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農業大學李曉剛教授
❶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是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是農業部與湖南省政府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全國文明單位。學校坐落在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佔地面積3400畝,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現任黨委書記周清明,校長符少輝。
學校辦學始於1903年10月8日創辦的修業學堂,周震鱗、黃興、徐特立、毛澤東等先後在此執教。1951年3月與湖南大學農業學院合並組建湖南農學院,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1994年3月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
學校設有20個學院、1個獨立學院和研究生院,學科涵蓋農、工、文、理、經、管、法、醫、教、藝10大門類。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0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7個,是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有本科專業72個、專科專業2個。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省優勢特色學科2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6個。動植物科學領域、農業科學領域的ESI學科排名進入全球前1%。作物學、園藝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4個一級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進入全國前十。
現有專任教師1268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4人、美國科學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專家866人,博士生導師312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73人;有「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教學名師、湖南省優秀教師等286人;有教育部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農業部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3個、省創新團隊6個,國家教學團隊1個、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
現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25963人(其中獨立學院6427人)、專科生459人,在校研究生4209人。獲批國家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專業8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6個、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2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4個、全國重點建設職教師資培訓基地1個、全國農業碩士實踐教育示範基地1個;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7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5項;1篇博士論文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篇獲提名獎。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全省高校前列,學校獲評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現有牽頭組建的國家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級科研平台8個、省部級科研平台48個。獲得國家級科技成果獎25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500餘項;審定新品種300餘個;獲授權專利1200餘項。選育出的油菜、水稻、玉米、馬鈴薯、花生、茶葉、葡萄、棉花、柑橘、生豬、煙草、蔬菜等新品種和形成的實用技術成果推廣覆蓋全國。
學校與10多個國家的20多所大學及國際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系,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英國格林威治大學、日本鹿兒島大學等20多所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是湖南省最早開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高校之一。
展望未來,學校將秉承「朴誠、奮勉、求實、創新」的校訓和「質量立校、學術興校、人才強校」的辦學理念,堅持「產學研結合」的辦學特色,堅定不移地走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為全面建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不懈努力!
❷ 湖南農業大學的知名校友
姓名 職務 姓名 職務 李衛國 北京東方雨虹防水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內,全國青容聯委員 劉鈞貽 北京資源集團總裁,湖南農業大學兼職教授 熊再輝 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董事,董事長,兼任公司總裁 陳陽城 廣州理想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廣州市越秀區政協委員、常委 唐岳 長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周重旺 中國湖南省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❸ 張海清的湖南農業大學教授
張海清 ,男,1962年生,中共黨員,教授,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博士,種子科學內與工程專業碩士生導容師,農學院院長,湖南省作物學會秘書長。1982年獲湖南農業大學農學學士,1985年獲遺傳育種碩士學位,同年留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1992年晉升副教授,1995年調湖南國際企業合作公司任副總經理,1999年創辦湖南宏力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並任總經理,董事長,2005年獲作物栽培與耕作學博士,留湖南農業大學從事教學科研工作,2007年晉升教授。主講作物栽培學、作物育種學、種子加工與貯藏、種子實踐、生物能源概論等本科生課程和研究生種子學專題等課程。參加完成的「小麥遠緣雜交創造新材料的研究」 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完成的湖南省科技廳重大項目「水稻種衣劑的研製與開發」,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安農標810S淡黃葉突變基因的精細定位和克隆」,參加了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廣適型超級雜交稻高產繁殖制種技術研究與示範」等項目,先後發表論文30餘篇,參編著作3部。
❹ 湖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是誰
胡東平教授自2015年以來擔任湖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他是中南大學博士畢業、碩士生導師。
❺ 湖南農業大學的食品科技學院
一、湖南農業大學的食品科技學院簡介:
現有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個本科專業,設有食品科學與工程、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擁有食品科學、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糧食油脂與蛋白質工程、水產品貯藏及加工、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等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在園藝學一級學科自主設置了園藝產品采後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授權點。現有全日制在籍本科學生682人,全日制碩士生172人,在職碩士生60人,博士生10人。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建於1986年,是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重點專業,2008年確定為省特色專業,2009年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食品科學為省「十五」、「十一五」 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為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為學校「十一五」重點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為學校「十二五」重點學科。
二、湖南農業大學的食品科技學院的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教職工64人,其中專任教師42人。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6人,擁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比例為70.7% ;擁有博士學位者28人,佔66.7%;博士生導師7人,碩士生導師22人。教師隊伍中擁有教育部高等學校食品與營養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外圍評審專家7名,教育部科技成果評審專家3名,國家博士後基金項目評審專家3名,中國餐飲文化大師1名,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標准專業高級專家2名,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分會副理事長1名,「食品科學」、「食品與機械」、「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農產品加工學刊」「糧食與經濟」、「糧食與食品工業」、「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等7種期刊的編委4名,湖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2名,湖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食品安全專家8名,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3名,湖南省優秀教師1名,湖南省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1名,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人選1名,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3名,湖南省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名。
❻ 湖南農業大學文禮章教授
文禮章,男,博士,1956年2月出生,教授,生態學專業的博士生導師,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專業碩士生導師。
1978年3月-1981年12月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本科生,獲學士學位;
1985年9月-1988年7月 湖南農業大學昆蟲專業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99年9月-2002年5月 中國農業大學昆蟲生態專業博士生,獲博士學位;
1991年7月-10月 菲律賓國際水稻研究所學習昆蟲生態學;
1994年9月-1995年7月 北京外語學院學習西班牙語;
1995年10月-1996年10月 墨西哥查賓哥大學研修農業昆蟲學.
2003年4月-2004年3月 西班牙馬德里自治大學進修昆蟲生態學
1982年1月-1985年8月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教師(助教);
1988年6月-1992年5月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講師;
1992年6月-1998年5月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副教授;
1998年6月-現在 湖南農業大學植保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
2003年8月-現在 湖南農業大學生態學專業博士生導師
1997年9月-2002年5月 湖南農業大學昆蟲學教研室主任;
1997年1月-現在 長沙市政協常委;
2001年10月-現在 中國昆蟲學會理事,湖南省昆蟲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是:有害生物監控的生態學原理與非傳統生物食品源的安全性評價
主要研究內容:
1.作物病蟲害實時監控的生態學原理
2.作物病蟲害信息管理與傳播專家系統
3.非傳統生物食品源的安全性評價
4.重要野生食葯用昆蟲的馴養生態學基礎
E-mail: [email protected]個人網站: http://wen123.icpcn.com
主要論著目錄
1.文禮章等. 豆蚜在不同豇豆品種上的相對取食量研究.植物保護學報1990,17(l),41-45
2.文禮章等.豆蚜實驗種群生命表參數的研究. 昆蟲學報1991,34(1): 26-32
3.文禮章.食用昆蟲學原理與應用, 湖南科技出版社. 1998年4月. 208頁,獨著
4.文禮章. 食用昆蟲養殖與菜譜,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年7月.200頁,獨著
5.文禮章等.豇豆莢螟發生規律與防治技術研究. 昆蟲知識,2000,37(5).-274-278
6.文禮章等.應用回歸旋轉設計方案研究混配農葯防治煙青蟲的優化配方.農葯2002,41(1).-22-23
7. 文禮章等.幾種民間葯用蟲茶浸提液對微生物的影響研究. 微生物學通報2002,29(6) 38-42
8. 譚周進,文禮章等.幾種葯用蟲茶浸提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食品科學 2002,23(6) 104-107
學術成果
1.豆科蔬菜主要害蟲無公害防治技術理論與應用研究(主持),湖南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名.(1998年2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第一名.(1998年6月)
2. 湖南蟲茶資源考察與利用暨復合蟲釀茶研究(主持),湖南省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第一名.(2000年2月),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名.(2000年8月)
❼ 湖南農業大學培養出哪些省級領導
政界
杜占元
國家教育部副部長
鄧小剛
中共十七大代表、西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政法委書記
陳潤兒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黑龍江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
梅克保
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
甘霖
致公黨中央常委、國家工商總局副局長
屈冬玉
國家「863」計劃現代農業主題專家,中國農科院副院長,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
肖雅瑜
中共十七大代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顏永盛
第九、十屆全國人大代表,原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趙均田
2008年3月任湖南省紀委副書記
賀家鐵
原湖南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2008年8月調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幹部監督局局長,2014年9月任湖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梁建強
省政府副秘書長、省國家安全廳黨組書記、廳長
周用金
湖南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
張健
九三學社湖南省委副主委,九三學社中央委員,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湖南省衛生廳廳長
馬勇
中共益陽市委書記
❽ 湖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院長是誰
沈 岳,男,教授,1965年出生,湖南長沙人。現任湖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黨總支副書記。
❾ 湖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的師資力量
方 逵,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副校長、黨委委員。1963年10月生於湖南平江,1983年畢業於湖南師范大學數學系,1986年獲西安交通大學計算數學碩士學位,同年分配到國防科技大學任教,89年6月晉升講師,93年 11月破格晉升副教授,99年7月晉升教授。2000年獲國防科大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學位。2002年被湖南省確定為省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998年調到長沙大學,99年任長沙大學校長助理兼教務處處長,2001年12月任長沙大學副校長。2001年9月經省委組織部發文到株洲工學院作為院長助理掛職鍛煉一年。2001.12-2007.9任長沙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現兼任湖南師范大學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國防科大、湖南工業大學碩士生導師;長沙市科協副主席;中國工程圖形學會產品建模專業委員會委員;湖南省循環經濟學會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YOCSEF長沙分會副主席;湖南省計算數學與應用軟體學會常務理事。
廖桂平,男,漢族,1964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加拿大留學回國人員,湖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農業信息技術研究所所長、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農業信息化技術」碩士點領銜人、「計算機應用技術」重點學科帶頭人、後備人才創新團隊主要成員,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幹教師,湖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國家農推指委「農業信息化」協作組專家。
彭佳紅,教授,在讀博士,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負責人;1985年7月數學專業本科畢業,1986年2月至1987年1月在武漢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師資進修班進修一年,1990年7月畢業於復旦大學統計與運籌系統計與運籌助教班;以數據挖掘、軟體工程、人工智慧及其應用為主要研究方向,在《計算機工程》、《微電子學與計算機》、《計算機工程與科學》、《計算機工程與設計》等核心期刊和省級以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主編教材2部、參編教材2部;主持科研項目8項,其中湖南省科技廳科學計劃項目1項、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重點項目1 項、校科學研究項目6項,參與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等科學研究課題多項;校級精品課程《軟體工程》負責人;一直在高校從事計算機教學與研究工作。
戴小鵬,男,1964年出生。湖南農業大學信息技術學院教授,作物信息科學專業方向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智能農業,知識網格,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農業中應用。1987年畢業於廈門大學計算機科學系控制理論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2002年至2004年在湖南大學計算機與與通訊學院進修研究生課程,在2004年至2007年在湖南農業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知識網格在農業中的應用。2006年至2007年在日本國弘前大學作為訪問學者,主要研究計算機視覺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主持校級以上科研項目五項,參加863項目一項,發表了相關論文四十餘篇(EI收錄兩篇)。主篇教材兩部,參編教材五部。為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講《數據結構》,《資料庫原理與應用》,《人工智慧》,《MATLAB與數值計算》等課程。
唐少先:博士、湖南農業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信息安全與信息服務。1963年出生於湖南省衡陽市。曾就讀於北京大學、中南大學,獲得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博士學位、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學位、數學學士學位。1994年2月至2006年7月在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從事智能系統研究工作,參加了三項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工作、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T-S模糊控制系統規則庫優化機制研究」研究工作。共發表專業學術論文30餘篇(SCI檢索2篇,EI檢索6篇)、三次獲得省部級優秀自然科學論文一等獎。曾擔任中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信息加密方向學術帶頭人。1995年至2003年擔任中國智能控制與智能機器人學會理事。2006年8月作為學科引進人才進入湖南農業大學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熱衷於啟發式教學和智能信息系統的研究。
❿ 湖南農業大學有多少個教授
湖南來農業大學現有專源任教師1268人;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雙聘院士4人、美國科學院院士2人,高級職稱專家866人,博士生導師312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73人;有「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湖南省教學名師、湖南省優秀教師等286人;有教育部高校科技創新團隊2個、農業部科研傑出人才及其創新團隊3個、省創新團隊6個,國家教學團隊1個、省優秀教學團隊6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