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西南大學秦啟文教授

西南大學秦啟文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6 12:13:28

Ⅰ 秦啟文的介紹

秦啟文 男,1955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兼職研究員。中國文化研究會特聘研究員,重慶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委員會委員。加拿大政府加拿大學術研究特別獎獲得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青年教師獎(二等獎)獲得者;曾任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中國公共關系十佳傑出人士,重慶市名師。

Ⅱ 西南大學 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 的心理學好考嗎錄取比例是多少

buhi

Ⅲ 西南大學咨詢心理學abc理論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一、基礎心理學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其學科學術帶頭人為黃希庭教授。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有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有些研究成果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時間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61年,是國內時間心理學的研究中心。在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統計賦值、信號檢測論、多因素實驗運用於時間心理研究,開辟了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時間認知分段綜合模型、時間表徵三成分模型,有三項發現KaPPa效應的年齡特徵、心理時間的分段性、時間維度的人格特徵。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該領域已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其成果被國內外多種學術著作和教科書引用,其中一篇被國外學術刊物全文譯載;28篇論文被PA收錄,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時間認知、時間管理、時間人格維度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黃希庭教授、李伯約教授、張志傑副教授等。人格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82年。在研究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偏序關系矩陣排列法、多特質多方法分析等運用於人格研究。最先將價值觀引入心理學教材,把青年價值觀分為十大類,並對當代我國青年價值觀進行實證研究;開創了對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心理學研究。本研究方向曾先後主持過l個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專向項目、10餘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其3個重點項目),出版專著14部、論文140餘篇,其中16項研究被PA收錄,5項成果被國內相當多的教科書引用。出版了國內一些有影響的學術著作:《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獲教育部一等獎)、《人格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中國人的人格結構》等。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中國人的人格理論與評鑒、健全人格養成教育、我國西部民族心理與教育、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等研究。該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張進輔教授、鄭涌教授、趙伶俐教授、陳紅副教授、黃希庭教授等。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始於1986年,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上發表論文30餘篇,在其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60餘篇。在因果推理、歸納推理、條件推理、傳遞性關系推理、類比推理、比例推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頓悟的「概念驅動理論」、條件推理的「命題語意加工的問題空間理論」,能力培養的「啟發式思維策略轉換理論」,以及漢字識別的「多層次雙向格式塔加工模型」;結合思維策略訓練研究開發了學科領域思維能力訓練的實驗教材,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和六階段思維訓練模型。該方向主要從事四方面的研究:思維與創造、認知發展研究、審美認知研究、漢字認知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李紅教授、趙伶俐教授、范蔚副教授。人工智慧及工業心理學研究方向是本學科近10年來不斷努力發展較快的研究方向。已承擔2個國家863計劃子課題、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個教育部科技項目及重慶市科技項目,對自動推理和神經網路、組織形象設計和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在學科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20餘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其中對交疊作業瓶頸干擾的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人工智慧與認知、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邱玉輝教授、秦啟文教授、李永建教授、朱策教授、李伯約教授。在新的世紀里,黃希庭教授率領的我校基礎心理學科全體成員正在努力把該學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心理學科,為中國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做出的貢獻。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西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科於2000年被批准為重慶市重點學科,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多年來,該學科對發展與教育心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學習與創造心理、教育心理和兒童發展心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在國內居於領先水平的學校梯隊,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迄今為止,學科組成員已在學科級和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71部,有近30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學習與創造心理研究方向該方向能緊跟學科前沿,對創造性思維、羅輯推理、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幾個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創造性思維方面,主要進行了頓悟、假設檢驗、類比遷移等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的思維策略研究,並探討了創造性思維策略的發展和訓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造性形成的源事件激活理論」,該理論為深入研究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心理機制開創了新的視角。出版了《創造性研究手冊》、《創造性心理學》等專著,發表了近20篇高水平的科研論文。(2)在邏輯推理方面,比較注重對知識的有效學習、思維發展與元認知的綜合研究,特別是思維策略和學習策略的訓練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一定的建樹。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學科問題解決的認知模型」等,並開發出了《思維訓練》系列教材(共30本)、《學科研究性學習》教材(共4本),出版了理論專蓍《元認知與主體教育》、《高效率教學》、《學習策略》等。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4項,在《心理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著作19部。其研究成果被國內同行專家評價為國內「比較領先的水平」,在國際上也受到好評。該方向還和國外建立了比較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學科帶頭人張慶林教授兩次赴美,與耶魯大學教授、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R.JSternberg合作研究創造性智力,並合作出版了專著。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楊東副教授、徐展副教授、趙玉芳博士、曹貴康博士、史慧穎博士。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該方向主要在教學心理、心理素質教育、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等領域的研究上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1)教學心理學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具體表現為:對教學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當代教學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范疇等都有深入系統的探討,發表了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較系統的《教學心理學》專蓍,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獲重慶直轄後首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組織編寫了《教學心理學叢學》(共10本);研究成果《教學心理學研究》獲教育部1998年度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國內處於先進水平。先後承擔了10餘項國家、部委科研課題,在《新華文摘》、《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了《幼兒心理學素質訓練》(共10冊)、《中小學心理素質訓練》(共15冊)、《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共4冊)、《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共8冊)、《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共5本)、《師范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特點與教育》等系列叢書。(3)在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系統研究基礎上,以大學生的教育性活動為「經」、意識性和社會性發展為「緯」,建構了大學生心理學的新理論體系,被同行專家評價為「心理學本土化的成功嘗試」。其代表性專著《大學生心理的發展》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已經主持了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含重點課題)16項,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教材50餘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關20多項。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大均教授、陳旭教授、郭成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馮維副教授、吳明霞博士、劉衍玲博士等。兒童發展心理研究方向該方向主要對兒童認知發展、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和「兒童動作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發展研究」。深入探討了兒童高級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動作起源、表現及其發展規律,兒童解決問題的成功思維策略、學習策略及其教育對策,這些研究工作對於幼兒園課程開發、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均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2)在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的研究上,探討了幼兒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差異,異常心理現象的成因、表現及矯正。主持了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形成了《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專著、多媒體課件、學習使用指南等重要成果,相關的成果已經發布在「中小學教師網」上,得到了教育部的嘉獎。(3)在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對兒童審美心理的早期發展與教育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國內第一部關於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方面的專著。近年來,該方向的研究人員已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出版了《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三歲前兒童心理的發展》等著作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榮獲省部級獎勵8項。該方向的帶頭人李紅教授與加拿大共同協力組建的「中國—加拿大聯合兒童心理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本方向的研究向國際化邁進。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劉雲艷教授、陳安濤博士、高雪梅博士、胡興旺博士。

Ⅳ 秦啟文的人物職務

重慶市文化改革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重慶市國際國內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
重慶市人民政內府專家決策咨容詢委員會資深委員
中國心理學會社會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客座研究員
重慶市三立職業培訓學校首席顧問
重慶市社會學學科帶頭人
清華大學——中旭商學院高級講師
前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
在應用社會學、應用心理學,特是在公共關系與CIS理論方面有較深造詣,所取得的成果受到國內外同行專家高度評價。

Ⅳ 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心理學專業比較好的研究生學校

要想考研先要確定自己喜歡哪個專業,不是為了考研而考研.你可以考心理學本專業或者是相關專業,最好不要跨得太遠,不利於復習.例如教育學,醫學,人力資源管理.醫學和人力資源都要考數學(如果你數學基礎好盡管可以考),心理學和教育學是全國統考,只考英語政治和專業課三門.人力資源最好的學校當然是中國人民大學,最早開設人力資源課程的.其次中大的也比較好.

中國高校心理學排名

1 北京師范大學
北師2002年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心理學院,高手如林。你看看你的考研教材中多少是北師出的就知道它的實力了。

2 北京大學
中國大陸最早開設心理學專業的學校。北大的實驗心理學是大陸最強的,以前北醫的心理治療是大陸最強的,兩學校合並後後,心理專業的總實力如虎添翼。不過,它在發展與教育方向比北師差不少,所以只能屈居第二。

3 中科院心理所
我國唯一的國家級心理學研究機構,是中國心理學會的掛靠單位。這個單位在生理心理學方向非常強,腦神經科學、認知等尤其厲害。中國心理學會理事長張侃、心理學泰斗林仲賢就在這個單位。

4 華東師范大學
這個學校的心理學比較全面,各方向都很強,尤其是基礎研究。由於地處上海這個大城市,改革開放的最前沿,自然能夠吸引大量優秀人才。該學校老一代專家的學術精神和敬業精神都相當不錯。中國心理學會副理事長楊治良是該學校的心理學領軍人物。不過,這個學校的老師似乎只擅長科研,卻不太擅長講課。07年參加統考的學校中,華東和華南的分數線是中國最高的。

5 華南師范大學
強人雲集的地方。莫雷(現在是副校長)、申大鬍子(申荷永)、鄭希付等,都是大家熟悉的人物。張敏強領銜的統計測量方向是該校的拳頭方向,其統計與測量的綜合實力絕對大陸第一。當今中國大陸,45歲到55歲的心理統計教授多半出身於華南師大。近年金志成強勢加盟,更是使得該校的心理學發展銳不可擋,大有超越華東之勢。

6 西南大學
這個學校的心理學完全是老黃一個人撐起來的。老黃辛苦了這么多年,終於把西南大學帶到了心理第六的地步,真不容易。現在該學校的基礎心理學相當強,尤其是認知和人格方向。

7 浙江大學
中國各高校的心理學一般都偏向教育,惟獨這個學校的心理學偏向工業方向,並給心理學的學生授予理學學位,可謂獨樹一幟。這個學校對統計的考查十分嚴格,嚴格到了中國罕見的地步,所以統計基礎不好的人千萬別考那裡。著名雜志《應用心理學》就出自浙江大學。

8 天津師范大學
沈德立領銜的天津師大也非常有特色。該學校現在在眼動方面的研究處於中國領先。

你可以去一些論壇上查看相關考研的信息,確定你要考的專業和學校.然後看所報專業的書籍是哪些,考哪些內容.慢慢地你就了解考研是什麼回事了.這些准備功夫不能偷懶,了解越清楚越有利於復習.考研考的是意志和毅力.堅持下來就成功了.

華東師范的學術水平是上海地區最好的,此外上海交大和上海師范也有心理學專業的研究生。其他的心理學就不怎麼樣了。如果考人力資源,首選也是上海交大。

Ⅵ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的重點學科

一、基礎心理學
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其學科學術帶頭人為黃希庭教授。
西南大學基礎心理學有四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特色突出,優勢明顯,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有些研究成果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
時間心理學研究方向
始於1961年,是國內時間心理學的研究中心。在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統計賦值、信號檢測論、多因素實驗運用於時間心理研究,開辟了時間隱喻的跨文化研究,提出了時間認知分段綜合模型、時間表徵三成分模型,有三項發現KaPPa效應的年齡特徵、心理時間的分段性、時間維度的人格特徵。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在該領域已發表研究論文50餘篇,其成果被國內外多種學術著作和教科書引用,其中一篇被國外學術刊物全文譯載;28篇論文被PA收錄,受到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時間認知、時間管理、時間人格維度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黃希庭教授、李伯約教授、張志傑副教授等。
人格心理學研究方向
始於1982年。在研究方法和理論上有不少創新,如將模糊聚類分析法、模糊偏序關系矩陣排列法、多特質多方法分析等運用於人格研究。最先將價值觀引入心理學教材,把青年價值觀分為十大類,並對當代我國青年價值觀進行實證研究;開創了對自立、自信、自尊、自強的心理學研究。本研究方向曾先後主持過l個國家教委博士點基金專向項目、10餘個國家級和省部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其3個重點項目),出版專著14部、論文140餘篇,其中16項研究被PA收錄,5項成果被國內相當多的教科書引用。出版了國內一些有影響的學術著作:《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獲教育部一等獎)、《人格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學》、《當代大學生心理特點與教育》、《中國人的人格結構》等。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中國人的人格理論與評鑒、健全人格養成教育、我國西部民族心理與教育、青年價值觀與教育等研究。該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張進輔教授、鄭涌教授、趙伶俐教授、陳紅副教授、黃希庭教授等。
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
始於1986年,主持過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在《心理學報》、《心理科學》上發表論文30餘篇,在其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60餘篇。在因果推理、歸納推理、條件推理、傳遞性關系推理、類比推理、比例推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了頓悟的「概念驅動理論」、條件推理的「命題語意加工的問題空間理論」,能力培養的「啟發式思維策略轉換理論」,以及漢字識別的「多層次雙向格式塔加工模型」;結合思維策略訓練研究開發了學科領域思維能力訓練的實驗教材,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和六階段思維訓練模型。該方向主要從事四方面的研究:思維與創造、認知發展研究、審美認知研究、漢字認知研究等。該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李紅教授、趙伶俐教授、范蔚副教授。
人工智慧及工業心理學研究方向
是本學科近10年來不斷努力發展較快的研究方向。已承擔2個國家863計劃子課題、2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多個教育部科技項目及重慶市科技項目,對自動推理和神經網路、組織形象設計和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問題有深入的研究,在學科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40餘篇,其中20餘篇論文被SCI、EI、ISTP收錄,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其中對交疊作業瓶頸干擾的研究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該方向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人工智慧與認知、企業文化心理、人-機-環系統中人的因素等。本方向主要研究人員有邱玉輝教授、秦啟文教授、李永建教授、朱策教授、李伯約教授。在新的世紀里,黃希庭教授率領的我校基礎心理學科全體成員正在努力把該學科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心理學科,為中國心理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
二、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西南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科於2000年被批准為重慶市重點學科,2001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多年來,該學科對發展與教育心理的基本理論和應用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學習與創造心理、教育心理和兒童發展心理三個穩定的研究方向,造就了在國內居於領先水平的學校梯隊,發表了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迄今為止,學科組成員已在學科級和重要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出版專著71部,有近30項課題的研究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獎勵。
學習與創造心理研究方向
該方向能緊跟學科前沿,對創造性思維、羅輯推理、知識學習與思維發展幾個方面進行了比較系統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創造性思維方面,主要進行了頓悟、假設檢驗、類比遷移等創造性思維過程中的思維策略研究,並探討了創造性思維策略的發展和訓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創造性形成的源事件激活理論」,該理論為深入研究創造性思維的內部心理機制開創了新的視角。出版了《創造性研究手冊》、《創造性心理學》等專著,發表了近20篇高水平的科研論文。(2)在邏輯推理方面,比較注重對知識的有效學習、思維發展與元認知的綜合研究,特別是思維策略和學習策略的訓練研究,在理論和實踐上有一定的建樹。提出了思維能力培養的「策略性知識轉化理論」、「學科問題解決的認知模型」等,並開發出了《思維訓練》系列教材(共30本)、《學科研究性學習》教材(共4本),出版了理論專蓍《元認知與主體教育》、《高效率教學》、《學習策略》等。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7項,省部級課題15項,獲省部級科研獎勵14項,在《心理學報》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出版著作19部。其研究成果被國內同行專家評價為國內「比較領先的水平」,在國際上也受到好評。該方向還和國外建立了比較密切的科研合作關系,學科帶頭人張慶林教授兩次赴美,與耶魯大學教授、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R.J Sternberg合作研究創造性智力,並合作出版了專著。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慶林教授、劉電芝教授、楊東副教授、徐展副教授、趙玉芳博士、曹貴康博士、史慧穎博士。
教育心理學研究方向
該方向主要在教學心理、心理素質教育、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等領域的研究上有明顯的優勢和特色,取得了一些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1)教學心理學研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具體表現為:對教學心理學的理論體系和學科體系、當代教學心理學的發展趨勢、教學心理學的研究范疇等都有深入系統的探討,發表了多篇有影響的論文,出版了國內第一本較系統的《教學心理學》專蓍,受到國內同行專家的高度評價,獲重慶直轄後首屆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等獎;組織編寫了《教學心理學叢學》(共10本);研究成果《教學心理學研究》獲教育部1998年度全國師范院校基礎教育改革實驗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2)對心理素質教育的理論和實踐進行了系統研究,在國內處於先進水平。先後承擔了10餘項國家、部委科研課題,在《新華文摘》、《教育研究》、《心理科學》、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近百篇,出版了《幼兒心理學素質訓練》(共10冊)、《中小學心理素質訓練》(共15冊)、《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共4冊)、《家庭心理素質教育》(共8冊)、《學校心理素質教育叢書》(共5本)、《師范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特點與教育》等系列叢書。(3)在對青少年心理發展特徵和規律的系統研究基礎上,以大學生的教育性活動為「經」、意識性和社會性發展為「緯」,建構了大學生心理學的新理論體系,被同行專家評價為「心理學本土化的成功嘗試」。其代表性專著《大學生心理的發展》獲四川省政府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已經主持了國家和省部級項目(含重點課題)16項,在《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出版著作40多部、教材50餘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關20多項。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張大均教授、陳旭教授、郭成副教授、余林副教授、馮維副教授、吳明霞博士、劉衍玲博士等。
兒童發展心理研究方向
該方向主要對兒童認知發展、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等方面進行了較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科研成果:(1)在兒童認知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兒童解決問題的思維策略」和「兒童動作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發展研究」。深入探討了兒童高級邏輯推理能力的早期動作起源、表現及其發展規律,兒童解決問題的成功思維策略、學習策略及其教育對策,這些研究工作對於幼兒園課程開發、兒童早期智力開發均具有直接的指導意義。(2)在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的研究上,探討了幼兒正常心理和異常心理的差異,異常心理現象的成因、表現及矯正。主持了教育部重大招標課題「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形成了《幼兒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專著、多媒體課件、學習使用指南等重要成果,相關的成果已經發布在「中小學教師網」上,得到了教育部的嘉獎。(3)在兒童審美心理發展的研究上,主持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對兒童審美心理的早期發展與教育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國內第一部關於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發展與教育方面的專著。近年來,該方向的研究人員已在《心理學報》、《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10餘篇,出版了《兒童青少年審美心理的發展與美育對策研究》、《三歲前兒童心理的發展》等著作10餘部,主持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11項,榮獲省部級獎勵8項。該方向的帶頭人李紅教授與加拿大共同協力組建的「中國—加拿大聯合兒童心理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推動本方向的研究向國際化邁進。該方向的主要研究人員有李紅教授、劉雲艷教授、陳安濤博士、高雪梅博士、胡興旺博士。

Ⅶ 西南大學心理學院到底是一本還是二本哪

我們學院是個專科啊 只不過恰好排了個基礎研究全國第一 綜合全國第二而已 這也沒啥好值得炫耀的 是吧 居然問是一本還是二本 !!切!!!

Ⅷ 我是大三的學生。准備考IC設計方向的研究生。請問哪個學校有這個專業

主要是公共關系這個專業方向
暨南大學有公共關系這個專業的碩士點回
說到具體的CI方向,西南大答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 院長 秦啟文教授的研究生就有這個方向
主要是考關於社會學和心理學的內容

西南大學的網址:www.swu.e.cn

Ⅸ 誰有西南大學老師秦啟文的文章

名單給你,自己在網上找吧~~

代表性論文
學校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績效的關系分析,心理科學,2006年第6期。
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員工工作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心理科學,2006年第2期。
重慶怎樣進一步打好「直轄牌」,《決策參考》(重慶市人民政府研究室),2006年第27期。
打造重慶的「軟實力」,當代黨員,2006年第11期。
公眾在突發事件中的負面心理反應解構,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和諧思想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運用,商場現代化,2006年第11期。
淺述員工滿意度的影響因素及其應用研究,商場現代化,2006年第10期。
社會轉型期大學生人生價值觀變遷的初步研究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展現城市魅力 提升國際形象 重慶市成功舉辦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 ,國際公關,2005年第6期。
對公共關系學科定位的反思,中國高教研究,2005年第5期。
責任心的心理學研究與展望,心理科學,2005年第4期。
突發事件的兩個基本理論問題探討,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
成癮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 ,心理科學,2005年第1期。
中學組織氣氛與教師工作滿意度的相關分析, 心理科學,2005年第1期。
論形象及其與人的關系,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6期。
未成年人法律自我保護意識的調查,心理科學,2004年第4期。
城市化進程對居民社會行為影響的研究,心理科學,2004年第2期。
不同維度中企業理念的價值,西南師范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年第5期。
企業理念功能價值取向的公眾觀及其對員工的激勵作用,心理科學,2003年第1期。
代表性著(譯)目錄
《應用心理學導引》(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社會心理學》一章,見黃希庭主譯《心理學》,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年。
《形象學導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突發事件的管理與應對》,新華出版社2004年。
《心理學視野中的企業理念》,新華出版社2003年。
《公共關繫心理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現代社會學》,重慶出版社2002年。
《重慶市市民禮儀手冊》,重慶文明辦2007年。

國家級、省部級及部分橫向課題
1、國家社科基金(06BSH015):城市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轉型研究--走出「捲入式」負博弈困境(2006年7-2008年7)。
2、重慶市人民政府重大招標課題(CQZDZ200604):重慶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創新型城市研究。
3、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社會價值觀的變遷研究2004.2-2006.12。
4、重慶十一•五規劃課題:重慶新型社區構建研究2004.8-2005.3。
5、重慶市文科基地重點項目:突發事件的管理與應對(2003.12-2005.1)6、重慶市社科項目:重慶市地方政府形象與和諧社會構建(2004.7-2006.12)。
7、重慶市科委:重慶市城市形象戰略研究(2001.2-2003.10)。
8、重慶市社科基金項目:中國西部本土企業文化的心理學研究(2003.7-2005.12)。
9、重慶市科協立項:重慶科協組織形象調查與戰略研究(2003.3-2005.3)10、重慶市精神文明辦公室立項:重慶市民禮儀手冊編寫(2006.10-2007.10)。
11、「雲南保山市幼兒園形象策劃」 (2006.3-2007.3)。
12、重慶市科委:重慶城市建設管理(2007.4-2007.8)。

Ⅹ 我是一個三本的學生,學的旅遊管理,想考公共關系的研究生,報哪個學校合適呢

給你推薦西南大學文化與社會發展學院秦啟文教授的公共關系學研究生。其實大多文科的專業都不考數學。比如行政管理、教育學等

熱點內容
被評為青島大學特聘教授 發布:2025-09-10 10:51:05 瀏覽:280
大連理工大學張強教授怎麼樣 發布:2025-09-10 10:38:46 瀏覽:874
女大學生接客 發布:2025-09-10 10:05:18 瀏覽:203
王健教授浙江大學 發布:2025-09-10 10:04:33 瀏覽:58
國外大學很多印度老師 發布:2025-09-10 09:21:34 瀏覽:1000
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可 發布:2025-09-10 09:14:07 瀏覽:214
北部灣大學閉教授 發布:2025-09-10 08:55:08 瀏覽:343
天津大學材料學院有哪些教授 發布:2025-09-10 08:55:03 瀏覽:940
去歐洲大學當老師 發布:2025-09-10 08:53:02 瀏覽:212
大連工業大學雕塑的教授 發布:2025-09-10 08:08:06 瀏覽: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