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教授導師 » 大學老師輪崗

大學老師輪崗

發布時間: 2021-02-28 09:04:51

A. 教師輪崗制度說明什麼

今天校長抄召集全體教師襲,宣布了我們區明年開始的六年輪崗制度。我們學校明年的輪崗數量要達到5-10%的樣子,這樣算下來,也有十幾個人要被輪崗到其他學校。校長說了,教師輪崗要去的學校,離本校不會太遠,還是要考慮到教師上下班的交通問題。 教師輪崗制度的實施是一定要進行的,這是響應義務教育法的規定進行的。校長也說了實施方法及今後職稱評定掛鉤構想,讓每位教師都有一個心理准備。想輪崗到其他學校的老師,可以先提出申請,則可以優先考慮輪崗。如果輪崗名額不滿,可以考慮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輪崗教師,再通過論證進行輪崗。雙職工家庭,優先考慮一位輪崗,以後盡量不出現雙職工家庭。優先考慮在一個學校工作滿十年的教師進行輪崗,在同一學校工作時間越長,輪崗的機會就越大。 校長還講了輪崗今後發展的方向,教師今後評定職稱,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看你在幾所學校呆過。也就是說,從政策上將輪崗與職稱評定掛鉤,以支持國家政策。當然教師輪崗制度的實施,一定有一些問題值得解決,但是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我們應該支持這一制度的實施。

B. 城鄉教師輪崗交流指的是什麼(什麼樣的老師可以輪崗交流)

是指城裡老師和鄉下老師交換崗位。也就是陳麗老師去鄉下教書,鄉下老師去城裡教書。這樣的話就可以做到互補。

C. 教師輪崗交流政策怎麼能說變就變

隨著 淮安市教育局文件 淮教師〔2012〕21號 「市教育局關於做好年市直中小學教育集團教師互派交流工作的通知」 的發出,今年的交流輪崗政策浮出水面,幾家歡喜幾家愁?教育局2年前信誓旦旦、言之鑿鑿地說「要把輪崗交流政策搞下去」的話語還在耳邊回響,今天卻堂而皇之地修改了政策,只在各個教育集團內部交流,校間老師不交流。。。樓主評價:此局朝令夕改,不顧自身的公信力。1、教育局改革的初衷是好的,鑒於教育資源不平衡,鑒於社會輿論的壓力,要將老師打散重新洗牌,但此等政策有點想當然,有賺人眼球轉移社會輿論的嫌疑,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學校老師惴惴不安,差學校老師沾沾自喜,家長們迷茫,好不熱鬧。此政策結果是什麼,拆散了配合默契的教育團隊,影響了老師的心理,我覺得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整體的教學質量。2、制定了規則,就會有人利用規則,出現如下景象也就不足為奇了:校長的侄子留下了,沒後台的老師走了,時常孝敬自己的留下了,老實巴交的老師走了,喜歡的老師留下了,討厭的老師走了。。。。。。一場找人、送禮、剪除異己的運動轟轟烈烈地開展了。3、不考慮後果制定了一系列不符合實際的政策,為什麼說不符合實際,因為第三年這個政策就被迫修改了,教育局自己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好學校的老師心裡石頭落地,差一點學校老師頗為失望,已從差學校交流到好學校的老師暗自竊喜,已從好學校「清理」到差學校的老師欲哭無淚。4、折騰了2年,實際受害者是學生,因為老師可能一心一意地教書了,因為政策讓老師惶恐和悲傷;那些被迫離開自己喜愛的學校老師們啊,你們在原來的學校揮灑了青春,卻被弄權者像螻蟻一樣掃地出門,上班路途遙遠,買的房子形同擺設,你們是小白鼠,你們沒有自己的**和尊嚴。5、總結:教育局輪崗政策更改,傷害了已交流教師的利益和感情,請黨和政府給他們以交待!請教育局正面應答,你傷害了人,難道要一笑而過?對待已交流的老師的政策請明確,是不管了,還是有什麼說法,請你明確,你自己犯錯,為什麼讓別人買單?堅決要求已交流的老師返回原校,否則不足以平民怨!一個目睹輪崗政策從出生到死亡的人留。轉自陽光紀檢上的貼

D. 老教師為何對教師輪崗校長交流制度頗有抵觸呢

一家之言,盡量客觀地表述問題,僅作為個人觀點,不一定正確。

教師職業一直以來都是穩定的代名詞,哪個學校的老師就是哪個學校的老師,工作很難調動,即便是夫妻也很難調動到同一個地方去任職。

圖片僅供參考

教師輪崗校長交流制度設計初衷是極好的,為的是教育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以一個簡單模型為例子,一個地級市有兩所知名高中,一所在東頭一所在西頭,其中東頭的教學成績穩居第一省內外知名西頭的一直是千年老二,各種教育資源都會有意無意地向第一所學校傾斜,時間長了互相看對方不順眼明爭暗鬥就來了,這並不利於長期發展。

第一所學校無論是學生老師還是領導都會有優越感,第二所學校老師會憤憤不平因為你們招收的都是好學生,學生家長也會很無奈,第一所學校去不了的才退而求其次來第二所學校。

教師輪崗,兩邊各出一部分老師對調,校長交流,咱們也換著試試,互相學習嘛,某種程度上也有斗氣的意思,你不是能嗎?你來試試;你不是說我能力不行嗎?那我就證明給你看。家長們也開心啊,這下好了去哪都一樣,客觀上還是有很不錯的積極效果的。

圖片僅供參考

那為什麼在我看來一線教師特別是老教師為何對教師輪崗校長交流制度頗有抵觸和不滿情緒呢?

主要是嫌麻煩,越是上年紀的越嫌麻煩。東頭呆習慣了跑西頭,平常回家吃個午飯十分鍾現在半小時,家裡還一大堆事情,你是處理還是不處理?西頭呆習慣了跑東頭,感覺啥都不習慣了還得先適應適應。住校的單身老師跑過去還得跑回來,幹得事情也都差不了多少,那就互相謙讓著,你去吧你去吧還是你們年輕人去吧多出去交流交流也是極好的嘛。

其次是怕折騰,越是穩定的越是怕折騰。某校長去外地交流學習回來以後就來了個雞飛狗跳,下到25上到52統一學習新的教學模式,挨個過關匯報,年輕人還好一點,上年紀的實在受不住啊,搞不好臉上也掛不住,畢竟不能太尷尬,誰知道會學習交流點什麼新點子出來。

圖片僅供參考

還有其它原因嗎?歡迎有類似經歷或看到類似經歷的補充指正。

E. 話題共論:如何看待高校實施中層幹部輪崗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何應林: 有利於中層幹部的職業發展 跟很多改革舉措一樣,高校中層幹部輪崗既有利也有弊。從目前的實踐效果來看,輪崗有利於高校中層幹部的職業發展。 第一,輪崗有利於提高中層幹部的綜合職業能力。中層幹部如果長期呆在某一個部門,容易形成思維定式,不易接受新事物。並且,可能會由於對其他部門的工作缺乏了解,不能從學校發展的大局出發很好地配合他們的工作。而進行輪崗,讓中層幹部「動」起來,多角度換位思考,可以讓他們思維「活」起來,視野「寬」起來,心胸「大」起來,有利於他們綜合職業能力的提高和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 第二,輪崗有利於中層幹部發現自己的潛能,克服職業倦怠。如果中層幹部長期在某部門的工作既得不到領導的重視,得不到老師們的理解,又看不到別的發展希望,那麼他們就容易在這個崗位上出現職業倦怠。而讓他們到其他部門輪崗,讓他們知道自己除了這一項工作之外還能勝任其他的工作,有利於他們增強自信心,克服職業倦怠,實現持續發展。 第三,輪崗有利於避免中層幹部走上腐敗的歧途。慾望就像病菌,容易侵蝕那些掌握有一定權力的人,特別是那些掌管人、財、物等權力的中層幹部。如果中層幹部長期「靜止」在那些好處多的地方,難免不「為自己謀」,從而產生各種腐敗問題。適時而合理的「流動」,可以防止「病菌」大量聚集,防止中層幹部產生嚴重「病變」。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朱建華: 專業性強的崗位不宜輪崗 很多高校的中層幹部都在實行輪崗制。輪崗的好處有很多,但如果承認高校行政工作也有其專業屬性的話,那麼,對於業務性強的崗位,則不宜採取輪崗制。 高校的行政崗位,尤其是一些具有較強專業屬性的中層崗位,除了對任職者的基本素質和能力的要求外,還必須具有相應的職業素養。比如,財務處長必須熟悉財經紀律、熟悉財務制度等,否則難以成為一個稱職的財務處長。如果輪崗把財務處長輪到了教務處長的位置上,或者把教務處長輪到財務處長的位置上,並不利於高校培養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的幹部隊伍。盡管高校內財務處長輪崗到教務處長崗位的比較少,但像宣傳部長輪崗到保衛處長崗位的並不少見。 杭州師范大學宣傳部倪洪江: 要輪「活」不要輪「亂」 輪崗可以讓高校中層幹部「活」起來,有助於解決中層梗阻、力度遞減、效能低下等問題。對於學校領導層面來說,對中層幹部進行輪崗,其實也是一次對權力、資源的又一次合理分配,加強對中層的管理及提高中層幹部的執行力。 不用過於擔心輪崗帶來的隔崗如隔山,一方面像學校的行政崗位、各學院黨務工作崗位、群眾團體崗位,這些管理崗位有相通之處。另一方面高校的中層幹部普遍學歷高,學習能力強,整體素質好,進行輪崗,可以促使幹部在新的崗位上勤奮學習,努力適應,激發潛能,拓寬視野,鍛煉才幹。 輪崗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沒有制度化、人性化的輪崗做法萬萬不可行。當前輪崗的做法在高校里並不普遍,很多中層幹部的心中,還是認為輪崗是領導對自己工作不滿意的一種做法。 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人事處顧春軍: 中層輪崗還是不折騰為好 高校是個業務性較強的單位,所謂的「學官不是官」,就是要淡化高校的行政化。高校行政化的弊端所在,被輿論詬病已久,而轟轟烈烈的高校中層輪崗,誘導著專家學者以走上仕途為榮,無疑是給大學行政化火上澆油。 高校是知識分子扎堆的地方,做領導不但要懂管理,而且應該是所屬團隊的楷模、先鋒,這樣才能才能讓屬下信服,才能組織起高效率的團隊,才能在學術上不斷進取。就高校發展來說,應該提倡專家教授治校,也就是內行人搞管理。然而,依照現存制度,往往會產生外行人上崗,而內行人讓位的現象,就像管理學院院長被輪換到文學院任職,隔行如隔山,對學術發展不利。 治大國如烹小鮮,不折騰人為上策。中層輪崗,還是不折騰為好。

F. 如何做好教師輪崗制度

教師輪崗分為在學區內和跨區兩種方式。在學區內,在同一所學校連續任教滿6年的專任教師原則上應交流輪崗。教師交流到新的學校後,按不低於原有職務及崗位等級聘用。
近年來,為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讓優質師資流動起來,各地相繼出台了縣管校聘政策以及優秀校長、教師輪崗制度,北京還出台了「共享教師」新政。在追求教育優質資源均衡的大背景下,師資隊伍管理體制不斷得到創新,優質師資的流動實現了多元化,教師流動機制正成為激起教師向上的動力。
許多專家學長認為,如今教育部門的責任,除了關閉校外的輔導班外,不如大力推行校長老師交流輪崗制度。事實上,這一辦法早在2013年就曾提出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就提出:「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只是這一政策,在一些地方執行得並不徹底。
其實,在一個城市內實施校長老師輪崗,並沒有任何困難,也不存在所謂老師因為通勤太過奔波的情況,畢竟一個區域內,既有好學校,也有差學校,有些甚至只有一牆之隔。
而如果好學校與差學校的老師輪起來,更可能解決學區房的問題。
現在,不少人為了孩子進入一所好學校,會去買學區房。學校越好,學區房越貴。可反過來說,如果校長老師輪換起來了,好學校、差學校之間的差距就被拉平了,自然也就沒有學區房了;如此一來,教育資源也就公平了,也會助益減少輔導班。
但是,當前,教師交流輪崗工作還存在著諸多不利因素,如一些學校從自身發展角度考慮,不願委派優秀教師外出交流;許多老師長期在某學校工作,不願去其他學校交流,特別是不願意從工作環境優越的學校到偏遠且環境艱苦的學校去;外出交流的教師因工作關系還在原學校,在交流學校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出工不出力,甚至不服從交流學校的管理等。
為了把好事做好、實事做實,在事關教育全局發展的師資流動工作中,我們必須切實解決好以下三個關鍵問題:
一是確立健康有序的流動機制。師資調配工作是一項嚴謹科學的工作,科學流動必須做到謀劃在先,統籌考慮區域內各校對管理幹部和各學科教師的實際需求。同時,在師資調配過程中,既要做到按章辦事,體現工作的嚴肅性,又要根據基層學校的實際需求,體現工作的靈活性,從而使區域內師資結構更加優化。
二是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師資流動見成效,關鍵在於有嚴格的監督機製作保障。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和所有參與流動的學校必須高度重視對流動師資的考核,而且必須事先擬定考核監督制度,細化量化考核目標,對流動者實行嚴格的考核,而不是因人而異憑感覺打分數,使考核工作流於形式。要通過考核,把認真工作的校長和老師甄別出來,給他們相應的榮譽稱號,以此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三是注重考核結果的有效運用。師資流動這項有利於教育事業均衡發展的舉措,如要長期堅持,關鍵在於有效運用考核結果。其實,無論是校長還是一般教師,如果他們在流動過程中,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了應有的獎勵和榮譽,抑或通過考核獲得了崗位和職務晉升。
具體措施還有大幅度提升邊遠地區學校、農村學校教師工資標准,向優秀教師發放到邊遠地區的工作補貼和交通補助費;建設教師周轉宿舍,解決教師居住問題,積極為教師交流創造利好的物質條件。

G. 教師輪崗是怎麼一回事

城裡面義務教育學校校長及教師到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去交流、支教、輪崗。

H. 什麼是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輪崗交流制度的要素

調動教師積極性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一般有以下幾種:
事業激勵。
用教師職業崇高神聖的使命感喚起教師內部工作動機,從而激發和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把那些無心把教育作為事業的教師採用「末位淘汰制」淘汰掉。
情感激勵。
教師是最受人尊重的職業,且教師需要別人尊重,尊重教師就是加強與教師的感情溝通,使教師始終保持良好的情緒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制度激勵。
通過教師任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所產生的「危機效應」和「競爭機制」,激發和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讓教師得到發揮的平台和相應的職位頭銜。
物質激勵。
物質獎勵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是管理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物質激勵主要是貫徹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按工作績效和實際貢獻論功行賞,用獎酬激發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榮譽激勵。
中小學教師一般有很強的源自內心的榮譽感,對做出貢獻和成績的教師給予肯定、表揚和獎勵,使那些在某一方面成績比較突出的教師有機會獲得榮譽,從而滿足了其心理需要,激發其積極向上的動機。
教師輪崗是教育部門的制度,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制度,但是長期以來,教師職業被認為是鐵飯碗,擠進來求穩定安逸,因此強制性的輪崗打破平衡會引起的問題很多,輪崗常態化的前提應該是教師自願為原則的,並且給予教師足夠的保障。
教育部門應該以市場經濟去考慮,而不是回到以前的計劃經濟。
這里只能對輪崗常態化提出幾點建議:
加大自願輪崗教師的激勵措施。
如輪崗是作為評名師的標准之一,提高工資待遇,和業績掛鉤、優先給予海外進修機會,政府給予車費及房屋補貼等。
在政策上給予緩沖適應期。
例如教師資格注冊制度,增加5年必須輪崗一次才合格,或者給予教師家庭上的一些政策補充,例如解決入戶問題、提高醫療等。
另外可以組織一些活動。
集結各輪崗教師,出版分享輪崗心得書籍,或通過組織輪崗的攝影大賽等增加輪崗正能量,光榮而有趣,逐步實現輪崗常態化。
今天校長召集全體教師,宣布了區明年開始的六年輪崗制度。
學校明年的輪崗數量要達到5-10%的樣子,這樣算下來,也有十幾個人要被輪崗到其他學校。
校長說了,教師輪崗要去的學校,離本校不會太遠,還是要考慮到教師上下班的交通問題。
教師輪崗制度的實施是一定要進行的,這是響應義務教育法的規定進行的。
校長也說了實施方法及今後職稱評定掛鉤構想,讓每位教師都有一個心理准備。
想輪崗到其他學校的老師,可以先提出申請,則可以優先考慮輪崗。
如果輪崗名額不滿,可以考慮通過民主選舉,選出輪崗教師,再通過論證進行輪崗。
雙職工家庭,優先考慮一位輪崗,以後盡量不出現雙職工家庭。
優先考慮在一個學校工作滿十年的教師進行輪崗,在同一學校工作時間越長,輪崗的機會就越大。
校長還講了輪崗今後發展的方向,教師今後評定職稱,首要考慮的問題就是看在幾所學校呆過。
也就是說,從政策上將輪崗與職稱評定掛鉤,以支持國家政策。
當然教師輪崗制度的實施,一定有一些問題值得解決,但是不管怎樣,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應該支持這一制度的實施。

I. 教師交流輪崗後必須回到原學校嗎還是教育局再重新分配

教師輪來崗後必須回到原學校。因源為輪崗不會動自己的人事關系,人事關系還在原學校。輪崗結束需要回到原學校。

輪崗的好處:

1、開闊了眼界,促進了交流,思維得到了拓展,管理能力有所提升。

2、聽課、說課、評課,在學習中進步,把壓力變為動力,自身素養有所提升。

3、課堂教學是最好的歷練,認真完成本職教學任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4、促進了教育均衡發展。

J. 教師輪崗交流效果怎麼樣啊

教育部將在五個方面加大推進小組教師交流輪崗的改革力度:一是提出加快建立校長教師交流制度的目標。力爭用3至5年時間實現縣域內教師校長交流的制度化、常態化,率先實現縣域內教師校長資源均衡配置,逐步在更大范圍內推進,促進教育公平和擇校問題的解決,整體提升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
二是擴大校長教師交流的范圍。根據各地實踐經驗,明確在同一所學校連續工作或任教達到規定年限的校長或教師,原則上均應交流。重點推進城鄉學校之間、優質學校和薄弱學校之間、鄉鎮中心小學與村小學、教學點之間的校長教師交流。重點推進骨幹教師和優秀管理幹部的交流。
三是創新校長教師交流的方式方法。實行輪崗交流制度與共享優質校長教師資源相結合。鼓勵採取學區一體化管理、學校聯盟、名校辦分校、手拉手、教育集團、對口支援、鄉鎮中心學校教師走教等辦學模式和手段,擴大智力交流的覆蓋范圍。
四是強化校長教師交流的激勵保障機制。會同有關部門,在編制核定、崗位設置、職務(職稱)晉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評優評先等方面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鼓勵校長教師到農村學校、薄弱學校工作或任教。
五是建立「縣管校用」的義務教育教師管理制度。由縣級教育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管理教師人事關系和聘任交流,使教師由「學校人」變成「系統人」,為校長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提供製度保障。
成效:校長教師輪崗盤活了薄弱校促進教師發展
實現中小學校長教師「區域輪崗」,弱化教師的校籍,目的是讓不同學校間的教師流動起來,打破名校對教師資源的壟斷,讓更多的學生分享到好的教育資源。除此之外,「教師輪崗」也是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積極實行教師校長交流制度,推進縣域教育的均衡發展」要求的踐行。
應當說,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校長教師輪崗制度的實施,不僅實現了促進教育均衡的既定目標,有力地推動了薄弱學校的發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教師、校長的成長。畢竟,交流輪崗在一定程度上讓校長、教師消除了職業倦怠,重新找到了職業成就感,找到職業專業成長的舞台。
好處一:促進教育均衡、改善薄弱校
下面,我們來看看浙江省嘉善縣的做法,這個從2010年就開始試點教師、校長輪崗交流的區縣,通過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有效地盤活了優質教育資源,不僅讓薄弱校變了樣,也讓很多老師有了很好的發展。
嘉善縣實驗中學,原名魏塘中學,地處城鄉交界,之前在縣城3所中學里排名倒數第一。「周邊鄉鎮、社區的好學生都去了其他學校,最多時一屆就有四五十個學生轉走,占招生總數的10%左右。」該校校長周建平說,「其實學校硬體設施早已完善,就因為師資薄弱,吸引不了學生。」
2011年,教師流動在嘉善縣范圍內正式啟動。3年來,嘉善縣主動報名參加流動的教師達903人,實際流動560人,占適流教師的33.1%,其中城鄉互動320人。目前,嘉善縣教師流動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有效促進了城鄉骨幹教師合理分布,有效推進學校優質均衡發展。
現如今,校長周建平敢於拍著胸脯說,「我們能跟一中、四中平起平坐了。」原來,作為2010年教師流動的試點學校,實驗中學兩年內共流入教師20位,占教師總人數的18%,其中3位是縣級以上名師或學科帶頭人。周建平說,「名師流動到我們學校,學生也跟隨名師回來了。我們學校是教師流動第一所受益校,也是改變最大的學校。」
好處二:讓教師克服倦怠感,找到更適合的舞台
2006年參加工作的沈芳,原是縣城嘉善一中一名青年教師,兩年前根據組織安排,她流動到了嘉善縣最西邊的陶庄中學任教3年,每天往返都要花去近兩個小時。當她的婆婆聽說沈芳要到農村學校任教時,不無擔憂地問:「你是不是犯了什麼錯誤?」
兩年來,沈芳在陶庄中學經歷了從最初的重點考核對象,到後來的重點推薦對象,再到現在的重點展示對象,實現了「讓自己在聚光燈下起舞」的夢想。面對記者,沈芳感慨地說:「流動為我的事業搭建了一個全新的平台,使我在不斷的歷練中得到了成長,感謝流動給了我這樣的機會。」

熱點內容
大學生應該具有的品質 發布:2025-09-12 06:50:43 瀏覽:158
上海東華大學研究生導師 發布:2025-09-12 06:45:49 瀏覽:184
大學生幽默演講稿 發布:2025-09-12 06:44:34 瀏覽:671
大學生養蜘蛛 發布:2025-09-12 06:36:01 瀏覽:39
大學生學生會工作設想 發布:2025-09-12 06:30:17 瀏覽:147
河北大學李亞男教授怎麼樣 發布:2025-09-12 06:28:14 瀏覽:309
辟謠大學生 發布:2025-09-12 06:12:41 瀏覽:981
西華大學體育老師 發布:2025-09-12 06:07:59 瀏覽:141
疏教授澳大利亞大學 發布:2025-09-12 05:16:32 瀏覽:504
河南中醫葯大學呂教授 發布:2025-09-12 05:09:43 瀏覽: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