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教學督導梅教授
㈠ 南華大學,語文,好老師
都差不多的。主要是你的學習習慣對哪個老師的教學方法能較好的適應,哪個老師就是你心中的好老師.
㈡ 南華大學教師的待遇好不好
大學嘛,衡陽好點的就南華。南華醫學牛,其次是核工業,但那專業看愛好了。
衡陽師院就是外語專業牛點,
南華大學
應該說在地方高校裡面,南華大學還是有一定實力的。但想到解放前的南華大學,總覺得衡陽的幾所學校有點糟蹋這個校名。
南華大學
2000由原中南工學院和原衡陽醫學院合並組建,4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有省級重點專業6個,國家管理專業5個,國防重點專業1個,省級重點學科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2個.優勢學院及專業核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采礦工 程 。核科學技術學院,核科學技術。
衡陽師范學院
衡陽師范學院是湖南省教育廳直屬的一所普通全日制公辦本科院校。學院前身可追溯到 1904 年的湖南官立南路師范學堂。 1958 年成立的衡陽師范專科學校是全國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師專之一 ,1995 年更名為衡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999 年 3 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衡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與原衡陽教育學院合並升格為衡陽師范學院。 2001 年 2 月,原湖南三師並入。學院秉承「厚德、博學、礪志、篤行」的校訓精神,始終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是湖南省「文明高校」、「文明衛生單位」和「園林式單位」。
學院位於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陽市,東臨湘江,北峙南嶽首峰迴雁峰。校園環境優美,交通便利。西校區佔地面積 481 畝。東校區佔地 1685 畝,是湖南省重點建設項目,目前正在按照現代化、園林化大學校園的要求進行建設。學院現有建築面積 33 萬多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 9 萬多平方米,實驗室 4 萬多平方米,圖書館 1. 5 萬平方米 。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4500 萬元,圖書館藏書近 100 萬冊,固定資產總值 3 億多元。校園網已並入中國教育科研網和國際互聯網。
學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 12000 多人。共有 3 個二級學院, 16 個系(部), 11 個研究所(中心)。設有思想政治教育、歷史學、法學、經濟學、漢語言文學、編輯出版學、新聞學、英語、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應用化學、化學生物學、美術學、藝術設計、音樂學、體育教育、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科學、旅遊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與計算科學、音樂表演、應用心理學、廣告學、地理信息系統、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 29 個全日制本科專業,其中師范專業 13 個、非師范專業 16 個。所設置的專業涉及文學、理學、歷史學、法學、經濟學、教育學、管理學等七個學科門類,形成了以教師教育為主,文、理學科為重點的多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的學科結構,其中地理科學專業是省級重點建設專業 。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師資隊伍。現有在編教職工 1006 人,其中專任教師 596 人,專任教 師中有 教授 38 人、副教授 195 人;博士、碩士學位獲得者 183 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湖南省優秀中青年專家、省市學科帶頭人、省青年骨幹教師 60 餘人。有 12 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獎、霍英東教育基金獎等獎項。另外,聘有外籍教師 和客座 教授 60 餘人。 ???? 學院堅持教學與科研並舉。近三年教師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國家「十五」教育科學基金課題和省級課題 166 項;出版專著、主編和參編教材 100 多部;發表科研、教研論文 2100 多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等國際權威雜志檢索系統和《新華文摘》等國內權威刊物轉載收錄文章 260 多篇。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獎和社科成果獎、教學成果獎 140 多項;人居環境研究基地是湖南省首批 17 個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之一。《衡陽師范學院學報》是湖南省一級期刊和全國社科百強學報。
學院始終堅持以德育為首位,以育人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線,突出教師教育特色。在百年辦學歷史中,培養了各類人才 8 萬多名 , 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近年來 , 學生參加國家計算機水平考試、電子設計競賽、數學建模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均取得優秀成績。在 2001 年至 2004 年非英語專業全國四級水平考試中,本科生一次性通過率逐年提高,分別高出全國普通高校的平均通過率 7.55 、 15.9 、 23 和 27.1 個百分點,並超過全國重點大學平均通過率。學生發表作品、論文 2000 余篇(件),獲得省級以上獎勵 300 餘人次。我院本科應屆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均在 90% 以上,辦學質量深受社會好評。
目前 , 學院正銳意改革、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 大力加強學校基本建設 , 努力提升教學、科研和師資隊伍水平 , 為把學院建設成為在省內有較高地位、在國內有一定影響,在全國同層次、同類型的院校中居於先進行列的師範本科院校而奮斗。
有什麼問題,可以去我空間里留言。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的到你。
希望你開心,我的朋友!
㈢ 南華大學會計學優勢
會計學專業辦學歷史悠久:
1982年舉辦了第一屆核工業系統財務管理人版員培訓班;
權1984年開始會計學本科專業招生,是湖南省首批開展會計本科招生的高校之一;
2005年會計學專業榮獲湖南省重點專業、獲得會計學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6年開始為海軍培養國防生;
2008年榮獲湖南省第一類特色專業;
2009年榮獲湖南省優秀實習基地(華菱衡鋼);
2010年《社會責任會計》榮獲湖南省精品課程;
2014年獲得了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授權點,
2015年開始開辦ACCA國際化辦學、獲湖南省研究生培養創新基地(瑞華會計師事務所湖南分所)。
專職教師19名(包括研究生導師12名),兼職教師36名(包括企業導師16名)。專職教師中,博士9名,碩士7名;教授4名,副教授9名;具有海外訪學經歷的教師5名;「雙師型」教師13名。另外,有湖南省學科帶頭人1名,湖南省高校青年教學能手2名。兼職教師均擁有注冊會計師、注冊稅務師、注冊資產評估師資格證或高級會計師、高級經濟師職稱,其中研究生以上學歷者為72.2%。
㈣ 南華大學是幾本
南華大學是一本大學。
南華大學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防科技工業局、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綜合性大學。
學校由中南工學院與衡陽醫學院合並組建,核工業第六研究所並入,是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支持建設高校,是教育部批準的卓越工程師、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單位,是本科一批招生院校。學校坐落在湖南省衡陽市,現有紅湘和雨母兩個校區。
(4)南華大學教學督導梅教授擴展閱讀:
一、師資力量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本部有教職工2316人,其中專任教師1419人;直屬型附屬醫院臨床教師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醫師等正高職稱人員398人,副高職稱人員1233人。
有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千人計劃」專家、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100餘名,有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優秀中青年專家等220餘名。
二、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成立了由省部政府機構、核工業四大央企(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中國廣核集團、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大型科研院所、大型三甲醫院、大型企事業單位等組成的董事會,與國際組織和中國國內外近10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合作協作關系。
㈤ 南華大學是否有神外專業碩導
有神外碩導吧。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
廖勇仕:主任醫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衡陽市神經外科學科帶頭人,湖南省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湖南省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衡陽市神經精神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市神經疾病研究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神經外科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先後三次在華西醫科大學附屬華西醫院及上海醫科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進修學習,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於重型顱腦外傷的搶救,顱內動脈瘤的手術夾閉,顱內腫瘤、血管畸形及椎管內腫瘤的手術治療,已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參編專著多部,培養碩士研究生6名,主持多項省級及院級科研課題。
㈥ 湖南省南華大學到底有多大
南華大學佔地面積1317畝。詳細地址是湖南省衡陽市常勝西路28號。
校本部現有教職工版2316人,其中專任教師1419人;直屬權型附屬醫院臨床教師2947人。共有教授、主任醫師等正高職稱人員398人,副高職稱人員1233人。
學校擁有核能與核安全國家示範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全國首批國家核應急宣傳和培訓基地、國家核應急醫學救援隊、全國核科普教育基地,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3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科技部重大專項、國防基礎研究計劃、核能開發專項等科研項目2000餘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0多項。學校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㈦ 南華大學知名人物在杭州有哪些
這個最好是到南華大學校團委打聽一下,學校團委最喜歡聯系老校友了,搞聚會
㈧ 南華大學 資源勘察工程
現在正確的叫法是資源勘查工程;南華大學是由三個前身合並而來的,分別是中南工學院(再早點也叫衡陽礦冶工程學院),衡陽醫學院,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其中工學院和核六所隸屬核工業部,都是應兩彈一星的需要而建的,主要從事鈾礦方面的研究,衡陽礦冶工程學院是從中南大學前身中南礦冶學院的采礦工程系遷出來並進一步發展而來的,被譽為「中國鈾礦冶第一高校」,是當時國家唯一培養鈾礦開採的本科高校;核工業第六研究所是中國唯一一個鈾礦開采研究所,南華大學也在中國開創了高校合並研究所的先河,學校目前有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分別是臨床醫學,核工程也核技術,采礦工程,資勘屬於采礦類的,資勘也是學校確定的八個核專業之一,在實力方面,資勘是挺強的。
近些年來,地礦類行業在轉熱,這方面畢業生供不應求,就業是不用愁的,我們的上一屆,也就是09屆,好像是一個班,我們這屆有兩個班,每個班30幾人,不大。我們兩個班都是一起在一個教室上專業課,和一個班差不多。
資勘的就業最可能的去處就是礦山核地質隊,去礦山也就是去那個承包的公司,工作的活動空間相對較小,主要針對那一個或幾個礦山,一般待遇還可以,不夠工作地點一般在山區,具體待遇要看這個公司的經濟效益。地質隊一般隸屬地質局,地質局是在城市的,而且正式員工是公務員;在地質隊分室內和室外工作的,室內的是整理數據材料之類的工作;室外毫無疑問要去野外,活動空間較大,出差的機會很多,室外的工資高,去野外出差都是公費,而且還有補貼。不過總的來說地礦類的都有國家補貼。我上次到中核韶關錦源鈾業公司參觀考察,那裡資勘的一年有3萬補貼。
南華大學的地理位置確實不好,如果在長沙,分數線肯定要高很多,只可惜呆在衡陽這個二線城市,不過這和歷史背景有關,因為當年衡陽有中國最大的鈾礦山。
獎學金我不是很清楚,還沒輪到我們這屆評,應該和樓上說得差不多,不過聽說乙等是600.
㈨ 南華大學怎麼樣
高考過後就是填報志願,有許多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還有更多的過來人坦言「考得好不如報得好」,每個想要報考南華大學同學和家長一定都想要了解南華大學怎麼樣和南華大學好不好就成了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十分關心的問題。下面是高三網根據多方面資源信息整理的有關南華大學的評價,相信您看完以下評價,心裡一定有數了。
1南華大學簡介
南華大學具有57年辦學歷史的綜合大學。學校座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湖南省衡陽市市區,佔地面積近3000畝,交通便捷,環境優美,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學校有直屬學院26個,4所直屬型附屬醫院,21所協作型附屬醫院,20個研究生協作培養單位。學校設有本科專業75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18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點124個。
南華大學歷年排名表
年度 全國排名 省內排名 分類 分類排名 總分
2016 225 8 綜合 62 61.48
2015 212 7 綜合 58 61.51
2014 248 10 綜合 63 61.78
2013 212 9 綜合 58 60.55
2012 205 7 綜合 57 1.34
註:以上網友評價及排名內容來自互聯網不代表本網站的觀點和看法,與本網站立場無關本網站均不承擔任何責任。
各位考生和家長可以在本網頁留下自己對南華大學的評價,認為南華大學怎麼樣、好不好,你的評價可以讓其他考生參考,當然其他考生發表的評價,也可以讓你作為參考,希望各位考生在這里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㈩ 南華大學的發展歷程
1940年春,南華學院由古田遷至附城錦江亭側歐陽氏大廈上課。並奉嘉應州令准劃出城北教溪口西岩及北岩一帶佔地面積約千畝左右建新校舍,是年9月,即開始動工興建校舍。11月,學院奉教育部指令准予立案。1942年,即遷梅州市梅江區城北教溪口新校上課。
1941年4月,學院改聘校董會,推舉胡文虎、丘元榮為正副董事長,南華學院形成了以著名僑領為核心的校董會。旋奉教育部令,港方大學部遷回梅州,與梅州正校合並,時全校師生共有200餘人。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南華學院由梅州遷設汕頭,時香港九龍原址及梅州校址則設立附屬中學,各有學生400多人;學院遷往汕頭後,增至500多人。
南華學院的教學實行導師制,對學生注重文化知識和思想修養的教育。開辦之初,設理工科與商科。理工科分設心理學、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地質、建築工程學七個系;商科分設商學、經濟兩個系。後增設文科文史系、商科會計系。為辦好學校,1941年4月,鍾魯齋偕同副董事長丘元榮由香港飛抵重慶,將辦學計劃面陳教育部長。是年9月,即奉教育部令,改新定學系,設文史、數理、化學、商學、會計五個系。遷往汕頭辦校後,該院分設文、商、農三科。文科分文學、史學兩個系;商科設商學系;農科設農業經濟系。
南華學院在梅設校時,教職員有40餘人,師資力量雄厚。
學院院長鍾魯齋,早年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教育系,獲該校教育學士及碩士學位。1928年赴美留學,獲美國士丹佛大學教育學博士。回國後歷任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上海滬江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授,廈門大學、中山大學研究院教育研究所等校教授,是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其名字被美國世界名人傳編輯處編入《世界名人傳》中。
學院教務主任兼數理系教授李松生,校務委員、總務主任盧輝蓀,訓育主任兼商學系教授古源祥、數理系主任兼教授古文捷,專任文史系教授李涵谷、商學系教授饒士彝、數理學系教授熊素村,兼任數學教授李時可、專任社會學的謝健弘、任會計學的黃開華等人,都是當時教育界的知名人士。還有任教國文科的楊徽五,則是前清名儒,清末梅州最早留日師范生。
南華學院在梅設校,當時曾引起梅州當局及嶺東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也得到廣大華僑、港澳同胞的鼎力協助和支持。在港開辦初期,梅州僑界巨子丘元榮、龔子宏、丘公冶、陳篳霖、丘季平等就曾捐出一批巨款支持辦學。在梅設校前後,院長鍾魯齋曾親赴南洋並偕前教務主任彭精一往南洋各埠募捐,熱心桑梓文教事業的僑胞,紛紛慷慨解囊,支持辦學。
其時,僑居印尼的丘元榮、丘問谷、黃銀妹女士;新加坡的胡文虎、林師萬、黃仿僑、伍慶鴻;緬甸仰光的龔子宏、李其桂、朱慶堂;馬來亞怡保的潘敬亭、陳南康、王振東、陳鼎義、夏萬秋、利展麟、葉其淵、張儀軒、張漢秀、李桂和、羅運亭女士、梁黃金娣女士;吉隆坡馬六甲的巫柏覲、鄭道南、張昆靈、陳豐星、廖利棠、熊舉賢;芙蓉埠的蔡熾三、古幼亭、李順清、張子良、劉桂三、李棠盛、吳炳安、丘玉舫;旅居香港的陳篳霖、方養秋等一大批旅外鄉親及眷屬共捐資達100多萬元,資助辦學經費和興建校舍。胡文虎、丘元榮、龔子宏、潘敬亭還各另捐2萬元,丘公冶捐1萬元,林翊球捐2000元作為該校常年費。當時校董會議決,凡捐款人之親屬進校讀書,按捐款紀念條例永遠免收學費。在僑胞的資助下,南華學院陸續建起教學樓、科學樓、圖書館和學生宿舍等設施。
1949年冬,南華學院由汕頭遷回梅州。1950年春,校董會改組,學院改名南華大學,由董事會聘任黃文博為校長,推舉時任廣東省興梅區行署專員盧偉良為董事長,增聘潘允中為副校長。設文學院、商學院和農學院。1951年,南華大學奉命結束,改辦南華財經專科學校,盧偉良兼任校長,潘允中任副校長。
南華學院在梅州開辦前後有8年時間,培養造就了一批人才,畢業學生共有八屆4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