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談水氫車
㈠ 青年汽車的水氫燃料汽車什麼原理
其實這種原理比較簡單,主要依靠的是。將水中的氫。和氧氣分離開來。利用氫氣的可燃版性。和氧權氣可以助燃的效果。將水進行電解。從而獲得氫燃料。燃燒氫氣獲得動力。但是需要大量的電能量。在咱們中國。還不能提供。氫燃料的加註。所以不能得到廣泛的使用。
㈡ 「水氫車」刷屏,這真的是一個騙局嗎
近日,南陽市出了一則轟動性的新聞。新聞報道稱:水氫發動機在我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要加水即可行駛。當天,市委書記張文深到氫能源汽車項目現場辦公時,為氫能源汽車項目目前取得的最新成果點贊。市委副書記、市長霍好勝參加現場辦公。
該項目公司官網這樣介紹青年水氫燃料車:青年水氫燃料車不用加油,也不用充電,只加水,續航里程超過500公里,轎車可達1000公里。該車裝置自主研發的特殊轉換裝置,能夠將水轉換成氫氣。水氫燃料車使用了特殊的催化劑,這也是該公司最為關鍵的商業機密。
目前新能源汽車領域,最負盛名的應當是特斯拉了。特斯拉滿電續航最高也就跑500公里,青年汽車為何敢說自己轎車續航可達1000公里?
簡單的化學常識,水氫汽車的動力原理是,讓水和鋁反應產生氫氣,去驅動燃料電池或直接燃燒做功。這個原理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鋁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它會和水反應產生氫氣。但是鋁的表面會產生一層氧化膜,氧化膜非常惰性,會阻止新的鋁和水進一步反應。想要反應繼續下去,就得需要把鋁變成極其細的粉末,或者讓鋁和液態金屬混合,破壞鋁的氧化層,才有可能實現。
理論上在工程上是可以實現的,但是在商業上幾乎不可能,因為成本太高,而且在反應過程中能量流失嚴重。如果真的實現,意味著水氫則違反物理常識。第一,它打破了能量守恆定律,第二它實現了水的高效催化分解,第三它推動了世界能源革命。
㈢ 加水就能跑上千公里 「青年水氫燃料車」可信度高嗎
只要稍微有點「能量守恆定律」知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是騙局,但其拋出「鋁合金催化劑」這個概念,確實能唬住一些數理化成績不好的人。
首先科普一下什麼叫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能改變反應物化學反應速率而不改變化學平衡,且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化學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改變的物質叫催化劑。
催化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發生損耗,但它可以改變化學反應速率。
水只是加入催化劑能不能產生氫氣?當然不能,不信可以去問問你的化學老師。
那麼如何讓水產生氫氣?這需要加入酸或鹼,再加入易溶於酸鹼的金屬(例如鋁、鋅等),它們發生化學反應就會產生氫氣,但酸鹼和金屬都會不停消耗,需要不斷補充。這時候如果同時加入催化劑,化學反應會更劇烈,但催化劑是不需要補充的。
青年汽車宣稱「加水就能跑」,實際上是忽悠不懂化學的人。
青年汽車有沒有詐騙前科?在去年2月份的新能源汽車騙補風波中,工信部網站公布了對7家汽車公司行政處罰書,青年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蕭山法院去年6月9日的破產清算案件中,包括了青年汽車集團的三家關聯企業:浙江青年蓮花、浙江青年蓮花發動機有限公司和杭州亞曼發動機有限公司。
青年汽車是真的沒錢了,「水氫燃料車」項目或許是垂死掙扎的最後一擊,能否騙到融資是關鍵。在經歷了「巴鐵」和「賈布斯」事件後,各位更應該擦亮雙眼,如今騙子太多,融資到處
㈣ 清華大學與豐田汽車在氫燃料等方面達成合作,這將在汽車行業造成什麼影響
4月20-21日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受清華大學邀請到訪,為清華為學子演講的同時,與清華大學簽約成立清華大學-豐田聯合研究院。雙方計劃在汽車電動化、氫燃料等方面展開校企合作.
對於此次合作,清華大學校長邱勇表示:「在中日兩國關系持續向好的當下,雙方合作具有特別的意義。2018年,中日雙方簽署關於建立中日創新合作機制的備忘錄,創新也是清華與豐田合作的核心。」
豐田章男也表示:「2025年之前,豐田將在中國推出10款純電動車型。清華大學可以為汽車電氣化提供很大助力。」在他看來,汽車行業正面臨的最大課題是汽車電動化。此次的聯合研究院也將不僅限於研究中國消費者所喜愛的汽車,還將共同探討如氫燃料的應用,助力解決中國能源問題及社會課題的研究項目。
㈤ 水氫汽車是一場純粹的騙局嗎
2019年5月23日,南陽日報頭版發文《水氫發動機正式下線,市委書記點贊!》。文章稱,水氫發動機在南陽市正式下線啦!這意味著車載水可以實時製取氫氣,車輛只需加水即可行駛。
該新聞一經報道,立刻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質疑聲此起彼伏。水氫汽車到底是純粹的騙局還是顛覆行業的新興技術?氫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和未來前景如何?這一切還要從發展清潔能源的動機開始說起。
南陽「水氫汽車」報道截圖
全球變暖趨勢加劇 新能源技術加速發展
大氣層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只有區區0.04%,卻扮演了「地球空調」一般的重要角色。二氧化碳彷彿一層溫室薄膜,將來自太陽的熱量蓄積在地表,延緩其向宇宙空間逸散的速度。如果缺乏這萬分之四的二氧化碳,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將從現在的14°C降低到-19°C,人類能夠生存的地域面積將大大縮小,如今的中高緯度地區可能都將變成冰雪覆蓋的不毛之地,可見相當微小的二氧化碳含量就能對地表溫度造成強烈影響。然而,近一百多年以來,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經達到1750年的140%。照此趨勢預測,2100年左右,地球平均氣溫將在2000年水平的基礎上增加0.3~4.8°C。
時至今日,科學界的主流觀點已經明確了人類工業革命以來的生產、生活中對化石燃料的過分利用是造成溫室氣體排放和地球氣候變暖的直接誘因。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飼育家畜過程中其消化道排出的甲烷,以及人工合成的氯氟烴類製冷劑是當前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的歷次報告書中關於全球變暖趨勢的評價,作者供圖
從上圖可見,IPCC從1990年第一次發布報告到最近公布的第五次報告,關於人類活動是否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因素這一命題在認識上是不斷深化的。
在這一背景之下,各種新能源技術也加快了各自的發展步伐。以碳排放大戶,汽車行業為例,先後誕生了混合動力車、純電車、氫能源車等等技術路線。
混合動力車不存在續航焦慮,通過插電式電池組或者被動動能回收系統提供的額外能量,與發動機並行的電動機系統可以在低速時提供主要動力,大大減少燃油消耗,從而實現減少排放的目標。純電車在現階段雖然存在明顯的續航焦慮,但本身可以做到零排放。氫能源車以豐田旗下Mirai作為代表,理論上不存在續航焦慮並且實現零排放,但加氫站網路體系目前仍然需要進一步建設。
幾種典型溫室氣體的佔比、性質、來源以及暖化系數比較,作者供圖
我們還要多久才能駕駛氫能源電池車上路?
雖然在純電車方面發力較晚,存在感不足,以豐田為代表的日本車企在新能源汽車的另外一條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車方面,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2014年底,豐田公司開始在日本銷售旗下的氫燃料電池汽車,這款被命名為「Mirai」的車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首個商業販售的氫燃料電池車款。其名稱「Mirai」取自日語單詞「未來」(字形與漢字相同,日文羅馬音mirai),彰顯日本對未來實現氫能源社會的信心和期待。
「Mirai」的實車照片和車內布置的儲氫罐,來源:見圖
作為世界上目前唯一量產的氫能源車,Mirai與傳統汽車有著很多的顯著差異。首先,動力模塊為氫燃料電池,這意味著該車不搭載傳統燃油車或者混動車的內燃機引擎,而是直接利用氫燃料電池組提供的電能驅動電機來產生動力。其次,能量來源為氫氣,車輛首先需要在加氫站加註氫氣後才能運行,氫氣將會儲存在車內的儲氫罐中。加註過程僅需3分鍾,續航里程可達650千米。最後,Mirai的能量來源決定了其必須依賴於充分建設的加氫站體系才能獲得良好的用戶體驗,而與遍布城市各處的加油站相比,加氫站分布密度在現階段顯然嚴重偏低。
此外,由於氫燃料電池唯一的排放產物是水,氫燃料電池車與純電車類似,都可以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加上續航能力優秀,不存在純電車的續航焦慮,即便技術難度高於純電車,氫燃料電池車仍然是新能源車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雖然現有的氫氣獲取途徑仍然可能消耗大量電力,但隨著再生能源電力等相關技術的進步以及加氫站等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一個立足於不依賴於化石燃料的未來氫能社會將很有可能在本世紀中葉前得以實現。
南陽水氫汽車是一場徹底的騙局嗎?
這次爆出的水氫汽車,其實最近幾年屢有報道,相關企業在各地爭取投資和政策扶持也屬於正常的商業運作。與已經相對成熟的氫能源電池車相比,水氫汽車最大的賣點在於所謂的直接以水制氫,燃油車加油,水氫車加水。相關企業宣傳水氫汽車將從根本上解決氫能源車短期內加氫站不足的重大問題,從根本上顛覆現有的行業格局。
理論上來看,水氫車的技術路線確實說得通,沒法像否定永動機一樣徹底否定水氫車存在的意義。但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技術成熟度,或者說是商業上的可行程度。水氫車宣稱可以將注入水箱的水轉化為氫氣,然後再給氫能源電池組提供反應原料。這個技術路線如果單純從能否實現的角度來看,其實一點不復雜,而且完全可行,純粹是中學化學范疇之內的技術,跟高科技根本不沾邊。
以該路線的核心,水箱中發生的水制氫過程為例。企業負責人號稱這一過程的關鍵是某種高性能催化劑。然而事實是這樣嗎?
根據媒體報道結果,該企業所稱的催化劑實為金屬鋁,也就是說制氫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水和金屬鋁發生反應釋放氫氣的過程。首先,金屬鋁在這個反應中扮演的角色完全不是催化劑。其次,鋁和水的反應過程在正常條件下極為緩慢。最後,反應生成的產物如氫氧化鋁如何處置?
幾種常見的制氫技術總結,可見能夠同時實現低成本無排放的技術尚不存在,人類邁向氫能社會的路途依然漫長,作者供圖
從公開報道我們也可以看出,該技術目前只在卡車一類大型車輛上進行了運用。我們不必討論網上公開的信息是真是假,單說在卡車上安裝這樣一套類似的裝置,實際上一點技術難度都不存在。真正困難的是,如何讓這台卡車擁有和普通燃油車一樣的動力性能、續航能力、安全性以及維護便利性?且不說這之後的系統小型化了。
水氫燃料車照片,來源:媒體報道
回到我們這個小結最初的疑問,南陽水氫汽車項目是一場徹底的鬧劇或是騙局嗎?從目前披露的情況和信息來看,我們不得不說這個可能性很大。而且,這也是整個國內學術共同體和業界相關人員的共同看法。當然,我們看到這起事件在媒體和公眾的廣泛參與下,熱度已經持續走高。相信經過廣泛的質疑和討論,真相會浮出水面。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與傳播項目」出品,搜索科學照「謠」鏡,獲取更多內容。
㈥ 據2004年5月28日的《佛山日報》報道,由清華大學汽車系仇斌老師研製的氫燃料電池車-「零排放」公交車首次
(1)氫氣燃燒生成了水,反應的方程式為:2H2+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