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大學徐琴老師

上海大學徐琴老師

發布時間: 2021-02-27 04:45:58

① 越劇演員徐琴什麼流派

徐琴是張雲霞老師的弟子1992年拜張雲霞為師,2014年張雲霞老師去世十周年,張派弟子們網路直播演唱會,采訪徐琴時她覺得很遺憾沒能演過張老師的大戲。

② 上海交通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碩士生導師

我找到的有的是醫院里的
姓名 性別 學科專業 研究方向 受聘學校
李克 男 普外科 乳腺外科 交大
裘正軍 男 普外科 胰腺癌的轉移機制、肝移植免疫耐受機制 二醫大
彭志海 男 普外科 肝膽外科及器官移植 二醫大
夏術階 男 泌尿外科 泌尿系腫瘤、前列腺微創外科 二醫大
蕭明第 男 心外科 風心、缺血性心臟病的外科治療 二醫大
姚建 男 腎內科 腹膜透析相關的腹膜纖維化機制與防治 二醫大
徐琴君 女 腎內科 不詳
彭永德 男 內分泌科 糖尿病的病理生理 交大
趙永波 男 神經內科 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癜癇腦血管病 二醫大
王椿 男 血液科 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發病機制及治療 二醫大
王興鵬 男 消化科 胰腺疾病和克羅恩病的防治 二醫大
周新 男 呼吸科 哮喘及其他肺部疾病 交大
金先橋 男 呼吸科 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其他氣道疾病 交大
張建軍 男 心內科 血管新生治療缺血性心臟病 交大
孫寶貴 男 心內科 冠心病、心臟起搏與電生理 二醫大
張皙 女 眼科 視網膜脫離 二醫大
許迅 男 眼科 玻璃體視網膜疾病臨床與基礎 二醫大
吳星偉 男 眼科 中西醫結合眼底病的治療 二醫大
王方 女 眼科 視網膜疾病的治療 二醫大
董頻 男 耳鼻喉科 咽喉腫瘤與鼾症的治療 二醫大
李克勇 男 耳鼻喉科 耳科學及聽力學 二醫大
萬小平 男 婦產科 婦科腫瘤 二醫大
譚建明 男 腎移植泌尿外科 器官移植臨床、移植免疫學 二醫大
唐孝達 男 腎移植泌尿外科 不詳
黃倩 女 中心實驗室 眼底病 二醫大
庄心良 男 麻醉科 不詳
李士通 男 麻醉科 麻醉葯臨床葯理 二醫大
張貴祥 男 放射科 分子生物因子對腫瘤影響的影像學研究 二醫大
杜聯芳 女 超聲室 超聲新技術在肝腎移植中的應用 二醫大
陳嘉薇 女 病理科 腫瘤病理、移植病理

③ 昌平哪裡可以學吉他 只發現一個 老徐琴吧,昌平的琴行都哪裡去了呢 老徐琴吧怎麼樣

萬科城的金手指吉他培訓教室,全昌平最專業的吉他培訓單元,老師叫白吉兵,很有名氣的,上網路可以搜到的

④ 幼兒園新生班學期末自我評價

幼兒園老師自我評價
時間飛逝,我在幼兒園已工作了四年多了,從我踏進幼兒園一路
走到今天,與共同工作的領導、同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在一個新的工作環境中,讓我更深地了解到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的重要性。每一個人身上都有她的閃光點,都是可以虛心學習的榜樣。只有在領導正確的指導下,同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關心、幫助、取長補短、共同努力下,工作才能得以順利開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幼兒也才能
更健康、全面地成長。 自我評價怎麼寫" 教師自我評價怎麼寫 在本學期內,我能嚴格遵守幼兒園各項規章制度、熱愛本職工作,有較強的事業心、責任感和良好的師德。服從領導的安排,認真完成各項教學、教研工作。並發揮自己的特長、學以至用,為幼兒園創設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幼兒園的建設出一份力。
工作中,以教師道德規范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細心、
耐心、關心、愛心地公平對待每一個幼兒,以促使幼兒在自身水平上得到發展。積極學習和鑽研新的教學方法,以《規程》與《剛要》為指導,嘗試開展小班化教學。在學習、實踐、總結中不斷完善教學,也進步自身的專業素質。
由於本班幼兒年齡小,年齡差距又大,使得各方面工作開展有一
定難度。但是,通過班上老師共同努力,並及時做好家園的聯系工作,做到與家長多溝通,多商量。通過家訪、早接、離園、電話聯系、家園手冊、校訊通等途徑及時了解幼兒情況,同一對幼兒的要求。使幼兒通過一學期的學習、生活,在各個方面有了一定進步,受到家長的
肯定與支持。
小班幼兒年齡小,生活自理有待進步,身體素質也不穩定,這更需要教師的悉心照顧,在抓好教學的同時注重保育工作。消息交替,及時擦汗、換衣、喝水、洗手,加強體育鍛煉,增強幼兒體質。並做好班上環境衛生工作,讓幼兒有一個清潔、衛生、優美的環境。預防疾病的產生和蔓延。讓幼兒活潑、健康地成長。
一個學期結束了,讓我深有體會的是無論哪一方面的工作,都要努力、專心往做。下了苦功才能出成效。要有好的收獲,就要辛勤地耕耘。幼兒教育工作更應如此。
篇二:幼兒園教師的自我評價
自我評價
我喜歡幼兒園的工作,我現在是在冰心幼兒園當一名普通的教師,可是我很開心,每天都過得很充實。現在的我在冰心幼兒園工作已經工作快兩年了。在這兩年當中我學會了很多。回望過去,有開心也有難過。
在剛剛進入幼兒園的時候,那時候的工作很輕松,所以沒有充實的感覺了。後來,幼兒園來了一位年輕的園長。在她的帶領下現在我們整個幼兒園都變的與眾不同,不管是教學、生活、安全工作、各個方面都很好。「每當被別人問我你在哪裡工作啊?我都很自信很光榮的說我在冰心幼兒園工作。
本人在思想上積極要求上進,性格開朗善於交際,能吃苦,有很好的親和力,有耐性、愛心、細心;有較強的實踐能力,集體觀念強,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和創新意識。我喜歡舞蹈、喜歡鑽研畫畫、喜歡音樂,喜歡充實的感覺,因為覺得這樣的每一天都會很有意義。在學校的工作中,我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配合保育老師認真做好保教工作,和同事之間配合默契。認真積極的配合年級組的各項工作。我現在帶的是中班,從小班到中班孩子們成長的一點一滴我都看在眼裡,有時候也會偷偷的開心,因為孩子們都長大了。有時候說的話也會讓我哭笑不得。前兩天我們班的「馬寶」午睡起來後,興高采烈的問我:「何老師,你喜不喜歡「鍾」啊?」我說:「我啊!我喜歡可愛的鍾」。馬寶說:「那我就那一塊大石頭,放在你身上。」我很疑惑不解的問:「為什麼啊?」這時候馬寶笑眯眯的說:「何老師,你不說你喜歡「重」的嗎?」這時的我才恍然大悟,不禁的笑了起來。我真想永遠和他們在一起。 我非常熱愛幼教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每一位幼兒,尊重每一個孩子,用愛心、耐心讓幼兒喜歡我,願意和我交朋友。兩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質和政治覺悟都提高了。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會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閱讀有關書籍,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我也需要經常反思和總結: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且學無定法,面對如雪花分飛般的教材以及網路帶給我們豐富的信息經驗,我們必須把握一點:讓孩
子們真正做到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得到發展。做教師的難,做幼兒教師更難,但是我覺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樂趣——那就是童年的樂趣。
海獅班
何佳樂
2012年2月18日
篇三: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
幼兒園教師自我評價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我已在幼教崗位上奮鬥了五年,從走出學校校門,踏上工作崗位,我在各位老師的幫助和支持下, 在園領導的信任和鼓勵下,讓我成長、進步、收獲了不少。 五年裡我與教師們團結協作,共同努力,送走又迎來了一批批可愛的孩子。總結過去,展望未來,以下是我的工作總結:
一、師德修養方面 :
德高為師,身正是范。師德是一個教師的靈魂,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以德治身,培養良好的師德。愛崗敬業,以滿腔熱情投入幼兒教育,要從「德」中體會到獻身幼兒教育事業的無比快樂和自豪。我從事幼教工作已有五年,回顧自己的經歷,對師德認識有一個由淺到深,由片面到全面的過程。經過各種學習,可以說在師德認識上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在理論上使我對愛崗敬業有了具體內容和明確目標,我對自己所擔負的幼兒教育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勇於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認真查找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工作中從不遲到和早退,堅持100%出勤,准時參加園長組織的各項會議,認真領會會議精神,虛心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和學習。培養跨時代所需要的高素質人才,其基礎就是從良好的幼兒教育開始,幼兒教師的一言一行及教育質量,將直接影響到今後小學、中學及大學的學習質量和綜合素質能力的提高。人們形容育人職業是「園丁」那是很貼切的,尤其幼兒教育,從事啟蒙教育更加顯得重要,可以這樣說,什麼樣的教師就培養什麼樣的學生,育人之本,關鍵在於師德。
二、教育教學方面 :
我2005年畢業於湛江市幼兒師范學校,三年的師范生活煉就了我扎實的基本功,進入工作崗位後,成為一名真正的幼教老師,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不斷在教學中積累總結教育教學經驗,與同事們交流、探索研究新方法,新方案;生活中,我和孩子們打成一片,成為孩子們的好朋友。在教學中,對自己的工作表現也有滿意與不足,但無論怎樣,都需要自己踏踏實實的工作,實實在在的做人。作為教學經驗尚淺的我,經常向其他老師請教,並觀摩她們的教學活動來學以致用,取長補短。為做好教學工作,我認真制定教案,做好每次教師匯報課的工作,並根據孩子們的特點設計教學活動。在教法上,不斷反思與總結,努力實踐。 我每一次的匯報課,園長和各位老師的點評和鼓勵, 成為我對以後上課的渴望與成功。只有在不斷的批評與好評中使我不斷進步。
在幼教的工作中,我非常熱愛幼教事業,熱愛本職工作,熱愛每一位幼兒,用愛心、耐心讓幼兒喜歡我,願意和我交朋友。五年的幼教工作,使我自身的素質和政治覺悟都提高了。在教學上,我結合《綱要》,不斷探索、研究、領會其中的精神,樹立了新的教育觀念,尊重每一個孩子,能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努力為幼兒提供一個可發展、可探索的環境,並不斷將新的理念與教育形式融入到我的實際行為中。
三、自我完善與發展方面 :
我積極學習各種教育理論閱讀有關書籍,以充實自己,以便在工中以堅實的理論作為指導,更好地進行教育教學。
四、反思和總結:
教育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而且學無定法,面對如雪花分飛般的教材以及網路帶給我們豐富的信息經驗,我們必須把握一點:讓孩子們真正做到快樂中學習,在快樂中得到發展。 做教師的難,做幼兒教師更難,但是我覺得在辛苦中,能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樂趣——那就是童年的樂趣。 這一切都很值得,因為我的付出,得到的將是一個美麗的童年.
篇四:幼兒園教研組工作自我評價
幼兒園教研組工作自我評價
有一個體會是這樣的:如果你有一個蘋果,他也有一個蘋果,兩個人互相交換一下,每人仍只有一個蘋果,但是,如果你有一個想法,他有一個想法,兩個人交換一下,就可能有兩個想法了,1+1>2這個哲理不等式表明了集體的力量大於個人的力量,而我們教研組正是依靠這種1+1>2的效應相互磨合,包容,創造,而得到共同發展。我們教研組以《綱要》和《指南》的精神為先導,結合本園的實際情況,開展了有計劃,有目的的教研活動,緊緊圍繞「二期課改」,以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增強工作目標意識,整體意識和發展意識,創造出富有自己特色的新經驗為重點,在提升教師專業水平和幼兒全面發展方面做了以下工作:
一、教研科研,整合手段成果好。
隨著二期課改深入人心,我們教研活動也進行了一些改革,打破以往教研組長唱獨角戲的場面,把每次的教研活動進行了「專人負責制」——「今天我主持」將每位教師的參與與教研活動的積極性提到了最高,大家可根據近期的目標,每周輪流尋找材料,策劃主持多種形式的教研活動,使教師們的參與意識與主體意識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於是談論的主題更貼近孩子,內涵更豐富,如:探索型主題與我們,如何在農村孩子中實施新教材,如何讓幼兒積極參與社會性活動,小班幼兒的早期閱讀促進能力培養等,以經驗小結,心得體會,主題觀摩等形式進行,這樣的活動,教師既是參與者又是投資者,同時又是獲益者,教師間的互動,使個人的經驗和思考成為了一種共享的資源。
二、 走自己的路
魯迅先生有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們幼兒園的教師就有這樣一種精神,只要有利於孩子的發展,我們就會不斷地探索,反思,創新,如:幼兒的常規和興趣培養哪個重要,農村幼兒園如何與城鎮幼兒園接軌,如何開展符合我幼兒特色的區域活動,怎樣改變農村家長的育兒理念,通過我們全體教師不斷的坎坷探索,已初具成效,我園開設了一系列的興趣班,如:陽光英語,智能數學,閱讀識字等,讓孩子能感受到很多快樂,接觸到更多知
識,我們還通過開設家長講座,家長會,家園欄,讓家長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和許多的先進理念,每月一次的親子活動更是把孩子,幼兒園,教師,家長緊緊聯系在一起,每個教師也在各種活動中尋找到了自身發展的方向和創造的價值。
三、 你的孩子,我的寶貝
孩子永遠是我們教研組探討,研究的對象,永遠是我們老師眼中的寶貝,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和表現,讓孩子的幼兒園生活成為童年美好的回憶,我們教研組集思廣益,卯足了勁,為孩子搭建施展才華的舞台,中班的孩子進行了;大鞋和小鞋,讓他們體會到了作父母的辛苦與偉大,大班:給爺爺奶奶敲敲背,捶捶腿,讓他們懂得了尊敬老人,全園的慶三八,慶六一活動更是讓孩子一次次成為活動的主角,我們農村的孩子不再象以前那樣看見生人就逃,說話就臉紅,我們的孩子也能像城鎮的孩子一樣落落大方,多才多藝,活潑可愛。
四、 科研是我們的重頭戲
當代教師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要求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們不斷的構建和更新自己的專業內涵,求的自己與時俱進的專業發展,而教師通過結合自己的工作計劃對教育教學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可以獲得較快的和較高層次的專業發展,我們積極嘗試課題的開展和研究,針對我園目前存在的實際問題,確立了「對農村幼兒探究式體驗的研究」這一縣級課題,課題需要有效的交流,分享與合作,在課題的延伸下,教師們都認了一個子課題,但是,我們在教科研方面起步較晚,教師們對於課題研究方面還不是很熟悉,加上資金方面的缺欠,我們的效果不是很好,成果不是很大,不過我想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們去學,去做,去探索,去完善,不久的將來,我們在這方面也能做的很好,我們准備請一些這方面的專家到我們幼兒園進行具體指導,教師能在空餘時間多收集一些這種資料,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探討,共同研究,一起進步。
俗話說的好:梅花香自苦寒來,只要我們不怕辛苦,辛勤耕耘,我們幼兒園的同仁們在絢爛多姿的人生舞台上創造出更多1+1>2的奇跡。
上海市崇明縣侯家鎮幼兒園 徐琴
篇五:幼兒園領導班子自我評價材料
學習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對照檢查材料
紅星幼教中心園委會班子
按著科學發展觀學習教育活動對照檢查階段工作的要求,結合我園工作實際對領導班子的情況加以分析
一、自我評價
1、領導班子有一定的凝聚力。堅持依法治園,認真執行法律法規,健全組織機構,建立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園長親自抓,層層落實到位。班子成員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本著"領導為教師服務"的宗旨,為教師辦實事,解決教師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本著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落實了園務公開制度,做到真公開、全公開、常公開,各種制度、承諾,公開形式有創新。班子成員樹立主人翁意識,自覺奉獻,早來晚走,與教師同甘共苦,在教師中樹立良好的形象,贏得大家的認同,有一定的威信,幼兒園工作上下順暢。
2、加強教師師德園風建設。幼兒園組織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有關現代教育教學理論,開展師德師風和廉潔從教的教育,促使教師自覺地為人師表,進一步形成良好的師風、教風和園風。幼兒園建設體現了特色的環境,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文化氛圍。
3、教學工作取得較大成績。業務園長親自抓,保教主任積極配合,定時組織教研活動,指導教學,幼兒園各種教學活動開展井然有序。承擔了各種市、區教學研討活動的接待工作,教師的專業成長有了較大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缺乏學習。領導班子平時雖說比較注重學習,組織的各項活動和學習都能積極參加,並且認真記錄、認真思考,但經常拘於日常事務工作,主動學習的自覺性不高。在學習上側重於與本職工作有關的內容,只滿足完成本職工作,沒有自覺地去學習,結合自己的思想實際的少,思想政治素質還不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
2、理論功底不夠扎實,理論素質有待提高。日常抓工作多,抓理論學習少,往往是會上念一念,同志們聽一聽,缺乏鑽研和深度,學習時間不夠充足;學習內容不系統,不全面,不深入,缺乏深層思考,對政策把握不準,理解不深,運用不夠。
3、思想解放程度不夠。思維方式方面受條條框框束縛太多,按部就班,創新精神差。在困難和矛盾面前,心存急燥,缺乏開放性、發散性思維。對不良行為有的不能理直氣壯地作斗爭。
4、政治敏銳性不強。往往是上級有安排,才有行動,對一些問題缺乏政治鑒別能力和敏銳性,見事反應遲鈍,行動緩慢。平時過問的少,排查也不到位,一旦出現問題才得以明白。
5、貫徹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路線不夠。工作中,聽匯報的多,下基層了解的少,和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談心交朋友、了解實際情況方面做的不夠,對職工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關心的一些難點、熱點問題看的不準、不透,處理不及時、不徹底。
6、請示匯報不細致,協調服務不全面。作為一個主管部門,自然要轉變觀念,變領導為協調,變管理為服務。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有些協調不主動、不全面。
7、工作作風還沒有完全做到深入細致。工作方法簡單,工作缺
乏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和掌握,在知人、知事、知情上還有一定差距。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指導工作不夠細致。同時對教師關心不夠。在工作中,安排工作多,壓任務、壓擔子多,與教師思想交流少,組織的溫暖沒有得到充分體現。
8、工作方法方面還沒有完全做到統籌兼顧。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務虛的多,抓實的少;實際工作中注重抓硬任務、硬指標的多,抓思想工作少,尤其是在整體工作的安排布置上,雖然都能盡量做到周密細致,有布置、有檢查,但有時受一些階段性工作的影響,工作有虎頭蛇尾的現象。
9、在工作上闖勁不夠,抓工作不夠扎實。實際工作中小心謹慎,有求穩怕亂、等待觀望的思想,缺少敢試敢幹敢為人先的氣魄。抓工作有時重安排,輕檢查,有時候只傳達精神,轉發文件,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抓落實不夠。
10、在落實責任,廉潔自律方面需進一步加強。始終堅持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原則,但實際工作中班子成員的主觀能動作用和整體效能發揮不夠充分。
11、對辦公室工作人員學習、管理抓的不緊。往往認為工作總要靠大家干,即使個別人工作上有錯誤、缺點、過失,也不能大膽批評,存在護短現象。對一些安排了的事務,也存在只安排,少過問現象,實際上對同志們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12、班子內部有時有了問題不能及時的相互補台,有互相推卸責任的現象。
13、黨員教育不夠,抓的不緊,組織生活不夠經常。
14、紅星幼教中心黨組織需要進一步健全,機構不全,人員配備不齊。
15、紅星幼教中心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強,沒有積極協助紅星幼教中心行政工作。
16、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需要進一步落實,特別是園務公開制度需要全面實施,加強有效監督和制約,防止違規違紀事件的發生。
三、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對照主題教育活動的要求,認真反思,深入剖析我們的黨性黨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等方面之所以存在以上問題,其根本原因是:
1、領導班子成員年輕、他們有工作熱情,不怕吃苦,肯付出,但經驗不足,管理方法、管理水平都有待於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和加強。
2、對於班子的要求和管理不夠,對班子成員管的松,幹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3、自我提高觀念不夠強,政治理論學習有所放鬆。政治上的堅定必須有堅實的理論做基礎,堅持組織班子成員、全體教職員工學習,並要求大家注重自學,記好筆記,寫好心得體會。但是,還沒有真正認識到扎實的理論基礎是政治上堅定的基礎,有時認為處於基層,只抓好工作就行了,而放鬆了學習,缺乏廣度和深度,工作中缺乏系統科學的理論指導,難免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
4、思想上約束不嚴,對改造世界觀有所放鬆。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要求我們必須在政治上立場堅定,具有德才兼備的個人素質、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些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
發展,經濟社會生活呈現多樣化,對每個人的理想、道德觀念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沖擊,在這些沖擊面前,也有放鬆世界觀改造的現象。有時對思想上、工作上存在問題不能嚴格要求,為人民服務意識有所淡薄,為職工解決困難和問題不夠,與我們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的根本利益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
5、堅持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路線思想上有所放鬆。這些年來,一直要求班子成員要堅持定期深入紅星幼教中心各班級調查研究,但在具體工作中,由於日常業務、瑣碎事務糾纏,而進班次數較少。在紅星幼教中心業務經營、管理指導上,沒有及時收集職工意見、建議,在工作遇到問題時往往找領導要主意,這實質上是把自己從事的工作沒有放在黨的事業和人民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利益的高度來認識,是宗旨觀念不牢固的表現,也是工作作風發生問題的重要原因。
6、實踐鍛煉的觀念在思想上有所放鬆。用主題教育活動的要求和新時期黨員幹部的標准來衡量班子成員:一是嚴格自律方面沒有跟上,除過上級領導以外,批評自己的人少了,自我批評也少了,班子中有的成員,有時把自己混同一般老百姓,在工作中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思想有所抬頭。二是在實踐中注重自我鍛煉不夠,缺乏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和經驗。三是黨的組織生活開展不夠,對黨內積極的思想斗爭認識不充分,沒有正確處理好堅持原則與維護團結的關系,怕批評影響團結、影響工作。
四、今後努力方向
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通過學習提高整體素質,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藝術,建設一支能夠適應新形勢,不怕吃苦,敢於創新,政治水平高、業務素質強的領導集體。
1、加強理論學習,在建設學習型班子上下功夫。堅持學習的制度化、正常化,將學習貫穿到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拓寬思路、改進方式、提升服務的各個方面;不斷拓寬視野,增強大局意識和創新意識,注重培養戰略思維能力。堅持統籌兼顧,正確處理好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與做好當前各項工作的關系。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克服教條主義和本本主義,針對影響全局科學發展的重大問題,認真學習與深入研究,用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實際工作,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進一步激發廣大黨員和幹部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把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重要動力,作為提升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抓手,努力做到兩不誤、兩促進。
2、堅持學用結合,在實踐中解放思想。班子成員要進一步更新觀念,開拓創新,求真務實,努力做到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工作過硬,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做到慎權、慎欲、慎言、慎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權利觀、利益觀、地位觀。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增強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領導班子成員要把精力集中到謀事創業上,帶頭把精力放到謀劃科學發展上來。要帶頭講奉獻,把謀大局、干實事、要把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的滿意作為第一追求,扎扎實實為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辦實事,讓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得實惠。以身作則要做到做好,身先士卒,身體力行,
抓好抓細抓出成效。
3、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思想作風建設。首先,班子成員要正確對待自己手中的權利,權利來自於人民,應該服務於人民,這是為官者的基本行為准則,也是我們每個人對自身最大的負責任,所以我們要把精力放在做好本職工作上,而不是放在爭權奪利上,要時刻牽掛著教職員工和廣大家長、幼兒的冷暖。其次,正確對待自己的能力,客觀地看待自己的成績,清醒地認識自己的不足,要經受得住榮辱的考驗,要體現一種平常心態,不要把自己看得妄自高大,也不要妄自菲薄。第三,要樹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整體意識和團隊精神,工作是大家乾的,也只有靠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幹好工作。同時要正確對待別人的長處,別人總有比自己強的地方,不要持己之長,鄙人之短,要胸懷寬廣,海納百川,取長補短,在學習實踐中不斷豐富自己。
4、健全制度,建立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各種工作制度,用制度管人、以制度促事。要繼續完善各種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建立健全各項工作的考核責任制,嚴格兌現獎懲,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任用機制,同時嚴格加強督查考核,讓多幹事、干成事的人有位子、有檯子。促進全園工作的整體推進。
5、堅持突出工作重點,全力抓好工作落實。切實抓好系統內人、財、物的管理,全面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注重黨風廉政建設,實現全年安全無事故、零家長投訴的目標,確保年度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
以上對照檢查,懇請各位領導和同志們評議,多提意見和建議,
幫助我們改正缺點和錯誤,真正通過主題教育活動,把我們鍛煉成一個團結奮進、求實創新,能帶領**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的高素質的領導集體。
紅星幼教中心園委會班子

⑤ 上海大學科學技術哲學研究生專業如何

本專業培養具有科技哲學理論素養的高級專門人才。本專業學生應掌握科學技術哲學的基本理論及其發展動態,了解科技哲學的發展線索、主要流派和研究方法,能夠思考和解決科技政策及科技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等現實問題,能夠獨立從事科技哲學方面的學術研究及其相關管理和教學等工作。濟
上海大學的科技哲學專業擁有一支精乾的師資力量,現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講師1人,都擁有名校的博士學位;其中王天恩教授是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目前,梯隊成員共承擔並完成國家課題3項,在研省部級課題1項。梯隊成員在國家級重要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其中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3篇,《哲學研究》3篇,《自然辯證法研究》等專業雜志有幾十篇。出版的著作有:《技術創新的社會建構》、《理性之翼——人類認識的哲學方式》、《科學發現中的模型化推理》(譯)、《技術現象學初探》、《當代西方科學觀比較研究:實在、建構和實踐》、《反思知識經濟》、《工程哲學》(譯)等。這支隊伍曾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獎、寶鋼基金優秀教師獎、上海市名師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多項獎勵。該專業在科技哲學中的描述論、建構論、文化論及創新論等領域在全國有一定影響。
指導教師:王天恩教授、徐琴副教授、楊慶峰副教授、周麗昀副教授33623 037
研究方向:01.科學哲學200092
02.技術哲學33623 037
03.科學、技術與社會專
04.科技政策與科技管理彰武
05.邏輯與科學方法論院
招生人數:6共濟
考試科目:1.101思想政治理論同濟大學四平路
2.201英語一3362 3039
3.647科技哲學業
4.874中國哲學史或875西方哲學史課
5.中國哲學史或西方哲學史(復試科目)正門
備 註:1.初試選考中國哲學史,復試西方哲學史;初試選考西方哲學史,復試中國哲學史。復試科目參考書目同初試科目。研
2.科技哲學涉及科學技術的基本知識,因而歡迎理工科背景的考生報考。48號
3.科技哲學專業涉及西方科學技術哲學的外文文獻,因而需要考生具有良好的外文能力。

⑥ 幫忙找點論文的參考文獻

1/100
在高速增長中尋求健康發展——江蘇城市化的理性選擇
徐海賢[1] 鄒軍[2]
城市規劃.2007,31(3).-35-39
2/100
江蘇省縣域城市化發展淺析
王冉 陳玉華
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1).-6625-6626
3/100
快速城市化地區縣級城市工業發展戰略與空間布局研究——以江蘇省8個縣級市為例
段兆廣[1] 張偉[2]
城市問題.2007(4).-2-6
4/100
江蘇南通:創新機制 放寬政策 推進廉租住房制度建設

城鄉建設.2007(4).-45-46
5/100
關於農民失地問題的實證研究——以江蘇省A市B區為例
韓露露
內蒙古農業科技.2007(1).-21-23
6/100
淺析江蘇城市化進程面臨的土地問題
鄒偉[1] 何孟飛[2] 吳群[1]
安徽農業科學.2007,35(1).-189-192
7/100
江蘇省未來城市化進程中資源環境效應的多情景模擬
劉耀彬[1,2] 李仁東[3]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7,23(2).-61-64,79
8/100
城市化進程中江蘇省耕地資源非農化轉化的實證分析
許恆周 吳冠岑
廣東土地科學.2007,6(1).-44-48
9/100
交通與城市化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蘇省為例
孫愛軍[1,2] 吳鈞[2] 劉國光[2] 龐金亮[3]
城市交通.2007,5(2).-42-46
10/100
江蘇省吳江市蘆墟實驗小學——城市化進程中農村環境教育碩果累累

上海教育科研.2007(3).-I0003-I0003
11/100
江蘇:產業化、市場化推進城市治污:大力推行產業化 促進污水處理事業健康發展
徐學軍
城鄉建設.2007(2).-6-9
12/100
江蘇「十五」時期城市發展的問題透視
趙志凌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6(1).-50-52
13/100
區域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發展模擬及調控策略——以江蘇省為例
劉耀彬[1] 陳斐[1] 李仁東[2]
地理研究.2007,26(1).-187-196
14/100
江蘇1546萬農村勞動力成為「新市民」——江蘇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做法
李直
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07(1).-4-8
15/100
江蘇節水制度研究
顧向一
江蘇水利.2006(12).-23-25
16/100
江蘇省城市化研究
杜國平[1] 鍾太洋[2]
安徽農業科學.2006,34(24).-6605-6607
17/100
江蘇省鎮江市教育在城市化進程中優化布局

中國農村教育.2006(12).-F0004-F0004
18/100
江蘇推廣焚燒技術有效處理城市污泥
王華
城鄉建設.2006(11).-38-39
19/100
江蘇省城鎮化進程中土地利用的問題及對策
李澤樓
上海城市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5(5).-39-41
20/100
江蘇省城市化水平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
劉耀彬[1,2]
生產力研究.2006(10).-110-111,141
21/100
生產要素市場化與江蘇城市化動力機制演變
吳莉婭
地理科學.2006,26(5).-529-535
22/100
1996年~2004年江蘇省縣市城市化水平空間演變分析
歐向軍[1] 吉婷婷[2] 蔣田南[3] 史冬防[3]
規劃師.2006,22(9).-56-59
23/100
關於中小型城市道路交通發展規劃的探討——以江蘇省鹽城市為例
楊二俊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6,16(20).-83-84,108
24/100
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區域差異分析
馬曉冬[1,2] 徐建剛[2]
世界地理研究.2006,15(3).-68-74
25/100
產業集群與城市化發展的實證研究——以浙江義烏、江蘇崑山為例
饒寶紅 徐維祥 陸央央 沈陽松
經濟問題探索.2006(9).-149-152
26/100
城市化進程中村級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創新機理探析——以江蘇省無錫市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制度創新為例
陳志新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31(4).-76-80
27/100
江蘇省區域城市化水平評價
徐夢潔 孫雁
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6(2).-18-19
28/100
江蘇、上海城市化戰略的調整及對浙江的影響
張才方
今日浙江.2006(11).-38-40
29/100
城市化中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以江蘇無錫為個案
志新
求索.2006(5).-76-78
30/100
區域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特徵及機制——以江蘇省為例
劉耀彬[1,2]
經濟地理.2006,26(3).-456-462
31/100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靠什麼?——江蘇省華西村新農村建設的啟示
任博
當代陝西.2006(5).-26-27
32/100
江蘇全面小康指標

江蘇對外經貿論壇.2006(1).-34-34
33/100
江蘇省城市化發展與土地利用程度變化相關性研究
劉堅[1] 黃賢金[1] 趙彩艷[2] 翟文俠[1]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98-201
34/100
城中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路徑選擇——以江蘇無錫市村級股份合作制改革為例
陳志新
江蘇農村經濟.2006(4).-48-49
35/100
基於SD的江蘇省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發展情景分析
宋學鋒[1] 劉耀彬[2]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26(3).-124-130
36/100
城市化進程中的土地利用問題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趙翠薇 濮勵傑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6,15(2).-169-173
37/100
流動人口的數量及其分布特徵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黃潤龍
西北人口.2006(2).-15-18,25
38/100
江蘇:投資450億元用於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

中國工程建設通訊.2006(4).-18-18
39/100
區域城市化與生態環境耦合性分析——以江蘇省為例
劉耀彬[1] 宋學鋒[2]
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6,35(2).-182-187,196
40/100
江蘇人口城市化空間結構研究
周玉翠
江蘇商論.2006(2).-11-12
41/100
江蘇省縣市城市化水平差異研究
歐向軍
現代城市研究.2006,21(3).-45-50,55
42/100
城市化背景下農村集體產權的界定——以江蘇無錫市村級集體經濟股份合作制改革為例
陳志新
江蘇農村經濟.2006(1).-55-57
43/100
江蘇省城市化與生態環境的耦合規律分析
劉耀彬[1] 李仁東[2]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6,16(1).-47-51
44/100
淺談城市化進程與房地產投資——以江蘇省為例
程征貴[1] 林子文[2]
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2).-208-209
45/100
江蘇村鎮建設工作思路
張泉
小城鎮建設.2005(12).-33-33,77
46/100
鄉村城市化動力機制與發展模式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張婷 楊山 梁丹
安徽農業科學.2005,33(11).-2138-2139
47/100
外資集聚效應與產業結構升級關系——以江蘇為例的研究
程進
上海經濟研究.2005(11).-116-121
48/100
江蘇省城市照明設施防盜情況綜述
羅慶
道路照明.2005(4).-45-46,39
49/100
江蘇城市化的科學發展觀思維
戴軍 張京祥 曹榮林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15(4).-100-104
50/100
城市化與耕地資源的協調性研究——以江蘇省為例的實證分析
陳志剛[1,2] 王青[2]
生態經濟.2005(11).-42-44
51/100
江蘇省房地產市場形勢的分析判斷

江蘇樓市.2005(10).-8-11
52/100
透視當前江蘇城市發展問題
趙志凌
江南論壇.2005(10).-10-12
53/100
農工黨江蘇省委會在江蘇省政協九屆九次常委會上呼籲:政府要高度重視進城務工人員的醫療保障

前進論壇.2005(9).-10-11
54/100
江蘇城市化:現狀、問題與對策
白先春[1] 朱龍傑[2]
江淮論壇.2005(5).-49-53
55/100
從德國城鄉建設的經驗看江蘇省城市化戰略的實施
傅陽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35(A01).-265-271
56/100
江蘇小城鎮發展構想
王志強
小城鎮建設.2005(8).-91-93
57/100
全球化、外資與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江蘇個案研究
吳莉婭[1] 顧朝林[2]
城市規劃.2005,29(7).-28-33
58/100
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現狀及動力研究
王志強
城市規劃.2005,29(7).-34-38
59/100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江蘇省土地利用程度變化及其人文驅動因素分析
劉堅[1] 黃賢金[1] 翟文俠[1] 趙彩艷[2]
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05,23(2).-223-227
60/100
小城鎮唱響城市化的和諧主旋律——江蘇吳江市震澤鎮見聞
徐得立 李坤民
中國城市經濟.2005(4).-72-74
61/100
江蘇:今年城市化進程提高兩個百分點

中國城市經濟.2005(4).-83-83
62/100
江蘇人大代表呼籲修改《土地管理法》

江蘇農村經濟.2005(4).-11-11
63/100
村莊建設與城鄉統籌——江蘇村莊如何建設?
丁國華
小城鎮建設.2005(4).-100-100,25
64/100
城市化中的用地問題——一組來自江蘇的報道——積極穩妥推進江蘇沿江地區農村城市化
王榮炳
中國城市經濟.2005(2).-8-10
65/100
江蘇沿江開發中失地農民的出路與建議
張啟祥
中國城市經濟.2005(2).-16-18
66/100
江蘇新一輪城市化形勢分析與戰略思考
周遊
江海學刊.2005(2).-70-75
67/100
區域人口城市化的趨勢分析——以江蘇省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人口與經濟.2005(1).-39-43
68/100
江蘇城市競爭力的對比評價與提升途徑
方維慰
學海.2005(1).-124-127
69/100
城市發展質量的綜合評價_以江蘇省13個省轄市為例
白先春[1] 凌亢[1] 郭存芝[2]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4(6).-91-95
70/100
區域城市化水平的綜合測度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歐名豪 李武艷 劉向南 諶明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4,13(5).-408-412
71/100
蘇南鄉村經濟精英流向城市現象考察——江蘇揚中個案調查資料的定性分析
姚俊
社會.2004(5).-12-16
72/100
異地城市化——縮小江蘇區域經濟差異的現實選擇
黃雪琴[1] 張士傑[2]
南京財經大學學報.2004(1).-21-26
73/100
江蘇省城市化物元模型綜合評價
張麗霞 施國慶
華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25(2).-210-214
74/100
江蘇:以科學的發展觀實現「兩個率先」
牟維旭 郭奔勝
半月談.2004(2).-27-29
75/100
加快城市化進程的若干對策——以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為例
杜殷興 陳謀勇 錢莉莉
城鄉建設.2004(2).-31-32
76/100
江蘇省城市化發展差異及其特徵分析
孫亞范[1] 余海鵬[2]
南京社會科學.2004(1).-91-96
77/100
城市化水平綜合指數測度方法探討——以江蘇無錫市、泰州市為例
李愛軍[1] 談志浩[2] 陸春鋒[1] 張一飛[1]
經濟地理.2004,24(1).-43-47
78/100
江蘇省城市化區域差異發展研究
王志憲 虞孝感
經濟地理.2004,24(1).-53-56,66
79/100
共創品牌 協同發展——訪江蘇省社科院副院長張顥瀚
汪楊
上海經濟.2004(1).-10-11
80/100
農村人口轉移的空間選擇——以江蘇南京為樣本的研究報告
趙小諦 郭霖
唯實.2004(10).-25-27
81/100
城市化進程對耕地面積變化的影響——以甘肅省和江蘇省為例
牛星 歐名豪
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04,39(6).-729-734
82/100
海外華文媒體聯袂解讀江蘇
張聖榮
華人時刊.2004(11).-2-2
83/100
綠色江蘇新亮點——發展江蘇城市森林的思考
謝友超[1] 王歡[2]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4(3).-85-88
84/100
小城鎮污水規劃應因地制宜科學實施——以江蘇無錫碩放鎮為例
周巍峰
小城鎮建設.2004(9).-98-99
85/100
未來江蘇高等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對接略論
賀文瑾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20(3).-47-50
86/100
當前江蘇城市發展面臨的五大問題
趙志凌
改革與開放.2004(7).-6-7
87/100
規劃引導,統籌協調,加快推進江蘇城市化
周遊
中國改革.2004(5).-71-71,73
88/100
傾力打造文明進步的新江蘇
周描坤
華人時刊.2004(5).-4-6
89/100
城市化是江蘇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路徑
王芳[1] 王景東[2]
審計與經濟研究.2004,19(3).-61-63
90/100
城市化進程的實現途徑與制度創新——以江蘇南通為例
劉建芳
小城鎮建設.2004(4).-45-47
91/100
小城鎮城市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研究——以江蘇江都市邵伯鎮為例
張新華
小城鎮建設.2004(4).-52-53
92/100
江蘇工業化發展水平的研究
陳彬 杜玉蘭 封瀟
江蘇商論.2004(3).-106-108
93/100
江蘇城市化進入快速發展期
黃衛
城鄉建設.2003(3).-42-43
94/100
21世紀初的江蘇經濟:一個新的快速增長期
黃健
江蘇經濟.2003(12).-8-9
95/100
「第一方陣」勇爭先——江蘇與廣東經濟發展的比較
吳權
江蘇經濟.2003(9).-68-69
96/100
「綠化」江蘇經濟——江蘇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綜述
徐山瀑 王魯沛 余宏霞 馬恩兵
江蘇經濟.2003(8).-4-7
97/100
關於江蘇省中等城市發展的思考
馬繼剛 沈正平 沈山
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9(3).-117-121
98/100
江蘇城市化與城市規劃的趨勢和任務
顧小平
江蘇建築.2003(B11).-16-21
99/100
江蘇省區域經濟考察報告
李勇 張文浩
青海經濟研究.2003(6).-11-15
100/100
江蘇城市化的動力機制研究
嚴翅君
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3(4).-57-63
1/67
發揮區域優勢 加快沿東隴海線產業帶建設——江蘇發展高層論壇第16次會議在寧舉行

江蘇改革.2003(11).-4-5
2/67
江蘇省城市外商投資環境的定量分析
朱傳耿
現代經濟探討.2003(7).-61-63
3/67
以信息化推動江蘇城市化進程
方維慰
現代經濟探討.2003(1).-23-25
4/67
2002年江蘇省國土資源工作回眸

江蘇國土資源.2003(1).-8-12
5/67
加快江蘇城市化進程的對策措施
黃衛
城市規劃.2003,27(6).-42-43
6/67
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實證分析——以江蘇省江都市為例
鍾鈺 孫雪峰
農業經濟.2003(10).-29-30
7/67
江蘇產業經濟發展及其對策
黃德春[1] 許長新[2]
工業技術經濟.2003,22(4).-14-18
8/67
加快城市化進程的對策——以江蘇無錫市惠山區為例
杜殷興 陳謀勇 錢莉莉
小城鎮建設.2003(7).-24-26
9/67
江蘇城市化戰略構思與政策調整取向
郭忠興 曲福田
地域研究與開發.2003,22(5).-26-29
10/67
論世界與中國城市化的大趨勢和江蘇省城市化道路
吳良鐮[1] 吳唯佳[2] 武廷海[3]
科技導報(北京).2003(9).-3-6
11/67
江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初步意見
錢志新
現代管理科學.2003(4).-3-4,6
12/67
江蘇省第三產業的發展與人口城市化目標的實現
許萍 陳銳
現代管理科學.2003(3).-90-91
13/67
江蘇省城市化區域差異及發展模式探討
王志憲[1] 虞孝感[2]
城市規劃匯刊.2003(5).-86-89
14/67
量身定做 繪就「三圈」藍圖——江蘇省全面完成三個都市圈規劃
王學鋒
建設科技(建設部).2003(2).-57-57
15/67
江蘇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特點與思考
邱建新
江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2(3).-55-58
16/67
從世界與中國城市化的大趨勢看江蘇省城市化道路
吳良鏞[1] 吳唯佳[2] 武廷海[3]
現代城市研究.2003,18(2).-50-54
17/67
江蘇城市化進程中的制度創新
趙曉諦
學海.2003(2).-128-133
18/67
長三角與江蘇區域發展戰略
張顥瀚
江南論壇.2003(1).-23-24
19/67
對江蘇省城市化發展進程的思考
於水[1] 嚴新明[2]
理論月刊.2003(8).-64-66
20/67
工業化、市場化與江蘇區域發展
蔣伏心
江蘇經濟.2003(1).-11-11
21/67
小城鎮規劃建設與土地利用的十大問題及對策——以江蘇省連雲港市為例
陸華
規劃師.2003,19(10).-32-36
22/67
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探索和創新——《江蘇省城鎮體系規劃》編制工作的回顧剖析
王學鋒
規劃師.2003,19(2).-72-76
23/67
江蘇城市現代化思考
張峰
中外企業.2002(3).-102-104
24/67
美國城市化經驗對江蘇城市化戰略的啟示
藍紹敏
唯實.2002(8).-144-150
25/67
論高速公路建設與江蘇經濟發展
顧為東
現代經濟探討.2002(12).-61-63
26/67
江蘇經濟呈現三大新亮點
顧雷鳴
江蘇對外經貿論壇.2002(4).-F003-F003
27/67
城市化水平與耕地面積變化的相關研究——以江蘇省為例
吳群 郭貫成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2,25(3).-95-99
28/67
我國農村城市化的推進次序—江蘇的實踐及其啟示
秦興方[1] 吳進紅[2] 等
管理世界.2002(3).-101-106
29/67
農村城市化進程中的農民意願考察—對江蘇的實證分析
蔣乃華[1] 封進[2]
管理世界.2002(2).-24-28,73
30/67
江蘇省輕道交通發展戰略
秦雁 李玉琦 等
綜合運輸.2002(8).-24-26
31/67
城市化進程中耕地資源轉用效率評價—以江蘇省為例
鍾太洋[1] 蔣鵬[2] 等
地域研究與開發.2002,21(2).-55-59
32/67
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對策與思考——以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為例
杜殷興 陳謀勇
城鄉建設.2002(12).-21-22
33/67
江蘇省城市化發展的反思及戰略構想
湯茂林
城市問題.2002(1).-23-26
34/67
對江蘇城市化發展的思考
李宗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1).-24-28
35/67
三大亮點照亮江蘇經濟
錦輯
空運商務.2002(24).-28-29
36/67
與時俱進鑄英師——江蘇省消防總隊隊伍正規化、業務規范化建設寫真
李玉美 唐團結
火警.2002(11).-3-8
37/67
美國城市化經驗對江蘇城市化戰略的啟示
藍紹敏
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13(6).-90-95
38/67
江蘇城市現代化思考
張峰
中外企業.2002(59).-102-104
39/67
江蘇省委省政府在無錫舉辦領導幹部學習會

江南論壇.2002(8).-47-48
40/67
江蘇省區域城市化水平評價與分析
趙喜倉 吳繼英
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4).-92-96
41/67
江蘇省五大發展戰略在蘇北的實現途徑
朱傳耿
江蘇社會科學.2002(1).-196-198
42/67
十三年輝煌看江蘇
湯以倫
江蘇經濟.2002(11).-8-13
43/67
社會結構轉型與江蘇保險業
劉政煥
江蘇經濟.2002(11).-32-33
44/67
以入世為新動力推進江蘇城市化
仲紅岩
江蘇改革.2002(9).-42-43
45/67
以入世為新動力 推進江蘇城市化
仲紅岩
江蘇改革.2002(9).-42-43
46/67
江蘇城市化水平再評估
田伯平
江蘇改革.2002(3).-8-10
47/67
江蘇省設立「江蘇人居環境獎」
潘勝
室內設計與裝修.2001(5).-9-9
48/67
江蘇農村城市化進程中鄉鎮幹部意願的區域比較
秦興方 湯學俊 等
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5).-3-8
49/67
生態示範區建設中生態型第三產業發展探討——以江蘇省吳縣市、邗江縣、邳州
盛靜芬[1] 鄒欣慶[2] 等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1,11(1).-104-108
50/67
加快江蘇城市化進程的實現途徑與制度創新
王雪非[1] 范朝禮[2] 張小林[3]
江海學刊.2001(5).-25-29
51/67
江蘇省城市化進程中的思考與建議
張偉新 崔廣柏
生態經濟.2001(4).-31-33
52/67
江蘇城市化發展新階段的問題與對策
徐琴[1] 婁欣[2]
現代經濟探討.2001(12).-19-21
53/67
城市化背景下的「空心村」現象及其對策探討——以江蘇省為例
薛力
城市規劃.2001(6).-8-13
54/67
區域產業結構演變與城市化進程—以江蘇省蘇州市為例的分析
向俊波 陳雯
中國經濟問題.2001(4).-44-48
55/67
江蘇商業與經濟發展分析
胡榮華 晏維龍
江蘇商論.2001(3).-30-33
56/67
江蘇省鄉村人聚環境建設的空間分異及其對策探討
薛力 吳明偉
城市規劃匯刊.2001(1).-41-45
57/67
世紀城市化發展的經驗及其對江蘇的啟示
湯茂林
現代城市研究.2001(4).-55-58
58/67
農村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集團的行動邏輯:以江蘇為例
秦興方
中國農村觀察.2001(5).-69-74
59/67
江蘇城市化道路的分析與對策建議
楊根平
江蘇社會科學.2001(4).-187-190
60/67
城市化:江蘇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張二震 方勇 等
江蘇社會科學.2001(2).-181-185
61/67
促進江蘇沿江地區協調發展
顧朝林
江蘇經濟.2001(8).-50-50
62/67
營造江蘇城市整體優勢
顧松年
江蘇經濟.2001(3).-31-33
63/67
江蘇新經濟增長極的塑戰略
劉志彪[1] 王建優[2]
江蘇改革.2001(5).-17-20
64/67
江蘇城市化優先戰略選擇
張鴻雁
江蘇改革.2001(4).-14-15
65/67
加快江蘇城市倫建設的幾個問題
王雪非 范朝禮 等
江蘇改革.2001(1).-24-25
66/67
改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是農民增收的強大動力—以江蘇省為例
蕭競華
南京社會科學.2001(11).-79-84
67/67
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工業化為何不導致城市化--江蘇省城市化滯後原因實證分析
吳力子
南京社會科學.2001(7).-64-68

熱點內容
汪德根教授蘇州大學 發布:2025-09-11 05:13:23 瀏覽:169
成都大學博士老師待遇 發布:2025-09-11 05:08:45 瀏覽:181
東北大學考研實習 發布:2025-09-11 04:50:17 瀏覽:123
大學生近視可以參軍嗎 發布:2025-09-11 04:24:47 瀏覽:605
大學生為Q 發布:2025-09-11 04:20:31 瀏覽:995
本科生薪酬榜 發布:2025-09-11 04:09:52 瀏覽:495
研究生畢業審核導師意見怎麼寫 發布:2025-09-11 04:04:11 瀏覽:390
開創西方大學教授治校 發布:2025-09-11 03:54:40 瀏覽:334
武漢大學老師夏瓊辭職 發布:2025-09-11 03:26:52 瀏覽:991
長安大學二級教授 發布:2025-09-11 03:21:55 瀏覽: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