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浙江大學文學系吳土發教授

浙江大學文學系吳土發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5 14:49:50

Ⅰ 浙江大學教授鄭強的簡介為什麼他能成為最被學生喜愛的老師

  • 姓名:鄭 強,性別:男,名族:漢族,出生年月:1960年9月 出生地:福建武夷山,職稱:教授,博士,政治面貌:中共黨員。現任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

  • 簡歷:首批"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兼任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中國化學會理事、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委員、中國化學會/力學會流變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高分子科學委員會聚合物表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化學會應用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地區編委、《科學通報》特約編輯、《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功能材料》、《高分子學報》、《高分子通報》、《應用化學》、《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編委。


  • 近年來負責主持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三級子課題、國家"863」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合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優秀年輕教師基金和骨幹教師基金項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0餘項。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Carbon,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Chinese J. Polym.Sci., J. Mater. Res.,《高等學校化學學報》、《高分子學報》等本學科相關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近290篇,其中SCI(EI)收錄論文260餘篇。主講研究生課程4門,培養碩士、博士30餘人。

  • 主要學術成就:將動態流變學方法引入兩類最典型的"排斥效應(Repulsion effect)"導致相容的共混體系,對其相分離和相行為進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長時區域特徵流變響應以及時溫疊加失效與相分離的定性和定量特徵溫度概念,豐富了多組分復雜體系流變學理論。將流變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導電復合材料體系,探索小應變、大應變及體積膨脹與導電結構網路的變化及導電機制的關聯,發現非濃度唯一的動態逾滲現象形成的轉變的微觀機制。 建立動態流變光散射組合方法,為獲得真實Spinodal溫度開辟了新途徑。

  • 學習及工作經歷: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浙江大學化學系本科學習
    1982年8月至1985年8月在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任助理工程師
    1985年9月至1988年7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系碩士研究生
    1988年8月至1990年9月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教師
    1990年3月至1991年8月四川聯合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博士生
    1991年9月至1992年9月國家教委留日研究生預備學校學員
    1992年10月至1994年9月日本京都大學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
    1994年10月至1995年4月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部客座研究員
    1995年6月至1999年7月浙江大學高分子系教師,先後任高分子與復合材料研究室副主任、主任
    1999年7月至2007年6月任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兼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主任
    2007年6月至今任副教務長
    2008年7月至今兼任本科生院常務副院長、求是學院院長
    2009 年3月任中共浙江大學委員會常委、副書記
    九屆、十屆浙江省政協委員。
    2012年6月任貴州大學校長

  • 所獲榮譽:

  •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首批新世紀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寶鋼優秀教師獎獲得者教育部支持西部建設先進個人「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基礎研究王葆仁獎」獲得者「浙江大學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稱號獲得者

Ⅱ 浙大名人有哪些人

1.魯迅

魯迅(1881年9月25日-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2.朱自清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華,號秋實,後改名自清,字佩弦。中國近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

原籍浙江紹興,出生於江蘇省東海縣(今連雲港市東海縣平明鎮),後隨祖父、父親定居揚州,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並成功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19年開始發表詩歌。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

1932年7月,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1934年,出版《歐游雜記》和《倫敦雜記》。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1948年8月12日因胃穿孔病逝於北平,年僅50歲。

3.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筆名茅盾、郎損、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人。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化活動家以及社會活動家。

茅盾出生在一個思想觀念頗為新穎的家庭里,從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後入商務印書館工作,從此走上了改革中國文藝的道路,他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中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說《子夜》、《春蠶》和文學評論《夜讀偶記》。

4.巴金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男,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巴金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

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斗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5.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浙江嘉興海寧硤石人,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曾經用過的筆名:南湖、詩哲、海谷、谷、大兵、雲中鶴、仙鶴、刪我、心手、黃狗、諤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 。

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 1918年赴美國克拉克大學學習銀行學。十個月即告畢業,獲學士學位,得一等榮譽獎。同年,轉入紐約的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院,進經濟系。

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奠定其浪漫主義詩風。

(2)浙江大學文學系吳土發教授擴展閱讀:

浙江大學人才培養:

浙江大學竺可楨學院成立於2000年5月,是以竺可楨老校長之名命名,為浙江大學優秀本科學生實施「特別培養」的榮譽學院,其前身為創辦於1984年的原浙江大學(工科)混合班。

學生進入竺可楨學院後,不分專業,先在文、理、工三大類平台上進行通識課程和基礎課程的前期培養。在第二學年,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確認主修專業,並進入後期培養階段,同時實行本科生專業導師制。

2006年起,為優秀本科學生專門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別培養基本框架」,學生既可以按各專業普通通道進行後期培養,亦可以按照長學制及雙專業、雙學位等多通道多規格發展途徑進行後期培養;學院在後期培養階段,重點構建了多通道、多規格、模塊化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專門制定了「本科生教育特別培養基本框架」,為優秀本科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途徑。

學生既可以按各專業普通通道進行後期培養,亦可以按照長學制(如巴德年醫學八年本碩博連讀、教育學本碩(博)連讀、法學本碩(博)連讀、管理學本碩(博)連讀)直接進入研究生培養,以及雙專業、雙學位(如計算機+X、生物+X、外語+X、X+信息、X+管理、X+法學、X+經貿)等多通道多規格發展途徑進行後期培養。

參考資料網路-浙江大學

Ⅲ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浙江大學的知名校友:

楊奇遜 ;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專家,教授,博士生導師。

黃文虎 :力學家、教育家、振動工程專家。

沈昌祥:中國工程院院士。

胡和生:數學家,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數學會理事長,第七、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宜張: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金國章:中國科學院上海葯物研究所研究員、院士。

干福熹:科學家。

王元:著名數學家。

陳吉余 :河口海岸學家、教授、名譽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名譽理事長。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

路甬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譚建榮:教授。

潘鏡芙:船舶工程專家。

汪槱生: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臧克茂:坦克電氣自動化專家。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專家。

徐揚生:院士。

林祥棣:西南科技大學校長。

徐承恩:煉油工藝設計專家。

楊裕生:核試驗技術、分析化學專家。

龔曉南:浙江大學教授。

程開甲:核武器技術專家、教授。

賀賢土:大學教授。

勵建書:數學家。

戴立信:有機化學家。

袁權:化學工程專家。

楊福愉:生物化學家。

楊煥明:院士,生物學家。

丁仲禮: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四紀地質專家。

謝學錦:化學家。

韓禎祥:電工、電力系統及自動化專家。

沈家驄:吉林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鄭樹森:浙江大學醫學部副主任,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衛生部多器官聯合移植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浙江大學外科學教授。

潘雲鶴: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專家。

朱玉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百廿載波瀾壯闊,雙甲子勇立潮頭。2017年5月21日上午,浙江大學建校120周年紀念大會在紫金港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各級領導、海內外嘉賓、30餘所海外著名大學校長、80餘所國內高校負責人、廣大師生校友歡聚一堂,共襄盛舉。

諾貝爾獎獲得者,82名海內外院士,部分將軍代表,國內外兄弟高校的領導,部分央企負責人,知名企業家代表,浙江省有關市縣及浙大西遷辦學所在地政府領導,浙江大學部分校董代表,來自世界各地的校友,關心支持浙大建設發展的各界嘉賓,和全校師生一道,相聚在浙大校園,共同為浙大120歲生日慶賀。

Ⅳ 浙江大學老師鄭強是哪裡人

1960年9月出生。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化學系,獲工學學士學位。1985年到化工部晨光化工研究院從事新型有機硅材料研究。1988在成都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88年至1990年在成都科技大學高分子研究所從事聚烯烴形態結構與性能研究。1990年至1994年在四川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92年至1994年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到日本京都大學學習,師從中國科學院院士徐僖教授和時任國際聚合物加工學會(PPS)主席、日本流變學會(RSJ)會長T. Masuda教授;1994年獲四川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10月至1995年3月以客座研究員身份在日本京都大學工學部從事多組分體系動態流變學研究。 現任浙江大學求是學院院長、副教務長,浙江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系系主任。兼任教育部高分子材料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流變學委員會委員、中國高分子科學委員會聚合物表徵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復合材料學會聚合物基復合材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材料分會高分子材料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
主要學術成就:
(1) 將動態流變學方法引入兩類最典型的排斥效應(Repulsion effect)導致相容的共混體系,對其相分離和相行為進入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長時區域特徵流變響應以及時溫疊加失效與相分離的定性和定量特徵溫度概念,豐富了多組分復雜體系流變學理論。
(2) 將流變方法引入粒子填充導電復合材料體系,探索了小應變、大應變及體積膨脹與導電結構網路的變化及導電機制的關聯,發現了非濃度唯一的動態逾滲現象形成的轉變的微觀機制。
(3) 建立動態流變光散射組合方法,為獲得真實Spinodal溫度開辟了新途徑。
近年來負責主持的科研項目主要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計劃「973」子課題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優秀年輕教師基金和骨幹教師基金各1項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十多項。在Macromolecules, Polymer, J. Polym. Sci. Part B: Polym. Phys., Chinese J. Polym. Sci.,《高等學校化學學報》、《材料研究學報》、《復合材料學報》等本學科相關領域的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SCI收錄論文23篇,EI收錄論文17篇。主講研究生課程4門,培養碩士、博士各8人。
曾榮獲浙江大學「竺可楨基金優秀教師獎」(1998年),浙江省「跨世紀學術帶頭人」培養人選(1999年),「浙江大學學生心目中最喜愛的老師」稱號(2001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001年)。2004年再次獲得浙江大學學生心中最喜愛的老師。
被稱為「最牛憤青教授」的鄭強在浙江大學、江蘇大學等地進行了多場關於「當代大學生的成才之道與歷史責任」的演講。演講中,個性張揚的鄭強敢怒敢言,痛陳現代社會中的種種不是,鋒芒直指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和教育制度等,深受當代大學生熱愛。

Ⅳ 浙江大學哪幾個系最好

浙大通信工程專業和浙大的其他專業比不算強,但也能進入國內前十名!

現在浙大強的專業有:
心理學、數學、生物醫學工程、力學、機械、光學工程、儀器、材料、熱能、電氣、控制、化工、園藝,土木,計算機應用,環境科學,等

浙大的工業心理學是國家僅有的兩個同類重點學科之一。在微軟和IBM等大公司都有浙大的心理學畢業生

浙大的數學是浙大的傳統強項,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第三,解放前的「浙大學派」三足鼎立於世界數學界,下設有浙大國際數學中心,擁有邱成桐/劉克峰等一批著名教授,已經成為中國弦理論的中心。浙大數學的強勢也直接導致了浙大計算機等工科專業的發展潛力無限

浙大的生物醫學工程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名列第一,

力學、機械、光學工程、儀器、材料、熱能、電氣、控制、化工、土木這些傳統工科都是浙大原來揚名立萬的強項,別的就不說了。浙大的很多著名校友都出自這些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浙大的電氣學院承擔了「神舟」4、5、6號的機電一體化項目,該學科是全國首批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博士後流動站。 1988 年批准為首批國家重點學科。建有國內唯一的電力電子技術國家專業實驗室和電力電子應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浙大的園藝學在教育部的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

浙大計算機應用專業下面的計算機圖形學、嵌入式系統和資料庫方向都是國內領先的。其中浙大的計算機圖形學實驗室在90年代末被美國《Science》雜志評為中國最好的十個科學實驗室之一(部分得益於數學強大)。浙大計算機系設還有英特爾中國唯一嵌入式技術中心。最近幾年浙大計算機系的學生牛人輩出, 2005年有5人拿到Google Offer,有20多人拿到微軟Offer,IBM的沒人統計。 Google編程挑戰賽登陸中國 浙大學子最終奪冠:http://www.news.zju.e.cn/jd/read.php?recid=15260

除此之外還有浙大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在教育部學科評估中排名第一,還有一些農學專業都能進入國內前三。

浙大的醫學前幾年在國內排名十名左右,最近幾年的發展很常快,人才引進和成果輸出都很有成果

浙大的人文社科類不如理工科那麼有優勢,但是總體能進入前十,而且頗有亮點。

農學也是浙大的強勢學科,

Ⅵ 浙江大學的教授們在上司公司兼職名單

話說浙江大學在職教師項堅出任上市公司漢鼎宇佑董事長,開創了A股市場的先河。

其實,浙大老師在外兼職一直十分普遍,其中尤以在上市公司擔任獨立董事為最。

趙駿,光華法學院教授,貝達葯業、數源科技

陳信勇,光華法學院教授,巴士在線、永高股份

陳林林,光華法學院教師,浙江永強

鍾瑞慶,經濟法研究所執行所長,錢江摩托、思美傳媒

吳飛,傳媒與國際文化學院教授,漢鼎宇佑

黃愛華,哲學系副教授,巨星科技

吳次芳,土地與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橫店東磁

徐金發,企業成長研究中心主任,偉星股份、大立科技、金馬股份、浙江龍盛

李有星,公司上市與並購法研究室主任,海翔葯業、杭蕭鋼構、萬家文化

王匡,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天威視訊

韓雁,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朱大中,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士蘭微

董樹榮,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教授,潔美科技

蔡寧,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雙環傳動、圍海股份、道明光學

姚先國,社會科學學部主任,浙能電力、卧龍電氣、同花順

楊立榮,化學工程與生物工程學系教授,九洲葯業

鮑世寧,物理系教授,星帥爾

金小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人工智慧研究所副教授,士蘭微

俞小莉,動力機械及車輛研究所所長,銀輪股份、亞太股份、新坐標

陳光明,製冷與低溫研究所教授,中泰股份

譚建榮,機械工程學系主任,杭氧股份、興源過濾

童水光,工業技術研究院副院長,今飛凱達

朱亞爾,分析測試中心副教授,巨星科技

史惠祥,環境研究院副院長,貝因美

李永泉,生化研究所所長,南洋科技、棟梁新材

孫優賢,工業自動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聚光科技

詹金彪,醫學院生化系教授,亞太葯業

何超,醫學院教授,大華股份

陳忠,醫學部副主任,美諾華

陳樞青,葯學院教授,海正葯業

潘遠江,創新葯物研究中心副主任,奧翔葯業

徐萍平,城市學院商學院管理系教授,莎普愛思

吳偉明,城市學院教授,金固股份、雙林股份

周虹,城市學院教授,華統股份

…………

(以上數據來自上市公司公開資料。隨著崗位調整,部分教授的職務可能已經發生變化)

不在上市公司兼職的老師,不是好老師。

浙江大學是一個藏龍卧虎的地方。浙大畢業的富豪老闆多如牛毛,身家千萬的教授也大有人在。一些跟上市公司走的近的老師,左手課堂,右手市場,早已實現了財務自由。

不過,並不是哪個教授都可以隨便做上市公司獨董——不然,浙大的校長、副校長、院長們,豈不成了上市公司爭搶的香餑餑?

2015年11月,教育部曾專門下文,要求高校開展黨政領導幹部在企業兼職情況專項檢查。繼官員獨董之後,A股大批高校獨董辭職。

或許受此影響,浙江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黃華新、軟體學院院長陳純、浙大管理學院副院長陳凌、葯學院副院長楊波等人已經不在上市公司兼任獨董。

公司需要貼金,教授需要錢,互補。

Ⅶ 浙江大學有那幾位教育技術學學專業的專家教授。

系浙大數學的理科的話浙大最好的應該是數學了選專業還要看興趣比如我喜歡物理和數學那麼我就肯定學數學嘍因為數學也是物理的基礎出國機會最大的當然是cs(ComputerScience)但是只要你足夠好,任何一個專業,特別是基礎科學,都很容易出去的還是看興趣,畢竟研究四年理科還是很枯燥的,沒有一定的興趣,只有功利的目的還是很痛苦的江大學具有11個學科門類的優勢,分別是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這11大學科,學校具有非常強的理工科的優勢,又具有非常好的經濟管理學科,同時我們又有著名的農學和醫學學科,所以這些,使我校的成人教育、遠程教育具有非常多的專業,涵蓋了這些學科,剛才我介紹了,成人教育目前有近百個專業,也是目前我省各高校成人教育具有最多專業的學院之一。首先介紹我們的醫學專業,我們的醫學專業是依託原浙江醫科大學建設的,原浙江醫科大學是省內最好的醫學院校,所有醫學專業包括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護理、葯學等專業都非常有特色,而且在全省各地都設有教學站點,有很好的學習支撐平台,方便學生就近學習;浙江大學理工科優勢非常明顯,計算機、電氣自動化、土木等專業都是非常有傳統的專業;同時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專業,如文、經、管類的新聞學、法學、英語、經濟、管理類和財務等專業也具有非常好的優勢專業,可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浙江大學現有的學科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十一大門類。共有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院、管理學院、法學院、教育學院、外國語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理學院、材料化工學院、機械能源學院、環境與資源學院、建築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電氣工程學院、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軟體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系統工程與食品科學學院、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動物科學學院院長、醫學院、葯學院等22個學院,77個系,110個本科專業,在讀本科生25800餘人

Ⅷ 浙江大學心理學家陳立培養了哪些人才

1、數學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襲人才 2、數學國家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 3、化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 4、心理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 5、生物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 6、基礎醫學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 7、中文國家文科基礎科學研究人才 8、歷史學國家文科基礎科學研究人才

熱點內容
東南大學景觀設計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07 08:32:58 瀏覽:573
重慶市優秀博士論文名單西南大學1 發布:2025-09-07 08:26:21 瀏覽:723
3本大學考研去哪裡好 發布:2025-09-07 08:00:13 瀏覽:654
武漢大學播音與主持專業 發布:2025-09-07 07:42:18 瀏覽:884
西南財經大學2017考研成績查詢 發布:2025-09-07 07:42:09 瀏覽:831
復旦大學的嚴峰教授 發布:2025-09-07 07:24:52 瀏覽:884
國外大學老師職稱 發布:2025-09-07 07:13:38 瀏覽:377
自主招生的大學生 發布:2025-09-07 07:12:59 瀏覽:290
中山大學2016推免名單 發布:2025-09-07 07:08:05 瀏覽:762
湘潭大學新聞考研 發布:2025-09-07 06:53:26 瀏覽: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