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大歌劇院研究生導師

北大歌劇院研究生導師

發布時間: 2021-02-24 21:20:09

① 北京大學聲樂系老師通訊錄

北大沒有聲樂系,只有北大歌劇院

②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部分教師

著名旅美男中音歌唱家,現任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學院客座教授,美國大都會歌劇院簽約歌唱家。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1974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8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總政治部歌劇團演員、中國音協第四屆理事。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從師於著名的聲樂教育家蔣英教授。同年獲第七屆英國本森·赫傑斯聲樂金獎比賽第二名。1984年獲第一屆芬蘭米麗亞姆·海林國際聲樂比賽男聲組第三名。
1984年全國第一屆聲樂比賽獲第一名,同年留校攻讀聲樂研究生。1986年赴美在波士頓大學音樂學校獲得「藝術家稱號」證書。1988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獲得十大最佳青年歌唱家獎和最佳威爾第男中音。1990年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首演,角色是威爾弟歌劇「茶花女」中父親亞芒,之後在很多歌劇中任主要角色。包括與帕瓦洛蒂合演的《安德來·什涅》《圖蘭多特》《魯依沙·米勒》和《帕瓦洛蒂和朋友們》的林肯中心音樂會,與多明哥合作演出的《斯帝費里歐》《西蒙·堡卡內格拉》。在他飾演的《弄臣》中,第三幕把弄臣失去女兒時的痛苦及悔恨之情演繹的淋淋盡職備受好評。曾在美國、加拿大、歐洲等地參加40餘部歌劇、清唱劇的演出,包括古典作品貝里尼的歌劇「比陽卡和弗爾南多」,普契尼的《外套》及近代作曲家采姆林斯基的《抒情交響曲》奧爾夫的《卡爾米娜·布拉那》,譚盾的《秦始皇》和《茶經》等等,還參加北京舉辦的二十世紀精典作品音樂會開幕式演出,及擔任多界北京中央電視台青年歌手大獎賽聲樂比賽專業組美聲唱法的評委。傅海靜先生還培養出了許多優秀的青年歌唱家,其學生佟敏也在音樂家協會舉辦的第四屆中國金鍾獎聲樂比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如今已年過半百的傅海靜更注重於中國的歌劇發展以及對新人的培養。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著名的中國年輕指揮家呂嘉於1964年出生在上海,成長於北京,自中央音樂學院畢業後,於1989年前往德國柏林藝術學院繼續深造。42歲的呂嘉已在全球演出超過1500場歌劇及音樂會,曲目涵括50多部歌劇及數百部交響音樂作品。呂嘉是亞洲人中在世界歌劇之鄉——義大利出任歌劇院首席指揮和音樂總監的第一人!
在義大利、瑞典等地組建自己的樂團,被當地音樂人尊稱為「指揮大師」的呂嘉沒有失去謙虛的美德,他對記者說他什麼時候也沒忘記「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大學時的戴洪威老師、鄭小瑛老師」,因此,遠在異國的他,每當鮮花和掌聲涌來時,總會驕傲地說:「我是中國人!」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期間,中國青年指揮家呂嘉率領他執掌的瑞典諾紹賓交響樂團來到自己的祖國演奏,他心中自然激動不已。 男,音樂學家、評論家。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1943年4月生於上海,1961年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64年免試直升本科,1969年本科畢業。1981年獲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長期從事當代音樂研究及批評、歌劇音樂劇理論與評論、音樂美學研究,1994年被評為研究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理論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美學學會會員。 現為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學研究所所長,南京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編委,《中國音樂學》編委、《中央音樂學院學報》編委。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現任上海歌劇院副院長,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青年文聯副主席,巴黎國際聲樂比賽評委、CCTV電視大賽評委等職。197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聲樂系,師從周小燕、王維德、李維渤、杜瑪等教授。曾在《西廂記》《圖蘭多》《托斯卡》《仰天長嘯》《鄉村騎士》《巴黎的火炬》《茶花女》《奧涅金》《楚霸王》《卡門》《雷雨》《蝴蝶夫人》等中外歌劇中飾演男主角。多次赴法國、德國、義大利、瑞士、日本、韓國、朝鮮、印尼、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訪問演出和舉辦獨唱音樂會。魏松多次參加中央電視台的新年文藝晚會,春節聯歡晚會,等國內重要慶典及文藝欄目的演出。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王祖皆,男,漢族,1949年1月生,上海人,大學學歷,中共黨員,文職將軍,國家一級作曲。1977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本科。1978年—1989年任南京軍區前線歌劇團作曲,前線歌舞團創作室副主任、副團長。1990年—2004年任總政歌舞團作曲,總政歌劇團副團長、團長。2005年至今任總政歌劇團藝術指導。現為中國音協理事、中國劇協會員、中國歌劇研究會會員、中國音樂劇研究會理事、中國輕音樂學會會員、中國音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音樂創作》雜志編委、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專家委員會委員、全軍藝術指導委員會委員、全軍音樂高評委會主任等。
歌劇《芳草心》1984年獲文化部歌劇音樂創作一等獎,主題歌《小草》廣為流傳並多次獲獎。主要作品有:合唱套曲《南方有這樣一片森林》,歌劇《黨的女兒》,歌曲《我們是朋友》《情滿酒歌》《眷戀》,電視連續劇音樂《鳳凰琴》《蒼天在上》《皇嫂田桂花》《省委書記》等。2004年被推選參加了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表彰大會。因創作和工作成績突出,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澳門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香港歌劇院藝術總監.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曾就讀的大學: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系、曼哈頓音樂學院
職業:男高音歌唱家
在柏林愛樂大廳、萊比錫歌劇院、丹麥皇家歌劇院、里斯本聖·卡洛劇院、西雅圖歌劇院中飾演過多部歌劇男主角。美國紐約卡內基音樂廳(在歌劇《亞德利亞》中飾演男主角);英國皇家歌劇院(在《圖蘭朵》中飾演卡拉夫)。許多世界級的音樂節、藝術節受到邀請。2000年,接受澳門特區政府的邀請,擔任澳門回歸後的首屆澳門國際音樂節的藝術總監。2002年,在中央電視台春節晚會上,他與國內歌唱家聯袂演唱了《飲酒歌》。同年11月,在第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莫華倫與內地歌手劉歡聯袂演唱《今夜無人入睡》,流行與古典迸發出耀眼的火花,一時間被傳為美談。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奧地利蒂諾爾州歌劇院,德國節爾州國家劇院全職駐院獨唱演員,曾主演歌劇50餘部。
劉克清1978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歌劇表演系,師從李維渤教授。1985年獲得美國伊思曼音樂學院獎學金赴美攻讀研究生。1987年獲得美國費城AVA歌劇學院的獎學金專門學習歌劇演唱。曾在法國、瑞士、德國等十五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獨唱音樂會演出。1999年應紐約交響樂團之邀登上世界著名的肯納基音樂廳演唱。為了促進中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劉克清創建了德國中一歐——美國際文化經貿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公司從1993年以來成功的組織了許多文化交流項目。劉克清總策劃和現場報導的上海世界超大型景觀歌劇,創造了3項吉尼斯世界記錄,2003年北京國際戲劇演出季開幕式上,劉克清再次策劃並擔任中方導演,製作了世界超大型景觀歌劇《阿依達》,再一次轟動全國,矚目世界,同年被中國《音樂生活報》評為2003中國演出十大風雲人物。
在美國波士頓為兒童就學基金義演,為中國水災後募捐義演,作為國際音樂經紀人,常介紹中國音樂家參加國外的劇院、樂團及音樂節的演出。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1984年考入戰友歌舞團。
198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
1994年日本東京歌劇院首次登上歌劇舞台,出演其第一部歌劇《茶花女》,獲得歌劇界好評,成功邁出其歌劇生涯第一步。
1995年義大利威爾第歌劇院首演貝利尼的歌劇《諾爾瑪》,正式開始歐洲歌劇生涯。
1995年義大利米蘭第一次出演威爾第歌劇《命運之力》,震驚義大利歌劇界,媒體評價她有「令人震撼的聲音」。
1997年義大利維羅納露天劇場出演《蝴蝶夫人》中巧巧桑的角色,至今已在全世界各大劇院中演出二百多場,被譽為「世界上最完美的蝴蝶夫人」。
2000年作為歌劇新星應邀到梵蒂岡的保羅六世(PaoloVI)大廳,為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演唱,這是一種很高的榮譽。
2000年至今多次受邀參加普契尼藝術節,演出多部普契尼歌劇中的女主角。
2001年應多明戈之邀在美國華盛頓主演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以自己出色的條件和技巧在華盛頓成功演出了圖蘭朵公主,贏得當地觀眾和媒體的高度贊揚,被《華盛頓郵報》以醒目的標題稱為「燦爛奪目的明星」。成為其歌劇演唱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2004年在義大利維羅納露天劇場與著名導演佛朗哥·澤菲雷里(Franco Zeffirelli)合作《蝴蝶夫人》。
2005年7月份在瑞士和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Renato Bruson合作演出威爾第的歌劇《納布科》獲得巨大成功。被當地媒體盛贊有著「透明般美麗」的聲音,理想的威爾第女高音。
2006年再次應多明戈之邀在美國華盛頓出演多明戈擔任指揮的《蝴蝶夫人》,連唱6場,華盛頓電視台直播,引起重大轟動。
2007年廣州與著名指揮家余隆、男高音莫華倫合作《圖蘭朵》。
2008年1月獻唱維也納金色大廳「2008維也納·中國新春音樂會」。
2008年兩次在國家大劇院首部大型歌劇《圖蘭朵》中出演公主,創造了一個嶄新的人性化的中國公主形象,獲得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2008年12月廣州與「當今樂壇最受矚目的華人指揮家之一」李心草合作,主演音樂會版歌劇《托斯卡》。
2009年1月深圳成功舉辦「歌劇魅影——魏松與孫秀葦義大利經典名曲演唱會」。
2009年5月國家大劇院「第一屆歌劇節」再度主演《圖蘭朵》。
2010年03月在「台灣」主演《圖蘭朵》。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1956年11月29日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現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教授。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師從蔣英教授,1984年赴美深造。1986年起,祝愛蘭開始了在美國及歐洲的職業演出生涯。祝愛蘭在二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曾經演出過的國家包括: 中國、美國、加拿大、法國、英國、西班牙、瑞士、德國、奧地利、葡萄牙、蘇格蘭、荷蘭、塞爾維亞等。祝愛蘭曾在三十多部古典及近、現代歌劇和清唱劇中擔任主角,主演的歌劇包括:《奧賽羅》《丑角》《安德列-謝尼埃》《雙月下》《佩麗亞斯和麥麗桑德》《採珠人》《浮士德》《費黛里奧》《曼儂》《愛的甘醇》《卡門》《蝴蝶夫人》《圖蘭朵》《弄臣》《魔笛》《費加羅的婚禮》《茶花女》《波西米亞人》《唐-喬萬尼》等。祝愛蘭曽擔任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威爾第的「安魂曲」、奧爾夫的「卡米娜-布拉娜」、勃拉姆斯的「安魂曲」、莫扎特的「安魂曲」、斯特勞斯的「最後四首歌」等大型聲樂作品的主唱。祝愛蘭是迄今為止在國際歌劇舞台上最活躍、演出生涯最長和演出最頻繁的中國女高音歌唱家。 早在1989年,祝愛蘭就在著名歌劇導演波德-塞勒斯(PETER SELLES)執導的莫扎特著名歌劇電影「唐-喬萬尼」中出演女主角之一采莉娜。 祝愛蘭1985年獲得帕瓦羅蒂國際聲樂比賽優勝者獎,1986年獲得紐約理德-科郎茨國際歌劇比賽優勝者獎,1987年獲得紐約契塔誇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中央歌劇院女中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 1986年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歌劇系。曾扮演過歌劇《卡門》中女主角卡門、《歌仙-小野小町》中的日本皇後、《蝴蝶夫人》中的蘇茹基、《漂泊的荷蘭人》中的瑪麗;她還在羅西尼歌劇《鵲賊》中扮演露其婭,並與上海交響樂團合作演唱了馬勒《大地之歌》。
近年來,劉珊在加拿大、渥太華、溫瑟、歐舍華、哈米爾頓、潘布羅克等地多次舉辦獨唱音樂會,與美國羅徹斯特、芝加哥、巴法羅、加拿大多倫多、溫瑟、士加堡等交響樂團多次合作。
1990年在法國舉辦的第三屆奧芬巴赫國際聲樂比賽中獲獎。1990年冬,獲獎學金赴加拿大皇家音樂學院攻讀藝術家文憑,1993年在布魯夫斯交響樂團及皇家音樂學院舉辦的第五屆聲樂比賽中獲第一名,並再獲獎學金。1998年秋回到中央歌劇院工作,在多部歌劇中飾演重要角色包括《卡門》中演唱女主角卡門,多次參加澳門國際音樂節並在歌劇中飾演重要角色。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研究員
生於1947年,原中國京劇院旦角演員,現為中國戲曲學院教授。中國著名戲曲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劇協副主席。 北大歌劇研究院客座教授
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德國紐倫堡國家歌劇院駐院獨唱演員及德國紐倫堡國立音樂學院客席講師,生於遼寧省沈陽市。童年受到藝術家庭的良好教育和培養,中學時期就讀於沈陽音樂學院附中,師從馮玉宗先生。 1992年考入烏克蘭敖德薩「涅日丹諾娃」國立音樂學院, 師從於原蘇聯人民演員、該音樂學院院長奧格列尼奇教授。 在大學三年級時,年僅20歲就已獲得捷克「德沃夏克」國際聲樂大賽三等獎及「德沃夏克」作品最佳演唱獎,同時被邀請參加布拉格舉辦的「德沃夏克」作品獨唱音樂會。次年又榮獲烏克蘭國際聲樂大賽「帕多爾仁斯基」三等獎。在畢業前被「敖德薩國家歌劇院」聘為歌劇獨唱演員。 由於個人的努力,六年的課程只用了四年半的時間就完成了,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碩士學位、歌劇演唱學位、藝術歌曲演唱學位、教育家學位。
在2006年9月舉行的第46屆圖盧茲國際聲樂大賽中,劉嵩虎榮獲金獎,該賽事是世界聲樂界最重要的比賽之一,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由政府選派選手帶翻譯參加的國際大賽之一。該賽事2000年以來男子組的第一名一直空缺,而在今年的比賽中,劉嵩虎從35個國家共計139名選手中脫穎而出,以絕對優勢,成為7年來該項賽事中首位第一名獲得者。 北大歌劇研究院客座教授
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河北文安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主要演員,中國樂壇上升起的一顆耀眼的明星,畢業於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歌劇班和解放軍藝術學院音樂系。先後從師於顏可婷、韓德章、馬秋華、金鐵霖、吳其輝等多位名師。其演唱的歌曲有《你是這樣的人》,《我像雪花天上來》,《喀什葛爾女郎》,《又見西柏坡》等。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教師
國立藝術專科學校(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前身)戲劇74年班畢業。
1986年,開始於民歌餐廳駐唱,結識袁惟仁組成「凡人二重唱」。1986年,榮獲第一屆全台灣大專院校「青春之星總冠軍」,並錄制第一首創作歌曲《傷逝者》。1991年,出版「凡人二重唱」第一張創作專輯《杜鵑鳥的黃昏》。1992年,出版第二張創作專輯,並入圍第四屆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1993年,《大夥聽我唱支歌》專輯,首度榮獲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項。1994年,《心甘情願》專輯,蟬聯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項。1994年,出版《上訴》情歌翻唱專輯,並開始擔任幕後音樂製作。1996年,出版《難兄難弟》創作專輯,並首度擔任整張製作工作。1997-2000年,於現代派唱片擔任音樂製作總監。2000年,推出個人英文專輯。2000-2004年,暫別樂壇,從商。2005年,擔任「凡人音樂製作有限公司」總經理,並簽旗下歌手黃淑惠同年底發行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2005年9月,擔任「台北之音」廣播電台主持人至今。2005年,擔任「深圳電視台-香車美女」節目評委。2006年,擔任「全球華人音樂創作大賽「評委。2006年,擔任」江蘇衛視-絕對唱響」主題曲《唱響愛》創作及製作人。2010年7月作為金牌製作人參加浙江衛視「中國藍」我愛記歌詞非同凡響雙選會。另兩位為包小柏和伍思凱。 呂方(朋友別哭)、王力宏(乘著愛自由的飛)、李玟(愛再也不回來)、柯以敏(怕你不了解)、鄭秀文(痴痴為你等)、張衛健(夜蝶)、黃磊(夢醒在幾點鍾)、迪克牛仔、許志安、洪瑋…等專輯內發表。 曾參與製作之音樂專輯約120餘張。 幫助朱丹製作單曲《你是我的巧克力》。

③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系列活動

2009-04-03 北大歌劇研究院舉辦歌劇《青春之歌》主題歌歌詞徵集活動。
2009-05-01晚七點,在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與中國歌舞劇院「院院聯手」的強勢打造下,由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戴玉強、遲立民等聯合主演的歌劇《青春之歌》終於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隆重上演。這是當代名著《青春之歌》繼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後,首次搬上歌劇舞台。成為北京大學紀念五四運動90周年的獻禮大戲。
2010年1月17日,為了紀念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誕生10周年,由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聯合主辦,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金曼、劉珊等聯袂出演的大型交響清唱劇《江姐》走進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為京城觀眾奉上了一席紅色經典的藝術饗宴!
2010年4月9日晚,一場名為「金葵花歌劇之夜」的中外歌劇經典作品音樂會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上演,數千名觀眾欣賞了由戴玉強、金曼、莫華倫、魏松等一流藝術家帶來的精彩演出,近距離感受了歌劇藝術的魅力。「金葵花歌劇之夜——中外歌劇經典作品音樂會」是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4月9日成立當天一項重要的慶祝活動。為了全面展示中外經典歌劇的巨大魅力,讓更多的觀眾近距離欣賞到高水平的歌劇演出,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精心准備了精彩的節目,為觀眾們獻上了這場豐富的音樂盛宴。音樂會演員也主要由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專職兼職老師擔任。
2010年2月24日,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由國家大劇院、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天津歌舞劇院聯合主辦,金曼、魏松、丁毅、孫秀葦、劉珊、曲波等著名歌唱家及薛皓垠、張海慶、陳小朵、孫礫、柯綠娃、關致京、張卓、朱濤等青年歌唱家聯袂演出的《中國詠嘆》交響音樂會,讓到場的觀眾領略了中國歌劇經典音樂唱段的巨大魅力。
2010年6月11日晚,由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與中國歌劇舞劇院聯合推出的大型原創歌劇《青春之歌》在國家大劇院上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出席觀看。他稱贊該劇主題鮮明,內涵深刻,既讓人受到革命傳統教育,又給人以藝術感染,是開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動教材。大型原創歌劇《青春之歌》作為北京大學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嘗試,自去年5月推出後,組織觀看該劇已成為北京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系列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受到學生們的廣泛歡迎。2011年03月23日-03月30日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北京大學音樂劇社聯合推出北大音樂劇《我愛你,你完美,現在改變吧》。
2011年4月27日
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公選課、系列講座 「歌劇表演藝術專題 」 之十
時間: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18:40 (第10-11節課)
地點:圖書館南配殿
主題:經典歌劇片段公開排練和講析
主講人:歌劇表演藝術家 傅海靜
2011年8月
《北京大學2012歌劇表演藝術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簡章》發布,正式啟動歌劇學人才培養。
2012年9月7日上午,庄嚴的國歌聲響徹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2012屆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在此隆重舉行。陳小朵、何弦、雷靜、張晶和崔越為首屆學生 。
2013年10月17日、18日,大型原創歌劇《宋慶齡》在廣州大劇院成功上演。
2014年4月1日、2日晚,由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聯手北京大學法學院共同排演的經典義大利獨幕喜歌劇《佛羅倫薩之夢》在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多功能廳精彩呈現。
2014年5月8日晚原創歌劇《為你而來·王選之歌》在武漢上演,這是首部運用歌劇的藝術形式展現王選教授投身科學、報國奉獻的人生歷程。
2014年6月30日、7月1日北京大學和國家大劇院以「《江姐》和金曼三十年」為主題,聯合推出交響清唱劇《江姐》
2014年6月16日,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與福建省歌舞劇院及福建大劇院簽署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從歌劇藝術的創作、演出、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專業化、產業化的合作。

④ 郭淑珍的個人經歷

郭淑珍 1927年6月1日生於天津,祖籍山東省長清縣。
聲樂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院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及專家組成員。應聘中國音樂學院任研究生導師、天津音樂學院名譽教授、文化部歷屆專業考評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常務理事等。
1947年入北平國立藝專音樂系學習聲樂,1949年藝專並入中央音樂學院。1950年隨中央西南民族訪問團二分團赴雲南宣傳、演出、創作和采風。1952年畢業留校任教。1953年公派留學蘇聯,1958年畢業於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獲優等生畢業證書及優秀歌劇和音樂會歌唱家稱號。
1957年獲國際聲樂比賽一等獎和金質獎章(1955年獲國際聲樂比賽三等獎)。學習期間除擔任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歌劇主演外,並於1958年先後受邀莫斯科斯擔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模範音樂歌劇院和烏克蘭共和國里沃夫市大劇院飾演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的女主角「咪咪」和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中的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獲得好評,著名音樂評論家葉.格羅紹娃在蘇聯《真理報》撰文稱贊郭淑珍扮演的塔姬雅娜為「普希金和柴可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郭淑珍1959年歸國後任中央歌劇舞劇院演員,兼任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教師。多年來一直活躍在音樂舞台上,在天津、北京、武漢、香港、前列寧格勒、里沃夫市舉行了一系列個人獨唱音樂會,郭淑珍音樂會曲目包括古今中外,極其廣泛。在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舉辦過個人中國作品獨唱音樂會,宋振庭撰文稱:「郭淑珍的獨唱聲情並茂,有相當高的藝術性及完美性和感染力。可見她的功力教養之深……」
1963年中央歌劇舞劇院在中國首演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郭淑珍再度飾演塔姬雅娜,各界關注,頗有好評。中國唱片社給她錄制並發行的唱片數量在美聲歌唱家中堪屬最多,得到了廣大聽眾和專家們的一致贊揚。1989年獲中國唱片社總公司首屆「金唱片獎」。1997年中國唱片總公司出片發行《二十世紀中華歌壇名人集珍藏版》個人專輯(CD)。莫斯科唱片廠收錄了許多郭淑珍演唱的古典名曲、歌劇選曲、及中、俄民歌,並出版發行了唱片。
1947年入北平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學習。1952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聲樂系。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8年畢業於蘇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聲樂系。1959年回國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1985年選為中國音樂家協會第四屆常務理事。歷任中央韻學院講師、聲樂系副主任、副教授、教授,中國音協第三屆理事、第四屆常務理事。1955年獲第五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演唱銅質獎章。1957年獲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古典歌曲演唱金質獎章。
在第五屆、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聯歡節古典歌曲比賽中分別獲得三等獎、一等獎;獲全國首屆「金唱片」獎、全國藝術院校藝術歌曲演唱比賽指導教師獎、文化部國家文化系統先進工作者。曾在蘇聯、香港舉行獨唱音樂會。主演過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藝術家的生涯》,演唱歌曲有《黃河怨》等。 1958年莫斯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丹欽科模範音樂劇院和烏克蘭里沃夫市大劇院先後邀請郭淑珍扮演普契尼歌劇《藝術家的生涯》中女主角咪咪和柴科夫斯基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中女主角塔姬雅娜。演出獲得好評,並被著名的音樂評論家葉·格洛舍娃譽為普希金和柴科夫斯基式的女主人公。 郭淑珍聲樂教學成績顯著,幾十年來培養了數百名中、外學生,如方初善、孟玲、鄧韻、溫燕青、張立萍、王秀芬、韓芝萍、潘淑珍、莎妮<泰國>、周享芳、楊瑞琦、魏晶、鄭莉、宋祖英、王威王靜、林晶、幺紅、郭燕愉、鄭緒嵐、孫媛媛、李國玲、王燕、馮國棟、陳亞洲、柯綠娃、吳艷彧、吳碧霞、謝天、王宏堯、孫礫、王瑾、關月英、陶英、孫東方、鄧於蓉、賈春雷、方新、付慧勤、傅紅、黃楠、金順愛、劉小麗、李志瓊、陸薇、祁偉耿、宿慧、鄭力、畢寶儀、張璋、潘凌雲、李媛、王辰、吳霜、譚美蘭、郭燕儀、郭小先、平慧玲、許晶、黃靜、王向紅、李廣先、於敏、趙勁松、薛紅萍、葉曲凌、張黎紅、倉傳得、劉五紅、張暴默、余慶海、張曉明、石壘、劉嵩虎、劉曉菲、吳霖、潘小芬、吳傑等,許多人在國際、國內聲樂大賽中獲獎,成為優秀的歌唱家、聲樂教授,有的已登上世界級音樂舞台為國家爭得了榮譽。

⑤ 北京大學國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團隊精英

李貴才,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城市地理學和城市規劃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其他科研項目40餘項。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著多篇(部),先後獲得國際建協城市規劃專項獎、國家級金獎、建設部勘察設計規劃一等獎在內的各類科研獎勵6項。代表性的規劃研究課題包括:《生態城市建設的景觀調控機制研究(2005-200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功能網路的城市化生態環境效應研究——以大珠三角地區為例(200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1996-2010)》(獲建設部一等獎、國家級金獎),《鹽田港後方陸域總體規劃》,《深圳市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深圳市土地資源利用與保護「十一五」規劃》,《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廣東省建設廳和香港規劃署項目)等。代表性的論著和論文包括:《人文地理學概論》,《國際性城市的空間取向》,《深圳優勢論》,《文化地理學》,《德國南部中心地原理(譯著)》,《城市地域生態調控的空間途徑——以深圳市為例》,《流域景觀功能網路構建及應用——以台灣烏溪流域為例》,《不同尺度景觀空間分異特徵對水體質量的影響——以深圳市西麗水庫流域為例》,《應用CITYGREEN模型評估深圳城市綠地凈化空氣與固碳釋氧效益》,《城市生態安全的多種評價模型及應用》,《深圳城市生態安全評價與預測》等。
王仰麟,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近年來主要從事土地利用與景觀生態、區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科技支撐項目等10餘項,曾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2003)、國家環保總局科技進步二等獎(1999)。現任國際景觀生態學會中國分會副理事長;國土資源部技術標准委員會土地利用分委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常務理事。
曾輝,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景觀生態學及宏觀資源環境科學、城市與區域生態規劃及生態修復技術、城市化及其生態環境效應、規劃及大型建設項目生態影響評估等領域教學及科研工作。主要社會兼職包括中國生態學會景觀生態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景觀生態學聯合會中國分會副秘書長、自然資源學會理事。後主持和參與包括科技攻關專題、973專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海外青年基金、面上基金、部委及地方科研項目近60項;在國內外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80餘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3部,完成各類科研報告近100篇;獲得包括國家環保科技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三等獎、 雲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各類科研獎勵10次。
陳可石,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獲碩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英國愛丁堡大學社科學院獲博士學位。1982年獲中國首屆大學生設計競賽一等獎,1988年獲愛丁堡大學學者獎學金,1992年獲亨利·萊斯特獎和中英文化基金獎,1996年出任英國TBV設計集團中國部總經理,1998年出任香港中營都市與建築設計中心總建築師,2004年出任北京大學中國城市設計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城市設計學科在中國的發展,城市設計新理念與新方法,城市設計與古鎮復興,可持續的綠色城市設計理念和技術。主持完成規劃設計包括珠海歌劇院建築設計與香州灣城市設計、汶川新城水磨鎮總體城市設計與建築設計、杭州桐廬新城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西安未央區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成都洛帶古鎮城市設計、珠海西部新城設計方案、杭州蕭山經濟開發區城市設計、昆明安寧市概念規劃與城市設計、成都龍泉驛中心城區2.5平方公里城市設計、昆明新機場和空港經濟區城市形態和景觀設計、成都龍泉驛區概念規劃和城市設計、成都黃龍溪古鎮規劃和城市設計、紅牌樓廣場建築方案設計、都江堰青城山鎮概念規劃等。主持北京大學城市設計論壇和主編北京大學城市設計叢書。近期發表的專著有《現代新昆明概念規劃國際徵集》、《城市設計與古鎮復興》、《城市設計晴朗的天空》、《城市的想像》、《汶川綠色新城》和《創造城市的價值》等。
顧正江,規劃師,北京大學國土與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國土與城市規劃所所長。曾主持各個層次、各種類型的城市規劃及相關研究工作二十餘項,尤其擅長於城市中、宏觀層面規劃和城市更新領域的規劃和研究課題,其主持的《深圳市城中村(舊村)改造總體規劃綱要》獲廣東省2007年度城鄉規劃優秀設計項目一等獎,並在獲省優二等獎項目《福州城市發展戰略規劃》中負責區域研究專項工作。近年來,主持或參與《深圳市公明中心區城市品質提升行動規劃》、《粵港澳共建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專項規劃》、《梅州市城市總體戰略規劃》等課題,積極探索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城市規劃由偏重於服務經濟發展、規模擴張向重視生活品質全面提升、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新城市文明轉型的現實路徑。
吳健生,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副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地圖學與地理信息系統博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城市景觀生態學、遙感與GIS、災害。至今已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近40個,發表論文數十篇,獲國家計委科技進步三等獎等多個獎項。
陰劼,北京大學副教授,日本大阪大學工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規劃理論與方法、城市歷史文化環境的保護與再生、東亞城市發展史、城市規劃中的調查與分析方法、城市更新研究等。代表性規劃研究課題包括:《王屋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修編(2007-2025)》,《大萬世居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產業創新》,《山西代縣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08-2025)》
普軍,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學院高級工程師,兼職深圳市深商研究會理事。從事經濟地理與城市規劃方向的研究和教學工作。先後主持參加了《深圳2030城市發展策略》等橫向課題20餘項、縱向課題2項。在國內核心刊物發表學術論文6篇,合作出版學術專著1部,完成各類科研報告近10餘篇。作為項目負責人之一獲得包括2009年住房與城鄉建設部一等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深圳市第十二屆、十三屆優秀城市規劃二等獎等獎項。

⑥ 怎麼樣才能找到北京大學歌劇研究院的導師

你是准備考研嘛?去他們官網,導師簡介上會有的。

⑦ 北大歌劇研究院難考嗎

同學北大每年有很多人再考,這種高校是很多人的夢想,北大歌劇院考的人也是不少的,難肯定是難的,只要你好好復習,公共課不要放鬆,專業課可以輔導,早准備,相信你哦!

⑧ 吳碧霞簡歷哪裡人

吳碧霞是湖南常德人。

吳碧霞,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國音樂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民進會員 、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十三屆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第十一屆中國婦女代表大會代表、全國青聯委員。

吳碧霞通過多年來系統的聲樂訓練和對大量聲樂作品的學習與探索,使她同時掌握了演唱中國聲樂作品與外國聲樂作品兩種不同風格的聲樂演唱方法,是中國首位將中國民族唱法和西洋美聲唱法集於一身並獲得了最高國際獎項的歌唱家。

(8)北大歌劇院研究生導師擴展閱讀

吳碧霞現任教於中國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北京市人大代表。12歲正式登台演出,1993年獲中國音樂家協會和文化部聯合舉辦的全國聲樂比賽銀獎。同年錄制個人首張專集《中國妞妞》。

1996年獲文化部主辦的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一等獎,1997年獲「國際青年藝術節」金獎,2000年獲第一屆「中國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和最佳中國作品演唱獎,同年獲第八屆「西班牙比爾巴鄂國際聲樂比賽」第一名。

2001年獲第四屆波蘭瑪紐什科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並同時獲得最佳女高音和最受觀眾歡迎兩項特別獎,2002年獲第十二屆「柴科夫斯基國際聲樂比賽」第二名。還曾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及北京市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

先後師從鄒文琴、金鐵霖和郭淑珍教授,獲碩士學位。通過多年來系統的聲樂訓練和對大量聲樂作品的學習與探索,加之她過人的天賦和特別的勤奮與刻苦,使她同時掌握了演唱中國聲樂作品 與外國聲樂作品兩種不同風格的聲樂演唱方法,並在兩類聲樂作品演唱中做到游刃有餘。

吳碧霞自2000年起在北京、遼寧、湖南、新加坡等地舉辦8場個人獨唱音樂會,出版6張個人專輯,並與國際上著名作曲家、指揮家、演奏家共同參與多項國際性演出活動,如2001年5月受國際聲樂組委會和西班牙國家廣播電視台邀請赴馬德里參加向全歐洲轉播的Gala Lirica音樂節。

2001年12月應國際聲樂組委會和西班牙ARRIAGA歌劇院的邀請成功出演了威爾第的歌劇《弄臣》中女主角吉爾達。2002年受新加坡濱海藝術中心邀請出演大型清唱劇《馬可波羅與布魯汗公主》中的布魯汗公主,並赴德國、法國、荷蘭、盧森堡等國出演多部清唱劇及現代歌劇,均獲成功。

吳碧霞還經常參加中國內地、台灣、香港等地及歐洲、東南亞等國家的重大演出交流活動。2003年4月開始進行中國及亞洲地區個人獨唱音樂會巡迴演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吳碧霞

參考資料來源:央視網-吳碧霞

熱點內容
駱駝祥子里的大學教授是誰 發布:2025-09-04 19:04:55 瀏覽:240
西南大學榮昌校區放假時間 發布:2025-09-04 18:56:49 瀏覽:791
大學生超算比賽 發布:2025-09-04 18:50:12 瀏覽:780
趙清香鄭州大學教授 發布:2025-09-04 18:48:41 瀏覽:803
大學生的發展觀 發布:2025-09-04 18:41:43 瀏覽:474
華威大學食品專業 發布:2025-09-04 18:08:58 瀏覽:732
文科類大學專業 發布:2025-09-04 17:48:37 瀏覽:432
美國金融專業最好的大學 發布:2025-09-04 17:47:55 瀏覽:32
蘇波老師江西農業大學 發布:2025-09-04 17:35:37 瀏覽:627
內蒙古大學韓語專業 發布:2025-09-04 17:22:28 瀏覽: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