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蘇州大學張曉霞老師

蘇州大學張曉霞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2-25 03:52:14

『壹』 勵志話劇劇本

人物;陳老師——五十左右班主任
張曉霞——十二歲,小學五年級班長。
胡小虎——十二歲,小學五年級。
地點;陳老師家
時間;元旦剛過。
[幕啟:舞台上展現在觀眾面前是一個簡陋的小客廳。
一個陳舊的老式沙發、兩個方凳。一桌上擺滿了作業本、書、還有十幾本掛歷。
[陳老師在場上
[關門聲。陳老師追到門前,手裡拿一本掛歷。
陳老師:〈大聲〉苗壯。苗壯。〈掂著手裡的掛歷自言自語〉走了。現在的學生怎麼興給老師送禮了?他們也不掙錢呀?我就納悶了。父母單位發的?〈看看掛歷後面單價自言自語〉三十元。真不賤,單位為什麼不給職工發錢呢?我就納悶了。這十多本了,我這一室一廳,算廁所也只能掛三本呀?
[傳來敲門聲。
陳老師:哪位?
胡小虎:我,胡小虎!陳老師!
陳老師:〈開門〉你也好!請進!請進!
胡小虎:〈手裡拿著一大卷東西,一個白胖的穿著花花綠綠運動服的小男孩〉陳老師新年好。〈一下子坐到沙發上〉這老大七樓的,累死我了。<擦著汗》
陳老師:歇一歇,喝點水吧?〈看著`胡小虎拿著東西〉
胡小虎:來一瓶最「爽」的爆果汽吧。
陳老師:我家沒有。
胡小虎:那就隨便來點鮮果汁。
陳老師:我看就喝點涼開水吧!〈倒水〉
胡小虎:大過節的也沒人送點飲料?真沒勁,湊和喝吧!〈接過來一飲而盡〉可渴死我了。
陳老師這是……〈看著運動服〉
胡小虎:〈自豪的〉特「酷」吧!這叫「耐克」,一千元呢。我小弟看了都說,我穿上它,帥呆了,酷畢了,簡直無法比喻了。
陳老師:我真的沒看出來,什麼面料?能值這么多錢?〈摸著胡小虎運動服〉今天老師是開眼界了。
胡小虎:〈高興的〉我父母說了,說我自從轉學到您班,也願意學習了,過節得謝謝陳老師。
陳老師:這有什麼好謝的?當老師不就是教學生的。
胡小虎:我爸說了,把這個送給您!是本挺「酷」的掛歷。
陳老師:〈指桌上〉你看這桌子上都十來本了,我正琢磨把這些怎麼退回去呢!你趕緊拿回去吧。
胡小虎:〈到桌前看看翻翻〉就這檔次,也能拿出手?您看看我的。〈打開非常的精美〉這是有收藏價值的,放時間越長越值錢。
陳老師:〈看後面的單價〉五百八十九元。這么貴?
胡小虎:比這貴的我家還有一大摞呢。我爸是總經理,他就願意收藏這東西,別人就使勁的送唄。這本也就算是中檔的。陳老師,當時我對學習的興趣都沒有了,多虧了您……我現在回家只要一看書學習,我爸、我媽、我爺、我奶,都樂得屁掂、屁掂的伺候。都說得好好的感謝您!老師!
陳老師:那也不用送禮呀?
胡小虎:我爸說了,送禮、送禮,不送不理,現在就興這個。禮上往來,只有禮上去了,才能有往來嗎。我爸還說,您是園丁,我們是您培育的花蕊;您是大海,我們是魚,您肚子里都是海水;您是伯樂,我們是千里馬,在您眼裡,我們都長四條腿。
陳老師:〈無奈的〉行了!行了!這掛歷再貴,我也不能收。
胡小虎:老師,您就別客氣了。我爸說,您要是不收,就是不喜歡收物品,喜歡……〈看老師十分嚴肅〉您瞧不起我。
陳老師:你……你說些什麼亂七八糟的。
胡小虎:我爸說……
陳老師:你爸是你爸,我是我,老師是老師……全亂套了,我再說一遍,我是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這禮你說什麼我也不能收,你是學生,任務就是學習。別學社會上那些烏七八糟的。
[傳來敲門聲
陳老師:〈去開門〉哪一位?
張曉霞:我是張曉霞。陳老師新年好!
陳老師:請進,我剛才正想著找你呢?又一想你家離市裡太遠,大過節的……算了。這不同學們送我這么多的掛歷。
張曉霞:陳老師,我……
胡小虎:〈眼尖看見張曉霞身後的紙卷〉班長,你也是來給老師送新年掛歷的?
張曉霞:我……〈點了點頭小聲〉嗯!
陳老師:什麼?你真是來送掛歷來的?
張曉霞:〈更小聲〉嗯!
陳老師:你看看桌子上,那有十幾本呢!我還想讓你給同學們退掛歷呢!你是一班之長,凡事帶個好頭,你……你什麼時候也學會送禮了。〈激動的〉學生、學生,學習就是你的全部生活。主要任務是學習。你倆,啥也別說,把掛歷痛快的拿回去。
張曉霞:陳老師,這掛歷,沒花錢,您就收下吧?
陳老師:我說不收,就是不收,這是做老師最基本的師德,原則。我再說一遍,你倆,啥也別說,痛快的拿回去。〈十分激動〉我說張曉霞呀!張曉霞!我真沒想到你也學會送禮了?你是一班之長,凡事兒得帶個好頭,你……你別忘了,你是特困生,你的學費是學校,照顧減免的……
張曉霞:〈哭著〉陳老師,你說的對,我是困生,這掛歷您不稀罕可以,我拿回去。我希望,拿回之前,您看一眼這掛歷。這掛歷真的沒花錢。
陳老師:沒花錢,那我也不要,你倆趕快拿回去。〈坐在方凳上,不理不採的〉
胡小虎:走吧!班長。你看老師都發火了。我爸讓我拿的這本五百多元的掛歷,他都不收。看來,我爸說的對,都什麼年月了,誰還收東西,來前就讓我拿這個。〈用手比劃錢〉我還說我爸太俗,陳老師不是那種人呢。
張小霞:〈激動的〉陳老師,真的沒花錢,這掛歷我做的,我整整做了三天呀!您就看一眼,我再拿回去,行不?新年到了,看到許多同學都花錢給您買掛歷,我也想送。我一個鄉下的窮孩子,父親病故後,全家五口老小,生活的重擔都壓在母親一個人身上了。多虧母親種了些木耳掙了點錢,才上學。我考上了縣中學,來到您班讀書。您幫我免了許多學費,看我願意繪畫,又推薦我到縣少年宮美術班……家裡已經好幾個月沒吃肉了,我真的不好開口向母親要錢買掛歷了。這是用我例次獲獎繪畫作品做的,陳老師,它代表我的心呀!
[陳老師十分的激動。
[陳老師幾下把張曉霞的掛歷打開鋪到桌面上,久久的看著一幅畫
胡小虎:〈湊過去看了一會兒〉一隻衰老的老母雞,在喂幾只小雞崽。這掛歷的檔次也太低了,上面的畫也賊俗,做的這么粗糙,也不值幾個錢,沒啥勁。
陳老師:〈淚流滿面深情的〉胡小虎同學。我是語文老師雖不懂繪畫,但我能看出張曉霞的心思。母雞像征母親,雞雛像征兒女。張曉霞想說,母親的生活太艱難了,母親的負擔太沉重了,她在用自己的全部血肉扶養著自己純潔、幼小的兒女們,她衰老的再也負擔不起了。
胡小虎:陳老師,你這么一說,我也有些明白了。您的意思,我們做為學生眼下最要緊的是好好學習,得對得起母親的扶養,將來好回報母親,還有您!——我的老師!
陳老師:〈激動地〉張曉霞,這本掛歷太好了,太珍貴了,這也是老師夢寐以求的。老師剛才錯怪你了。我收下!老師收下!
張曉霞:陳老師!〈哭著撲到老師懷中〉
陳老師:〈自言自語滿屋子看〉老師也沒啥給你們的
胡小虎:〈摸著臉上的淚水〉我咋也哭了呢。
大幕落

『貳』 求 兒童舞蹈 嘿!加油 報幕詞

1、吉祥扇

甲:我們聆聽過世紀的第一聲鍾響。
乙:我們擁抱過新年的第一縷曙光。
甲:當鮮紅的太陽躍上地平線時,
乙:我們迎來萬分激動的時刻,
合:讓我們盡情舞動手中的彩扇,帶給大家吉祥,如意和快樂。
甲:請欣賞學校舞蹈隊表演的舞蹈——吉祥扇
乙:表演者:賴斯晴、張婉靖、葉蕾等
指導老師:陳文容
5、喜樂年華

甲:在這歡樂美好的節日里,看:那個喜呀,那個樂呀,那個敲呀,那個打!三年級組的小朋友們踏著歡快的舞步來歌唱這《喜樂年華》。
表演者:鄭淇垣、黃丹柔等。指導老師:黃燕容

2、火花

甲:生長在祖國的懷抱里,我們格外幸福。
乙:成長在黨的陽光下,我們朝氣蓬勃。
甲:小朋友們身上散發出愛的火花。
乙:請欣賞一年級組表演的舞蹈——火花
甲:表演者:張芳怡、蘇嘉穎等,指導老師:張曉霞、郭麗參、童帶娣

6、我和奶奶來比賽

甲:一年級的小朋友活潑俏皮可愛,
乙:可「老奶奶」舞姿也不減當年,
甲:看,一場小朋友和奶奶的精彩比賽正在上演。
乙:請欣賞一年級組表演的舞蹈——我和奶奶來比賽。
甲:表演者:周子人,湯穎等,指導老師:黃玉雯、葉順娣、黃海燕、張德潔

3、洗涮涮

甲:洗去昨天的風塵,迎接明天的太陽。
乙:懷著光榮的夢想,放飛未來的希望。
甲:乘著又好又快和跨越發展的東風,
乙:龍溪中心小學的明天必將一路陽光,
甲:請欣賞學前班表演的舞蹈——洗涮涮
乙:表演者:黃靜怡、翁子熙等,指導老師:郭金玉、陳瑞琴
7、嘿,加油!

乙:「加油!加油」是誰在喊加油呢?哦!原來是三年級這群漂亮可愛的啦啦隊在為我們的「六一」文藝匯演加油!請欣賞舞蹈——嘿!加油。表演者:謝佳琪、葉粵湘等,指導老師:鄒國如

4、花裙子飄起來

甲:節日到,彩雲飄。
乙:紅旗展,臉兒笑。
甲:快來快來瞧一瞧。
乙:請欣賞二年級組表演的舞蹈——花裙子飄起來。
甲:表演者:陳可怊、張露。指導老師:蘇玉梅、曾曉瑩。
8、lift on the telephone

甲:今天每位同學都穿上了節日的盛裝,臉頰在紅領的映襯下顯得更可愛。瞧,二年級的一群動感女孩,伴隨著優美動聽的樂曲動起來,請欣賞舞蹈——lift on the telephone 表演者:劉慧華、鍾博等,指導老師:陳文容

9、春曉

甲: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乙:正值春意盎然的時節,讓我們一起走進春天的世界。
甲:看,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女孩來了。
乙:請欣賞四年級組表演的舞蹈——春曉
甲:表演者:柏安、童曉莉等,指導老師:丁宏盛、陳文容
13、喜涮涮

甲:剛欣賞完這令人開懷大笑的有趣小品,
乙:讓我們來欣賞四年級組表演的動力十足的小街舞——喜涮涮
甲:表演者:黃潮儀、黃俊博等,指導老師:張麗海

10、讓我們盪起雙槳

甲:假如我是一隻小船,我一定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乙:假如我是一支木槳,我一定中流擊水,搏擊風浪,
甲:親愛的同學們,來吧!快來吧。
合:讓我們盪起雙槳,
乙:請欣賞五年級組表演的舞蹈——讓我們盪起雙槳。
甲:表演者:黎佩怡,謝俊霞等。

14、我是女生

甲:快樂的天使,美麗的化身,這就是我們女生,
乙:看,在這歡樂的節日里,她們載歌載舞,活力四射,點燃激情,傳遞快樂、
甲:請欣賞六年級組表演的歌伴舞——我是女生。
乙:表演者:張淑晴、陳海燕等,指導老師:許艷群、宋永秀

11、姐妹

乙:一群熱情奔放,活潑俏麗的小姑娘動感十足,讓我們盡情舞蹈,盡情歡歌。請欣賞六年級組表演的舞蹈——姐妹,
表演者:陳潔蘭、黃春婷等。
指導老師:林梓英、劉玉容

15、草原小駿馬

甲:紅穗穗,金桿桿,甩起我的小羊鞭,迎著朝霞去放牧,趕著羊群進草原。
乙:綠草肥,雪水甜,草原遼闊不見邊,羊兒樂得蹦蹦跳,馬兒揚蹄跑得歡。
甲:請欣賞五年級組表演的舞蹈——草原小駿馬。
乙:表演者;劉書齊,黃佳文、黃建敏等,指導老師:黃惠琴,黃春燕。

12、拔牙

甲:俗話說,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
乙:一個牙疼的人,當他疼痛難忍時,他遇到了一個牙醫。
甲:究竟這個牙醫能幫助他嗎?
乙:請欣賞五年級組表演的小品——拔牙。
甲:表演者:梁鈞、張鵬 指導老師:黃燕

開場語

甲: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乙:親愛的少先隊員們。
合:大家早上好!
甲:六月,有童年的沃土。
乙:六月,有童年的太陽。
甲:六月,是童年的搖籃。
乙:六月,是童年的夢鄉。
合:六月,是我們的節日,全世界的兒童都在為它歡唱。
甲:六一的鮮花絢麗多彩。
乙:六一的陽光燦爛奪目。
甲:在這灑滿歡樂的節日里,我們沐浴著燦爛的陽光,放聲歌唱。
乙:在這充滿喜慶的日子裡,我們歡聲笑語,健康成長。
甲:新世紀的少年在這里集會,用嘹亮的歌聲和美妙的舞姿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乙:讓我們盡情歡樂,共同慶賀。
合:「六一」國際兒童節!
甲:龍溪中心小學2010年「六一」慶祝會暨文藝匯演。
乙:現在開始!
甲:全體起立,唱《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坐下)
乙:掌聲有請賴校長講話。 結束語

甲:敬愛的老師們,
乙:親愛的同學們。
甲:展望未來,我們更加憐惜美好的六月
乙:擁抱這美好的六月,明天我們再創六月的輝煌!
甲:我們是新世紀的雛鷹。
乙:我們和時代的脈搏一起跳動
甲:我們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乙:在這五彩玟讕的六月里,我們將用行動向祖國媽媽交上一份出色的答卷!
甲:最後,讓我們再次向精心培育我們的輔導員老師表示衷心的感謝。
乙:向小演員們的精彩表演表示衷心的祝賀。
甲:文藝匯演到此結束!
乙:請賴校長宣布獲獎名單。

『叄』 跪求雲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與管理學院研究生導師張曉霞、張雲、李春茂、茅銳、李永雲等老師的聯系方式

怎麼一下聯系這么多導師——三心二意不是好事兒。
如果不認識初次聯系建議用傳統信函好一些,一來確保能收到,二來有較多尊重的意味。

『肆』 美國的教育都是快樂教育嗎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西北部克利夫蘭公園社區的伊藤小學門前,正在等待丈夫與自己會合一同見老師的珀尼卡回憶起自己的學生時代,認為學習壓力最大的階段要數准備大學入學考試的高中時期,之前的小學和初中時光還是頗為輕松愜意的。如今,6歲的女兒剛剛步入小學,珀尼卡感覺女兒的狀態和自己小時候差不多。
美國基礎教育是否真的像國內很多人羨慕那般輕鬆快樂?當中國家長的焦慮與日俱增,美國的家長和孩子狀態如何?
美國家長也重視教育,為擇校搬家很常見
下午4點,伊藤小學三年級學生凱莉剛剛結束1小時的數學興趣小組課程,正坐在街邊的台階上一邊幫助剛上一年級的朋友寫作業,一邊等朋友的媽媽來接她們一起回家。「昨天老師留了作業,今天沒留。」凱莉掰著手指頭算了算:「每門科目留的作業大概15分鍾,完成全部作業一共要40分鍾左右,我都能自己完成。」
從伊藤小學步行不到10分鍾就是華盛頓國際學校中學部,它的高中教育水平在華盛頓名列前茅,每年都有不少畢業生升入常青藤名校繼續深造。尼爾森兄妹在這里念初中,每天花在寫作業上的時間大概需要1到1個半小時。與凱莉的情況相似,除非老師有特別要求,兄妹倆的家庭作業基本不需要家長過問。如果學習上有弄不明白的地方,他們會向老師求助。
雖然美國孩子對待學習的自主意識較強,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家長忽視基礎教育,他們也希望在能力允許的范圍內將孩子送到最好的學校。據了解,全美約有5000多萬學生就讀於公立中小學校,其中約七成為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學生。由於公立學校採取就近入學的原則,美國也有「學區房」,家長們為擇校而搬家的情況十分常見。
為了替女兒挑選合適的學校,波音公司國際公關部總監湯姆·麥克林曾帶著孩子實地考察、對比家附近多所公立和私立學校。「雖然學校硬體非常重要,但學校聲譽和學術水平是我最優先考慮的。」麥克林說。
張曉霞是馬里蘭州巴爾的摩國際學校中文項目負責人,在她看來,族裔、家庭收入、家長受教育程度等未必與家庭對孩子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相關,決定家長不同表現的統一標尺是對孩子的期望值。
從整體上看,教育在大多數家長心中的分量還是十分重的。但為何具體到孩子的家庭作業、學習成績上,美國家長相對放手呢?
據一些久居美國的中國人觀察,中國家長白天上班,晚上忙孩子作業和課外班的狀態,美國家長即便有心也無能為力。美國家庭普遍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父母平時兼顧職場與育兒便已耗費大部分精力。另一方面,美國離婚率頗高,約有1/3的初次婚姻以夫妻分居或是離婚告終,這些家長除了要照顧新家庭的子女,也對前一段婚姻的子女負有責任,精力進一步被分散,更無暇對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面面俱到。張曉霞說,她的學生曾有過因暫住到父母一方的家裡,而忘記通知另一方參加家長會的情況。
美國學校考試也多,學生要拔尖一樣需要更多努力
許多人認為,美國教育優於中國教育的一方面在於,前者不以應試為最終目的。實際上,考試並未因此在美國淪為一種形式。相反,考試與成績在美國的基礎教育中占據頗為重要的地位。艾米麗就讀於名氣頗大的華盛頓馬雷中學,她的志向是做一名醫生。現在的中學時光,課業壓力還是挺大的,平均每個月有兩次大測驗,其間還有各個科目的隨堂小測,學校會定期向家長通報孩子近期的考試成績。盡管如此,美國學校也不允許公開考試成績和成績排名,增添孩子與家長的心理負擔。
不過,美國孩子對考試和成績的心態相對平和。當被問到是否會因為別人學習成績領先而心情低落時,12歲的高斯斬釘截鐵地表示不會:「我會把好朋友的好成績歸功於有好的學習方法。」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他會申請重考或是找老師查漏補缺。「我和班裡大部分同學都能得到A的成績,但如果想拿A+,確實需要付出更多努力。」高斯說。
在考試面前,承受壓力最大的反而是老師。據張曉霞介紹,她所在的馬里蘭州會定期對公立學校舉行州統考,教育部門要求學生統考成績比前一次有進步,學生成績與老師薪資直接掛鉤。對於一些特殊的公立學校,如特許學校,學生成績甚至會直接關繫到學校的存續問題。
在敦促孩子學習方面,張曉霞說,美國老師並不具備中國同行那樣的權威,很難指揮家長。家長的心態是,把孩子送進學校,學校便要負起責任來。老師通過一次次的大考小測來調整教學內容,保證孩子們不掉隊。因此,如果學生能培養起自主學習的意識,對老師而言便是一種減負。
美國公立學校依賴政府財政撥款,學生人數與撥款額直接掛鉤。為了增強吸引力,不少學校在放學後會安排興趣小組和託管班,解決雙職工父母無法按時接送孩子的煩惱。通常情況下,家長無需為興趣小組額外付費,但其目的不在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凱莉說,她參加的數學興趣小組就是由任課的數學老師帶著,學生們通過計算機參加數學游戲。託管班則為收費項目,但也不以課外補習為目的,學生在老師的監督和幫助下完成當天的功課。
美國教育界也在反思,通過州統考、制定教學大綱等方式提高學生分數
「在中國,好的大學取決於好的中學,好的中學又離不開好的小學打基礎。」能講一口流利中文的麥克林曾在中國求學、工作多年,對中國家長的教育焦慮頗有感觸。
「在美國,我們有句話叫做獲得大學學位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憑著學位會做什麼。」美國優質大學資源豐富,壓力最大的是大學入學考試階段。不過,麥克林說,美國人不會盲目崇拜名校學位,「如果能上哈佛大學和普斯林頓大學當然很酷,但如果被次一等的大學錄取,美國孩子也不會因此感到丟臉。」
在麥克林看來,最理想的教育模式是中美結合,「美國家長需要向中國家長學習重視孩子的考試成績,但不必到焦慮的地步,把握好度非常重要。而中國教育需要在學生的獨立性和思辨性上多下功夫,畢竟許多問題沒有正確答案。」
張曉霞對此也有同感:中國家長對成績抓得太嚴,美國家長管得又太松,過嚴過松都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因為重視不夠,許多美國孩子的知識體系基礎不牢,家長們要意識到,鞏固基礎知識與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並不矛盾。」
事實上,這些年來,美國教育界也在不斷反思,注重考試的趨勢在增強。2001年,時任總統喬治·沃克·布希推出了「一個都不能少」的教育改革方案,核心舉措是在四年級和八年級舉行州統考,在問責機制下,老師背負了巨大的壓力。
但2010年公布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第四次國際學生評估項目測試結果還是讓美國人大跌眼鏡。美國學生在這項針對15歲學生閱讀、數學和科學素養方面的測試中分別排名第十七位、三十一位和二十三位。當年首次參加該測試的上海學生在3個項目上均拔得頭籌。時任美國教育部長阿恩·鄧肯呼籲全國要將此結果視為一記警鍾,並強調「今日在教育上被超越,明日就在競爭中被超越。」
奧巴馬政府在2009年撥款43.5億美元創立「力爭上游」基金,以競爭的方式鼓勵各地方主動進行教育創新。次年,美國全國州長協會最佳實踐中心和各州教育長官委員會公布了《共同核心標准》定稿,規定了從學前班到高中三年級的教學大綱,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和數學分數,目前美國絕大多數州都已加入。
但無論是「一個都不能少」,還是「力爭上游」「共同核心」,實行效果都不乏爭議與批評。如何發揮好考試的作用、培養面向未來的人才,美國教育的改革者們依然在煩惱著。

『伍』 張曉霞的蘇州大學教授

張曉霞:副教授、博士、女、碩士研究生導師
招收碩士生專業:設計學
主要回研究方向:紡織品設計及答理論研究,平面設計,裝飾藝術設計及理論研究
1972年5月生。2001年畢業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獲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2004年,主持江蘇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古代傳統植物紋樣譜系研究。2005年,於蘇州大學藝術學院獲博士學位。2006年,參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裝飾圖案基礎》。2007年,作為課題成員參與山東省藝術科學研究重點課題:清末民初(1840—1919年)的中國設計藝術轉型研究。2009年,主持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絲綢手繪藝術。2010年,主持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染織紋樣史,出版專著《天賜榮華——中國古代植物裝飾紋樣發展史》。2011年,作為課題成員參與教育部規劃基金項目:中國傳統藍印花布的文化傳承與發展創新研究,以及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藏族圖符藝術研究。從事教學工作以來,先後在《絲綢》、《民族藝術研究》、《裝飾》、《湖北社會科學》、《美術與設計》等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30餘篇。

熱點內容
麵筋大學生 發布:2025-09-07 04:19:54 瀏覽:484
導師給研究生寄語 發布:2025-09-07 04:19:13 瀏覽:724
大學生貸款犯法嗎 發布:2025-09-07 03:50:31 瀏覽:924
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名單 發布:2025-09-07 03:48:27 瀏覽:382
全國大學生網路商務創新應用大賽 發布:2025-09-07 03:42:55 瀏覽:516
如何給研究生導師發簡訊 發布:2025-09-07 03:36:09 瀏覽:608
德克薩斯大學華裔林教授 發布:2025-09-07 03:31:46 瀏覽:716
你能為美國大學帶來什麼 發布:2025-09-07 03:31:42 瀏覽:589
美國大學校長選拔 發布:2025-09-07 03:28:59 瀏覽:828
淡江大學研究生專業 發布:2025-09-07 03:27:24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