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姚教授
⑴ 北京交通大學的趙達夫教授的簡介
比較牛,
一個老教授,
交大數學龔漫奇,趙達夫可能是最有明的了。
但是讀書的時候沒有去聽過趙老師的課,
因為他只給分班分到他那裡的講,
上公共課都要聽課證才能進去。
其他不詳細。
去問數學系的。
⑵ 北京交通大學歷任校長都是有是誰啊
章梫(1909年任鐵路傳習所代理監督)
張煜全(1912年4月任交通傳習所兼辦監督)
羅忠治(1912年5月任交通傳習所代理監督、所長)
姚國禎(1913年4月任交通傳習所所長)
陸夢雄(1916年任交通傳習所所長)
俞人鳳(1917年7月任鐵路管理學校校長)
陳策(1917年任鐵路管理學校校長)
胡鴻獻(1921年任鐵路管理學校校長,後任交通大學北京學校主任)
沈琪(1919年任鐵路管理學校校長)
王見新(1978年任北方交通大學黨委書記、校長)
張樹京(1983年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
萬明坤(1988年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
王金華(1994年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
談振輝(1998年任北方交通大學校長)
現任校長為寧濱,2008年3月任北京交通大學校長。
⑶ 北京交通大學化學系的理學院概況
現擁有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工科物理教學優秀實驗基地;「發光與光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信息存儲、材料與顯示」鐵道部開放實驗室;以及3個專業實驗室: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實驗室,化學實驗室,信息與計算科學實驗室,和全面建設的生物科學與技術實驗室。 實驗室面積5000m2 ,設備資產近4500萬 。
理學院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條件建設為支撐,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不斷深化改革,在師資隊伍建設、學科建設、教學研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2010年學院現有教職工203人,專職教師165人,擁有中國科學院徐敘瑢院士,國家級和北京市教學名師王玉鳳教授,雙聘教授洪濤院士、姚建銓院士、陳志南院士等,有全職博士生導師35人、碩士生導師69人。專職教師中教授44名,副教授76人,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2%,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2%,45歲以下教師的比例為62%,45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佔45歲以下教師比例為78%,近50%的教師有三個月以上的出國經歷。在校本科生約1500人,碩士研究生280餘人,博士研究生130餘人,理學院本科生近三年的深造率一直名列學校前茅。
理學院作為本科生理學基礎的培養基地,以國家級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國家工科基礎課程物理教學基地為基礎,以國家級教學名師為帶頭人的師資隊伍致力於教學研究、教材建設,在大學物理及物理實驗等基礎教學方面成績顯著。2005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特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實現了學校教學成果特等獎零的突破。2005年國家工科物理基地榮獲優秀基地稱號,2006年物理實驗中心通過評審成為國家級教學實驗中心。同時,全面啟動了工科數學基地的建設工作。2002 年以來我校本科生在全國和國際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成績突出,一共獲得一等獎20個,二等獎23 個,三等獎43 個,處於北京市高校前列。已出版國家「十五」教材及研究生、本科生系列教材 47部,其中北京市精品教材2部,我校第1部教育部推薦的研究生教材。
建院以來,學院的學術水平和科研社會服務能力得到穩步提升,先後承擔有國家973、86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國際合作項目、以及各部委各行業、地方政府的科研項目,服務國防科技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十五」期間科研合同經費是「九五」的4.6倍,每年科研合同經費近2000萬。學術論文從數量到質量也年年提高,「十五」期間發表SCI 論文占學校總數的41.2%,理學院SICE檢索論文已連續 5年居全校之首,年發表學術論文已近400篇。已授理專利86項,授權發明專利49 項。 獲得省部級科技獎4項。
理學院積極為教師和學生創造學術交流平台,每年組織學術報告80場左右,邀請國內外大學和研究機構的學者前來交流介紹最新科研進展。不斷拓展對外聯系,先後與美國、德國、加拿大、日本以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或學院建立了廣泛的學術交流、科研、教學項目的合作,每年教師出國外訪人數近20人。
理學院經過十年建設,已形成一批有鮮明特色的學科研究方向,著力培養和選聘了一批青年專家和學科帶頭人,形成了以基礎科學研究為主、以交叉學科為新興增長點的科研新格局。保持學科已有方向的特色、優勢與國內領先水平的基礎上,力爭在更多方向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我們力爭使學院成為承擔國家基礎研究的基地和人才的培育基地。
⑷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的女教授聶磊很漂亮
http://video.jingpinke.com/details?uuid=847ea463-13e1-1000-a66f-f012b4f08371。給你一抄個連接你自己看漂亮不漂亮。
⑸ 北京交通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我是18級經管學院的研究生,那就必推經管學院的馬忠教授!首先,馬忠老師的顏值是被吹爆的,先放兩張圖,一旦都看不出是60歲的人,哈哈~
劉伊生老師也是本科畢業於北京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專業,在北交讀本、碩、博,最後選擇留在母校任教。劉老師主持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國際合作項目等科研課題100餘項,發表論文12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30餘部,指導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兩百餘人,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中國工程造價行業突出貢獻獎等,主編、參編多項國家及團體標准。榮譽實在太多,都列不完啊~
⑹ 北京交通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目前在讀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可以來答一下,北交出來的名人有很多,例如鄭振鐸,金士宣,簡水生,高玉臣,梁晉才,茅以升等等,我介紹目前社會上影響較大的學術大牛和商業大牛各一個吧!
謝謝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⑺ 北京交通大學 鍾章隊教授 怎麼樣
鍾章隊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交通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現代通信研究所所長,軌道交通控制與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首席教授;中國鐵路GSM-R首席專家;北京無線電協會副會長;中國電子學會通信學分會委員;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鐵道學會高級會員。
1983年北方交通大學學士,1988年北方交通大學碩士。
長期從事無線通信及寬頻移動通信、數據通信及計算機通信、高速鐵路列車控制和智能交通系統等研究。
從1994年以來跟蹤研究鐵路綜合數字移動通信,主持和完成20多項科研項目。主持和參與組織全國性學術會議7次,國際會議1次;參與組織國際鐵路聯盟(UIC)2004年在北京召開的GSM-R/ETCS學術交流會;出版專著5本,發表研究論文90多篇。
「鐵路站場地區自動撥號系統」獲得1994年鐵道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大秦2萬噸重載組合列車系統集成創新」、「大秦線GSM-R實現機車同步操作控制系統」、「青藏線鐵路GSM-R系統試驗及關鍵技術的研究應用」分別獲得2007年鐵道部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和二等獎;
主持完成的「鐵路綜合數字移動通信系統(GSM-R)理論、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入選2007年度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
1998年被評為鐵道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科技專家,
1999年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4年獲得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科技獎),
2007年獲得第八屆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貢獻獎。在本項目中為項目主持人,組織項目的申報、實施及成果總結,並承擔高速鐵路電波傳播模擬建模理論與方法、GSM-R系統的抗干擾理論、高速鐵路安全數據傳輸關鍵技術、GSM-R系統指標評估體系的建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⑻ 北京交通大學教師年薪有30萬嗎
那必須是正教授了
⑼ 姜久春的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職稱 : 教授 博士生導師
職務 : 院長
研究方向
電力電子技術、微機測控技術、電動汽車充電機、電動汽車電池管理系統
⑽ 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官科
官科,北京交通大學副教授,博士;2014年獲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授予的「青年內科學家獎」;容2014年獲國際無線電科學聯盟全會最佳學生論文提名獎;在歐洲科學技術合作計劃(COST)信息領域項目IC1004中擔任管理委員會觀察員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的聯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