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學張靜老師
Ⅰ 上海財經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本人是一名14級上海財經大學的本科學生,很開心地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對於一所財經院校,大家潛意識里會覺得更多的優秀課程是和財經相關的課程,沒錯,但是財大的專業還是比較齊全的,試著想像一下財大學子在上《紅樓夢與傳統文化》的場景,是的沒錯,就是柳岳梅老師開設的這門課讓我愛上了紅樓夢,雖然身為財經院校的學子,但我也依舊有一顆熱愛文學,提升文學素養的跳躍的心。看到此條答案的財大小夥伴可以考慮一下這門課哦,超級推薦!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Ⅱ 一次測驗中,某班的平均成績是91.3分,老師復查時,把張靜的89分誤看成97分計算了,經重新計算,
97-89=8(分)
91.3-91.1=0.2(分)
8/0.2=40(人)
Ⅲ 行政管理專業考研 學校排名
你好,希望採納,謝謝!
> 1. 北京大學(北京) A++ A++
> 2. 復旦大學(上海) A++ A++
> 3. 中山大學(廣東) A+ A++
> 4. 中國人民大學(北京) A A++
> 5. 清華大學(北京) A++ A+
> 6. 浙江大學(浙江) A++ A+
> 7. 南京大學(江蘇) A++ A+
> 8. 西安交通大學(陝西) A+ A+
> 9. 華中科技大學(湖北) A++ A
> 10.武漢大學(湖北) A+ A
> 11.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 A+ A
> 12.北京師范大學(北京) A A
> 13.天津大學(天津) A A
> 14.廈門大學(福建) A A
> 15.蘇州大學(江蘇) B+ A
> 16.華中師范大學(湖北) B A
> 17.湖北大學(湖北) C+ A
> 18.汕頭大學(廣東) C+ A
> 19.深圳大學(廣東) C A
> 20.哈爾濱工業大學(黑龍江) A+ B+
> 21.上海交通大學(上海) A+ B+
>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 A B+
> 23.東北大學(遼寧) A B+
> 24.南開大學(天津) A B+
> 25.山東大學(山東) A B+
> 26.四川大學(四川) A B+
> 27.南京師范大學(江蘇) B B+
> 28.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湖北) B B+
> 29.南京農業大學(江蘇) B+ B
> 30.鄭州大學(湖南) B+ B
> 31.山西大學(山西) B B
> 32.福建師范大學(福建) C+ B
> 33.東北財經大學(遼寧) C B
> 34.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C B
> 35.河北經貿大學(河北) E+ B
> 36.吉林大學(吉林) A+ C+
> 37.大連理工大學(江蘇) A C+
> 38.雲南大學(雲南) B C+
> 39.上海師范大學(上海) C+ C+
> 40.湘潭大學(湖南) C+ C+
> 41.雲南民族學院(雲南) D C+
> 42.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 E C+
> 43.西北大學(陝西) B+ C
> 44.南昌大學(江西) C+ C
> 45.西南民族學院(四川) D C
> 46.廣西民族大學(廣西) E+ C
> 47.電子科技大學(四川) B+ D+
> 48.蘭州大學(甘肅) B+ D+
> 49.西南交通大學(四川) B+ D+
> 50.重慶大學(重慶) B+ D+
> 51.貴州大學(貴州) C D+
> 52.遼寧大學(遼寧) C D
> 53.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 D D
> 54.同濟大學(上海) A E+
> 55.新疆大學(新疆) C+ E+
> 56.河南大學(河南) C E+
> 57.上海理工大學(上海) C
自己好好把握,祝你好運!
Ⅳ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有哪些教授的課是必須要去蹭的
每年到了選課的時候,你會發現同學和室友都非常繁忙,忙著到處打聽哪位老師的課好,怎麼安排自己的課表。到了正式選課,那更是網速的比拼。當然即使你沒有選到心儀的課程,你也仍然可以提前打聽好教室去蹭課,老師們通常是十分歡迎的。
Ⅳ 張靜之的抗美援越專家組組長張靜之
張靜之歷任120師政治教員、宣傳科長、抗日軍政大學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總校四大隊政治部主任,牡丹江軍區,任政治部主任,中南軍管會任軍政接管部副部長,代部長,組建中央政府直轄市武漢市時,任武漢市副市長兼秘書長,綏寧省政府主席、東北行政委員會直屬牡丹江專員公署專員、牡丹江省政府主席,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後,調任松江省政府副主席,衡陽鐵路局第一副局長,鐵道部鐵路工程總局局長,抗美援越專家組組長等職。
1929年北平大學預科,後轉入北平大學經濟系學習。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經中共北平市委委員趙作霖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 離開北平去日本,在東京明治大學經濟系繼續讀研究生,半年後回國。
1935年-1937年 參加抗日救亡反帝大同盟工作,經黨派遣在張友漁領導下,到國民黨石友三部隊做統戰工作。任該部隊宣傳科長、秘書主任。後石友三叛變投敵,組織決定中共人員撤離該部隊。經董必武接轉關系,派至延安中共中央組織部陳雲同志處報到。
1937年-1945年 120師政治教員、宣傳科長、抗日軍政大學七分校政治部主任、抗大總校四大隊政治部主任,率東北幹部大隊赴牡丹江地區,參加組建牡丹江軍區,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建立東北政權,曾任綏寧省政府主席、東北行政委員會直屬牡丹江專員公署專員、牡丹江省政府主席。東北行政區劃調整後,調任松江省政府副主席。
1949年5月,張靜之隨第四野戰軍南下,在中南軍管會任軍政接管部副部長,代部長。組建中央政府直轄市武漢市時,任武漢市副市長兼秘書長。
毛主席發出「打通漢、粵、川」的號召時,張靜之主動提出到企業工作,從頭學習新中國的企業管理,向專家學習。轉到鐵路系統後,任衡陽鐵路局第一副局長,負責恢復和建設兩湖(湖南、湖北)、兩廣(廣東、廣西)的鐵路運輸、工程管理工作。在長期革命戰爭和新中國建設初,張靜之曾多次立大功。
1952年,調中央鐵道部,任新建鐵路工程總局局長。
1959年反右傾期間,張靜之針對當時鐵路建設中的一些問題提出:鐵路建設不能簡單搞人海戰術、戰線拉得太長,使新線長期不得結果,無法使用,這樣做是勞民傷財。應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仗,搞高度的機械化施工,集中修一條鐵路就能用一條。據此,被錯誤認為是右傾思想,下放到豐沙鐵路建設指揮部任副主任、華北鐵路工程局局長、黨委副書記。
1964年 張靜之右傾錯誤平反後,經國務院調任抗美援越專家組組長,主要是協調我國在越工程部隊與越南政府間的工作關系。在越工作期間,由於成績突出,曾榮獲胡志明主席授予一級戰功勛章。
1967年回國參加由越南政府黎清毅副總理、李班外貿部長率隊的中越政府會談。
Ⅵ 大學現代漢語課怎樣學習
現代漢語課程參考文獻目錄
《普通語音學綱要》羅常培 王均 商務印書館 1981 語音學是語言學一切部分的必要基礎。它是就構成語言的聲音材料這一方面來研究語言的。它研究語言的聲音系統(聲音的成分、聲音的結構)和變化以及變化的規律,它訓練人們學會聽音、辯音、發音、記音的技術,並教會人們怎樣去分析研究語言的系統和變化,發現語音變化的規律。這部著作應用語音學的一般原理,結合中國語言的具體實例,由淺入深,由分析到綜合地循序漸進,以便初學者研讀。舉例以普通話為主,普通話沒有的,舉漢語方言;漢語方言沒有的,再舉少數民族語言;為了補充中國語言所沒有的聲音或為描寫、比較上的方便,然後舉一些外國語言的例子,以資對照。最後論音位學一章,扼要地介紹了音位學的歷史和應用。認真閱讀這本著作,對於掌握普通話語音系統,調查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學習外國語以及進一步研究語言學,都很有幫助。
《語音學教程》林 燾 王理嘉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2 這是一部介紹語音學基礎知識的書。該書從傳統語音學入手,又吸收了近年來國內外一些現代語音學研究成果,因此是一部反映語音學新發展的新書。全書共分八章:第一章 語音的形成;第二章 母音;第三章 輔音;第四章 音節和音節結構;第五章 聲調;第六章 語流音變;第七章 輕重音和語調;第八章 音位和區別特徵。每章後都附有練習。從編寫內容上看,每章基本上都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先從傳統語音學角度介紹一些基本概念,然後重點分析普通話語音,最後介紹實驗語音學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後重點分析普通話語音,最後介紹實驗語音學的一些基本常識和研究成果。認真閱讀這部教程,對提高語音理論修養,深刻認識普通話語音系統以及從事語音研究,大有裨益。
《朗讀學》張 頌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3 人類語言原來就是有音語言。自文字產生以後,語言又多了一種存在形式——書面語言。書面語言的出現進一步推動了人在語言向前發展,使它走上了精密化、規范化的軌道。但書面語言缺少了一個語言的重要成分,這就是語音。而朗讀的作用就是把無聲無息的書面文字變成有聲有色的口頭表達,給語言注入活力,使平面的符號立體化起來。這本朗讀學在研究朗讀的規律、總結朗讀的經驗、深化朗讀的理論等方面作了很有意義的探討,對於我們正確地認識朗讀的作用、加強朗讀的修養、提高朗讀的水平大有幫助
語音常識 董少文 文化教育出版社 1958
普通話語音知識 徐世榮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0
漢語語音史講話 邵榮芬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
漢語語音史綱要 史存直 商務印書館 1981
上古音手冊 唐作藩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82
古今字音對照手冊 丁聲樹 李榮 中華書局 1981
清未漢語拼音運動編年史 倪海曙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拼音化問題 周有光 文字改革出版社 1980
語音 許寶華 湯珍珠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1
北京語音實驗錄 林 燾 王理嘉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5
語音學新論 宋一平 學林出版社 1985
韻轍常識 魯允中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8
朗讀念詞的基本技巧 戒壽坤 金 奇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 詹伯慧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1
漢語方言調查基礎知識 邢公畹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語言文字規范化手冊 國家語委 語文出版社 1992
文字部分
《漢字的結構及其流變》梁東漢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59 這是一部講漢字的結構、演變和發展規律的書。全書共分五章;第一章講文字和語言的關系;第二章講文字的起源;第三章講漢字的發展;第四章講漢字的性質和結構;第五章講漢字的新陳代謝及其規律。 漢字是世界上許多種古代表意文字中唯一能夠鞏固和流傳下來的文字體系,在它的悠久歷史中,反映它的發展規律的種種現象是極其紛繁的。本書作者力圖運用辯證唯物論的觀點、透過紛繁復雜的現象,建立起一套科學的文字學理論體系。
《漢字學》 蔣善國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本書繼承和吸收了舊漢字遺產和前人研究漢字的成果,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方法,探索漢字的起源和發展,並對漢字的本質和特點以及有關規律作了詳細的分析,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書中分析了漢字的發展過程,指出了音化和簡化兩個系統。通過對漢字音化和簡化的分析,為漢字發展的方向和漢字學的研究,作了有意義的探索.
詞彙部分
《現代漢語詞彙概要》武占坤 王勤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 詞彙的發展有著很大的繼承性。現代漢語詞彙研究,需要把現時狀態和歷史發展聯系起來,要認識以舊質要素為主的古漢語詞彙,它如何蘊含著新的東西,而以新質要素為主的現代漢語中也還殘存著一定數量的古漢語殘余。否則將陷於死靜的泥潭,無法發現和解決那些生動活潑富有無限生機的詞彙問題。這部《概要》注意到了詞彙的歷時性與共時性的問題,在論述中盡量使兩者有機地結合,並提出了對詞彙系統的一些看法,很有意義。
《漢語描寫詞彙學》 劉叔新 商務印書館 1990 這是一部對現代漢語詞彙作全面共時描寫的理論著作。全書為導論、詞彙的構成單位、詞和固定語的形式、詞和固定語的意義、各種詞彙單位類集、詞彙的范圍、組織結構、現代漢語詞彙的體系等幾部分。內容、體例和觀點都比較新,對我們深入認識現代漢詞詞彙的全貌很有幫助。
《詞彙學簡論》張永言 華中工學院出版社 1982 這是一本普通詞彙學的專書。 本書在論述過程中引證了大量的國內外文獻資料,綜述了古今學者的研究成果,並提出了自己一系列富於學術價值的見解。本書內容充實,體例謹嚴,引證詳細,說理透徹。在學過現代漢語詞彙的基礎上,讀這本書,將有助於提高對於詞和詞彙的一系列基本理論的認識,同時有助於提高人們的語言實踐能力。
《漢語造詞法》任學良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81 這是一部系統地講述漢語造詞方法的專著。本書將漢語造詞方式歸結為五種;即詞法學造詞法、句法學造詞法、修辭學造詞法、語音學造詞法、綜合式造詞法,建立起了一個完整的漢浯造詞學體系,並給予了理論的說明,使人們了解漢浯造詞法和漢語各要素的聯系,了解漢語造詞法的內在規律。 漢語詞彙講話 周祖謨 人民教育出版1962 現代漢語詞彙 符准青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詞彙學研究 王德春 山東教育出版社1983 詞語的知識和運用 李行健 劉叔新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79 詞義分析模式 符淮青 語文出版社1995 辭書編纂學概論 陳炳迢 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 漢語成語研究 武占坤 王 勤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諺語 武占坤 馬國凡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 歇後語 馬國凡 高歌東 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異文化的使者——外來詞 史有為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佛教詞語的構造與漢語詞彙的發展 梁曉紅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4
語 法 部 分
《現代漢語語法講話》丁聲樹等 商務印書館 1961 本書選擇吸收了結構主義的部分理論、搜集了大量的漢語例句,將漢語事實與國外現代語言理論結合起來。較好地揭示了漢語的結構規律,用描寫語言學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形式分析法(也叫「結構分析法」。)它以形式為語法研究的出發點,從形式到意義。按分布原則和組合情況劃分詞類;分析句子注重結構形式,特別是語序、層次;把語法形式歸結為分布環境、位置先後、層次結構;把語法意義歸結為功能位置意義,句法結構關系等。「體系新潁,方法科學,例句典型,分析精細……是一部劃時代的語法著作」。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 呂叔湘 商務印書館 1979 《語法答問》 朱德熙 商務印書館 1985 《漢語語法研究》 張 斌 商務印書館 1989 以上三書「提要」見後面「語法教學與研究」部分
《漢語析句方法討論集》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4 《中國語文》從1981年第2期起,就現代漢語析句方法問題開展了全國性的討論。參加這次討論的老中青語法工作者擺出了各自的學術觀點,分析了一些析句方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步擴大了層次分析法的影響,同時學術界也擴大了視野,對漢語的性質和結構也認識得更為清楚,促進了漢語語法教學和研究工作。討論歷時一年多,到1982年秋季告一段落。本書收錄了大討論中的26篇學術論文,其學術觀點非常具有代表性,反映了這次討論的概貌。
《漢語語法學》 邢福義 東北師大出版社 1997 本書雖定名為「漢語浯法學」,但不是一部古今並蓄縱橫兼容的漢語浯法書。本書的立足點是現代漢語的現狀,討淪的是現代漢語的語法事實。 本書的語法系統是「小句中樞」語法系統。其理論最主要的有兩點:第一,漢語語法系統中各類各級語法實體以小句為中樞;第二,「兩個三角」(指「表—里—值''小三角和「普—方一古''大三角)是漢語語法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新著國語文法 黎錦熙著 商務印書館 1955 漢語口語語法 趙元任著 商務印書館 1979 漢語的構詞法 陸志韋著 科學出版社 1957 漢語語法綱要 王力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2 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 呂叔湘著 商務印館 1984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 朱德熙著 商務印書館 1980 語法講義 朱德熙著 商務印書館 1982 語法論稿 方光燾著 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0 現代漢語語法探索 胡 附 文煉著 商務印書館 1991 歧義問題 文 煉 允貽著 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5 現代漢語虛詞散論 陸儉明馬 真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 句子的分析與辨認 黃伯榮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3 漢語語法問題 張靜著 中國社科出版社 1987 語法問題探討集 邢福義著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86 構詞法和構形法 張壽康著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1 漢語造詞法 任學良著 中國社科出版社 1981 漢語詞法論 陳光磊著 學林出版社 1994 漢語動詞概述 范曉等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現代漢語句法分析 李臨定著 中國社科出版社 1990 現代漢語句法分析 吳競存候學超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82 教學語法叢書(1—20) 胡明揚 徐 樞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 現代漢語語法專題 秦禮君等 海洋出版 1990 語法和語法教學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教學語法論集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漢語教學語法研究 高更生 王紅旗 語文出版社 1996 三個平面語法觀 范 曉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1996 詞類問題考察 胡明揚主編 北京大學 1995 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 沈陽鄭定歐主編 北京大學 1995 現代漢語話語語言學 沈開木 商務印書館 1996 現代漢語復句新解 王維賢等 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4 中學語法體系新解 何偉漁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7 新語法體系詳解 倪祥和裘榮棠 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 1993 國語語法研究論集 湯延池著 台灣學生書局 1979 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現狀和回顧 語文出版社 1987 漢語語法問題試說 高更生 山東人民出版社 1981 語法論稿 宋玉柱 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5 語法問題發掘集 邢福義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2 語法問題思索集 邢福義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5 現代漢語疑問句研究 邵敬敏 華東師大出版社 1996 漢語語法學史 林玉山 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6 中國語法學史稿 龔千炎 語文出版社 1987 漢語語法學史稿 邵敬敏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漢語語法研究參考資料 王松茂主編 中國社科出版社 1983 句型和動詞 語文出版社 1987
修辭部分
《修辭學凡》陳望道 上海大江書鋪 1932 本書是我國現代修辭學的奠基作,是漢語修辭學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書對漢語語文中的種種修辭方法、方式以及運用這些方法、方式的原理原則,加以系統的闡釋,並且指明它的發展方向,在闡釋和說明中,隨處引用豐、適切的白話和文言的例子作證。對於系統地研究修辭學,對於學習古典文學和練習現代寫作,都有一定的幫助。 全書共分12篇,第1篇概括地述說修辭現象和修辭學的全貌。指出修辭現象有消極和積極兩大分野,又指出修辭所可利用的語言文字的可能性和修辭所須適合的題旨和情境。第2篇述說修辭所可利用的語言文字的可能性。第3篇述說消極和積極兩大修辭分野的互相區別和互相聯系,第4篇述說消極修辭的—般情況。第5篇到第9篇都是述說積極修辭。其中第5篇到第9篇都是述說積極修辭。其中第5篇到第8篇述說積極修辭中的辭格,第9篇述說積極修辭中的辭趣。第10篇述說修辭現象隨種種不情況而變化,以及它的統一的線索。第11篇綜說語:文的種種體式,特別詳述體性方面的體式。第12篇結浯,述說修辭學的變遷、發展、並指出研究修辭學應有的努力。 本書初版於1932年,由大江書鋪在上海先後印行。以後再版重印多次,作者也不斷有所修改。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9月新版,1982年重版。 閱讀本書還可參閱復旦大學語言研究室編《<修辭學發凡>與中國修辭學(復旦大學出版社1983)一書。
《現代漢語修辭學》張 弓天津人民出版社1963 本書體系新穎,見解獨到,具有相當的理論深度。 全書系統講述現代漢浯修辭知識,並具體論述了修辭實踐和研究的方向、方法問題。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概述什麼是修辭和怎樣修辭。指出修辭的含義、原則和要件。第2章論述現代漢語修辭學的任務。第3章論述現代漢語各語言因素的修辭手段,突出地提出同義手段的選擇問題。第4章到第8章都是論述修辭方式,把辭式(即辭格)分為描繪式、布置式、表達式三類共24種。第9章述說現代漢語尋常詞語的藝術化,由平易顯神妙,樸素本色顯美麗。這一章很有特色。第10章論述修辭與語體,指出語體是修辭學的—個最新最有實際意義的重要課題,修辭學應該具體研究現代漢語的各因素、修辭各種手法在各類語體中的適應性和局限性。 該書出版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大學文科進行修辭教學的重要參考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重印。
《漢語修辭學》王希傑 北京出版社1983 本書運用語言學的較新理論,全面系統地對漢語修辭進行研究與探討,體系新,可讀性強,是八十年代出版的為數眾多的修辭學著作中較好的一部。 全書共12章。第1章概述修辭和修辭學,指出修辭和修辭的定義,修辭學研究的對象,任務、范圍,功用和方法。第2章論述交際的矛盾和修辭原則,細密地分析了在交際活動中,語言,對象,自我,語境、前提、視點等均制約著理解和表達。第3章論述語言的變體和同義手段的選擇。第4章到第9章,運用美學的基本原理,從均衡、變化、側重、聯系等美質出發,分別闡述了30多種辭格。第11章到第12章,講語體風格和表現風格,「講得很好」,「舉例多而切當勝過前人」。 作者注意運用、唯物辯證法來分析修辭現象,科學且深刻。
《大學修辭》倪寶元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本書是為了適應高等學校「修辭學」選修課教學的需要而編撰,由華東6省1市12所高校12位教學經驗豐富,造詣頗深的教授執筆,是當今最全面、最系統、理論體系新,實踐性強的一部修辭學著作。 全書共10章。第1章引論,深入闡述了修辭學的定義、對象、范圍和地位修辭原則修辭研究方法。第2章選詞,闡述選詞的原則、要求和運用同義手段選用詞語的方法。第3章煉句,闡述煉句的性質、句子的安排和同義句式選擇的方法。第4章音律,闡述漢語音律特徵和漢語的音樂性的原理。深入細致地分析了音響組合,節奏組合,韻律組合的規律和運用音律修辭的技巧。第5章,第6章,對辭格的性質、研究概況,辭格大類的劃分,辭格的運用作了系統的論述,分別闡述了59個辭格。第7章論述篇章修辭,系統闡述篇章修辭基本規律的技巧。第8章深入論述了語言風格的含義、形成風格的因素及語言的民族風格、表現風格、語言的作家風格等。第9章闡述了語體系統、語體類型、語體和修辭關系等。第10章修辭學史,全面概述了我國古代和現代的修辭研究。每章後面都有指導性和實踐性較強的「思考與練習」。
Ⅶ 高雲的歷·藝術年表(1973-2013年)
歲月悠悠,時光荏苒。人的一生中有很多個十年,而影響至深的,則是最初的那些日子。從1973年至1982年,對高雲學畫而言,是從無知到入門的十年。這十年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農村自學的時期。那時的高雲,是插隊在蘇北的一名知青。為了擠時間學畫,他天天凌晨四點起床,一盞油燈照著靜物,一盞油燈照著畫板,亦步亦趨地按著契斯恰科夫撰寫的《業余大學繪畫教材》的課程自學。天蒙蒙亮時,隊長哨聲響起,他便放下畫筆開始了一天的農田勞作。就這樣的日復一日,一年下來,高雲在成為勞動模範的同時,被縣文化館藉調進了美工組工作。
第二個階段是參加全省美術創作班進行創作和學習的時期。這是一個為了豐富出版物而組織的創作班,全省每年組織一次,每次都要從中選出部份優秀作品,以招貼畫的形式出版發行。那時作品出版雖然沒有稿費,但在上世紀70年代,作為美術作品的唯一出路,已然是一種很高的榮譽。為此,美術創作班理所當然地吸引了全省各畫種中最為優秀的畫家參加,如程大利、陳丹青、李建國、劉二剛、陳世寧等。能與各路高手同班,既是一種相互學習,也是一種相互較量。幸運的是,高雲連續四年參加了四期創作班,每次創作一幅作品,每次都能被江蘇人民出版社選中並出版發行,直至考入南藝為止。由此,高雲在省內美術界也漸漸地有了些名氣。
第三個階段是考入南京藝術學院對中國畫進行系統學習的時期。高雲於1978年考入至1982年畢業,其間相繼師從劉海粟、陳大羽、張文俊、沈濤等老師研習中國畫。在校四年的學習,為高雲今後中國畫的創作打下了扎實的學院派基礎。
1973年(17歲)
○插隊蘇北農村勞動。開始自習繪畫。
1974年(18歲)
○參加全省美術創作班,創作第一張獨幅作品《小小神槍手》,1975年春節前作為年畫出版發行。
○藉調宿遷縣文化館美工組工作。
1975年(19歲)
○國畫《時時刻刻》首次入選省青年美展。(1973-1982)
○第二次參加省美術創作班,創作《夜校迎新春》,1976年出版發行。
○招工進入宿遷縣文工團任舞美工作。
1976年(20歲)
○第三次參加省美術創作班,創作《心連心》,1977年出版發行。
○應邀創作慶祝打倒「四人幫」組畫六幅,在《新華日報》刊發。
1977年(21歲)
○第四次參加省美術創作班,創作《新年好》,1978年出版發行。
1978年(22歲)
○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攻讀中國畫專業。成為南京藝術學院恢復高考的第一批學子。本屆中國畫專業共錄取十人(按姓氏筆畫排序):於友善、朱建忠、李璋、張靜、張友憲、張振華、周明亮、姚紅、高雲、徐建明。
1979年(23歲)
○基礎課結束,高雲與張友憲共獲素描最高分——九十五分,指導老師是馬承驃。同年,《南藝學報》1月號刊發高雲的素描課小結及素描作業,這是唯一被學報刊發的學生文章。
1980年(24歲)
○出版第一本單行本連環畫冊《燈花》,發行二十萬冊,獲得第一筆稿費——四百七十五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創作國畫《午憩》、《評牛圖》入選江蘇省第二屆青年美展。
1981年(25歲)
○創作連環畫《晚霞》(胡博綜合作)由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一百四十五萬冊。
○國畫《寒林蒼山圖》在《南藝學報》1981年第四期封三刊發。
1982年(26歲)
○畢業創作長卷《植物節》68cm×1088cm,被南京藝術學院收藏。
○南京藝術學院畢業,獲文學學士學位。由劉海粟簽發畢業證,謝海燕與劉海粟共簽學位證書。
○分配至江蘇人民出版社美編室工作。 當高雲歷經艱辛踏上繪畫之途後,接下來的十年,是他創作豐收的十年。這十年,他如同進入了創作的高速軌道,一路加速前行,獲得了一系列的獎項和榮譽:
獲得了中國美術界的最高獎——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的金獎。獲得了中國集郵界的最高獎——全國郵票設計最佳獎。獲得了中國連環畫評獎的最高獎——一等榮譽獎、套書一等獎等。獲得了中國連環畫界的最高榮譽——與張樂平、賀友直、戴敦邦、劉繼卣等同列為中國連環畫十家之一。此榮譽,在全國各畫種優
秀畫家都參與連環畫角力的那個時代,亦可謂是中國美術界的最高獎。獲得了省政府授予的最高榮譽——江蘇省首批有特殊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高雲是當時江蘇省書畫界和新聞出版界的唯一代表。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殊榮——與劉海粟、錢松嵒、亞明同作為江蘇美術界的代表,當選為第四屆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的主席團成員。獲得了在一屆全國美展中得獎最多的紀錄——在第七屆全國美展中共取得四枚獎牌。同時,這個十年還是高雲創作高產的十年,他共創作各類作品多達數千幅。然而,這個被稱為加速的時期,隨著高雲在1992年被聘任為江蘇美術出版社社長助理後,便戛然而止。從此進入了下一個長達十年的創作休眠期——即高雲所說的潛修期。
1883年(27歲)
○獲江蘇省連環畫評獎一等獎。
○應約創作《羅倫趕考》並在《連環畫報》發表。
○創作首部長篇連環畫《黃天盪之戰》,首發二十三萬冊,最 近一次再版於2001年。
1984年(28歲)
○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金獎。
○作品首次赴國外(瑞士)展出,獲特別榮譽獎。
○作品首次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創作連環畫《神州擂》(與胡博綜合作),發行二百六十四萬冊。
○創作連環畫《海燈》(與胡博綜合作),發行一百六十五萬冊。
1985年(29歲)
○出席第四屆中國美術家代表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成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986年(30歲)
○獲第三屆全國連環畫評獎最高獎。(1983-1992)
○作品赴英國展出。○設計繪制郵票《紀念徐霞客誕辰400周年》四枚,極限明信片三枚,首日封二枚,郵戳一枚。
1987年(31歲)
○國畫《卧薪嘗膽》,入選「京杭運河書畫展」,在中國美術館展出。
○受邀出席在北京人民大會舉行的「中國大運河文化座談會」,江蘇受邀畫家共五位:亞明、宋文治、陳大羽、胡博綜、高雲。
○《紀念徐霞客誕辰400周年》郵票全國發行。
1988年(32歲)
○獲全國郵票評獎最佳郵票設計獎。
○被列為中國連環畫十家之一。
○任江蘇美術出版社編輯部副主任。
1989年(33歲)
○三幅作品入選第七屆全國美展,獲銀獎一枚、銅獎兩枚,以及新人獎。1990年(34歲)
○獲江蘇省政府獎首屆文學藝術獎。
○創辦江蘇省第一家合資動漫公司,出任執行總經理(兼)。
1991年(35歲)
○獲省政府授予的「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
○獲第四屆全國連環畫評獎最高獎。
○作品被中國美協選赴法國秋季沙龍展出。
1992年(36歲)
○作品入選《中國美術七千年圖鑒》。
○任江蘇美術出版社社長助理。 從1993年至2002年的十年,高雲偏離了專業發展的軌跡,有點無奈又有點好奇地進入了另一個陌生的運轉軌道。這十年,對高雲而言,是以不斷地調整去適應不斷變化的新的角色的十年。
這是高雲轉型的十年。從專心於美術創作轉而致力於管理工作,從美術編輯轉而出版經營,經歷了從熟悉轉而陌生的挑戰。面對挑戰,為了不辱使命,高雲不僅放棄了熟悉的編輯工作,還割捨了執著熱愛的繪畫創作,從此傾全力於經營管理工作的研究和實踐。
這也是高雲致力於改革的十年。他與江蘇美術出版社的同事們一起,用了五年時間,領先於江蘇出版界乃至全國美術出版界,較為徹底地完成了三項制度的改革。調動了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取得了具有突破意義的發展。
這還是高雲管理工作提升的十年。他從社長助理干到社長兼總編輯,從分管一個社的經營到擔任全國美術出版社聯合發行集團副理事長,從管理一個社的編輯業務到出任中國版協美術出版研究會副會長。
然而,這十年卻是高雲創作處於低谷的十年。由於專心出版管理,他的美術創作似乎被撂荒了。對此,美術界的朋友們多有嘆惜,但高雲自己卻很樂觀。他認為這十年其實就是另一種的畫外修煉,稱這十年為潛修期。他期望這十 年來人格方面的歷練,能對今後的創作有所幫助。
1993年(37歲)
○獲中國連環畫年度十佳獎。
○當選全國美術出版社聯合發行集團副理事長。
1994年(38歲)
○創作《童規》(合作),發行一千餘萬冊,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
○為長篇小說《武松》、《石秀》、《盧俊義》創作全本插圖並裝幀設計。
1995年(39歲)
○《石秀》獲第五屆華東地區裝幀藝術優秀獎。1996年(40歲)
○任江蘇美術出版社副社長。
○創作彩色動漫版《三國演義》四百六十四幅。
1997年(41歲)
○插圖《霍小玉》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插圖卷。
○國畫《魂系馬嵬》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中國畫卷。
○成為「江蘇省333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工程」的培養對象。
1998年(42歲)
○任江蘇美術出版社副社長、副總編輯,主持工作。兼《江蘇畫刊》主編。
○當選第八屆省政協委員。
○當選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美術出版研究會副會長。
○郵票《徐霞客誕辰400周年紀念》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郵票卷。
○連環畫《羅倫趕考》、《長生殿》入選《中國現代美術全集》連環畫卷。
1999年(43歲)
○作品入選《20世紀中國美術》大型畫冊。
○獲江蘇省首屆「德藝雙馨」文聯委員稱號。
○被南京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聘為連環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2000年(44歲)
○任江蘇美術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
○首部個人專集《高雲線描精品》由天津出版。
2001年(45歲)
○受到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表彰。
○獲江蘇省出版專業正高職稱——編審。
○任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省直分會會長。
2002年(46歲)
○受中國美術分類全集領導委員會聘任為《中國民間美術全集》副主編。
○應約為國家郵政局創作設計郵票《梁山伯與祝英台》,共五枚。首日封一枚。 再起步!
自2003年起,高雲開始了專業意義上的復出,他視其為再一次的起步。不同的是:這一次的起步,基於一個較高的基點,承載著數十年社會生活的積淀和專業學術的修為。因此,對於這一次的再起步,高雲理所當然地有了更多的期待。
隨著人生目標的再一次校準,這段時間,高雲的創作明顯地多了起來。然而同樣明顯的是:他創作的作品卻沒有形成統一的樣式,或稱做風格。對此,高雲表示,他的確不想過早地「追求」某種「風格」。因為風格的形成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但凡人為刻意製造的所謂「風格化」,極易成為一種膚淺的結殼,一種概念化了的程式。這對今後的發展並不有利,此時多方位的探索,正是為了把發展的通道拓得更寬些,把求高的地基打得更深些。
然而,尋找到屬於自己特有的繪畫語言,畢竟是每一位有抱負的畫家必須面對的課題,也是衡量一位畫家成就大小的必要前提。為此,構建個人的藝術語言體系,就必然成為了高雲今後需要潛心探索並認真回答的問題。
高雲會再用多少年的時間來破解並回答這個問題呢?
或許唯有時間才能解答這一切。不過,高雲的昨天似乎已然可以印證:他是一定會有所作為的!
2003年(47歲)
○創作設計的第二套郵票《梁山伯與祝英台》(五枚)向全國發行,出席在宜興舉辦的首發式。
○當選第六屆全國美術家代表大會代表並赴北京出席會議。
○當選第九屆省政協委員。
2004年(48歲)
○7月,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聘為第十屆全國美展評委、組委。
○8月,被省文化廳、省文聯聘為第十屆全國美展江蘇片區總評委。
○《梁山伯與祝英台》郵票小本票獲第十屆政府間郵票印製者大會最佳創新獎(波蘭)。
○被江蘇省教育廳聘為江蘇省藝術教育委員會委員。
○11月,經公推公選任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
○12月,江蘇美術出版社交班顧華明。
2005年(49歲)
○參與策劃「中國百家金陵畫展」並擔任首屆評委。
○被南京藝術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任江蘇省藝術類高評委員會主任委員。
○應約為國家郵政局創作設計郵票《京劇生角》(共六枚)。
○被南京農業大學聘為MPA專業學位研究生兼職導師。
○《梁山伯與祝英台》郵票小本票獲全國最佳創新郵票獎。
○當選為民進中央委員。
2006年(50歲)
○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聘為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委員。
○經省委宣傳部批准,兼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
○出席首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並發表演講。
○當選為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2007年(51歲)○創作設計的第三套郵票《京劇生角》(共六枚)向全國發行,出席在南京舉辦的首發式。
○擔任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覽評委。○擔任全軍美展評委。○當選為民進江蘇省委副主委。
○第一本個人畫輯《畫家高雲》出版。
○作品入選亞洲插畫藝術邀請展、第三屆全國中國畫展覽、全軍美展等。
2008年(52歲)
○郵票《京劇生角》獲第十二屆國際政府間郵票印製業者大會最佳凹印獎(阿爾及爾)。
○被南京師范大學聘為藝術碩士(MFA)研究生導師。
○被南京大學聘為兼職教授。○當選第十屆省政協常委。
○當選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當選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
○被國家版權局聘為中國知識產權大使。
○作品《清音》瓷盤作為國禮被北京奧組委贈送出席奧運會的各國代表團。
2009年(53歲)
○受中國美協委託巡視東三省備戰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創作情況。
○擔任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評委。
○作品《還記得我們嗎》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並獲提名獎。
○作品《還記得我們嗎》被中國美術館收藏。
○率團赴台灣舉辦「金陵風——江蘇國畫名家聯展」,同行有朱道平、常進、徐樂樂、薛亮、江宏偉、李金國等。
○為「揚州畫派展」、「連雲港美術館開館展」、「江浙滬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展」、「中國山水畫十家特展」等撰序。
○作品被日本、韓國美術館相繼選中並藉往各自國家巡展。○作品入選「向祖國匯報——新中國美術六十年」、「靈感高原——中國美術作品展」等。
2010年(54歲)
○在館長任上,建成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1月1 8日,主持江蘇省美術館新館落成典禮暨大型系列展覽開幕式,時任省委書記梁保華、省長羅志軍出席儀式並為新館揭幕。
○6月1 8日,主持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開館儀式暨全國重大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覽開幕式。
○參與組織舉辦第八屆亞洲美術館館長論壇並發表演講。
○被文化部聘為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專家組專家,對湖北、四川、重慶等地美術館進行評估。
○被文化部聘任為對中國美術館進行評估的專家組組長。
○江蘇省美術館被評為全國重點美術館。
○1 0月2 5日,按廳黨組要求,不再兼任江蘇省美術館館長,任名譽館長。
○為落實中央新疆座談會精神,加入中國美協寫生團,赴新疆采風。
○當選「2010·中國畫壇十大年度人物」。
○作品入選「陽光新疆——寫生作品展」等。
2011年(55歲)
○創作的第四套郵票《儒林外史》(與沈寧合作)並於當年向全國發行。
○當選全國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被中國國家畫院聘為院務委員、研究員。
○創作《走近新疆》,在北京軍博展出時受到中宣部主要領導好評。
○創作《江南好》,入選中國國家畫院建院三十周年慶典大展。
○作品《還記得我們嗎》在日本展出的,遭右翼分子損壞。後接受日方道歉,由東京藝術大學修復。
○出席並主持在法國盧浮宮舉辦的「中國百家金陵畫展」金獎作品展覽開幕式。
○啟動「江蘇省重大主題美術作品創作工程」。○啟動與央視書畫頻道的合作,並於當年開播。
2012年(56歲)
○首次個人畫展走進社區,在民營社區美術館舉辦,請105歲居民剪綵,向居民贈送春聯,社會反響強烈,被稱為是親民畫展。
○被中國美術家協會聘為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應邀赴北戴河度假、創作,受到中央主要領導接見。
○受聘任中國愛國擁軍書畫院副院長。
○被海協會聘為書畫交流分會創會理事。
○受聘任浙江任伯年研究院名譽院長。
○被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聘為南京總統府畫院名譽院長。
○受聘為文化部中國文化傳媒集團中國美術院藝術顧問。
○被南京理工大學聘為兼職教授。
○被南京曉庄師范學院聘為客座教授。
○創作設計的第五套郵票《宋詞》全國發行,在南京舉辦「高雲郵票藝術展」及首發式。
○作品入選「中國國家畫院院展」、「上海中華藝術宮落成開幕展」等。
2013年(57歲)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
○繼黃永玉、范曾之後,被中國集郵總公司聘為中國三位特邀郵票設計家之一。
○郵票《宋詞》獲第三十三屆全國郵票評獎最佳郵票優秀獎,同獲此獎者還有國家郵票印製局王虎鳴主任。
○創作設計的第六套郵票《中國古代文學家三》9月全國發行。
○被中國藝術研究院聘為第二屆中華藝文獎組委會委員。○被國家文化部聘為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藝術委員會委員。
○被中國工筆畫學會聘為藝術顧問。
○連環畫《長生殿》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再版,分別在南京、上海書展簽名售書。
○作品收入《新中國連環畫圖史》。
○參加《現代快報》組織的「看雲去書畫展」,在常州、南通、泰州、無錫、宜興巡迴展出。
○被南京郵電大學聘為兼職教授、畫院院長。○當選江蘇省中國畫學會會長。
○作品入選第十屆中國藝術節全國美術作品展、第四屆全國中國畫展等。
Ⅷ 行政管理研究生全國排行
2018年10月,中國科教評價研究院(杭電,CASEE)、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武大,RCCSE)和中國科教評價網(www.nseac.com)繼續發布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二級學科)競爭力排行榜的詳細榜單
共公布371個研究生專業排行榜,下面是2018年行政管理專業研究生教育競爭力排行榜前二十強名單(3星以上)。
行政管理專業排名_2018-2019年高校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
(8)湖北大學張靜老師擴展閱讀: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專業,或者administration)是運用國家權力對社會事務的一種管理活動。也可以泛指一切企業、事業單位的行政事務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統是一類組織系統。
它是社會系統的一個重要分系統。隨著社會的發展,行政管理的對象日益廣泛,包括經濟建設、文化教育、市政建設、社會秩序、公共衛生、環境保護、公共建設等各個方面。
現代行政管理多應用系統工程思想和方法,以減少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支出和浪費,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參考資料:中國科教評價網——行政管理專業排名
Ⅸ 1978年以來甘肅歷年高考狀元都是誰
目前整理只有1999年以來的甘肅高考狀元:
Ⅹ 湖北黃岡劉鑫在哪個大學
that it would loo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