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博士生導師曲忠貴
⑴ 考北大的博士用提前聯系導師么我看招生目錄上說,錄取後導師雙向選擇。按一級學科報考
最好是先聯系,有的導師的名額已經被直博的學生佔了,聯系的好處至少你能確定你想去的那個導師還有沒有名額了,否則去了一個你不想學的導師,豈不是耽誤自己。
⑵ 我想知道北京大學英語系研究生博士生導師的名錄,選一位導師,准備2014年上北大英語系的研究生
看目錄選導師也不見得最管用吧,最好是有人給你介紹下,看看研究方向,摸清楚老師的脾氣等等,可以咨詢盛世清北的老師
⑶ 北京大學有做模式識別優化演算法相關的博士生導師嗎
北大研究生導師抄工資待遇非常不錯,補貼也多。
北京大學(Peking University),簡稱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身份及名稱而建立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職能,統管全國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國最早的現代學制,並開創了中國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農科、醫科等大學學科,是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翌年改名為北京大學。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長,「循思想自由原則、取兼容並包之義」,推行改革,把北大辦成全國的學術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學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北京大學與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合並組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回到北平復校。1952年院系調整時,校園從北京內城遷至西北郊燕園。
⑷ 北京大學歷史上出過什麼名人
北京大學知名校友:李克強、鄧稼先、朱自清、屠呦呦、李彥宏等。北版京大學,簡稱權「北大」,誕生於1898年,初名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立大學,也是最早以「大學」之名創辦的學校,其成立標志著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開端。
⑸ 朴忠財的真實身份遼陽人,北大博士生導師是真的嗎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⑹ 29歲當上北大博導,80後的青年女科學家劉穎是如何走向世界的
我們可能沒有多少人會知道劉穎這個人,她是一個女科學家,而且在29歲當上的北大博導,聽起來就是比較厲害的一位人物的,80後青年女科學家劉穎走向世界是因為她有著尋常人沒有的智慧,而且僅僅在29就當上了北大的博導。
「我中學時對生物學很感興趣。我考上大學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學生物學,」劉老師回憶說,2002年她報考南京大學時,只把生物學作為專業方向來填。當時,她的高考成績已經超過了北大和清華的錄取分數線,直到她明白了。剛進實驗室時,周末實驗室里沒有其他人,她向隔壁實驗室的哥哥求助。
因此我們知道了,劉穎這個人成功也是靠著自己的實力,然後走向全世界的,自己有著強大的知識和智慧,所以我們只有努力向前就可以成功的。
⑺ 北大博士生導師金枝
王金枝,抄博士、北京大學襲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
一、教育經歷:
1985年7月 東北師范大學數學系理學學士
1988年7月 東北師范大學數學系畢業, 理學碩士學位
1998年6月 北京大學力學系博士畢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1998年7月至2000年12月 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研究院博士後
二、研究領域:
控制理論,具體的研究方向:魯棒控制,非線性系統控制,混沌控制。
三、科研項目:
1、項目名稱:具特定結構的非線性系統的混沌分析與反饋控制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時間:2005、1—2007、12,
身份:主持人
2、項目名稱:復雜非線性力學系統的控制研究
來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時間:2004、1—2007、12
身份:主要參加者
3、項目名稱:以航空航天為北京的復雜非線性力學系統的控制研究
來源:北京大學工程研究院項目
時間:2005、1—2006
⑻ 博士生導師一般有多少年薪
將聘請28歲的北大女博士李琳為教授,並擔任博士生導師,同時提供的,還有220萬的安家費和90萬的年薪.
⑼ 北大法學院有哪些刑法研究生導師
名氣較大抄的有陳瑞華、陳興良,其他可到北京大學法學院網站師資網頁查,http://www.law.pku.e.cn/teacher/index.asp?Mid=20038206442528&MenuID=2003820642&menuname=本院教師
⑽ 北大現任的校長是誰
1、北大現任的校長是林建華。
2、林建華,男,漢族,1955年10月出生,山東高密人,中共黨員,專1973年11月參加屬工作,1986年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3、林建華主要研究領域為固體化學,涉及新型無機固體化合物的合成、結構和性質,主要從事過渡金屬復合氧化物、新型微孔硼酸鹽、稀土-過渡金屬金屬間化合物的合成、結構、物理和化學性質方面的研究。承擔過或正在承擔著國家基金委面上項目、重點項目、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規劃項目和863項目等研究工作,發表學術論文140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