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發布時間: 2021-02-27 01:48:14

A. 北大的哲學系教授有哪些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 主任: 王東
黃楠森 資深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王東 教授 領域: 列寧哲學思想、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理論
豐子義 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理論
聶錦芳 教授 領域: 馬克思文獻學、馬克思與西方思想傳統
仰海峰 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研究
曾志 副教授 領域: 辯證唯物主義
席大民 副教授 領域: 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形態理論
楊學功 副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存在論(ontology);全球化
徐春 副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理論、人學、環境哲學
中國哲學教研室 主任: 張學智
湯一介 資深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
胡軍 教授 領域: 中國現代哲學、知識論,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現代知識論史
張學智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儒家哲學、近現代哲學
王中江 教授 領域: 先秦哲學 道家哲學 儒家哲學 近現代哲學
王博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道家、早期經學
彭國翔 教授 領域: 宋明理學;當代儒學;中國哲學、思想史和中西哲學與宗教的比較
楊立華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
外國哲學教研室 主任: 韓水法
靳希平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現象學、古希臘哲學
趙敦華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基督教哲學、中西比較哲學
張祥龍 教授 領域: 東西方哲學比較,西方現代哲學(現象學,海德格爾,解釋學,維特根斯坦等),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東西方宗教哲學
尚新建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
葉闖 教授 領域: 語言哲學、知識論、科學哲學
韓水法 教授 領域: 德國哲學、現代西方哲學、政治哲學
韓林合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分析哲學,維特根斯坦哲學),老莊哲學;形而上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
李超傑 副教授 領域: 現代西方哲學 德國哲學 解釋學
吳增定 副教授 領域: 近代政治思想,德國哲學
先剛 副教授 領域: 德國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史
劉哲 副教授 領域: 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和法國現象學,心靈哲學和主體性理論
吳天岳 副教授 領域: 中世紀哲學,希臘哲學
邏輯學教研室 主任: 周北海
劉壯虎 教授 領域: 符號邏輯
周北海 教授 領域: 符號邏輯
陳波 教授 領域: 邏輯哲學、邏輯史、分析哲學
葉峰 教授 領域: 數學哲學,邏輯,心靈哲學,語言哲學
邢滔滔 副教授 領域: 邏輯學、數學哲學
王彥晶 講師 領域: 模態邏輯 動態認知邏輯 認知協議
倫理學教研室 主任: 徐向東
王海明 教授 領域: 倫理學與國家論
何懷宏 教授 領域: 倫理學原理、應用倫理學、中西倫理思想史
陳少峰 教授 領域: 中國倫理學史、應用倫理學
徐向東 教授 領域: 倫理學與政治哲學,知識論,早期現代哲學,形而上學
李猛 副教授 領域: 倫理學,政治哲學, 西方近代哲學,古希臘哲學
美學教研室 主任: 章啟群
葉朗 資深教授 領域: 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
朱良志 教授 領域: 中國美學、中國藝術
章啟群 教授 領域: 西方美學史,解釋學,魏晉思想和藝術
王錦民 副教授 領域: 中國美學史
寧曉萌 講師 領域: 西方美學史,梅洛龐蒂,現象學
佛教與道教教研室 主任: 姚衛群
姚衛群 教授 領域: 佛教、東方哲學
王宗昱 教授 領域: 道教、中國民間宗教
李四龍 教授 領域: 中國佛教史;佛教哲學
周學農 副教授 領域: 中國佛教史、近現代佛教
王頌 副教授 領域: 佛教
程樂松 副教授 領域: 魏晉道教史、道教經典、宗教學研究方法
基督教與宗教學原理教研室 主任: 張志剛
張志剛 教授 領域:
徐鳳林 教授 領域: 東正教、俄羅斯哲學
孫尚揚 教授 領域: 中國基督教史,宗教社會學
徐龍飛 副教授 領域: 基督教史,中世紀神學和哲學
沙宗平 副教授 領域: 伊斯蘭教、阿拉伯哲學
吳飛 副教授 領域: 基督教哲學 宗教人類學
吳玉萍 講師 領域: 基督教史、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 主任: 吳國盛
吳國盛 教授 領域: 自然哲學、科學思想史、科學哲學、技術哲學
周程 教授 領域: 科學社會史、科學技術與社會、科技政策與管理
劉華傑 教授 領域: 博物學史,科學哲學、科學傳播學
冀建中 研究員 領域: 數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
任元彪 副教授 領域: 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
孫永平 副教授 領域: 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西方哲學
王駿 副教授 領域: 科學的社會研究、科學與公共政策
蘇賢貴 副教授 領域: 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環境倫理學
朱效民 副教授 領域: 科技政策與科學傳播
外國哲學研究所 主任: 尚新建
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 主任: 吳國盛

B. 北京市的所有文科大學

我在北理工學文,祝好運:
北京人民大學
北京大學專(偏文)
首都屬師范大學
北京外國語大學
北京國際關系學院
北京語言大學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北二外)
北京林業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工商大學
首都經貿大學
北京聯合大學
註:(北京服裝學院和北京印刷學院屬於藝術類學院,不是文科類大學)

C.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應該如何考

就是正常參加高考就可以。
當然北外還有提前招生。主要考語文英語。大概在高考前一年年底或高考年的1月初。
一般錄取線最低分高出一本線50分左右,平均分高出一本線70~80分左右。

D. 如何評價胡鞍鋼待選清華首批文科資深教授

文科類學生雖然相對應用面較窄,但「萬金油」的情況十分明顯,這無形之中擴大了就業面,而善於溝通、善於交際的優點也讓他們在職場中如魚得水。

E. 北大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本科四年所用教材有哪些

《中國史綱要》,翦伯贊主編,人民出版社年版
《中國古代簡史》,張帆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歷史學》(大學文科指導書目),李玉、吳宗國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中國歷史文選》(修訂本)張衍田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通史參考書】
《國史大綱》,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中國文化史導論》,錢穆,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
《呂著中國通史》,呂思勉著,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通史》,白壽彝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華二千年史》,鄧之誠,中華書局1983年版
《簡明中國古代史》,張傳璽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國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國史研究》編輯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歷史研究專題述評》,胡凡等主編,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國古代史分期問題討論集》,《歷史研究》編輯部,三聯書店1957年版
《中國古代史分期討論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國大歷史》,黃仁宇著,三聯書店1997年
【閱讀雜志】
《歷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 《中國史研究動態》
【文獻索引】
《中國古代史論文資料索引》,復旦大學歷史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國史研究入門》(上、下),山根幸夫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鳳瀚、徐勇編,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戰國秦漢史論文索引》,張傳璽等編,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書目論文索引》,武漢大學圖書館1982年版。
《魏晉南北朝研究論文書目引得》(1912-1969),鄺利安編,台灣中華書局。
《東洋學文獻類目》,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先秦篇參考書】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蘇秉琦,三聯書店1999年版
《中國早期國家》,謝維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李學勤主編,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孫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楊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許倬雲,三聯書店1994年版
《先秦史論稿》,徐中舒,巴蜀書社1992年版
《中國奴隸社會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書業,山東大學出版社1987年版
《戰國史》,楊寬,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楊寬,中華書局1965年版
《先秦兩漢史研究》,吳榮曾,中華書局1995年版
《十批判書》,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國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廬主編,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與中國社會》,余英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國青銅時代》,張光直三聯書店1999年版
【秦漢篇參考書】
《秦漢史》,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漢史》,林劍鳴,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漢史》,翦伯贊,北京大學出版社1983年版
《劍橋中國秦漢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閻步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兩漢史論叢》,韓連琪,齊魯書社1986年版
《先秦兩漢史研究》,吳榮曾,中華書局1995年版
《秦漢問題研究》,張傳璽,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版
《秦漢史論集》,高敏,中州書畫社1982年版
《秦漢魏晉史探微》,田余慶,中華書局,1993年版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漢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閻步克,中華書局2002年版
【魏晉南北朝篇參考書】
《魏晉南北朝史》(上下冊),王仲犖,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兩晉南北朝史》(上下冊),呂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綱》,韓國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館叢稿初編》,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三聯書店1954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周一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札記》,周一良,中華書局1985年版
《魏晉南北朝論叢》,唐長孺,三聯書店1955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唐長孺,三聯書店1959年版
《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唐長孺,中華書局1983年版
《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唐長孺,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版
《讀史集》,何茲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漢魏晉史探微》,田余慶,中華書局1993年版
《東晉門閥政治》,田余慶,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晉南北朝經濟史》,高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漢官制史稿》(上下冊),安作璋、熊鐵基,齊魯書社1984年版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晉南北朝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古文人生活》,王瑤,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晉南北朝文化史》,羅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隋唐篇參考書】
《隋書》:《高祖紀》、《煬帝紀》、《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舊唐書》、《新唐書》:《高祖本紀》、《太宗本紀》、《則天皇後本紀》、《玄宗本紀》、《地理志》、《職官志》(《百官志》)、《食貨志》、《兵志》,及有關列傳。
《資治通鑒》(隋唐部分)。
《隋唐五代史綱》,韓國磐,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陳寅恪,中華書局1977年9月版。
《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遼宗夏金篇參考書】
《遼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聖宗本紀》、《營衛志》、《兵衛志》、《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宋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神宗本紀》、《徽宗本紀》、《高宗本紀》、《理宗本紀》、《地理志》、《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及相關列傳。
《金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海陵本紀》、《世宗本紀》、《食貨志》、《百官志》,及相關列傳。
《兩宋政治經濟問題》,鄧廣銘、漆俠,知識出版社1988年版。
《宋史》,陳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遼史簡編》,楊樹森,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金史簡編》,張博泉,遼寧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遼夏金經濟史》,漆俠、喬幼梅,河北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元朝篇參考書】
《元史》:《太祖本紀》、《太宗本紀》、《世祖本紀》、《順帝本紀》、《地理志》、《百官志》、《食貨志》,及相關列傳。
《邵循正歷史論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邵循正,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9月版。
《元朝史》,韓儒林主編,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元史》,周良霄、顧菊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明清篇參考書】
《明史》:《太祖本紀》、《成祖本紀》、《英宗本紀》、《武宗本紀》、《神宗本紀》、《庄烈帝本紀》、《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及相關列傳。
《清史稿》:《太祖本紀》、《太宗本紀》、《世祖本紀》、《聖組本紀》、《世宗本紀》、《高宗本紀》、《職官志》、《食貨志》、《兵志》、《地理志》,及相關列傳。
《明清史講義》,孟森,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明清史論著集刊》、《續編》,孟森,中華書局1984年版、1986年版。
《明史新編》,傅衣凌主編,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簡明清史》,戴逸主編,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論著合集》,商鴻逵,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版。
《清史新考》,王鍾翰,遼寧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韋慶遠,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版。
【專題參考書】
《中國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漢、魏晉南北朝卷,白剛主編,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總斌,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998年版
《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閻步克,遼寧大學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與職位:秦漢魏晉南北朝官階制度研究》,閻步克,中華書局2002年版
《秦漢官制史稿》(上下冊),安作璋、熊鐵基,齊魯書社1984年版
《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乙部,嚴耕望,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年版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中華書局1991年版
《秦漢法律與社會》,於振波,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魏晉南北朝經濟史》,高敏主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國思想史》第一、二、三卷,侯外廬主編,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葛兆光,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十批判書》,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士與中國文化》,余英時,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漢代思想史》,金春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
《漢代政治與春秋學》,陳蘇鎮,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1年版
《理學·佛學·玄學》,湯用彤,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郭象與魏晉玄學》,湯一介,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中古文學史論》,王瑤,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始創於1899年京師大學堂設立之史學堂,是中國最著名的歷史學研究機構,也是近代中國最早的國立史學高等教育機構。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1998年即獲全國首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目前設立有中國史、世界史兩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招收歷史學、世界史兩個專業本科生。有歷史學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含3個二級國家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1個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1個博士後流動站,10個教學科研實體,20個掛靠的研究虛體機構,2個藏書30多萬冊並有珍本、善本等特藏的專業圖書分館。
師資崗位向國內外開放競爭,擇優選用一流人才。目前一大批佔有廣闊學術前沿的中年教師已成為主力,一代史學新秀正在茁壯成長。教師中有過6位現任和曾任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田余慶、何芳川、朱鳳瀚、羅志田、錢乘旦、李劍鳴),4位北大文科資深教授,現有4位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馬克垚、閻步克、錢乘旦、李劍鳴),5位教育部「長江學者」,1位國家級教學名師,5位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1位教育部跨/新世紀人才,大多數學科方向都有國內外公認的學術帶頭人。

F. 1917年,由什麼舉薦楊昌濟出任北京大學教授

1917年,章士釗出任北京大學教授,向校長蔡元培舉薦楊昌濟,楊昌濟應聘任北京大學文科哲學教授,講授專論理學屬。1919年,楊昌濟與同人發起組織北大哲學研究會,著有《治生篇》、《勸學篇》、《倫理學之根本問題》、《各種倫理主義之略述及概評等》。

G. 北京大學哲學系的師資力量

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研室
主任: 仰海峰 豐子義 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理論 楊學功教授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歷史唯物主義與當代社會理論聶錦芳 教授 領域: 馬克思文獻學、馬克思與西方思想傳統 仰海峰 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大眾文化研究 曾志 副教授 領域: 辯證唯物主義 席大民 副教授 領域: 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形態理論 徐春 副教授 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社會發展與現代化理論、人學、環境哲學 中國哲學教研室 主任: 張學智 湯一介 資深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 胡軍 教授 領域: 中國現代哲學、知識論,中國現代思想史,中國現代知識論史 張學智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儒家哲學、近現代哲學 王中江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 張廣保教授領域: 中國經學史、中國道教史鄭開教授領域: 早期思想史、道家哲學、道教心性學王博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道家、早期經學 彭國翔教授領域: 宋明理學;當代儒學;中國哲學、思想史和中西哲學與宗教的比較楊立華 教授 領域: 中國哲學史、儒學、道家與道教 外國哲學教研室 主任: 韓水法 靳希平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現象學、古希臘哲學 趙敦華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基督教哲學、中西比較哲學 尚新建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 葉闖 教授 領域: 語言哲學、知識論、科學哲學 韓水法 教授 領域: 德國哲學、現代西方哲學、政治哲學 韓林合 教授 領域: 西方哲學(分析哲學,維特根斯坦哲學),老莊哲學;形而上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 李超傑 副教授 領域: 現代西方哲學 德國哲學 解釋學 吳增定 教授 領域: 近代政治思想,德國哲學 先剛 副教授 領域: 德國古典哲學、古希臘哲學、西方哲學史 劉哲 副教授 領域: 德國古典哲學,德國和法國現象學,心靈哲學和主體性理論 吳天岳 副教授 領域: 中世紀哲學,希臘哲學 邏輯學教研室 主任: 周北海 劉壯虎 教授 領域: 符號邏輯 周北海 教授 領域: 符號邏輯 陳波 教授 領域: 邏輯哲學、邏輯史、分析哲學 邢滔滔 副教授 領域: 邏輯學、數學哲學 王彥晶 講師 領域: 模態邏輯 動態認知邏輯 認知協議 倫理學教研室 主任: 李猛 何懷宏 教授 領域: 倫理學原理、應用倫理學、中西倫理思想史 陳少峰 教授 領域: 中國倫理學史、應用倫理學 李猛 副教授 領域: 倫理學,政治哲學, 西方近代哲學,古希臘哲學 美學教研室
主任: 章啟群 葉朗 資深教授 領域: 美學原理、中國美學史 朱良志 教授 領域: 中國美學、中國藝術 章啟群 教授 領域: 西方美學史,解釋學,魏晉思想和藝術 王錦民 副教授 領域: 中國美學史 寧曉萌 講師 領域: 西方美學史,梅洛龐蒂,現象學 佛教與道教教研室
主任: 姚衛群 姚衛群 教授 領域: 佛教、東方哲學 王宗昱 教授 領域: 道教、中國民間宗教 周學農 副教授 領域: 中國佛教史、近現代佛教 李四龍 教授 領域: 中國佛教史;佛教哲學;比較宗教學 王頌 副教授 領域: 佛教 程樂松副教授領域: 魏晉道教史、道教經典、宗教學研究方法基督教與宗教學原理教研室 主任: 張志剛 張志剛 教授 領域:領域: 宗教學、宗教哲學、基督教、宗教與文化、中西哲學與宗教比較研究、當代中國宗教與政策研究 徐鳳林 教授 領域: 東正教、俄羅斯哲學 孫尚揚 教授 領域: 中國基督教史,宗教社會學 徐龍飛 教授 領域: 基督教史,中世紀神學和哲學 沙宗平 副教授 領域: 伊斯蘭教、阿拉伯哲學 吳飛 教授 領域: 基督教哲學 宗教人類學 吳玉萍 講師 領域: 基督教史、基督教與中國文化 科學技術哲學教研室
主任: 吳國盛 吳國盛 教授 領域: 自然哲學、科學思想史、科學哲學、技術哲學 劉華傑 教授 領域: 科學哲學、科學傳播學、科學思想史 冀建中 研究員 領域: 數學哲學、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 周程 教授領域: 科學技術與社會、創新管理與科技政策 孫永平 副教授 領域: 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西方哲學 任元彪副教授領域: 科學社會學、科技政策王駿 副教授 領域: 科學的社會研究、科學與公共政策 蘇賢貴 副教授 領域: 科學社會學,科學與宗教,環境倫理學 朱效民 副教授 領域: 科技政策與科學傳播 外國哲學研究所 主任: 尚新建 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 主任: 吳國盛 帶 * 號為博士生導師

H. 北大文科有哪些專業

1,人文系

語言和中國文學,歷史學,考古學和文學系,哲學系(宗教研版究系)系

對外漢權語學院藝術學院外國語學院

2,社會科學系

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院國際關系學院法學院

信息管理系政治管理學院社會學系馬克思主義學院

教育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人口研究所國家發展研究院

在2017年十二月,北大有21.183教師(不包括博士後),專任教師數為7317,其中,在標題之下:2217高層和2231高層,其中包括76名院士中國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有19名學者,學院的25名院士發展中國家,哲學的高級工程師13人,教授和社會科學,72「的千年人才計劃,」 153「千的選擇年輕人「和」百萬計劃「選出的28人。

在「為青年人才計劃」是由35人入選,有「學者計劃獎長江」是專門任命為教授,教師會議,231名青年學者,資金青年的237次國家的贏家,40改革小組基金國家和國家基金委員會。有130個贏家的資金用於青年,國民教育的教師17人,博士生導師2474,1161個科研機構和10131名老師附屬醫院。以下是代表性教授名單:

I. 清華大學是如何評出首批文科資深教授的

1月21日下午,清華來大學舉行首批文科資自深教授證書頒發儀式。文科資深教授是清華大學面向文科教師的最高榮譽稱號,等同於「院士」,首批共18人,多人走進中南海講過課。

那麼,拿到最高榮譽稱號的這18位資深教授是如何評選產生的?

據介紹,獲選文科資深教授的基本條件包括:在清華任職時間不少於5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25年以上、參評當年的年齡原則上滿60周歲的清華在崗教師;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政治立場堅定,思想品德高尚,立德樹人,學風端正,治學嚴謹;在本學科領域做出系統性、原創性學術成就,享有崇高的學術聲望和社會影響,是所在專業領域公認的優秀學者;為學校發展、學科建設做出過重大貢獻。

此外,文科資深教授採用提名推薦制,以後每兩年評選一次。

J. 北京大學最好的文科生的系是什麼

樓上說的很對,確實無法說哪個系最好。但是北大最有名的系恐怕就是中文系了,最有名的學院應該是光華管理學院了!都是適合文科生去讀!

熱點內容
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考研 發布:2025-09-11 02:40:10 瀏覽:249
大學教授帶什麼表 發布:2025-09-11 02:40:08 瀏覽:785
同濟大學哲學系安老師 發布:2025-09-11 02:23:33 瀏覽:833
華中科技大學研究生導師介紹 發布:2025-09-11 02:19:24 瀏覽:61
研究生導師是系主任 發布:2025-09-11 02:01:12 瀏覽:423
北航本科生畢業典禮 發布:2025-09-11 01:42:47 瀏覽:839
金風本科生 發布:2025-09-11 01:06:52 瀏覽:636
南京大學2017博士錄 發布:2025-09-11 01:04:32 瀏覽:864
恆大本科生待遇2016 發布:2025-09-11 00:46:31 瀏覽:333
大學教授做一個題目 發布:2025-09-11 00:40:54 瀏覽: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