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福建農林大學張書標老師

福建農林大學張書標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2-25 16:52:04

❶ 我現在高一,學校要讓我們假期去社會實踐活動,之前沒弄過這東西,想知道該去些什麼地方,怎麼做

前段時間寫實習報告,當然,做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最先做的自然是先在網上搜。可是,我稍微搜了一下,圖書館的實習報告實在是太少了,不多的幾篇還是要收費的。而且,MS我的同學們也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所以大家都只能自己寫啦。嗯,雖然我寫的是粉爛的,不過還是本著信息專業學生的信息共享精神,把這個貼出來,希望可以給將來要寫這些東東的朋友們一點點幫助~~ 小議圖書的的加工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十五日,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uot;;2$35;&uot;,*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二,文獻內容的加工。
文獻內容的加工主要是指對文獻進行文獻分類、標引、主題、文獻著錄等。
1、分類。目前我校圖書館採用的分類規則是《中國圖書分類法》第四版所制定的分類規則。首先,把所有的圖書分成以下幾大基本部類:主義、主義、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綜合性圖書。然後,再在這幾大部類下分成二十二個大類。各它們的標識符和類名如下表: A ;主義、主義、思想
B 哲學
C 社會科學總論
D 、法律
E 軍事
F 經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生物科學
R 醫葯、衛生
S 農業科學
T 工業技術
U 交通運輸

X 環境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我們在對圖書進行分類時,一方面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遇到有對類別不太清楚的,隨時查閱手中的工具書。通過這一步驟的實習,我知道了工具書的重要性,同時對中圖法的分類規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標引。標引,是指針對文獻的情報內容及某些外表特徵,賦於文獻檢索標識地過程。它是建立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標引包括主題標引,關鍵詞標引,分類標引,標題標引。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主題標引法。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對文獻進行主題,查明其中所論述的有情報價值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概括為若干主題概念;(2)根據檢索系統使用者的需要,對主題概念作出取捨和處理的決定;(3)根據所採用的分類表或詞表,按照決定採取的標引方式,將主題概念轉換成檢索標識——分類或檢索詞;(4)按照所給予文獻的檢索標識,將文獻的書目記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uot;8;&uot;/1,3錄組織成檢索系統。通過本次實習,我學會了如何更精確的選取標引詞,同時,對在學習標引的知識時老師講的那些標引規則從過去只是單單記得到了現在明白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如何去遵守這些規則。
3、著錄。著錄,就是針對實體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信息描述。文獻著錄是指在編制文獻目錄時,對文獻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選擇和記錄的過程。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MARC格式對文獻進行著錄。信息資源著錄法中的機讀目錄(MARC)是計算機處理書目信息的先決條件,也是書目資料庫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對一本書籍進行著錄時,先要查重。如果能檢索到同類的著錄,則直接引用就可以,如果沒有,則要重新著錄。本校有專用的著錄軟體,對很多著錄項,都有自動生成功能。因此,只有,等少數欄位需要自己輸。在進行著錄時,還有一個決竅,即在查重的過程中,如沒有找到同樣的書籍但找到同名的,可以先把該同名書籍的MARC資料過來,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在相應的欄位修改就可以了。文獻著錄我是大三上學的,因此在實際操作時,一開始對各欄位代表的是什麼都不是太清楚了,子欄位更是如此。但是,通過一天的實際操作,我對這些欄位就記得非常清楚了。
一般來說,通過以上三步,就完成了對文獻內容的簡單加工。完成此步以後,就可以把加工好的書籍排架上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物理層次的簡單加工都開始進行業務外包,圖書館本身把更多的時間,人力投入到了文獻內容的加工(如知識發掘)和對讀者提供信息檢索等方面。由於時間的緊迫,對這一方面的實習,涉及不多,深為遺憾。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這一方面的實習。

❷ 圖書館整理圖書實踐報告怎麼寫

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人民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2$35;",*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號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❸ 整理圖書的實踐報告

可以參考一下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十五日,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人民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2$35;",*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號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二,文獻內容的加工。
文獻內容的加工主要是指對文獻進行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
1、分類。目前我校圖書館採用的分類規則是《中國圖書分類法》第四版所制定的分類規則。首先,把所有的圖書分成以下幾大基本部類: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綜合性圖書。然後,再在這幾大部類下分成二十二個大類。各它們的標識符和類名如下表: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 哲學
C 社會科學總論
D 政治、法律
E 軍事
F 經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Q 生物科學
R 醫葯、衛生
S 農業科學
T 工業技術
U 交通運輸
V 航空、航天
X 環境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我們在對圖書進行分類時,一方面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遇到有對類別不太清楚的,隨時查閱手中的工具書。通過這一步驟的實習,我知道了工具書的重要性,同時對中圖法的分類規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標引。標引,是指針對文獻的情報內容及某些外表特徵,賦於文獻檢索標識地過程。它是建立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標引包括主題標引,關鍵詞標引,分類標引,標題標引。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主題標引法。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查明其中所論述的有情報價值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概括為若干主題概念;(2)根據檢索系統使用者的需要,對主題概念作出取捨和處理的決定;(3)根據所採用的分類表或詞表,按照決定採取的標引方式,將主題概念轉換成檢索標識——分類號或檢索詞;(4)按照所給予文獻的檢索標識,將文獻的書目記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8;"/1,3錄組織成檢索系統。通過本次實習,我學會了如何更精確的選取標引詞,同時,對在學習標引的知識時老師講的那些標引規則從過去只是單單記得到了現在明白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如何去遵守這些規則。
3、著錄。著錄,就是針對實體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信息描述。文獻著錄是指在編制文獻目錄時,對文獻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MARC格式對文獻進行著錄。信息資源著錄法中的機讀目錄(MARC)是計算機處理書目信息的先決條件,也是書目資料庫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對一本書籍進行著錄時,先要查重。如果能檢索到同類的著錄,則直接引用就可以,如果沒有,則要重新著錄。本校有專用的著錄軟體,對很多著錄項,都有自動生成功能。因此,只有100,200等少數欄位需要自己輸。在進行著錄時,還有一個決竅,即在查重的過程中,如沒有找到同樣的書籍但找到同名的,可以先把該同名書籍的MARC資料復制過來,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在相應的欄位修改就可以了。文獻著錄我是大三上學的,因此在實際操作時,一開始對各欄位代表的是什麼都不是太清楚了,子欄位更是如此。但是,通過一天的實際操作,我對這些欄位就記得非常清楚了。
一般來說,通過以上三步,就完成了對文獻內容的簡單加工。完成此步以後,就可以把加工好的書籍排架上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物理層次的簡單加工都開始進行業務外包,圖書館本身把更多的時間,人力投入到了文獻內容的加工(如知識發掘)和對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咨詢等方面。由於時間的緊迫,對這一方面的實習,涉及不多,深為遺憾。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這一方面的實習。

我在圖書館作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有辛得到了館領導、老師的教導和幫助,同時,在「圖書館的普通讀者」和「圖書館實習生」兩角色的交叉和轉換中,我對這座朝夕相處的精神食堂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日時常聽同學們說,有了燈光報欄,方便!白天不閉館,真好!有了帶鎖抽屜,省事又放心……也許,還有很多方便被我們「習慣」了、「不經意」了,正如我們快速地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查到一條急需的信息,而很少考慮這經意或不竟經意的方便的代價是什麼,就象吃蜜糖時極少想到蜜蜂採花釀蜜的忙碌和艱辛。這次實習,使我在對圖書館組織、管理系統了解之餘,目睹了一本書從采訪、編目,到流通要走過的全程;數以萬計圖書分類整理有序流通所需的勞動。讓我親眼看到了常被忽略的方便的另一方面——全館員工的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習期間一次書廳搬遷工作,四樓法商、外文、港台、贈書廳之間的調換、合並,涉及23萬冊圖書和大批笨重書架的搬遷。為減少搬遷給讀者帶來的不便,全館動員,放棄雙休,連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午飯是幾塊麵包或一個盒飯,加班加點至深夜,把方便留提前還給了讀者。當我置身寬敞了許多的法商書廳借閱時,對自己勞動後取得成果的興奮後,剩下對方便兩字一竄竄長長的解釋——兩手血泡、一身灰塵、滿臉汗水……其實,對常年工作在圖書館的員工來說,其中解釋,遠非如此表面,只因我們沒有注意、他們不愛張揚。
實習期間,我們對圖書館讀者作了一次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信息,從中發現,圖書館已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普遍同學對圖書館給予良好評價的同時,似乎更關心,期待圖書館的改革,希望在這座「食堂」中不但「吃飽」而且「吃好」。為「吃飽」他們認為應延長開放時間,節假日應增加開放書廳,增加借書量,增加藏書種類和查詢電腦,開設在全天候服務書廳。為「吃好」,他們渴望圖書館增加科技含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意識。他們期待明天的圖書館有小賣部、公用電話、網上讀書、網吧、掃描服務、空調書廳等等。可見讀者對圖書館環境的舒適,方便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在圖書館實習過」的身份優勢,我可以證明上述某些希望延長短期實施可能的不現實性。但作為另一名普通讀者,我們自私地希望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圖書館能向我提供更多信息,並輔助我更快更有效地捕捉信息。
實習中,更讓我明白了文明圖書館的建設不只是館員努力的過程,更是與讀者作為不斷互動的過程。平日書廳工作人員對咨詢的耐心回答,令我心愉神悅;當我作為實習生在台上為同學辦理借書手續時,同學對我勞動的一聲輕輕的謝謝,擬或是一縷淺淺的微笑,都讓我如沫春風、心曠神詒;可見,文明是我們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行為的點點滴滴,當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的時候,一個春風伴書香的環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自信能做到!
汕大圖書館,我對你滿懷信心!

❹ 求暑假圖書館實踐報告一篇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十五日,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人民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2$35;",*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號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二,文獻內容的加工。
文獻內容的加工主要是指對文獻進行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
1、分類。目前我校圖書館採用的分類規則是《中國圖書分類法》第四版所制定的分類規則。首先,把所有的圖書分成以下幾大基本部類: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綜合性圖書。然後,再在這幾大部類下分成二十二個大類。各它們的標識符和類名如下表: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 哲學
C 社會科學總論
D 政治、法律
E 軍事
F 經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Q 生物科學
R 醫葯、衛生
S 農業科學
T 工業技術
U 交通運輸
V 航空、航天
X 環境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我們在對圖書進行分類時,一方面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遇到有對類別不太清楚的,隨時查閱手中的工具書。通過這一步驟的實習,我知道了工具書的重要性,同時對中圖法的分類規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標引。標引,是指針對文獻的情報內容及某些外表特徵,賦於文獻檢索標識地過程。它是建立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標引包括主題標引,關鍵詞標引,分類標引,標題標引。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主題標引法。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查明其中所論述的有情報價值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概括為若干主題概念;(2)根據檢索系統使用者的需要,對主題概念作出取捨和處理的決定;(3)根據所採用的分類表或詞表,按照決定採取的標引方式,將主題概念轉換成檢索標識——分類號或檢索詞;(4)按照所給予文獻的檢索標識,將文獻的書目記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8;"/1,3錄組織成檢索系統。通過本次實習,我學會了如何更精確的選取標引詞,同時,對在學習標引的知識時老師講的那些標引規則從過去只是單單記得到了現在明白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如何去遵守這些規則。
3、著錄。著錄,就是針對實體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信息描述。文獻著錄是指在編制文獻目錄時,對文獻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MARC格式對文獻進行著錄。信息資源著錄法中的機讀目錄(MARC)是計算機處理書目信息的先決條件,也是書目資料庫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對一本書籍進行著錄時,先要查重。如果能檢索到同類的著錄,則直接引用就可以,如果沒有,則要重新著錄。本校有專用的著錄軟體,對很多著錄項,都有自動生成功能。因此,只有100,200等少數欄位需要自己輸。在進行著錄時,還有一個決竅,即在查重的過程中,如沒有找到同樣的書籍但找到同名的,可以先把該同名書籍的MARC資料復制過來,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在相應的欄位修改就可以了。文獻著錄我是大三上學的,因此在實際操作時,一開始對各欄位代表的是什麼都不是太清楚了,子欄位更是如此。但是,通過一天的實際操作,我對這些欄位就記得非常清楚了。
一般來說,通過以上三步,就完成了對文獻內容的簡單加工。完成此步以後,就可以把加工好的書籍排架上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物理層次的簡單加工都開始進行業務外包,圖書館本身把更多的時間,人力投入到了文獻內容的加工(如知識發掘)和對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咨詢等方面。由於時間的緊迫,對這一方面的實習,涉及不多,深為遺憾。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這一方面的實習。

我在圖書館作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有辛得到了館領導、老師的教導和幫助,同時,在「圖書館的普通讀者」和「圖書館實習生」兩角色的交叉和轉換中,我對這座朝夕相處的精神食堂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日時常聽同學們說,有了燈光報欄,方便!白天不閉館,真好!有了帶鎖抽屜,省事又放心……也許,還有很多方便被我們「習慣」了、「不經意」了,正如我們快速地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查到一條急需的信息,而很少考慮這經意或不竟經意的方便的代價是什麼,就象吃蜜糖時極少想到蜜蜂採花釀蜜的忙碌和艱辛。這次實習,使我在對圖書館組織、管理系統了解之餘,目睹了一本書從采訪、編目,到流通要走過的全程;數以萬計圖書分類整理有序流通所需的勞動。讓我親眼看到了常被忽略的方便的另一方面——全館員工的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習期間一次書廳搬遷工作,四樓法商、外文、港台、贈書廳之間的調換、合並,涉及23萬冊圖書和大批笨重書架的搬遷。為減少搬遷給讀者帶來的不便,全館動員,放棄雙休,連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午飯是幾塊麵包或一個盒飯,加班加點至深夜,把方便留提前還給了讀者。當我置身寬敞了許多的法商書廳借閱時,對自己勞動後取得成果的興奮後,剩下對方便兩字一竄竄長長的解釋——兩手血泡、一身灰塵、滿臉汗水……其實,對常年工作在圖書館的員工來說,其中解釋,遠非如此表面,只因我們沒有注意、他們不愛張揚。
實習期間,我們對圖書館讀者作了一次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信息,從中發現,圖書館已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普遍同學對圖書館給予良好評價的同時,似乎更關心,期待圖書館的改革,希望在這座「食堂」中不但「吃飽」而且「吃好」。為「吃飽」他們認為應延長開放時間,節假日應增加開放書廳,增加借書量,增加藏書種類和查詢電腦,開設在全天候服務書廳。為「吃好」,他們渴望圖書館增加科技含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意識。他們期待明天的圖書館有小賣部、公用電話、網上讀書、網吧、掃描服務、空調書廳等等。可見讀者對圖書館環境的舒適,方便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在圖書館實習過」的身份優勢,我可以證明上述某些希望延長短期實施可能的不現實性。但作為另一名普通讀者,我們自私地希望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圖書館能向我提供更多信息,並輔助我更快更有效地捕捉信息。
實習中,更讓我明白了文明圖書館的建設不只是館員努力的過程,更是與讀者作為不斷互動的過程。平日書廳工作人員對咨詢的耐心回答,令我心愉神悅;當我作為實習生在台上為同學辦理借書手續時,同學對我勞動的一聲輕輕的謝謝,擬或是一縷淺淺的微笑,都讓我如沫春風、心曠神詒;可見,文明是我們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行為的點點滴滴,當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的時候,一個春風伴書香的環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自信能做到!
汕大圖書館,我對你滿懷信心!

❺ 福建農林大學作物科學學院的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實來力雄厚、結構合自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5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志願者1人,全國青年志願者金獎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福建省傑出科技人員2人,福建省優秀專家4人,福建省優秀教師1人。教授(研究員)15人,博士生導師15人,副教授(包括其他副高人員)3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29人,具有碩士學位34人,在職攻讀博士學位12人。博、碩士學位佔72.41 %,教授、副教授佔57.47 %。
博士生導師:陳如凱 林文雄 陳 輝 林彥銓 潘大仁 張木清 何水林 朱朝枝 陳家豪 許莉萍 鄧祖湖 鄭金貴 吳為人 梁康逕 祁建民 庄偉建 周元昌
碩士生導師:陳永正 王松良 林克顯 黃錦文 林光美 庄寶華 袁照年 郭玉春 張 華 陳平華 陳選陽 江 敏 羅 俊 徐景升 高三基 陳冬梅 王峰吉 闕友雄 劉飛翔 范水生 周以飛 王乃元 張書標 黃榮華 寧書菊 方平平 陳志偉 林荔輝 段遠霖 黃碧光 章清杞 季彪俊 蘭 濤 李 毓 陶愛芬

❻ 圖書館實習體驗

圖書館是個各個方面都要注意到的地方,比如圖書的擺放,環境的考慮和書籍的保存都是有講究的。我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三天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最後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兩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剛開始覺得做圖書館工作只要整整書就行了,但後來才發現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館內的藏書數量很大,同一類書又有很多不同的版本,需要在書架上耐心的查找。聽工作人員說她們剛來時需要一個月的訓練才能迅速的找到書的位置。而且由於一些讀者在翻閱書籍後沒有放回原位,或者在借閱時隨便找個位置插進去,導致部分書籍位置錯誤,造成圖書館管理的困難。圖書館內還時常有些不和諧的現象,例如有的同學沒有使用代書板,有的大聲說話,這些都需要我們去注意,關鍵是促成同學們養成良好的借閱習慣。

圖書館從誕生的那天起就具有了開展社會教育的功能。這次,我更加了解到圖書館對於培養讀書人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讀書對於培養我們自身文化素養的重要意義。正如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高爾基也曾說過:「書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靈,它幫助我從腐臭的泥潭中脫身而出,如果沒有它們,我就會溺死在那裡面,會被愚笨和鄙陋的東西嗆住。」 在實踐工作之餘我最開心的就是可以飽讀藏書,很高興可以在這里學習實踐,但要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圖書館人我要學的還有很多。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是一名大一學生的我,抱著貼近社會,鍛煉自己的願望.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

3、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

4、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

5、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

二,文獻內容的加工

文獻內容的加工主要是指對文獻進行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

1、分類。首先,把所有的圖書分成以下幾大基本部類: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綜合性圖書。我們在對圖書進行分類時,一方面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遇到有對類別不太清楚的,隨時查閱手中的工具書。通過這一步驟的實習,我知道了工具書的重要性,同時對中圖法的分類規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標引。標引,是指針對文獻的情報內容及某些外表特徵,賦於文獻檢索標識地過程。它是建立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標引包括主題標引,關鍵詞標引,分類標引,標題標引。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主題標引法。:(1)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查明其中所論述的有情報價值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概括為若干主題概念;(2)根據檢索系統使用者的需要,對主題概念作出取捨和處理的決定;(3)根據所採用的分類表或詞表,按照決定採取的標引方式,將主題概念轉換成檢索標識——分類號或檢索詞;(4)按照所給予文獻的檢索標識,將文獻的書目記

3、著錄。著錄,就是針對實體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信息描述。信息資源著錄法中的機讀目錄(MARC)是計算機處理書目信息的先決條件,也是書目資料庫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對一本書籍進行著錄時,先要查重。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物理層次的簡單加工都開始進行業務外包,圖書館本身把更多的時間,人力投入到了文獻內容的加工(如知識發掘)和對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咨詢等方面。由於時間的緊迫,對這一方面的實習,涉及不多,深為遺憾。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這一方面的實習。

我在圖書館作了為期一個星期的實習,期間有辛得到了館領導、老師的教導和幫助,同時,在「圖書館的普通讀者」和「圖書館實習生」兩角色的交叉和轉換中,我對這座朝夕相處的精神食堂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日時常聽同學們說,有了燈光報欄,方便!白天不閉館,真好!有了帶鎖抽屜,省事又放心……也許,還有很多方便被我們「習慣」了、「不經意」了,正如我們快速地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查到一條急需的信息,而很少考慮這經意或不竟經意的方便的代價是什麼,就象吃蜜糖時極少想到蜜蜂採花釀蜜的忙碌和艱辛。這次實習,使我在對圖書館組織、管理系統了解之餘,目睹了一本書從采訪、編目,到流通要走過的全程;數以萬計圖書分類整理有序流通所需的勞動。讓我親眼看到了常被忽略的方便的另一方面——全館員工的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習期間一次書廳搬遷工作,四樓法商、外文、港台、贈書廳之間的調換、合並,涉及23萬冊圖書和大批笨重書架的搬遷。為減少搬遷給讀者帶來的不便,全館動員,放棄雙休,連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午飯是幾塊麵包或一個盒飯,加班加點至深夜,把方便留提前還給了讀者。當我置身寬敞了許多的法商書廳借閱時,對自己勞動後取得成果的興奮後,剩下對方便兩字一竄竄長長的解釋——兩手血泡、一身灰塵、滿臉汗水……

在這次實踐中,我更加了解到圖書館對於培養讀書人的重要性,同時也認識到讀書對於培養我們自身文化素養的重要意義。在現代社會,圖書館無疑是最能提升我們大學生人文素質的地方。我們除了接受學校推廣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以外,也要學會與人相處,增強團隊精神以及對自然的親和力等,因此,我們更要充分利用圖書館資源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正如歌德所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

在現今社會,招聘會上的大字板都總寫著「有經驗者優先」,可是還在校園裡面的我們這班學子社會經驗又會擁有多少呢?為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後畢業後能真正的走向社會,並且能夠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記得老師曾說過學校是一個小社會,但我總覺得校園里總少不了那份純真,那份真誠,盡管是大學高校,學生還終歸保持著學生身份。總之,這個暑假的社會實踐是豐富而又有意義,一些心得和體會讓人感到興奮,但卻決不僅僅用興奮就能描述的,因為這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收獲,是對「有經驗者優先」的感悟

在這次實踐中,還有一點我感受很深。在學校,理論學習的很多,而且是多方面的,幾乎是面面俱到的,而現實的生活中,可能會遇到書本上沒學到的,又可能是書本上的知識一點都用不上的情況。或許工作中運用到的只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套公式就能完成一項任務,有時候你會埋怨,實際操作這么簡單,但為什麼書本上的知識讓人學的那麼吃力呢?也許老師是正確的,雖然大學不像在社會,但是總算是社會的一部分。

實習期間,我們對圖書館讀者作了一次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信息,從中發現,圖書館已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普遍同學對圖書館給予良好評價的同時,似乎更關心,期待圖書館的改革,希望在這座「食堂」中不但「吃飽」而且「吃好」。為「吃飽」他們認為應延長開放時間,節假日應增加開放書廳,增加借書量,增加藏書種類和查詢電腦,開設在全天候服務書廳。為「吃好」,他們渴望圖書館增加科技含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意識。他們期待明天的圖書館有小賣部、公用電話、網上讀書、網吧、掃描服務、空調書廳等等。可見讀者對圖書館環境的舒適,方便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作為另一名普通讀者,我們自私地希望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圖書館能向我提供更多信息,並輔助我更快更有效地捕捉信息。

實習中,更讓我明白了文明圖書館的建設不只是館員努力的過程,更是與讀者作為不斷互動的過程。平日書廳工作人員對咨詢的耐心回答,令我心愉神悅;當我作為實習生在台上為同學辦理借書手續時,同學對我勞動的一聲輕輕的謝謝,擬或是一縷淺淺的微笑,都讓我如沫春風、心曠神詒;可見,文明是我們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行為的點點滴滴,當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的時候,一個春風伴書香的環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自信能做到!

xx圖書館,我對你滿懷信心!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❼ 請幫我提供點關於楊仁催先進事跡的材料

http://www..com/s?wd=%D1%EE%C8%CA%B4%DE%CA%C2%BC%A3&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0

❽ 需要一篇大學生的暑假實踐報告,字數500字左右,內容整理圖書室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十五日,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人民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2$35;",*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號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二,文獻內容的加工。
文獻內容的加工主要是指對文獻進行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
1、分類。目前我校圖書館採用的分類規則是《中國圖書分類法》第四版所制定的分類規則。首先,把所有的圖書分成以下幾大基本部類: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哲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 綜合性圖書。然後,再在這幾大部類下分成二十二個大類。各它們的標識符和類名如下表: A ;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B 哲學
C 社會科學總論
D 政治、法律
E 軍事
F 經濟
G 文化、科學、教育、體育
H 語言、文字
I 文學
J 藝術
K 歷史、地理
N 自然科學總論
O 數理科學和化學
P 天文學、地球科學
Q 生物科學
R 醫葯、衛生
S 農業科學
T 工業技術
U 交通運輸
V 航空、航天
X 環境科學
Z 綜合性圖書
我們在對圖書進行分類時,一方面是依據自己的經驗,另一方面遇到有對類別不太清楚的,隨時查閱手中的工具書。通過這一步驟的實習,我知道了工具書的重要性,同時對中圖法的分類規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標引。標引,是指針對文獻的情報內容及某些外表特徵,賦於文獻檢索標識地過程。它是建立檢索工具和檢索系統的主要工作內容。標引包括主題標引,關鍵詞標引,分類標引,標題標引。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主題標引法。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對文獻進行主題分析,查明其中所論述的有情報價值的內容,將這些內容概括為若干主題概念;(2)根據檢索系統使用者的需要,對主題概念作出取捨和處理的決定;(3)根據所採用的分類表或詞表,按照決定採取的標引方式,將主題概念轉換成檢索標識——分類號或檢索詞;(4)按照所給予文獻的檢索標識,將文獻的書目記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8;"/1,3錄組織成檢索系統。通過本次實習,我學會了如何更精確的選取標引詞,同時,對在學習標引的知識時老師講的那些標引規則從過去只是單單記得到了現在明白為什麼要有這些規則,如何去遵守這些規則。
3、著錄。著錄,就是針對實體信息資源所進行的信息描述。文獻著錄是指在編制文獻目錄時,對文獻內容和形式特徵進行分析、選擇和記錄的過程。我校圖書館採用的是MARC格式對文獻進行著錄。信息資源著錄法中的機讀目錄(MARC)是計算機處理書目信息的先決條件,也是書目資料庫賴以存在的基礎。在對一本書籍進行著錄時,先要查重。如果能檢索到同類的著錄,則直接引用就可以,如果沒有,則要重新著錄。本校有專用的著錄軟體,對很多著錄項,都有自動生成功能。因此,只有100,200等少數欄位需要自己輸。在進行著錄時,還有一個決竅,即在查重的過程中,如沒有找到同樣的書籍但找到同名的,可以先把該同名書籍的MARC資料復制過來,然後在不同的地方在相應的欄位修改就可以了。文獻著錄我是大三上學的,因此在實際操作時,一開始對各欄位代表的是什麼都不是太清楚了,子欄位更是如此。但是,通過一天的實際操作,我對這些欄位就記得非常清楚了。
一般來說,通過以上三步,就完成了對文獻內容的簡單加工。完成此步以後,就可以把加工好的書籍排架上架了。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很多圖書館的圖書物理層次的簡單加工都開始進行業務外包,圖書館本身把更多的時間,人力投入到了文獻內容的加工(如知識發掘)和對讀者提供信息檢索咨詢等方面。由於時間的緊迫,對這一方面的實習,涉及不多,深為遺憾。希望在以後的工作和學習中,可以有更多的機會從事這一方面的實習。

我在圖書館作了為期一個月的實習,期間有辛得到了館領導、老師的教導和幫助,同時,在「圖書館的普通讀者」和「圖書館實習生」兩角色的交叉和轉換中,我對這座朝夕相處的精神食堂有了更深的認識。
平日時常聽同學們說,有了燈光報欄,方便!白天不閉館,真好!有了帶鎖抽屜,省事又放心……也許,還有很多方便被我們「習慣」了、「不經意」了,正如我們快速地從圖書館借到一本心愛的書,查到一條急需的信息,而很少考慮這經意或不竟經意的方便的代價是什麼,就象吃蜜糖時極少想到蜜蜂採花釀蜜的忙碌和艱辛。這次實習,使我在對圖書館組織、管理系統了解之餘,目睹了一本書從采訪、編目,到流通要走過的全程;數以萬計圖書分類整理有序流通所需的勞動。讓我親眼看到了常被忽略的方便的另一方面——全館員工的兢兢業業默默奉獻。
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實習期間一次書廳搬遷工作,四樓法商、外文、港台、贈書廳之間的調換、合並,涉及23萬冊圖書和大批笨重書架的搬遷。為減少搬遷給讀者帶來的不便,全館動員,放棄雙休,連中午也顧不上休息,午飯是幾塊麵包或一個盒飯,加班加點至深夜,把方便留提前還給了讀者。當我置身寬敞了許多的法商書廳借閱時,對自己勞動後取得成果的興奮後,剩下對方便兩字一竄竄長長的解釋——兩手血泡、一身灰塵、滿臉汗水……其實,對常年工作在圖書館的員工來說,其中解釋,遠非如此表面,只因我們沒有注意、他們不愛張揚。
實習期間,我們對圖書館讀者作了一次問卷調查,收集了大量信息,從中發現,圖書館已越來越成為大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其發展受到廣泛關注。普遍同學對圖書館給予良好評價的同時,似乎更關心,期待圖書館的改革,希望在這座「食堂」中不但「吃飽」而且「吃好」。為「吃飽」他們認為應延長開放時間,節假日應增加開放書廳,增加借書量,增加藏書種類和查詢電腦,開設在全天候服務書廳。為「吃好」,他們渴望圖書館增加科技含量,強化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意識。他們期待明天的圖書館有小賣部、公用電話、網上讀書、網吧、掃描服務、空調書廳等等。可見讀者對圖書館環境的舒適,方便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以「在圖書館實習過」的身份優勢,我可以證明上述某些希望延長短期實施可能的不現實性。但作為另一名普通讀者,我們自私地希望在這信息爆炸的年代,圖書館能向我提供更多信息,並輔助我更快更有效地捕捉信息。
實習中,更讓我明白了文明圖書館的建設不只是館員努力的過程,更是與讀者作為不斷互動的過程。平日書廳工作人員對咨詢的耐心回答,令我心愉神悅;當我作為實習生在台上為同學辦理借書手續時,同學對我勞動的一聲輕輕的謝謝,擬或是一縷淺淺的微笑,都讓我如沫春風、心曠神詒;可見,文明是我們彼此尊重彼此理解行為的點點滴滴,當這些點點滴滴都成為我們自然而然的習慣的時候,一個春風伴書香的環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自信能做到!
汕大圖書館,我對你滿懷信心!

❾ 高分懸賞一篇暑假綜合實踐報告,急!!!!

二00六年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十五日,在班級的組織下,我和另外十一個同學在我校圖書館進行了三個星期的實習。我們十二個同學共分成三組,輪流在圖書館的采編部、讀者服務部等部門進行實習。其中,我第一個星期主要是進行圖書的排架上架的實習;第二個星期在采編部,進行了圖書的加工,采購驗收及編目的實習;第三星期主要是進行專題文獻的錄入,即解放前雲南省出版的圖書和關於雲南省的圖書的書目的錄入工作。在這次實習的過程中,我把過去三年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操作中去,同時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上,順利的完成了實習。即加深了對理論知識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加強的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可謂是受益良多,感想頗深。而在本次實習中,我對圖書的加工的感想尤其深刻。
一般來說,圖書館的圖書加工業務從業務層次上可分為兩個層面:一個是文獻內容的加工,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編目加工。包括文獻分類、標引、主題分析、文獻著錄等;一個是文獻載體的加工,也就是簡單的物理加工。包括貼磁條、加蓋館藏章、打號、貼條形碼、貼書標等。雖然在采編部我只呆了短短一個星期,但是對圖書加工的這兩個層面,卻都有涉及。
周一的早上,指導老師先請在采編部的老師給我們示範了我校圖書管理系統采編部的圖書采購流程,包括查找書目,下訂單,驗收,付款,加工,入庫等流程。因為時間緊迫的關系,老師的介紹盡量簡潔,但是卻很扼要,不僅把要做的步驟都講的明明白白,還講到工作中應該要注意的各個方面。在老師講完後,我們四個同學還依次在電腦上進行了實際操作。
下午的時候,開始進行圖書館新采購的一批外文書籍的加工。
一,獻載體形態的加工
1驗收。因為這批書籍還沒有經過驗收的,因此,在加工之前,還需要先進行驗收。書籍是郵寄過來的,因此,先是開包。把包裹開包後,找出夾在裡面的書單,開始驗收。在這里,主要是進行以下幾個步驟:一,查找有無缺頁漏頁及書籍是否破損,書籍若完整無損,即可驗收,或者退回發行商;二,核對書名、出版者,著者、價錢、冊數等細節項。因為本批書籍是外文書籍,不僅價錢昂貴而且極其難得,所以,圖書館對其丟失後所訂的賠償比也是較高的,加之書後標的是外幣價格,所以,還要把書單上其人民幣的數值寫到書的後面去。
2貼磁條。給書籍貼磁條主要是為了便於用電腦對其進行管理。此項工作看似簡單,但其實不然。磁條可以貼在書本的前面、後面或是中間等任意位置,但是應盡量靠近書背。若貼的出來了,不僅容易被讀者因為好奇而把磁條撕去從而導致借還書服務的不便,而且,若太出了,會使書頁粘在一起
文章載:報告中國網9+,4";2$35;",*5,在讀者的閱讀過程中導致不便。同時,一些書本身的長度沒有磁條長,在貼的過程中,要用剪刀小心的把多出的部分剪掉。在做這項工作時,一開始大家為了求快,粘起來極其隨意,結果在老師驗收的時候發現了很多問題。後來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家才慢慢的把每本書的磁條都貼到合乎規格。 3蓋章。本批書籍主要的是蓋三個章:書的外側蓋「雲南大學圖書館」及「研究生專用」,書的首頁蓋「雲南大學圖書館」章。其中,外側我校圖書館的章蓋在書偏中間的部分,正蓋,首頁的章一般蓋在書名下面的空白處。「研究生專用」章蓋在書的外側偏上,斜蓋。各個章都應蓋的清晰。一開始的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我在蓋的時候手不夠穩,用力不均勻,總是蓋的不夠好。但多多練習後就好了。
4,貼條形碼。條形碼是在借還書時掃描用的。因此,貼的位置要准確,以方便掃描。一般來說,書的前面那個條形碼要貼在館藏單的下面,正中。書後面的那個條形碼應盡量貼在書的末頁的最上面,偏書背的部位。更需要注意的是,因為一本書需要貼一對條形碼,所以,條形碼的順序在貼的過程中絕對不可以弄錯。因為此項工作比較關鍵且易出錯,所以,在開始實習時,指導老師就已經再三的吩咐了,所以,貼的時候,大家的順序都從沒出過錯,但是,位置一開始卻貼的不夠好。
5,貼期限單。期限單貼在書的末頁的空白處,以不遮住書的內容為宜。若書的末頁沒有空白,可以貼在封底。我校的期限單目前還需要塗上槳糊再粘。一開始的時候,我都是塗一張粘一張,結果不僅速度非常慢,而且漿糊的量把握不好,常常因為粘太多了而把封面和末頁粘到了一起。後來和我們一起進行圖書加工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可以先拿上一疊期限單,輕力的把他們分開,然後再塗漿糊。這樣一來,一次可以塗一批期限單,極大的提高了效率,而且,基本上不會出現漿糊過多的問題。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更深刻的明白了「實踐」的重要性。
6,貼書標。書標貼在書背靠下的地方,書標上的書標號是圖書館進行圖書排架查書的依據。我校圖書館因為先後採用過杜威法,雲南大學圖書館分類法,中圖法等不同的分類法,因此目前來說,分類還未達到統一,採用不同的分類法的書標號運用的是不同顏色的書標。目前我校採用的中圖法,為綠色書標。
以下六個步驟,除了第一步以外,其它五步,理論上順序可以互換。在加工一本書的時候只要注意,不要把任何一步漏掉就可以了。這一部分的工作,基本上是比較簡單的,但是,需要十足的耐心。完成這六個步驟後,也就完成了對一本圖書的簡單的物理加工。

時間,地點,你自己改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正文內容
社會調查基本情況

調查目的:
通過調查,對十堰市社會福利方面有所了解;通過對比,對中西方社會福利政策有進一步的研究。
調查對象: 十堰市社會福利院 十堰市老年公寓
調查方法: 文獻法 訪問法
調查地點: 十堰市社會福利院 十堰市老年公寓
調查時間: 2009年8月——2009年9月
報告正文
一:十堰市社會福利院簡介:
十堰市社會福利院興建於1987年11月,佔地面積19.35畝,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由光榮院、社會福利院、兒童福利院三院合一。擔負著全市社會棄嬰、城鎮「三無」對象和優撫對象的收養任務。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開展了社會家庭老人托養。目前,是鄂西北地區最大的一所綜合性社會福利機構。院法人代表寧少燕,書記宋明安,副院長劉敏。
目前,現有供養床位150餘張,供養對象145人。院內分設老人班、嬰幼兒班、康復班和幼教班四個班組。老人班主要供養社會「三無」老人和社會家庭托養老人;嬰兒班主要供養0—4歲的社會棄嬰;康復班主要供養4歲以上殘疾的兒童;大班主要供養的是身體正常學齡兒童。
院內分設辦公室、財務室、醫務室、供勤辦、業務辦等四個部門。下設班組為:老人班、嬰幼兒班、康復班、大班、洗衣班、炊事班等六個班組。院內配備有閱覽室、健身房、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室、學齡兒童學習室、兒童活動室、培智室等六個功能室。
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不斷開拓創新,擴大社會服務功能,突破單一的辦院模式,由最初單純供養型、救濟型轉變為現今集殘障康復、特殊教育、醫療護理為一體的多功能社會福利機構。
二、十堰市老年公寓簡介:
十堰市老年公寓地處城區五堰中心地帶,依百二河而建,緊鄰市人民醫院,環境優美,交通、就醫十分便利,是一所集養老、休閑、健身、娛樂、學習於一體的公益性事業養老服務機構。
十堰市老年公寓坐落於宜昌路,建築面積1.1萬余平方米。分別設有單人間、雙從間、三人間等不同規格的房間,擁有168張床位,能滿足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入住。每個房間配有彩色電視機、冷暖空調、緊急呼叫系統及專門為老年人設計的高標准獨立衛生間。公寓設有咨詢接待室、食堂、餐廳、洗衣房等生活服務設施,並設有室內健身房、棋牌室、閱覽室、卡拉OK練唱廳等多項休閑娛樂場所。
公寓面向社會開放,接收生活自理、半自理及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以及殘疾人入住,採取分區居住管理的辦法。
公寓堅持「一切為了老人、為了一切老人、為了老人一切」的服務理念,推行「孝」心服務、親情服務;實行科學管理、規范管理。傳承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弘揚為老助老的時代風尚,「為老人創造精彩的晚年,伴老人度過不老的人生」是全體員工的共同心願,本著「用愛待孝,用心關懷」的服務信念為入住老人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園。
三、存在的問題
1.十堰市社會福利院主要資金來源分為兩個方面:政府撥款和社會捐資。目前,政府下撥的資金只能夠滿足全院的部分需求,福利院還需要及時籌備活動向社會各界尋求資助。
2.福利院的求助人員較多,但是資助分配到每一個人是比較少的。一般只有學習成績特別好的孩子才能得到更多的資助。
3.福利院、老年公寓收養、撫養的人較多,會造成其他方面的糾紛,給服務人員帶來不便,對服務人員的各方面素質就有更高的要求。
4.目前,中國的福利機構管理模式基本上是由「大政府,小社會」向「小政府,大社會」轉型,受政府領導控制轉向社會自發的組織管理。十堰市的社會福利機構還沒有完善,機構層次比較單一,服務項目比較單面,服務體系還未健全。
5. 中國政府通過責任分擔的「社會化」模式,實現「低水平、廣覆蓋」的目標,通過提高社會保障制度的運行效率和壓縮社會保障開支,剝離國有企業社會福利保障責任,使國有企業盡快實現轉型;同時減少政府的財政負擔。
這是一種被認為「甩包袱式」的改革。經過十餘年改革,企業與政府的福利負擔確實減輕了。從80年代後期到90年代中期,政府在社會保障、公共醫療衛生、教育和社會福利服務等方面的開支水平,相對於GDP的比例總體上呈現出單邊下降趨勢。當然,這也意味著原來本來能夠享受到國家福利的民眾,福利減少或喪失了,他們主要是效益較差、轉制或倒閉的國有企業職工。
6.中國的社會福利對國家有一定的依賴性,其發展仍是有一定的有限性,如社會利益分化和資源分散水平不高,一方面缺乏抵禦權力的權利意識和主張,另一方面又容易形成狹隘的地域性和小團體力量。

四、西方國家福利制度
(1)美國的綜合國力、經濟總量、軍事實力、科技教育水平、文化影響力在全世界都是最強的,再加上整個世界的經濟運行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美國主導制定或受其左右的,任何國家在美國主導的規則下與其競爭,美國就會像一個巨大的「漩渦」和「黑洞」,以其超強力量將你吸進去,使你不會有取勝的機會。
(2)在西方國家福利制度中,社會公正這一概念始終包含著兩重涵義,彼此相輔相成:一是機會的平等,即制度的平等問題,二是國家保護人的轉移支付,即再分配作用問題。前者強調「社會權利」,後者強調「削減貧困」。
(3)社會保障卡(Social Security Card) 每個人一生中所能領取的社會保障福利金的數額,是根據他的社會保障卡所記錄的收入情況來計算的。所以您終生使用一個社會保障卡號碼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您在工作時所使用的名字務必要與您的社會保障卡上的名字相同。如果您更改了名字,您一定不要忘記更改社會保障卡上的名字。美國的這種服務是免費的。而且,您的孩子也將有他自己的社會保障卡。您在填寫稅單時,在直系親屬這一欄中,也需填上子女的社會保障卡號。
繳納社會保障稅(Social Security Tax)
掙取社會保障「分數」(Credit)當您工作和繳稅時,您會掙取社會保障「分數」,這些分數將決定您將來是否有資格領取社會保障福利金。按規定,您每年最多隻能掙取4分。大多數人需要掙取40分(也就是需要工作十年),將來才能有資格領取養老金。年紀較輕的人當他們要領取傷殘福利金(disability)或遺族福利金(survivors)時,分數可適當降低。
社會保障福利金(Social Security Benefits)的計算
您所能領取的社會保障福利金是您在工作年限里的平均工資的某個比例。每個人在退休或傷殘時,社會保障福利金都不應是您的退休生活的唯一收入來源。同樣,在您去世後,您的社會保障福利金也不應是您的家人的唯一收入來源。您還應該為自己的晚年安排其他計劃,比如,養老金計劃、存款和其他投資等。低收入的人員所得到的福利金比例比高收入人員所得到的略高。對於一名普通收入的人員來說,他所能得到的福利金是他的工作年限里的平均工資的40%。美國有專門的機構為國民提供免費的服務,免費評估他們將要得到的福利金數額。
社會保障福利金(Social Security Benefits)的種類
每個人繳納了社會保障稅後,可以從社會保障福利中享受如下五種福利:退休金、傷殘福利金、家庭福利金、遺族福利金和聯邦醫療保險。(社會保障補貼不是由社會保障稅資助,將在其他章節說明)
退休金 (Retirement)任何人如果掙得了足夠的社會保障分數(Credits),並年滿退休年齡後都可以領取退休金(62歲的人員也可以領取退休金,但數量有一定比例的減少)。1938年之前出生的人的退休年齡為65歲,1938年之後出生的人的退休年齡逐漸提高,1960年出生的人(含1960年以後出生)的退休年齡為67歲。凡是延遲退休的人員,也就是延遲領取退休金的人員,在70歲之前,每月都會掙到特別的分數
傷殘福利金(Disability)任何掙足了社會保障分數(Credits),並患有一種嚴重的身體或精神方面的疾病並導致他們一年以上不能從事固定工作的人;或者患有某種不治之症的人,都可以領取傷殘福利金。一般來講,每月收入達到800元以上的工作,視為固定工作。
家庭福利金(Family Benefits)如果您符合條件領取退休金或傷殘福利金,您的家庭成員也可以領取到家庭福利金。
聯邦醫療保險——聯邦醫療保險分兩個部分:醫院保險(也稱Part A )和醫葯保險(也稱Part B )。一般來說,凡是年滿65周歲並有資格享受社會保障福利的人都可自動享受醫療保險。連續兩年領取傷殘福利金的人,也有資格領取醫療保險金。其他人則必須先提交申請,方可領取。醫院保險(Part A) 從社會保障稅款中提取,負責支付住院費用、職業護士的護理費用和其他服務。醫葯保險(Part B)來源於保險費(每月自願交納,2003年為58.7美金)和其他稅收。它用來支付醫生的費用、門診治療費和其他醫療費用,包括醫院保險中未付的一些費用,如物理理療費、家庭護理費等。
社會保障補貼——社會保障補貼向那些低收入者和赤貧者每月提供生活補貼。65歲以上(含65歲)和傷殘者才有資格領取。成人或兒童也可領取社會保障補貼中的傷殘款。
聯邦政府支付一個基本數額,再由州政府負責另一部分的補貼,使人們達到一定的生活標准。一般來講,符合領取社會保障補貼的人,同時有資格領取醫療補助、食物券等補助。
社會保障補貼不是來源於社會保障基金,也不取決於人們以前的工資收入。它是有國家的總的稅收收入支付,以保障那些年老的和傷殘人士保持最基本的生活水平。
五、十堰市如何更加完善社會福利制度
1. 政府要做的有兩點:第一,明確這些社會保障的互助保險性質,並引入競爭機制。否則,本來屬於個人賬戶的資金可能被隨意動用。管理部門也刻意壓低支付標准,參保者不能享受充分的保險收益,保險機構卻節余大筆資金用於其他目的。如果這些機構引入競爭,明確其社會屬性,並引入社會化的治理結構,當可使之更好地向參保者提供福利。
第二,政府放鬆對社團的管理,允許人們以多種靈活的方式成立各種慈善公益機構,向社會供應福利。
2.設計合理的制度,就可以形成一個厚實的社會福利體系,它將包括營利性保險機構,非營利性保險機構,依託於家族、宗族、教會等傳統制度的公益組織,向社會開放的各類現代公益組織。他們將構成國民福利體系的基礎。政府則在此基礎上發揮輔助性作用,建立一個規模較小但全面覆蓋的「薄而全」的國民保險體系。社會與政府互相配合,當可為國民提供較為完善的福利。
當然,社會福利體系發育、完善的前提是政府實行低稅收政策,藏富於民,讓民眾自己來支配社會財富,通過多種渠道進行財富的再分配。如果政府實行高稅收政策,那社會匱乏資源,也就無法建設社會福利體系。當然,最糟糕的局面是,政府收的稅不少,福利供應卻很少,或者政府承諾很多,而由於民情卻無法籌集更多稅收,那政府就可能面臨挑戰。
一個低稅收、低國家福利、高社會福利的福利體系,更適合於中國的文化、民情與政情。
3. 可以增設類似「未成年孩子家庭援助」到「貧困家庭臨時援助」型的項目,擴大受益人群的范圍。
六、結束語
通過本次活動,我收獲了很多東西。對這個課題的調查,我發現很多需要我們幫助的人以及我現在無力幫助的人;我發現中國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方面很不完善,很不健全;我發現大學生除了要關注本專業的信息以外,還應該多關注與國家發展相關的信息,多了解本國的發展現狀,要知道現在社會上還存在哪些問題;我發現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條道路上,需要我多去觀察,多去思考,多去體會……

時間,地點.你自己改

熱點內容
河南大學李振江的老師 發布:2025-09-08 06:22:36 瀏覽:301
今天日了一個大學生 發布:2025-09-08 06:13:59 瀏覽:137
90後大學生價值觀 發布:2025-09-08 05:54:43 瀏覽:634
中山大學2019副教授名單公示 發布:2025-09-08 05:34:04 瀏覽:968
怎麼適應大學老師上課 發布:2025-09-08 04:44:30 瀏覽:651
大學生卡床 發布:2025-09-08 04:36:24 瀏覽:623
男大學生圖片大全圖片 發布:2025-09-08 04:33:39 瀏覽:671
廣西大學動物學教授 發布:2025-09-08 04:18:12 瀏覽:620
大學生下跪 發布:2025-09-08 04:18:09 瀏覽:276
大學進教授工作室好嗎 發布:2025-09-08 04:00:43 瀏覽: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