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老師師德故事

大學老師師德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2-27 18:26:43

⑴ 師德感人小故事

我的老師孫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歲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語,平時不準父母殺雞剖魚,很有些良善,但對家裡的所有來客卻不瞅不睬,表情木然,顯得傲慢。開始我見他只逗著取樂,到後來便不敢放肆,認了他是老師。許多人都笑我認三歲半的小孩為師,是我瘋了,或耍矯情。我說這就是你們的錯誤了,誰規定老師只能是以小認大?孫涵泊!孫老師,他是該做我的老師的。
幼兒園的阿姨領了孩子們去郊遊,他也在其中,阿姨摘了一抱花分給大家,輪到他,他不接,小眼睛翻著白,鼻翼一扇一扇的。阿姨問:你不要?他說:「花疼不疼?」對於美好的東西,因為美好,我也常常就不覺得了它的美好,不愛惜,不保衛,有時是覺出了它的美好,因為自己沒有,生嫉恨,多誹謗,甚至參與加害和摧殘。孫涵泊卻慈悲,視一切都有生命,都應尊重和和平相處,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晚上看電視,七點鍾中央電視台開始播放國歌,他就要站在椅子上,不管在座的是大人還是小孩,是驚訝還是嗤笑,目不旁視,雙手打起節拍。我是沒有這種大氣派的,為了自己的身家平安和一點事業,時時小心,事事怯場,挑了雞蛋挑子過鬧市,不敢擠人,唯恐人擠,應忍的忍了,不應忍的也忍了,最多隻寫「轉毀為緣,默雷止謗」自慰,結果失了許多志氣,誤了許多正事。孫涵泊卻無所畏懼,竟敢指揮國歌,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在他家書寫條幅,許多人圍著看,一片叫好,他也擠了過來,頭歪著,一手掏耳屎。他爹問:你來看什麼?他說:「看寫。」再問:寫的什麼?說:「字。」又問:什麼字?說:「黑字。」我的文章和書法本不高明,卻向來有人恭維,我也是恭維過別人的,比如聽別人說過某某的文章好,拿來看了,怎麼也看不出好在哪裡,但我要在文壇上混,又要證明我的鑒賞水平,或者某某是權威,是著名的,我得表示謙虛和尊敬,我得需要提拔加獲獎,我也就說:「好呀,當然是好呀,你瞧,他寫的這副聯,××××××××××春,多好!」孫涵泊不管形勢,不瞧臉色,不慎句酌字,拐彎抹角,直奔事物根本,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街上兩人爭執,先是對罵,再是拳腳,一個臉上就流下血來,遂抓起了旁邊肉店案上的砍刀,圍觀的人轟然走散,他爹牽他正好經過,便跑過去立於兩人之間,大喊:「不許打架!打架不是好孩子,不許打仗!」現在的人很煩,似乎吃了炸葯,雞毛蒜皮的事也要鬧出個流血事件,但街頭上的斗毆發生了,卻沒有幾個前去制止的。我也是,怕偏護了弱者挨強者的刀子,怕去制伏強者,弱者悄然遁去,警察來了脫離不了干係,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還是一走了之,事後連個證明也不肯做。孫涵泊安危度外,大義凜然,有徐洪剛的英勇精神,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春節里,朋友帶了他去一個同事家拜年,牆上新掛了印有西方諸神油畫的年歷,神是裸著或半裸著,來客沒人時都注目偷看,一有旁人就臉色嚴肅。那同事也覺得年歷不好,用紅紙剪了小襖兒貼在那裸體上,大家才嗤嗤發笑起來,故意指著裸著的胸脯問他:這是什麼?他玩變形金剛,玩得正起勁,看了一下,說:「媽媽的奶!」說罷又忙他的操作。男人們看待女人,要麼視為神,要麼視神是裸肉,身上會癢的,卻絕口不當眾說破,不說破而再不會忘記,獨處里作了非非之想。我看這年歷是這樣的感覺,去廟里拜菩薩也覺得菩薩美麗,有過單相思,也有過那個——我還是不敢說——不敢說,只想可以是完人,是君子聖人,說了就是低級趣味,是流氓,千刀萬剮。孫涵泊沒有世俗,他不認作是神就敬畏,燒香磕頭,他也不認作是裸體就產生邪念,他看了就看作是人的某一部位,是媽媽的某一部位,他說了也就完了,不虛偽不究竟,不自欺不欺人,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他真該做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話少,對我沒有懸河般的教導,

⑵ 求助:教師責任為主題的師德事跡材料

***師德事跡材料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是每一個師范生都應該銘記在心,並且用來作為自己行動指南的一名話。它表明,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更要具備良好的師德,使自己所教的學生,不僅在學業上有所收獲,更要學會如何做人。
由於我在教學實踐中貫徹了這種理念,因此我的課深受學生喜愛,每次學生評議都名列前茅,特別是1999年任高三畢業班課時,更是以滿分的學生評議名列全校第一。自1998年任文秘資源網高三畢業班課到現在(2002以來連續4年任補習班課),每年都取得了優異的高考成績,特別是2002年、2003年高考個人成績為全市B組第一,2004年高考中除個人取得優異成績外,我所帶的班集也以88%的本科升學率名列全校第二。先後參與國家級課題「中國漢語文母語教學環境的人文透視與改善對策研究」、「創新寫作教學研究與實驗」研究,並被聘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實驗研究員」;先後在國家、省、市級刊物上發表教學論文十餘篇,並有兩篇被評為「語文教學科研成果一等獎」。由於成績突出,我除在年終考評時獲優秀、嘉獎外,先後被評為魏縣一中首屆名師、「十佳青年教師」、「職業道德標兵」、「優秀班主任」、「十佳班主任」,兩次在校舉辦的「教師觀摩課評比」活動中獲二等獎,被評為魏縣「十大教學能手」、魏縣「三八紅旗手」,並獲得「市骨幹教師」榮譽稱號,獲「邯鄲市第二屆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二等獎、「全國中小學生優秀作文大賽指導獎」等。

一、愛崗敬業,默默奉獻
迎難而上,勇挑重擔
去年九月,我在一次早自習輔導到校的途中,意外受傷,造成腳骨骨折,當醫生告訴我至少一個月才能下地、三個月方能基本康復時,我不由得哭了起來。醫生當時很不理解,說:「這不是什麼大不了的傷,好好歇幾個月就行了,看把你嚇的!」我卻說:「我上午還有四節課呢!我一個月才能下地,我的學生怎麼辦?」
人被迫離開了教學第一線,心卻留在了那裡。我讓同年級的老師把學生的作業、試卷捎回來,通過批改作業和試卷了解學生學習情況。高三第一次月考時,我在床上躺著改完了補習班三分之二的試卷。好多人知道後,對我的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真行呀!
拆掉石膏,我馬上下地練習走路,剛能一瘸一拐走路,我就迫不及待地上班了。由於特殊原因,我一上班,就接任了三個班的課,累是必然的,再加上是未能康復就上的班,一天下來後,受傷的腳都是腫痛難忍。
正在這個時候,我女兒患了一種很少見的病——胯關節滑膜炎,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到位,就會導致股骨頭壞死,造成終生殘疾。一邊是教師的職責,面對的是將近二百雙求知的眼睛,一邊是母親的職責,面對是需要自己照顧的女兒,權衡輕重,我是哪頭都不能扔呀。於是,我拖著尚未完全康復的腳,奔波於學校和醫院之間,堅強地履行著一個教師和一個母親應盡的職責,即使是女兒住院期間,我也未耽誤學生一節課、一節輔導。有一次,眼看輔導的時間快到了,而丈夫還沒來醫院,我就跟孩子商量:「你自己在病房呆一會兒,看會兒故事書,爸爸一會就來,讓媽媽去學校行嗎?」女兒怯生生地說:「媽媽你別去學校了,我一個人在這兒呆著害怕。」望著女兒稚嫩的臉,我強忍內心的酸楚,對女兒說:「你已經是三年級學生了,要勇敢些,知道嗎?」在女兒不情願的目光中我眼含熱淚帶上房門匆匆而去,那一晚,我是一路流著眼淚到學校的。
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我往往是給女兒補完課,安置好孩子後,再開始備自己的課,每每都是要到深夜十二點以後才能休息。那段時間,我真的是身心疲憊,腳也由於得不到充分休息,疼得更厲害了,走路的時候瘸得也更很了,學生這時卻說:「龐老師,我們覺得你這走路的姿勢,是我們心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今年開學後,學校又給我一個班,擔任四個畢業班的語文課,這可是魏縣一中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要想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先說備課。四個班,是四個層次,有文有理,有實驗班,有非實驗班還有特殊班,要想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必須進行不同的課時、課型、練習的准備,備課量之大可想而知。
再說上課。我每天要上八節課!不說別的,光是一天八節課站下來,腿就會腫脹起來,更何況還要因材施教!上課時,學生為我准備好橙子,但為了不影響學生聽課的情緒,我從來沒有坐著講過課。有一次星期六下午的第八節課,學生說:「看,別班的學生都開始飯後的散步了,而咱們還在這里上課,這應該是魏縣一中校園里一道最美的風景吧!」
再說輔導。我每天八節課已屬超負荷工作,學校允許我晚上可以不來輔導。但我考慮到教輔是一體,如果輔導不到位,也難以讓學生鞏固學習效果。於是我堅持每周三個晚上的輔導,而且每天晚上是三個自習(別的老師都是兩個自習),往往是下了自習,已將近晚上十點,這個時候回家去,路上只是我孤零零一個人,每次都是提心吊膽的。哪天晚上有輔導下午下課後就來不及回家吃飯了,只能到學校食堂吃點,回辦公室休息一會兒,就去教室輔導。有時實在太累了,就在辦公室泡一袋方便麵對付一下。就這樣,我從來沒有因為時間緊而輔導遲到,更沒有以上課累為理由耽誤過學生一節輔導!
一分付出,一分收獲。在兩次市模考中,我所任的理科班語文在所有的參考科目中成績最好。
二、以身作則,培養學生健全人格
言傳身教,引導學生健康成長
去年接任的補習班,學生來自各處,不僅有本縣的,還有外縣乃至外省的;不僅學習成績參差不齊,素質修養更是懸殊。針對這種情況,我深入班集,去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然後針對他們不同的思想狀況做工作。廣平來的一個學生,從生活到學習都不習慣,情緒很是低落。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先從生活上去關心他,病了,我帶他去看醫生,用自己的錢為他買葯,幾次去他的住處看望他,甚至帶他回家吃飯,讓他有一種在家一樣的感覺;然後在學習上給他講方法,幫他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讓他樹立信心,最終幫他走出了失敗的低谷,在2004年高考中以超出第一次高考200分的成績考入了一所理想的大學。教師節他給我來了一張賀卡,上面寫著:龐老師,我不會忘記你對我的幫助。你在操場上給我談心的場面,是我記憶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班裡一位學生迷戀上網,徹夜不歸,我一次次地找他談心,他當面表示改正,可一轉臉,又進網吧了。有一次晚自習,我發現他又沒來,我推測他准又去了網吧,於是我便在文秘資源網縣城網吧最集中的地方一個一個挨著去找!找到夜裡十點多的時候,終於在一個不起眼的網吧中找到了打游戲正入迷的他!過了僅僅兩個星期,他又開始逃課了。於是我又開始一家網吧接一家網吧地去找他。他的父母對我說:「龐老師,你別在他身上費心了。對他,我們都沒信心了。」學生也勸我說:「龐老師,算了吧。都這么大了,應該什麼都知道的。你已經盡心了。」我卻說:「不,既然你們的父母把你們交給了學校,既然學校把你們交給了我,把你們帶好就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在我的感化下,這位學生終於穩下心來,在經歷了一翻拼搏之後,最終也考入了一所理想的大學。去年春節放假回來,約了幾個學生一起來看我,說話時,他非常感慨地說:「龐老師,你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麼是責任心!我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高考前一個月,學生的心態不穩,情緒也較低落,為了激勵學生,我跟他們說:「最後一個月,我陪大家一起學!咱們一起沖過這黎明前的黑暗,共同迎接高考的勝利!」於是,我每天都早早到班裡去,晚上堅持下了自習再回去。班集成了我的家,家反倒像一個暫時歇腳的地方了。我女兒在作文里寫道:「媽媽是一中的一名教師,她總是很忙。我早上醒來時,她已經到學校去了,我晚上睡著了,她還沒回來。」是呀,我就是這樣帶著我的學生迎來了高考,學生們用88%本科上線率的優異成績給了我一個完美的答復:我的努力沒有白費!
學生有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健康地成長,語文教師,更是兼任著傳道、受業、解惑的重擔。在平時授課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告訴學生很多做人的道理,引導學生健康地成長。現在很多學生給我的來信中都會說起這些,他們認為正是這些講解培養了他們深厚的文化底蘊,培養了他們健康的心理,影響了他們的人生。有一位學生在來信中說:「龐老師,高中三年,我印象最深的,記得最牢的還是你給我們講解的一些做人的道理。你在講台上講解的畫面是我記憶中一道最美的風景!」

我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高中教師,我只是做了一些我該做的工作。但我認為我的人生是有價值的,因為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這一經典論述;我的生命是有意義的,因為我踐行了「學高為師,德高為范」這一諾言;我的生活是精彩的,因為我已桃李滿天下!

⑶ 師恩師德文章

感念師恩

很早以前,唐代的韓愈就在《師說》裡面給老師下了一個貼切的定義:「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清代的曾國藩是這樣解釋的:「傳道,謂修己治人之道;授業,謂古文六藝之業;解惑,謂解此二者之惑。」一千多年過去了,這句精闢的話隨《師說》流傳至今。那麼多年過去了我們仍然能夠體會得到韓愈當時作為一名老師的勤勉和困厄。現在,我們形象地把老師比作園丁、比作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以表達對他們的喜愛和尊重,而這些都是一千多年前的韓愈無法體會得到的。

「三人行,必有我師」,其實,老師的范圍是很廣泛的。所以,要感謝老師,我們應該感謝的人就有很多,要感謝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他們是第一任啟蒙老師;要感謝在社會上遇見的、將要遇見的和曾經遇見的給予我們幫助的好心人;更要感謝在學校里勤懇任課傳授知識的老師,他們培育我們,助我們成材。一年後,我將要離開這美麗的校園,走向社會,告別可親可敬的老師,其實真的不想走!

大學時光匆匆、匆匆,回憶起這幾年的點點滴滴,使我想借紙和筆記錄下幾位老師的風采,作為對過去時光的懷念和對老師的無限感激。

給我們上葯理課的是董老師,男,一位四十歲上下的中年人,戴一副金色鏡框的眼鏡,穿著樸素,整體上給人一名普普通通的知識分子形象。我們都有點怕他,因為他是學校主管教學的校長。董老師其實很隨和。有一次,一個同學遲到了十多分鍾,喊了報告就往裡走。董老師把他叫住,立刻教室里靜得連一根針掉到地上都聽得見。

「你吃過飯沒有?」董老師問。

那個同學愣了一下,滿臉通紅:「吃過了。」

「那行,你坐到你的位置上去吧。」董老師和藹地說。

你們早上一定要吃飯,不然,餓一上午會導致血糖過低,對身體不好。這就是董老師對剛才那番話的解釋。我們都笑了起來。剛才還很緊張的氣氛盪然無存。常常看見的都是老師訓斥遲到同學的場面,而今天,我們看見了老師對每一個同學無微不至的關懷。

從那天起,很少有人遲到,很少有人不吃早飯。

教葯用植物學的是李老師,一名矮小的男老師,博士畢業。葯用植物學的教學用書非常厚,我們學起來很吃力。有一天,李老師准備免費地為我們補一次課。

有人就說了:「補課?那好,收錢。」

「收錢?收多少?」李老師吃驚地問。

「一人一百塊總要收吧。」

李老師沒有收這筆錢。他有他的想法:做人何必圍繞一個錢字轉呢?要做有錢人,就不來當老師了。

李老師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從下午一點開始,給我們整整講了三四個鍾頭。我們真的很想說一聲:「老師,辛苦了!」

「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我很慶幸,自己遇見了這些好老師。當然,好老師還有很多很多,就讓我們用「謝謝」兩個字來表達我們對他們永遠的感激。

⑷ 教師感人故事

汪來九是安徽省黃山市黟縣宏潭鄉毛田小學的教師。35年來,汪來九始終堅守在大山裡的三尺講台,在「一師一校」的教學點,擔負起毛田小學6個年級和學前班12門課程的全部教學工作,總結摸索出一套適合山區教學的復式教學方法,為一個200多人的村民組,先後培養出70多名學生到大中專學校學習。 35年裡,毛田村民組沒有一個孩子輟學,沒有一個學生留級,學校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贏得了當地村民的高度贊譽。
陶海林是海南省工業學校的教師。他從教19年來,忠於職守,情系職教,被譽為「專家型」教師。他大膽創新,勇於探索,連續15年放棄寒暑假的休息時間,帶領學生到企業實習,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創立了「會計模擬實務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他關心學生,無私奉獻,盡管收入不高,但先後捐款7萬余元,資助20多名貧困學生順利修完學業;他甘為人梯,淡泊名利,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傳授給青年教師,謝絕多家企業的高薪聘請,紮根在少數民族山區,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昭是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何家營小學的校長。自1982年參加教育工作以來,張昭24年如一日,全心致力於學校的建設和發展,愛校如家,兢兢業業,開拓創新,無私奉獻。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為己任,想方設法為孩子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實際困難。今年7月13日凌晨,張昭校長在學校值班時,發現兩名盜賊正在行竊。在與盜賊英勇搏鬥中,身受重傷,經醫院全力搶救,實施了脾臟摘除手術後脫離生命危險。張昭同志熱愛集體,視國家財產勝於自己生命的高尚品質,鑄就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英雄形象。
王玉貴現為山東省陽信縣第二高級中學高級教師、副校長。他從教27年來,一心撲在教學和管理工作上,嚴於律己、嚴謹治教、精益求精,以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老師和學生家長的一致贊譽。2005年3月12日晚,王玉貴同志在值班巡查時,發現一夥歹徒在教學樓毆打學生,他奮不顧身沖上前去制止,徒手與歹徒搏鬥,被歹徒連砍5刀,其中一刀險些刺穿胸腔。在突如其來的危險面前,王玉貴同志置個人安危於不顧,用自己的鮮血保護了學生的生命安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履行著人民教師的神

⑸ 100字師德小故事

徐特立:以詩育德

徐特立在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師范當校長時,他在學生由自修室通往教室、飯廳的走廊上,懸掛兩塊很大的黑板。這兩塊黑板不貼布告,不寫格言,也不報告學校裡面的消息,它是專供徐老寫詩的。徐老發現學生有優點時,必定寫詩加以表揚;發現學生有缺點時,必定寫詩加以批評。所以寫詩成了徐老每日不可缺少的工作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有一次,一個叫單秀霞的學生,因寢室熄了燈,便約了同學偷偷地跑到廁所為她愛人打毛線衣。廁所里的電燈是通宵不熄的。徐老站在門外細聲叫喊:「睡呀,睡呀!」單等即時就寢,並以為明天徐老一定會罵他們,但次日她們並沒有挨罵,只看見黑板上寫了一首詩:「昨天已經三更天,廁所偷光把衣編。愛人要緊我同意,不愛自己我著急。東邊奔跑到西邊,不僅打衣還聊天。莫說交談聲細細,夜深亦復擾人眠。」

張伯苓:與學生一起戒煙

我國著名教育家張伯苓,1919年之後相繼創辦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他十分注意對學生進行文明禮貌教育,並且身體力行,為人師表。一次,他發現有個學生手指被煙熏黃了,便嚴肅地勸告那個學生:「煙對身體有害,要戒掉它。」沒想到那個學生有點不服氣,俏皮地說:「那您吸煙就對身體沒有害處嗎?」張伯苓對於學生的責難,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喚工友將自己所有的呂宋煙全部取來,當眾銷毀,還折斷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愛的煙袋桿,誠懇地說:「從此以後,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果然,打那以後,他再也不吸煙了。

李敷仁:最後一個過河

我國人民教育家、延安大學校長李敷仁,很強調「為人師表」、「以身作則」。1947年8月16日,李敷仁帶領延安大學師生住在黃河岸邊的木頭峪。這時,蔣胡(指胡宗南)的軍隊從三面開來,上級命令沿大河向東轉移。但當時木頭峪渡口渡船很少,人員、物資和牲

口聚集很多,敵軍迫近,師生情緒緊張,爭著搶渡船。李敷仁毫不慌張,命令高中部和教育班先渡河,然後又組織其他師生住宿等待。有人關切地讓他先上船,他說:「我要最後過河,我要看著把每個學生送過河去,我才上船!」第二天,李敷仁帶領其餘師生,沿河北上,到譚家坪才乘船過了黃河。

蔡元培:稱新生為「先生」

1916年冬季,蔡元培先生就任北京大學校長。那時的交通工

具很簡單,走馬上任還需要坐馬車,當蔡先生從馬車上下來以後,看見學校門口,有許多人在夾道迎接。原來,這是學校的規矩,工友們必須遵循禮儀表示歡迎,隨行人員對蔡先生說了聲:「您請。」蔡元培先生一邊往前走,一邊脫帽向兩邊歡迎他的工友們致意,並和顏悅色地對工友們點頭致謝,不住地說道:「謝謝諸位,大家辛苦了!」工友們見此情景,非常感動,紛紛贊嘆道:「蔡先生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好人啊!」這件事情要是發生在今天,當然沒有什麼可以大肆宣揚的。但在剛剛推翻封建帝制的民國初期,蔡元培先生拋棄了舊官場上的那一套官禮陋習,對普通老百姓謙恭禮讓,這種禮待庶人的行為,不能不令人佩服。

熱點內容
復旦大學張世信教授 發布:2025-09-11 21:39:44 瀏覽:232
河海大學常州校區庄教授 發布:2025-09-11 21:17:56 瀏覽:748
在寧大學生 發布:2025-09-11 21:00:45 瀏覽:609
北京科技大學特聘教授 發布:2025-09-11 20:49:27 瀏覽:116
大學生上牌 發布:2025-09-11 20:48:32 瀏覽:293
大學生股票大賽 發布:2025-09-11 20:41:37 瀏覽:340
大學生代理吧 發布:2025-09-11 20:11:06 瀏覽:74
四川大學法學教授 發布:2025-09-11 20:01:54 瀏覽:889
東北林業大學二級教授 發布:2025-09-11 19:52:31 瀏覽:894
大學生兼職的數據 發布:2025-09-11 19:50:15 瀏覽: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