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經典語錄
❶ 陳果語錄
不要試圖去尋找一個完美的人,因為在完美的人身邊你是多餘的。愛情不是你回和一個完美的人相愛了,答愛情是愛了你之後他才完美。
什麼叫愛情?就是在愛情當中哪怕輸,我也要愛,也要認真,這才是愛情。愛情是個高格調的東西,它不是一種征服欲的實現。
你考慮過人為什麼要成為更好的自己嗎?因為自由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才能夠配的上那些恩情,你要配得上那些真正把你當朋友的人,你要配得上那些不管什麼時候與你同在的人。
(1)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經典語錄擴展閱讀
陳果,女,1981年2月出生於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 College訪問學者。
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現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在復旦bbs有很高人氣,是北區研究生公寓三寶之首「酋長」。
❷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
我也在找啊,可是沒有找到別的視頻,就找到這些文字:
復旦大學 陳果博客@復旦大學陳果介紹》正文開始>>
在我還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女孩的時候,家裡的長者就希望我進入大學之後能夠修讀藝術、哲學或宗教,因為這些學問不僅僅只是知識,更多是蘊含了生命。長輩們期待著我成長為一個懂得幸福,也會創造幸福的人,而幸福的本質意義不在於「活著」,而在於「生活」。外婆說:「沒有什麼東西比生活本身更能教會人成長成熟。」外公說:「漂亮的女人到處都是,美麗的女人卻寥寥無幾,希望你能成長為擁有大智慧的美麗女人。」母親說:「任何事情都有因有果,做事前想好因果,並願意承擔就可以了。」一位人生的摯友說:「豪華的大餐和街邊的大餅油條都有此中的樂趣。」敬愛的復旦的我的導師說:「要愛人如己,聽起來簡簡單單的四個字,做起來並不容易啊!」……
就在這一句句看似平常的話語中,我成長著;童年時捧著一盒奶油蛋糕就像小心翼翼地捧著自己一生的幸福,現在卻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定成了「作一生的好人,有高尚的品德和高貴的尊嚴的好人」;原本認為「快樂」是多麼吸引人的東西,可是現在卻漸漸明白了:「樂」必然是「快」的,「心」卻不一定是「開」的,所以「開心」成了我新的追求:過去以為對人的關懷是偶爾的問候,後來終於發現「關懷」源於恰當時刻的默默陪伴,或者是他人疲憊時的一杯清茶。這一切都是循序漸進的「偶獲」,卻成了我生命的定格。
最後證明長輩的期望都被實現了,我從小接受了一些藝術方面的培養,也從家人的身上學會了如何做人。進入大學讀我本科的時候一直進行著文學、哲學和歷史的研習,尤其喜歡美學和藝術哲學,當時就冥冥中感覺到自己會很熱衷於一些有關玄想和冥思的東西,於是在進入研究生學習之前,我選擇了西方哲學作為自己的專業,專門研讀揭示一些玄奧真理的東西,自己也慢慢地學會放慢腳步看看周遭的風景。終於進入了博士的學習生涯,我選擇了宗教哲學,因為經歷了漫長的數十年的探究,我最終發現無論是藝術還是哲學,最後還是回歸於宗教的維度,回歸於一種超越性。因為個人對於玄奧事物的興趣以及對於內在精神的好奇,所以博士的學習方向集中於基督教的經驗結構。在復旦呆了很多很多年,去了香港進行基督教的研修,也去了北京探討宗教之間的對話,下一站就是溫哥華。
來到了溫哥華,經歷了那長長的夜,十多個小時的橫跨太平洋的飛翔,我告別了我發自內心熱愛和自豪的家園——上海,來體驗「遊子」的感受。一個月過去了,最初的新奇感、興奮感淡卻了,但更多的理性上的認識慢慢的浮現出來了。首先,我坦然的發現:我欣賞西方骨子裡對生活的熱愛和留心,對細微的生活細節的醉心享受和浪漫呈現,對他人的根本上的尊重。在面對美好自然時,我常常更感慨於片刻安寧的「發呆」,因為「發呆」就是無所思無所想無所懼無所憂,這是多麼珍貴的瞬間,也算是傳說中的「物我兩忘」的境界的粗淺體驗吧。其次,我深深地清楚了:我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西方人」。我的骨髓里甚至頭發根里都埋下了中國的「種子」。雖然精緻的西點,漂亮的洋裝,友善的笑容,希臘式的或者歐洲風格的建築令我贊嘆,但是我還是喜歡說一口標準的普通話或者上海方言,還是喜歡泡飯榨菜臭豆腐乾,還是懷念那種「天人合一」「低調而內斂」的風骨。最後,我也明白:要做好一個中國人,要做好一門學問,要自由而坦盪盪地享受生活,就要打開視野,更要打開心扉,要有海納百川的肚量和實事求是的真精神。中國人要學的東西很多,可以發揚的好東西也很多。
我的內心滿滿地裝著感恩。我喜歡溫哥華的大自然的美麗,喜歡這里的人們可愛而純真的笑容,喜歡Regent College 的Atrium里灑滿陽光的溫暖,喜歡許志偉老師的智者之風和大家氣質,喜歡幫助我們順利學習生活的老師們的認真和細心,喜歡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了,說得自己都好感動啊!
說一句「謝謝」,對溫哥華的一切,因為在這里即將展開的半年生活將目睹我一段不同尋常的成長經歷;也對我在這里結識的好朋友,我的知己,很幸運地獲得了這樣一份友誼,彌足珍貴。
要學習的東西好多好多,永遠也學不徹底的,需要用一輩子傾心學習的就是——愛。
1.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2.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療。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療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 人群的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脈,這僅僅是互為功利(確實有用,不過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還有一種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這是廉價的交往。
4.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5. 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為一種無上菩提的境界)。
6. 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牢籠。因為寂寞的人無所適從,焦躁不安。他們的思想從而貧瘠而荒蕪,產生自我厭棄感。
7. 他比煙花更寂寞。煙花綻放於無形,消失於烏有,當中是有短暫的釋放,伴隨而來的是無邊的寂寞。
8. 孤獨不是故作姿態,孤獨是一種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獨,孤獨沒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獨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裝出來的叫浮躁,那是一種虛榮心,是為了招攬目光。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們很安靜,但是不冷清。多一個人就難免會有不能共同討論的話題,這就是一種分心,從一種不設防變成了一種社交。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
10.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里去就能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11. 如果你把朋友當做了男女朋友的備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愛情。
12.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種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更美好,會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自如。因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設防。
13.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東西都是不實用的東西(黃金、美女)。這種東西擁有了就該滿足,因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麼也不能給你。
14. 朋友不是附庸,不會只有贊同、妥協。朋友在現實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 有些所謂的傾訴、出氣筒,都是語言暴力。不該以「這是對朋友的信任」為借口。這是對友情的濫用。朋友不該承擔這種宣洩。Soul mate,靈魂上的一體,他\她不用承擔我的瑣事。
16. 朋友應是無用的。(此處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到自由自在。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
17. 真正的朋友之間不是常聯系也沒有關系,隔上兩三年,電話那頭的人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需要經常聯系才能維護的所謂「友情」是不牢靠的,因為一旦不聯系,他們會斷。(我理解為:從來也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18. 兩個戴著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靠的太近,我們就會看見對方越多的缺點。兩塊石頭投入水裡,太近太近,水波就越會互相干擾。
20. 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葯煎好放到你的床邊。當有一天他們對你說:到桌邊來吃葯!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們變「壞」了呢?)
21. 當我看不見所有人的時候,我對他們產生了一種精神的凝望,這種凝望叫做思念。(有時候物理距離的增大,人的距離卻變得如此之近)。
22. 周圍的人太多,於是我們對人群淡漠。我們很多人喜歡旅行,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希望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別人?因為孤獨者即有趣者。孤獨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
23. 我不裝QQ和MSN,因為我需要我自己的時間,很多東西沒有必要和別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無意地陷入某些對話中去。
24. 人是有「賤」性的。
❸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說,《塔木德》里經典的一句話是什麼(就是講到一個猶太人的時候說的)
真正的善很多時候就是對於他人的奉獻,我們要銘記他人的善,從而用這種善去感染內更多容的人,奉獻給更多的人.....我的這個猶太朋友告訴我說,『我們確實經歷了重重苦難,但是我沒什麼可抱怨的,因為上帝已經為我們做了很多,他給了我們甚至我們沒有辦法奢望得到的東西。』這是一個高貴的回答,因為他並不只是把自己的目光注視在他沒有得到的東西,他喪失的東西,他淪喪的東西,更重要的是他思考著別人為他做了什麼,他應該如何回報。在猶太聖經《塔木德》中有句話——與眾人為善,則聲明永存!這就是為什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中,猶太的實業家們竟然用他們的財富和實業在支持著文化事業、慈善事業,甚至在保護著非猶太人的安全。猶太人有一條信條——猶太人走到哪裡,善的種子就播撒在哪裡,這是一個種族的遠見!你以為要使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毅力於世界之林,你需要怎樣的雄心壯志?這樣的遠見就夠了。 如果有一天,無論中國人在世界上的哪裡,他都能播撒善的種子的時候,不會有任何歧視,不會有任何對於中國人的看不起,這就是對於國家的最大的奉獻
❹ 復旦大學老師陳果:你從未遇過愛情,憑什麼卻說看透了紅塵
我覺得復旦大學的陳果老師說的這句話太對了,很多人沒有遇到過真正的愛情,卻認為自己看透了人生看透了紅塵,人生到底是什麼,紅塵滾滾里那些愛恨又有幾個人真正的體驗過,所以只有真正的愛過一個人才能說愛過,而那些輕易就出口的愛,又有幾個是真愛呢?
其實我們都曾經遇到過愛情,只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對待過,有時輕易就放棄了,這部是沒有愛情,只是我們沒有真正的珍惜過,總覺得會遇到更好的,更合適的,其實我們已經和最好的愛情擦肩而過,所以不要說什麼看透紅塵,你都沒有真真正正的愛過一個人,你連愛情到底什麼滋味都不知道,怎麼能懂得這種情感呢?
❺ 復旦大學老師陳果的名言
1、人抄是有"賤"性的。
2、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3、反思自我時展示了勇氣,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一個管理不好自己情緒的人,無論能力多強,都不會得到信任。
5、不忍心因為我個人的原因,在不必要的情況下,讓朋友承擔起一些功利之用、給他帶來麻煩。
6、孤獨者也喜歡冥想與自然對話,與思想、靈魂的交流靈魂是彌漫的,孤獨者的有趣是真實的有趣迎合和模仿只會是乏味閑聊、恭維、取樂的過程中只是矯揉造作。
7、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需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8、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
9、要相信,在你還沒有足夠的能力去匹配好男人的時候,福氣不會因為你著急就降臨到你門前。畢竟,很多時候,福氣還得自己爭取。
❻ 復旦大學陳果老師的經典語錄
1. 什麼是孤獨?孤獨是從人群中偷來的享受,她高傲、優美,完全是精神的自由。孤獨,是要我們有獨處的時間,做到「如我所是」,完全不需要裝扮、做作,不需要戴著帽子抽根煙來裝深沉。
2. 什麼是寂寞?寂寞是一種病,是一種精神的飢餓。既然是病,就需要治療。寂寞的人如何找到治療的方法?方法就是人群,寂寞的人總是需要他人的陪伴。
3. 人群的治療分為兩種。一種是利益需要建造人脈,這僅僅是互為功利(確實有用,不過不會有真正的朋友);還有一種是寂寞者的相互取暖,這是廉價的交往。
4. 狂歡是一群人的寂寞,孤獨是一個人的狂歡。
5. 孤獨不求外物,反求諸己。(也就是淡定,我理解為一種無上菩提的境界)。
6. 寂寞是無可慰藉的牢籠。因為寂寞的人無所適從,焦躁不安。他們的思想從而貧瘠而荒蕪,產生自我厭棄感。
7. 他比煙花更寂寞。煙花綻放於無形,消失於烏有,當中是有短暫的釋放,伴隨而來的是無邊的寂寞。
8. 孤獨不是故作姿態,孤獨是一種心境。沉默未必是孤獨,孤獨沒有任何形式,那是孤獨者精神上的自我流浪。裝出來的叫浮躁,那是一種虛榮心,是為了招攬目光。
9. 真正的朋友是二人世界。我們很安靜,但是不冷清。多一個人就難免會有不能共同討論的話題,這就是一種分心,從一種不設防變成了一種社交。三個人的世界太擁擠。
10. 很多東西放到時間里去就能看清。要麼越走越遠,要麼越走越近。
11. 如果你把朋友當做了男女朋友的備用,那你就侮辱了友情和愛情。
12. 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種孤獨。但是這種孤獨更美好,會比自己一個人的時候還自如。因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設防。
13. 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東西都是不實用的東西(黃金、美女)。這種東西擁有了就該滿足,因為真正的朋友,除了友情,什麼也不能給你。
14. 朋友不是附庸,不會只有贊同、妥協。朋友在現實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15. 有些所謂的傾訴、出氣筒,都是語言暴力。不該以「這是對朋友的信任」為借口。這是對友情的濫用。朋友不該承擔這種宣洩。Soul mate,靈魂上的一體,他\她不用承擔我的瑣事。
16. 朋友應是無用的。(此處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就會感到自由自在。執手相看無語,卻心事瞭然。
17. 真正的朋友之間不是常聯系也沒有關系,隔上兩三年,電話那頭的人好像從來沒有離開過。需要經常聯系才能維護的所謂「友情」是不牢靠的,因為一旦不聯系,他們會斷。(我理解為:從來也不會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18. 兩個戴著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 人和人之間要保持距離,距離產生美。靠的太近,我們就會看見對方越多的缺點。兩塊石頭投入水裡,太近太近,水波就越會互相干擾。
20. 人對最親近的人最殘忍,因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對方點點滴滴的優點。(某天你生病了,父母把你的葯煎好放到你的床邊。當有一天他們對你說:到桌邊來吃葯!你是不是會覺得他們變「壞」了呢?)
21. 當我看不見所有人的時候,我對他們產生了一種精神的凝望,這種凝望叫做思念。(有時候物理距離的增大,人的距離卻變得如此之近)。
22. 周圍的人太多,於是我們對人群淡漠。我們很多人喜歡旅行,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希望找個沒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們為什麼要避開別人?因為孤獨者即有趣者。孤獨是我自尋的消遣方式。
23. 我不裝QQ和MSN,因為我需要我自己的時間,很多東西沒有必要和別人分享,我也不想有意無意地陷入某些對話中去。
24. 人是有「賤」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