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韓老師
①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院長
何政,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
學習簡歷版:
1990-09—1994-06 哈爾權濱建築大學 建築工程專業
本科
1994-09—1996-06 哈爾濱建築大學 結構工程專業 碩士
1996-09—2000-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工程力學專業
博士
2001-05—2003-12 哈爾濱工業大學 土木工程專業 博士後
工作簡歷:
1996-07—1999-05
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 結構工程專業 助教
1999-06—2003-05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結構工程專業
講師
2003-06—2004-12 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結構工程專業 副教授
2005-01—2010-03 東北大學資源與土木工程學院
結構工程專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10-04—至今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結構工程專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② 大連理工大學土木研究生導師怎麼樣有沒有在讀的回復下~
這是現今一個熱門專業,在大理工這個專業還是比較好的,研究生導師都是非常優秀的。
③ 大連理工大學的邱介山老師這幾年博士招收情況怎麼樣我是中國礦業大學的研二學生,想報他的博士
他的研究組門丁興旺!成果多多。你去查精細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他的研究組網頁可以看到詳細信息,裡面有團隊成員,他的學生的聯系方式
④ 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領導的簡介
院長 羅鍾鉉 學院全面工作;主管財務工作。
主要學歷及工作經歷:
教育及學位情況:
理學博士學位, 1991年7月, 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
理學碩士學位, 1988年7月, 吉林大學數學研究所;
理學學士學位, 1985年7月, 吉林大學數學系.
工作經歷:
大連理工大學軟體學院院長,2009.2-[1]至今
博士生導師,2002年6月-2009.2;
教授, 1997, 7-至今, 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現合並為應用數學系);
高級研究員(Research Fellow), 1997, 10-2000, 8, 香港理工大學紡織與制衣學院;
副教授, 1993, 12-1997, 7, 大連理工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
博士後, 1991, 7-1993, 12, 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力學研究所專職研究人員。
主要學術及社會兼職:
國際性學術刊物《Journal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al Science》的編委;
大連市甘井子區第14屆人大代表;
遼寧省民族科普協會副理事長;
第十屆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
全國《幾何與設計》專業委員會委員;
研究領域(研究課題):
1. 多元函數逼近理論;
2. 計算幾何與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
3. 多元樣條函數與機械化計算;
4. 多孔媒介中熱濕傳導模型及科學計算;
5. 三維重構與圖形/圖像處理。
指導碩、博士生研究方向:
1. 多元函數逼近理論;
2. 計算幾何與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
3. 多元樣條函數與機械化計算;
4. 多孔媒介中熱濕傳導模型及科學計算;
5. 三維重構與圖形/圖像處理。
黨總支書記兼行政副院長 惠曉麗 負責軟體學院黨總支建設管理工作;群團工會工作;行政管理工作;人事管理工作;教職工隊伍建設工作;工程碩士研究生招生工作。
副院長 薛強 對外合作工作;實訓基地建設工作。
1955年10月生,1982年7月畢業於遼寧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管理流程設計、人力資源管理制度體系編制領域,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後完成了「大連信用卡網路公司市場研究」、「大連市勞動就業長效模式與機制研究」等項目。其中「遼寧省海洋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獲國家海洋局2等獎(1988年),「大連市勞動就業長效模式與機制研究」獲大連市計委3等獎(2004年)。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31篇。出版《現代商情》著作(譯著等)共1部。培養研究生共14名。
副院長 郭禾 本科生、研究生教學工作。
副院長 李明楚 科學研究工作;軟體工程研究所建設工作。
副院長 柏建閣 後勤服務工作;治安保衛工作。
副院長 徐勝君 負責學生(含研究生)管理工作;本科生招生工作;就業工作。
⑤ 大連理工大學土建學院博士生導師
根據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院官方網站提供信息,大連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的博導有:宋鋼兵、許福友、邱文亮 、梁正召以及劉明生等五位:
⑥ 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導師哪個好
航院吳錘結院長(流體力學)、高效偉(飛行器熱防護)、武湛君(復合材料、結構)、吳志剛(動力學與控制,其博士導師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總經理)、劉君(空氣動力學)都不錯。還有幾位年輕教師也很不錯的。
⑦ 大連理工大學機械電子研究生導師
導師人品很重要,遇到一個極品導師會惡心你一輩子。
1.你要找機會和他的學生聊聊。老師專推薦其他老屬師,是很不靠譜的,如果兩個人蛇鼠一窩的話。。。
但從他的學生嘴裡得到的導師信息,一定是真的,他們沒有騙你的理由,如果是好導師他們一定會拉你的,
如果導師人品很差,他們一定會把你推出坑的,同齡人,不會希望悲劇重演。如果一個導師的學生罵自己的導師,你還感選嗎?
2.從老師的嘴裡了解。在選導師前肯定會和導師談談。談什麼?不要談興趣,夢想之類的,那些太虛了,你了解不到實質性的東西。要知道極品老師是在各方面都很極品的,問以下問題你就能了解到你導師是什麼樣的人了,因為如果他親口騙你,以後見你面子上會掛得住嗎
(1)實驗室有延期或者沒有畢業的人嗎?有,你還敢選嗎?沒有,是應該的
(2)研究生的工資會按學校的要求發嗎?不按要求發的,基本上就是極品了,多發就可以給這個導師加分了
(3)實驗室的作息。平常周六周日還要去實驗室嗎?晚上還要去實驗室嗎?節假日正常放假嗎?如果一個老師要求學生沒事早8點,晚9點也要在實驗室,周六也要去實驗室,國慶只放3天假,清明不放假,你敢去嗎?
基本從以上三點就可以判斷一個導師人品如何了
⑧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導師的人品和脾氣好不好
有好的,有壞的。因為他們也是人,就像社會上的人一樣脾氣有好的有壞的。就看你的運氣了。
⑨ 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可以申請換導師嗎
難啊,我以前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最後還是放棄換導師,還是爭取和導師處好關系,除非回你有答把握別的老師一定會要你,這種情況很少,因為會他要了你就會得罪其他老師吧。一定要和老師處好關系,嘴上說好聽點,我都快煩死她了,她罵我,說話特難聽,只能忍著,畢業了這輩子都不搭理她。達到目的就行了,得罪老師後果很嚴重的,會影響畢業的,有那些喜歡為難學生的老師,我的導師就是典型的典型,沒有學生喜歡她。
⑩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的師資力量
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和中美兩國政府合作創辦的「 中國工業科技管理大連培訓中心」是一個實體,其前身管理工程系於1980年和中國工業科技管理大連培訓中心同時成立。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是改革開放以後 國內最早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管理理念與方法(1980年)和最早開展工商管理教育(1984年)的學院,已經培養各類畢業生1萬餘人。多年來,該學院本著「 篤行厚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注重質量、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的鮮明辦學特色和嚴謹務實的學風,培養的人才深受社會歡迎。
該學院包括系統工程研究所、技術經濟研究所、信息與決策技術研究所、財務管理研究所、信息管理系、企業管理系、人力資源管理系。該學院現有教職工122 人,其中教授27名,副教授45名,高級工程師4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 26名,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跨世紀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支持計劃」獲得者4人,遼寧省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層次人才5人,教育部優秀骨幹教師1人。
該學院的學科領域橫跨管理學、工學、理學3 個學科門類,涉及5個一級學科、16個二級學科。學院擁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 是遼寧省重點學科,這兩個學科均設有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同時還具 有MBA、EMBA、工程碩士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
該學院已與美國、加拿大、法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台灣、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開展學術交流、合作研究和合作辦學。 該學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堅持「四個不斷線」,即外語、計算機、數量方法和社會實踐在大學教學中不斷線。
該學院擁有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物流管理三個本科專業。同時設置金融工程與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等輔修和雙學位專業。
該學院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和物流管理專業按「 工商管理類」大類招生,其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系統地掌握現代管理科學、經濟學、工商管理科學等理論知識,實 踐能力強,有創新意識,具有較高外語水平、良好的人際溝通和組織管理能力,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學院還擁有二個省部級工程中心、 一個省重點實驗室和兩個遼寧省一級重點學科,一個中國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正在建設「985工程」 國家級科技創新二級平台,科研工作和科研能力優勢明顯,人均科研經費穩居全國前列。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每年在17個碩士專業下招收150名左右的碩士研究生; 學院為碩士研究生提供了條件良好的科研平台、濃郁的學術氛圍和具有挑戰性的科研任務和較高的獎學金待遇。 學院對碩士研究生按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方面加強基礎課程和實際技能的訓練,提高其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以滿足社會對實用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強研究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為博士項目提供專業理論與知識扎實、研究能力強、又願意從事學術事業的優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