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導師博士生導師教授
⑴ 求北師大教育技術博士導師情況簡介
黃榮懷,男,1965年生,教授,博士生導師。1985年於湖南師范大學獲理學學士學位,1988年於北京師回范大學答數學系獲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於北京師范大學信息科學學院教育技術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院院長,知識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所長。
長期從事多媒體網路技術、信息安全、教育技術和知識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已完成或在研國家"九五"、"十五"重點科技攻關課題、863計劃課題、教育部、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勞動部等省部級課題、北京市教改和規劃課題30餘項,取得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和關鍵技術突破,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著作和教材20餘本。
主要研究方向:
多媒體網路技術、網路資料庫、教育技術基本理論、網路教育、協作學習、保密通信。
教學工作:
為信息學院本科生開設概率統計、數學物理方法、多媒體程序設計等課程;
為碩士研究生開設模糊數學、泛函分析、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網路技術等課程;
目前指導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多媒體信息網路方向)、計算機應用技術(網路與信息系統方向)和教育技術學專業(教育技術基本理論方向)的碩士研究生二十餘名。
⑵ 求觀後感,由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於丹主講的「中小學生感恩教育」專題講座的觀後感
周六的上午,迎著光輝,接受了太陽的洗禮,我收看了導師於丹主講內的《中小學生感容恩教育》的專題講座。這個講座加強了我的素質教育,培養了我的社會價值觀與人生觀。 首先講的是培養人的孝心,最讓我感動的是田世國,一個捐腎救母的兒子,是2011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之一,他說:「母親給了我生命,捐腎救母是我應該做的。」這就是一種責任!而我們孩子就應該背起這種責任,盡孝道。 儒家創始人孔子講究一個「仁」字,於丹老師講了人格教育,它是人際關系的扭動,需要靠行動上的態度來獲取。人的成長分為3個階段:分別是學業、閱歷、人格。其中閱歷與人格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夠得到。要有信心,有恆心與毅力,將來才會走向社會的最高峰。只要自強不息,成功就屬於你。社會就好比是一鍋沸騰、滾燙的水,它不會因為可憐你,就會降低它自己的溫度。所以,我們應像那把干茶葉一樣,尋找自己的方式,成全社會。教育只是人生的起點,而我們的終點,應是我們自己尋求的方式來升華自己,創造美好的未來。 看了這個講座,我樹立起了正確價值觀與人生觀。讓我知道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懂得感恩。知道了抵抗挫折、自立、自強、自信的重要意義,使我受益匪淺。
⑶ 北京師范大學有多少位博導
去北師大的網站找研究生招生網頁
⑷ 想詢問一下北師大心理學方面的導師有哪幾位謝謝哦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是我國成立較早的心理學系之一,也是文革後恢復較早的一個心理學系。經過多年的努力,本系已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在國際上有影響的教學和科研單位。該系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梯隊整齊。有十幾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其中教授11人,博士導師8人。張厚粲教授在1996年第26屆國際心理學大會上被選為國際心理學聯合會執行委員。
導師:
林崇德,男,生於1941年,現任北京師范大學教授。1965年7月畢業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繫心理專業;1984年3月 在北京師范大學獲教育學(心理學)博士學位。
彭聃齡 男,1935年生。1958年畢業於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系。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系主任,中國心理學會常務委員會委員,普通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心理學報副主編。現任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腦與認知科學中心主任,教育部高師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校理科心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漢語認知與學習,包括漢字識別,漢語句子與課文理解,漢字的神經成像,漢字識別的計算機模擬等。
教 授
車宏生 陳會昌 陳英和 董 奇 方曉義 金盛華 林崇德 劉 力 劉儒德 劉翔平 彭聃齡 申繼亮 舒 華 王建平
王 耘 沃建中 伍新春 辛 濤 徐 芬 許 燕 姚梅林 張厚粲 張日升 鄭日昌 周仁來 鄒 泓
⑸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鄭日昌為您主講的《學習方法與學習習慣的培養》觀後感
沒給我講啊
⑹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主講的專題節目怎麼讓孩子愛上學習
熱心問友 2014-12-14 這篇是熱心問友寫的不錯,發給親借鑒一下,也許會有所啟發。於丹老師的《如何培養孩子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觀後感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一顆感恩的心需要生活來滋養。懂得感恩就是幸福。就在這個周日,我觀看了於丹教授主講的中小學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這使我獲益良多。在第一講里,於丹教授講述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和一棵蘋果樹,蘋果樹很愛這個小男孩,無條件的滿足他。但小男孩隨著年歲的增長,來找蘋果樹玩的時間愈來愈少。最後,在小男孩成為了一個老人的時候,小男孩才懂得蘋果樹對自己的付出。聽了這個故事,我從而推想到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棵蘋果樹就好比我們的父母,他們什麼都滿足我們,可是我們卻驕縱,任性。從未去體會他們的感受。就拿我來說吧,從小我就生活在一個小康之家,我說什麼,父母都會照辦,但我卻什麼都沒為他們做過,我有時會埋怨他們不夠優秀,不夠完美,有時甚至會發脾氣。記得有一個晚上,我因為爸爸不順從我,一氣之下躲了起來,盡管他拚命地叫我,我也不出現,急的他像熱鍋上的螞蟻。現在想起,我覺得自己太不應該,太不懂事了。我領悟到,雖然我的父母不夠優秀,不夠完美,但他們有一顆十分愛我的心,為我做了許多許多事,我不應該埋怨,而更應該感恩。感謝您們為我做過的事,流過的淚。爸爸媽媽,謝謝您!於丹教授講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經歷,第一次爬山的時候她是跟著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頂的,登頂時,她心情很激動。在大人休息的時候,她又從後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時候,於丹教授感覺路比前一次難走,坎坷,但到達頂峰的時候卻是比前一次興奮,自豪。於丹教授用這個經歷告訴我們,一個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過程,小的時候從父母聽到的都很美好,但長大後自己去闖的時候,卻覺得生活欺騙了自己,生活並沒有想像中的美好。因此,我們要學會自立、自強、自信。人生,哪有沒挫折,我都遇過挫折。我因為自己胖變得不夠自信,做什麼事都不敢去做,一遇到挫折就放棄,或者躲到家人的背後。埋怨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樣進行,坐在一邊空想,覺得生活瞞騙了自己。但到了後來,我終於明白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有磕磕碰碰,我必須從挫折中走出來。我們小的時候總覺得一切都很簡單,像童話般的。但當我們長大,遇到挫折的時候,卻感到出乎意料,原來生活是激烈的,並沒有像預料中發展,倒是多了分殘酷。在這時,我們就要堅強,堅持自己的理想,向前進。就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裡需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總會來臨。看完了於丹教授的《感恩教育》講座,我受益匪淺。學會感恩,學會自信,學會自強,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⑺ 如何拿到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聯系郵箱
到他們學校的網頁找博士導師介紹,一般都會有。
⑻ 浙江電視台在線直播2018年12月8日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
您好,想了解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韓晶,可以去學校的官網中,教職工就可以看到,那裡的信息更加的詳細
⑼ 北師大博士生導師
北師大隻有一位抄李姓的博士生導師
李慶安,1981年9月-1982年7月,雲南民族學院數學系預科生(主修數學)。
1982年9月-1986年7月,雲南民族學院外語系本科生(主修英語),獲學士學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系碩士生(主攻民族心理學),獲碩士學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博士生(主修發展心理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86年7月-1991年9月,雲南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主攻民族心理學。
1994年7月-1996年9月,在雲南社會科學院民族學研究所,主攻民族心理學。
1999年7月-現在,北京師范大學發展心理研究所,主攻發展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