般得做好出國的打算。。。清華生命科學院每年本科招生90人左右,不過協和的有幾十人大一到大二上學期也在生科上課。
㈦ 生物學最出名的教授是誰
生物界中國抄名人錄
做院士最早的:王曉東,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畢業於
北京師范大學。
最年輕的教授:施一公,1967年生,全國數學競賽一等獎,普林斯頓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
, 畢業於清華大學。
做教授最早的:羅明,阿喇巴馬大學結構生物學教授, 畢業於武漢大學。
做了帶名字的講座大學教授的:
劉陽, 俄亥爾大學免疫學教授。
王曉東,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Cell 論 文最多的:王曉東, 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生化教授。
㈧ 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的研究成果
生物系主要研究目標聚焦於重大國際科學前沿和對國民經濟與國家安全有重專大影響的技術領域屬。2004年孟安明教授和陳曄光教授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雜志發表研究論文;2005年饒子和院士實驗室在《Cell》雜志上發表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論文;羅永章教授負責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一類新葯已獲准上市;隋森芳教授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陳國強教授的可降解生物塑料獲得國家發明二等獎並正在實現產業化;程京教授負責的博奧生物晶元公司被「財富」雜志評為全球最有希望的生物技術公司之一。
近幾年,生物系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的實力和競爭力迅速增強。承擔大批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家級科研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級科研和教學成果一、二等獎7項、省部級成果獎16項;獲得國內外授權專利100多項。
㈨ 清華大學生物學怎樣
有錢,發展勢頭迅猛,擴張迅速。引進人才數量和質量遠超其他單位。內近幾年的博士生招生容規模幾乎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長。現每年招收的保送的直博生就有200人左右。並且規模仍在不斷擴展。隨著醫學樓二期、生命科學三期等新樓群的陸續開工建設,未來幾年內規模預計還將擴展一倍。
教師隊伍年輕,多是一流名校海歸。方向新穎前沿,創新性強,老教授相對較少,改革的阻力小。很多的管理體系、激勵制度與國際接軌。
學科布局漸趨合理,很多學科達到或接近國際一流水平。其中結構生物學中心是整個清華的亮點,2009年至今在science、nature、cell三大頂級期刊的主刊上發表文章已經十餘篇,並且依然在不斷增長。
清華生物系的本科生出國率一般維持在1/2到2/3。
㈩ 清華大學的生物科學如何
生物以前一般,但是自從2,3年前施一公回了清華生物,就慢慢開始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