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上海復旦大學陳果教授坐懷不亂

上海復旦大學陳果教授坐懷不亂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16:36

㈠ 可以給我一些有關於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一些詳細資料么

也是網上搜集的:
陳果: 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6月,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2002年9月-2005年1月,復旦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攻讀碩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6年7月-2007年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做訪問學者,2005年7月-9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大陸基督教哲學青年學者暑期密集班」做學者。 工作經歷: 2008年6月至今,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2005年5月,「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翻譯; 2004年-2005年,復旦大學哲學系《教牧心理學》及《宗教社會學》課程的助教和翻譯,任課教師: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 Whitehea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 Whitehead; 2002年9月-2004年6月,復旦大學「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師碩士班」英文教師; 2004年暑期,《人民畫報》上海總部實習記者。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㈡ 復旦大學陳果教授:善惡可否相抵消若善無善報,你還行善嗎

善與惡是同一塊硬幣的正反面。”善惡相對,與人為善是自小刻印在每個人思想中的道理,我們以善行為豪,以惡行為恥。隨著年齡增長,閱歷積累,眼前的世界不再非黑即白,善惡界限也偷偷變得模糊,轉換角度看事物的過程中,善惡也隨之而變。

陳果教授是復旦大學著名的哲學教師,她的教學視頻在前段時間曾在網路上備受熱捧,她有關哲學的授課內容也時常引起網友的熱烈討論。她在一節有關善惡的哲學課開講之前,拋磚引玉,提出了幾個引人深思的問題:善惡可否相抵消?若善無善報,你還行善么?

王陽明問徒弟:“如果你是在培養一片草坪,而草坪中長出了花,在你心中花草誰善誰惡?”薛侃沉思良久,說:“草為善,花為惡。”王陽明道:“我且再問你,黃金是善是惡?”薛侃答道:“黃金是好東西,自然是善的。”

㈢ 曾經爆紅網路的復旦女神陳果,如今過得怎麼樣

聊到陳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經的她由於顏值高,氣質佳,在短視頻中風趣幽默,且富有內涵的教學視頻,成功的走紅網路,雖然在隨後因在綜藝節目中,曾因念錯字也遭到過質疑,不過多數的網友選擇支持她,在他們看來,誰都有馬失前蹄的時候,這並不代能代表什麼,況且她在國內頂尖的學校支教,也說明了其業務能力有多突出。

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教授,陳果懂得利與弊權衡,她不需要靠網路,來獲得不菲的收入,在這種人眼中,學識和成就要遠遠比這些東西重要,再者說了,雖然如今在網上的知名度下降,然而她的課依然是非常受歡迎,屬於是復旦的風雲老師。

㈣ 復旦大學老師陳果:你從未遇過愛情,憑什麼卻說看透了紅塵

我覺得復旦大學的陳果老師說的這句話太對了,很多人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愛情,卻認為自己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紅塵,人生到底是什麼,紅塵滾滾里那些愛恨又有幾個人真正的體驗過,所以只有真正的愛過一個人才能說愛過,而那些輕易就出口的愛,又有幾個是真愛呢?

其實我們都曾經遇到過愛情,只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對待過,有時輕易就放棄了,這部是沒有愛情,只是我們沒有真正的珍惜過,總覺得會遇到更好的,更合適的,其實我們已經和最好的愛情擦肩而過,所以不要說什麼看透紅塵,你都沒有真真正正的愛過一個人,你連愛情到底什麼滋味都不知道,怎麼能懂得這種情感呢?

㈤ 為什麼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視頻被刪掉了呢

前些抄天刪掉了襲 具體原因不詳 近日又有人上傳了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wNjM3ODE2_rss.html

㈥ 昔日「復旦女神」陳果,為何突然消失了

陳果,一個曾經名聲鵲起,以復旦"女神導師"的名號被大眾所熟知,各種出書參加節目的思修課教師。她曾經登上神壇,最終卻從眾人視線中消失,在她跌宕起伏的這些年當中,其實不過是"學術偶像"4個字在作祟。

陳果是個80後,1981年出生,如今也才39歲。她出生在一個高知家庭中,父母都是從事人文社科類的學者,因此從小耳濡目染之下對哲學類的知識非常有興趣,我們看上去深奧而又迷糊的哲學道理在陳果看來卻是最有意思的樂趣。




陳果跌落神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心靈雞湯這股風氣已經過去,人們現在開始了"反雞湯",有些雞湯說白了就是大道理換了種方式來說,實用性為零。

在"耄耋事件"之後陳果經消失在了大眾視線內,她不再出版各種書籍,也拒絕了很多節目邀請,安安心心當她的大學老師。或許拋開那些浮華的名利,重新回歸校園本質,陳果能夠收獲一些不一樣的體驗。

㈦ 復旦大學 陳果 詳細資料

復旦大學教師
女,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
[復旦大學教師,陳果]
復旦大學教師,陳果
曾師從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哲學博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
1999年9月-2002年6月,復旦大學文科基地班,2002年9月 -2005年1月,復旦大學哲學系西方哲學專業攻讀碩士,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6年7月-2007年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做訪問學者,2005年7月-9月在香港浸會大學「中國大陸基督教哲學青年學者暑期密集班」做學者。
工作經歷:
2008年6月至今,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2005年5月,「杜威思想的當代意義」國際學術討論會翻譯;
2004年-2005年,復旦大學哲學系《教牧心理學》及《宗教社會學》課程的助教和翻譯,任課教師:哈佛大學神學博士James D. Whitehead;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博士Evelyn Whitehead;
2002年9月-2004年6月,復旦大學「上海市基督教新教牧師碩士班」英文教師;
2004年暑期,《人民畫報》上海總部實習記者。學生工作和社會活動;
1999年10月-2001年6月,復旦大學哲學系學生會主席。
獎勵與榮譽:
2007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發的「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6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美國中華基督教總會頒發的「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5年,香港「道風」優秀博士生獎學金
2004年,香港「道風」優秀碩士生獎學金;
2003年,香港「道風」優秀碩士生獎學金。
專業研究成果:
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六輯)
2007年1月,上海基督教新教教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調查報告(梗概),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五輯)
2007年1 月,翻譯的「學校教育的核心:論道德的形成和大學的教育 (美)邁克·貝梯(Mike Beaty)」以及因此撰寫的「面對繁多的一種堅持:展望大學中的道德教育」,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五輯)
2005年7月,撰寫的「『光』(理性) 與『影』(非理性) 編織的綺麗——評奧托的 《論神聖》」,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㈧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出過什麼書嗎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出過《懂你——論道德教育的語言藝術》、《黑格爾辯證法的起點與秘密——青年黑格爾哲學思想》。2017年4月,《好的孤獨》出版。2018年4月,《好的愛情》出版。

陳果,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

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在復旦bbs有很高人氣,是北區研究生公寓三寶之首--"酋長"。

(8)上海復旦大學陳果教授坐懷不亂擴展閱讀:

一、陳果簡介

陳果,1981年生於上海。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現任復旦大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教師。在學生中擁有極高人氣,被稱為「麻辣教師」,她的課也被學生評為「我最喜愛的復旦課程」。

2010年,她的課堂視頻被學生上傳到網路,迅速傳播開來,廣受好評,一周內播放超過3000萬次,《人民日報》《新京報》《南方日報》《三聯生活周刊》《中國青年報》、鳳凰衛視等媒體平台瘋轉推薦。她的付費音頻課程一個月內點擊破百萬。

二、研究成果

2005年7月,撰寫的「『光』(理性) 與『影』(非理性) 編織的綺麗——評奧托的《論神聖》」,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三輯)。

2007年1 月,翻譯的「學校教育的核心:論道德的形成和大學的教育 (美)邁克·貝梯(Mike Beaty)」以及因此撰寫的「面對繁多的一種堅持:展望大學中的道德教育」,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五輯)。

2008年,撰寫的《耶穌為何如此言語?》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六輯)。2007年1月,上海基督教新教教會在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作用調查報告(梗概),發表於《基督教學術》(第五輯)。

熱點內容
大學生常見的人格障礙 發布:2025-09-11 21:43:07 瀏覽:717
復旦大學張世信教授 發布:2025-09-11 21:39:44 瀏覽:232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庄教授 發布:2025-09-11 21:17:56 瀏覽:748
在寧大學生 發布:2025-09-11 21:00:45 瀏覽:609
北京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發布:2025-09-11 20:49:27 瀏覽:116
大學生上牌 發布:2025-09-11 20:48:32 瀏覽:293
大學生股票大賽 發布:2025-09-11 20:41:37 瀏覽:340
大學生代理吧 發布:2025-09-11 20:11:06 瀏覽:74
四川大學法學教授 發布:2025-09-11 20:01:54 瀏覽:889
東北林業大學二級教授 發布:2025-09-11 19:52:31 瀏覽: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