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清華大學教授郭奕玲

清華大學教授郭奕玲

發布時間: 2021-02-28 01:33:58

㈠ 清華大學郭弈玲教授簡介

郭奕玲:女,1985年4月出生,2006.6畢業於南平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0.1本科畢業於福建師范學,小學一級教師,2011——2012新羅區教壇新秀培養對象,區名師工作室成員,市教學設計與說課比賽中獲得三等獎;兩次參加新羅區教師技能大賽獲得三等獎;指導學生參加青少年科技創新網頁製作、電子製作等比賽活動中分別獲得一、二、三等獎。

㈡ 物理學史哪個版本的好,特別是對近代物理發展敘述詳細的,謝啦,大蝦嗎

物理學史(第2版)
書籍作者:郭奕玲,沈慧君 編著
圖書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㈢ 關於經典力學的論文

經典與時代的批判
----------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
摘要:論述經典力學的成就,批判經典力學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引力本質、質量不變等觀點,說明其應用范圍及其與經典物理學的矛盾。
關鍵詞:空間 時間 引力的本質 質量 速度 能量 矛盾
一、經典力學的成就
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是以牛頓運動三定律為基礎的。牛頓系統地總結了伽利略、開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於 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學數學原理》。這是牛頓的一部代表作,也是力學的一部經典著作。牛頓在這部書中,從力學的基本概念(質量、動量、慣性、力等)和基本定律(運動三定律)出發,運用他所發明的微積分這一銳利的數學工具,建立了經典力學的完整而嚴密的體系,把天體力學和地面上的物體的力學統一起來,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的綜合。所以,牛頓的《自然哲學數學原理》的出版,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這對科學發展的進程以及後代科學家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牛頓力學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理論自然科學的誕生,並成為其他各門自然科學的典範。
二、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創造歷史的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歷史的制約,牛頓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受到時代的局限,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存在著固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引入了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等基本概念。按照牛頓的說法,絕對的、真正的和數學的時間自身在流逝著,而且由於其本性而均勻地、與任何其他外界事物無關地流逝著。絕對空間就其本性而言,是與任何外界事物無關而永遠是相同的和不動的。絕對運動是一個物體從某一絕對的處所向另一絕對的處所的移動。
萊布尼茲、貝克萊、馬赫等先後都對絕對空間、時間觀念提出過有價值的異議,指出過,沒有證據能表明牛頓絕對空間的存在。愛因斯坦推廣了上述的相對性原理,提出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長度和時間間隔也變成相對量,運動的尺相對於靜止的尺變短,運動的鍾相對於靜止的鍾變慢。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的性質不是與物體運動無關的:一方面,物體運動的性質要決定於用怎樣的空間時間參照系來描寫它另一方面時空的性質也決定於物體及其運動本身。
量子論的發展,對時間概念提出了更根本的問題。量子論的結論之一就是:對於一個體系在過去可能存在於什麼狀態的判斷結果,要決定於在現今的測量中做怎樣的選擇。這種現在與過去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與因果順序概念十分不同的,暗含於時間概念中的因果序列要求過去的存在應是不依賴現在的。
因此,用時間來描述事件發生的順序,可能並不總是合用的。空間與時間是事物之間的一種次序,但並不一定是最基本的次序,它可能是更基本的次序的一種近似。
第二,牛頓雖然對引力的本質持審慎態度,但最終還是對它作了抽象的、純粹數學形式的概括,把它實際看作是一種直接的、即時傳遞的超距作用力。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萬有引力做出一種解釋,就是時空本身是有彈性的,可以彎曲、伸展。當一個有質量的物體置於某一空間時,空間就會彎曲變形,質量越大,空間彎曲變形就越嚴重。那麼,空間為什麼會在有質量的物體周圍彎曲呢?愛因斯坦也沒能給出答案。所以,愛因斯坦的彎曲空間理論也沒有說明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量子力學關於電荷間的電磁力和強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的傳遞原理的解釋也沒有說明引力的本質是什麼。認為引力是通過引力場或引力子來傳遞的觀點也未得到肯定,因為,至今科學家也沒有找到傳遞萬有引力作用的引力子。
第三、 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質量是恆定不變的,它與物體的速度或能量無關。
在相對論中質量這一概念的外延就被大大地擴展了。.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使到原來在經典力學中彼此獨立的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定律結合起來,成了統一的「質能守恆定律」,它充分反映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能方程說明,質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聯系著的.一方面,任何物質系統既可用質量m來標志它的數量,也可用能量E來標志它的數量;另一方面,一個系統的能量減少時,其質量也相應減少,另一個系統接受而增加了能量時,其質量也相應地增加.
愛因斯坦從力學的觀點出發,考慮兩個球體的彈性碰撞,利用動量守恆定理和相對論速度相加定理能夠導出著名的質速度公式

該式說明,物體的質量不再是與其運動狀態無關的量,它依賴於物體的運動速度。運動物體速度為v時的質量為 ,式中m0為物體的靜質量,當物體的速度趨於光速時,物體的質量趨於無窮大。
第四,經典力學定律只適用於宏觀低速世界,對於可與光速相比的高速情況和微觀世界的適用問題,當時沒有涉及也不可能涉及。
第五,經典物理學與經典力學的潛在矛盾
在經典物理學中,最難使人滿意之處恐怕莫過於對光的描述了。如果微粒說是正確的,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當光被吸收的時候,組成光的粒子變成了什麼呢?而且為了既表示可稱量物質又表示光,必須在討論中引入不同的實體,這無論如何也不能使人心安理得。
同樣,納入力學框架中的光的波動論也難以自圓其說。按照波動論,光被解釋為充滿宇宙空間的以太的振動。由於光是橫波,因此以太必須具有承受切應力而不承受壓應力的能力,又由於以太對可稱量物質並不產生可觀察到的阻力,它又必須具有極小的密度。為此,人們絞盡腦汁,臆想出種種以太模型。這種無所不能、無奇不有的以太反倒使人如墮五里霧中。
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熱力學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煩。1865年,克勞修斯確立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律揭示出與熱現象有關的物理過程具有不可逆性。在經典力學中,從來也未發現類似的情況,力學過程的可逆性是由普遍的力學原理做保證的。可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普遍成立的,因此,這個矛盾是無法用力學的基本觀念予以解釋的。
三、總結
牛頓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建起了一座科學豐碑,他的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它在宏觀物理學的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極其廣泛和輝煌的。然而創造歷史的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歷史的制約,牛頓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受到時代的局限,牛頓在否定亞里士多德以來有關錯誤論述和含糊概念、創立牛頓力學的同時,也在其中隱含了自我否定的潛在因素。誠如恩格斯所說的:「凡在人類歷史領域中是現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成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來說已經是不合理的,一開始就包含著不合理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
由於牛頓盡力把他的體系表現為由經驗必然性所決定的,特別是由於經典力學在實踐上的巨大成就,足以阻礙後人去思考那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先驗特徵,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無論誰也沒有想到,整個物理學的基礎可能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改造。事實上,物理學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繼後的時期人們又往往誇大它們的作用,不適當地把它們誤用到其所能及的范圍之外。為了消除這種誤用,每—個歷史時期都需要一種新的啟蒙,正是這種永不止息的啟蒙精神,才使科學不致變為僵化的教條。
參考文獻:
[1]經典場論 張啟仁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量子力學 井孝功著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3]空間:從相對論到M理論的歷史 關洪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時間 保羅•貝內特著;蘇福忠譯 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3
[5]狹義相對論 G.司蒂文遜;C.W.凱爾密司特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3
[6]相對論導引 趙展岳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7]熱力學 王竹溪著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8]物理學史 郭奕玲,沈慧君編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3
[9]大學物理.下 鍾江帆主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㈣ 世界原子能之父是誰

錢三強
他少年時代即隨父在北京生活,曾就讀於蔡元培任校長的孔德中學。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7年赴法國留學,師從居里夫婦(著名科學家居里夫人的女兒女婿)。1940年獲法國國家博士學位,1946年獲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金。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研究導師,並獲法蘭西榮譽軍團軍官勛章。1948年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後為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長、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二機部(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兼浙江大學校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中國物理學會副理事長、理事長,中國核學會名譽理事長等。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56年參加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的確定,與錢偉長、錢學森一起,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

早年從事原子核物理研究,在「核裂變」方面成績突出,是許多交叉學科和橫斷性學科的倡導者。他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和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製作了合理解釋,深化了對裂變反應的認識。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研究,為中國科學院的組建和發展,特別是建立和健全學術領導,培養科學技術人才,開展國際學術交流,組織和協調重大科研項目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原子能事業的主要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中國兩彈之父」。傑出科學家。...

㈤ 清華大學數學教材

水處理生物學(第四版) 顧夏聲、胡洪營、文湘華、王慧 環境系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2 C++語言程序設計(第三版) 鄭莉、董淵、張瑞豐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3 微型計算機技術及應用(及習題、實驗題與綜合訓練題集)(第三版) 戴梅萼、史嘉權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4 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四版) 華成英、童詩白、葉朝輝 自動化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5 數字電子技術基礎(第五版) 閻石、王紅 自動化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6 基礎生命科學(第二版) 吳慶余 生物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7 新英語教程系列教材(第四版) 呂中舌、何福勝、張文霞、楊芳、邢茹、王英、龐紅梅 人文社科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8 新大學俄語系列教材 何紅梅、馬步寧、劉穎、李慶華、劉玉英、樂苓、李小青 人文社科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9 陶瓷造型藝術 楊永善 美術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特等獎
10 建築熱環境 劉念雄、秦佑國 建築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1 結構力學(上、下)(第二版) 包世華、辛克貴、燕柳斌 土木系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2 混凝土結構(上、下)(第二版) 葉列平、趙作周、樊健生 土木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3 物業管理 季如進、李菁、郭立、李平、沈悅 建管系 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4 房地產經濟學 張紅 建管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5 高等土力學 李廣信、王正宏、王釗、陳祖煜、濮家騮 水利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6 有限元分析及應用 曾攀 機械繫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7 機械原理教程(及輔導與習題)(第二版) 申永勝、郝智秀、閻紹澤、賈曉紅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8 控制工程基礎(第二版) 董景新、趙長德、熊沈蜀、郭美鳳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19 熱工基礎(第二版) 張學學、李桂馥、史琳 熱能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0 電工電子技術與EDA基礎(上下) 段玉生、王艷丹、何麗靜、侯世英、許怡生、李釗年 電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1 高等模擬集成電路 董在望、李冬梅、王志華、李永明 電子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2 離散隨機信號處理 張旭東、陸明泉 電子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3 圖像工程(上冊)圖像處理(第二版) 章毓晉 電子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4 資料庫系統設計與原理 馮建華、周立柱、郝曉龍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5 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基礎及應用(第二版) 鍾玉琢、蔡蓮紅、史元春、沈洪 計算機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6 Java程序設計與案例(及習題解答與實驗指導) 劉寶林、胡博、謝鋒波 計算機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7 VisualC++面向對象與可視化程序設計(第二版) 黃維通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8 高等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協議機制、演算法設計與路由器技術 徐恪、吳建平、徐明偉 計算機系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29 電機與運動控制系統 楊耕、羅應立、陳伯時、竇曰軒、王煥鋼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0 矩陣分析與應用 張賢達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1 自動控制原理(上下)(第二版) 吳麒、王詩宓、杜繼宏、高黛陵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2 CMOS射頻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 池保勇、余志平、石秉學 微納電子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3 電子商務概論(第二版) 覃征、韓毅、李順東、閻禮祥 軟體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4 材料力學(土木水利類) 范欽珊、蔡新、祝英、梁小燕 航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5 UncertaintyTheory(不確定理論) 劉寶碇 數學系 Springer-Verlag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6 大學數學實驗 姜啟源、邢文訓、謝金星、楊頂輝 數學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7 分子生物學實驗指導(第二版) 劉進元、張淑平、武耀廷、趙廣榮、邊少敏、金龍國、呂世友 生物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8 科學技術概論(第二版) 胡顯章、曾國屏、李正風、吳金希、蔣勁松、高亮華、雷毅、張辰崗 人文社科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39 中華傳統禮儀概要 彭林 人文社科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0 科學技術史二十一講 劉兵、楊艦、郭奕玲、戴吾三、蔣勁松 人文社科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1 國際經濟法概要 車丕照 法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2 刑事訴訟法(第二版) 易延友 法學院 法律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3 當代新聞學原理(修訂版) 劉建明 新聞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4 國情研究系列教材(之一~之五) 胡鞍鋼、王紹光、王亞華、胡光宇 公共管理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5 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第二版) 傅水根、張學政、洪亮、馬二恩、盧達溶、李生錄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6 熱加工工藝基礎(第二版) 嚴紹華、李雙壽、李家樞、易又南、龔國尚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7 金屬工藝學實習教材(第三版) 張學政、李家樞、傅水根、嚴紹華、武靜、易又南、左晶、李而立、張秀海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8 現代信號處理教程 胡廣書 醫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49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系列教材(第二版) 鄭曙暘、張綺曼、潘吾華、李鳳菘、蘇丹、張月、李朝陽、杜異、黃艷、劉鐵軍、楊冬江、汪建松、鄭宏 美術學院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0 西洋服裝史(第二版) 李當歧 美術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1 計算機與染織藝術設計 賈京生 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2 廣告與視覺傳達 何潔、馬泉、陳磊、詹凱、劉欣欣 美術學院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3 纖維藝術 林樂成、王凱 美術學院 上海畫報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4 中國傳統工藝 杭間、郭秋惠 美術學院 五洲傳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5 版畫 石玉翎、文中言、宋光智、楊峰 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6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設計基礎教程 李家騮、曲欣、田旭桐、洪興宇、李莉婷、金劍平 美術學院 安徽美術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一等獎
57 城市規劃 譚縱波 建築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58 ArcGIS地理信息系統應用指南 黨安榮、賈海峰、劉釗、易善楨 建築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59 ERDAS遙感圖像處理方法 黨安榮、王曉棟、張建寶、陳曉峰 建築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0 環境管理與環境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曾思育、陳吉寧、杜鵬飛 環境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1 清潔生產導論 張天柱、石磊、黃英娜、賈小平、張光明 環境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2 給水排水工程技術經濟與造價管理 周律 環境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3 製造工程與技術原理 馮之敬、朱躍峰、張輝、劉成穎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4 工程測試技術 王伯雄、王雪、陳非凡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5 光學工程基礎(一) 毛文煒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6 機械基礎實驗技術 劉瑩、邵天敏、閻少澤、魏喜新、葉佩青 精儀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7 PC數控原理、系統及應用 周凱 精儀系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8 流體機械基礎 王正偉、周凌九、樂枚 熱能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69 立體設計表達-汽車油泥模型設計製作 周力輝 汽車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0 數學規劃 黃紅選、韓繼業 工業工程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1 電機學 孫旭東、王善銘 電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2 教與寫的記憶-信號與系統評注 鄭君里 電子系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3 Java語言程序設計基礎 柳西玲、許斌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4 計算機組成與體系結構 王誠、宋佳興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5 C語言程序設計 黃維通、馬力妮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6 數字系統設計自動化(第二版) 邊計年、薛宏熙、蘇明、吳為民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7 小波分析及其應用 孫延奎 計算機系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8 計算機網路的服務質量(QoS) 林闖、單志廣、任豐原 計算機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79 企業信息化總體設計 李清、陳禹六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0 車間調度及其遺傳演算法 王凌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1 微弱信號檢測 高晉占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2 計算機網路(第二版) 張曾科 自動化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3 核電廠系統及設備 藏希年、申世飛 工物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4 化工概論 戴猷元 化工系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5 化工應用數學分析 王金福 化工系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6 電子封裝工程 田民波 材料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7 薄膜技術與薄膜材料 田民波 材料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8 大學物理學(第二版)思考題解答 鄧新元、劉鳳英、王懷玉 物理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89 現代儀器分析實驗與技術(第二版) 陳培榕、李景虹、鄧勃、孫素琴、劉密新、童愛軍、林金明、朱永法、王如驥 化學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0 現代分離方法與技術 丁明玉、楊學東、陳德朴、陳旭、馬繼平 化學系 化學工業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1 分子細胞生物學 陳曄光、張傳茂、尚永豐、陳佺、馮新華 生物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2 生物化學(及學習指導)(第二版) 王希成 生物系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3 新世紀日本語教程 馮峰、位坂和隆、水谷信子、陸澤軍、張威 人文社科學院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4 文體學概論 劉世生、朱瑞青 人文社科學院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5 英漢互譯實踐與技巧(第二版) 許建平、李相崇 人文社科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6 英美文學欣賞教程--小說與戲劇 羅選民、張躍軍、王炯、熊沐清、程倩 人文社科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7 國際政治與中國 閻學通 人文社科學院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8 當代自然辯證法教程 曾國屏、高亮華、劉立、吳彤、李正風 人文社科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99 邏輯基礎(修訂版) 王路 人文社科學院 人民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0 中國法律制度概要 高其才、羅昶 法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1 數字媒體-技術.應用.設計 劉惠芬 新聞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2 工業系統概論(第二版) 盧達溶、傅水根、李雙壽、蔣耘中、葉桐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3 服裝設計表達 吳波 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4 包裝設計 陳磊 美術學院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5 標志設計 陳楠 美術學院 中國青年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6 藝術玻璃吹制技巧 關東海 美術學院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7 漆的藝術 祝重華 美術學院 遼寧美術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8 中國插圖藝術史話 祝重壽 美術學院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109 書法鑒賞 邱才楨 美術學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清華大學 2008年清華大學優秀教材評選 校級二等獎

㈥ 怎麼寫關於「經典力學的局限性」的論文啊

經典與時代的批判
---經典力學的成就與局限性
摘要:論述經典力學的成就,批判經典力學的絕對時間、絕對空間、引力本質、質量不變等觀點,說明其應用范圍及其與經典物理學的矛盾。
關鍵詞:空間 時間 引力的本質 質量 速度 能量 矛盾
一、經典力學的成就
經典力學的理論體系是以牛頓運動三定律為基礎的。牛頓系統地總結了伽利略、開普勒和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得到了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運動三定律,於 1687年出版了《自然哲學數學原理》。這是牛頓的一部代表作,也是力學的一部經典著作。牛頓在這部書中,從力學的基本概念(質量、動量、慣性、力等)和基本定律(運動三定律)出發,運用他所發明的微積分這一銳利的數學工具,建立了經典力學的完整而嚴密的體系,把天體力學和地面上的物體的力學統一起來,這是物理學史上第一次大的綜合。所以,牛頓的《自然哲學數學原理》的出版,標志著經典力學體系的建立。這對科學發展的進程以及後代科學家們的思維方式產生了極其深刻的影響。牛頓力學的建立標志著近代理論自然科學的誕生,並成為其他各門自然科學的典範。
二、經典力學的局限性
創造歷史的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歷史的制約,牛頓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受到時代的局限,牛頓創立的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存在著固有的局限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引入了絕對時間、絕對空間等基本概念。按照牛頓的說法,絕對的、真正的和數學的時間自身在流逝著,而且由於其本性而均勻地、與任何其他外界事物無關地流逝著。絕對空間就其本性而言,是與任何外界事物無關而永遠是相同的和不動的。絕對運動是一個物體從某一絕對的處所向另一絕對的處所的移動。
萊布尼茲、貝克萊、馬赫等先後都對絕對空間、時間觀念提出過有價值的異議,指出過,沒有證據能表明牛頓絕對空間的存在。愛因斯坦推廣了上述的相對性原理,提出狹義相對論。在狹義相對論中,長度和時間間隔也變成相對量,運動的尺相對於靜止的尺變短,運動的鍾相對於靜止的鍾變慢。在廣義相對論中,時空的性質不是與物體運動無關的:一方面,物體運動的性質要決定於用怎樣的空間時間參照系來描寫它另一方面時空的性質也決定於物體及其運動本身。
量子論的發展,對時間概念提出了更根本的問題。量子論的結論之一就是:對於一個體系在過去可能存在於什麼狀態的判斷結果,要決定於在現今的測量中做怎樣的選擇。這種現在與過去之間的相互關系,是與因果順序概念十分不同的,暗含於時間概念中的因果序列要求過去的存在應是不依賴現在的。
因此,用時間來描述事件發生的順序,可能並不總是合用的。空間與時間是事物之間的一種次序,但並不一定是最基本的次序,它可能是更基本的次序的一種近似。
第二,牛頓雖然對引力的本質持審慎態度,但最終還是對它作了抽象的、純粹數學形式的概括,把它實際看作是一種直接的、即時傳遞的超距作用力。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對萬有引力做出一種解釋,就是時空本身是有彈性的,可以彎曲、伸展。當一個有質量的物體置於某一空間時,空間就會彎曲變形,質量越大,空間彎曲變形就越嚴重。那麼,空間為什麼會在有質量的物體周圍彎曲呢?愛因斯坦也沒能給出答案。所以,愛因斯坦的彎曲空間理論也沒有說明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量子力學關於電荷間的電磁力和強子間的強相互作用力的傳遞原理的解釋也沒有說明引力的本質是什麼。認為引力是通過引力場或引力子來傳遞的觀點也未得到肯定,因為,至今科學家也沒有找到傳遞萬有引力作用的引力子。
第三、 在經典力學中物體的質量是恆定不變的,它與物體的速度或能量無關。
在相對論中質量這一概念的外延就被大大地擴展了。.愛因斯坦著名的質能方程E=mc2使到原來在經典力學中彼此獨立的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定律結合起來,成了統一的「質能守恆定律」,它充分反映了物質和運動的統一性。質能方程說明,質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而聯系著的.一方面,任何物質系統既可用質量m來標志它的數量,也可用能量E來標志它的數量;另一方面,一個系統的能量減少時,其質量也相應減少,另一個系統接受而增加了能量時,其質量也相應地增加.
愛因斯坦從力學的觀點出發,考慮兩個球體的彈性碰撞,利用動量守恆定理和相對論速度相加定理能夠導出著名的質速度公式

該式說明,物體的質量不再是與其運動狀態無關的量,它依賴於物體的運動速度。運動物體速度為v時的質量為 ,式中m0為物體的靜質量,當物體的速度趨於光速時,物體的質量趨於無窮大。
第四,經典力學定律只適用於宏觀低速世界,對於可與光速相比的高速情況和微觀世界的適用問題,當時沒有涉及也不可能涉及。
第五,經典物理學與經典力學的潛在矛盾
在經典物理學中,最難使人滿意之處恐怕莫過於對光的描述了。如果微粒說是正確的,那麼人們不禁要問,當光被吸收的時候,組成光的粒子變成了什麼呢?而且為了既表示可稱量物質又表示光,必須在討論中引入不同的實體,這無論如何也不能使人心安理得。
同樣,納入力學框架中的光的波動論也難以自圓其說。按照波動論,光被解釋為充滿宇宙空間的以太的振動。由於光是橫波,因此以太必須具有承受切應力而不承受壓應力的能力,又由於以太對可稱量物質並不產生可觀察到的阻力,它又必須具有極小的密度。為此,人們絞盡腦汁,臆想出種種以太模型。這種無所不能、無奇不有的以太反倒使人如墮五里霧中。
經典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熱力學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煩。1865年,克勞修斯確立了熱力學第二定律,該定律揭示出與熱現象有關的物理過程具有不可逆性。在經典力學中,從來也未發現類似的情況,力學過程的可逆性是由普遍的力學原理做保證的。可是熱力學第二定律也是普遍成立的,因此,這個矛盾是無法用力學的基本觀念予以解釋的。
三、總結
牛頓用自己畢生的精力,建起了一座科學豐碑,他的研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程,它在宏觀物理學的各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極其廣泛和輝煌的。然而創造歷史的人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歷史的制約,牛頓當然也不例外。由於受到時代的局限,牛頓在否定亞里士多德以來有關錯誤論述和含糊概念、創立牛頓力學的同時,也在其中隱含了自我否定的潛在因素。誠如恩格斯所說的:「凡在人類歷史領域中是現實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成為不合理的;因而按其本性來說已經是不合理的,一開始就包含著不合理性」。(《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
由於牛頓盡力把他的體系表現為由經驗必然性所決定的,特別是由於經典力學在實踐上的巨大成就,足以阻礙後人去思考那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先驗特徵,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無論誰也沒有想到,整個物理學的基礎可能需要從根本上加以改造。事實上,物理學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而繼後的時期人們又往往誇大它們的作用,不適當地把它們誤用到其所能及的范圍之外。為了消除這種誤用,每—個歷史時期都需要一種新的啟蒙,正是這種永不止息的啟蒙精神,才使科學不致變為僵化的教條。
參考文獻:
[1]經典場論 張啟仁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2]量子力學 井孝功著 哈爾濱: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04
[3]空間:從相對論到M理論的歷史 關洪著 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4]時間 保羅

熱點內容
大學生殺死 發布:2025-09-11 23:40:55 瀏覽:415
展現大學生風采 發布:2025-09-11 23:40:01 瀏覽:379
大學生裸貸門mp4 發布:2025-09-11 23:21:54 瀏覽:578
武漢大學年輕女教授 發布:2025-09-11 22:44:26 瀏覽:345
大學人力資源老師招聘 發布:2025-09-11 22:25:05 瀏覽:809
清華大學文化傳承教授 發布:2025-09-11 22:21:40 瀏覽:222
大學生出國熱 發布:2025-09-11 22:17:39 瀏覽:21
中國政法大學的著名教授 發布:2025-09-11 22:13:11 瀏覽:942
民國大學教授講不清 發布:2025-09-11 22:12:11 瀏覽:904
重慶大學生戀愛吧 發布:2025-09-11 22:06:54 瀏覽: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