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教授董燕
❶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北京交通大學哪個學校的金融專業最好
一、專業歷史沿革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是在全國較早設立保險專業的學校之一,早在1986年就開始籌備保險學的本科招生,這一年,在當時著名的保險學者郭曉航教授的主持下,該校接受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總公司的委託,開始為其培訓中層業務骨幹。從1987年開始,為進一步適應保險行業急需專業人才的實際情況,該校便在金融學專業設立保險管理方向,為中國人保定向培養保險專業本科生並接受中國人保的辦學資助。1992年開始招收保險方向的碩士研究生。
在這18年中,首都經貿大學舉辦保險專業的經歷有些曲折,1987~1993年,該校是以金融學專業保險管理方向招收本科學生,從1994年起才正式獲准以保險專業的名義招收本科學生,(當時叫保險管理專業),但5年之後,在教育部本科專業調整的浪潮中,迫使學校又將保險專業與金融學專業合並,招生時只得再次使用「保險方向」,盡管如此,他們為市場培養急需的保險專業人才的初衷不改。一面努力申請恢復保險專業招生,一面對「保險方向」的學生仍然完全按照保險專業的教學計劃規格培養學生,直到2003年才重新獲得教育部的批准,保險專業再次獨立出來,2004年正式招生。
二、師資隊伍和開設的主要課程
目前,該校保險專業共有教師27人,其中:正教授7人,副教授7人,博士8人,碩士10人。開設的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包括,金融學,國際金融學,證券投資學,金融市場學,統計學,管理學,會計學基礎,風險管理學,保險學原理,財產保險,人身保險,海上保險,再保險,保險經營管理學,保險法學,保險精算,保險專業英語,保險營銷學,保險會計學,商業保險專題研究,社會保險學等20多門。
三、人才培養
從1987年至今18年來,該校保險專業共培養和向全國各地輸送保險專業本科畢業生近500人,保險碩士30多人。這些畢業生分別在保險公司、代理人公司、經紀人公司供職,也有的在高校任教,本系目前有兩位副教授兩位在讀博士都是畢業於該專業。目前保險專業在校學生中,本科學生有150人,碩士生12人。
該系有50多位畢業生已經成為各省市保險業界的業務骨幹,例如,現任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副總裁馬雲,康橋保險經紀人公司總經理楊珊,恆泰保險經紀人公司市場部總經理潘宏健,中國人壽北京分公司營業二部副經理揚陽,泰康人壽保險公司客戶服務部助理總經理董燕。中國人壽涿州市分公司總經理張永江,太平洋財產保險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經理唐祖祥,太平洋人壽廣州分公司企劃部經理任寧等。
四、科研工作與成果
該系的教師歷來重視科學研究和教材編寫工作。早在1986年,為適應保險業和保險教育的發展需要,郭曉航教授就與人保有關人員一起,編撰和出版了我國第一部保險學方面的詞典《簡明保險詞典》,當年印行31000冊。郭曉航教授還於同年參加了全國第一本保險學的統編教材《社會主義保險學》的編著,當年該書印行30000冊。郭教授也是最早一本《農業保險》教材(1992年)的主編。該系教師在郭曉航教授的帶領下,先後主持和參加了多項國家和保險公司委託研究課題,比較有影響的是80年代末參加了李嘉華先生主持的國家社科重點課題《中國保險業發展研究》,該系郭曉航、庹國柱教授等作為分課題主持人都做出了一定貢獻,庹國柱主持的分課題曾獲中國保險學會一等獎和中國金融學會二等獎。近年來,庹國柱教授先後主持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我國農業保險和農村保險制度研究》和一項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兩項課題研究,2000年和2001年並參與主持北京保監辦委託研究課題《中國保險市場開放研究》和《我國醫療保險制度研究》。該系的教師在近10年裡先後發表的保險學方面的論文有300多篇,其中在企業年金、車險市場化改革、保險投資等方面所發表的一系列論文在保險學界和業界都有不小的影響,並獲得了多項獎勵。
該系在近20年裡,也出版了不少有影響的譯著和專著,例如由庹國柱教授等人翻譯的Karl.Borch的《保險經濟學》(商務印書館出版,1999年版),齊瑞宗教授等人翻譯的Dorfman(美)的《當代風險管理和保險教程(第7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齊瑞宗教授編著的《國際保險學》等。郭曉航教授與庹國柱教授等也都在農業保險的研究方面見長,1946年郭曉航教授作為當時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理就在重慶進行過我國最早的農業保險的試驗。1986年他在全國保險學會第三屆年會上發表了對我國農業保險有重要影響的論文《論農業政策性保險》。此後郭教授成為中央電大和普通高校保險專業的《農業保險》教材的主編。此外,庹國柱教授與Framingham(加)以及人保有關人員合作,先後於1994、1997和2003年出版了《農業保險:理論、經驗和問題》、《國外農業保險:實踐、研究和法規》和《中國農業保險和農村社會保障制度研究》等學術著作,受到保險學界的關注和廣泛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