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大學全椒籍教授
❶ 東南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利益相關就來答一下吧。
本人東南大學17級自動化本科生,在東大兩年上過的課也有幾十門,很有人格魅力的老師還是遇到了挺多的,就來談談我上過的課里感覺很不錯的老師吧。
大一的話主要是基礎課程,和其他院的同學以及老師接觸的還是挺多的,發現了很多上課很有個人風格和吸引力的老師,深刻體會到學習是可以很簡單很快樂的。我強烈推薦的老師(課程)有程全新老師的高等數學、黃旭老師的大學語文、張曉青老師、郭沛傑老師的羽毛球課。
程全新老師長得慈祥和藹,但批改作業一點都不含糊(超級超級細致一點點錯都會給你摳出來的那種),老師本身也是很有趣的,上課幽默風趣,高數講的簡單易懂(雖然我還是沒學好哭唧唧),是很能跟學生打成一片的老師,之前還上過吾愛吾師得了很多票,在學生中的人氣特別高。
學弟學妹們有機會請一定選啊!
❷ 東南大學法學院的知名校友
女,1921年出生,湖北省應城縣人。1938年在漢口參加全國第一屆大學入學聯考,為國立中央大學法學院法律系錄取。然後偕王作榮轉輾跋涉山川而至重慶於1939年報到入學,1943年畢業獲法學學士後,旋即通過司法官高等考試。在此後的38年中她長期從事司法工作,從擔任地方法院的推事起直至升遷至台灣的大法官 。
范馨香20多歲時起,先後擔任過四川長壽、江蘇鎮江、桂林的地方法院及廣西高等法院的推事。1949年去台灣後曾擔任台灣高等法院民事庭庭長,台灣最高法院庭長。1972年以曾任最高法院推事10年以上而成績卓著的資格,出任台灣司法院的大法官並連任三屆,從事統一解釋法令等工作,成為台灣最資深的大法官。
范馨香以能終身從事司法工作為榮,有豐富的司法實際經驗,她務求判決公允,並嚴格遵守司法獨立之精神,不受外界干擾。她常說:法官必須能拒絕一切外界物質的誘惑與人事的糾纏。如果我有什麼座右銘的話,那便是我希望這個世界因我的到來變得更為美好,而非變得更為丑惡。
自1956年起她曾兼任台灣的東吳大學教授,並一度兼任台灣的政治大學教授,講授商事法、民權、物權等課程。並曾多次赴日本、德國及非洲各國考察司法業務及參加國際婦女法學會議。
王作榮與范馨香從被中大錄取即結伴赴重慶入學,四載同窗結下的不解之緣,1944年結婚後,伉儷情篤,合撰有《鰈情深》一書。
范馨香於1987年病逝台北市。90年代其夫婿王作榮以其伉儷名義在東南大學設立了獎學金。 著名法學家,法學教育家。1911年2月生於江蘇如皋。1934年畢業於中央大學法律系,獲法學學士學位。1939年考取中英庚款出國研究,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國際私法,獲碩士學位。1942年轉入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繼續研究國際私法、國際公法、法理學等。
1945年,受時任武漢大學校長的著名國際法學家周鯁生之聘,回國任武大法律系教授兼系主任。新中國成立後,他在武漢大學歷任校務委員會常委兼秘書長、副教務長、法律系主任、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環境法研究所所長,還兼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法學評議組第一、二屆成員、第三屆特約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法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國務院經濟法規研究中心顧問、第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現任中國國際私法學會會長、中國環境資源法學會會長、中國國際法學會名譽會長、國際自然資源保護同盟理事、環境政策與環境法研究中心理事等。
早在哈佛大學求學期間,韓德培就撰寫了頗有影響的評價龐德的社會法學派學說和凱爾森的純粹法學派學說的文章,回國後,在40年代針對當時黑暗的社會,韓培德在當時著名的《觀察》雜志上發表了我們所需要的法治一文,提出我們所需要的法治應該是建立在民主政治上的法治。解放後,韓培德將俄文《蘇聯的法院和資本主義國家的法院》一書翻譯出版,並發表了《要為法學上的爭鳴創造條件》等論文,這些著作對於新中國的法制建設和法學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1957年,韓培德蒙受不白之冤,被錯劃為右派分子離開法學領域
達20年之久。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韓德培才重新回到法學研究和法學教育陣地,更加關注我國的法制建設。1980年赴荷蘭參加了國際法律科學大會,在會上宣讀了題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在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論文,向外國學者們介紹中國政府在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和法學發展方面所作的努力及取得的成績,增進了國外對我們推行改革開放後的法制發展的了解。隨後,他與幾位學者合作完成的《關於終止若干合同所涉及的一些法律問題》的咨詢報告,使國家避免了重大的經濟損失。韓德培還發表了運用法律手段管理經濟等論文,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韓德培被公認為是新中國國際私法的一代宗師。80年代,他主持編寫了高等院校統編教材《國際私法》,並獲國家級優秀教材獎和第一屆全國優秀圖書提名獎;1999年他主編的《國際私法新論》創立了現代國際私法學新體系;之後又發表了應該重視沖突法的研究國際私法的最近發展趨勢等論文,頗受學者關注。1993年他在市場經濟的建立與中國國際私法的立法重構一文中,提出了重構我國國際私法的基本思路。他對《示範法》的起草、定稿、譯本等事項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韓德培還在環境法學教育和研究方面貢獻甚多。他主編了我國環境法領域最早的較為全面系統的教材《環境保護法教程》,是我國迄今為止的唯一的全國高等院校環境法通用教材,1990年他又主編了《中國環境法的理論與實踐》,該書被譽為開拓性的理論著作,為此1998年他榮獲了地球獎。1999年,他被推選為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首任會長。
韓德培是一位誨人不倦的法學教育家,可謂桃李滿天下,武漢大學法學院能成為當今全國最著名的法學院之一,尤其是已成為全國性國際法及環境法的重點基地,韓德培功不可沒。韓德培是武漢大學法學院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法學界的一面旗幟。 韓忠謨,字筱初。1905年7月28日生。籍貫江蘇泰縣。1934年夏,考入國立中央大學法律學系。受課之餘,孜孜於法學暨刑法原理之鑽研寫作,且以為終身志業。
四十三年,國立台灣大學延聘為法學院法律學系副教授,而教授,繼兼系主任,並歷任訓導長、法學院院長、教務長。任系主任時,廣攬名師宿儒,增闢課程,充實圖書設備,使法律系規模大具。
六十四年,出長銓敘部,持衡以清允見稱。六十六年,出任司法院副院長。凡銓審及職系之厘訂,審檢分隸制度之推行,躬親擘劃,奠立法治宏規。七十年,應聘為台大名譽教授。七十一年,時人有以「異議分子多出自台大法律系,而其皆為韓忠謨學生,韓氏主持該系及法學院多年,思想必有問題」,毀之,因而忠謨未獲出任台大校長,憤而辭職。
七十二年,中央研究院院長錢思亮以總幹事一席相邀,力辭不獲,而中研院直隸總統府,忠謨時任國策顧問多年,視同借調,當局僅允以代總幹事名義,相助為理,六月,錢院長自美返國,旋卧病辭世,暫代院務半年。七十九年初,中研院組織法奉核准修正,新置副院長忠謨膺聘為首任代副院長,院長吳大猷先生深資倚重,並獲充分授權主持院內一切事宜,積極進行組織法修法工作,使其適合及將來之需要,自起草至定稿,費時經年,經立法院通過,總統公布實施。繼據之以修訂各研究所組以規程暨相關子法,開展國家學術研究規模。
七十九年十月,忠謨街行受傷骨折,入院療治,旋告痊癒,而自覺體衰,乃辭職,以讀書自娛。又增潤舊著刑法原理,重新刊行問世。八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忽感不適,入台大醫院療治,以腸癌宿疾復發,終至心臟衰竭。八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逝世,終年七十九歲。十月四日,總統明令褒揚。
❸ 東南大學的院士有哪些
中國科學院院士齊康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純專伯教授
中國工程屬院院士呂志濤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訓正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忠良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偉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耀明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衛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教授
❹ 東南大學的院士有哪些請盡快回答,謝謝了
中國科學院院士齊康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韋鈺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馮純伯教專授
中國工程院屬院士呂志濤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訓正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忠良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偉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耀明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黃衛教授
中國科學院院士劉盛綱教授
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教授
共11人
http://www.seu.e.cn/s/3/t/123/p/1/c/15/d/56/list.htm
具體鏈接
❺ 東南大學走出過哪些知名校友
原來覺得東南大學沒啥存在感,後來驚奇地發現了很多行業內大佬校友。哦,原來東南大學只是比較低調呀!
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校友就是華生教授啦!
華生教授於1986年被評為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專家」,是影響我國經濟改革進程的三項重要變革(價格雙軌制、國資體制、股權分置改革)的主要提出和推動者之一....能夠影響國家層面政策,可以說是很厲害了!
華生教授多次來東大開講座,前幾個月就有一場。由於去的比較早,我很幸運地坐在了靠椅上(來得晚就得坐沒靠背的塑料凳子)
發現大佬並沒有那麼不可接近,反而非常親切。
希望對你有幫助呀嘻嘻~
❻ 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師資力量
東大外國語學院與時俱進,日益發展。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學院有教職工152人,其中教授回答11人、副教授42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及研究生學歷的教師57人,教師中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13人,在職攻讀碩士學位的25人。碩士生導師19人。有近50人次的教師赴國外高校進修或出席不同層次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該院還聘請了9名國內外語界知名學者(王寧、束定芳、徐珺、周世范、揭俠、石毓智、呂俊、王立非、何高大教授)為東南大學英語和日語學科的兼職教授。常年聘用外籍文教專家6-8人,每年還有相當數量的國外訪問學者來系作短期訪問和講學。
❼ 東南大學教授禹東川博士簡介
禹東川博士,男,1978 年生人,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
紀優秀專人才,教育部兒童屬發展與學習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復雜醫學工程研
究會主任,中國教育學會腦科學與教育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創新人才教育研究學
會大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認知科學學會神經教育學專業委員會(籌)秘
書長,國際期刊Neuroscience an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副編輯等學術任職。
❽ 陳俊傑的東南大學教授
陳俊傑,男,1958年1月生,江蘇南通人,東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東南大學智能內網路與測控容系統研究所所長兼東南大學智能信息與虛擬測控系統研究所所長。
1982年本科獲南京工學院測試與控制學科學士學位,2002年7月獲東南大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學科博士學位,2002年11月-2005年6月,在東南大學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學科做博士後研究。 作為項目主持人承擔無線感測器網路和感測網方面的國家、省部委和地市級科研項目26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無線感測器網路及其感測網領域的研究論文六十多篇,其中被國際三大檢索系統收錄二十多篇,並獲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作為第一負責人,主要科研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作為第一發明人或設計人被授權和受理無線感測器網路和感測網方面的國家發明專利17項、實用新型專利13項、軟體著作權登記3項好 外觀設計2項。目前,作為第一發明人或設計人正在申報國家發明專利6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軟體著作權登記3項。正在承擔國家、省部和市廳級項目多項。
主講的研究生課程有《智能感測與物聯網》、本科生課程有《信號與系統》。
❾ 尋東南大學舒贛平教授的個人情況
1964年1月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現任東南大學鋼結構研究設計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鋼結構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鋼協穩定疲勞分會副理事長、中國鋼結構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鋼協輕型鋼結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土木工程學會鋼結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鋼結構協會理事。目前主要從事鋼結構(鋼結構基本理論、鋼結構高等分析與設計、大跨度空間結構、輕型鋼結構、高層鋼結構、特種鋼結構、鋼結構防火與抗火以及組合結構的教學、研究與工程技術開發工作。先後主持、參加了二十幾項國家級和省級重點工程的設計與工程研究,曾獲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999年)、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2005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2004年獲得東南大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預研項目資助,目前申報專利技術2項。在國內外核心技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
※ 學術水平
一、學術研究課題;
(1) 「現代建築鋼結構抗災研究與應用」。省科委自然科學基金。2000,1-2003.12
(2) 「輕鋼住宅體系的研究與應用」。江蘇省建設廳。2000,1-2003,12
(3) 「新型預應力鋼結構的研究與應用」。江蘇省建工局。2000-2003
(4) 「高層、超高層建築新型結構體系及計算研究」。教育部重點課題,1999,6-2002,12
(5) 「鋼結構體系及配套新牆材的研究」。南京市牆改辦。2001.1-2003.12
二、近年來發表的主要論文目錄:
(1) 舒贛平,顧文濤,湯榮廣等. 南京奧林匹克網球中心拉索鋼框架結構設計研究. 鋼結構, NO.2, 2004.
(2) 孫遜,舒贛平. 變截面框架的二階非線性分析. 鋼結構, VOL.17(6), 2002.
(3) S. L. CHAN, GANPING SHU, ZHITAO Lü. STABILITY ANALYSIS AND PARAMETRIC STUDY OF PRE-STRESSED STAYED COLUMN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NO.24, 2002.
(4) 舒贛平,范聖剛,王建峰等. 懸索及懸索—框架結構的幾何非線性分析. 工業建築, VOL.32, NO.5, 2002.
(5) 舒贛平,夏樂,左江. 預應力組合網架在南京新世界中心工程中的應用. 建築技術, VOL.31, NO.12, 2000.
三、獲得的學術研究表彰/獎勵:
(1)高層建築預應力厚板轉換層的研究與應用,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1999年
(2)巨型空間結構的研究與應用,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2003年
(3)南京鋼鐵廠體育館工程設計研究應用,江蘇省優秀工程設計二等獎(2),19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