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忠海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陳忠海

發布時間: 2021-02-25 04:06:21

1. 復旦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去世,生前取得了哪些成果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哲學博士;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全英文授課,注重英文原始資料的應用,出版多部學術著作,發表多篇論文 。

2. 王新民的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別名:王頲
1952年9月出生於上海市,原籍:浙江寧波市。職稱:副教授。 1978年4月-年8月,安徽師范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本科生
1979年9月-1981年11月,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專業元史方向碩士研究生(導師韓儒林);1982年12月獲碩士學位。
1985年3月-1989年7月,復旦大學歷史系歷史地理專業歷史政治地理博士研究生(導師譚其驤);1989年10月獲博士學位。 1981年12月-1983年10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助教。
1983年11月-1985年2月,1989年8月-1990年11月,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講師。
1990年12月-1991年10月,華盛頓大學亨利傑克遜國際研究學院博士後研究員(學術合作和指導者陳學霖Hok-lamChan)。
1991年11月-1993年3月,復旦大學歷史系講師。
1993年4月-1999年8月,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999年9月-2000年1月,高麗大學校東洋史系客座教授。外語:英語和法語、日語、韓語(只限閱讀)。 《黃河故道考辯》,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1995年,175千字。
《聖王肇業----韓日中交涉史考》,學林出版社,1998年,210千字。
論文:
《馬可波羅游記中的幾個地名》,《南京大學學報》1980年第3期,4千字。
《元代糧倉考略》,《安徽師范大學學報》1981年第2期,11千字。
《斂財之臣與元世祖》,《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輯,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1981年,10千字。
《元代極東北三族雜考》,《北方論叢》1982年第1期,6千字。
《遼天祚帝被俘前行蹤考辨》,《江海學刊》1982年第5期,4千字。
《忽必烈與蒙哥的一場斗爭》,《元史論叢》第1輯,中華書局,1982年,12千字。
《遼的西南面經營及其與西夏的關系》,《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6輯,1982年,10千字。
《元代人口問題芻議》,《元史論叢》第2輯,1983年,12千字。
《元代屯田考》,《中華文史論叢》1983年第4期,34千字。
《元湖廣行省站道考略》,《歷史地理》第3輯,1983年,15千字。
《室韋的族源和各部方位》,《中國蒙古史學會論文選集1983》,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64年,10千字。
《元代書院考略》,《中國史研究》1984年第1期,12千字。
《元代礦冶業考略》,《歷史地理論叢》第1輯,復旦大學出版社,1986年,10千字。
《兀剌海方位探索》,《歷史地理》第1輯,8千字。
《元史地理志資料探源》,《歷史地理》第8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10千字。
《元代國內商業》,《歷史地理論叢》第2輯,1990年,30千字。
《元雲南行省站道考略》,《歷史地理論叢》第2輯,9千字。
《陳氏安南國建置考》,《歷史地理》第9輯,1990年,12千字。
《蒙古國漢軍萬戶問題管見》,《元史論叢》第4輯,1992年,10千字。
《段氏大理國建置考》,《歷史地理》第10輯,1992年,12千字。
《遼史地理志資料探源》,《大陸雜志》第83卷第6期,1992年,10千字。
《大氏渤海國行政地理考》,《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3年,12千字。
《金元黃河故道考辨》,《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24千字。
《對也談有關金元黃河的幾個問題的答覆》,《漢學研究》第13卷第1期,1995年,4千字。
《徐福東渡新考》,《復旦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12千字。
《穢貉遷徙考》,《韓國史論叢》第2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千字。
《大蒙古國兀魯思封授問題管見》,《元史論叢》第6輯,1996年,14千字。
《劉福通起兵與賈魯河》,《紅巾軍領袖劉福通--劉福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黃山書社,1996年,9千字。
《大蒙古國探馬赤軍問題管見》,《內陸亞洲歷史文化研究--韓儒林先生紀念文集》,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14千字。
《耽羅的名稱和沿革》,《學人》第11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12千字。
《高麗忠宣王西謫事件考辯》,《韓國史論叢》第3輯,12千字。
《蝦夷雜識》,《學術集林》第11卷,遠東出版社,1997年,12千字。
《『威化島回軍』事件新考》,《史叢》第50輯,高麗大學史學會,1999年,12千字。
《李穡主立昌王與禑王的血統爭執》,《韓國研究》第6輯,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2千字。
《大蒙古國的斡耳朵》,《中華文史論叢》第6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4千字。
《元朝遠征日本史事補釋》,《學術集林》第18卷,2000年,12千字。
《燕鐵木兒的軍事政變與明文禪替》,《歐亞學刊》第3輯,中華書局,2000年,14千字。
《遼金元海東青考》,《文史》第54輯,中華書局,2001年,12千字。
《摩鄰,中國中世紀關於西非洲的記載》,《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1期,9千字。
《元代兩江及其與安南的邊界爭端》,《國際蒙元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1年,14千字。
編著
《中國名人辭典》,遼金代部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
《歷史大辭典元史卷》,「汪世顯」等,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
《辭海歷史地理卷》,民國部分,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 年。
《廟學典禮點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年。
《中國歷代職官辭典》,元代部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 年。
《中國歷史地理學家評傳》, 「丁謙」等,山東教育出版社,1993 年。
《中國學術名著提要》,「遼史」、「元朝秘史」等,復旦大學出版社,1994年。
《歷史大辭典歷史地理卷》,廣東、廣西等部分,上海辭書出版社,1996年。
《中國通史元史卷》,「張弘范」等,人民出版社,1997年。
《元史辭典》,地名部分,山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

3. 復旦歷史學系女教授因肝癌去世,你了解肝癌這個疾病嗎

近日一則報道引得無數人的惋惜,復旦大學歷史系的女教授因肝癌去世,年僅只有42歲。這位教師是兼具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曾經畢業於復旦大學碩士學位的她,還獲取了國外某知名大學的全額獎學金後攻讀了博士,學成後歸國,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者。她的才氣受到了同學們及教授們的一致誇贊,就是這樣一位年輕有為的教授,在最美好的年華卻得了肝癌,最後離世。對於肝癌,大部分人對其又有多少了解呢,可以從以下幾點來了解這個疾病:

①肝癌的誘因

肝癌分為兩種分別為原發性肝癌和繼發性肝癌,引起肝癌的誘因有很多,原發性肝癌的具體病因還是尚不明確的,但是有研究發現是與長期飲酒、吃變質的食物、長期飲用一些微生物含量及細菌含量超標的水質、化學物質及遺傳因素有關。繼發性肝癌則指的是身體其他部位的癌症轉移到肝臟上而引起的,肝癌初期並沒有疼痛難忍的表現,因此很多人都不會注意,一旦發現都已經是晚期了。

總之,肝癌是可預防的,另外要保持心情的愉悅,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

4. 如何評價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出軌事件

如何評價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出軌事件
主要過錯在徐沖,婚內出軌、在《情況說明》中又不敢公開承認。通過此事,認識了徐沖的真實面目。

5. 歷史學出身的名人有哪些

1、錢文忠

1984年考入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梵文巴利文專業,師從我國著名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先生。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留學德國漢堡大學。

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2007年登上百家講壇主講《玄奘西遊記》,2013年主講《錢文忠解讀百家姓》第一二部。2015年錢文忠老師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王立群、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2、錢鍾書

1929年,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月堂前結識楊絳。 1937年,以《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文學中的中國》一文獲牛津大學艾克賽特學院學士學位。1941年,完成《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的寫作。

1947年,長篇小說《圍城》由上海晨光出版公司出版。1958年創作的《宋詩選注》,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1972年3月,六十二歲的錢鍾書開始寫作《管錐篇》。1976年,由錢鍾書參與翻譯的《毛澤東詩詞》英譯本出版。1982年,創作的《管錐編增訂》出版。

1998年12月19日上午7時38分,錢鍾書先生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8歲。

3、季羨林

早年留學國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閱俄文、法文,尤精於吐火羅文(當代世界上分布區域最廣的語系印歐語系中的一種獨立語言),是世界上僅有的精於此語言的幾位學者之一。

為「梵學、佛學、吐火羅文研究並舉,中國文學、比較文學、文藝理論研究齊飛」,其著作匯編成《季羨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辭桂冠: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

4、王立群

1945年3月14日出生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祖籍山東省泰安市新泰市 ,現為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主攻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中國《史記》研究會顧問,中國《文選》學會副會長。

2006年,登上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講述「王立群讀《史記》」系列人物並出版相關圖書,被觀眾譽為「百家講壇最佳學術主講人」,是十年來連續在《百家講壇》擔任主講人的學者。2013年,擔任青歌賽評委。2015年參加安徽衛視《中華百家姓》節目,與錢文忠、蔣方舟共同擔任分享嘉賓。

曾榮獲河南省、國家高校教學名師獎,河南省十大師德標兵、十大教育年度人物稱號,是河南省省管專家,河南省政協第十屆委員會委員。

先後出版《現代<文選>學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文選>成書研究》(商務印書館)、《中國古代山水游記研究(修訂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等代表性著作。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等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

5、易中天

1947年2月8日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知名作家、學者、教育家。1981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獲文學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92年起任教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中文系 。2015年4月聲明已經退休。

易中天長期從事文學、藝術、美學、心理學、人類學、歷史學等研究。著有《〈文心雕龍〉美學思想論稿》、《藝術人類學》等作品。

2005年央視《百家講壇》「開壇論道」的學者,2006年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漢代風雲人物》、《易中天品三國》。2008年主講《先秦諸子百家爭鳴》。2013年宣布寫作36卷本《易中天中華史》,2013年12月5日,榮獲第八屆作家富豪榜最佳歷史書。

6. 上過百家講壇的教授、學者

鮑鵬山:上海電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王曉秋: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外關系史研究所所長
高日暉:文學博士 大連大學副教授
胡金兆:中國民主同盟成員 北京市文聯退休編審
喻大華:遼寧師范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王樹增:國家一級作家 大校軍銜
段懷清:浙江大學副教授
王新陸:山東中醫葯大學校長,教授、全國著名中醫內科專家
周汝昌:著名紅學家 古典文學研究家
莫礪鋒: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邱紫華: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蒙 曼: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康 爾:南京大學文化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周文順:鄭州大學港台人文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喬 良:現任空軍政治部創作室副主任,空軍少將,中國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副秘書長
張望朝:現為中共黑龍江省委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作家
陳毅明:現任廈門市華僑歷史學會常務副會長
李 蕾:河南省林州市市委、市政府接待辦公室副主任
錢文忠: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趙英健:河北遵化市清東陵文物管理處副主任
孟憲實:現任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國學院副教授
孫立群: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
於 丹: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
隋麗娟:哈爾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
王立群: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
徐放鳴:現任徐州師范大學美學教授
梁小民: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多所院校兼職教授
易中天:廈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孫丹林:錦州市楹聯學會會長 ,渤海大學特聘教授
高有鵬:現任河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李昌集:現為徐州師范大學文學院特聘教授
康 震: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趙 林:哲學博士,現任武漢大學哲學系教授
韓秀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
葛劍雄: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
劉揚體: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
曾國平:重慶大學貿易及法律學院院長
葉廣芩: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方爾加: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紀連海:北師大二附中高級教師
李敬一: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
趙世民:中央音樂學院教師
淳 子:上海東方電台談話節目主持人,女作家
金正昆: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知名禮儀與公共關系專家
毛佩琦: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
姚淦銘:古代文獻研究所所長
劉心武:當代作家
張頤武: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周國平: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馬 駿:法學博士
戴錦華:北京大學教授
張少泉: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周思源:現任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教授
馬瑞芳:山東大學教授,學者,作家
閻崇年: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滿學會會長、中國紫禁城學會副會長
孔慶東: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馬未都:收藏專家,觀復博物館館長
曾仕強:胡雪岩研究會副會長、台灣師范大學教授
姜安:深圳大學社會科學院教授
傅佩榮: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張 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三部主任、副研究員
孫 華: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
梅錚錚:成都武侯祠博物館研究保管部主任、副研究員
王啟濤:西南民族大學教授
李煒光:天津財經大學財政學科首席教授
袁騰飛: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歷史教研員、北京市高級教師
趙曉嵐:文學博士後,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江英:教授,軍事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正師職, 大校軍銜
酈波:南京師范大學博士後、副教授

7. 復旦歷史學系42歲女教授去世,人生事業和生命到底哪個更重要

2020年10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司佳,因病搶救無效死亡,年僅歲。

她的英年早逝讓無數人感到惋惜。

司佳於2006年獲得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2007年起任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2016年晉升為教授,博士生導師。

報道稱司佳教授在學術上取得了許多具有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在學生指導方面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很顯然她是一個很負責的老師,她幾乎把自己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事業上。至於她是患了什麼病,病情是否適合長期勞累有關,並沒有正式的通報。

不過,這還是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到底人生事業和生命哪一個更重要?

若是不努力工作,真的是連最基本的生活,都是難以保證的。所以,我們不得不去拚命賺錢,活著不就是為了賺錢不就是更好地活下去嗎?

所以說到底是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在我看來只有有工作才有有質量的生命,若是沒有工作了,生命也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當然了也會有不同的觀點,當一個寄生蟲也是不錯的。但是,你必須要有當寄生蟲的資本。可以說大部分人是不具備這個能力的。

所以說每一個人都在努力地想讓自己過得更好一些,若是想要過得更好一些,只有通過努力工作來實現。

所以說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甚至有的時候是超過了生命的重要,這是作為一個中年人的我的體會。

你覺工作重要,還是生命重要呢?

8. 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有個黃教授嗎

歷史是華夏抄大地各個民族組成襲,中華民族誕育和發展的歷史。中華文明歷經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至於現代社會,綿延五千年不斷延續發展,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響的文明之一。中國古代曾依靠體裁。與歷史學不在西方文明中佔主流地位相反,中國將「史」列為四種基本學科分類「經、史、子、集」之一([清]紀曉嵐等,《四庫全書》)。魁奈說:「歷史學是中國人一直以其無與匹倫的熱情予以研習的一門學問。沒有什麼國家如此審慎地撰寫自己的編年史,也沒有什麼國家這樣悉心地保存自己的歷史典籍。」

9. 復旦歷史系的中國近現代史有什麼有名的教授嗎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成立於1925年,為復旦大學成立最早的院系之一,是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之一,科研成果卓著,在國內歷史學科中名列前茅。著名歷史學家周谷城、譚其驤、周予同、蔡尚思、楊寬、耿淡如、田汝康、金沖及等長期在該系任教。

熱點內容
麵筋大學生 發布:2025-09-07 04:19:54 瀏覽:484
導師給研究生寄語 發布:2025-09-07 04:19:13 瀏覽:724
大學生貸款犯法嗎 發布:2025-09-07 03:50:31 瀏覽:924
南京師范大學保研名單 發布:2025-09-07 03:48:27 瀏覽:382
全國大學生網路商務創新應用大賽 發布:2025-09-07 03:42:55 瀏覽:516
如何給研究生導師發簡訊 發布:2025-09-07 03:36:09 瀏覽:608
德克薩斯大學華裔林教授 發布:2025-09-07 03:31:46 瀏覽:716
你能為美國大學帶來什麼 發布:2025-09-07 03:31:42 瀏覽:589
美國大學校長選拔 發布:2025-09-07 03:28:59 瀏覽:828
淡江大學研究生專業 發布:2025-09-07 03:27:24 瀏覽: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