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鎮雄教授
1. 雲南省鎮雄縣第一中學的傑出校友
姓 名 鎮雄一中畢業班級 畢業院校(學位、學歷) 現任職務 吳松 鎮雄一中畢業 雲南大學本碩博畢業 雲南大學校長、保山市長(正廳級) 關榮 鎮雄一中245班畢業 重慶正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龍搏微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推廣部主管) 余潮 鎮雄一中1974年畢業 中央民族學院、黨校研究生班 曲靖市副書記省扶貧辦副主任(正廳級) 陳恩康 鎮雄一中高七班67屆 中央民族學院法律專業畢業 雲南省檢察院副檢察長(正廳級) 李瑪琳 鎮雄一中30班 上海醫科大學1979級 雲南中醫學院院長(副廳級) 唐家華 鎮雄一中畢業 碩士研究生學歷 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副州長(副廳級) 皮永宏 鎮雄一中1974年畢業 大專學歷 昭通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廳級) 張紹雄 鎮雄一中畢業 昭通市副市長(副廳級) 郎學穠 鎮雄一中1975年畢業 中專學歷 昭通市政協副主席(副廳級) 鍾在明 鎮雄一中初中班 昭通市政協副主席(副廳級) 文成端 鎮雄一中55班 中專學歷 昭通市民族宗教局局長(正處級) 朱大慶 鎮雄一中24班畢業 昭通師專物理系1980級 中共昭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正處級) 熊明海 鎮雄一中1975年畢業 昭通市勞保局局長、市委委員(正處級) 王世普 鎮雄一中1975年畢業 雲南大學物理系1978級 雲大軟體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正處級) 蔣殿春 鎮雄一中57班 雲大本科、川大碩士南開博士 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所長 陳舜 鎮雄一中57班 雲南大學物理系1981級、南開大學、復旦大學 教育部部長助理、黨組成員(副部級)、南開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導 陳偉 鎮雄一中166班 大專學歷 雲印在線(雲南)有限公司 總經理 趙祖軍 鎮雄一中129班 雲南省環保廳監測中心副主任(副處級) 李勇 鎮雄一中高62班 鄭州防空兵指揮學院1986級 解放軍駐四川某高炮旅旅長、大校軍銜 裝曉東 鎮雄一中1977年畢業 雲師大1982屆、人大博士 雲師大傳媒學院副院長、教授 吳鮮 鎮雄一中畢業 雲南師范大學數學系1982屆 雲師大數學學院副院長、雲大博士生導師 王大賢 鎮雄一中畢業 1965年從義務兵提為排長 中鐵十五局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王大釗 鎮雄一中畢業 專科學歷 中鐵十五局西南公司副總經理 韓聲雄 鎮雄一中高五班畢業 雲南大學中文系 雲南日報昭通站副總編、正廳級巡視員 朱啟科 鎮雄一中畢業 深圳格諾董事長、深圳市總商會常務理事 胡性能 鎮雄一中1982年畢業 雲南師范大學中文系1987屆 雲南省作協副秘書長 歐陽麗梅 鎮雄一中畢業 雲師大音樂教育本科2003屆 雲南省歌劇院國家一級聲樂演員 趙高亮 鎮雄一中高174班 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 中國中鐵二局廣東省地鐵安全總監、共青團雲南省委駐廣州市工作委員會副書記、共青團昭通市委駐廣州市工作委員會書記、共青團廣東省第十三次代表大會代表 顧峰鎮雄一中畢業雲南藝術學院著名歌手, 演員。陳善平鎮雄一中高160班長沙理工大學 工學學士廈門金龍聯合汽車工業有限公司售後服務技術工程師
2. 雲南大學的學校領導
雲南大學各時期任教和畢業並先後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版校友或教授名單(權排名不分先後):
馮景蘭、陳省身、馮友蘭、華羅庚、顧頡剛、金善寶、呂叔湘、彭桓武、秦仁昌、湯用彤、錢臨照、湯培松、吳晗、吳征鎰、徐仁、張青蓮、余德浚、曾昭倫、吳中倫、趙忠堯、鄭萬鈞、嚴志達、袁見齊、郭令智、許傑、錢令希、孟憲民、馮興德、殷之文、徐祖耀、戴永年、張國成、陳景、孫漢董、胡永康、嚴濟慈、陳達、周俊、張亞平、黃潤乾 傅聰、時佩璞、彭桂萼、熊汝霖、蘇升乾、趙浩如、胡廷武、吳文光、李家華、王藍、郝躍駿、肖文飛、陳錦、袁曉岑、施柳屹、董石才、楊德雲、何真、李必雨
3. 有誰知道雲南大學院士人數
雲南大學的院士
1, 馮景蘭院士 , 地質學家
1940.8-1942.7 任宋礦專修科主任 ,1942.12 任礦冶系教授兼工學院院長
2. 陳省身院士 . 數學家
1938.8-1939.2 被聘為教學系兼任講師 ,1942-1943 再次聘為數學系講師 .
3. 馮友蘭院士 . 哲學家
1941.11-1942.4 被聘為講師
4. 華羅庚院士 . 數學家
1938.12 聘為數學系兼任講師 1944.9 聘為數學系兼任教授
5. 顧頡剛院士 . 史學家
1938.6-1939 聘為文史系教授
6. 金善寶院士 . 小麥育種專家
1945.7-1947.7 被聘為農學院教授
7. 呂叔湘 院士
1938.10 被聘為文法學院及礦冶專修種副教授
8. 彭桓武 院士 核物理學家
1938 到雲大任教 ,1946 底聘為物理系教授 ,1948 他離開雲大後多次到雲大講學
9. 秦仁昌 院士 蕨類植物學家
1945.12-1955 被聘為森林學系教授 . 兼任過林學系 生物系系主任 .
10. 湯用彤院士 哲學家
20 世紀 40 年代被聘為雲大教授
11. 錢臨照
1944 被聘為醫學院兼任教授
12. 湯培松院士
20 世紀 40 年代被聘為雲大家學院兼任教授
13. 吳晗院士
1941.10-1942.7 被聘為文史系講師 , 後聘為文 史系教授
14. 吳征鎰院士 植物學家
1944.10-1945.6 被聘為生物系兼任講師
15. 徐仁院士 古生物學家
1939.8 被聘為生物系專任講師 ,1941-1943 聘為生物系副教授
16. 張青蓮院士
1943 被聘為理化系兼任教師
17. 余德浚院士
1938.8 被聘為雲大講師 ,1946 聘為副教授
18. 曾昭倫院士 化學家
1943-1944 為雲大兼任講師 , 後被聘為教授
19. 吳中倫院士
20 世紀 40 年代 , 在雲大家學院任教
20. 趙忠堯院士 物理學家
1937.6-1938.8 被聘為雲大理化系教授 .
21. 鄭萬鈞院士
1939-1946 被聘為雲大森林系教授兼系主任 .
22. 嚴志達院士
1941-1946 在數學系任教
23. 袁見齊院士
1939.3=1940.7 任礦冶系講師
24. 郭令智院士
1939-1940 任礦冶系專任講師
25. 許傑院士
1942 年在雲大任教授
26. 錢令希院士
1942-1943 在雲大任雨過土木系教師
27. 孟憲民院士
1947 年在雲大工學院教授兼院長 .
28. 馮興德院士
1938 年在雲大理化系任肋教 .
29 殷之文院士
1942 畢業於礦冶系
30. 徐祖耀院士
1942 年畢業於礦冶系
31. 戴永年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1 年畢業於礦冶系
32. 張國成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2 年考入雲大 ,1954 年畢業於昆明工學院
33. 陳景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58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4. 孫漢董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62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5. 胡永康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
1961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6. 嚴濟慈院士 物理學家
原雲大物理系教授
37. 陳達院士 社會學家
原雲大文史系教授
以上為雲南大學各時斯任教和畢業並先後當選中國科學院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人員名單 .
參考文獻 :1.< 雲南大學 80 周年校慶紀念畫冊 >2003 年 4 月版
2. 雲南大學教照片叢書 < 東陸回眸 >2005 年 7 月版
.第 262 樓. 2006-04-24 12:41:44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雲南大學培養的院士共有7人:
29 殷之文院士1942 畢業於礦冶系
30. 徐祖耀院士1942 年畢業於礦冶系
31. 戴永年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1 年畢業於礦冶系
32. 張國成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2 年考入雲大 ,1954 年畢業於昆明工學院
33. 陳景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58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4. 孫漢董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62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35. 胡永康院士 化工 冶金 材料學家1961 年畢業於雲大化學系
.第 263 樓. 2006-04-24 12:45:35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可惜啊,現在的雲大的確已經不復當年之勇了,目前在校的專職院士連一個也沒有,有的兩個也是特聘教授:張亞平,陳景.
.第 264 樓. 2006-04-24 12:52:01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張亞平院士介紹
--------------------------------------------------------------------------------
時間:2005-12-16 來源:中國科學院 閱讀27次
分子進化生物學和保護遺傳學家。1965年生於雲南昭通,原籍四川資中。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博士學位。現任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雲南大學教授。 從事靈長類、食肉類等一系列動物類群的研究,澄清了這些類群系統與演化中的一些重要問題。以線粒體基因組作為主要遺傳標記研究東亞人群的遺傳多樣性,揭示了東亞人群進化的一些規律,並闡述了我國一些民族的演化歷程。系統研究了野生動物和家養動物的遺傳多樣性,發現遺傳多樣性貧乏與物種瀕危之間沒有必然的對應關系,證明東亞是家養動物馴化的重要區域。在脊椎動物中首次發現微進化時間范圍內DNA異速進化的現象。對基因起源進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新基因的形成和基因的變異在生物適應進化中的意義。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第 265 樓. 2006-04-24 13:04:29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雲南大學,小心受騙
——揭露陳景「金蟬脫殼」的「人才流動」
HSY
一,奇怪,陳景成了雲南大學的工程院院士?!
在《新語絲》上看到「做化學工程的院士就能做理論物理特聘教授嗎?」一
文(XYS2003),文中說:雲南大學理論物理博士點聘陳景為特聘教授。該博
士點有「活動星系核與宇宙學」「高能天體物理與宇宙線」和「統計物理與激光」
三個研究方向。陳景院士能在這里做什麼?實際上只是掛名拿錢!
在其它網頁上看到,陳景打的不是雲南大學理論物理特聘教授的招牌,而是
打雲南大學工程院院士的招牌。例如2004年10月17-20日在西安舉辦「第四屆國
際濕法冶金會議(ICHM』2004)」向全世界徵文的通知中,詳細介紹了會議的各項
人事安排。會議的國際組委會有主席2人,委員21人,陳景是委員之一。陳景一
欄是這樣寫的:
「陳景 雲南大學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 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首先隸屬和
代表雲南大學。且在所有委員中,是唯一一位同時隸屬和代表兩個單位的人。
大會副主席14人,陳景是副主席之一,陳景一欄是這樣寫的:
「陳景 雲南大學 中國工程院院士」。顯然,陳景成了完全代表雲南大學
的工程院院士。
二,陳景院士桂冠的由來及近幾年的拙劣表現
昆明貴金屬研究所是國內外知名的研究單位。建所半個世紀來,經過幾代貴
研人的艱苦創業和拼搏奉獻,在鉑族金屬的所有相關專業領域,為國家做出過卓
越的貢獻,被譽為中國的「鉑族搖籃」,並形成了一個人才優勢群體。在這一科
技領域產生一名工程院院士作為該領域的代表理所當然。1997年陳景申報院士,
在申報前後貴所一些知情人對他學術不端行為有過數次揭發和舉報,不少貴研人
也並不認同他的業績和水平。
他獲得這頂桂冠後,大家承認歷史,把這視為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的集體榮譽,
把這頂桂冠看作貴金屬學術領域的代表,而不完全是陳景的私人財產。大家放眼
未來,期望他有自知之明,總結經驗教訓,為昆明貴金屬研究所及貴金屬科技事
業的發展做出新的貢獻。這也是他義不容辭的責任。
當然,如果他背棄信義,離開了貴金屬研究所和該所代表的科技領域,陳景
的院士頭銜就失去了基礎和價值,他就只是一個普通的研究員。
後來的事實證明,評上院士反而助長了他故伎重演、繼續弄虛作假的僥幸心
理。從1997年至2002年的六年多時間里,他在錯誤的路上走的更遠,背離科技工
作者基本職業道德准則的虛假行為更露骨,影響更壞。工程項目有兩件:
①花費數千萬元的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再生回收利用工程項目成了擺設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陳景吹噓發明了「國際首創」的從汽車尾氣凈化廢催
化劑提取鉑族金屬的新工藝(成為陳景申報院士的業績之一),已完成90公斤批量
驗證試驗,回收率達到98%,要求建設工業性生產試驗基地。1998年列入總投資
4648萬元的「國家重點工業實驗項目—鉑族金屬二次資源再生回收利用」,陳景
是負責人。國家計委(現國家發改委)要求「該工業性試驗項目2000年底完成並鑒
定驗收。形成年處理等離子富集物5t,一般失效催化劑300t以及生產600kg鉑族
金屬的能力」。該項目國家投資800萬元,雲南省配套400萬元,其餘由昆明貴金
屬研究所貸款和自籌。後來證明,陳景吹噓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工藝,實際上
並非如此,工程施工設計時,工藝還三天兩頭改,搞得設計單位無所適從。勉強
建成後,應進行批量100公斤驗證試驗,但投料20公斤的試驗都不能順利進行,
也得不到滿意的指標。該項目前後歷時6年,國家和單位投入數千萬元,至今未
正式生產出一克金屬、創造出一分錢效益,而他的獎金可能拿了不少。
②在陳景負責及唯一署名的「九五」國家科技攻關課題研究報告中,大量偽
造數據,拼湊假科技成果,公開虛假專利,欺騙國家和社會(見《新語絲》
2004/10/12 「劉時傑,院士造假 該當何罪—公開揭露陳景學術道德敗壞的典型
事例」)。這一嚴重事件,造成的社會影響最壞,他否認不了,也無法自圓其說。
事件揭露後,他居然把美國專利的技術重新包裝在他的項目中,改換門庭繼續申
請立項攻關。群眾議論說,他這樣做的目的之一是為他兒子爭經費、創效益。
出現這種情況並不令人奇怪。當上院士後他不是謙虛謹慎,團結協作,而是
在所內忘乎所以,目空一切,不搞團結,大搞分裂。他帶著幾名研究生,在所內
形成一個「小獨立王國」,甚至與所內專業分工從事貴金屬冶金的冶金研究室
(後稱高純事業部)都沒有任何聯系。
這些事害了單位,害了國家,也害了他自己。在貴金屬研究所名譽掃地,待
不下去了,選擇了背棄和逃避責任,三十六計走為上計的策略,自己「金蟬脫殼」
「人才流動」到雲南大學去了。2002年以後他已很少在貴金屬研究所露面。
三,陳景在公開場合有資格代表雲南大學嗎?
在互連網上打開雲南大學網頁,看看他在雲大做什麼?
在歷任、現任校領導名單中,沒有陳景的名字。在《雲南大學2004年行政工
作要點》中,沒有陳景的任何具體事務。說明他沒有雲南大學的任何行政職務。
在學校重點學科、博士導師及著名教授名單中,在國家級專家、省級專家、
省級重點學科帶頭人及省級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名單中,皆沒有陳景的名字。
在雲南大學「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中,沒有陳景所從事的專業。在雲南
大學精品課程中沒有陳景的課程設置。說明他沒有具體的學術職責。
也未在任何網頁文件中見到雲南大學有陳景院士的文字記載。說明雲南大學
並未將他當成本校的院士。
尋問貴金屬研究所的領導得知,他們未曾接到任何單位商調陳景的口頭聯系
或書面函件,也未曾接到工程院或省政府等上級單位調動陳景的調令,他也未辦
理離開貴所的任何手續,仍在貴所領工資,他去雲南大學屬私人行為。顯然,這
不是正常的人才流動。社會上早就流傳,他在雲大得到的額外待遇是80萬元的一
套翠湖邊的高級住房和20萬元年薪。
如果僅僅是雲南大學下屬某個學院聘陳景為兼職教授,並不表明雲大要聘他
為代表學校的院士。但他卻主動出賣「院士桂冠」,在重要的公開場合自命為代
表雲南大學的工程院院士。這種欺騙行為,恐怕雲南大學的廣大師生員工也接受
不了。令人有理由擔心,如果有什麼公司或老闆要高價購買「陳景院士」這頂桂
冠作形象代理或支撐門面的廣告,說不定他還要把院士桂冠當商品變賣多次。
陳景自己將院士帽子當商品出賣,以及已經揭露的學術道德敗壞問題,都是
他人品道德不好的必然表現,是玷污院士榮譽的惡劣行為。
如果他的能力和學術水平不能代表貴金屬科技領域,或者說昆明貴金屬研究
所及相應的學術領域限制了陳景才華的發揮,那麼強迫他作為貴金屬學術領域的
代表戴上院士桂冠這件事本身,就是一場歷史的誤會,應該改過來。
看來已經到了中國工程院從陳景頭上收回這頂桂冠的時候了。
.第 266 樓. 2006-04-24 13:09:33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要澄清上篇文章作者的幾個錯誤:
陳景受聘雲南大學特聘教授確有其事,在雲南大學80周年校慶紀念冊上面,就有陳景和張亞平二人,當時張還只是研究員,不是院士;而且雲南大學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現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設有院士辦公室;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的簡介中也有:學院有教職工近 120 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 1 人(雲南大學特聘教授);
.第 267 樓. 2006-04-24 13:21:56 [回復] [轉貼]
早行人(172203200)
級別:中級站友
發帖:355
積分:361
來自:202.203.222.103
注冊:2003-07-31
:0 :0 陳 景(1935.3.9-)。貴金屬冶金專家。雲南省大理縣人。1958年畢業於雲南大學。昆明貴金屬研究所研究員,雲南大學特聘教授。長期從事貴金屬化學冶金及其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60年代,完成了國家急需的硝酸工業廢鉑催化網再生和工業試驗研究;80年代初,在金川資源綜合利用工程項目中,發明了活性銅粉置換分離金鈀鉑銠銥方法並成功應用於生產;解決了「銠銥分離及提純」的技術難題;90年代以來,研究含鉑族金屬二次資源的回收利用及低品位鉑礦的全濕法處理工藝。理論上提出了「重鉑族配合物的熱力學穩定性及動力學惰性均高於輕鉑族配合物」的規律;歸納提出鉑族金屬氧化還原反應、沉澱反應、親核取代反應及絡陰離子的溶劑萃取分類等規律。多次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984年國家人事部評為第一批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從二次銅鎳合金中提取貴金屬新工藝」獲198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專著2本。
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4. 雲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作為一個法學專業在讀的學生,對其他專業不太熟悉,我只能跟你推薦一些法學專業的老師了,可能不全是教授,但是我覺得講課講得好壞是與職稱無關的,很多講師的課堂也是氣氛非常融洽,講述的知識點豐富,又能激起學生的求知慾,可以說是很棒了。
第一個要說的是負責講授法理課的兩位老師,杜建榮和王鑫,我們大學的第一門課就是法理,這兩位老師可以說是我們法學路上的引路人。他們的課感覺風格很像,都是非常喜歡向學生提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開放性問題,在與學生的不斷探討中引導我們學習到一些東西,不一定是具體的知識點,也可能是看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的思考問題的方法等等,這些對於一個人的法律思維,甚至超出法律之外的思維能力,都是由極大幫助,對這兩位老師,我雖然也會開些玩笑,但他們毫無疑問是值得尊敬的。
嗯法學院還有很多其他老師,比如其他回答提到的王啟梁教授,楊莉紅老師,李斌老師,李娜老師等等,本來法學課程就是一個實用性極強的課程內容,很多老師都有著極強的教學能力,他們的課都值得去聽。
5. 去雲南大學當教授的資格
洋博士可以來當個講師,教授得一步一步向上爬吧。
6. 雲南大學教授郭欣發生了什麼事
因涉嫌隱瞞犯罪所得犯罪,被雲南省檢察院立案。
2010年8月逃亡美國。
2010年12月22日由國版際刑警組織發布權紅色通緝令。國際刑警組織紅色通緝令號碼A-31187/12-2010。
2017年10月8日,郭欣回國投案。
7. 雲南大學原校長自述腐敗心理,那些貪污腐敗之人是何心理
12月6日晚,雲南省紀委監委微信公眾號“清風雲南”發布節目預告稱,雲南衛視《清風雲南》將於12月7日晚9:55將播出《失色人生》。 這一欄目講述主人翁就是吳松,曾擔任雲南大學。
在任期間,利用職務之便幫人謀取利益,前後涉嫌受賄達594萬余元,還有翡翠象玉石和犀牛象牙。2020年10月20日,吳松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11月11日有消息稱,吳松涉嫌受賄一案,由雲南省監察委員會調查終結,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日前,雲南省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賄罪依法逮捕吳松,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當中。
8. 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的學院領導
李維昌教授,男,雲南宣威人,1999年7月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獲管理學學士學位。2003年,畢業於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獲法學碩士學位,被評為雲南省2003屆優秀畢業生,同年7月留校任教。現為雲南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教授。
1、學術研究領域和研究專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實踐、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研究、高等教育、「三農」問題研究;研究專長為「三農」問題、馬克思主義利益理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
2、主持課題。主持雲南大學2005年度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三農」問題中的農民利益表達研究》的研究工作。
3、研究成果及獲獎情況。攻讀碩士學位階段和留校任教以來,在《思想戰線》、《雲南社會科學》、《雲南民族學院學報》、《經濟問題探索》、《雲南教育》等多種刊物,高等教育出版社、海南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專集或教材獨立或合作發表學術論文共20餘篇,參編參著5部著作,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和國家級課題研究共3項,參與調查研究省政府決策咨詢項目1項。論文獲獎和被轉載多項次。其中,調查報告《論「思想政治課」在高校教育中的當代使命——關於T校理工類本科生「兩課」教育教學狀況的調查分析》獲得雲南省第一屆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豐富和發展——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理論創新》(發表於《思想戰線》2003年第2期),被人大復印資料《社會主義論叢》2003年第8期全文轉載,並被評為雲南省第八次(200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三等獎;實踐調查報告及學術論文《堅守與創新:對高校「兩課」教育教學問題的思考——雲南大學「兩課」教育教學狀況調研報告》先後被評為雲南省教育廳2003年「兩課」實踐調查報告一等獎,雲南省第八次(2003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論文《高校「兩課」考試模式及其改革問題解析——兼談「兩課」教育教學改革與學生思想道德素質評價辦法》、《在理想教育與現實教育中求解實效性——高校「兩課」教育教學實效性問題研究》、《變革社會中的「半邊天」——雲南省城鎮婦女就業問題研究》、《鄧小平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教案設計)》分別獲得雲南省教育廳2004年「兩課」教育教學「五個一活動」 實效性問題研究一等獎2項、社會實踐調查報告一等獎1項、教案設計二等獎1項。
4、主講課程。主講課程為《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三門本科生課程,講授《管理學》、《企業管理》、《西方政治思想史》、《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公共關系》等成人本、專科生課程。專題講授過「形勢與政策」課程。
9. 雲南大學軟體學院的學院領導
學院院長:
李彤,男,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63年12月24日生於雲南省昆明市。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息。
黨總支書記:
王世普,男,漢族,教授,1958年8月3日生於雲南鎮雄。
10. 雲南大學的知名教授有哪些
金子強,石鵬飛,熊思遠,蘇升乾 (雲南大學四大名嘴),
其中蘇升乾教授上過百家講壇,現已已經62歲,退休了。現在在教我們的中國近代史大綱。
其他的就不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