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和導師
① 在中國,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1.奉若神明像親來爹!導師推薦他自出國,提教授,申經費,吃喝拉撒,身家性命全仰仗這個親爹!2.刻骨仇恨若仇寇!成了導師的長工,有怒不敢言,畢不畢業掐在導師手呢!咬牙切齒畢了業,多年後導師一招呼,還屁顛屁顛來給導師慶生!3.卿本無情分了手!導師也不能給自己鋪路,跟著他學的學術也不當飯吃,畢了業就忘了,還得自己撲騰啊!
② 研究生和導師雙向選擇方法,是什麼意思
研究生可來以選擇源導師,導師也可以選擇研究生。首先由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基礎、興趣愛好以及導師的研究方向,填寫志願表,每個研究生可以填1-4個志願。 學院規定每個導師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導師選擇研究生和院學術委員會分配研究生。如果選擇某個導師的研究生數不多於3人(第一志願),則導師沒有選擇權。不足3人,院學術委員會可能給您分配被其他導師落選的研究生。如果多於3人,則導師可以從中挑選3個自己滿意的研究生。
③ 碩士研究生和導師之間,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碩士研究生選擇導師的課題,在進入到瓶頸期的時候,可以向老師咨詢。
④ 如何處理好研究生與導師之間的關系
專家支招:
經常與導師溝通交流
如何處理好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呢?為此專家支招:
一、版如果導師的研究生太權多,就不要選他做導師,如果已經選了,可以換導師。不要盲目追求名氣。
二、保持與導師的聯系。讓你的名字經常出現在導師的腦子里、嘴上、聯系記錄本上。這樣,你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科研上的指導,而且也給導師留下深刻印象,導師在與同行交流時,也樂於推薦你。這對於你今後的求職、科研都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研究生最好一周與導師聯系一次,告訴導師自己科研工作的進展。
三、贏得導師的尊重。懶惰和不自信會失去導師對研究生的尊重。研究生如果懶惰或者對自己沒有信心,很有可能影響到導師對學生也失去信心。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付諸實際行動才是最好的證明。
四、敢於向導師提問題,適當展現個性。可以試著和導師談談自己關於研究課題的個人看法,甚至是商量研究工作中的安排,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導師展開恰當的交流。
⑤ 研究生和導師雙向選擇方法 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研究生可以選擇導師,導師也可以選擇研究生。
關於研究生與導師的雙向選擇延伸:
1、首先由研究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基礎、興趣愛好以及導師的研究方向,填寫志願表,每個研究生可以填1-4個志願。 學院規定每個導師每年限招3名研究生。其次是導師選擇研究生和院學術委員會分配研究生。如果選擇某個導師的研究生數不多於3人(第一志願),則導師沒有選擇權。不足3人,院學術委員會可能給您分配被其他導師落選的研究生。如果多於3人,則導師可以從中挑選3個自己滿意的研究生。
2、研究生在填表之前,通過幾種途徑了解導師的情況:一是看網上的導師簡介,但內容少,了解不深;二是通過高年級的研究生了解導師;三是在前兩點的基礎上,拜訪有意選擇的導師,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表達自己的願望和興趣。這時導師也借機對研究生進行全方位的考察。
(5)研究生和導師擴展閱讀:
畢業生的培養單位,如大專院校、中專學校等,與需方:各用人單位,在一起經過充分協商,提出分專業,分用人單位的畢業生就業方案。學校與用人單位也可相互直接聯系,學校向用人單位介紹該校的專業培養、使用方向以及畢業生的具體情況。
畢業生的培養單位(如大專院校、中專學校等)與需方(各用人單位)在一起經過充分協商,提出分專業,分用人單位的畢業生就業方案。學校與用人單位也可相互直接聯系,學校向用人單位介紹該校的專業培養、使用方向以及畢業生的具體情況。
而用人單位則向學校介紹本單位的情況、需要畢業生的情況以及具體要求,雙方協商落實畢業生就業的供需方案。雙向選擇是指用人單位通過各種形式與畢業生直接見面洽談。學校可向畢業生出具推薦函(信),畢業生則可通過多種途徑與用人單位直接面談落實工作單位,確定單位後,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書,經學校和地方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同意後,即可形成就業方案。
「雙向選擇」認為,僱主和雇員之間可以隨意進行選擇,如果雇員感覺到對企業不滿意,就可以提交離職申請,並解除與企業之間的契約關系。這意味著,雙方在這種互相找尋的過程中地位幾乎是平等的。
參考資料:網路-雙向選擇
⑥ 研究生與導師關系如何相處
1、讓導師經常得到你的消息。如果不這樣,導師就會認為你的工作沒有問題,產生一種虛化的安全感。如果你的研究做得不順利,導師又沒有你的消息,這對你沒有好處。即使是一個簡單的簡訊,讓導師知道在上一次見面六七天以後,你現在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也是非常好的辦法。即使研究沒有任何進展,也不用怕跟導師說。讓導師得到你的消息,無論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都可以。因為讓導師知道你的進程,對你而言一定是有利的。
2、摸清導師的性格。導師是急性子還是慢性子,內向還是外向,脾氣如何……了解導師的性格,你和導師的相處會更加融洽。可以問問實驗室里比你大一點的同學,他們是怎麼跟導師相處的。研究生要熟悉導師的說話方式、口頭語,甚至是思維方式,要用導師的語言跟他交流,這樣做的目的是具備與導師保持聯系的能力。
3、贏得導師的尊重。懶惰和不自信會失去導師對研究生的尊重。如果你偷懶,你的導師肯定不相信你;在與導師交流時,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信心,很有可能讓導師對你的工作也失去信心。
4、敢於向導師提問題,適當展現個性。如果你得到了導師的尊重,實際上你已經得到了一定的地位,你就可以跟導師談判了,因為導師尊重你、歡迎你。這個時候你一定要注意,這是最好的時機,一定要把握。
5、為導師寫一點東西。如果想與導師有更進一步的交往,你必須要在學術上比較活躍,特別是學術論文上。論文對你學術上的積累很重要,因為科學共同體評價一個專家,歸根到底要看其學術論文。同時,論文也會給導師自己的研究工作帶來便利。
⑦ 研究生和導師之間是一種什麼樣的關系
在中國,導師和研究生之間是一種很微妙的關系,不論是學生還是導師都是在盡力維系這一平衡。導師負責制的體系下,學生處於劣勢,遇到問題又沒有第三方的制約。如果求助於學院或者學校的力量干涉,得罪導師的後果對於學生來說恐怕只剩下最後退學一條路可以走了,因此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學生往往選擇忍氣吞聲。
細數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關系無非有以下四種,導師好、學生好;導師好、學生不好;導師不好、學生好;導師不好、學生不好。
一.導師好、學生好---可遇不可求
這是理想的師生關系,導師和學生之間教學相長,是一種科研合作夥伴關系。這種關系十分難得,需滿足兩個條件,一、導師有實力,一心為學生好,二、學生有潛力,願意跟著導師學。“親其師,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彼此之間相互信任。如果你屬於此類,那麼恭喜你,你可以將關系進一步發展。學術需要傳承,導師年齡大了也要退休,導師會選一人重點培養,如果你能成為導師的“關門弟子”,將來接手導師課題和實驗室的很可能是你。
如果學生能做出成果還好,第一作者肯定是導師,如果做不出成果就惡語相加,這種老師可以稱之為“學閥”。好處也不是沒有,跟著這種老師也確實可以學到東西,但這種關系的維持是導師拿學生的畢業相要挾,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對於科研的熱情。
四.導師不好、學生不好---罪與罰
這是一種最差的情況,導師完全把學生當做奴隸,對於學生要求隨叫隨到,不管你有什麼事情都必須放下。從取快遞報賬,到給導師接孩子帶家教,完全就是導師的免費保姆。如果這時又遇見一個“不服管教”的學生,那麼矛盾就爆發了。如果一畢業,學生和導師之間老死不相往來,對於導師來說,這是培養學生最大的敗筆。
這四種情況又是可以隨時間轉化的,研一的時候可能是導師好、學生也好,等到研三的時候可能就是導師不好、學生也不好。