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
❶ 這個人是誰
北島,1949年出生,本名趙振開,曾用筆名:北島,石默。祖籍浙江湖州,生於北京。1978年同詩人芒克創辦民間詩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國,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大學。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2008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學的聘請,定居香港。 他的詩刺穿了烏托邦的虛偽,呈現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吶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們。
[編輯本段]1、生平
北島祖籍中國浙江湖州,1949年生於當時的北平(即北京)。畢業於北京四中。1969年當建築工人,後作過翻譯,並短期在《新觀察》雜志作過編輯。1970年開始寫作,1978年與芒克等人創辦《今天》雜志。於1989年移居國外,曾一度旅居瑞典等七個國家,他在世界上多個國家進行創作,尋找機會朗讀自己的詩歌。1994年曾經返回中國,在北京入境時被扣留,遣送回美國,曾任教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還曾是斯坦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萊分校、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2001年10月回國為父奔喪,2002年宣布退出「中國人權」。 2007年,北島收到香港中文大學的聘書。8月,北島正式搬到香港,與其家人團聚,結束其近20年的歐美各國漂泊式生活[1]。 1990年在北島的主持下《今天》文學雜志在挪威復刊,至今仍在世界各地發行,其網路版和論壇(www.jintian.net)也享譽世界各地漢語文學圈。 其中《今天》的網路論壇長期有一批高水平的詩人長期交流,已經成為華語詩歌高水平的交流平台。 出版的詩集有:《陌生的海灘》(1978年)、《北島詩選》(1986年)、《在天涯》(1993年)、《午夜歌手》(1995年)、《零度以上的風景線》(1996年)、《開鎖》(1999年),其他作品有:《波動》及英譯本(1984年)、《歸來的陌生人》(1987年)、《藍房子》(1999年),散文《失敗之書》(2004年),散文集《青燈》(2008年1月),散文集《午夜之門》(2009年3月)。與李陀合作主編匯集了陳丹青、王安憶、閻連科、阿城等對上世紀七十年代回憶性文字的《七十年代》(2009年7月)。北島的作品已被譯成二十多種文字出版。代表作包括作於1976年天安門「四五運動」期間的《回答》,其中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已經成為中國新詩名句。在美國,其作品由 Zephyr Press 出版。曾多次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是當今影響最大,也最受國際承認的中國詩人。
[編輯本段]2、作品
北島的詩歌創作開始於十年動亂後期,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青年的心聲,十年動亂的荒誕現實,造成了詩人獨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靜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靜的觀察中,發現了「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價值的全面崩潰、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他想「通過作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北島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為准繩,重新確定人的價值,恢復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審判劊子手;嘲諷怪異和異化的世界,反思歷史和現實;呼喚人性的富貴,尋找「生命的湖」和「紅帆船」。 清醒的思辨與直覺思維產生的隱喻、象徵意象相結合,是北島詩顯著的藝術特徵,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論式警句,造成了北島詩獨有的振聾發聵的藝術力量。著有詩集《太陽城札記》、《北島詩選》、《北島顧城詩選》等 。 網---北島最短的詩歌 散文著作 《青燈》 / 2008-1-1 / 江蘇文藝出版社 / 《藍房子》 / 2009-3-1 / 江蘇文藝出版社 / 《午夜之門》 / 2009-3-1 / 江蘇文藝出版社 /
[
[編輯本段]4、事跡
1949年 生於北京。 1966年 因文革中斷高中學業。 1969-1980年 北京第六建築公司工人,其中混凝土工五年,鐵匠六年。 1970年 開始寫作。 1974年 完成中篇小說《波動》初稿。 1978年 完成第一部詩集《陌生的海灘》,自己油印出版,印數一百本。同年年底,和芒克、黃銳創辦民間文學刊物《今天》,其早期詩作、短篇小說和《波動》首次發表在這里。 1979年 《波動》定稿。 1982年 完成詩集《峭壁上的窗戶》。 1983年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出版《波動》及英譯本。 1986年 完成組詩《白日夢》。廣州新世紀出版社出版《北島詩選》。 1987年 廣州花城出版社出版小說集《歸來的陌生人》。自1987年至1988年,在英國杜倫大學做訪問學者並教書。 1988年 初次訪美,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中心訪問作家。 1989年 四月到舊金山開會,應德國DAAD邀請在柏林住四個月,再到挪威奧斯陸大學任訪問學者。 1990年 獲瑞典筆會圖卓爾斯基文學獎。在斯德哥爾摩居住九個月。完成詩集《舊雪》。自1990至1991年,在丹麥奧爾胡斯大學教書。 1992年 在荷蘭萊頓大學任駐校作家。完成詩集《走廊》。 1993年 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詩集《在天涯》,收入《舊雪》和《走廊》。應法國文化部邀請在巴黎翻譯法國詩歌,同年八月搬到美國,在東密西根大學任傑出客座教授。 1994年 在密西根大學國際中心任訪問藝術家。參與創建國際作家議會並擔任理事。 1995年 搬到加州戴維斯,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東亞系任客座教授兩年。台灣九歌出版社出版《午夜歌手·北島詩集 一九七二·一九九四年》。 1996年 完成詩集《零度以上的風景》,由九歌出版社出版。被美國文學藝術院選為終身榮譽院士。 1997年 參與籌備第一屆香港國際詩歌節。 1998年 完成詩集《開鎖》及散文集《藍房子》,由九歌出版社出版。獲美國古根漢姆獎金。 2000年 完成散文集《午夜之門》。在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任訪問藝術家。自同年秋天起在美國威斯康辛柏洛伊特學院英文系教創作課,並任駐校詩人至今。 2001年 在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任客座教授。 2002年 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大學東亞系任客座教授。獲摩洛哥詩歌之家阿格那國際詩歌獎。 2003年 為柏洛伊特學院組辦第二屆國際詩歌節。 2004年 在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英語系任客座教授。 2005年8月 出版《時間的玫瑰》 。 2007年11月 在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擔任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 2008年1月 出版《青燈》
[編輯本段]5、榮譽
先後獲瑞典筆會文學獎、美國西部筆會中心自由寫作獎、古根海姆獎學金等,並被選為美國藝術文學院終身榮譽院士。 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編輯本段]6、個人影響
著有詩集《北島詩選》、《太陽城札記》、《北島與顧城詩選》,中短篇小說集《波動》,譯著詩集《現代北歐詩選》,散文集《失敗之書》、《時間的玫瑰》、《午夜之門》、《藍房子》 《青燈》。 代表詩作:《回答》、《一切》等
[編輯本段]7、評價
北島的詩歌創作開始於十年動亂後期,反映了從迷惘到覺醒的一代青年的心聲,十年動亂的荒誕現實,造成了詩人獨特的「冷抒情」的方式——出奇的冷靜和深刻的思辨性。他在冷靜的觀察中,發現了「那從蠅眼中分裂的世界」如何造成人的價值的全面崩潰、人性的扭曲和異化。他想「通過作品建立一個自己的世界,這是一個真誠而獨特的世界,正直的世界,正義和人性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北島建立了自己的「理性法庭」,以理性和人性為准繩,重新確定人的價值,恢復人的本性;悼念烈士,審判劊子手;嘲諷怪異和異化的世界,反思歷史和現實;呼喚人性的富貴,尋找「生命的湖」和「紅帆船」。 清醒的思辨與直覺思維產生的隱喻、象徵意象相結合,是北島詩顯著的藝術特徵,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悖論式警句,造成了北島詩獨有的振聾發聵的藝術力量。
[編輯本段]
❷ 香港中文大學的師資力量是怎樣的
香港中文大學是香港唯一有諾貝爾獎得主、菲爾茲獎得主、圖靈獎得主任教的大學,不少中大學者和研究人員屢獲殊榮,而獲著名獎項者更不計其數。截至2015年,學校擁有教職員工7635人,其中教授1053人,各類講師及專業顧問562人,教學助理85人,副研究員及以上463人,研究支援人員1010人。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莫里斯爵士,於2002年加入中文大學成為博文講座教授,並出任晨興書院院長。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歐元之父」蒙代爾教授,於2009年加入中文大學成為博文講座教授。
國際知名的計算機科學家、首位華人圖靈獎得主姚期智教授,於2005年加入中文大學成為博文講座教授。
蜚聲國際的漢學家饒宗頤教授,1973年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講座教授兼系主任,至1978年退休,現任中大偉倫榮譽藝術講座教授。
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劉遵義教授,於2004年至2010年出任中文大學校長,他在計量經濟學、經濟發展和經濟政策,特別是東亞經濟研究方面成就卓著,早在1966年已建立第一個中國計量經濟模型,現任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
中文大學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李歐梵教授是海內外聲譽卓著的著名學者,美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美國漢學界屈指可數的重量級學者。
中文大學財務學系講座教授郎咸平是世界級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被列入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
善衡書院院長、生物研究講座教授辛世文教授是著名農業生物技術專家和全球首位復制植物基因的科學家。辛教授於1980年成功復制出世界上第一個植物基因,被譽為「植物基因復制之父」。
中文大學工學院院長汪正平教授是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長期從事封裝技術及材料開發研究,被譽為「現代半導體封裝之父」。
中文大學醫學講座教授盧煜明教授是分子生物學臨床應用專家,他基於孕婦外周血中存在胎兒DNA的發現,在無創產前胎兒基因檢查方面做出開拓性貢獻,被譽為「無創DNA產前檢測」的奠基人。
中文大學信息工程系主任湯曉鷗教授是全球人臉識別技術的「開拓者」和「探路者」,他領軍的團隊於2014年3月發布研究成果,基於原創的人臉識別演算法,准確率達到98.52%,首次超越人眼識別能力(97.53%)。
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及偉倫計算器科學與工程學講座教授華雲生教授為國際知名的計算機科學家,他是IEEE、ACM及AAAS(美國科學促進學會)三個學會的院士,並曾任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微電子系統結構學部主任和IEEE計算機學會會長。
中文大學副校長及卓敏心理學講座教授張妙清教授開創了中國人個性測量表(CPAI)的研究,成為亞洲首個全面的人格測量工具。她獲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頒授2014年度傑出科學貢獻獎,是首位亞洲心理學家獲此殊榮。
中文大學副校長、卓敏教育心理學講座教授侯傑泰教授現為國際應用心理學協會教育心理學部主席,2014年獲選為美國教育研究協會院士。
中文大學偉倫經濟學講座教授及經濟學系系主任張俊森教授於2013年當選世界計量經濟學會院士,是該年度亞洲區內唯一當選的學者,2017年榮獲「孫冶方經濟科學獎」。
世界著名詩人、作家北島於2007年受邀到中大任教,現為香港中文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❸ 邵啟滿的介紹
邵啟滿(1962.12~ ),男,漢族,1962年12月生於浙江省玉環縣1。國際數理統計學會會士(Fellow,Institute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23,香專港中文大學統屬計系卓敏講座教授,系主任2。
❹ 郎咸平在香港那個大學任教
香港中文大學
❺ 關於香港中文大學 越詳細越好
cuhk錄取分數線在四川的不是很清楚,除了北京錄取線和清北差不多以外,外省考cuhk的獎學金分數線一般就是當地的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線(全國各地熱度不一,至少獎學金生不會比清華北大低,但外省高不至於高過10分)如果自費的話,一般會比北清線低10分左右。一般在四川估計招13、4個左右(文理加在一起),我有個同學學理,大概是四川最後一個被招進中大的,大約排600名左右。中大不認任何加分,只看裸分。香港的大學一般都沒有專門的語言系,除了日本研究能獨立稱系之外(當然還有英語),別的小語種語言課一般都是提供選修,目前沒聽說有人在major西語什麼的。不過有翻譯系,會提供這種小語種的精修。不過想學語言或者外交的話建議去北外或者外交學院,都是不錯的,不要妄自菲薄,內地的種種讓你失望,外面的種種不見得能讓你不失望。英語系人很多,估計每屆有近百人。但是翻譯和日本研究什麼的只有半百人左右。中大裡面最多的還是華人,地道的外國人不多,而且一般都是exchange,而且這邊的人沒有民族的概念,所以不會特別在一個食堂有什麼分類,中大西餐中餐都很多,肉的量會很足。如果你申請,當然可以校外租房(不過能住宿舍是很難得的機會,怎麼會害怕和人相處呢?將來怎麼辦?),不過一般價格很貴,一年6、7萬人民幣。實在想一個人住的話可以申請去國際生舍堂什麼的,它們有單人房。而且價格合理。至於什麼後高考時代的問題?我只想說中大的學習氛圍不好(因為local的重心貌似不在學術上),來到這里很容易頹廢,感覺什麼都沒學到,所以自製力不好的話要謹慎報考。當然如果自己善於利用各種資源的話你能在中大會大有收獲。而且像你怕見人什麼的香港各種活動也不會參加。來到這以後環境陌生,又不交流,小心自閉抑鬱掉。
❻ 牟潤孫的介紹
牟潤孫(1909—1988) ,原籍山襲東福山1,現代著名史學家、教育家。2獲燕京大學國學研究所碩士學位,歷任輔仁大學附中國文教員、歷史系講師,河南大學歷史系講師,同濟大學文史系教授,上海暨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台灣大學國文系教授,香港新亞書院文史系主任、教授、新亞研究所導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1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34著有《注史齋叢稿》《海遺雜著》《論治目錄之學與書籍供應》、《宋代摩尼教》等。
❼ 香港中文大學張元亭教授退休了嗎
65歲可以作為榮休教授,一般的副教授或者講師的話會在60歲就退休的或者是任內教副學士課程,因容為香港的教師是幾年一個合同,能夠到退休的通常都是非常厲害的,因為對論文有要求,當然特牛的可以擔任講座教授或者卓越教授,這種就相當於終生教授,一般都是特別有貢獻的,像丘成桐,楊正寧這種級別的。
❽ 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教授退休年齡是多少
65歲可以作為榮休教授,一般的副教授或者講師的話會在60歲就退休的或者是任教副學內士課程,因為香容港的教師是幾年一個合同,能夠到退休的通常都是非常厲害的,因為對論文有要求,當然特牛的可以擔任講座教授或者卓越教授,這種就相當於終生教授,一般都是特別有貢獻的,像丘成桐,楊正寧這種級別的。
❾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教授都有哪些
院長-梁元生教授,副院長-賴品超教授,副院長-李行德教授,副院長-吳偉明教授,冼為堅中國文化講座教授-李歐梵教授,偉倫人文學科講座教授-白先勇教授,人文學科講座教授-趙振開教授
❿ 香港中文大學內地招生有哪些要求
香港中文大學招生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為了保證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高生源質量,維護考生合法權益,依照教育部相關規定,結合香港中文大學本科招生工作的具體情況,特製定此章程。
第2條香港中文大學遵循公平競爭、公正選拔、公開程序,綜合評價、擇優錄取等原則,進行招生工作。
第二章招生計劃
第3條香港中文大學2015年於全國三十一省、市、自治區招收本科生。招生計劃將通過各省、市、自治區招生辦公布。
第三章機構
第4條香港中文大學為公辦全日制本科大學,經費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撥款資助。獲國家教育部列入提前錄取批次重點高校名單。
第5條香港中文大學的招生咨詢及行政工作由入學及學生資助處統籌負責。
第四章學制
第6條香港中文大學所有本科課程均採用靈活的學分制度,全國普通高校統一招收入學的學生,修業期為四年,須至少修畢123學分,其中包括主修課程規定必修的學分,以及通識教育、語文、體育、資訊科技、副修或選修科目。學生可按個別情況及興趣訂定其修業進度,修滿畢業所需學分,並符合主修課及大學其它畢業規定,便可獲頒學士學位。
第7條學生來校報到注冊後即成為正式本科生,入學時就其所屬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專業大類的相關學系中選擇並提出專業意願。學生於第一學年修習所選擇主修專業的基礎科目,及其它通識、語文等課程,利用第一年時間了解自己的專業興趣,適應新的學習及考試模式。按個別學系安排,學生可於第一或第二學年確定主修專業。有關專業的選擇請參閱專業設置。
第五章錄取
第8條獲國家教育部批准,香港中文大學在全國31省/市/自治區通過提前批次錄取本科生。
第9條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地招生計劃分設人文、理科、工科、商科四個專業大類。人文類包括文學院、教育學院、法律學院及社會科學院的專業;理科類為醫學院及理學院的專業;工科類為工程學院的專業;商科類為商學院的專業。文史類考生可選擇人文及商科類;理工類考生可選擇人文、理科、工科及商科類。
第10條香港中文大學專業設置分「全額獎學金類」、「免學費獎學金類」、「人文類」、「理科類」、「工科類」及「商科類」六項。獲錄取為「全額獎學金類」或「免學費獎學金類」之學生,文史考生可於錄取時選擇人文或商科專業大類;理工考生則可選人文、理科、工科或商科其中一類。
第11條考生統考成績應達到本科一批高校錄取控制分數線以上,單科成績原則上應達到及格水平。在符合香港中文大學提檔要求的情況下,香港中文大學依據考生的高考成績,以分數優先原則,擇優錄取,不設專業志願級差。在高考成績同分的情況下,則先予錄取英語單科成績較高者。
第12條考生報考的外語語種必須為英語,以150分為標准滿分計算,自費生的英語成績須達120分或以上;獎學金生則須達130分或以上。
第13條獎學金專業類只錄取以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院校志願的考生。非獎學金專業類只在一志願錄取後仍有剩餘名額的情況下才考慮其後志願。本校不參與徵求志願。
第14條本校不考慮對考生的各類照顧加分優惠政策,將依據招生辦公室按考生高考實際成績投檔調閱檔案,並以考生的高考實際分數(不含加分)由高至低順序錄取。但不設高校志願分數級差或專業志願分數級差。
第15條本校預留若干非獎學金專業類機動名額。大學可根據生源情況及考生成績,在個別省/市/自治區對招生計劃進行適量調整及確定提檔比例。
第六章學費
第16條香港中文大學非本地生的學費為每年120,000港元。住宿費約10,000港元,其它雜費、生活費每年約需30,000港元。另在首學期須繳付一次性保證金450港元(學生離校時,如無須賠償任何費用,則保證金予以發還,但通常移作學生的畢業費)。
第七章獎學金
第17條香港中文大學提供獎學金予錄取為「全額獎學金類」或「免學費獎學金類」的內地學生。
第18條同時選擇報讀獎學金及非獎學金專業類的同學,倘高考成績未達獎學金的錄取線,香港中文大學將考慮其非獎學金的專業志願,按其高考成績擇優而錄,不設專業志願分數級差。
第19條選擇報讀獎學金專業類的同學,經選拔獲錄取後,於接獲錄取時亦同時獲通知獲頒獎學金。
第八章附則
第20條內地學生來港就讀,可以因私身分申請「進入許可」標簽,香港中文大學將安排獲得錄取的同學向香港特別行政區入境事務處申請來港標簽。學生取得標簽後,須自行向所在地的公安局申辦赴港通行證。
第21條學生必須於八月下旬抵港就學。大學將舉辦各類迎新活動,以及安排注冊、選課等輔導,協助學生適應學習生活。
第22條香港中文大學招生咨詢聯系方法為: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電話:(00852)39438946、(00852)39438661或13068470068(內地號碼專線);傳真:(00852)26035184;電郵:[email protected];網址:http://www.cuhk.e.hk/adm/mainland。
第23條本章程由香港中文大學入學及學生資助處負責解釋。
獎學金章程
第1條為鼓勵成績優異的內地學生來香港中文大學就讀,本校提供多名獎學金名額予錄取為「全額獎學金類」及「免學費獎學金類」的內地學生,獎學金名額分布於全國三十一省、市、自治區。
第2條獎學金只給予填報香港中文大學為第一院校志願的考生。考生亦須以「全額獎學金類」及「免學費獎學金類」為其中一/二個專業志願。
第3條考生高考成績(不含加分)必須達到或高於中文大學為頒授獎學金而定的最低分數線方可申請獎學金。(以750分為標准高考滿分計算,理工類及綜合類考生須達630分或以上,文史類考生須達600分或以上;另英語單科成績須達130分或以上。)若符合獎學金最低分數考生超過該省/市/自治區獎學金名額,則按名額及高考實分由高至低順序選拔,先為「全額獎學金類」,再為「免學費獎學金類」。
第4條獎學金分「全額獎學金」及「免學費獎學金」兩種。「全額獎學金」學生將獲發相等於攻讀四年本科課程的學費,以及每年45,000港元住宿及生活津貼;「免學費獎學金」學生則可獲發相等於攻讀四年本科課程的學費。獎學金只於學生在學期間頒發,且頒授期不得多於四年,修業期超逾此四年上限者亦不會另獲獎學金。
第5條本兩項獎學金專為內地學生而設。若學生於在學期間任何時間取得香港居民身份,則須終止獎學金之頒發。
第6條獎學金原則上為期四年,但獲獎學生每學年成績須達到大學具體規定的平均積點3.00(相當於乙等),方可在其後學年續領。若學生學年成績未達到續領獎學金要求的平均積點,則須保留觀察一年,但若翌年成績仍未達到大學的規定,有關獎學金則須終止。若獎學金生因違反任何大學規例或條例,經大學教務會學生紀律委員會議決予以處分者,大學可考慮暫停、扣減或終止其獎學金。
第7條選擇獎學金專業類的同學,經選拔獲錄取後,於接獲錄取時亦同時獲通知獲頒獎學金。
第8條獎學金的頒發須依照香港中文大學制定的相關規章及程序執行。香港中文大學對獎學金的評選及頒發有最終的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