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學教授履歷
Ⅰ 潘序倫的個人履歷
潘序倫(英文名SHU LUN PAN)出身書香門第,其曾祖父和伯父都是清代舉人。因兄弟輩中排行第四,故又名秩四。他14歲時,父親去世,得長兄伯彥(古文學家)的教益很多。序倫12歲前讀私墊,後入蜀山小學,畢業後,考進上海浦東中學,經常考第一名,頗得校長黃炎培的賞識。當他15歲將要畢業前夕,因抗議某教師而舉行的交白卷風潮,被開除學籍。之後,轉入常州府中學堂,畢業後,進南京政法大學,不到兩年,學校因故被勒令停辦。不久,他考進了南京海軍軍官學校無線電收發班,畢業後被分派到海軍某艦上任准尉無線電收發報員,可他無意久留,退出軍籍,辭去職務。後來,曾到南京造幣廠當過翻譯員,又回到家鄉做中小學教員,他立志出國留學,得到黃炎培的支持,進入聖約翰大學。
1921年畢業,得到文學士學位,同年學校保送,進入美國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學院,選學了會計學科,因而奠定了一生從事會計學研究的基礎。他在哈佛大學,勤奮苦讀,放棄了假日休息與游覽娛樂,經常是一隻麵包一杯開水充飢,爭分奪秒地把全部時間用於學習,從宿舍到教室、到圖書館,終日只是與書為伴,終於在1923年,獲得哈佛大學企業管理碩士學位,翌年,又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博士學位。
1924年春夏之交,潘序倫學成博士歸國,被暨南大學聘為教授潘序倫。那時看到國內民族工商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新式會計人才,恨不得插上三頭六臂,使落後的局面改觀。《論語》中說「民無信不立」,於是在1927年,潘序倫辭去了教授職務,開設了「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並編譯出版會計叢書和創辦會計學校。他從實踐中深深感到開展會計師業務,首先要取信於社會,因之取《論語》中:民無信不立之句,將潘序倫會計事務所改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
1927年,他先舉辦簿記訓練班,因學生人數大增,為適應需要,後又創辦了立信會計補習學校、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和立信高級會計職業學校。
1930年12月,潘序倫任國民政府主計處籌委會委員,1931年3~7月任主計處主計官。
抗日戰爭時期,他離開上海到了重慶,並任教於重慶大學,又在重慶又設立了立信會計事務所和多種教學形式的立信會計學校。為了解決會計教材的供應,1941年秋與生活書店合作,創設立信會計圖書用品社,專門出版立信會計叢書和印製發行會計帳冊報表。《立信會計叢書》到1956年為止,共編譯出版200餘種,後又編制了《蘇聯會計述要》、《國營會計概要》等著作。
抗戰勝利後,潘序倫於1946年6月至1947年5月,任經濟部常務次長,1947年5月受聘為全國經濟委員會委員。潘序倫為了培養高級會計人才,以適應社會需要,他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在重慶市區建造了立信大樓,分別辦了兩所專科學校。不僅如此,他還鼓勵和支持外地的立信同人和校友在桂林、北京、天津、南京、廣州、衡陽和香港等地都辦起了各類不同形式的立信會計學。到1953年止,培養的學生已逾10萬人,遍布全國各地,遠達美、德、日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辦學的原則是嚴格要求,精心培養,自編自教,切合實際,邊學邊做,講究實效,精打細算,勤儉辦校,尊師愛生,團結友愛。
潘序倫自美國學成歸國後,任教、著書收入額豐,捐助辦學與發展會計事業不遺餘力,1945年統戰勝利後,由重慶回到上海,一時遷校沒有地方,他捐出私宅五開間三層樓房一幢,繼而又捐出美金萬元,為學校建造了體育館,而他自己日常生活,非常簡朴,斗室中一床一幾一櫃,一桌四椅,別無他物,唯書成堆,此習慣一直至晚年未改。他經受了反右的災難,也遭到文革的迫害和沖擊,在平反之前,對人侃侃而談的不是感慨,他唯一懸念和關懷的是如伺迅速培養出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的會計人才。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落實政策,他得到文革期間被抄財物的賠償款8萬元,立即捐半數給剛建成的上海市會計學會作事業費,又捐贈給正在恢復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按3.5萬元作獎學基金。
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潘序倫積極推動恢復的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和立信會計學校,建了新校舍;成立了全國第一個會計學會--上海會計學會和解放後第一個會計師事務所--上海會計師事務所。重建了立信會計編譯所,編譯出版了《新編立信會計叢書》、《立信財經叢書》等30多種。三位一體的立信會計事業,現今又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生機勃勃。
潘序倫於1985年病逝。在他患病期間,曾邀浦東中學校長前往晤談,對母校殷殷關切之情,溢於言表。
Ⅱ 暨南大學校長胡軍 學歷
胡軍,1957年2月出生於遼寧本溪,吉林省梨樹縣人。1985年暨南大學研究生畢業,內獲碩士學位。
曾任暨南大學校容長。
教育及工作經歷
1957年2月出生於遼寧本溪,吉林省梨樹縣人。1985年暨南大學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1985年9月留校在暨南大學企業管理系任教。1987年任講師,1989年被破格提升為副教授,同年擔任碩士導師。1994年獲得教授任職資格,1996年成為博士生導師。1990年至1991年6月在上海外國語大學進修英語,1991年7月至1992年12月赴英國伯明翰大學經濟學院進修博士課程,1998年7月至1999年1月受歐盟資助,赴德國漢堡大學從事合作研究,2002年受美國國務院邀請,作為國際訪問學者對美國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學術考察,1997年任暨南大學企業管理系主任,1998年任管理學院院長,2000年任暨南大學副校長,2005年12月起任暨南大學校長。
Ⅲ 王璠的個人履歷
1978年—1982年在甘肅工業大學工程力學師資班學習(本科),獲工學學士學位;1982年—1987年在甘肅工內業大學容力學系學習,獲理學碩士學位;1990年—1993年在蘭州大學力學系學習,獲理學博士學位;1993年至今,在暨南大學理學院任副院長、教授。兼任中國力學學會理事,廣東省力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復合材料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壓力容器學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力學與實踐》雜志編委。曾獲暨南大學教書育人優秀教師,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校級)。
Ⅳ 暨南大學姜永宏教授
暨南大學經濟學院碩士生導師簡介:姜永宏
性別: 男
民族:漢
職稱:副教授
學歷:研究生
學位: 博士
暨南大學在職研究招生信息網為您解答!
Ⅳ 詹延遵的個人履歷
1982.09——1986.07 廣州中山大學化學系化學專業學習,獲理學學士學位
1986.09——1989.05 廣州中山大學研究生院有機化學碩士研究生,獲理學碩士學位
1989.05——1991.05 廣州天河新技術產業開發總公司從事科技項目開發和項目管理工作
1991.05——1993.06 廣州天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科員,計劃處從事科技項目計劃及管理工作(其間:1992.05—1993.05 廣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法語第二外語專修班(業余))
1993.06——1996.07 廣州天河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管理處副科長、科長,從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及管理工作(其間:1993.09——1997.07 廣州工業大學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畢業(業余))
1996.07——1999.12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科技園管委會經濟發展處副處長,從事科技園中遠期發展規劃年度計劃,土地開發建設科技項目計劃及統計的管理工作(其間:1999.09—2001.07暨南大學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研究生課程班學習)
1999.12——2000.05 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科技園管委會對外經濟貿易處處長,從事外經外貿外聯外事等管理工作
2000.05——2008.01 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天河軟體園管委會、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天河科技園管委會副主任,分管管理處,對外經濟貿易處及服務中心工作(其間:2001.09—2007.06暨南大學管理學院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與組織行為學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獲管理學博士學位;2004.09—2005.09美國馬里蘭大學廣州市第七期公共管理赴美進修班學習)
2008.01—— 江西省贛州市副市長、黨組成員(掛職)
協助市長分管經濟技術合作、外事、僑務、商務、出入境檢驗檢疫、海關、口岸、旅遊等方面的工作
Ⅵ 周健的個人履歷
1980年畢業於衡陽師抄范學院外語系襲。
1983年畢業於湘潭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68年12月――1973年,湖南衡南縣插隊知青
1973――1977年,衡陽市22中教師
1983――1987年,湘潭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教研室講師
1987――1989年,暨南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系講師
1989――1990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外語系交流教師,訪問學者
1990――1992年,美國舊金山市立大學中文系教師,訪問學者
1992――1995年,暨南大學對外漢語教學系副教授
1995――現在,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副教授、教授
Ⅶ 暨南大學有哪些知名校友
暨南大學的知名校友挺多的,但是在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的我見過真人的,感覺挺少的。能記得的只有以下幾個~~~
1. 陳艾森
沒辦法,想不記住都難。大一的時候,整個跳水隊都來暨南大學珠海校區了。身邊的迷妹從幾天前就開始嚎叫。當然,我也很激動。陳艾森耶,那麼多個冠軍都被他拿了。而且,他長得挺帥的,嘻嘻~~~
3. 朱志強
朱志強是我們律師專業的一名優秀校友。不是網上那些亂七八糟的人啊,網路上找不到的。暨南大學的知名校友挺多的,律師專業出色的人也挺多的,聽老師說做法官,在檢察院工作的也挺多的,但是我都沒見過。朱志強師兄被特別邀請來給我們講講座,我才記得的。
那天的講座我沒去。我的老師說,他三十左右就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了,最重要的是那所律師事務所現在已經規模挺大的了,有一百多人。這么年輕就能帶領這么多人,知識儲備一定很好。這帶給我的觸動挺大的。
以上都是令我記憶深刻的優秀校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們有所幫助!
Ⅷ 暨南大學教授 書法家 是怎麼樣的人
「中國書法蘭亭獎」是中國文聯和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性書法專業獎,是中國書法藝術界的最高獎項。本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共收到藝術類作品5900多件,「堯山杯」蘭亭新人展作品20800多件,徵集作品總量比上屆多出40%,是有史以來參賽作品最多的一次。
對此,近期出版的《書法報》「五體十家」欄目介紹了曹寶麟教授的書法作品,內容涵蓋了曹寶麟教授的基本介紹及主要藝術活動,劉海粟美術館副館長、國家一級美術師葉鵬飛和暨南大學陳志平教授分別撰文,對曹寶麟教授及其創作的書法作品給予評價。
Ⅸ 暨南大學研究生院詹喬教授的簡介
詹喬,1971年9月出生,1989年至1996年就讀於暨南大學外語系,獲英語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學位,2004年至版2007年在職權攻讀暨南大學中文系比較文藝學專業博士學位。1996年在暨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系工作至今。
Ⅹ 望甜的個人履歷
2001.08--2005.07 山東大學生態學專業學習;2005.09--2007.06 暨南大學環境科學攻讀碩士專;屬2007.09--2010.07 暨南大學生態學攻讀博士;2010.08--2011.03任 十堰市南水北調辦公室環境保護科副科長(正科);2011.03--2011.10 任十堰市南水北調辦公室建設管理科科長;2011.10--至今任竹溪縣人民政府副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